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菊的病害防治 雏菊的病虫害有哪些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雏菊的病害防治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雏菊的病虫害有哪些和雏菊的病害防治的精彩内容哦。
雏菊的病害防治 雏菊的病虫害有哪些
雏菊枯叶病
叶枯病多从叶缘、叶尖侵染发生,病斑由小到大不规则状,红褐色至灰褐色,病斑连片成大枯斑,干枯面积达叶片的1/3-1/2,病斑边缘有一较病斑深的带;病健界限明显。后期在病斑上产生一些黑色小粒点。
具体症状:病叶初期先变黄,黄色部分逐渐变褐色坏死。由局部扩展到整个叶脉,呈现褐色至红褐色的叶缘病斑,病斑边缘波状,颜色较深。病键交界明显,其外缘有时还有宽窄不等的黄色浅带,随后,病斑逐渐向叶基部延伸,直至整个叶片变为褐色至灰褐色。随后在病叶背面或正面出现黑色绒毛状物或黑色小点。
雏菊苗期猝倒病
幼苗未出土或出头后均可发病。未出土时发病,胚茎和子叶腐烂;出土后幼苗发病,幼茎基部初呈水渍状病斑,后变褐色,缢缩成线状,幼苗倒地死亡,死亡时子叶尚未凋萎,仍为绿色。高温高湿时,病株附近表土可长出一层白色棉絮状菌丝。
雏菊灰霉病
灰霉病病苗色浅,叶片、叶柄发病呈灰白色,水渍状,组织软化至腐烂,高湿时表面生有灰霉。幼茎多在叶柄基部初生不规则水浸斑,很快变软腐烂,缢缩或折倒,最后病苗腐烂枯萎病死。
雏菊褐斑病
真菌性病害,下部叶子开始发病,逐渐向上蔓延,初期为圆形或椭圆形,紫褐色,后期为黑色,直径为5-10mm,界线分明,严重时病斑可连成片,使叶片枯黄脱落,影响开花。
雏菊炭疽病
该病浸染雏菊的叶片。发病的初期,叶片上出现褪绿小斑点,逐渐扩大后形成圆形、半圆形或椭圆形病斑。病斑浅褐色至灰白色,边缘有红褐色环圈。在潮湿的条件下,病斑上出现淡桃红色的黏孢子盘。炭疽病发生在4-6月份。病原菌以分生孢子盘在病落叶中越冬,由风雨传播。
雏菊病害防治方法
防治要以预防为主,喷施针对性药物加新高脂膜,提高农药的有效成分率,不怕太阳暴晒蒸发,能调节水的吸收量,防旱防雨淋。
栽培时应避免密植,尽量保持通风、透气、光照充足的凉爽环境条件,否则会造成植株细弱徒长。
保持清洁,发现受感染的植株、叶片,必须随时摘除清理。病害发生时,立即采取药剂防治措施。
龟背竹常见病害防治办法
龟背竹常见病害有灰斑病、锈病。主要危害其叶片,叶片出现灰褐色的斑点或锈迹,影响观赏。
龟背竹灰斑病
症状特征
灰霉病主要发生于叶片上。初期,病菌从叶缘伤口入侵,叶片出现灰褐色病斑,边缘呈现黑褐色。后期病斑连成一片,腐烂干枯。叶片产生稀疏的黑色粒状物,即是病原菌分生孢子器。
防治方法
一旦发现叶片出现病斑,即可摘除烧毁,以免感染其他植株。
发病时,喷洒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50%多菌灵1000倍液进行喷杀。
植株感染灰霉病期间,还要注意防虫,若虫害和病害同时发生,对植株的危害更严重。
龟背竹锈病
症状特征
发病初期,叶片的正反两面出现针尖状的黄色小点,随后逐渐扩展为浅褐色或砖红色的疱斑,疱斑扩散开裂散出锈色粉末。轻着叶片出现少许锈色斑点,严重的锈斑布满叶面,致叶局部或整叶变黄,以致枯黄脱落,使植株长势减弱。锈病不仅仅危害植株的叶片,茎部也会染病,产生类似于叶片的症状。
锈病多发于南方,当植株摆放过密、湿度大时,发病较重。
防治方法
加强养护,发现病叶及时清除。
发病初期,喷施20%三唑酮乳油1500倍液或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连续喷洒3~4次见效。
文殊兰叶斑病防治方法
文殊兰叶斑病防治方法
发病症状
叶斑病多发自于叶尖部分或叶缘部分,呈半圆或椭圆形,多为黄,棕,灰三种褐色,常常会看到病斑上有黄色的晕环,且看起来较大,可达直径1厘米,斑面上会出现小黑点等。
病原,发病特点
它的病原为多种真菌,霉菌,菌类在残叶病叶上越冬,借着风雨的传播,从伤口进入,使文殊兰发病,多在多湿且温暖的情况下发病。
防治方法
1、 要注意病残体叶片的集中处理及销毁。
2、 文殊兰发病初期时喷洒百菌清800倍液,或者使用25%的炭特灵500倍药剂,或者65%多克菌800倍药液等保持已到达两周为一个周期,进行连续数喷,不可停止。
滴水观音的病虫害防治
滴水观音的病虫害防治
滴水观音的病害反应在叶片上,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叶斑病,一种是炭疽病。
叶斑病
叶斑病可用百菌清或多菌灵800倍液对叶面喷雾,连续2-3次既可,每次隔7天。
炭疽病
炭疽病则须用75%的甲基托布津500倍液对叶面喷雾,每隔7天一次,连续2-3次,基本可以控制。
枯萎病
反应在茎干上,有一种枯萎病,是细菌感染所致,这种病初时不易被发现,一旦发现便会很严重了。如果发现茎秆向一侧歪,或者是有萎蔫处,那就一定是生了枯萎病,可以用小刀将病处切除,病处与非病处的界限非常明显,一般用手就可以掰掉。如病处不足茎秆的三分之一,可以将未生病处涂一层百菌清药液,并保持干燥,隔十天再涂一遍,20天后基本可以痊愈。
滴水观音为观叶植物,叶片一旦生病,必然影响到其观赏效果,所以滴水观音的病害应当以防治为主。
滴水观音虫害最严重的是螨虫,即通常所说的红蜘蛛。
红蜘蛛
红蜘蛛一般生于叶背,它不但吸食叶的营养,还传播各种病毒,严重影响到植物的生长,所以一定要经常检查,一单发现,立即治疗。可用螨虫清、扫螨净、吡虫啉等药物进行治疗。
散尾葵的病害及防治方法
散尾葵叶枯病
症状
散尾葵叶枯病是由真菌侵染造成的一种常见病害,对散尾葵生长影响很大,轻者使叶片干枯,重者会导致植株整株死亡。叶枯病最先侵染叶尖和叶缘,发病初期染病处呈褐色斑点或条块状斑块,中期斑点或斑块逐渐扩大并相互连接,后期叶片呈现灰白状干枯。
解决方法
加强养护,保证通风良好,控制空气湿度。
病害发生时,可用70%甲基托布津800液或75%百菌清1000倍液喷洒,7~10天喷施一次,连续喷3至4次,可有效控制病情。
散尾葵炭疽病
症状
散尾葵发生炭疽病时,从叶缘、叶尖开始蔓延。叶片会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黄褐色病斑,发病部位稍有隆起,边缘发黄。随着病情加重,后期病斑会变成黑色,还会密集的小黑点。
解决方法
加强水肥管理,增强植株的抗病力。
从发病初期起可喷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加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杀。
散尾葵叶斑病
症状
叶斑病和叶枯病同样危害叶片,但症状不同。叶斑病发病时叶片发病初期出现黄褐色小点,渐扩展为条斑,并可汇合成不规则的坏死块。叶尖、叶缘最易受害,严重发病时,多数叶片有一半以上干枯卷缩,如被火烧。病斑中心暗色或灰白色,边缘有深色线条围绕,后期病部散生椭圆形小黑点。
解决方法
以上内容是关于雏菊的病害防治和雏菊的病虫害有哪些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