不离不弃的爱情经典语录 不离不弃才是真感情的句子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不离不弃的爱情经典语录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不离不弃才是真感情的句子和不离不弃的爱情经典语录的精彩内容哦。
不离不弃的爱情经典语录 不离不弃才是真感情的句子
我爱你三个字,说起来太容易,
做起来却很难。
我爱你不是嘴上说说那么简单,
而是无论任何困难都会陪在身边,
是遇到任何问题都会一起解决,
是碰到任何事故都会一起承担。
说不离不弃,
大部分都是骗人的,
不过是随口说说的而已。
能够陪你走一段艰难的人已很难得,
在大灾大难面前,
能不离不弃陪在你身边的人,
太少了。
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诱惑,
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艰难。
没有问题的时候,
都能在一起说说笑笑。
碰到问题的时候,
大部分是大难临头各自飞。
别去怪别人的离开,
没有人有那么坚强,
谁活着都不容易,
能陪着你走一段已是难得,
别把所有的责任都放在别人身上。
别事事指望别人去拯救你。
遇到问题自己坚强的抗,
当你自己足够坚强,
别人自会不离不弃,
你才是一切的主力。
遇到不离不弃的人,
就好好珍惜,
不要因为害怕承担感情而放弃,
能遇到一个对你真心的不容易,
不要因为没感觉就拒绝别人。
什么是真爱,
不离不弃,才是真的爱情。
关于学习的励志句子(毛泽东有关读书)
读书要占领工作以外的全部时间。
学到一百岁,人家替你做寿,你还是不可能说“我已学完了”。因为你再活一天,就能再学一天。
读奇书,立奇志,创奇事,做奇男子。
橘子洲毛泽东雕像
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从战争学习战争——这是我们的主要方法。
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下苦功,三个字,一个叫下,一个叫苦,一个叫功,一定要振作精神,下苦功。
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
做一个真正能干的高级指挥员,不是初出茅庐或仅仅善于在纸上谈兵的角色所能办到的,必须在战争中学习才能办得到。
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
毛主席铜像
如果再过十年我就死了,那么我就一定要学习9年零359天。
看不懂也有一个办法,叫做‘钻’,如木匠钻木头一样地‘钻’进去。
有了学问,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东西。没有学问,如在暗沟里走路,摸索不着,那会苦煞人。
关于失眠的句子(失眠文案)
失眠文案│ 为什么我闭眼了,也睡不着
1、我很懒,没什么特点,但熬夜是一把好手。
2、曾经多少夜,想着你的倔强,想着你的多情,我憎恨你爱的泛滥,怕寂寞,也恐惧爱情,因为思念是一把锁再好的过去,回忆的次数多了,味道也就淡了。
3、深夜睡不着觉,躲在房间和黑暗聊天。被窝没有丝毫温热,孤单带来寂寞,空虚的疼痛刺激着灵魂。
4、我心里充满内疚,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5、不知道你在做什么,这样的深夜,也许只有我这么痛彻的忖量着你,一遍一遍。却不想打搅你,但愿你睡的安然,像一只无忧的小猪猪。亲爱的,晚安!
6、看不见你的笑我怎么睡得着
7、我熬过很多夜有很多人劝我早睡可从来没有人问我为什么失眠
8、习惯熬夜,习惯晕眩和习惯想念您。
9、晚上睡不着的人都是有故事的人。
10、是不是只有你,才能成为我失眠的原因。
11、想你不是说说而已,我想你,想得睡不着觉。
12、你是住在心中的魔鬼,让我陷在回忆中失眠。
13、夜,又恢复了原来的宁静,可这时我再也睡不着了,趴在床上,大颗大颗的眼泪滴落在枕巾上。
14、一个从来不失眠的人开始整夜整夜看着天,烟熏疼了她的眼睛,就像这样然后迎来白昼不见在人群中。
15、失眠人最可怜,做梦的资格都没有。
太极生两仪完整句子(一阴一阳)
之前写了《倚天屠龙记》的解析,因为太极的太过玄奥而略显粗浅。但是我觉得立意是不错的,《倚天屠龙记》并非一场江湖恩怨的故事,而是太极思想的无处不在。金庸先生用人物性格,武学的展现,武学的境界,兵器的异同等等来写照太极在大千世界中,是如何的在方方面面得以体现的。
倚天剑与屠龙刀。
很明显小说的标题就已经在写太极,太极者,无极而生,太极生两仪。两仪是阴阳,倚天剑与屠龙刀生于独孤求败的玄铁重剑,由神雕大侠杨过送与郭靖黄蓉夫妇,分铸造一刀一剑。
刀藏《武穆遗书》,是男权争夺天下之兵法,阳之极盛;屠龙刀雄浑,沉重亦是男性的表面特征。
剑藏《九阴真经》,可理解为女性自保之术,阴之极盛;倚天剑凌厉,轻盈亦是女性的表面特征。
同时,太极把形于外视为阴,藏于内视为阳。
所以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来审视倚天屠龙的内在意思。我想理解这层关系对于看《倚天屠龙记》的立意,思想是有帮助的。
*可能有些观众会说郭靖,洪七公都有修炼《九阴真经》,怎么能说就是女性自保之术呢?一本武功秘籍先看在自带的属性,《九阴真经》脱胎于道家,黄裳作九阴基于复仇明教之念,虽为天下武学总纲,仍不免阴柔之气,是故重阳真人不习《九阴真经》,亦不允全真弟子修炼。但郭靖,洪七公习有至刚之《降龙十八掌》,补益《九阴真经》之阴柔,是为刚柔并济,所以修习并无不妥。反而阴毒之欧阳锋欲得不能,强行逆练反遭吞噬走火入魔。斗酒僧观《九阴真经》,反其道作《九阳真经》,是驱解《玄冥神掌》寒毒的唯一功法,其实也是反证九阴是至阴功法。
屠龙刀传于郭靖黄蓉之长子郭破虏,倚天剑传于次女郭襄,刀剑传承亦暗合阴阳之道。后襄阳城破,郭破虏与父亲郭靖,母亲黄蓉一并战死,大宋陷落,国破山河碎,屠龙刀亦流落江湖中。大侠郭靖女侠黄蓉融“玄铁剑”铸造刀剑,其原因是已经预料到大宋终不可保,需要为后世留存恢复山河之火种!刀剑再次重逢之时,刀剑互砍之时,文得平定天下之策,武得天下武学功法总纲,文武秘籍重合之时,亦是阴阳调合之时。
张三丰与朱元璋。
很奇怪吧?张三丰与朱元璋有什么联系呢?张三丰原是少林弟子,得授觉远大师《九阳真经》残篇,开创武当。张三丰的变化为阳入阴阳调合,九阳神功是至阳的内功,太极拳是外功内功兼有,刚柔并济的武学。
朱元璋并无武功,他的变化之道是他的际遇。他为了活下去选择去了皇觉寺做小沙弥,后又投奔明教,在明教行阴谋之事,夺取了教主之位,建朝大明。可以看到朱元璋是以阴附阳,明教拜火崇尚光明是至阳的教义。朱元璋建立大明正统,重新以汉立朝,达天下大同。
所以张三丰与朱元璋其实是异曲同工,一个由阳入刚柔并济创立太极拳法,一个由阴入天下一统取得正统王道。皆因阴阳变化之道非正邪之分,而是万事万物变化的不变宗旨。
明教的内涵。
前面提及明教尚光明拜火,是至阳的教义,但是明教被所有的正派力量叫做魔教。六大派甚至不惜远征光明顶,意欲斩草除根,灭之而后快,这是为什么?
明教是摩尼教的衍生宗教,而摩尼教源于波斯。其教义中,波斯人摩尼是三教(基督教,佛教,索罗亚斯德)最后的先知。摩尼教是一个教义多变包容的宗教,在传入中土之后,被视为佛教的分支(当然佛教徒视为邪说)。唐武宗灭佛时,摩尼教亦受到打击转入地下发展,同时吸收了民间信仰与道教思想。形成崇尚光明,尚素白服饰,食素,拜火,信仰明尊的教义,因而自称明教。
但这些教义不佛不道,不容于国家正统,亦不容于儒释道主流思想。弟子因此行事隐秘,也常常有行事出格的信徒,比如“金毛狮王”谢逊的心智失常胡乱杀人,“光明左使”杨逍的性格不羁亦正亦邪。
更甚者,明教因为相信光明即将来临,常常有不服统治造反之举,比如《水浒传》之中的方腊起义,方腊也是明教信徒。《倚天屠龙记》后半部也大量地描写了明教弟子起兵反抗暴元的义举。金庸先生是基于历史写这些情节,朱元璋投红巾军,红巾首领韩山童号“明王转世”,而韩山童之子韩林儿称为“小明王”。
*韩山童信仰白莲教,白莲教源于佛教净土宗法门。元初,白莲教香火鼎盛,后因信众托白莲的名义造反而不容于元廷被迫转入地下发展,与明教,弥勒宗有着密切的联系,亦有说清代的天地会也是吸收了明教教众而来。
这是明教的阴阳两面,尊光明拜火为至阳,行事隐蔽地下为至阴,后在张无忌带领下,和解各大门派,起兵以教义解救天下众生,符合倚天剑屠龙刀当初铸造的初心。
诸女性格的变化符合阴阳变化。
阴阳变化的特点,其一,阴阳的对立统一;其二,阴阳互根,阴生于阳,阳生于阴;其三,阴阳消长,如果阴阳不调,可能会出现极盛极弱的情况;其四,阴阳的转化,当其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其双方可以各自向其相反方面转化,阴可以转为阳,阳可以转为阴,称之为“阴阳转化”。
《倚天屠龙记》三个典型的女性:殷素素,周芷若,赵敏。都有一个性格上的极大变化。
殷素素是天鹰教殷天正的女儿,行事阴狠,杀人无数,比如龙门镖局因护送武当三侠俞岱岩不利而被灭满门。后来遇到武当五侠张翠山,性格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基本可以说是个贤妻良母,甚至为了张翠山而自杀殉夫,性格可谓相当刚烈!
周芷若幼年照顾深受寒毒之苦的张无忌,如丝丝阳光用温暖驱散张无忌五脏六腑的寒意。后被师傅灭绝师太逼的心机深沉,行事阴狠,练习《九阴真经》速成版更是让她步入性格的至阴面。
赵敏受元廷之命搅动中原教派之争,行阴谋之事离间各大门派相互仇杀。直到遇到张无忌堕入情网而不可自拔,性格也变化极大。可以说跟随张无忌之后基本就是无智慧白富美,受尽伤害仍然不悔,性格可以说是阳的一面。
性格上的变化,其实是阴阳变化的四个特点的展现。人物内心并无善恶之根,性格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同样,“混元霹雳手”成昆,“金毛狮王”谢逊,起初并非坏人,只是被变故影响心性。皆因世间万事万物的变化,也会影响参与其中的人物,改变他们的性格。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蝴蝶效应”,阳顶天做梦也不会想到,一场婚配可以挑起几十年的江湖恶斗。
张无忌为什么不练《九阴真经》?
张无忌性格柔弱,又受尽《玄冥神掌》的寒毒之苦,唯有至阳的《九阳真经》可以化解。安排他练习《乾坤大挪移》是为练习《太极拳》铺路,“乾坤”出自《易经》中的“乾卦”和“坤卦”,亦是道家所说的阴阳。因为《九阳神功》是至阳之内功,而《乾坤大挪移》是外功(后面会讲外功被太极拳视为阴),阴阳调和是张无忌学什么都快的原因,也是同于张三丰至阳入刚柔并济领悟太极的道路。
领悟《太极拳》的张无忌武功大成,达阴阳调合的最高境界,学习《圣火令神功》已是多余,如果再学至阴的《九阴真经》则已经超脱了小说塑造的意境了。这就是金庸先生没有安排张无忌修炼《九阴真经》的主要原因。
*《圣火令神功》是山中老人创立的阴毒武学,可以说是至阴的武功。但是“波斯三使”用的是波斯明教总坛的圣火令,武功的属性与武器的属性达到了一个阴阳平衡。所以安排张无忌修习这门武功还有一定的逻辑可以说符合小说的意境。但是张无忌还是受此武功之害,在对阵三渡的“金刚伏魔圈”时,张无忌使出了《圣火令神功》,心性大变差点走火入魔,幸得谢逊念《金刚经》才能消弭心魔。这才悟得,《九阳神功》《乾坤大挪移》《太极拳》才是武学正道,其它得武功以巧一时可以取胜,但是并非武学的正宗。------参见《倚天屠龙记》第38章 君子可欺之以方
太极拳的阴阳调合。
王宗岳《太极拳论》曰:“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
太极拳法:一阴,指外形体之拳架之式而言的;一阳,指内劲及其功能而说的。拳诀云:“一阴一阳是为拳”,即指内劲、外形匹配合一以至中和艺境之为用,即太极拳法的艺境。故外形体有动静变化,内劲亦有动静之变化。外形体的动静枢机在百会到会阴之垂线的“虚中”;内劲动静变化的枢机在“丹田气海”。
太极拳以柔克刚,以虚御实,以快打慢,以静制动的法门,是内外兼修的道家最高武学思想。从太极拳的思想来说,外功是阴,内功为阳,一阴一阳是为拳。这也是太极拳胜过正两仪剑法,反两仪刀法的原因,这两门武功皆是道家武学的外功。
我们看到,《倚天屠龙记》的章节本身也是符合阴阳变化,其质变的章节为第二十四章:“太极初传柔克刚”。从讲述至阳之九阳神功,江湖各派光明正大的争锋,变化为讲述至阴《九阴真经》,元廷与江湖各派以的阴谋争斗。
道从实入虚无,佛从空入虚无。
道家的虚无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超于人类的视觉的存在。用现在的话说,虚是事物的无穷大,无是事物的无穷小。虚无是道的“本体”,道体虚无,故能包容生万物;性合于道,故有而若无,实而若虚。
佛教的虚无,则是指虚妄,万事万物皆是色相,即是我们“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造就出来的一个虚拟的世界。故凡有所相,皆是虚妄。
故道家从实看虚无,道法自然。佛家从空看虚无,色即是空。
*道家佛家异曲同工之妙,在于思想出发点不一样,但是辩证法一样。就如我们看电影《黑客帝国》,道家如同从母体的培养池看母体内的一切存在皆是虚无的,而佛家从母体里看一切的存在都是虚无的。但是我们的世界还是这个母体,我们对这个母体本质也是认知的,只是看的角度不同而已。
后记
对于一本《倚天屠龙记》,这些探讨仍显得单薄。但是从认识的角度,这些解析对抓住思想的主线还是有用的,太极是道家思想中最基本的概念。除此,还有明教五行旗,五散人的五行八卦概念等,但是需要我们再细细地去品味,希望有时间能再与大家去思考!
初雪唯美句子(8句和雪相关的唯美诗词)
宋代刘师道说:“三千世界银成色,十二楼台玉作层”。
朔风乍起,寒意渐浓,节气小雪已到。当然,小雪并不一定代表着要下雪,中国幅员辽阔,有的地方正在下雪,有的却是在下雨。
不过不管有没有下雪,看见这个“雪”字人们总会回忆起什么,就诗词来说,相信一定有人会想起“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这首诗别有风趣,诙谐幽默,但确实不够文雅。历代传世关于雪的诗词可多了,想要找几句又美又雅又有独特意义的可是不在话下的。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落雪纷纷
此句出自唐代高适的《别董大其一》,当时正是天宝六年,高适和琴师董庭兰久别重逢,但相会短暂,即刻又要送别了。
从诗的环境描写来看,此地为北国风光,此时正是夕阳时分,落日黄云,大野苍茫,最后一丝光线也抵不住这纷飞的大雪,绵延千里的是呼啸的北风和纷扬的雪花。
此情此景,既和两人的困顿境遇相符,也和此刻别离的氛围相适。高适显然是作诗润色的个中高手,写日暮天寒,仿佛已让人置身风雪之中。
另外说一下,这首诗的后面是大家都特别熟悉的那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又是个黄昏,又有风云雪,不过杜甫写出来的感觉和高适的完全不同。他的用词是“乱”、“急”,显示出一种迫切感,从乱云欲雪,到在旋风中乱转的急雪,这个场景给人带来一股急促、愁闷、欲动作而不行的焦虑。
此句出自《对雪》,诗中第一句是“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当时安史之乱不久,杜甫困居长安,忧愁着一切,一场黯淡的急雪,正展现出他无从着力的苦恼之情。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这句诗给人的想象也很美,秀丽的终南山色,被皑皑白雪覆盖,在积雪的映衬下,显得越发秀美,山顶的白雪好似与天上的浮云相连,雪色一片,又美又仙。
唐代诗人祖咏的这首《终南望馀雪》还有下句:“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总共4句,这是他当年去长安考试的时候写的应试诗。
当时文题是“终南望余雪”,内容有要求,必须写一首六韵十二句的五言长律,结果祖咏就不,他觉得自己这4句就已经表达完整了,考官让他重写他也不要,结果就不出意料地落榜了——这也不兴学啊朋友们。
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
终于等来了易安,她的这首词也是有点忧愁的,而看时间背景,好吧,又是黄昏雪景。
作此词时,李清照已然南渡,飘零异地思故里,她看到了南归的大雁南归,它们那嘹亮的哀鸣声逐渐消失残云碧空,不多时,窗外就飘起了雪花,空气冷寂,室内的一缕炉烟垂直上升。
从天边到窗前再到室内,李清照用短短两句写了三个视听场景,渲染了一个凄清冷落的环境气氛。而后她又从薄暮写到深夜、天明,一步步转移,井然有序,缓缓道来凄冷雪天中自己的思乡和沉重心情。
以下为这首《菩萨蛮》全词:
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
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
不知天上谁横笛,吹落琼花满世间
吴澄的这句诗很有一种天上人间的仙气,想象也很瑰丽美妙,此时漫天飞雪,他却说是仙人横吹玉笛所致。
这里的“琼花”是古人常用来代替“雪花”的形容,它原是一种花色微黄的小花,开时密密地围在一起,甚是好看。
此外,吴澄的这句横笛吹落花让我想到了李白的“黄鹤楼上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都很美。
水晶帘外娟娟月,梨花枝上层层雪
出自元末明初诗人杨基的《菩萨蛮》,写月色和白梨交相辉映,隔着水晶窗望去,一时竟让人分辨不清,那树枝上一层层晶莹透亮的究竟是雪花还是梨花。
这个场景一定是发着光的,漆黑的夜色中,唯有树上有一层层花团锦簇的雪白,只有它是在黑夜中、月色下独明,真是美极了。
江涵雁影梅花瘦,四无尘、雪飞云起,夜窗如昼
出自南宋词人卢祖皋《贺新郎·挽住风前柳》,写空中飞雁,江边梅花,风起雪飞时,了无尘土,洁白的雪色将夜窗照得恍若白昼。
这里呈现的是钓雪亭的夜雪景色,这三句用词秀丽,写出一个万里清绝的江山夜雪,清新优美。
何时杖尔看南雪,我与梅花两白头
这句其实是出自清末民初的小说笔记《清稗类钞》,而此句是道光时人查辛香所吟咏的诗句,原诗咏的重点不在雪,而是罗浮藤杖。
博罗城外四百三十二峯插空碧,老人星精堕地化为石……却遗此杖落空山,瑶童僚妇采药丹……一枝挑得罗浮云,落地铿然谁所铲……何时杖尔看南雪,我与梅花两白头。
也不知主人是喜欢这把藤杖,还是品性孤傲,以至要执杖踏雪。
这句话非常流行,现在大多是被拎出来当唯美的爱情句子,表示要和对方一起看雪,和对方一起共白头。
然而这里的“尔”或许也可以不是指人,而是指这只藤杖:什么时候能拄着你看一场南雪,让我的头和梅花一样被雪染白。
这样也是一个非常浪漫的意境,一个孤傲的人拄着一把藤杖,行走在茫茫天地间,最后来到一棵盛开着梅花的树下,一人一杖一梅花,万物俱白,清冷且绝美。
以上内容是关于不离不弃的爱情经典语录和不离不弃才是真感情的句子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