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耳草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 虎耳草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

国学综合

虎耳草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 虎耳草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

玩转香江围观:℉更新时间:05-22 22:48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虎耳草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虎耳草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和虎耳草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的精彩内容哦。

虎耳草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 虎耳草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

虎耳草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 虎耳草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

虎耳草常见病害:灰霉病

病症表现

灰霉病主要为害叶片。斑常沿叶缘发生,半圆形或圆形至不规则形,水溃状,暗绿色至褐色。湿度大时,病部迅速扩展严重时整个叶片变黑褐色且腐烂,病部生出灰色霉层。

防治方法

一旦发现病斑,要及时剪除病叶。加强通风处理,保持土壤和生长空间的湿度适宜。

药剂防治可选用28%灰霉克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打药剂的时候要注意不要洒到叶心,避免引起植株叶心发黑。

虎耳草常见病害:白粉病

病症表现

白粉病发生在叶、嫩茎、花柄及花蕾、花瓣等部位,初期为黄绿色不规则小斑,边缘不明显。随后病斑不断扩大,表面生出白粉斑,最后该处长出无数黑点。

染病部位变成灰色,连片覆盖其表面,边缘不清晰,呈污白色或淡灰白色。受害严重时叶片皱缩变小,嫩梢扭曲畸形,花芽不开。

防治方法

生长期可以喷百菌清预防,刷在植株茎杆上。

病害盛发时,可喷15%粉锈宁1000倍液、2%抗霉菌素水剂200倍液、10%多抗霉素1000至1500倍液。

传统药物因反复使用产生使病菌产生抗体,效果锐减,故提倡交替使用。

另外也可用白酒(酒精含量35%)1000倍液,每3至6天喷一次,连续喷3至6次,冲洗叶片到无白粉为止。

黄蝉的病虫害与防治方法

黄蝉的病害及防治方法

煤烟病

病原为子囊菌亚门真菌,包括煤炱菌、新煤炱菌等多种。其无性阶段多为散播烟霉,。病菌以表生菌丝体在病部或病残体上越冬,并以介壳虫分泌的蜜露为养料而繁殖,借风雨及介壳虫活动而扩散。

初期被害植株枝干部分或者大部分呈黑色,患病处被黑色霉菌覆盖,手摸上去有粘滞感。

患病后期叶面黑霉可部分剥落,叶片黑白斑驳,染病严重的植株光合作用受阻,长势不良,叶子提前掉落,观赏价值大大降低。

防治方法

植物要处于通风的环境中,保持空气的流通。

一旦患病,可以喷施40%速扑杀乳油1000-3000倍液,或40%乐斯本乳油1000倍液,或25%优得乐(扑虱灵)乳油2000倍液(对介壳虫,若虫期喷稀液),或喷50%抗蚜威乳油2000-3000倍液。

黄蝉的虫害及防治方法

红蜡蚧

黄蝉红蜡蚧属同翅目、蚧科(或称蜡蚧科)害虫,寄主范围十分广泛,是危害黄蝉主要害虫之一。以雌成虫和若虫刺吸黄蝉枝、叶的汁液,致黄蝉营养不良,长势衰弱,开花结果受阻,甚者可致黄蝉枝条枯死。

黄蝉红蜡蚧1年发生1代,以受精卵雌成虫在枝干上越冬。翌年5月、6月间为越冬雌虫产卵盛期,卵产于体下,产卵于体下,产卵期长达月余。

初孵若虫经一定时间爬行后固定于寄主上取食,一般固定6小时开始泌蜡,经15天能形成星芒蜡被,一旦形成蜡质层后再去进行防治,防治效果就不太理想。

防治方法

人工防治,在红蜡蚧发生的初期,及时去除虫体,或者剪去多虫的枝叶,集中销毁。

园艺防治,加强对黄蝉的修剪,改善空气流通和光照条件,会减轻黄蝉红蜡蚧的侵害。

鲁冰花病害及防治方法

鲁冰花白粉病

症状

发病初期植株上会出现很多的白色小粉点,温度较高,湿度较大的时候,病斑会逐渐扩大,甚至扩散到全株的叶片上。发病严重时,叶片会出现很多的白色菌丝,慢慢的会办成黑色或褐色的菌落。受害的植株叶片明显增厚,花朵畸形。

防治方法

在养护汇总及时修剪,将过密、枯黄的枝条剪掉,增强其透光性;合理施肥,促进植株的生长,增强抗病性;冬季室内温度不要过低。

病害发生时,及时清除病叶,并经常检查是否扩散到其他植株上。

发病初期,及时喷洒药剂,按照说明书使用就好。

鲁冰花锈病

症状

发病时叶片的下面会有很多锈褐色的粉末状物质,逐渐向上蔓延,叶片上会出现褐色的,排成线状的孢子。随后叶片会逐渐萎蔫发黄,若没有及时治疗,整个植株会逐渐萎蔫甚至死亡。

防治方法

做好预防,每月喷洒一次杀菌药剂,尤其是叶片背面。

发病时,将受害的叶片摘除,及时喷洒杀菌药剂,5~7天一次,连续3~5次即可。

鲁冰花基腐病

症状

病菌胡政尧侵入幼苗的根茎,导致其发黑腐烂,环境过于潮湿时,茎上会出现白色的霉状物。植株染病之后,在几天之内根茎就会腐烂、变软,数天之后,叶片萎蔫,全株倒伏,植株死亡。

防治方法

植株一旦发病,没有治疗的方法,所以要求要做药预防。

在种植之前对种子、土壤进行消毒,平时养护注意通风透光,每月用消毒药剂灌根。

发病时,及时将植株拔除,并用杀菌剂灌根,避免感染其他植株。

罗汉松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叶斑病

病症表现:叶上有椭圆型、长条形浅红褐色病斑,周围有退绿圈,后扩大呈不规则大斑块,病斑上产生黑点。

防治方法:及时去除病叶,及时喷洒药剂。可用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

炭疽病

病症表现:发病初期叶片出现褐色小斑块,后扩展成为圆形或椭圆形。病斑渐变干枯,严重时整株受侵。

防治方法:首先要开窗通风,降低室内空气沮度和湿度。再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或者喷洒70%甲基托布津60%的炭疽福美、多菌等,防止病害继续蔓延。

红蜘蛛

病症表现:罗汉松受红蜘蛛危害,叶片退色,叶绿素受到破坏,表面出现密集的小黄点、小黄斑,并逐渐萎缩、黄化、枯萎,严重时脱落,失去应有的观赏价值。

防治方法:红蜘蛛经常躲藏在枝条、叶片的背面或者时片茂密的地方,拉网隐蔽,人工捕捉比较容易。

如果用化学药剂除治,可用20%的三氯螨醇乳剂,加入800-1000倍的水,制成溶液喷洒,此药对成虫、若虫和虫卵都具有良好的杀伤作用。还可用50%的敌敌畏乳剂加入1000-1500倍水,制成溶液喷洒。

介壳虫

病症表现:危害面很广,吸食茎叶汁液,导致植株生长不良,甚至诱发煤污病,导致叶片大面积受损。它的高发期比红蜘蛛早,常常在早春时即已大量繁殖。

防治方法:数量少时,可用毛刷驱除。此外,也可用速扑杀800-1000倍液喷杀。在培养土中混以一定量的呋喃丹有预防作用,但药效只有3个月。

鸡冠花的病害及防治方法

鸡冠花的病害:叶斑病

症状

多发生在鸡冠花下部的叶片上,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镰孢霉属的真菌,菌丝及孢子在植株残体及土壤中越冬,以风雨、灌溉、浇水溅渍等方式传播。

初期,病斑为褐色,扩展后病斑变成圆形或者椭圆形,边缘呈暗褐色至紫褐色,病斑中心为灰褐色至灰白色。

后期,叶片逐渐萎缩、干枯、脱落。在潮湿的天气条件下,病斑上出现粉红色霉状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

防治方法

发现有病叶及时摘除。

发病初期及时喷药防治,药剂有1:1:200的波尔多液,5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40%的菌毒清悬浮剂600~800倍液喷雾;或用代森锌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浇灌。

鸡冠花的病害:立枯病

症状

鸡冠花患病后,幼苗茎基部或者地下根部出现水渍状椭圆形或者不规则的按褐色病斑,并且逐渐凹陷,叶片边缘处比较明显。

病斑扩大绕茎1周时,茎部以上干枯死亡,一般不折倒,故称为立枯病,病部常有不大明显的灰白色至灰褐色蛛丝状霉,湿度大时常长出灰褐色或灰白色菌膜,即担子和担孢子。

防治方法

对所有健康植株采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浇灌根际,并用1000倍液进行喷雾,每15天左右喷一次,连喷2~3次进行预防。

发病初期喷淋20%甲基立枯磷乳油(利克菌)1000倍液、95%绿亨1号精品3000倍液、10%立枯灵水悬剂300倍液、或50%立枯净可湿性粉剂900倍液等

发现有感染严重的植株要及时拔除,销毁,并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

鸡冠花的病害:疫病

症状

疫病是鸡冠花的一种毁灭性的病害,主要危害茎、叶、枝,发病率高,发展迅速。

患病初期出现水渍状、暗绿色的不规则斑点,逐渐扩大、蔓延。

后期病斑呈黑褐色,边缘不明显。病情发展迅速,很快扩展至中部,甚至顶端出现斑块,严重时整株的茎部都呈黑色。

叶片受害多发生于叶缘、叶基部,叶柄受害后则叶片萎垂,潮湿时病部生稀散的白霉。

防治方法

高温高湿季应注意排水和通风,浇水时防止泥土飞溅到叶片上,浇水时不要淋到叶面,以减少发病条件。

初病期喷布700倍的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或600倍代森锌可湿性粉剂,将植株下面的土壤喷湿。

发现病情严重的植株要立即销毁,同时每天施用70%五氯硝基苯粉剂5g/株—10g/株对土壤进行消毒,防止扩大蔓延。

以上内容是关于虎耳草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和虎耳草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

标签:虎耳草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

标题:虎耳草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 虎耳草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

链接:http://m.zhaichaow.cn/z/1619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