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尾葵的病害及防治方法 散尾葵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散尾葵的病害及防治方法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散尾葵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和散尾葵的病害及防治方法的精彩内容哦。
散尾葵的病害及防治方法 散尾葵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散尾葵叶枯病
症状
散尾葵叶枯病是由真菌侵染造成的一种常见病害,对散尾葵生长影响很大,轻者使叶片干枯,重者会导致植株整株死亡。叶枯病最先侵染叶尖和叶缘,发病初期染病处呈褐色斑点或条块状斑块,中期斑点或斑块逐渐扩大并相互连接,后期叶片呈现灰白状干枯。
解决方法
加强养护,保证通风良好,控制空气湿度。
病害发生时,可用70%甲基托布津800液或75%百菌清1000倍液喷洒,7~10天喷施一次,连续喷3至4次,可有效控制病情。
散尾葵炭疽病
症状
散尾葵发生炭疽病时,从叶缘、叶尖开始蔓延。叶片会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黄褐色病斑,发病部位稍有隆起,边缘发黄。随着病情加重,后期病斑会变成黑色,还会密集的小黑点。
解决方法
加强水肥管理,增强植株的抗病力。
从发病初期起可喷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加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杀。
散尾葵叶斑病
症状
叶斑病和叶枯病同样危害叶片,但症状不同。叶斑病发病时叶片发病初期出现黄褐色小点,渐扩展为条斑,并可汇合成不规则的坏死块。叶尖、叶缘最易受害,严重发病时,多数叶片有一半以上干枯卷缩,如被火烧。病斑中心暗色或灰白色,边缘有深色线条围绕,后期病部散生椭圆形小黑点。
解决方法
梅花常见病害与防治
卷叶病
卷叶病是一种生理性病害。地栽或盆栽梅花,在水分胁迫状态下,叶片两侧向正中折合内卷,整个梅株呈疲倦萎蔫状态,严重时导致叶片大量脱落。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夏季高温少雨、土壤干旱、空气干燥、光照过强,另一方面梅树本身为细须根,对水分的吸收和运送能力较差,再加上梅花叶质偏薄,而此时梅株对水分的蒸发又较快,总体上水分处于亏缺状态,从而导致其叶片发生卷曲,其中尤以“绿萼梅”品种发生最为严重。
卷叶现象约从6月开始,雨后有所缓和,叶片可稍许平展;在风调雨顺、水分供应充足时,卷叶出现较晚,不会大量落叶,也不会影响到花芽的分化。
防治方法
卷叶是梅花本身特别的结构和生理特性,以及不良气候因素综合作用所致。为此加强管理,使其根系发育良好、树体生长健壮,从而提高其吸水和运水能力;
进入高温干旱季节后,加强根部浇水、叶面喷水和环境洒水,通过增湿降温为其创造一个相对凉爽的环境;
盆栽梅花,特别是浅盆梅桩,尤其是对“绿萼梅”品种,可搭棚遮阴,遮光度控制在30%-40%之间,保护其卷叶不至于因脱水过重而掉落即可。
黄化病
黄化病,是一种在碱性土壤条件下,出现的缺铁性生理病害。淮河以北地区地栽或盆栽的梅花,由于土壤或培养土偏碱,或因长时间浇灌偏碱的用水,使梅株根系长期处于偏碱的环境中,导致营养须根坏死,从而引起叶片褪绿发黄。
碱黄主要表现在新抽嫩枝的叶片上,叶片偏小,叶脉间褪绿呈黄白色,不很规则,但叶脉尚呈绿色,中下部的老叶一般不发生黄化。
防治方法
盆栽用土或地栽园土,要将其pH值调整至6.5以下;用自来水浇花,要先放置3-5天,并在其中加入少量的硫酸亚铁颗粒;
生长季节每月浇施一次矾肥水,可预防黄化病的发生;叶片出现较严重的黄化后,可用0.3%的硫酸亚铁溶液浇施根部,用0.2%的药液喷洒叶面,半月一次,浇喷兼施、双管齐下,可促成其嫩叶褪黄变绿。少量盆栽也可考虑用1%的食醋液或0.5%柠檬酸液浇施根部。
炭疽病
受害叶片最初产生褐色小斑点,后扩大成1厘米以下的圆形、椭圆形病斑,生于叶缘者多呈半圆形或不规则形,呈灰褐色至灰白色,边缘为红褐色和暗紫色,上生黑色小点,呈同心圆轮状排列。“朱砂型”梅花最易感染,“绿萼型”最抗病。
防治方法
清除枯枝落叶烧毁;从4月中旬开始用50%的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的退菌特、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的炭疽福美、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交替喷洒,连续3-4次。
流胶病
流胶病为枝、干主要病害。患病枝、干变褐腐烂,并伴有流胶,树势逐渐衰弱,导致抽枝少而细,花芽分化不良,严重时枝条干枯,甚至整株死亡。
枯枝型流胶,一般发生在多年生枝上,多以皮孔为中心,渗出脂状胶液,初呈淡黄色、半透明、柔软,后逐渐氧化凝固成褐色晶体状,严重时病部以上枝条枯死;
干腐型流胶,一般发生在主干上,初为水渍状;后变褐腐烂,腐烂部分逐渐变褐下凹,树皮开裂反卷,并伴随有流胶,严重时树势衰弱,甚至会全株枯死。3-11月均可发生,以6-9月最为严重。
防治方法:
加强水肥管理,及时排除积水;防止蛀干性害虫侵入,避免日灼和冻害;刮除病部胶状物,涂抹3-5度的波美石硫合剂或0.1%的升汞水消毒;或用70%甲基托布津、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倍液涂抹创口。
膏药病
膏药病在枝干树皮上形成圆形、椭圆形灰褐色大病斑,状似平贴之膏药,后期出现龟裂,小枝发病的膏药形病斑呈浅灰色,并且绕小枝一圈,后期与小枝分离,呈鞘状套住小枝。此病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削弱树势,严重时树体逐渐衰弱死亡。全年均可发生,以夏季最为集中,地处潮湿、树冠郁闭的衰弱树易发病,蚧壳虫为主要传播媒介。
防治方法
通风透光,开沟排水;消灭蚧壳虫,减少传媒;秋末落叶后至春季发叶前刮除病部烧毁,涂抹3-5度波美石硫合剂;少量盆栽,有叶期可于刮去病斑后。涂抹达克宁霜软膏。
煤污病
煤污病由于蚜虫、蚧壳虫等的刺吸危害,其排泄的分泌物 ——“蜜露”,在比较阴湿的条件下,易诱发煤污病。
表现为叶片、树干、枝条上被有一层乌黑的煤污层,严重影响到梅株叶片的正常光合作用,从而导致植株生长不良,不能正常孕蕾开花。
防治方法
春季出现蚜虫危害,及时用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杀;出现蚧壳虫危害,可用25%的扑虱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杀;每15天一次用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多?硫悬浮剂800倍液喷洒植株。
根癌病
根癌病由土壤根癌杆菌借苗株伤口侵入而引起,多发生于根颈部及嫁接口部位,有时也发生在主干和枝条上。受害部位长出球形、扁球形肿瘤,初为乳白色或肉色,较为柔软,后变硬木质化呈褐色,表面粗糙,凹凸不平,呈龟裂状。梅株感病后根系发育不好,地上部分生长迟缓,树势衰弱,影响到花芽分化,严重时叶片发黄脱落,甚至全株死亡。
防治方法:
从疫区购进未显症状的梅苗,栽种前要先行消毒,可用2000倍72%的农用硫酸链霉素浸泡30分钟;或用“抗根癌菌剂”Ⅰ号或Ⅲ号,加水1-2倍调匀,定植前蘸根20分钟,预防效果较好;
对大植株不忍舍弃,可用利刀切除癌肿部分,再用石灰乳或甲冰碘液(甲醇50份、冰醋酸25分、碘片5分)涂抹伤口,并单独养护。
仙客来的病害防治
灰霉病
1、种植时使用杀菌剂,例如:福美双,敌克松等进行土壤消毒处理或换用新土,以免土壤带菌传播病害。
2、加强室内通风,适当降低湿度;浇水不宜太多,且不宜直接向叶面浇水,在养护管理的时候避免造成伤口,以防病菌的侵入。
3、需要及时清除病株,病叶以及减少病菌的来源
4、发病之前喷洒保护性的杀菌剂例如:绿得保600-800倍药液,75%的百菌清800-1000倍药液;发病的时候喷施具有治疗性的杀菌剂,例如: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药液,50%多菌灵500-800倍药液。
病毒病
1、抑制种子带毒:75%究竟处理1Min,再用10%的磷酸三钠处理15min,用蒸馏水洗干净种子表面的药液,再放置于温水当中自然冷却24h,播种在灭菌的土壤里。种子脱毒:将种子置于40%聚乙二醇溶液内,38.5℃恒温条件下处理48h,种子的脱毒率能够达到77.7%。
2、用球茎,叶尖,叶柄为外植体的组培苗,降低带毒率。
3、栽植土壤要进行消毒的处理或者使用消毒过的蛭石,珍珠岩砂土等。
根腐病
为苗期病害,根部水渍,软化腐烂,病苗萎蔫枯黄而死。
防治措施
1、用0.1%硫酸铜溶液浸泡种子半小时进行消毒处理。
2、在播种之前,喷洒高锰酸钾1800-2000倍的溶液对土壤进行消毒。
3、加强通风,控制湿度;适当放风炼苗,增强抗性。
4、发病初期,可用72.2%普力克水剂,50%立枯净,40%根腐宁1000倍药液进行喷施或者灌根防治。
细菌性软腐病
叶片产生水渍状病斑,进而软腐,移出白色菌溢,植株萎蔫死亡。
防治措施
1、摘除病叶,拔除病株。
2、控制浇水,注意通风。
3、用50%的消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药液喷雾防治。
炭疽病
危害叶片和花梗。初期出现褐色圆形的病斑,后期出现黑色小点,潮湿时溢出红色黏质团。
防治措施
1、及时剪除病叶。
2、加强通风透光,降低湿度。
3、可用60%炭疽福美,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药液进行防治。
蒲公英的病害防治
蒲公英常见病害
叶斑病
叶面初生针尖大小褪绿色至浅褐色小斑点,后扩展成圆形至椭圆形或不规则状,中心暗灰色至褐色,边缘有褐色线隆起,直径3-8毫米,个别病斑20毫米。
斑枯病
初于下部叶片上出现褐色小斑点,后扩展成黑褐色圆形或近圆形至不规则形斑,大小5-10毫米,外部有一不明显黄色晕圈。后期病斑边缘呈黑褐色。
锈病
主要危害叶片和茎。初在叶片上现前黄色小斑点,叶背对应处也生出小褪绿斑后产生稍隆起的疱状物,疱状物破裂后,散出大量黄褐色粉状物,叶片上病斑多时,叶缘上卷。
上述三种防治方法
注意田间卫生,结合采摘收集病残体携出田外烧毁;
清沟排水,避免偏施氮肥,适时喷施植宝素等,使植株健壮生长,增强抵抗力;
发病初期开始喷洒42%福星乳油8000倍液,或20.67%万兴乳油2000~300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每10-15天1次,连续防治2-3次。采收前7天停止用药。
此外还有枯萎病
初发病时叶色变浅发黄,萎蔫下垂,茎基部也变成浅褐色。横剖茎基部可见维管束变为褐色,向上扩展枝条的维管束也逐渐变为淡褐色,乡下扩展致根部外皮坏死或变黑腐烂。有的茎基部裂开,湿度大时产生白霉。
防治方法
1,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有机肥;
2,加强田间管理,与其他作物轮作;
3,选种适宜本地的抗病品种;
4,选择宜排水的沙性土壤栽种;
5,合理灌溉,尽量避免田间过湿或雨后积水;
多肉植物常见病害及防治办法大全
赤腐病
看透赤腐菌
赤腐病为细菌性病害,是多肉植物主要的病害,常危害块茎类的多肉植物。病菌从根部伤口侵入,导致块茎出现赤褐色病斑,几天之后就会腐烂死亡。
玩死赤腐病
要想和赤腐病say goodbye并不是一件难事,在种植前喷洒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进行预防,若发现块茎上有伤口,将其晾干后涂抹硫磺粉进行消毒。
锈病
看透锈病
多肉染病后茎秆表皮会出现大块的锈褐色病斑,从茎基部逐渐扩展,严重时茎部布满病斑。
玩死锈病
结合春季换盆修剪,将病枝剪除,等待萌发新枝。
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喷洒。
炭疽病
看透炭疽病
炭疽病是危害多肉植物的重要病害。在高温多湿的梅雨季节,染病植株的茎部会产生淡褐色的水渍状病斑,病逐步扩展腐烂。
玩死炭疽病
首先开窗通风,降低室内的空气温度和湿度,此期间保持盆土干燥。
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溶液喷洒,防止病害继续蔓延。
腐烂病
看透腐烂病
腐烂病主要危害仙人掌科植物的真菌性病害。仙人掌幼苗遭遇此病会大量猝倒,萎缩死亡。成株的球体会出现褐色病斑,发出臭气,全株软腐死亡。
玩死腐烂病
保证空气清新,注意空气流通。初冬、早春、梅雨季节提前喷洒药剂杀菌。发病后喷洒百菌清进行查杀,具体使用方法依据药物说明即可。
生理性病害
看透生理性病害
主要是栽培环境恶劣导致的病害,如强光暴晒、光照不足、突发性低温和长期缺水,造成茎、叶表皮出现灼伤、褐化、生长点徒长、部分组织冻伤、顶端萎缩枯萎等病害。
玩死生理性病害
最根本的措施是改善栽培条件,保证充足阳光,适宜的光照条件,适时浇水施肥。
以上内容是关于散尾葵的病害及防治方法和散尾葵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