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从领导安排的句子 疫情期间服从安排听从指挥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服从领导安排的句子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疫情期间服从安排听从指挥和服从领导安排的句子的精彩内容哦。
服从领导安排的句子 疫情期间服从安排听从指挥
先来看两个故事:
- 张威新晋升为主管,他认为做领导不能太强势,决定要做一个"亲民"的主管。于是他平时常和员工聊天开玩笑,下班后时不时还和员工聚餐,和不少员工关系都很好。原以为和员工关系好了,员工就会很配合他的工作,不料开始有员工在会议上打断他的发言,甚至于还会对他的工作安排和决策提出异议,拒绝工作安排等。
- 老林已经是多年的主管了,他一直认为对不能太客气,特别是那些刺头员工,必须拿权力压着他们,有员工工作出错,马上指正批评,看到员工对自己畏惧,他觉得这才是领导应有的权威。结果却是,老林带领的部门,员工流动率最高,工作积极性最低。
张威和老林的情况绝非是简单的故事,很多管理者都在遇到同样的问题,之所以会这样,全因大多数领导对"权威"有误解,不懂得打造个人权威名片,经营个人权威。下面我们就来说说,优秀的领导是如何建立并经营个人权威的。
权威是员工对领导的认可,是自愿服从和支持领导。
事实上,我做过那么多年的管理,也接触过不少管理者,发现很多领导在树立个人权威上都遇到了挑战。多数情况就和这两个故事一样,说直白一点,大部分领导都会走入两个极端,或是领导对员工过度宽容,造成有员工敢于挑战领导权威,甚至得寸进尺;或是领导以权压人,员工对领导怀有怨气,造成员工工作积极性低,流失率高。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根源还是在于很多管理者对"权威"有着错误的认知,以为权威就是以权压人。有这种想法的领导,就很容易犯上面所说的错误。
现在,敲黑板了!权威的定义是指对权力的一种自愿服从和支持。也就是说,领导的权威是指能够让员工自愿地服从工作安排和支持领导的工作。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生病为什么要看医生而不是理发师,因为医生有医学上的权威。那么对员工来说,他们之所以愿意服从安排,正是出于对领导在工作、管理上的权威。
既然这样,作为管理者,我们要怎么做才能正确而又快速的建立起个人权威呢?
MTV法则助你打造权威名片,让员工快速认同你
领导和员工的第一次会议就是树立权威的起步,也是员工认识领导的第一步,这一步走好了,后面的管理都会顺风顺水。
但是很多管理者在会议上介绍自己的时候,往往都是一两句话带过,结果员工对领导的背景和专业能力等都不了解,很难马上对领导产生认同。
- 领导A的自我介绍:我叫XXX,在公司干了5年,感谢公司对我的提拔,以后我就是这里的主管,和大家一起努力。接下来我就要对大家提出几点要求了,分别是……。
- 领导B的自我介绍:我是XXX,毕业于北大,XX专业硕士学历,有过5年管理经验,曾带领团队在连续5个月内获得业绩第一的成绩,本人的营销案例曾获得公司和业界的一致好评。接下来我就在这里与大家共同进退,我希望未来一年内,我们团队的业绩至少可以连续半年维持在公司前三名,得到公司高层的认可,顺带可以提升同事们的绩效薪酬。
这两种的介绍听起来差距就很明显。听完领导A的介绍,大部分员工的反应就是来了一个新领导。而听完领导B的介绍,马上就会产生都一定的权威认同,在后续的工作中也更愿意配合和跟随领导的步伐。
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距呢?因为领导B很好地运用了MTV法则打造自己的权威名片。
M就是Me,我是谁,有什么专业背景
T就是Thing,我的成就事件,有过什么经验,获得过哪些成就
按照这三步搭建,你的权威名片就有了,也能够让员工快速地了解你的专业、成就,从而对你产生认可。
事实上,MTV法则的运用范围很广,比如你面对领导的时候,你可以通过MTV法则展示你的优势;面对客户的时候,你可以通过MTV法则让客户信任你。
不过我们今天谈的是权威的建立,所以接下来还得回归主题。权威名片搭建起来后,员工对你的权威也产生了认可,接下来就是将你的权威形象彻底稳固,在员工心中建立长期持久的领导权威。
运营权威形象的三大要诀:发展、果断、担当
发展的要诀:发展团队业绩,发展骨干员工
权威名片有了,接下来就是手上见真章的时候,要让员工看看实实在在的发展,才能稳固你的权威形象。
- 团队业绩发展:员工跟着领导干,无非是希望有发展,薪酬或职位上的发展。所以你想要在员工面前建立长久持续的权威的形象,就得带着团队发展,业绩发展起来,员工的绩效奖金自然更高,也更认可你的管理能力。
- 骨干员工发展:公司的晋升职位有限,在职位发展上,肯定无法顾及所有员工,所以你也需要培育优秀的人才成为骨干员工,相当于把团队里最积极最有能力的人培育成自己的忠诚追随者。骨干员工在很大层面上可以帮助领导带动团队的发展,这里有个案例分享下。
我朋友呆过的一家公司,老板是年纪不大,在家里的资助下开的公司。说直白点,老板能力有限,经验有限,但却得到很多员工的认同。
其实很简单,老板主要就是把握到上面说的两点:
- 请了个顾问帮公司先把薪酬/绩效考核制度建立起来,把绩效定个比同行平均水平高上20%,同时请了团队给员工做业绩发展的培训,帮助公司团队发展;
- 挖了一个主管和副主管来管事,和他们谈好两人的职位发展跟公司发展挂钩,只要他们能为公司发展做出贡献,根据公司发展的阶段,他们可以获得相什么岗位。
果断的要诀:比对错更重要的是,要果断
管理者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基本每天都会遇到需要做决策的时候,在员工面前,领导一定要展示果断的决策者形象,不能太过于犹豫。
我上一个机构的领导,就是因为经常在员工面前表露出犹豫不决的态度,造成很多员工都认为领导做事很磨蹭,效率太低,从而对他的权威形象有一定的受损。
如果需要做决策的问题不大,则在有把握的情况在果断做出决定,不管太纠结于对错,果断的态度能让员工对你的决策更有信心,从而增强对你的认可。
用以前跟过的一个领导的原话来说,"哪怕是胡说八道,你也要很有底气,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这样员工才有信心跟随你!"
担当:在员工面前担起责任,有担当的领导更有权威
最深入员工心底的管理者必定是有担当的领导,同样地,维持权威形象的要诀也是成为一个有担当的领导。
我以前有个朋友空降到一个团队做主管,前两个月没能融入进去,受到老员工的抗拒,工作开始很不顺利,前两个月的业绩很差。公司了解到具体情况后,特地跟团队开了个会,批评员工不配合管理的行为,没想到朋友主动站出来担责任,加上前面也帮团队扛了好几次,员工看在眼里,后面开始认可他,配合他的工作。
所谓的权威,就是站在前头指挥,出了事也愿意站出来担责任。
最后,我们总结下树立个人权威的方法:
(1) MTV法则打造权威名片
我是谁/我的成就事件/我的团队愿景
(2)运营权威形象的三大要诀
发展团队业绩,发展骨干员工
比对错更重要的是,要果断
在员工面前担起责任,有担当的领导更有权威
服从领导安排的句子(工作唯唯喏喏)
一、工作当中的“老实人”,受挫了
办公室的行政专员小周,在领导眼里一直非常听话。平时工作勤勤恳恳,遇事不懂拒绝。
每次开会,他都能做到全程录音,并将录音内容一个字不差地还原出来;每次聚会,他都会按领导的要求端茶倒水、忙前忙后,俨然一个贴心的服务生;每次通知,他更是会原封不动地复述领导所讲内容,一五一十地下达。
不仅如此,小周对于领导提出的各种加班要求,安排的额外工作,哪怕是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他也是欣然接受。
而对于来自领导的批评,只要他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好,也不觉得个人有多委屈,而是选择默默承受。
总之,领导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完全是一个非常合格的“老实人”,所谓的态度也是非常“端正”。
但就是这样的员工,在一次晋升机会面前,小周自认为很合适,但却惨败而归,令他不解的是,晋升成功的不是单位像他如此听话的张三或李四,却是“怼”过领导的同事小赵。
小周,原本以为会因工作老实听话而得到领导器重,而提职加薪,结果却被他人半道截胡,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一时间,小周变得非常失落,往日的工作热情瞬间下降了不少。
二、职场当中的“老实人”,往往也是懒人
心理学当中有一“路径依赖效应”,说得是人一旦选择一条既定路径,在一定程度上就形成了行为惯性,倘若中途没有颠覆性变动,那么,他便会一直依赖这样的路径走到底。
职场里,也同样存在着这样的效应,当一个人将所谓的“老实听话”当成一种习惯去坚持的时候,也会形成一种路径依赖,但这种依赖往往会成为他们成长当中不知不觉的障碍,虽然个人感觉良好,但实则最终结果很糟。
职场里,很多“老实人”习惯于坚持很听话,走这种路径依赖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还是来自于自身。概括来讲,主要有3个方面:
第一个,显忠诚。在下属看来,没有比听话照做,更能表示对于领导的忠心。为了充分体现自身对领导的“忠诚”,领导说啥是啥,往往成为他们服从领导的首选。
第二个,够省劲。不需要个人的独立思考,不要想预案,不必讲办法,只需做到领导的说法就是自己的办法,无需额外动脑,只需按照领导的指示去办,就没有问题,“享受”这种不费脑,只出力的相对省劲的过程,但对最终的结果,却毫无感觉与概念。
第三个,少担责。这是领导的意思与要求,与我无关。部分下属,会将领导的指示视为一种挡箭牌,出现问题追责时,则能将领导先前所讲的内容原原本本地拿出来,以方便为自己开脱。
除自身占主要因素之外,还有单位的整体文化氛围。一般而言,无论大小公司从上到下都是比较青睐工作认真,不说说讲讲的员工,个别公司更是会实施军事化封闭管理,有的甚至会将员工是否顶撞上级做为是否辞退的重要参考,长时间自上而下一味地强调服从,便会逐渐成为一家公司约定俗成的东西。
另外,就是管理者的管理风格,较为强硬,布置工作任务,说一不二,下属所提意见建议,也不予以采纳,甚至会认为这是员工做事爱讲条件,说说讲讲的表现,长此以往,还能生存下来的,基本上都是清一色地说啥是啥的类型了。
三、凡事讲求结果,主动告别“懒人”
职场中,太听话则往往会滑向被动应付这一消极层面,体现在行动上便是只求过程怎样,不讲结果如何。
而这也恰恰是领导所不能接受的,对于所安排的工作,太听话的员工仅仅是做到了有开头、没结果或者是有开头,得后果,下属一顿好好好,是是是,领导表面听着舒服,内心却是很没底数。
为此,做为下属,改变太听话的局面,就要从专注于事情的结果、成败上来反推落实工作态度与方法。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1.看准事态,灵活发挥
听话与提想法,在不同的条件下,都是可以做到自由切换的。一般来讲,当自己处于职场新人,小白一枚的时候,对于所处的工作环境、人际往来与公司整体运营流程还是一片空白的时候,那么自己只有听话照做的份儿,毕竟个人没有乱讲话、乱提意见的基础、经历或者资格。
当然,领导硬是让个人发言除外。纵使如此,在发言时,也要有根有据,慎重行事。
而自己已经是一位工作3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老员工了,对于领导的说法与做法,个人则应具有相应的判断力了,尤其是领导希望下属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能够独当一面的时候,个人还依然是闷葫芦一个,领导说啥是啥,显然就不是成熟职场人的体现,更会对日后的个人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就此与被重用绝缘。
2.提升自我,讲求结果
最有说服力的发言,就是实际行动。从一定程度上讲,下属于对领导说啥是啥,过于听话,也是出于对自身能力不自信造成的。倘若这样的事情,让自己去自主独立完成,往往是既没思路,又没章法,更没把握,还不如照领导的想法办,即使有些闪失,自身也能做到自保。
因而,做到不太听话,有一个基本前提就是既有想法,更有办法,当领导提出要求时,自认为不合理时,除了予以回绝之外,还能够凭自身能力,将个人的改进意见变成现实,这才是领导所愿意看到的,也是自身所应做到的。
否则,只能动嘴,不会动手,做为下属,到头来还是要按照领导的想法去落实工作,哪怕有不合理的地方,也要照做不误,倘若如此,还不如不说。
3.形成主见,懂得拒绝
打破太听话的“怪圈”,就是适时地予以拒绝。而能做到这一点,就是要形成个人的主见。凡事都要形成个人的独立思考,有个人的想法与主见,尤其是领导提出下列要求时,需要及时做出否定回应。
1、没有正当理由的加班加点;
2、工作范围之外,被安排其它工作;
3、不明就里地背锅、顶雷;
4、额外做出金钱、物质等付出,如借钱、身份证等。
适时有力、有效地否定,既是自身立场的彰显,也是个人独立成长的体现。你没有无休止地完成领导所提各种想法的义务,却有保证自身成长进步顺利实现的责任。
职场里的听话,本是下属与上级建立良好关系的桥梁,但太听话却又容易成为制约关系的屏障,归结起来,不能不听话,却又不能太听话,满意领导,快意自己,才是刚刚好。
@职路施语,20年职场人,专注职场领域人性研究,善用多巴胺的文字,激活你内心深处的荷尔蒙。
爱国主义句子(那些能点燃爱国情怀的句子)
1919·光
所以我时常害怕,原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鲁迅《热风·四十一》
这是鲁迅的一段经典名句,当时正是1919年,那一年发生了诸多大事件,巴黎和会、五四爱国运动、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刊载等等。
鲁迅在一封匿名信里中看到了专劝人放弃改革的话(地方方言:数麻石片),便发文阐述了这种思想和言论除了会阻碍发展进步外,一无是处。
那些意志坚定的人在奋力向上、进行改革的时候,总有一些“冷笑的人”为其树罪名,发出些自暴自弃的话,阴阳怪气地在阻碍。如果真让这些没有本领的守旧派在社会上形成主调,不加以改变,那中国恐怕将在未来沦为不肯进化的“类猿人”。
所以,鲁迅呼吁中国青年,都应摆脱冷气、向上走、做事、发声、发光!
鲁迅一辈子都在为理想、革命奔走疾呼,抨击守旧,用最尖锐昂扬的文字,发出抵抗的呐喊,来和所有的恶作斗争!
1936·梅岭三章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在战略转移时,陈毅因伤奉命留下,在南方坚持了近三年的游击战争。
1936年冬,陈毅在江西梅岭遭到敌人包围,当时形势如黑云压顶,敌人日夜搜山,情况万分危急,陈毅自料难免牺牲,于是写下了三首带有绝笔性质的七言绝句。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今即将面临“断头”结果,我在心里想的是什么呢?是创建这番革命事业的艰难历程,然而为革命奋斗难免会有牺牲,但我也绝不会就此放弃,纵然到阴间去,也要去“招旧部”,带领十万英灵击败敌人。
旌旗十万斩阎罗!如此铿锵誓言,真是豪气万丈!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回顾南方十年战斗,烽火不休,仍要视死如归奋战到底。我的头颅必须要挂在城门上,只盼那些还活着的同志们继续努力,万望用捷报来祭奠。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从参加革命的那一天起,这就是我生死与共的家,只要革命胜利,舍身取义又何妨,因为这样才能迎来自由幸福的美好人间。
这三首写的是豪情万丈、崇高又庄严,其胸怀何等博大,气概何等壮烈,读来激情如波涛,那种面对死亡的坦荡以及革命必胜的信念,实在叫人动容。
1959·到韶山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韶山,主席的故乡。建国十年之后,1959年,教员回到阔别三十二年的故乡,抚今追昔,回顾起这些年的峥嵘岁月,心中感慨万千。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这句说得豪气、壮烈,中国人民从不会被吓倒,被征服,在这场改天换地的革命斗争中,他们一次次地从地上爬起来,即使衣衫褴褛,也要继续战斗。
如此壮志满怀,英勇奋斗,便成功创造了一个新世界,真正做到了改天换地。
1964·英雄赞歌
烽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
晴天响雷敲金鼓,大海扬波作和声;
人民战士驱虎豹,舍生忘死保和平。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
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英雄猛跳出战壕,一道电光裂长空。
地陷进去独身挡,天塌下来只手擎。
两脚熊熊趟烈火,浑身闪闪披彩虹。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
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声呼叫炮声隆,翻江倒海天地崩。
双手紧握爆破筒,怒目喷火热血涌。
敌人腐烂变泥土,勇士辉煌化金星。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
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电影《英雄儿女》的背景是抗美援朝,故事既洋溢着革命激情,又充满着感人的亲情,作为该影片的主题曲,《英雄赞歌》豪气、壮美,有着震撼人心的魅力。
它从多方面展现了英雄壮举,激情高亢的歌词为我们描绘出了千千万万个革命英雄的轮廓,他们的英勇情怀是如此的让人热血澎湃。
重回历史长河的深处,追寻先烈英雄们的光辉事迹,他们为宏伟的事业而奉献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也有那千千万万最最无名的人民英雄,正是他们的付出与情怀,成就了这个民族最伟大的一面。
报效祖国的句子(读过之后顿生豪气的诗词)
南园十三首·其五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男子汉大丈夫为什么不佩戴上锋利的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登上凌烟阁去看,又有哪一个书生曾被封为食邑万户的列侯?
李贺作为一个身体羸弱的书生,却是胸怀豪情壮志,这短短的两句诗,用了两个设问句,顿挫激越,充分表达了他的救国情怀和向往建功立业的豪迈之情。
烽火连天,山河破碎,男子汉大丈夫又怎能无动于衷呢?“何不”两个字,不仅暗示了危急的军情,也表现出李贺的一种焦虑,让人感受到他的愤懑情怀。
李贺从战场说到凌烟阁里面的开国功臣画像,实际上也是在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激情怀。一个人的志向越远大,他的上进心就越强,高昂的志气,也让李贺展出了一颗熊熊燃烧的浩然雄心。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文武双全的辛弃疾,一生以爱国为首,作词的风格相当明显,向来都是这样的豪放、气势雄浑,在他的众多名作当中,这首词是首推的最能代表其风格的作品。
辛弃疾的一生,遭到多次只求偏安的当权派的陷害,几经被贬,隐居乡间二十多年,写这首词的时候,辛弃疾刚被起用为镇江知府,心中思绪万千。
这是一首既激情滂湃却又悲壮苍凉的词。从开头的“千古江山”一出来,就让整首词起了个高调,气势喷薄而出,力沉势雄,展现出辛弃疾非凡的气魄。
辛弃疾在这里面提到了几个重要人物,“仲谋”是吴国孙权,他西拒黄祖,北抗曹操,称霸江东,是辛弃疾十分佩服的人物。
“寄奴”是南朝宋武帝刘裕,是个威震四方,有气吞万里之势的豪杰。“元嘉”是宋文帝刘义隆的年号,元嘉二十七年,刘义隆草率出师北伐北魏,想要获得像霍去病封狼居胥山那样的功绩,结果被北魏太武帝拓拔焘打得落荒而逃。
“廉颇”是战国四大将之一,《史记》记载,廉颇被免职冷落多年,直到赵国“数困于秦兵”,赵王才想再起用他,派人去探他的情况,是“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
这里辛弃疾自比廉颇,结合他当下的处境,十分贴切。既表达自己对朝廷忠心耿耿,只要起用,随时准备好奔赴疆场,抗金杀敌;二是表示自己也有能力,虽然当时辛弃疾已经66岁了,但爱国之心热烈,他表示自己和廉颇一样,勇武不减当年。
这首词不仅在创作上水平极高,其情感上也非常丰富,气魄的文字中倾注了辛弃疾对古代英雄的仰慕,但同时他也在叹息,时过境迁,物换星移,当初的英雄人物早已不再,风云变换间,早已物是人非了。
六州歌头·少年侠气
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肝胆洞,毛发耸。立谈中,死生同。一诺千金重。推翘勇,矜豪纵。轻盖拥,联飞鞚,斗城东。轰饮酒垆,春色浮寒瓮,吸海垂虹。闲呼鹰嗾犬,白羽摘雕弓,狡穴俄空。乐匆匆。
似黄粱梦,辞丹凤;明月共,漾孤蓬。官冗从,怀倥偬;落尘笼,簿书丛。鹖弁如云众,供粗用,忽奇功。笳鼓动,渔阳弄,思悲翁。不请长缨,系取天骄种,剑吼西风。恨登山临水,手寄七弦桐,目送归鸿。
宋代词人贺铸的这首词读起来可真太畅快了。这首词也特别妙,上片塑造了一个潇洒豪爽的游侠人物形象,下片却转而描述一个报国无路、只能空悲叹的中年爱国男子形象。
此词作于北宋哲宗元祐三年,当时贺铸36岁,在和州任管界巡检,位卑人微。此时西夏屡犯边界,贺铸眼看宋王朝内忧外患而满腔义愤,却又深感自己无能无力,只能挥笔写下这首在北宋词中不多见的爱国诗篇。
贺铸在上片追忆自己年轻时在京城的侠少生活,那时结交了很多豪侠,大家都是那样的慷慨豪爽、肝胆相照,豪放而勇敢,彼此为生死之交。
然而快乐的时光有如黄粱一梦,自己到外地当了个小官,孤独愁苦,整日只做些琐碎小事,不能上阵杀敌,建功立业,心里实在憋屈。
这首词风格苍凉悲壮,写作手法也很有特点,整首词三十九句,其中三言句竟然有二十二句,音节急促,音调激昂,句式押韵,所以读起来特别豪放有气势。
有些诗词就是这样,豪气万丈,读过以后,胸中如有万马奔腾,情绪就被带入到作者营造的意境当中了。这样悲壮豪气的诗词,你还见过哪些?
写冬天寒冷的句子(写)
何时知晓冬的造访?在一夜霜重后,在晨雪初凝时,在窗漏疏风的刹那……四时悄然流转,又是一年冬来时,你对冬的情愫是存在于无言中,还是流露于笔端呢?本期,莫愁整理了一些写“寒冬”的美句,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写“寒冬”的20个文段
1、在阳光照耀之下,雪也一粒一粒地放起光来了,蛰伏得很久的小鸟,在这时候会飞出来觅食振翎,谈天说地,吱吱的叫个不休。数日来的灰暗天空,愁云一扫,忽然变得澄清见底,翳障全无。
2、山峦在雪中看上去模模糊糊的,而堤坝下的河流,也已隐遁了踪迹,被厚厚的冰雪覆盖了。河岸的柳树和青杨,在飞雪中看上去影影绰绰的,天与地显得是如此的苍茫,又如此的亲切。
3、没有风,雪落得很轻、很匀、很自由,在地上也不消融,虚虚地积起来,什么都掩盖了本质,连现象都模糊了。天和地之间,已经没有了空间。
4、不知什么人放鸽子,一队鸽子划空而过,盘旋又盘旋,白羽衬青天,哨子忽忽响。又不知是哪一家放风筝,沙雁蝴蝶龙晴鱼,弦弓上还带着锣鼓。隆冬之中也还点缀着一些情趣。
5、有点风,月光照着软软的水波;当间那一溜儿反光,像新砑的银子。湖上的山只剩了淡档的影子。山下偶尔有一两星灯火。
6、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7、我们希望朔风吹过光秃秃的大树一般吹澈我们的身体,使得我们更能适应寒冬的气候。我们希望藉此能从大自然借来一点纯洁坚定的力量,这种力量对于我们是一年四季都有用的。
8、钓叟朝无垠的江面,抛出不丝之竿,在冥冥的冰雪地,在生与死都无话可说的时刻,他只为了问安,用山的管弦承载水的歌喉。
9、冬天的树,轻轻地,轻轻地呼吸着,树梢隐隐地起伏。冬天的树在静静地思索。
10、到了冬天,色彩艳丽的鸟儿,都扑扇着翅膀南飞了,乌鸦却仍在北方的雪野中挺立着。它那粗哑的叫声,带着满腔的幽怨,有人间的色彩,不像黄鹂、燕子,虽然叫得好听,但太像天上的声音了,总觉得无限遥远。
11、岁暮天寒,彤云酿雪。
12、冰碎了,入了土,化为水,遇到热,变为汽,碰了山,凝为雨,落下来,复为冰雪又冰雪。
13、冬日的早晨,天空中几朵逍遥的云游过来,鲜亮的阳光射透云层,晨风淡淡吹送,送来清彻的凉爽。幽淡的晨景,意味着永恒的慰藉。远远看见那山,山峦在初升的阳光照射下,山体的轮廓勾勒出坦荡柔和与缓慢坚毅,裸露出亘古的宁静与庄严。
14、冬天总不会是永远的。严寒一旦开始消退,万物就会破土而出。
15、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16、风,像一个太悲哀了的老妇,紧紧地跟随着,伸出寒冷的指爪,拉扯着行人的衣襟。
17、那一年的冬天,日照极短,罗马的落日惨红,如同一环火漆,毫不迟疑的尘封了轻盈的过去。
18、骤雪初霁,冬日里的太阳似乎拉近了与人的距离,显得格外地清晰,格外地耀眼。但阳光的温度却好像被冰雪冷却过似的,怎么也热不起来了。
19、夜过早地降临,很快就是冬天,深而冷,像一口井。
20、冬至过后,大江以南的树叶,也不至于脱尽。寒风——吹来,至多也不过冷了一日两日。到得灰云扫尽,落叶满街,晨霜白得像黑女脸上的脂粉似的清早,太阳一上屋檐,鸟雀便又在吱叫,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气来,老翁小孩就又可以上门前的隙地里去坐着曝背谈天,营屋外的生涯了;这一种江南的冬景,岂不也可爱得很么?
以上内容是关于服从领导安排的句子和疫情期间服从安排听从指挥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