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别人虚心请教的简短句子 虚心求教的经典句子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向别人虚心请教的简短句子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虚心求教的经典句子和向别人虚心请教的简短句子的精彩内容哦。
向别人虚心请教的简短句子 虚心求教的经典句子
1、越是成熟的稻穗,越懂得弯腰。
2、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3、谦虚是学习的朋友,自满是学习的敌人。
4、若要精,人前听。
5、喜欢吹嘘的人犹如一面大鼓,响声大腹中空。
6、强中更有强中手,莫向人前自夸口。
7、请教别人不折本,舌头打个滚。
8、人唯虚,始能知人。 满招损,谦受益。 满必溢,骄必败。
9、知识贮藏在谦虚的大海中。
10、学问多深也别满足,过失多小也别忽略。
11、懂得自己无知,说明已有收获。
12、水满则溢,月满则亏;自满则败,自矜则愚。
13、不实心不成事,不虚心不知事。
14、虚心的人,常想己之短;骄傲的人,常夸己之长。
15、自赞就是自轻。
16、如果有了胡子就算学识渊博,那么,山羊也可以讲课了。
17、成就是谦虚者前进的阶梯,也是骄傲者后退的滑梯。
18、吹嘘自己有知识的人,等于在宣扬自己的无知。
19、言过其实,终无大用。
20、宽阔的河平静,博学的人谦虚。
21、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22、骄傲来自浅薄,狂妄出于无知。
23、说大话的人像爆竹,响一声就完了。
24、满足现在的成就,就窒息了未来。
25、赶脚的对头是脚懒,学习的对头是自满。
26、讷讷寡言者未必愚,喋喋利口者未必智。
27、当我们是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近于伟大的时候。——泰戈尔
28、真正的谦虚只能是对虚荣心进行了深思以后的产物。——柏格森
29、骄傲是跌跤的前奏。
30、知识愈浅,自信愈深。
31、骄傲是失败的开头,自满是智慧的尽头。
32、不自是者博闻,不自满者受益。
33、我们不要把眼睛生在头顶上,致使用了自己的脚踏坏了我们想得之于天上的东西。——冯雪峰
34、我们不能一有成绩,就像皮球一样,别人拍不得,轻轻一拍,就跳得老高。成绩越大,越要谦虚谨慎。——王进喜
35、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莎士比亚
36、凡过于把幸运之事归功于自己的聪明和智谋的人多半是结局很不幸的。——培根
37、自负对任何艺术是一种毁灭。骄傲是可怕的不幸。——季米特洛夫
38、无论在什麽时候,永远不要以为自己已知道了一切。——巴甫洛夫
39、我们各种习气中再没有一种象克服骄傲那么难的了。虽极力藏匿它,克服它,消灭它,但无论如何,它在不知不觉之间,仍旧显露。——富兰克林
40、有了一些小成绩就不求上进,这完全不符合我的性格。攀登上一个阶梯,这固然很好,只要还有力气,那就意味着必须再继续前进一步。——安徒生
41、大多数的科学家,对于最高级的形容词和夸张手法都是深恶痛绝的,伟大的人物一般都是谦虚谨慎的。——贝弗里奇
42、构成我们学习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贝尔纳
43、懒于思索,不愿意钻研和深入理解,自满或满足于微不足道的知识,都是智力贫乏的原因。这种贫乏通常用一个字来称呼,这就是"愚蠢"。——高尔基
44、伟大的人是决不会滥用他们的优点的,他们看出他们超过别人的地方,并且意识到这一点,然而绝不会因此就不谦虚。他们的过人之处越多,他们越认识到他们的不足。——卢梭
45、我们的骄傲多半是基于我们的无知!——莱辛
46、当我历数了人类在艺术上和文学上所发明的那许多神妙的创造,然后再回顾一下我的知识,我觉得自己简直是浅陋之极。——伽利略
47、要在座的人都停止了说话的时候,有了机会,方才可以谦逊地把问题提出,向人学习。——约翰·洛克
48、不谦虚的话只能有这个辩解,即缺少谦虚就是缺少见识。——富兰克林
49、一切真正的和伟大的东西,都是纯朴而谦逊的。——别林斯基
50、自负对任何艺术是一种毁灭。骄傲是可怕的不幸。——季米特洛夫
51、真正的谦虚只能是对虚荣心进行了深思以后的产物。——柏格森
52、将拒谏则英雄散,策不从则谋士叛。——黄石公
53、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诸葛亮
54、一个人如果把从别人那里学来的东西算作自己的发现,这也很接近于虚骄。——黑格尔
55、自卑虽是与骄傲反对,但实际却与骄傲最为接近。——斯宾诺莎
56、显而易见,骄傲与谦卑是恰恰相反的,可是它们有同一个对象。这个对象就是自我。——休谟
57、我首先要求诸君信任科学,相信理性,信任自己,并相信自己。——黑格尔
58、卑己而尊人是不好的,尊己而卑人也是不好的。——徐特立
59、任何人都应该有自尊心、自信心、独立性,不然就是奴才。但自尊不是轻人,自信不是自满,独立不是弧立。——徐特立
60、无论是别人在跟前或者自己单独的时候,都不要做一点卑劣的事情:最要紧的是自尊。——毕达哥拉斯
61、最盲目的服从乃是奴隶们所仅存的唯一美德。——卢梭
62、蠢材妄自尊大,他自鸣得意的,正好是受人讥笑奚落的短处,而且往往把应该引为奇耻大辱的事,大吹大擂。——克雷洛夫
63、无论在什么时候,永远不要以为自己已经知道了一切。不管人们把你们评价的多么高,但你们永远要有勇气对自己说:我是个毫无所知的人。——巴甫洛夫
64、决不要陷于骄傲。因为一骄傲,你们就会在应该同意的场合固执起来;因为一骄傲,你们就会拒绝别人的忠告和友谊的帮助;因为一骄傲,你们就会丧失客观标准。——巴甫洛夫
65、不管我们的成绩有多么大,我们仍然因该清醒地估计敌人地力量,提高警惕,决不容许在自己的队伍中有骄傲自大、安然自得和疏忽大意的情绪。——斯大林
6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67、骄傲的人必然嫉妒,他对于那最以德性受人称赞的人便最怀忌恨。——斯宾诺莎
68、由于痛苦而将自己看得太低就是自卑。——斯宾诺莎
69、自卑虽是与骄傲反对,但实际却与骄傲最为接近。——斯宾诺莎
70、无论是别人在跟前或者自己单独的时候,都不要做一点卑劣的事情:最要紧的是自尊。——毕达哥拉斯
71、礼仪不良有两种:第一种是忸怩羞怯;第二种是行为不检点和轻慢;要避免这两种情形,就只有好好地遵守下面这条规则,就是,不要看不起自己,也不要看不起别人。——约翰·洛克
72、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奢。——陈毅
73、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鲁迅
74、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魏徵
75、好说己长便是短,自知己短便是长。——申居郧
76、放荡功不遂,满盈身必灾。——张咏
77、虚已者进德之基。——方孝孺
78、满盈者,不损何为?慎之!慎之!——朱舜水
79、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王阳明
80、不骄方能师人之长,而自成其学。——谭嗣同
81、人生至愚是恶闻已过,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申居郧
82、盛满易为灾,谦冲恒受福。——张廷玉 摘自:励志名言 www.geyanw.com
83、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自己亲手挖掘的。——老舍
84、昂着头出征,夹着尾巴回家,是庸驽而又好战的人的常态。——冯雪峰
85、我们不要把眼睛生在头顶上,致使用了自己的脚踏坏了我们想得之于天上的东西。——冯雪峰
86、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毛泽东
87、凡过于把幸运之事归功于自己的聪明和智谋的人多半是结局很不幸的。——培根
88、谦虚是不可缺少的品德。——孟德斯鸠
89、一种美德的幼芽、蓓蕾,这是最宝贵的美德,是一切道德之母,这就是谦逊;有了这种美德我们会其乐无穷。——加尔多斯
90、谨慎比大胆要有力量得多。——雨果
91、切忌浮夸铺张。与其说得过分,不如说得不全。——列夫·托尔斯泰
92、成功的第一个条件是真正的虚心,对自己的一切敝帚自珍的成见,只要看出同真理冲突,都愿意放弃。——斯宾塞
93、谦逊可以使一个战士更美丽。——奥斯特洛夫斯基
94、国民的感情中最难克服的要数骄傲了,随你如何把它改头换面,与之斗争,使之败阵,扑而灭之,羞而辱之,它还会探出头来,显示自己。——富兰克林
95、当我们是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近于伟大的时候。——泰戈尔
96、自负对任何艺术是一种毁灭。骄傲是可怕的不幸。——季米特洛夫
97、真正的谦虚只能是对虚荣心进行了深思以后的产物。——柏格森
98、将拒谏则英雄散,策不从则谋士叛。——黄石公
99、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诸葛亮
100、气忌盛,新忌满,才忌露。——吕坤
图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讽刺大姑子的句子(父母们这几句口头禅)
文丨木棉妈妈
棉妈,我都不知道怎么跟孩子沟通了,孩子一回家就回自己房间待着,过礼拜天就是抱着手机,把手机给她要了,就开始跟我们哭闹,都上初中了,我还能打她一顿吗?
有很多宝妈都这样咨询我,孩子不愿意跟自己沟通,有什么事都不爱说,宁可看电视、玩手机也不愿意跟妈妈聊聊天。
不排除青春期的影响,但是妈妈们自己也要反思,就像上面这个妈妈一样:我还能打她一顿吗?
这说明平时跟孩子相处的状态是强势的,其实有时候,不能把责任都推到孩子头上,不能全怪孩子,家长的沟通方式也要转变。
如果你经常把这几句口头禅挂在嘴边,那就别怪孩子不愿意跟你说话啦!
1、又怎么啦?!
这个语气,听起来就很不耐烦吧!实际上你说这句话的时候也带着不耐烦的情绪,但是你自己可能没感觉到,因为已经习惯了。
那天大姑姐跟我视频,说孩子不听话,实在不知道怎么办了。跟我聊天的时候,期间大女儿过来喊:妈妈!应该是有什么事儿!大姑姐直接喊过去:又怎么啦?
我说,你应该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和跟孩子的沟通方式,不能老抱怨孩子不听话。
孩子的事情还没说出口,你就认定他很烦,肯定是小小不言的事儿又来烦你,那孩子肯定不愿意再跟你好好说话了。
2、你看XX家孩子!
我们都有一个公敌——别人家孩子。小时候我们就很讨厌父母这样说吧,没想到现在也这样说自己的孩子。
棉妈,昨天晚上带女儿去楼下散步,看到炸串的,她非要买,我说不卫生就没让她吃,哭了一路,跟我们一起散步的当当,他妈妈说不可以吃,人家就乖乖不要了,我女儿怎么这么不听话呢!
是啊,因为潜意识里你总是喜欢跟别人家孩子比,总是拿别人家孩子的长处跟自己孩子比,那么孩子就会想:好啊,反正我不如别人家孩子,那你干嘛要生下我?接下来孩子就破罐子破摔了,反正你都不爱我!
3、命令语气
你给我坐好了!
去把作业写了!
当然了,父母是可以命令孩子做事情,可是如果你一跟孩子沟通就是命令句,你可以为换位思考一下:你在单位,你的上级领导,从来不想着教你本事,总是耳提面命,你是不是觉得很不爽!总是想着有一天等我坐了高位置,我一定狠狠出口恶气!
所以啊,父母是孩子最亲的人,孩子不是我们的附属品,是的,孩子的成长要花我们很多钱,需要我们费心照顾,或许你认为孩子完全有理由听你的,你也有权利想孩子发号施令。
可是要知道,孩子是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他有自己的独立的人格,我们也应当给予孩子尊敬。
4、讽刺语句
上学的学生难道不应该写作业吗?
你上课不认真听讲,还想考第一?
以后你就放羊吧!
一开口就是讽刺语,也不理解为什么对自己的孩子会说狠话呢?邻居经常把小孩儿拎到楼道里训斥,整个楼道都能听到她训孩子,有时候会喊:你怎么不去死!
真的听她这样讲,心里还蛮难受的,小小的孩子能犯多大的错误呢?
很多家长都不重视沟通,甚至会认为孩子说话很麻烦,因为孩子的思维跟大人不一样啊,孩子毕竟单纯,也有可能会问一些奇怪的问题。
可是既然我们选择了做母亲,就应该做好准备,内心坚定一些,更加耐心一下,好好爱孩子,从好好说话开始!
一分钟认识我:亲爱的,我是木棉妈妈,孩子为什么动手能力差?孩子为什么不爱吃青菜?孩子怕人、胆小是怎么回事儿?
如果您有这些育儿困惑,请关注我吧!
讽刺大姑子的句子(为什么很多人不愿意与婆婆同住)
小兰原本是一位职场妈妈,去年因为副业收入已经和正职收入持平,经考虑后,她选择辞职,当一名自由职业者。
她原本是想着不用外出上班,可以多点时间陪孩子,而工作时孩子同样由婆婆帮忙照看。但是让她没想到的是,她刚辞职,大姑子出了点事,需要婆婆去照料。婆婆说如果小兰想让她帮忙带孩子,她就只能把孩子一起带到大姑家。
小兰自然舍不得孩子离开自己身边,而且也觉得婆婆去到后会没时间和精力带孩子,于是没同意。只是对婆婆说等那边忙完了,就回来。
小兰的女儿刚满3岁,正是粘人的时候。为了能多做点事,小兰只得每天6点钟起床工作学习,女儿醒了就陪女儿、做家务。然后再趁着中午和晚上女儿睡着后再工作。每天起早贪黑,只能睡五六个小时,很累。
但是身体上的疲惫,时间久了也就习惯了。想着能陪女儿成长,又还能工作赚钱,小兰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半年后,大姑家的事解决了,婆婆就搬了回来。一开始小兰还想着,婆婆回来了,她就可以轻松一点了,至少白天婆婆可以帮忙带女儿,她就多一点时间工作了。
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婆婆回来后就沉迷于手机,每天除了早上起来热个早餐给小兰的老公,再洗个衣服,其他时间就是在房间里看手机,根本无心管小兰的女儿,也不做中饭和午饭。
有时候小兰实在抽不开身,让女儿去和奶奶玩,结果就是女儿自己在婆婆床上玩,婆婆躺边上看手机。女儿自己玩腻了,她就拉孩子跟她一起看电视剧。
最后小兰感叹:之前自己一个人在家一边带娃一边工作,虽然真的很辛苦,但内心是平和的,甚至是甜的。但是现在婆婆回来了,身体的累没减少多少,而且心里还堵得慌。
本来自己就已经累死累活,和婆婆同住自然是希望能减轻下负担,结果不但不帮忙,还要自己多伺候一个人。一个忙死,一个闲死,任谁心情都不爽。如果不一起住,起码辛苦都是自己的,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工作,自己的家,再累也没什么可说。但是住到一起却不帮忙,还要时不时在一些事情上指指点点,自然心累。
婆媳矛盾是必然的
我认为,不管是婆媳之间,还是夫妻之间,互相体谅,互相理解都是减少矛盾的根本。而婆媳之间为什么总是矛盾不断,原因大致也就以下几点:
一、婆媳关系本身是违反人性的
自古以来,婆媳矛盾都在家庭矛盾中占着重要位置,归根结底,它的起源是两个本来毫不相干的女人,因为一个男人聚到一起,还非要显得亲如母女,这本身就是违反人性的。
试想下,女儿任性、懒,甚至好吃懒做,不尊敬长辈,亲妈就算生气,可能说几句也就算了,过不了多久又能和好。但如果同样的缺点在儿媳身上,婆婆估计恨不得让儿子马上去离婚。
同样的,女儿是父母贴心的小棉袄,大部分女儿总是会心疼自己的亲妈的。但是如果婆婆一些事情做不好,媳妇往往是会不开心的。
二、生活习惯不同的人哪能没有矛盾
很多人都有过在学校住宿的经历,哪怕是一起住的人是同班同学,大家有相似的学习经验、相同的年龄、差不多的兴趣爱好,而且每周只一起住5天,都还是会有各种矛盾,更何况是与一个年龄、经历、学识、生活习惯全部不一致的人一起?
三、谁都不喜欢别人对自己的生活指指点点
很多婆婆喜欢向儿子儿媳传授经验,甚至直接说他们的做法不对。但是,谁喜欢自己的生活老是被指指点点呢?
年轻人的生活经历自然没有老人丰富,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方式,很多时候他们宁愿自己去碰壁,也不希望婆婆对自己耳提面命。
把对方当朋友,是婆媳关系最好的模式!
而朋友的相处之道是尊重!是保持一定的距离!所以哪怕他们共同生活,他们也不会去干涉对方的生活方式,最多会善意提醒。
所以,如果能把婆婆和儿媳当成好朋友一样去相处,少一点生活上的期待,多一点内心和精神上的交流,彼此之间自然能多一点了解,少一点误会。
大家好,我是@永晴聊生活,用简单的言语,道情感的道理。我在这里等你,你会关注我吗?
讽刺大姑子的句子(春节我给大姑姐家儿子当家教)
春节我给大姑姐家儿子当家教,费力不讨好,无良婆家,不待也罢
新春佳节,媳妇与婆婆、大姑姐一家混住一起,这节过得真闹心
过年是走亲访友的好时节,长期不见的家人团聚一堂,那场景每每令人动容。也有的家庭,不可避免地会有大姑姐住到家里。女儿和父母不舍分离,想要多住一段时间也无可厚非。
这个时候,儿媳就比较尴尬了,看着他们一家人其乐融融,心里多少都会不是滋味吧,同样是女儿,儿媳也想自己的父母啊,但是她却要留在公婆家照顾这一家。碰到不会体谅人、费力不讨好的大姑姐,儿媳难免会伤心。
01
田静自以为嫁了个富二代,哪知是个空壳子。结婚一年了,田静和老公徐浩始终和公婆住在一起,他们住的房子,外表是个挺好看的小独幢,其实是个老房子,现在没有孩子,四个人住还算略有宽敞,但也没那么自在。这一年,田静和公婆没有明面上的不和,却和婆婆有了不少暗战,她早就想搬出去住了,无奈自己和徐浩刚毕业又没钱。只能这样将就着。
年关将至,一家人里里外外忙着为过年做准备。徐浩和公公负责打扫卫生、贴对联、购买年货,田静和婆婆负责准备饭菜,表面上也算和和美美一家人。年前年后,迎来送往,两代人第一次一起过年,配合得还算默契。如果不是大姑姐一家来了之后就住下了,可能这一家的平静生活还会继续下去。
02
今年,大姑姐徐丽丽带着老公和儿子跨省回娘家过年,公婆见到远道而来的亲人激动不已,提出让他们多住一段日子再走,满足两位老人的天伦之乐。正好还有一间卧室,他们一家三口挤一挤也能住下。田静就算满心不同意,也没有发言权,毕竟,这不是她的房子。
大姑姐的儿子鹏鹏似乎很喜欢她这个年轻的小舅妈,总是缠着田静带他玩。田静最不喜欢小孩子了,心里百般不情愿,脸上还是得表现得很开心。六岁的小男孩正是精力旺盛的时候,他已经不满足在家里玩了。
田静只好每天上午走亲访友,下午带鹏鹏出去玩,每天在电影院、游乐场不停跑,把田静累得够呛。她几次暗示徐浩该提醒大姑姐一家回去了,不知道徐浩是没听懂还是不情愿,总是绕过这个话题。于是,田静茶余饭后就暗示大姑姐他们该回家了,但是大姑姐也是不接这个茬。
那天下午,田静正和鹏鹏打乒乓球,鹏鹏自己不小心把头碰到了球台上,大声哭了起来。吓得田静赶紧上前查看他的伤势,所幸无大碍。但是大姑姐和公婆他们听到哭声赶来,看到鹏鹏捂着头哭的泪如雨下心疼得不行,一个个就开始责备田静没有照看好孩子。田静满腹委屈。
03
这天晚上,田静下班回来,看到一家人谈笑风生都在等她吃饭,鹏鹏看她回来开心地喊小舅妈快吃饭。田静心想,这家人总算注意到她的存在了,听到鹏鹏亲昵地喊她小舅妈还是很开心的。饭吃到一半,大姑姐开口说鹏鹏英语特别差,田静又是英语专业毕业的,趁着元宵节前每天只有半天班,能不能抽点时间帮鹏鹏补习一下英语。吃人嘴软,田静只好答应了。
于是,每天晚上俩小时变成了她的家教时间。其实小孩子的英语没那么难教,主要是语境、语感。于是,她就每天教鹏鹏一些简单的单词、句子,为了纠正他的发音,田静只能一直重复说,几天下来嗓子都快哑了,不过成效明显。
到了第四天,田静开始带着鹏鹏看英文电影,两个人边看边笑,同时她也不忘讲解某些台词,鹏鹏学得很快。但是,大姑姐和公公婆婆他们只听到了看电影的笑声,随之而来的是责怪,尽管田静让鹏鹏展示了几天的学习成果,他们还是不依不饶,认为田静不好好教孩子。田静气得摔门进卧室。
徐浩回来听了父母和姐姐的片面之词,进屋就开始质问田静为什么这样对自己的家人。田静只说了她没有,随后就开始收拾衣物,并且告诉徐浩她现在就要出去住,希望徐浩考虑清楚做好抉择。
结语
过年期间和公婆住在一起的儿媳,本来要做的事情就很多心情就不太好,大姑姐一家再住进来,不管是体力上还是心理上,儿媳都会觉得很累。
大姑姐徐丽和公婆不舍分离,多住一段时间也理所应当,本来这也是她的家,但她不该刁难弟媳,自己的儿子,让弟弟和弟媳陪着玩就算了,还要弟媳当免费家教,关键还不明就里把自己孩子身上的问题都归咎于弟媳,大姑姐也是别人家的儿媳妇,不该这样对待弟媳。
公婆也是,心疼自己家的女儿、外孙,儿媳也是别人家疼在手心里的宝贝,他们怎么忍心欺负她呢?当然了,田静如果早点搬出去住,也就没有这些问题了。
作为儿媳,确实应该友好对待公婆一家,大姑姐一家到来,更应该客气、真诚对待。但是面对不懂体谅自己、还不断索取、不断挑刺的大姑姐一家,也不应该一直委曲求全。
女人,尊重丈夫的同时,还应该保有自己的尊严,如果丈夫知情还不作为,就应该启动夫妻之间的冷静期。最重要的一点,距离产生美,有能力的话还是不要和公公婆婆住在一起了。
讽刺大姑子的句子(红楼人物谱之王熙凤)
作者:胡一一
我的口语小老师,90后小美女,多年留学在外,眼界开阔,思想偏西化,对国学不甚了了。最近在我的影响下开始读红楼,谁知一发不可收拾,竟至如痴如醉的境地。
她说她最喜爱王熙凤,问我为啥不能写写凤姐呢。
我思忖良久。
年少时,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成年后,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花甲之年,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
年少轻狂,心中正义感凛然,对弱者有着泯然天性的怜悯和同情心,很是不喜欢凤姐,觉得她如此狠辣、坏事做绝,最后也终有报应,大快人心。
长大成人,俗世来回,看人看事不再非黑即白,非此即彼。渐渐体会曹公用意,每一个人物,每一个生灵,他都赋予悲悯的色彩和笔调,无谓好坏,无谓对错,人性本就复杂丰满,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花入各眼。
王熙凤,四大家族王家之女,荣国府贾琏之妻。人称“琏二奶奶”,贾母称她“凤辣子”。简直是太贴切了。
辣椒,味辛,性热,能对舌苔味蕾形成强烈的刺激和味觉体验。辣椒并非人人都能喜欢和接受的,爱之者,无辣不欢,而恨之者,退避三舍。
凤姐其人,也如这辣椒一般,火热刺激、洒脱飒爽,冲击强烈。这个名字,别有深意啊。
黛玉初进荣国府,见到王熙凤,她便与别人不同,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在本来严整肃穆的场合大说大笑,黛玉还想是谁如此放诞无礼。曹公很少细致描写人物相貌,对凤姐不惜笔墨,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穿着打扮也极尽张扬奢华,恍若神妃仙子。一个凌厉霸道、绚烂火辣的强势王熙凤扑面而来。
如果用一种颜色表示凤姐,那一定是火热、霸道的红色。
一、王熙凤的感情和婚姻
无论从古人眼光还是今人想法来看,凤姐的婚姻都是门当户对的。贾、王同为四大家族之一,彼此联姻,加深感情,巩固政治联盟,肯定是不会少的。其姑妈王夫人也嫁给了贾政啊。
再说凤姐与贾琏二人,品貌相当,情趣相投,也算是郎情妾意,情意绵绵了。彼此也都不算辜负。
至少在婚姻之初,二人是有爱情的成分在的。我们也多次看到夫妻二人的小情趣,凤姐对着贾琏撒娇。
贾琏出差在外,凤姐连夜打点衣服,亲自检点包裹,细细追想所需何物。一片小妻子的温柔牵挂之情。
贾琏出差回来,凤姐相迎:国舅老爷大喜,国舅老爷一路风尘辛苦。小的预备水酒一杯,不知赐光谬领否?小女人姿态溢于言表。
凤姐,怎么样也算是一个大女人了。只有在满心都是爱的欣然和喜悦之时,才会如此在心爱的男子面前调笑婉转,忘情不已。
凤姐的判词上说: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暗示凤姐最后与贾琏反目,被休弃的命运。导致夫妻关系发生转变的,除了凤姐的强势,应该就是她的嫉妒了。
凤姐是如何对付贾琏在外面的桃红柳绿的,恐怕是众人皆知的事情。从鲍二家的,到尤二姐,当然,贾琏的野花野草绝对不止这些,还有多姑娘之流,恐怕不能尽数。
在当时社会,封建男权给了男人太多便利条件,可以放飞灵魂,放飞肉体。为了更好的统治女人,好好看家别闹事情,给了女人重重枷锁,从精神到肉体加以束缚。其中,给女人规定“七出”之罪,违反任何一条,就可以一纸休书休了你。而嫉妒便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条。
嫉妒是人类的本性。男人一厢情愿的希望女人不要嫉妒。呵呵,那又怎么可能呢。唯一的可能就是不爱你,你爱跟谁好、跟谁睡都随便。
看看红楼之中,哪个正室夫人和妾室是情同姐妹的。王夫人和赵姨娘关系不用多说了吧,要多冷漠有多冷漠;贾母年纪大了,在她房里没有看到贾代善的侍妾;李纨更是待贾珠死后,把姨娘们都打发了;邢夫人是贤良了,主动帮贾赦纳妾,可是她和贾赦之间有爱情吗,别逗了,只有利益相关而已罢了;香菱倒是不知道嫉妒为何物,满心欢喜地盼着夏金桂进门,结果只能是,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了。
事不关心,关心则乱。所以平儿是清醒的,而凤姐为爱迷失。再加上专横霸道的性格,凤姐做事开始不留余地。
在她看来,猥琐卑劣的贾瑞,垂涎自己真真是亵渎了自己,以她的手腕,玩弄一个贾瑞倒也是手到擒来的事情。
其实,放到今天,一个强势能干的老婆,一个表面蔫不出溜,背地里花心无比,日日约炮的老公,这种人设,也不算稀奇了罢。
又有多少人的婚姻,从最初的甜甜蜜蜜、你侬我侬,经过岁月打磨、世事变迁,最后相看两厌,无法维继。
现代人居高不下、持续上涨的离婚率便很能说明问题。
今人还可以选择离婚,而古人没办法离婚。所以凤姐选择战斗,打败小三,再战小四,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她真的是战斗到了最后一刻啊。
不知她何时才能明白,她的费心筹谋,她的机关算尽,她的手沾满鲜血,为这样的男人,何其不值啊。
二、王熙凤的职场和事业
作为贾府的总经理,凤姐的管理才能,是毋庸置疑的。
秦可卿死后,尤氏撂了挑子,宁府一片混乱,凤姐协理宁国府。面对宁府旧疾,凤姐针砭时弊、对症下药,颁布实施条例规章,一时秩序井然,再无慌乱、推托、偷懒、窃取等弊端。这管理才能,可以让好多读过工商管理学位的大学生,都自叹弗如。
贾府的基层部门经理,也就是管家媳妇们,可没那么好管理。她们只臣服于强者。探春初来乍到,她们不就各种为难、推诿,多方掣肘。平儿也说:二奶奶若略差一点,也不被你们辖制了。饶这么着,得了空,还要难她一难。你们都道她厉害,都怕她,惟我知道她心里也怕你们呢。
凤姐也说,那些管家媳妇们,“坐山观虎斗”、“借剑杀人”、“因风干火”、“推到油瓶不扶”,全套的武艺。
管理当中最难的应该就是人才的管理了。
不要说指挥千军万马,你就是带领十个人的团去旅游几天,怕也是会状况频出、麻烦不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和思想,行为模式也不尽相同。
她劳心劳力,不辞辛苦,累到小产。凤姐做到了一个合格的经理人,裙钗一二可齐家。
即便放到今天,凤姐的职业前景和敬业精神,也是非常可期的。
威行令重,自然让凤姐得意不已。所以在人事管理上,她开始任人唯亲。
贾芸想讨个差事做,先求了贾琏,不能成事。后又买了冰片、麝香去求凤姐,才如愿成为项目经理,管理种树的工程。
贾芸的才干做这些事倒也不在话下。凤姐也算是内举不避亲吧。
可是同样由凤姐提拔的贾芹就差强人意了。在管理家庙之时,利用天高皇帝远的优势,无所不为,无法无天,弄的家庙乌烟瘴气,终被贾珍免职。
人都是在顺境之中迷失方向,而逆境却可激发无限潜力,保持头脑清醒。凤姐也不能例外免俗。多年的顺风顺水,得偿所愿,让她开始忘乎所以,狂妄自大。乃至于无不敢为。
三、凤姐的弄权和弄钱
在本职工作之外,凤姐抓住一切机会,拼命捞钱,也拼命弄权。
也许在她潜意识中,是缺少安全感的。而只有足够多的钱可以给女人安全感。而张扬勃发的个性,只有权力让她充满获得感和存在感。
作为贾府的职业经理人和财务总监,每月从凤姐手上过的银子又何止万千啊。她不会放过这么大一块肥肉的。书中多次提到她收利钱,这么大笔公款银子放出去,利钱肯定也不会少,所以有几次工资发放就不及时,因为钱放出去没有收回。如此胆大妄为,放到今天,凤姐会被告上经济法庭。
秦可卿发丧,凤姐夜宿水月庵。老尼姑向凤姐述说张家要退亲另嫁,守备不依一事。恳请凤姐出手,搞定此事。凤姐要了三千两银子,修书一封,做成此事。却间接造成张家之女与守备之子为情自杀,凤姐成为赢家。
我觉得最为讽刺的是,此等事情竟然是一名尼姑牵线搭桥,尼姑不应该是不理红尘、普度众生的存在吗,凤姐得了三千两银子,想必尼姑也是无利不起早的。
尤二姐之事,凤姐颇费了一番心思筹谋,甚至不惜小事闹大,指使张华告到官府。但她依然狂妄地自信,自己可以搞定张华、搞定官府,她终于在日复一日的令行禁止中昏聩,在权力带来的快感中迷失自己,埋下巨大的祸根和隐患。
不过此等损阴丧德之事,与凤姐而言,正如她自己所说,是从来不信什么阴司地狱报应的。此等凌厉无畏,倒颇有几分武则天的风采了。
在凤姐的价值观里,胜者王侯败者贼。只有强者值得尊敬和认可。她不畏惧天道,不畏惧因果,她只畏惧能力。她自己也说,这些小姑子大姑子,她只惧探春。
我很强,但我尊重比我更强的人。这就是凤姐的认知。
四、凤姐的情趣和幽默
整部红楼,能给大家带来最多开心快乐的,也就是凤姐了。
她口若悬河,总有一肚子的笑话。喜好热闹的贾母需要凤姐时时在侧,逗趣玩笑。
因贾赦讨要鸳鸯而无比生气的贾母,也是凤姐拉着薛姨妈陪同贾母玩牌,串联鸳鸯让贾母赢钱,逗贾母忘记不快,开怀大笑。
她会在宝黛面前,放肆的打趣他们:吃了我们家的茶,为什么还不给我们家做媳妇啊?
她会在平儿怼她的时候,无比宠溺的说:平儿这蹄子,认真要降服我。
她会在宝黛钗三人斗法,打嘴仗的时候,无比夸张地捂着腮帮子说:这么热的天,谁还吃生姜啊?不吃生姜,怎么会这么辣啊?
每一次的合家宴饮,都不能缺少凤姐的玩笑打趣,撑场子烘托气氛。她缺席的几次宴会,都以冷冷清清宣告结束。
凤姐,如此活色生香、张扬灵动,也亦有无比可爱、真性情的一面。如果岁月静好,得遇良人,安然度日。她也可以是上得厅堂、入得厨房的贤内助。
只不过,在那样的男权社会,无论她有多强,依然逃不出那重重枷锁。但她依然在这留给女人的本就逼仄狭窄的空间内用力伸展,做自己能做到的极限。
让人爱到极致,让人恨到极致。因为她把自己活到极致。
她果敢无畏,她不择手段,她无惧他人鄙薄,她活成自己最想要的样子。
她的每一个细胞都散发着无尽欲望和勃勃野心,她的每一个样子都要是强者的姿态。
从内到外,毫不掩饰。一如武则天,一如宣太后。
虽然很不符合主流价值观对女性的要求。
古往今来,社会道德标准要求女性,即便心火燎原、无尽野心,表面上也要温良娴淑,清心寡欲,就如同宝钗和袭人,表里不一,扮猪吃老虎。
而她,赤裸裸的将自己的欲望昭告天下。要钱、要权、要爱,她全部都想要,全部都不想放手。
拼尽全力,飞蛾扑火,也要热烈燃烧。
纵使明白,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有机会再来一次,她可能依然会如此。原因无他,性格使然,她终究无法停下追逐的脚步。
用力活过,就是她来到这个世界的最好证明。
活,用力过。
生如夏花,浓墨重彩。
推荐:
《红楼梦》里王熙凤为什么被戏称为“凤辣子”?
若把《红楼梦》比作职场的话,王熙凤靠什么混得风生水起?
以上内容是关于向别人虚心请教的简短句子和虚心求教的经典句子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