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葡萄的优美句子和诗句 墨葡萄里诗人画葡萄表达什么情感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描写葡萄的优美句子和诗句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墨葡萄里诗人画葡萄表达什么情感和描写葡萄的优美句子和诗句的精彩内容哦。
描写葡萄的优美句子和诗句 墨葡萄里诗人画葡萄表达什么情感
一、葡萄传入我国的时间
葡萄的原产地是西亚,更具体来说,大概在黑海和里海之间,就是现在的叙利亚、伊拉克、伊朗那片区域。而传入我国的时间,史书中最早记载的是在《史记·大宛列传》:
大宛…去汉可万里。其俗土著,耕田,田稻麦。有蒲陶酒。
这里有两点需要说明。
第一:《史记》中写到大宛这个地方,和张骞有关。张骞这个人咱们知道,他是汉武帝时期的人。张骞通西域,开拓了丝绸之路,历史上赫赫有名。具体时间为公元前139年至公元前126年,一共是13年,这是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第二次是在公元前119年到公元前115年,一共4年。也就是说,葡萄是由张骞引进来的。它传入我国的时间,就在张骞这两次出使西域期间。
第二:大宛。“宛”这个字不能读错,这里的读音是yuān。这是古代的一个国名,范围是现在的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盆地周边。大宛这边除了出葡萄,还出宝马,就是汗血宝马,“大宛…多善马。马汗血,其先天马子也”,这也是《史记》中记载的。
二、唐代葡萄的传播情况
前面所引《史记·大宛列传》中关于葡萄的记载,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那里是写成“蒲陶”的。这不是错别字。
除了蒲陶,在史书中,葡萄的写法还有:蒲萄、蒲桃、葡桃、葡萄等等。这种情况从《史记》、《汉书》、《后汉书》一直到《旧唐书》、《新唐书》都存在。我们翻读唐诗作品,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下面第三节内容会多次提到这些叫法,注意这些都不是错别字,而是因为葡萄这两个字是外来词汇,是根据波斯语budawa音译过来的。
自公元前139年张骞将葡萄引进到我国之后,一直到公元618年唐朝开国,这期间有八百来年的历史。葡萄的种植范围,也随着时间的推进一步一步的往东拓展,最后遍布我国大部分地区。
《汉书》的记载,葡萄已经在大月氏、且末一带广为种植,范围大概在现在的中亚到新疆且末县一带。到了《后汉书》,已经传播到了伊吾。《后汉书·西域列传》记载:“伊吾地宜五谷、桑麻、蒲萄”。伊吾就在的新疆哈密市境内。哈密盛产葡萄,这是我们熟悉的。往后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葡萄已经遍布现在的新疆大部分区域,比如最有名的吐鲁番就在此时开始出现在史书的记载里(当时称为高昌国)。吐鲁番的葡萄享誉全球,现在每年的8月20日,还有中国丝绸之路吐鲁番葡萄节,规模盛大,意义非凡。
到了唐代,葡萄已传入玉门关。玉门关咱们熟悉,不论是汉代班超的“但愿生入玉门关”,还是唐代王之涣的“春风不度玉门关”,说的都是中原和西域距离之远,而玉门关就是两地之间最关键的一个节点。往西就是边关化外之地,往东就是家园故土。它在现在的甘肃省敦煌。之后,葡萄就开始在我国的西北、华北一带广为种植了,比如现在的甘肃省(武威)、山西省(太原)。到了盛唐,李白生活的年代,往南到汉阳已有葡萄。李白《将游衡岳过汉阳双松亭留别族弟浮屠谈皓》:忆我初来时,蒲萄开景风。这已经到了今天的湖北地界。到了中晚唐时期,葡萄已过洞庭湖。事见姚合诗:萄藤洞庭头,引叶漾盈摇。萄藤,就是葡萄藤。
三、唐代诗人是如何看待葡萄的?
据我初步的统计结果,《全唐诗》中提到“蒲萄”的,一共有27首(含句子,下同);“蒲桃”的有13首;“葡萄”,16首。“蒲陶”和“葡桃”未见。以上统计数据,因誊写转抄等诸多原因,会存在重叠或遗漏的情况。因为下面是根据内容来进行分类,所以名字问题不是关键,只是让大家先有个概念:不论是盛唐还是中晚唐,不论是大诗人还是未名诗人,唐代诗人们对葡萄的书写、记录已很普遍。
1、植物学意义上的葡萄
全世界有60多种葡萄,我国有38种左右。而如果算上栽培的,就是用于商业(工业)的,全世界有8000多种,我国有800种,数量之多,令人惊叹。我们经常听到的葡萄种类,如:玫瑰香、巨峰、莎巴珍珠、京早晶等等,这些都是栽培的杂交品种。
葡萄属植物的典型特征包括:1、藤本,木质化;2、聚伞圆锥花序,花药黄色;3、肉质浆果,球形或椭圆形,颜色有白色、绿色、紫色、红色等等;4、花期4-5月,果期8-9月。这些特征,我们差不多都能在唐代诗人的作品中找到例子。
写藤蔓的。如沈佺期《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蒲萄百丈蔓初萦。百丈指长度。“丈”在各朝代的长度不大一样,综合起来在3.3米左右。百丈就是三百多米。这是诗人的夸张,但也很能说明葡萄藤蔓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多而长。另外,上面说了,葡萄的藤蔓是木质化,又黑又硬,并且,多数是弯弯曲曲、扭扭巴巴的,尤其是栽种多年的葡萄。这种形象给人的感觉是什么?很丑!甚至有点恐怖。柳宗元诗“悬蛇结虺如蒲萄”,柳宗元把葡萄藤比喻成像一条大蛇悬挂在半空中,虺,毒蛇的意思。很可怕。刘禹锡的比喻就好一些,他说是“分岐浩繁缛,脩蔓蟠诘曲”,意思是说,葡萄的分支很多,它们长长的藤蔓曲折盘旋着。
这么长的葡萄藤,在它还小的时候,就得给它们搭架,就是葡萄上架。张谔《延平门高斋亭子应岐王教》:昨夜蒲萄初上架,今朝杨柳半垂堤。这是写葡萄上架的时间,各地略有差异,但总不过是在春天。汪曾祺的《葡萄月令》里写,“三月,葡萄上架”。李峤《藤》:色映蒲萄架,花分竹叶杯。这是葡萄上架后的情形,一片绿意盎然的景象;刘禹锡《葡萄歌》:为之立长架,布濩当轩绿。这是说葡萄架的高度。长架,既可以解释为高度,也可以理解为宽度。又高又宽的葡萄架,好让葡萄充分爬蔓。
葡萄也有花,只是我们很多人光惦记着吃葡萄而忽略它们的花罢了。李颀《送康洽入京进乐府歌》说“小苑蒲萄花满枝”,花很多,花开满架,才有以后的硕果累累;葡萄什么时候开花呢?“棠梨宫中燕初至,葡萄馆里花正开”(崔颢)、“…艳起桃花颊。风发蒲桃秀”(无名氏)。这就是唐代葡萄开花的时间,在燕子飞回来的时候、在桃花盛开的时候,葡萄就开花啦。我们现在科学的说法,是花期4-5月。我国幅员辽阔,具体时间会略有差异。
葡萄的果实,这个是大家关注的重点。唐代诗人们也很关注。第一是数量多。葡萄结果是成串的,一串葡萄少则二三十颗,多则四五十颗,数量非常多。刘禹锡说葡萄“悬实珠玑蹙”,蹙是紧的意思。一串葡萄,一颗一颗的紧挨在一起,像“珠玑”。珠玑,通俗点说就是小珠子。这就是第二点,葡萄的形状,球形或椭圆形。唐彦谦《咏葡萄》:满架高撑紫络索,一枝斜亸金琅珰。亸,读音是duǒ,下垂的意思。唐彦谦说,这满架的葡萄,一串串的垂落下来,看上去就像一串串的金铃铛。画面感是不是特别强?非常棒。
另外,还有写到葡萄果实颜色的,如“筐封紫葡萄”、“灵华凉沁紫葡萄”等等,篇幅关系不多展开。
2、葡萄美酒夜光杯
葡萄果实可以生吃(得洗一下哦)。更多的是用于酿酒,就是葡萄酒。葡萄美酒,唐代人已经掌握了酿葡萄酒的技艺。
有唐一代,边患一直存在。在唐太宗朝,贞观十四年即公元640年,唐太宗派侯君集率军灭了高昌国。这个高昌,前面已经说过,范围就在现在的新疆吐鲁番。
“…破高昌,收马乳蒲桃种于苑,并得酒法。仍自损益之,造酒成绿色,芳香酷烈,味兼醍醐,长安始识其味也”
这段记载出自《南部新书》(丙卷),说的很清楚。葡萄开始在唐国土内试种,并且,还把西域的酿酒技艺也带了进来。唐代人从此可以自己种葡萄,自己酿葡萄酒了。唐太宗的这次灭高昌行动,意义非凡。它不仅是让国人开始有葡萄酒可以喝,更重要的是它背后的象征意义,这一点后面会详细讨论。
我们最为熟悉的关于葡萄酒的唐诗,大概就是王翰的《凉州词·其一》: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是一首边塞诗。重点自然不在葡萄酒,而是在说边塞生活的苦,说战争的残酷性。这种“借酒壮胆”的书写在唐诗中还有,如刘禹锡“酿之成美酒,令人饮不足。为君持一斗,往取凉州牧”。意思差不多,也是在说葡萄酒是美酒,好酒。大家喝完酒之后,就准备上阵杀敌去吧,“共酌葡萄美酒,相抱聚蹈轮台”(无名氏)。轮台是唐诗中频繁出现的意象之一,一提到轮台,我们立马就能想到边塞诗,想到唐人的戍守边疆、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
当然也有歌舞升平,也有寻常冷暖。乔知之《倡女行》:石榴酒,葡萄浆,兰桂芳,茱萸香。愿君驻金鞍,暂此共年芳。愿君解罗襦,一醉同匡床。这是一个歌女在劝说远行的人,别着急走,咱们一起来喝葡萄美酒,来共度良宵。刘复《春游曲》:春风戏狭斜,相见莫愁家。细酌蒲桃酒,娇歌玉树花。这就是歌舞升平。诗人去春游,遇到了一位姑娘。两人喝了酒,听了歌。刘禹锡《和令狐相公谢太原李侍中寄蒲桃》:酝成十日酒,味敌五云浆。咀嚼停金盏,称嗟响画堂。这就是寻常冷暖。朋友送来很多葡萄,舍不得吃完,就酿成了酒,这就是五云浆,就是美酒。美酒要细品,喝慢一点,一边喝一边赞叹不已。
3、象征意义的葡萄
前面已经提到,唐太宗灭高昌,把葡萄和葡萄酒技艺都带回了长安。这是一件意义非凡的事情。不仅是让大家可以品尝到葡萄美酒,更重要的是激发了人们心中的自豪感。一喝到葡萄酒,大家就会想:这是国家强盛的标志!
这方面的唐诗作品很多。如李白,《送族弟绾从军安西》:匈奴系头数应尽,明年应入蒲萄宫。李白就说,小弟你就放心去安西当兵吧,我看匈奴的气数已尽,不到明年他们的首领就会被我们抓到葡萄宫来啦!这是什么?这是民族自信心。大家注意,唐代的边患里面,是没有匈奴的。匈奴的称呼主要是在汉代,还有后面的蒲萄宫,也是汉代的一处建筑。这种写法在唐诗中很常见,叫“以汉代唐”或“借汉指唐”。在唐代人心中,唐朝和汉朝一样强大,汉朝曾经的繁荣强盛,就是唐代的繁荣强盛。蒲萄宫建于汉哀帝时期,是给匈奴单于来往时居住的地方。
再举两例。杜甫《洗兵马》:京师皆骑汗血马,回纥喂肉葡萄宫。这首诗是安史之乱期间,杜甫听说官军节节胜利后写的。诗中的那种兴奋、欣喜之情,藏不住,杜甫很激动。军队有多强盛呢?京师皆骑汗血马,所有的士兵各个都骑着汗血宝马,不用说,这些宝马都是战利品;回纥喂肉葡萄宫,那些胡人士兵呢,都已经投降,被安置在了葡萄宫里啦。从此以后,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希望从此以后可以把战马、武器都拉到天河去洗洗干净收起来,不要再有战争了。
不过大家都知道,杜甫是希望而已,事实上战争并没有停止。相反,曾经的盛世王朝,经过了安史之乱之后,国力一蹶不振,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大大小小的战乱最终把唐王朝拖垮了。李颀诗《相和歌辞 从军行》就写的比较清醒并且客观: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李颀就说,即使强大如汉朝,让胡人俯首称臣;但这是连年战争后的结果,这其中到底有多少人埋骨他乡呢?这就是“空”。一味好大喜功,一味追求开疆扩土,这是由无数的生命换来的结果呀。李颀这首诗的客观之处还在于,他不仅只写汉人(唐人)的苦,也写到了胡人普通百姓,“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这一点非常难得。因为,在残酷的战争过后,就没有谁胜谁负的问题,最苦最惨的还是普通老百姓。
以上就是唐代诗人笔下的葡萄:既有细致入微的描写,如写葡萄的藤蔓、花、果等等;同时又有深刻的象征寓意,葡萄已不再是简单的风物和植物学概念,而是带有浓厚的家国情怀,它和国家、和人民同命运,共呼吸。
20231128
在唐山
主要参考资料:
《增订注释全唐诗》(陈贻焮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中国植物志》
《葡萄与葡萄酒传入中国考》(芮传明,《史林》1991)
古典文学与植物专题,感谢大家的支持。
描写葡萄的句子(水晶珠莹露凝浆)
葡萄,是世界最古老的植物之一。
每到金风送爽的秋季,晶莹圆润的葡萄就成熟了,紫色、青色、绿色、黑色、红色等不同果色的葡萄高挂在枝头,累累坠下,闪着诱人的光泽。
在西方古老的传说中,葡萄果实是由乐善好施的神Osiris把它带到人间来的,葡萄酒“Vin"一词,其实就是人们心中“神”的另一种说法。
莎巴珍珠、葡萄园皇后、玫瑰香、巨峰、白香蕉、龙眼、早玫瑰、紫珍珠、凤凰、夏黑等好多品种,是大自然赐予我们人类的美味佳果。
最早在《诗经》里就有赞美葡萄的诗歌,无数诗人为我们留下无数赞美葡萄的诗歌佳句,今天我们选择部分来欣赏。
《诗·周南·蓼木》
南有蓼木,葛藟累之;
乐只君子,福履绥之。
《诗·王风·葛藟》
绵绵葛藟,在河之浒。
终远兄弟,谓他人父。
谓他人父,亦莫我顾。
《诗·豳风·七月》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
八月剥枣,十月获稻,
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葡萄
【唐】 唐彦谦
金谷风露凉,绿珠醉初醒。
珠帐夜不收,月明堕清影。
蝶恋花·雨过蒲萄新
【宋】 宋祁
雨过蒲萄新涨绿。苍玉盘倾,堕碎珠千斛。姬监拥前红簇簇。温泉初试真妃浴。
驿使南来丹荔熟。故翦轻绡,一色颁时服。娇汗易唏凝醉玉。清凉不用香绵扑。
葡萄
【元】郑允端
满筐圆实骊珠滑,入口甘香冰玉寒。
若使文园知此味,露华应不乞金盘。
葡萄
【清·】吴伟业
百斛明珠富,清阴翠幕张。晓悬愁欲坠,露摘爱先尝。
色映金盘果,香流玉碗浆。不劳葱岭使,常得进君王。
青玉案·夏日怀燕市葡萄
【清】陈维菘
风窗冰碗谁消暑?记百颗,堆盘处。
掬罢盈盈娇欲语。轻明晶透,芳鲜圆绽,小摘西山雨。
葡萄
【清】萧雄
苍藤蔓,架覆前檐,满缀明珠络索园。
赛过荔枝三百颗,大宛风味汉家烟。
鹧鸪天(咏二色葡萄)
【宋】张鎡
阴阴一架绀云凉。袅袅千丝翠蔓长。
紫玉乳圆秋结穗,水晶珠莹露凝浆。
相并熟,试新尝。累累轻翦粉痕香。
小槽压就西凉酒,风月无边是醉乡。
谢邢少连送葡萄豆蔻栽
【宋】张栻
君家小圃占春光,眼看龙须百尺长。
移向楼边并寒井,明年垂实更阴凉。
秋思
【宋】陆游
露浓压架葡萄熟,日嫩登场罢亚香。
商略人生如意事,及身强健得还乡。
苏幕遮(春情)
【宋】赵文
绿秧平,烟树远,村燕声喧,凫雁归来晚。
自倚阑干舒困眼。一架葡萄,青得池塘满。
饮先愁,吟又懒。几许闲情,百计难消遣。
客路不如归梦短。何况啼鹃,怎不教肠断。
葡萄
【宋】章甫
马乳酸甜自旧知,眼寒久不见生枝。
中原有路人难到,北客思乡泪欲垂。
葡萄
【元】郑允端
满筐圆实骊珠滑,入口甘香冰玉寒。
若使文园知此味,露华应不乞金盘。
题墨葡萄诗
【明】徐渭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青玉案·夏日怀燕市葡萄
【清】陈维菘
风窗冰碗谁消暑?记百颗,堆盘处。
掬罢盈盈娇欲语。
轻明晶透,芳鲜圆绽,小摘西山雨。
感谢您关注黄爱西东的头条号,也感谢您的收藏、转发和点评。
描写葡萄的句子(是喜)
一、葡萄传入我国的时间
葡萄的原产地是西亚,更具体来说,大概在黑海和里海之间,就是现在的叙利亚、伊拉克、伊朗那片区域。而传入我国的时间,史书中最早记载的是在《史记·大宛列传》:
大宛…去汉可万里。其俗土著,耕田,田稻麦。有蒲陶酒。
这里有两点需要说明。
第一:《史记》中写到大宛这个地方,和张骞有关。张骞这个人咱们知道,他是汉武帝时期的人。张骞通西域,开拓了丝绸之路,历史上赫赫有名。具体时间为公元前139年至公元前126年,一共是13年,这是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第二次是在公元前119年到公元前115年,一共4年。也就是说,葡萄是由张骞引进来的。它传入我国的时间,就在张骞这两次出使西域期间。
第二:大宛。“宛”这个字不能读错,这里的读音是yuān。这是古代的一个国名,范围是现在的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盆地周边。大宛这边除了出葡萄,还出宝马,就是汗血宝马,“大宛…多善马。马汗血,其先天马子也”,这也是《史记》中记载的。
二、唐代葡萄的传播情况
前面所引《史记·大宛列传》中关于葡萄的记载,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那里是写成“蒲陶”的。这不是错别字。
除了蒲陶,在史书中,葡萄的写法还有:蒲萄、蒲桃、葡桃、葡萄等等。这种情况从《史记》、《汉书》、《后汉书》一直到《旧唐书》、《新唐书》都存在。我们翻读唐诗作品,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下面第三节内容会多次提到这些叫法,注意这些都不是错别字,而是因为葡萄这两个字是外来词汇,是根据波斯语budawa音译过来的。
自公元前139年张骞将葡萄引进到我国之后,一直到公元618年唐朝开国,这期间有八百来年的历史。葡萄的种植范围,也随着时间的推进一步一步的往东拓展,最后遍布我国大部分地区。
《汉书》的记载,葡萄已经在大月氏、且末一带广为种植,范围大概在现在的中亚到新疆且末县一带。到了《后汉书》,已经传播到了伊吾。《后汉书·西域列传》记载:“伊吾地宜五谷、桑麻、蒲萄”。伊吾就在的新疆哈密市境内。哈密盛产葡萄,这是我们熟悉的。往后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葡萄已经遍布现在的新疆大部分区域,比如最有名的吐鲁番就在此时开始出现在史书的记载里(当时称为高昌国)。吐鲁番的葡萄享誉全球,现在每年的8月20日,还有中国丝绸之路吐鲁番葡萄节,规模盛大,意义非凡。
到了唐代,葡萄已传入玉门关。玉门关咱们熟悉,不论是汉代班超的“但愿生入玉门关”,还是唐代王之涣的“春风不度玉门关”,说的都是中原和西域距离之远,而玉门关就是两地之间最关键的一个节点。往西就是边关化外之地,往东就是家园故土。它在现在的甘肃省敦煌。之后,葡萄就开始在我国的西北、华北一带广为种植了,比如现在的甘肃省(武威)、山西省(太原)。到了盛唐,李白生活的年代,往南到汉阳已有葡萄。李白《将游衡岳过汉阳双松亭留别族弟浮屠谈皓》:忆我初来时,蒲萄开景风。这已经到了今天的湖北地界。到了中晚唐时期,葡萄已过洞庭湖。事见姚合诗:萄藤洞庭头,引叶漾盈摇。萄藤,就是葡萄藤。
三、唐代诗人是如何看待葡萄的?
据我初步的统计结果,《全唐诗》中提到“蒲萄”的,一共有27首(含句子,下同);“蒲桃”的有13首;“葡萄”,16首。“蒲陶”和“葡桃”未见。以上统计数据,因誊写转抄等诸多原因,会存在重叠或遗漏的情况。因为下面是根据内容来进行分类,所以名字问题不是关键,只是让大家先有个概念:不论是盛唐还是中晚唐,不论是大诗人还是未名诗人,唐代诗人们对葡萄的书写、记录已很普遍。
1、植物学意义上的葡萄
全世界有60多种葡萄,我国有38种左右。而如果算上栽培的,就是用于商业(工业)的,全世界有8000多种,我国有800种,数量之多,令人惊叹。我们经常听到的葡萄种类,如:玫瑰香、巨峰、莎巴珍珠、京早晶等等,这些都是栽培的杂交品种。
葡萄属植物的典型特征包括:1、藤本,木质化;2、聚伞圆锥花序,花药黄色;3、肉质浆果,球形或椭圆形,颜色有白色、绿色、紫色、红色等等;4、花期4-5月,果期8-9月。这些特征,我们差不多都能在唐代诗人的作品中找到例子。
写藤蔓的。如沈佺期《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蒲萄百丈蔓初萦。百丈指长度。“丈”在各朝代的长度不大一样,综合起来在3.3米左右。百丈就是三百多米。这是诗人的夸张,但也很能说明葡萄藤蔓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多而长。另外,上面说了,葡萄的藤蔓是木质化,又黑又硬,并且,多数是弯弯曲曲、扭扭巴巴的,尤其是栽种多年的葡萄。这种形象给人的感觉是什么?很丑!甚至有点恐怖。柳宗元诗“悬蛇结虺如蒲萄”,柳宗元把葡萄藤比喻成像一条大蛇悬挂在半空中,虺,毒蛇的意思。很可怕。刘禹锡的比喻就好一些,他说是“分岐浩繁缛,脩蔓蟠诘曲”,意思是说,葡萄的分支很多,它们长长的藤蔓曲折盘旋着。
这么长的葡萄藤,在它还小的时候,就得给它们搭架,就是葡萄上架。张谔《延平门高斋亭子应岐王教》:昨夜蒲萄初上架,今朝杨柳半垂堤。这是写葡萄上架的时间,各地略有差异,但总不过是在春天。汪曾祺的《葡萄月令》里写,“三月,葡萄上架”。李峤《藤》:色映蒲萄架,花分竹叶杯。这是葡萄上架后的情形,一片绿意盎然的景象;刘禹锡《葡萄歌》:为之立长架,布濩当轩绿。这是说葡萄架的高度。长架,既可以解释为高度,也可以理解为宽度。又高又宽的葡萄架,好让葡萄充分爬蔓。
葡萄也有花,只是我们很多人光惦记着吃葡萄而忽略它们的花罢了。李颀《送康洽入京进乐府歌》说“小苑蒲萄花满枝”,花很多,花开满架,才有以后的硕果累累;葡萄什么时候开花呢?“棠梨宫中燕初至,葡萄馆里花正开”(崔颢)、“…艳起桃花颊。风发蒲桃秀”(无名氏)。这就是唐代葡萄开花的时间,在燕子飞回来的时候、在桃花盛开的时候,葡萄就开花啦。我们现在科学的说法,是花期4-5月。我国幅员辽阔,具体时间会略有差异。
葡萄的果实,这个是大家关注的重点。唐代诗人们也很关注。第一是数量多。葡萄结果是成串的,一串葡萄少则二三十颗,多则四五十颗,数量非常多。刘禹锡说葡萄“悬实珠玑蹙”,蹙是紧的意思。一串葡萄,一颗一颗的紧挨在一起,像“珠玑”。珠玑,通俗点说就是小珠子。这就是第二点,葡萄的形状,球形或椭圆形。唐彦谦《咏葡萄》:满架高撑紫络索,一枝斜亸金琅珰。亸,读音是duǒ,下垂的意思。唐彦谦说,这满架的葡萄,一串串的垂落下来,看上去就像一串串的金铃铛。画面感是不是特别强?非常棒。
另外,还有写到葡萄果实颜色的,如“筐封紫葡萄”、“灵华凉沁紫葡萄”等等,篇幅关系不多展开。
2、葡萄美酒夜光杯
葡萄果实可以生吃(得洗一下哦)。更多的是用于酿酒,就是葡萄酒。葡萄美酒,唐代人已经掌握了酿葡萄酒的技艺。
有唐一代,边患一直存在。在唐太宗朝,贞观十四年即公元640年,唐太宗派侯君集率军灭了高昌国。这个高昌,前面已经说过,范围就在现在的新疆吐鲁番。
“…破高昌,收马乳蒲桃种于苑,并得酒法。仍自损益之,造酒成绿色,芳香酷烈,味兼醍醐,长安始识其味也”
这段记载出自《南部新书》(丙卷),说的很清楚。葡萄开始在唐国土内试种,并且,还把西域的酿酒技艺也带了进来。唐代人从此可以自己种葡萄,自己酿葡萄酒了。唐太宗的这次灭高昌行动,意义非凡。它不仅是让国人开始有葡萄酒可以喝,更重要的是它背后的象征意义,这一点后面会详细讨论。
我们最为熟悉的关于葡萄酒的唐诗,大概就是王翰的《凉州词·其一》: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是一首边塞诗。重点自然不在葡萄酒,而是在说边塞生活的苦,说战争的残酷性。这种“借酒壮胆”的书写在唐诗中还有,如刘禹锡“酿之成美酒,令人饮不足。为君持一斗,往取凉州牧”。意思差不多,也是在说葡萄酒是美酒,好酒。大家喝完酒之后,就准备上阵杀敌去吧,“共酌葡萄美酒,相抱聚蹈轮台”(无名氏)。轮台是唐诗中频繁出现的意象之一,一提到轮台,我们立马就能想到边塞诗,想到唐人的戍守边疆、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
当然也有歌舞升平,也有寻常冷暖。乔知之《倡女行》:石榴酒,葡萄浆,兰桂芳,茱萸香。愿君驻金鞍,暂此共年芳。愿君解罗襦,一醉同匡床。这是一个歌女在劝说远行的人,别着急走,咱们一起来喝葡萄美酒,来共度良宵。刘复《春游曲》:春风戏狭斜,相见莫愁家。细酌蒲桃酒,娇歌玉树花。这就是歌舞升平。诗人去春游,遇到了一位姑娘。两人喝了酒,听了歌。刘禹锡《和令狐相公谢太原李侍中寄蒲桃》:酝成十日酒,味敌五云浆。咀嚼停金盏,称嗟响画堂。这就是寻常冷暖。朋友送来很多葡萄,舍不得吃完,就酿成了酒,这就是五云浆,就是美酒。美酒要细品,喝慢一点,一边喝一边赞叹不已。
3、象征意义的葡萄
前面已经提到,唐太宗灭高昌,把葡萄和葡萄酒技艺都带回了长安。这是一件意义非凡的事情。不仅是让大家可以品尝到葡萄美酒,更重要的是激发了人们心中的自豪感。一喝到葡萄酒,大家就会想:这是国家强盛的标志!
这方面的唐诗作品很多。如李白,《送族弟绾从军安西》:匈奴系头数应尽,明年应入蒲萄宫。李白就说,小弟你就放心去安西当兵吧,我看匈奴的气数已尽,不到明年他们的首领就会被我们抓到葡萄宫来啦!这是什么?这是民族自信心。大家注意,唐代的边患里面,是没有匈奴的。匈奴的称呼主要是在汉代,还有后面的蒲萄宫,也是汉代的一处建筑。这种写法在唐诗中很常见,叫“以汉代唐”或“借汉指唐”。在唐代人心中,唐朝和汉朝一样强大,汉朝曾经的繁荣强盛,就是唐代的繁荣强盛。蒲萄宫建于汉哀帝时期,是给匈奴单于来往时居住的地方。
再举两例。杜甫《洗兵马》:京师皆骑汗血马,回纥喂肉葡萄宫。这首诗是安史之乱期间,杜甫听说官军节节胜利后写的。诗中的那种兴奋、欣喜之情,藏不住,杜甫很激动。军队有多强盛呢?京师皆骑汗血马,所有的士兵各个都骑着汗血宝马,不用说,这些宝马都是战利品;回纥喂肉葡萄宫,那些胡人士兵呢,都已经投降,被安置在了葡萄宫里啦。从此以后,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希望从此以后可以把战马、武器都拉到天河去洗洗干净收起来,不要再有战争了。
不过大家都知道,杜甫是希望而已,事实上战争并没有停止。相反,曾经的盛世王朝,经过了安史之乱之后,国力一蹶不振,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大大小小的战乱最终把唐王朝拖垮了。李颀诗《相和歌辞 从军行》就写的比较清醒并且客观: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李颀就说,即使强大如汉朝,让胡人俯首称臣;但这是连年战争后的结果,这其中到底有多少人埋骨他乡呢?这就是“空”。一味好大喜功,一味追求开疆扩土,这是由无数的生命换来的结果呀。李颀这首诗的客观之处还在于,他不仅只写汉人(唐人)的苦,也写到了胡人普通百姓,“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这一点非常难得。因为,在残酷的战争过后,就没有谁胜谁负的问题,最苦最惨的还是普通老百姓。
以上就是唐代诗人笔下的葡萄:既有细致入微的描写,如写葡萄的藤蔓、花、果等等;同时又有深刻的象征寓意,葡萄已不再是简单的风物和植物学概念,而是带有浓厚的家国情怀,它和国家、和人民同命运,共呼吸。
20231128
在唐山
主要参考资料:
《增订注释全唐诗》(陈贻焮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中国植物志》
《葡萄与葡萄酒传入中国考》(芮传明,《史林》1991)
古典文学与植物专题,感谢大家的支持。
关于自由的句子(经典语句)
1、生活一定要五颜六色,但绝不能乱七八糟。
2、既然是成长,它就不是一成不变,而是一个不断自我淘汰甚至是自我衰亡的过程。十年前,我常常很傻;十年之后,我常常装傻。这就是区别。
3、成功只有一种,按自己的意思过一生。
4、谁都有不想面对的过去,谁身上都会有伤痕。很多人寻找伴侣时,总害怕对方知道后便不再爱自己。当然会有这种风险。但真正爱你的人,并不会只爱你现在的光鲜亮丽,他同样能爱你的过去、缺点和伤痕。因为,包容是爱情的一部分。
5、别左顾右盼,时间有限,所以要用有限的时间跟一个人过更好的生活,而不是用全部的生命,去找一个更好的人。
6、这个世上,根本没有因为相爱而必须分手的事情。当他说出这种话的时候,你大可以去抽他嘴巴,因为这是最卑鄙无耻的借口。爱情的重要特质就是自私和占有。当他爱你时,只会把你占为己有,根本不可能拱手相让。所以,说喜欢你而不能在一起的都只是暧昧,说爱你而要离开的都是逃避责任。
7、童话已经结束,遗忘就是幸福。
8、给予爱比得到爱对一个人的心灵来说更重要,因为只要你开始这样做了,就证明了自己的心还没有腐烂,你的灵魂还没被恨吃掉,你还能帮助他人,你还可以去爱。
9、爱你的人,会包容你的缺点;不爱你的人,会有很多借口。所以,如果一个人抓住你的小错而分手,不是因为你的错,而是他不爱你。
10、男人是拿来过日子,不是拿来比较的。所以不找帅不找富,而要找个能包容你的。否则就算条件再好,不能包容你的情绪和缺点,又有什么用呢?其实最好的日子,无非是你在闹,他在笑,如此温暖过一生。
11、爱,就是没有理由的心疼和不设前提的宽容。
12、没有人有耐心听你讲完自己的故事,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话要说;没有人喜欢听你抱怨生活,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痛;世人多半寂寞,这世界愿意倾听,习惯沉默的人,难得几个。我再也不想对别人提起自己的过往,那些挣扎在梦魇中的寂寞,荒芜,还是交给时间,慢慢淡漠。
13、他若爱你,不必讨好。他若不爱,更加不必。
14、时间很短,天涯很远。往后的一山一水,一朝一夕,自己安静地走完。倘若不慎走失迷途,跌入水中,也应记得,有一条河流,叫重生。这世上,任何地方,都可以生长;任何去处,都是归宿。那么,别来找我,我亦不去寻你。守着剩下的流年,看一段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15、如果用你的一生去等待,你总能找出最适合自己的那个人。但是你能用一生去等待吗?既然不能,就珍惜手里的麦穗吧。
16、我们不妨去追求最好——最好的生活,最好的职业,最好的婚姻,最好的友谊,等等。但是,能否得到最好,而是次好,次次好,我们也应该坦然地接受。人生原本就是有缺憾的,在人生中需要妥协。不肯妥协,和自己过不去,其实是一种痴愚,是对人生的无知。
17、有时候,我们做出的最艰难的决定,最终成为我们做过的最漂亮的事。
18、你我素不相识,生命并无交集。爱我的人,其实是爱自己,当在我身上发现自己想要但自己却已失落的东西,心生向往;恨我的人,其实是恨自己,当在我身上发现想要但自己却已失落的东西,心下愤然。其实,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你的爱与恨,都是自己与自己的斗争和对话。
19、宜静默,宜从容,宜谨严,宜俭约。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时须住。
20、我们很多时候把依赖当成了爱,当看到别人没有自己也活得很好的时候,内心就会莫名其妙地生气,觉得对方不爱自己了。其实真正的爱,是给对方自由,也给自己自由。
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关于自由的句子(生活)
#冬日生活打卡季#
生活,就该有些阳光,有点自由,还有一些花朵。
小时候无法理解很多事,长大后终于理解了为什么很多事无法理解。
我+的房间+互联网连接+音乐+美食=完美的一天。
怎么活,都是一场人生,不该在这件事上谈成败,论英雄。
不要要求专业人士为你免费工作。该人花费大量时间来成为专业人士,购买必要的工具和设备,并经过大量努力成为专业人士。即使这个工作需要30分钟,但是在此之前他们为此已经工作了数千个小时。为尊重这过程,必须为他们的劳作付费。
我不是话少,也不是冷漠,只是我没必要对每个人都有说有笑。
人,总是过着一种日子,却又妄想着另一种日子。
近视也挺好的,左眼惆怅,右眼朦胧,至少不用把人看得太透。
对我不满意,请直接来给我说,别到别人那里去宣泄你无处安放的情绪。
没必要着急,若是注定发生的事,它一定会发生,在合适的时机,和对的人一起,因一个最恰当的理由。
老子每条签名都是写给你看的,全世界都有动静就你没反应。
假话全不说,真话不全说。
在最黑暗的那段人生,是我自己把自己拉出深渊。没有那个人,我就做那个人。
以上内容是关于描写葡萄的优美句子和诗句和墨葡萄里诗人画葡萄表达什么情感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