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生活的优美句子 茶生活与茶共处的感悟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茶生活的优美句子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茶生活与茶共处的感悟和茶生活的优美句子的精彩内容哦。
茶生活的优美句子 茶生活与茶共处的感悟
什么是最美茶生活?
有的人认为是高档的茶具、昂贵的茶叶以及高段位的人;
有的人认为是优美的环境跟美妙的音乐相配合。
但杯小茶认为,这些都只是精致的追求。
最美的茶生活,不是圈子,不是环境,而是喝茶的心情。
茶杯茶席茶盘茶道拍摄
品茶,就是品人生
中国人的茶生活,也是回味茶叶一生的过程。
一片茶叶,从生命之初,到释放芳华,那么微小,但它溶于水后,便释放出自己的一切,毫不保留地释放出自己的精华。
我们常说在茶中品味出人生的原因,大抵如此。
初生的嫩芽采摘前往往没有多少茶香,唯有被采茶人摘下,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工艺,才能绽放它最应有的香味。无论再年轻的茶,都带有岁月磨砺的痕迹。
杭州举办茶艺师大赛
过去看老舍的《茶馆》,不知所以然,如今再回看,才知道它的美妙。
老舍的《茶馆》,并非装修多高雅的地方,也没什么精美的茶器,往来坐客皆是些三教九流的人。
一个小小的茶馆,如同社会的缩影,展露出人生百态,反映出人生道理。
茶馆里品一杯茶,与其说是品茶,不如说是品人生百态。
品茶,也是品人生。
犹如老舍般,在茶馆中静坐,观摩人生百态,书写多少经典。
也如林语堂所念:
“宅中有园,园中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树,树上见天,天中有月,不亦快哉。”
茶生活,就是借助茶,来了解人生,品味百态的生活。
上午茶,暖暖的一杯杯回味茶汤,在小雪的节气里。
喝茶的三重境界
佛家说人生三重境界:
一、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三、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其实茶中也有类似的境界,我们第一回喝茶时,所能饮到的就是茶最粗浅的滋味,毫无其他的体会;
第二重在中年时,因为阅历的增长,我们越能从泡茶的过程、茶汤的滋味乃至整个仪式感中,体会出与人生的共同点,尝出人生的酸甜苦辣;
第三重在老年时,看过潮起潮落,只感叹红尘可笑,此时品茶,已越过寄情于物、借物抒情的阶段,又回归茶的本味,但这种本味,比第一重时,更为深厚。
梁实秋小的时候,常常会晃着小脚丫子,去拿一把大茶壶,往小绿豆碗里倒茶喝。
那种碗当然比不过名贵的茶器,但有一种朴实、敦厚的风貌,梁实秋过去觉得它不起眼,可等老了,却倍加怀念这个朴实的茶碗。
当人喝懂茶的第三重,如同穿越时间,看到最初的模样,于是更渴望质朴、本真的生活。
那时所思念的,不是繁华,而是孩童的天真与无暇。
喝茶的心情
美食家蔡澜说:
“茶是应该轻轻松松之下品饮的。你习惯了怎么泡,就怎么泡;怎么喝,就怎么喝。”
相比严谨的茶艺步骤,或精致的泡茶环境,为了一颗愉悦的心去泡茶,就显得容易许多。
最美的茶生活,不受环境、品味等方面的影响,而是按照自己习惯的方式去泡茶。
想当初,茶圣陆羽走遍大江南北,为寻访好茶名泉,足迹踏遍中原,那时喝茶随地而取,哪里会讲究精致。
茶可以天天都在喝,但喝茶的心情不是天天都有的,匆忙的脚步,浮躁的心,当有一杯茶来涤荡阴霾,重塑情怀。
林清玄说:
“人生需要准备的,不是昂贵的茶,而是喝茶的心情。”
这是茶人的一种浪漫。
浪费时间慢慢吃饭,浪费时间慢慢喝茶,浪费时间慢慢走,浪费时间慢慢变老。
持有喝茶的心情,才能品味出人生最质朴的味道,也就明白,所谓攀名夺利,只会让我们离质朴的生活更远。
愿每一个喝茶的朋友,都能重拾喝茶的心情,短暂地放下繁华,回归朴素,享受这份人生的滋味。
与君共勉。
作者简介:杯小茶,您身边的茶专家。有趣又有料,陪你喝好茶!首发于茶的故事(ID:teastories)
把写句子(中考备战)
耿世诚
【模拟金题】
贝多芬将音乐进行到底,爱迪生将发明进行到底,奥斯特洛夫斯基将毅力进行到底,董存瑞将革命进行到底,雷锋将助人为乐进行到底。在你的学习生活中,你将什么进行到底呢?或者你被某人将某个方面进行到底的精神所感动?
请以“将______进行到底”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自选(不写诗歌);③立意自定;④不得套作。⑤字数不少于600字。
【思路导引】
“将______进行到底”是一道半命题作文,要写好它,可从以下方面着力:
1.精心补题,确定立意。首要环节是补题。题干中已经示范性地填补了“音乐”、“发明”、“毅力”、“革命”、“助人为乐”等词语,启示我们补填的应是词语。如果填补的是一句话,最后构成的就不是简明凝练的题目了。结合自身经历或社会见闻,也可以填补以上词语,也可以另行补题,如补填“善良”“诚实”“勇敢”“孝顺”“执着”“感恩”“梦想”“持之以恒”“无私奉献”等。补填的词语,确定了文章的主题。不能出现同时补填两个及以上词语的做法,否则就会导致主题混乱。
2.筛选材料,提炼主题。适合表现主题的材料也许很多,那就从众多材料中筛选出最有表现力、最有说服力的材料来。尤其是自己亲身经历过或者耳闻目睹过的事情,如不怕训练艰苦勇夺体育冠军、父母无比孝顺老人、邻居知恩图报等等,自己感受愈深,写出来的文章愈容易打动读者的心。
3.拟好开头,扮靓结尾。可以由名人的事例引出自己的人生态度,可以由一句经典的歌词引入正题,也可以用优美的排比句渲染气氛,也可以用一则小故事导入主题来开篇等。结尾用抒情色彩浓厚的、句式整饬的语句来点明主题,或以反问句作结将文章的思想境界引向深入,或以特殊的景致来暗示美好的未来等。
【佳作示例一】
将爱情进行到底
◎唐明欢
记忆中的外公外婆在一瞬间被定格在暖色调的画面中:两个老人并肩坐在沙发上,外婆定定地注视着某个角落,良久,轻叹一口气,说道:“你看,一眨眼都过去这么多年了。”外公靠在沙发上,在半梦半醒间淡淡地“嗯”上一声,继而回应外婆的,变成了浅浅的鼾声。外婆轻笑了一声,没说什么,只是慢慢地走回房间,拿了一条薄毯,轻柔而仔细地盖在外公身上。
今年,外公六十多岁高龄了,外婆小他两岁,接近四十年的携手,使他们将那平淡的幸福写入了生命中的一分一秒。我的童年几乎全在他们身边度过,我也算是他们爱情的见证者吧。儿时的我也曾八卦地问外公有关他和外婆的故事,说的故事如今已大多忘却了。可我仍然记得外公的眼睛,其中浮现出几丝少年般的得意,那眼中的笑意被刻在了眼角的皱纹中。
在我的记忆中,他们只起过一次争执。外公因外出割牛草,路途有些远且身体本就有些不适,使得他回家后就有几分头晕目眩,瘫软在床上。外婆十分着急与担忧,便忍不住数落起外公来:“我跟你说了多少次了,身体不舒服就别去干活了。你看你现在,舒服了吧?”外公也有些气恼:“我出我自己的门,我自己去吃药,行了吗?”他生气地挣扎着要起身,却一次次因乏力而躺回了床上。
外婆虽气不过,脸依旧紧绷着,却也看不下去了,嘴上终于让了步:“你别动,躺好歇着吧,我去给你煮两个糖蛋。”外婆终是刀子嘴豆腐心。外婆端来一杯温开水,让外公慢慢喝下,言语也缓和了许多:“以后还是多注意身体,不舒服就给我老老实实呆在屋里。你这么大把年纪了,万一你在外面出事了咋办?今天是有我在你身边照顾你,万一哪天我不在了……”外婆不厌其烦地念叨着。真奇怪,此时的外公在床上老实地听着数落,没有半点怒气。他在嘴上虽是淡淡地敷衍,可他的眼眶中却盛满了对外婆那深沉的爱。
时光冷漠向前,它永远不会后退,还他们一派青春年少。面对这份忠诚而默契的爱情,时光啊,你又怎能忍心将它拿走?他们的爱情,于我来说就像醇香的美酒,在岁月中静静地发酵,慢慢地积淀。
夕阳无限好,黄昏又何妨?他们定会用后半生短暂的光阴,将那明媚又温馨的爱情进行到人生的尽头!
【评点】
小作者没有表现外公外婆轰轰烈烈的爱,描述的只是他们的日常生活琐事,却能让读者体会到外婆对外公的关切和体贴,外公对外婆“外冷内热”的深爱,以及享受外婆爱护的惬意。那份温馨、和谐与幸福,足以叫人艳羡至极。作者勾勒了两个场景,一是外公养神,外婆为他盖薄毯;二是外公瘫软在床,外婆一边念叨一边照顾外公。叙事具体,详略有致,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主题。结尾化用诗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转成积极奋发的格调,并巧妙地点明题目,揭示主题,催人向上。
【佳作示例二】
将善良进行到底
◎杜 轶
第一幕
旁白:一位青年带着善良四处寻找工作。
权力:这位年轻人,快来我的公司上班吧,我可以让所有员工都听你的调遣,想想那种不一样的感觉吧!(得意洋洋)
青年:真的?(微微有些心动)
权力:前提是你必须将这卑微的善良抛弃。(指了指善良,露出不屑的神情)
善良:(焦急)不可以的,主人!(急得快哭了)
青年:对不起,我选择善良。(用手摸摸善良的头,目露温柔)
第二幕
旁白:青年带着善良在大街上走着。
地位:小伙子,快来我这儿工作吧,我可以给你至高无上的荣耀。(骄傲地抬头)
青年:有条件吗?(微微蹙眉)
地位:当然有,那就是你将这卑贱的善良抛弃。(望着善良,十分鄙视)
善良:(略叹一口气)地位,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啊!主人是不会抛弃我的,所以你放弃你的妄想吧!(双手合并)
青年:(大怒)善良可比你好上千百倍!(拉着善良走了)
第三幕
旁白:青年终于平息了怒火,抱了抱善良。
青年:(温柔)权力、地位我都不要,我只要善良,而且永远不会抛弃你。
善良:只要主人不抛弃我,我就不会抛弃主人。(满足一笑)
第四幕
旁白:青年和善良看见一位老太太躺在地上。是善良让青年救了她。不久,老太太苏醒过来,竟说是青年将她推倒的,还要青年赔偿医药费。好在最后所有的真相都浮出了水面——原来那位老太太是个骗子。
善良:(哽咽不已)我……我……(用双手捂住脸)
青年:(依旧温柔)没事的,善良没有错。错的是那位老太太抛弃了善良。
善良:(感动)主人,谢谢您!(破涕而笑)
青年:(严肃)通过那位老太太的事,我在庆幸自己没有抛弃善良的同时,也更加坚定了不抛弃善良的决心!(紧紧抱住善良)
旁白:在现代社会中,有几个人能坚守自己心中的那份善良,又有几个人能真正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各位少男少女,进入广阔的社会时,请别忘了,将善良进行到底,坚守心中那片善良的净土!
(剧终)
【评点】
本文采用剧本这种新颖的样式来表达对善良的坚守,是这篇文章最大的亮点。作者精心设计了青年、善良、权力、地位和老太太五个人物的先后出场,四幕场景使得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深深地吸引了读者。利用旁白或为故事情节的发展做铺垫,或为点染文章的主题推波助澜。以人物对话为主,兼有心理、神态和动作描写,将各色人等塑造得栩栩如生。权力、地位和老太太都抛弃了善良,只有青年没有抛弃善良,作者这是在巧妙地影射现实,有力地突出了将善良进行到底的主题。以简洁的对话作为开篇,寄寓一定哲理,既自然得体,又点明主题。引用名句作为结尾,和作者的呼告一道彰显文章的主旨。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2023年点中69道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
句子训练(一年级语文上册句子专项训练)
欢迎关注我,我是小学教师,自由撰稿人,热爱读书与音乐。
一年级语文上册句子训练答案
一、我会写句子
1.大海那么广阔,那么闪亮。2.秋天来了,树叶黄了。3.松鼠
(二)4.你去过动物园吗?5.我的作业本呢?
二、完成句子
1.妈妈的眼睛;2.小船;3.大海。
三、把句子说完整
1.我爱大自然。2.我会唱歌,还会跳舞。3.北京是我们的首都。
四、把词语连成句子
1.(4)(3)(2)(1)
2.(3)(4)(1)(2)
3.(5)(3)(2)(1)(4)
4.(2)(4)(3)(5)(1)
五、连词成句
1.小明学会了画画。2.我是一年级的小学生。
六、我会背,我会写
1.向 毛 水
2.春 晨3. 寸金,寸光阴
4.日当午,禾下土,粒粒
5.不识月 ,白玉盘,青云端
6.(1)种豆得豆(2)后人乘凉(3)千里之行(4)更进一步。
7.三秋叶,二月花,过江,入竹
七、读读背背
(一)汽车 马车 车票 车箱 下车 坐车
(二)
1.月亮,小小,小小,头尖,小小,只,闪闪,天
2.蓝 高 南 人 一
3. 何田田 东 西 南 北
(三)1.山有色,水无声 人来鸟不
(四)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小鱼在河里游,鸟儿在天上,爸爸在家里看书,小猴子在树上吃桃子,河里有条打鱼船
(五)1. 猴子,兔子,一把伞,鸭子,公鸡,一把扇。2.东,西,左,右。
(六)竹叶 梅花 枫叶 月牙
欢迎关注我,我是小学语文李老师,介绍语文学习方法,探讨教育热点话题。
把写句子(快期末了)
颜值高,又要人品好。
这是我们很多人选择“优质对象”时的要求。你别笑,其实我们老师对孩子作文的要求也是这样,既要文从字顺,语句优美,又要立意高远,中心突出。
这不是为难还在吗?
不是的。古人早就把“文质兼美”作为好文章的评判标准。好的东西,要求就应该高一些,否则怎么会令人向往呢?
要想立意高远、中心突出,那可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做到的。这要求孩子的心智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思维能力达到一定水平,才能做到。
要做到文从字顺,语言优美,相对来说比较容易点。
在小学阶段,很多同学作文句子写得平淡无味,怎么办?掌握这5个技巧,帮孩子快速提高文字表现力。
1.写句子,老是“有,有,有”,好单调
我们的方法是,调整语序,把重点词语放到前面。
给你举个例子:
原句:操场上有同学,有老师,还有来观看演出的家长。
改为:同学、老师和观看演出的家长,都来到了操场。
加个形容词:兴高采烈的同学、热情洋溢的老师和欢乐的家长,都来到了操场。
你已经发现了吧?
当我们同学、老师和家长,提到句子前面去时,电影镜头感就来了,这就比较能吸引人了;如果再在前面加上一些符合当时情况的词语,如兴高采烈、热情洋溢、欢乐等等,就更能让人产生画面感。
句子就有了感染力。
2.“好开心、好高兴、好激动”,怎么写具体
我们的方法是,把看不见的心情改写成看得见的表情。
来举个例子吧:
原句: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做游戏,同学们好开心啊!
改为: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做游戏,同学们个个眉开眼笑、又蹦又跳。
你一看就知道,原句“同学们好开心”只是一种笼统的心情,看不见,也摸不着。而我们给它改成“眉开眼笑、又蹦又跳”呢,立刻就觉得眼前仿佛出现了同学们一场高兴的样子。
这就是把看不见的心情改成看得见的表情,效果很明显吧。
3. 写动植物,不生动,怎么办?
我们的方法是,把不是人的事物当有生命的人来写。
举个例子来看:
原句:小鸟很快从地上飞走了。
改为:小鸟吓坏了,叫着“救命呀!”,从地上飞走了。
你看,原句“小鸟很快从地上飞走了。”很平淡,没有任何打动人的地方;而当我们把它当人来写,加入了“吓坏了”、“救命呀!”等人的心理和语言时,一下子就生动起来,让人觉得鸟儿好可怜。
这就是把物当人来写的魅力。
4.句子语气平淡,无变化
我们的方法是,把某些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举例:
原句:同学们都应该好好珍惜时间。
改为:难道同学们不该好好珍惜时间吗?
这个句子,通常是出现在作文地结尾。结尾,我们都知道要给读者留有余味。句子过于平淡,就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那么原句“同学们都应该好好珍惜时间。”就显得平淡无奇。如果改成“难道同学们不该好好珍惜时间吗?”就能引发读者思考,引起重视和反省,效果就出来了。
5.句子口语化严重,没文采
我们的方法是:把部分口语化的词改为四字词。
我们来举个例子吧:
原句:同桌说了句笑话,大家都笑起来,笑得哈哈哈。
改为:同桌说了句笑话,大家忍俊不禁,笑得前仰后合。
原句“大家都笑起来,笑得哈哈哈。”很显然,比较口语化的。那么改成四字词(或成语),就成了“大家忍俊不禁,笑得前仰后合。”语句就有滋有味,有情态了。
这里需要补充说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句子使用成语都能带能好效果。
比如在中间,需要我们具体展开的地方,用上概括性的成语,就会使文章不够具体。
例如,这里桃红柳绿,非常美。
这个句子,如果出现在文章中间,有需要对桃树和柳树展开描写才能突出景色美丽,那么就不能加单用“桃红柳绿”就万事大吉。
该展开的地方就要展开。这都是根据写作文时的需要来定的。
另外,也决不是说,文章使用了“口语”就一定降低了品味。同样要看写作时的表达需要。
老舍就曾经说过写劳动人民,就应当用“俗”和“白”的口语。他的《骆驼祥子》写虎妞:“呕!不出臭汗去,心里痒痒,你个贱骨头......”
是不是很生动地刻画出虎妞地形象?
总而言之,方法要活学活用,不能一概而论,更不能顾此失彼。
好作文,需要不断学习、不断领悟、不断练习;好作文,更需要掌握修改方法,精心修改,改出来。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赞美父亲的句子(父亲在世的10个瞬间)
#教育微头条##父亲节追忆父亲#
都说父爱如山,天下父亲都是儿女的靠山,正是他们的默默付出和保护,才有了我们安稳和睦的家,没有父母不爱儿女,没有儿女不爱父母,而我的老父亲,却再也享不到儿女的福。父亲去世10多年了,我时常梦到他老人家。
父亲的话不多,普普通通的话语总给我们姊妹三个带来家的温暖和智慧的启迪,他用他质朴的言行教会了我们做人的道理。
父亲曾是村里的“赤脚医生”
喝茶续水
有一天傍晚,父亲下地干活回到家,渴的厉害,端起茶壶倒水喝,没有倒出来。原来,壶里的水都让早一步到家的大姐喝光了,仅剩下茶叶在壶底。父亲没有生气,反而对大姐说,以后喝完,要记得再添上水,不要只顾自己。
父亲简单的一句叮嘱,让我们记住了一个道理:喝完茶要续水,要时刻想着与人方便,与己方便,不要只顾自己。
瞪我一眼
黑夜送粮
父亲是念过多年书的,周围村镇都有他的同学,他们会在一年里聚上一次,挨家轮换请。父亲同学里有一位朱叔叔,家里孩子多,为了生男孩,一口气生了7个女儿之后,终于有了个儿子,我听父亲说过,他们家住在北边的山里,庄稼几乎没有收成,全靠老天爷保佑。由于孩子多,吃饭靠吹哨来管理,要不然都抢着吃。
一天晚上,天已经黑了,我看见父亲把两袋麦子捆在自行车后面,看样子是准备出门。我跑过去问父亲,要去哪里,能不能带上我?母亲拉过我,你不能去,天黑,路不好走。
后来长大一点才知道,父亲是给朱叔叔家送粮食去了,怕朱叔叔不好意思,选在晚上没人的时间送过去。大晚上的,还得走山路,他们同学之间可真好啊。
再后来谈起这事的时候,父亲说,当年怕他丢面子,只好晚上给他送点粮食,别的大忙咱也帮不了。
父亲助人,却不让人感恩戴德,更不会去炫耀自己的善行,带着求回报色彩的助人之举肯定不是真正的善举。
不喝他酒
父亲的脾气是村里人都知道的。他好善乐施,不会拒绝别人,从不与人为敌,但有一次他生气地拒绝了别人。事情是这样的:村里支书到家里来,说是中午请吃席,由于父亲是村委的成员之一,再说村支书说是私人请,父亲就答应了。可是父亲去了一会就回来了,回到家一言不发地坐在院子里,很生气的样子,只是一口一口地抽烟。
原来村支书请吃席是有目的的,他想让其他人签字同意村里一笔集体款的转账,由于父亲等人的反对,村支书的伎俩没有得逞,不久,父亲也因此被踢除出村委会。
这是后来父亲告诉我的,他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坚持对的,就是对的,做人一定要有正气,一定要有骨气!
父亲的账本
以身护贼
那个年代,村里曾经有一阵子偷盗现象严重,尤其是冬天夜里经常有贼潜入村里偷羊,村里因此组织自保队进行防范,一家出一人,轮流在夜里负责在村里巡逻,我至今还记得和小伙伴拿着父亲们巡逻用的白莲棍玩耍的场景。话说还真巧,就在父亲他们那一组巡逻的某个凌晨,他们抓到了三个偷羊的贼,用绳子将这三个人绑在了村委大院里的树上。等天亮了,听说抓到贼了,村里的人都跑过来看,尤其是曾丢过羊的人,看着看着,就动起手来打这三个贼,刚开始还只是你一下我一下用手打,用脚踢,后来就演变成了用棍子,笤帚,扁担等随手能摸得到的东西来打。我们家和村委大院里一路之隔,当时父亲正在家吃饭,他听到了越来越大的喊叫声,求饶声,父亲立即放下碗,飞快赶到大院,边喊住手边奋力拨开人群,伸开双手,挡住了施暴的人们,由于混乱,父亲腿上还挨了一脚。
父亲对人们劝到,人已经抓住了,等上午公安就来处理,打人可不行啊,再说,人还绑着呢,你们这样算什么!
父亲做的是对的,后来赶来的公安也赞扬了父亲的做法。父亲说,千万不要做落井下石之事,对别人,对自己,都没有好处。
按标准来
我们村有那么几年流行种大蒜,父亲为此还骑着自行车花了一整天时间去外地买蒜种。那个时候大蒜挺值钱,村里好多人家靠种大蒜改善了家里的生活条件,我们家也不例外,有一年大蒜丰收,又赶上收购价格高,父亲很高兴,找人开票给家里添置了一台17寸的凯哥牌黑白电视机,我们全家别提有多高兴了,要知道那可是村里的第三台电视机啊!
大蒜那么值钱,村里有人打起了歪主意。收购大蒜是按大蒜个头来定价的,大的大价钱,小的小价钱。父亲把大蒜分的很标准,多少公分规格的就是多少公分,不同袋子大蒜都做好标记,等到收购的过来,父亲都把大蒜袋子一字排开,不扎口,等人验完再扎口。有人为了多卖钱,在装蒜这件事上做起了文章,他们把小的,烂的甚至石块放在袋子中间,再在袋子周围覆盖上大一点的,以次充好,来多赚钱。当母亲从别处看到这一做法并告诉父亲的时候,父亲气愤地说,谁爱干谁干,反正我不会干,那不是骗人吗,丧良心!
父亲持家的理念,是靠自己诚实的双手吃饭,欺骗一时,欺骗不了一世。
挥汗挖窖
印象中爷爷的脾气不好,自离休后就一直住在村里。他老人家的脾气在村里是人人皆知的,本来左邻右舍在家里好好的聊着天,他会突然赶大家走,说翻脸就翻脸。爷爷有那么几年喜欢上了养花弄草,父亲就东一盆西一棵的给他往家搬,摆满了他的小院。我记得爷爷的小院里有一个花窖,深一米半左右,长7,8米,宽2,3米的样子,是父亲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挖出来的,我小时候会经常跑到里面玩,尤其冬天的时候,怕冻的花都会被挪到里面过冬。可是,突然有一天,爷爷的爱好变了,要把这些花花草草全都处理掉,反正不要再看到就好。父亲又连忙用地排车把那么多的花一车一车的转移到我们家里,摆满了一院子,连送了好几天才送出去大部分,那几天我们家跟花卉市场一样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后来爷爷又先后对养鹦鹉,打麻将,下象棋,办报纸等产生过兴趣,父亲都一一满足他的需求与做法。
父亲就是用他默默的行动,给我们诠释了什么叫孝顺,顺着长辈的意愿就是最大的孝顺,哪怕他们的言行多么无常,也要忍。
慧眼识人
大姐把第一个对象领回家的时候,父亲以礼相待,饭后,待大姐送完对象回家来,父亲说了一句话,这个不行。大姐不高兴,郁闷了好多天,自己看上的人,高达英俊,父亲就是不同意。不过最后还是没成,倒不是父亲从中作梗,而是父亲对大姐说了一番话,找对象不是找外表,光有好看的皮囊没有用,过不了日子。
事实上,大姐这第一个对象还真被父亲说中了,徒有外表,身无一技,至今在镇上瞎混,不务正业。
大姐说起这事,都会流泪,别提有多感恩父亲的教诲,她说,要不是父亲那双眼,她可能会后悔一辈子。
在我们姊妹三个后来长大的岁月里,遇到过不去的事情,我们都会请父亲掌掌眼,把把关,他老人家坚持,了解一个人,别光听他说,要多听听他周围的人怎么说他。
送菜上门
父亲隔三差五会送些吃的,喝的给一位孤寡老人,有时候自己去送,有时候让我们去送,每次所送之物不过是一个冬瓜,或一包白糖,或一盘饺子之类。父亲让我们喊奶奶的这位老人,住在村西北角的一座低矮的屋子,屋里很暗,第一次见她有点害怕,后来见得多了,也了解了一些有关老奶奶的事情。老奶奶十多岁嫁到我村,无奈早早地丈夫就有病去世了,也没有子女,多年一个人孤苦伶仃生活。父亲见她可怜,眼见年纪越来越大,又无人照顾,就主动义务照顾她的生活,直到老奶奶离世,都是父亲一手操劳的。
对素不相识的人都要伸出援手,何况就在自己眼皮底下。父亲是这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不惜一仗
父亲与邻友善,不与人斗,从不跟人干仗,但有一次却差点就跟人打起来,还是跟本村的邻居有关。
这家邻居在村里收菜贩卖,仗着儿子多,又因都是本村乡里乡亲的关系,故意压低价格,欺行霸市,村里人敢怒不敢言。有一年冬天,有外人到村里收波菜,就在我家门口,收菜的是一对夫妻,称足价高,为人很厚到。父亲给他们泡好热茶,摆好小桌板凳,供他们收菜之余休息一下。可谁曾想,村里那位收菜的邻居过来撵这对夫妻,不让他们在这里收菜,说是坏了本村的规矩。父亲劝到,各做各的生意,村里哪有什么规矩。这位邻居依然不依不饶,非要赶人家走。不一会儿,他的四个儿子相继赶来,为他们的老子助阵,父亲更看不惯了,站在他们中间先是好言劝说,哪知他们仗着人多,把这对夫妻的秤杆折断,父亲怒了,说他们欺负人,他们转而攻击父亲,其中两个儿子分别抓住父亲的臂膀,意欲打人,众人急忙上前帮劝,再加上越来越多的指责,他们父子才悻悻而去。
父亲就是这样,对村里恶霸没有好脸色,关键时候不惜一仗,他嫉恶如仇的性格深深影响了我们,时时秉持公平公正之心对待自己的工作。
谨以此文纪念我的父亲大人,愿他老人家在那边安好!
祝愿天下所有父亲母亲大人儿孙满堂!幸福安康!
以上内容是关于茶生活的优美句子和茶生活与茶共处的感悟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