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手抄报优美的语句 端午节手抄报一等奖端午节习俗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端午节手抄报优美的语句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端午节手抄报一等奖端午节习俗和端午节手抄报优美的语句的精彩内容哦。
端午节手抄报优美的语句 端午节手抄报一等奖端午节习俗
端午节将近,今天为大家整理了关于端午节的诗词名句,还有孩子们需要的节日手抄报、端午节范文,大家一起来学习吧~
端午诗词好句
1、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舒頔《小重山·端午》
2、五色新丝缠角粽。—— 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3、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4、正是浴兰时节动。—— 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5、细缠五色臂丝长。—— 舒頔《小重山·端午》
6、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苏轼《浣溪沙·端午》
7、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杜甫《端午日赐衣》
8、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苏轼《浣溪沙·端午》
9、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陆游《乙卯重五诗》
10、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 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11、碧艾香蒲处处忙。—— 舒頔《小重山·端午》
12、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赵蕃《端午三首》
13、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 权德舆《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之贶以诗还答》
14、菖蒲酒美清尊共。—— 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15、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 吴文英《澡兰香·林钟羽淮安重午》
16、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 殷尧藩《同州端午》
17、榴花三日迎端午,蕉叶千春纪诞辰。 —— 范成大《鹧鸪天》
18、仙宫长命缕,端午降殊私。 —— 窦叔向《端午日恩赐百索》
19、重午佳辰独掩门。 —— 李之仪《南乡子·端午》
20、明诏始端午,初筵当履霜。 —— 储光羲《大酺得长字韵时任安宜尉》
21、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 —— 赵蕃《端午三首》
22、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 —— 苏轼《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23、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 舒頔《小重山·端午》
24、裁缝云雾成御衣,拜跪题封向端午。 —— 杜甫《惜别行》
25、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 —— 褚朝阳《五丝》
26、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文天祥《端午即事》
27、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贝琼《已酉端午》
28、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汤显祖《午日处州禁竞渡》
29、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苏轼《浣溪沙·端午》
30、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殷尧藩《端午日》
31、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权德舆《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之贶以诗还答》
32、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陆游《乙卯重五诗》
33、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卢肇《竞渡诗 / 及第后江宁观竞渡寄袁州剌史成应元》
34、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李之仪《南乡子·端午》
35、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刘克庄《贺新郎·端午》
36、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卢肇《竞渡诗 / 及第后江宁观竞渡寄袁州剌史成应元》
37、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杜甫《端午日赐衣》
端午手抄报
端午节优秀范文
1
在每一年的农历五月五日是我们家乡的端午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插艾叶,包粽子。
临近端午节,人们开始忙着采摘新鲜的芦叶,他们在芦苇丛中边采芦叶边唱歌。清清的河水缓缓地流着,欢快的歌声在河面上荡漾。
端午节那天,我们一家一大清早就忙开了。先把晒干的芦叶煮透,再把芦叶折成一个漏斗状,舀一大勺洗干净的糯米放进去,中间加入一两颗红枣或一些花生,最后把“漏斗”的口盖住,沿着“漏斗”的边把剩余的芦叶紧紧地缠绕上去,用线一捆,一个三角形的粽子就包好了。我也乐呵呵地在旁边帮忙,可芦叶在我手里就像个调皮的精灵,一点儿也不听使唤,不是这头松了就是那里散了。
端午节丰富多彩的活动还有好多,动人心弦的赛龙舟,富有创意的画彩蛋,喝驱邪防虫的雄黄酒……人们沉浸在欢乐的节日中。远方的客人,欢迎你们来做客哦!
2
家乡的节日丰富多彩,而我非常喜欢过端午节。
一到这一天,家家户户的门上都挂着孩子们从天更上,水沟里扯回来的菖蒲、艾草,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淡淡的粽子的幽香里。
我最爱吃的是红枣粽、碧绿的芦苇叶里,裹着雪白的米团和玛瑙般的红枣,颜色鲜艳而美丽,使人一看就生爱慕之心,我喜欢它不仅是因为它颜色美丽,更重要的是它味道好极了,新鲜的芦叶清香扑鼻而来轻咬一口,清清的、凉凉的、别有一番滋味。
吃完粽子,大人们忙着杀鸡、杀鱼,准备一顿丰盛的午饭。我最喜欢看划龙舟,河岸边,站着围观的人。最开心的是孩子们,桃子、杏子都成熟了,他们从这棵树上摘桃子,又爬到那棵树上摘杏子,实在饿了,把摘下来的桃子、杏子拿到河边去洗,吃上几个,那淘气的样子,另大人哭笑不得。
家乡的端午节,笑声、闹声充满了活力,至今另我难忘。
3
一年之中,我最期盼的就要属家乡的端午节了!它在每一年5月初5等着我们呢!
每到端午节,不得不提的应该算吃粽子了吧!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有三角形的,有菱形的,有直筒形的……去年的那天中午,我和爸妈会开车去接爷爷奶奶去酒店。我总是第一个跑到包厢,服务员端上粽子到桌上,那粽香也已四处飘溢,粽米中掺杂着猪肉,板栗、红枣、赤豆等,真令人垂涎千尺!我饿虎扑羊般抓起一个就咬,哇!人间美味呀!不一会儿,我的小肚子就变得圆鼓鼓起来。
从酒店回家后,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视,正是现场直播赛龙舟。周围的人川流不息,穿着节日盛装,屋顶上彩旗飘扬。只听“砰,砰,砰”,三发信号弹升上天空,所有龙舟按一字排开,“龙头”上长着龙须,“龙身”上有一片片鳞片,真像一条真龙潜入水!“啪”,礼炮响了,十几条“龙”在水上像离弦的弓箭一样飞弛,水波碰撞着两岸的岩石,发出哗哗巨响。行人纷纷给“龙”加油,指挥官在“龙头”上敲啰打鼓,给身穿红衣的船员加油鼓劲,终于,一条“小白龙”逐渐脱颖而出,夺得冠军,两岸掌声轰鸣。
我家乡的端午节有意思吧?希望你来到我的家乡来作客!
----------- END ------------
端午节手抄报的句子(快分享)
端午节手抄报黑板报文字材料:
两千多年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汩罗江边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两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了传统节日——端午节,大家包粽子、划龙舟、煮鸡蛋,用各种方式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作为中国古老文化节日之一,端午节文化不管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可谓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端午节是在中国这么多的节日中,名称最多的:端午节、端阳、重五节、夏节、天中节、五月节、诗人节等。
史书记载,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国家被侵略,含恨抱石头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每年这一天纷纷涌到江边去凭吊屈原,所以在每年五月初五就有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悬艾草的风俗。其中赛龙舟最有特色,那争先恐后的激烈场面就像屈原强烈的爱国精神一样,几千年来一直激励着我们。纪念屈原是对君子人格的推崇和敬仰,是对小人的讽刺和鞭策,是对君王的规劝与期待,扶阳抑阴,抑恶扬善,扶正祛邪,伸张正义,教化人心,移风易俗,这正是“端午节”的重要内涵和基本精神。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品尝粽子的味道,品尝人生的味道,品尝中国文化的味道,意味深长。
因为这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端午节现在已经成为了我们中华民族主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今天她仍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在我们开封,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的门上,都会挂上菖蒲、艾草,据说可以辟邪消灾。各家各户自然也少不了包粽子,那透着浓浓竹叶清香的粽子,是我们孩子们的最爱,枣子棕、火腿棕、赤豆棕……一个个引人垂涎三尺呢!有些地方,到这一天小孩子们溜着儿歌“五月五,是端午,插艾叶,带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人们还会佩戴着香袋,姑娘们以这五彩缤纷的香袋做饰物,既香味袅袅,又让自己变得更美丽动人,走在大街上自然引来了不少小伙们留连的目光。过端午,忆屈原,让我们把民族的节日传承下去。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效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放风筝,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洗苦草麦药澡,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莒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等。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之季度,从这一一天必不可少的祛病防疫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嵩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
2023端午节手抄报新样式:
描写樱桃的优美句子(小学生优秀作文赏析)
引子
作文一直是语文学习中的老大难,
小朋友因“阅读并背诵全文”而产生的童年阴影面积,
一直影响着写作水平的提高,
有的甚至笼罩着孩子的整个学习生涯。
也有人感叹,背诵、默写,
还是要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行啊。
然而,对于吃货小朋友而言,
背诵和默写并不重要,
樱桃花是开是谢也不重要,
最重要也是最关心的是——樱桃红了吗?
不同于色深味浓的舶来品车厘子,
土生土长的樱桃晶莹剔透,
像一颗颗红宝石点缀在绿叶间。
偷偷摘下一颗,放入口中,
那酸甜的滋味便蔓延开来,
从樱桃小口一直甜到小心肝里,
奇妙独特的口感唤醒沉睡一冬的味蕾,
恨不能大快朵颐,一次吃个够。
就连大诗人白居易也曾经感叹:“杏俗难为对,桃顽讵可伦。肉嫌卢橘厚,皮笑荔枝皴。”表明没有任何一种果品比樱桃更加完美。
小学生优秀作文赏析:《樱桃红了》,樱桃好吃树难栽。
范文赏析:《樱桃红了》
俗话说,樱桃好吃树难栽。在我刚出生的那年,爸爸在农村老家的院子里种下了一棵樱桃树。让樱桃树陪伴我一起成长,它是我的好朋友,我每次回到老家都会去看望它。
初春时节,樱桃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雨露,伸展着嫩绿的枝条,不声不响地长出米粒大小的花骨朵。没过几天,花骨朵就绽放开来,粉的如霞,白的似雪,一团团,一簇簇开满枝头,一片片花瓣白里透着粉,十分美丽,嫩黄色的花蕊里透着一丝乳白色。远远望去,像是一片粉红色的花海。一阵春风吹过,片片樱花从树上飘落下来,如同穿着粉色衣裳的花仙子,在空中翩翩起舞,甚是美丽!轻轻靠近,阵阵香气扑面而来,会使你陶醉在如此美妙的仙境中。
最让人盼望的就是树上结出一个个可爱的小樱桃了。花谢了,新长出的嫩叶在阳光下闪着绿油油的光,绿叶丛中结了很多青果子,有黄豆大小的,圆圆的,如果不仔细看,还真看不见它们呢!到了端午节前后,一颗颗樱桃开始变红,微风吹过,树上的一个个小红“灯笼”在枝头摇摆。它们小小的、红红的,如同一颗颗飘香的红玛瑙,又像一串串红珍珠。它们有的两三个一排,有的四五个一束,有的六七个抱成团儿------沉甸甸的,把枝条儿都压弯了,快要触到地面了。走近仔细端详,樱桃的皮晶莹透亮,十分光滑,悄悄摘一颗放在嘴里轻轻一咬,酸甜可口,让人越吃越想吃,很是诱人。
樱桃好吃,但是樱桃树却不好栽,养护成本很高,所以就显得弥足珍贵。而且在所有的水果当中,樱桃是一年中最先成熟的水果之一,甚至有人说它是“初春第一果”。听说,在古代这么新鲜的水果,普通老百姓是不敢先吃的,得先用于祭祀,先给皇天后土、列祖列宗吃,得先供奉给皇帝吃。而现在我们处在无比美好的社会,最先品尝的当然是种樱桃树的老百姓了。
每年樱桃红了的时候,我都会回农村老家去摘樱桃。爸爸妈妈在树下摘,我在树上摘。一边摘一边吃,甜甜的汁水瞬间溢满整个口腔;一边吃一边摘,那是怎样的一种采摘乐趣。
我爱老家的樱桃,也爱老家的樱桃树。
【总评赏析】
小作者描写的是樱桃,重点描写的是果实樱桃红,还简要描写了樱桃花开、樱桃树难栽,详略得当。叙事条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表达了作者对樱桃的喜爱之情,结尾直抒胸臆。
感谢您曾经来过,您的每一次点赞和评论,都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刘老师谈特殊教育
描写樱桃的优美句子(古人赞美樱桃的诗词句赋)
同醉
●唐 元稹
柏树台中推事人,杏花坛上炼形真。
心源一种闲如水,同醉樱桃林下春。
山鸟
●唐 郑谷
惊飞失势粉墙高,好个声音好羽毛。
小婢不须催柘弹,且从枝上吃樱桃。
赠美人四首之一
●唐 方干
直缘多艺用心劳,心路玲珑格调高。
舞袖低徊真蛱蝶,朱唇深浅假樱桃。
粉胸半掩疑晴雪,醉眼斜回小样刀。
才会雨云须别去,语惭不及琵琶槽。
吴樱桃
●唐 白居易
含桃最说出东吴,香色鲜浓气味殊。
洽恰举头千万颗,婆娑拂面两三株。
鸟偷飞处衔将火,人摘争时蹋破珠。
可惜风吹兼雨打,明朝后日即应无。
和裴杰秀才新樱桃
●唐 杜牧
新果真琼液,未应宴紫兰。
圆疑窃龙颔,色已夺鸡冠。
远火微微辨,繁星历历看。
茂先知味好,曼倩恨偷难。
忍用烹騂酪,从将玩玉盘。
流年如可驻,何必九华丹。
和水部张员外宣政衙赐百官樱桃诗
●唐 韩愈
汉家旧种明光殿,炎帝还书本草经。
岂似满朝承雨露,共看传赐出青冥。
香随翠笼擎初到,色映银盘写未停。
食罢自知无所报,空然惭汗仰皇扃。
深树见一颗樱桃尚在
●唐 李商隐
高桃留晚实,寻得小庭南。矮堕绿云髻,欹危红玉簪。
惜堪充凤食,痛已被莺含。越鸟夸香荔,齐名亦未甘。
和乐天宴李周美中丞宅池上赏樱桃花
●唐 刘禹锡
樱桃千万枝,照耀如雪天。王孙宴其下,隔水疑神仙。
宿露发清香,初阳动暄妍。妖姬满髻插,酒客折枝传。
同此赏芳月,几人有华筵。杯行勿遽辞,好醉逸三年。
乐府 清东曲
●唐 孟郊
樱桃花参差,香雨红霏霏。含笑竞攀折,美人湿罗衣。
采采清东曲,明眸艳珪玉。青巾艑上郎,上下看不足。
南阳公首词,编入新乐录。
樱桃花
●唐 皮日休
婀娜枝香拂酒壶,向阳疑是不融酥。
晚来嵬峨浑如醉,惟有春风独自扶。
敕赐百官樱桃
●唐 王维
芙蓉阙下会千官,紫禁朱樱出上阑。
才是寝园春荐后,非关御苑鸟衔残。
归鞍竞带青丝笼,中使频倾赤玉盘。
饱食不须愁内热,大官还有蔗浆寒。
樱桃
●宋 杨万里
樱桃一雨半雕零,更与黄鹂翠羽争。
计会小风留紫脆,殷勤落日弄红明。
摘来珠颗光如湿,走下金盘不待倾。
天上荐新旧分赐,儿童犹解忆寅清。
樱桃煎
●宋 杨万里
含桃丹更圜,轻质触必碎。
外看千粒珠,中藏半泓水。
何人弄好手?万颗捣虚脆。
印成花钿薄,染作水澌紫。
北果非不多,此味良独美。
次韵郡僚樱桃之什
●宋 强至
人说樱桃美,谁知味特殊。
颗匀圆更好,色丽赏还须。
树树红攒夏,年年价满都。
畏风应早摘,宜日称晨敷。
血滴春鹃泪,胎含火齐珠。
透肌胜琥珀,爽口剧醍醐。
怒目睛全赤,妆唇点误粗。
爱擎宜翠笼,登进合银盂。
秀实期先荐,流莺莫漫图。
园林千百品,甘处后尘无。
初夏
●宋 陆游
槐柳成阴雨洗尘,樱桃乳酪并尝新。
古来江左多佳句,夏浅胜春最可人。
下第南归
●明林端
樱桃粒粒树红酣,尺五鲥鱼上竹篮。
湖影渐宽山渐了,马头风软入江南。
全椒道上口占六首之六
●清吴敬梓
旧水何堪饮社翁,兼旬兀坐雨声中。
因过村舍知春尽,渐见含桃火齐红。
樱桃
●清曹寅
上苑新芳供御厨,承恩赐出绛宫珠。
风吹杏酪尝初暖,日映瑛盘看欲无。
红到十分春始去,香余一滴齿皆苏。
柏梁每羡东方朔,七字吟成兴倍殊。
采桑子
●宋 黄庭坚
樱桃著子如红豆,不管春归。闻道开时。蜂惹香须蝶惹衣。楼台灯火明珠翠,酒恋歌迷。醉玉东西。少个人人暖被携。
念奴娇 长干里
●清 郑燮
赭白青黄,墙砌石,门映碧溪流水。
细雨饧箫,斜阳牧笛,一径穿桃李。
风吹花落,落花风又吹起。
更兼处处缲车,家家社燕,江介风光美。
四月樱桃红满市,雪片鲥鱼刀 。
淮水秋清,钟山暮紫,老马耕闲地。
一丘一壑,吾将终老于此。
(特别鸣谢:蒲江文旅)
形容夫妻恩爱的句子(一日夫妻百日恩)
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似海深。
我们都知道,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积淀非常的深厚,而俗语正是先辈们智慧的结晶。
自古以来,俗语的数量可谓是不可胜数。
而且,有些俗语至今还被人们所沿用。当然,其中有一些俗语也已经不适用于当今社会了。
但是,不可否认,俗语的教育意义非常重大,它能够很直观地告诉我们做人、处事等生活中的道理和准则。
相信所有人都听说过,就是“一日夫妻百日恩”。
但是,其实这句俗语还有后半句,而且后半句才是重点!
自古至今,夫妻可以说是彼此之间最亲近的人,也是那个能够一起终老一生的人。
正所谓“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两个人能够成为夫妻,那是有着莫大的缘分的。
而“一日夫妻百日恩”这句俗语,也恰恰很简单明了地道出了夫妻关系以及情感态度。也就是说,两个人一旦成为夫妻关系,那么就会有着很深厚的恩情和感情。
不过,在这句俗语里面,“百日”不仅仅指的是100天,而是一个泛指。其实要表达的是很长的时间,甚至可以说是一辈子那么长。
就这么简简单单的7个字,就把夫妻关系形容的那么贴切,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而这句俗语,至今还被那些痴男怨女用到感情当中,也恰恰证明了他们对夫妻感情的看重。但是,其实“一日夫妻百日恩”还有后半句,而且后半句才是重点!
可能有些朋友觉得是“夫妻没有隔夜仇”这一句,虽然这一句放在后面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却构不成上下句。
因为这两句所要表达的意思不同,一句是表达夫妻之间的情谊,另一句则是如何处理夫妻之间的矛盾。
所以,把“夫妻没有隔夜仇”放在后面就显得不配套,而真正的后半句则是“百日夫妻似海深”。
同样的,这里的“百日”也是一个泛指,也就是说,夫妻二人在积年累月的相处过程中,他们所产生的感情是非常深厚的,就跟大海一样深!
所以,“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似海深”这才是既完整又完美的一句。
把这句俗语分开来看,都是表达夫妻之间的情分。
但是,后半句才是真正的重点,犹如画龙点睛,也更像是锦上添花。
总之,不管怎么样,两个人能够结为夫妻,就应该好好珍惜彼此的缘分,而不应该为一些小事争吵,更多的是需要彼此的包容之心。
来源:微信公众号“三味诗屋“
以上内容是关于端午节手抄报优美的语句和端午节手抄报一等奖端午节习俗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