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吐珠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 龙吐珠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有哪些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龙吐珠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龙吐珠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有哪些和龙吐珠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的精彩内容哦。
龙吐珠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 龙吐珠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有哪些
龙吐珠常见病害:叶斑病
病症表现
龙吐珠属马鞭草科,会生叶斑病,是半知菌感染所致。起初只是一个个小褐点儿,如不及时治疗会产生大片的黑斑,叶片枯黄死掉。
防治方法
一旦发现生病,应立即用百菌清8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隔7-8天一次,连续2-3次,可基本痊愈。
龙吐珠常见病害:锈病
病症表现
锈菌一般只引起局部侵染,受害部位可因孢子积集而产生不同颜色的小疱点或疱状、杯状、毛状物,有的还可在枝干上引起肿瘤、粗皮、丛枝、曲枝等症状,或造成落叶、焦梢、生长不良等。严重时孢子堆密集成片,植株因体内水分大量蒸发而迅速枯死。
防治方法
龙吐珠常见病害:花叶病
病症表现
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褪 绿角状病斑,最后变为褐色;病叶出现浅绿与常绿相间的花叶;严重时叶片变形、黄化,植株矮小,花穗短,花小花少,甚至不能抽出花穗。
防治方法
清除受花叶病病菌侵染的叶片,然后采用药剂防治。药剂可采用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喷洒防治。
龙吐珠常见病害:灰霉病
病症表现
可危害植株的茎、叶和花,以花为主。病菌通过衰弱的寄主组织侵入。叶部受害,常先发生于叶尖或叶缘,发病初期,病部出现水渍状斑点,后逐渐扩大,病组织变成黑褐色并腐烂。
防治方法
及时清除病花、病叶,并集中烧毁,以减少侵染源。温室要加强通风,浇水不宜过多,控制室内的温、湿度。
发病初期,可选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每周喷1次,连喷2~3次。
猴面小龙兰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
猴面小龙兰常见病害:萎蔫病
病症表现
多发在高温高湿季节,尤其夏季雨后病情发展快。植株叶片变黄萎蔫,全叶腐烂。将枯死病叶剪除,注意植料不可过湿。
防治方法
选用霉灵2000倍液或25%的丙环唑乳剂2000倍液喷洒基部或灌根。或喷施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40%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或2.5%适乐时悬浮剂2000倍液,每隔7-10天1次,连续2-3次。
猴面小龙兰常见病害:炭疽病
病症表现
多发于梅雨季节。发病初期在叶片上出现圆形、椭圆形的红褐色斑块,后期病斑转为黑褐色,严重时病斑有坏疽现象。
防治方法
剪除枯死叶片,注意通风。可喷施百菌清、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等可湿性粉剂600-1000倍液,每隔5-7天1次,连续2次。未发病时或发病初期可喷施50%炭疽灵乳油600倍液,每隔10天1次,连续预防3-4次。
猴面小龙兰常见病害:白绢病
病症表现
多发生于8-9月高温多雨季节。初期兰叶基部变褐色腐烂,产生白色绢丝状菌丝体,严重时整个叶丛枯死。温室注意通风,盆花间距不能过密。
防治方法
发病时可用兰·病必治800-1000倍液,或50%福多宁1000倍液,或75%灭普宁2000倍液,每周1次,连续3-5次。也可用1%硫酸铜液浇透苗的根部,染病盆花应清出温室外埋毁。
猴面小龙兰常见病害:叶枯病
病症表现
多在高温高湿情况下发病,叶尖附近或叶片前端产生黑色小斑点,病斑逐渐扩大成整个叶片,最后枯萎掉落。
防治方法
发现症状,立即切除病叶,同时喷施百菌清800倍液或代森锰锌500倍液。
猴面小龙兰常见病害:蘖腐病
病症表现
主要发生在蘖芽上,其次是叶片。初期芽基部呈水渍状绿豆大小的病斑,高温多湿时易侵染叶面,产生暗褐色水渍状大斑块。夏季连续阴雨天,若肥水管理不当、盆土高湿、肥重时易发病。
防治方法
新芽出土4-5厘米高时,喷施0.01%硼酸液1000倍液或杀枯净,也可用农用链霉素1000倍液防治。
猴面小龙兰常见病害:根腐病
病症表现
根系部分或全部腐烂发黑,植株生长不良。主要致病原因是盆底排水孔堵塞,基质渍水通气不良,浇水过量,天气寒冷或浓肥伤害。
防治方法
疏通排水孔,新苗生长期不要浇当头水,叶面喷水后及时通风,保持叶基干爽。生长期避免氮肥过多,发病时可用50%根腐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15%霉灵水剂600-800倍液灌根,每隔7-10天1次,连续3-4次。
若歌诗常见病症及解决办法
若歌诗的叶子一直掉
症状
若歌诗叶片先是变黄,然后变干,一碰就掉,还生出许多气根来,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因
容器太小,土壤里面的养分已经不能满足若歌诗的生长需求了,因此它只能够消耗自身的养分来支持生长。
解决方法:
换上一个大一点儿的花盆,给它充足的空间与更多的土壤去生长,去繁殖。
若歌诗的叶子长斑
症状
若歌诗的叶子上总是会有些斑点,这是怎么了?
原因
看这一株若歌诗并没有掉叶子或者化水的症状,多半因为浇水不当,晒伤了。
解决方法:
注意防晒哦,而且注意浇水的时候不要将水滴洒在叶片上,滴在叶片上的花水分蒸发就会留下斑点呢。
若歌诗又瘦又高怎么办呢
症状
完全没有若歌诗那种肉嘟嘟的感觉,不仅长得瘦瘦的,还一直拔高。
原因
水分跟光照这两个因素没有调节好,浇水过多,而光照不足。
解决办法:
砍头扦插,注意控水多晒太阳,尤其是光照要多多的哦!
翠云草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
翠云草常见病害:叶斑病
翠云草叶斑病病症表现
受害翠云草叶片初期为圆形黑斑,后扩大成圆形或近圆形,病斑边缘黑褐色,中央灰黑色并有小黑点,此后病斑扩大迅速,叶片最后变成黑色干枯死亡。
翠云草叶斑病防治方法
发现病株要立即隔离喷药,或剪除并集中焚烧。采用50%多菌灵10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200倍波尔多液等药剂喷施防治。
翠云草常见病害:白粉病
翠云草白粉病病症表现
翠云草是观叶植物,但也会开花。白粉病发生在叶、嫩茎、花柄及花蕾、花瓣等部位,初期为黄绿色不规则小斑,边缘不明显。随后病斑不断扩大,表面生出白粉斑,最后该处长出无数黑点。染病部位变成灰色,连片覆盖其表面,边缘不清晰,呈污白色或淡灰白色。受害严重时叶片皱缩变小,嫩梢扭曲畸形,花芽不开。
翠云草白粉病防治方法
病害盛发时,可喷15%粉锈宁1000倍液、2%抗霉菌素水剂200倍液、10%多抗霉素1000至1500倍液。传统药物因反复使用产生使病菌产生抗体,效果锐减,故提倡交替使用。
另外也可用白酒(酒精含量35%)1000倍液,每3至6天喷一次,连续喷3至6次,冲洗叶片到无白粉为止。
麦秆菊的病害及其防治
麦秆菊的锈病
麦秆菊会发生的锈病有黑锈病、白锈病、褐锈病等。锈病主要危害麦秆菊的叶和茎,以叶受害为重。黑锈病是锈病中危害较大的一种,表现为叶片表面出现白色的小斑点,逐渐扩大,使叶片干枯。
锈病的发生有许多原因,栽培管理不良、通风透光条件差、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空气湿度大等,都会促进麦秆菊锈病的发生。
当麦秆菊出现锈病时,要加强栽培管理。在栽植过程中,避免密植,加强通风透光。发现病叶、病枝要及时剪除,以防病菌蔓延。
麦秆菊的白粉病
白粉病由真菌引起,主要危害麦秆菊的叶及茎。在发病初期,麦秆菊会出现白色小斑点,逐渐扩大,叶片卷曲,枝条畸形,花少而小,甚至全株枯死。此病在温度较高、湿度较大、光照少、通风不良、昼夜温差10℃左右时最易感染发病。
当麦秆菊发生白粉病要注意通风透光,摘除早期病叶烧毁,并在发病前喷洒多菌灵、50%可湿性托布津800-1000倍液、50%代森铵1000倍液进行防治,每周一次,连续喷施4-5次。
麦秆菊的灰霉病
灰霉病主要危害麦秆菊的叶、茎、花等部位。叶片边缘有褐色病斑,叶柄花柄软化,外皮腐烂。一般在高温多雨、氮肥施用过多、栽植过密以及土壤质地粘重时,灰霉病容易发生。
当麦秆菊出现灰霉病时,应及时清除病叶,集中烧掉。平时注意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不偏施氮肥,雨季注意开沟,严防土壤灌水,在发病初期可喷洒波美0.3-0.5度的石硫合剂、代森锌、多菌灵等杀菌剂。
以上内容是关于龙吐珠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和龙吐珠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有哪些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