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护鸟类句子 关于鸟类的保护的句子

国学综合

爱护鸟类句子 关于鸟类的保护的句子

渔色人生围观:℉更新时间:05-18 17:12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爱护鸟类句子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关于鸟类的保护的句子和爱护鸟类句子的精彩内容哦。

爱护鸟类句子 关于鸟类的保护的句子

爱护鸟类句子 关于鸟类的保护的句子

冬日的小鸟

一只孤单的小鸟,

沉默

一段裸露的树枝,

冰冷

唯一的希望裹在霜冻里,

仿佛是一个大的问号

冬天,

何时结束?

我怀念树木葱茏的日子,

鸟儿们无休止地鸣叫

像热心的朋友

陪我看风云的变幻

那时的我喜欢热闹

仿佛是一幕音乐剧的主角,

游走在光影交错之间

轻盈的感觉。

现在,我已知道世界的冷暖,

我愿和这孤独的小鸟作伴,

沉默!

等待!

忍受!

在彼此生命的冬天。

——— 环球慢旅程

2023年12月7日

关于“冬日的小鸟”这首诗的一点说明,每个人都有同情心和同理心。这个周末很冷,冬天真的来了。出门锻炼的时候,环球慢旅程已经是手套帽子全副武装起来了。一路向前,看到霜冻厚厚地涂在干枯裸露的树枝上,小鸟们一动不动地停留在树枝上,不知这样的温度,它们死否能挺的过去,真希望自己能做些什么事,帮助一下它们。

回来的时候,广播里说现在我们正已绝无仅有的速度失去蜜蜂、蝴蝶和鸟类。对此,人类不能再无动于衷了。

环球慢旅程创作了本诗,表达自己在冬日里的心情。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唯有忍受,唯有等待,相互取暖,相互依存。

作者简介:

网名:环球慢旅程。

居住地:旅居欧洲。

爱好:音乐、旅游和写作。

座右铭: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

目标:写有温度的文字,过有趣的生活。

特别邀请:

如果你喜欢我的诗,请关注我的个人主页,每日一首诗,让平凡的生活有诗同在,心中有光。

交代咏雪背景的句子(大雪诗词)

“大雪”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更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冬时节的正式开始;其时视太阳到达黄经255度。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大雪,十一月节,至此而雪盛也。”大雪,顾名思义,雪量大。古人云:“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到了这个时段,雪往往下得大、范围也广。

〔唐〕罗隐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译文】

都说瑞雪兆丰年,丰年情况将如何?

在长安还有许多饥寒交迫的人,即使是瑞雪,也还是不宜多下。

【赏析】

这首诗以《雪》为题,但其立意不在吟咏雪景,而是借题发挥,表达了诗人对统治者的满腔愤怒和不满,流露出诗人对广大贫苦人民的深刻同情。

夜雪

(唐)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译文】

夜卧枕被如冰,不由让我很惊讶,又看见窗户被白雪泛出的光照亮。

夜深的时候就知道雪下得很大,是因为不时地能听到雪把竹枝压折的声音。

【赏析】

在卷帙浩繁的咏雪篇章中,白居易这首《夜雪》,既没有色彩的刻画,也不作姿态的描摹,初看简直毫不起眼,但细细品味,就会发现它凝重古朴,清新淡雅。

问刘十九

〔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译文】

我家新酿的米酒还未过滤,酒面上泛起一层绿泡,香气扑鼻。用红泥烧制成的烫酒用的小火炉也已准备好了。

天色阴沉,看样子晚上即将要下雪,能否留下与我共饮一杯?

【赏析】

这首五绝小诗写得非常有情趣,通过对饮酒环境和外面天气的描写,反复渲染饮酒气氛,自然引出最后一句,写得韵味无穷,同时,其中也蕴含了诗人和刘十九的深厚情谊。

对雪〔唐〕高骈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歧。

【译文】

雪花飘舞着飞入了窗户,我坐在窗前,看着青青的竹子变成白玉般洁白。此时正好登上高楼去远望,那人世间一切险恶的岔路都被大雪覆盖了。

【赏析】

高楼四望,一片洁白,诗人希望白雪能掩盖住世上一切丑恶,让世界变得与雪一样洁白美好。结尾一句,道出了作者胸中的感慨与不平。

梅花引荆溪阻雪

〔宋〕蒋捷

白鸥问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

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

风拍小帘灯晕舞,

对闲影,冷清清,忆旧游。

旧游旧游今在否?

花外楼,柳下舟。梦也梦也,

梦不到,寒水空流。漠漠黄云,

湿透木棉裘。都道无人愁似我,

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译文】

白鸥栖落水滨,默然地望着我,好似在问:夜泊溪畔是被风雪所阻,不得以停泊;还是无所去处,情愿留下?若是愉悦心留,又为了何事眉头紧锁?江风拍打着船窗的小帘,灯影儿摇曳不休。孤处江舟,只有身影为伴,对着孤影,不禁怀念起与旧友欢聚和悠游的情景。

昔日一同悠游的旧友,今日又在哪里?回想当时,楼外一片盎然春色,相携漫步锦簇的花丛中。湖中绿波荡漾,系舟在堤边的柳树下。梦啊,梦啊,在梦中却难寻旧游,只有眼前的寒水空自流。舱外飞雪漫天,凝望浓密的阴云,任凭飞雪落在身上,浸透了棉衣。都说没有人似我一般愁,今夜飞雪,有梅花似我一般愁。雪花飘舞着飞入了窗户,我坐在窗前,看着青青的竹子变成白玉般洁白。此时正好登上高楼去远望,那人世间一切险恶的岔路都被大雪覆盖了。

【赏析】

宋末词人蒋捷的这首《梅花引》,表现了他乘船阻雪于荆溪(在今江苏南部)时的惆怅情怀。

阮郎归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

〔宋〕向子諲

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同云深处望三关。断肠山又山。

天可老,海能翻。消除此恨难。频闻遣使问平安。几时鸾辂还。

【译文】

江南江北漫天飞雪,遥知那北地正是地冻天寒。远望阴云密布的边境三关,山外有山令人忧愤肠断。

即便是天能老去海能掀翻,要消除这亡国的愤恨千难万难。不断听说朝中派人去问候被囚的君王,若不发兵抗金君王何时才能起驾回还?

【赏析】

从艺术的角度看,此词抒情的曲折深刻以及语言的委婉工致,造诣上颇有独到之处。上片由江南江北之雪联想到易水之寒,又由这一联想而遥望三关,已是层层翻进。下片凌空设喻,以天可老、海能翻反衬此恨难消,情至绝望之境,便若无以复加。然而最后又翻出绝望中的一片痴望,抒发故国故君之思,至此将情感推向极点。只因词人郁结的悲愤很深沉,倾诉出来才有如此曲折跌宕之致。

大雪

〔宋〕朱翌

汉时长安雪一丈,少陵有诗不吾诳。

今年广陵雪一尺,忍寒长作缩龟状。

从来穷巷说多泥,自是泥深劳拄杖。

闭门不出动经旬,出门无路将可向。

故人乃遗咫尺书,远祝长须问无恙。

湿薪如桂米如珠,有突不黔旦逾望。

但携古鼎烧黄连,香穗流珠凝碧帐。

崷崒窗间石数峰,气凌太华嵩衡上。

黄杨冬青压余滋,碧幢羽盖排仙伏。

蒿庐赖有此清绝,兴来可用山阴访。

飞鸿似带燕山书,重冰怕结黄河浪。

玄冥得意愈自娇,岁律回春未全壮。

吾君曲轸天下寒,语到三军真挟纩。

自怜难备绝域使,规模但可山中相。

起来举手祝羲车,何日金篦开眼障。

在最美的雪景里,我遇到最美的你;在纷飞的冰花里,我留下最美的情;在渐寒的冬日里,我握着最暖的手;在此生的相逢中,你是最迷人的回眸。

大雪

〔宋〕赵蕃

长年南雪不到地,瘴疠惨毒愁北人。

今年初见腊前白,宠光并与梅花新。

客居破屋愁欲裂,病目不嫌熏湿薪。

鹑衣百结不蔽膝,恋恋谁怜范叔贫。

大雪歌

〔宋〕陆游

长安城中三日雪,潼关道上行人绝。

黄河铁牛僵不动,承露金盘冻将折。

虯须豪客狐白裘,夜来醉眠宝钗楼。

五更未醒已上马,冲雪却作南山游。

千年老虎猎不得,一箭横穿雪皆赤。

拏空争死作雷吼,震动山林裂崖石。

曳归拥路千人观,髑髅作枕皮蒙鞍。

人间壮士有如此,胡不来归汉天子。

我认出,那些雪地上凌乱闪烁的脚印,是诗;而被踩得黯淡板结的路,是散文。落在树上的雪,不是嫁接,而是塑造。披上雪纱的世界,终于出现了轮廓。

大雪

〔宋〕陆游

海天黯黯万重云,欲到前村路不分。

烈风吹雪深一丈,大布缝衫重七斤。

大雪

〔宋〕陆游

大雪江南见未曾,今年方始是严凝。

巧穿帘罅如相觅,重压林梢欲不胜。

毡幄掷卢忘夜睡,金羁立马怯晨兴。

此生自笑功名晚,空想黄河彻底冰。

雪,在下着,飘飘扬扬地从天上落下,落到屋顶上,落到地上,很轻盈,如小猫的脚步一般。

雪大泊平望买酒戏书

〔宋〕方回

天若不产绵,世多冻死民。

世若不酿酒,亦复愁杀人。

冻面无人色,泊舟下塘侧。

绵衣既云薄,酒亦何可得。

妙绝少陵句,舟重欲无闻。

袖手复缩脚,意张思一醺。

试一问篙工,酒自此间有。

奈何泥滑滑,寸步未易取。

不恨衣绵少,但愁无酒钱。

能将钱致酒,即似衣添绵。

忍冻至于此,犹喜肆嘲弄。

此雪遂大作,不冻复谁冻。

四季流转,走过夏蝉,拂过春风,落过秋叶,来到大雪时节。

大雪歌

〔宋〕张耒

老农占田得吉卜,一夜北风雪漫屋。

屋压欲折君勿悲,陇头新麦一尺泥。

泥深麦牢风莫吹,明年作饼大如箕。

野人食饱官事少,莫畏瑟缩寒侵肌。

高堂晨兴何所为,门无马迹人更稀。

珠楼玉阁互飞动,坐见贫屋生光辉。

无功及物惭受禄,丰穰幸赖天与之。

弃粮遗粒待鸡犬,吾羹何得长烹藜。

次韵子瞻病中大雪

〔宋〕苏辙

吾兄笔锋雄,诗俊不可和。

雪中思清绝,韵恶愈难奈。

殷勤赋黄竹,自劝饮白堕。

言随飞花落,意与长风簸。

余力远见撩,千里寄?崔嵯。

嗟予学久废,有类转空磨。

研磨久无得,安可待充货。

空记乘峡船,行意被摧剉。

溟覆洲渚,泠洌光照坐。

我唱君实酬,驰骋不遑卧。

譬如逐兽卢,岂觉山径坷。

酒肴助喧热,笔砚尽沾涴。

诗词禁推类,令肃安敢破。

亦有同行人,牵挽赴程课。

尔来隔秦魏,渴望等饥饿。

徒然遇佳雪,有酒谁与贺。

大雪三绝句

〔宋〕苏辙

连岁金明不见冰,上春风雪气棱棱。

台中曾奏五行传,到此施行愧未曾。

玄冥留雪付勾芒,桃李虽忧麦未伤。

膏泽较迟三十日,问天此意亦茫茫。

闰岁穷冬已是春,当寒却暖未宜人。

阴风半夜催飞霰,稍净天街一尺尘。

大雪独留尉氏

〔宋〕苏轼

古驿无人雪满庭,有客冒雪来自北。

纷纷笠上已盈寸,下马登堂面苍黑。

苦寒有酒不能饮,见之何必问相识。

我酌徐徐不满觥,看客倒尽不留湿。

千门昼闭行路绝,相与笑语不知夕。

醉中不复问姓名,上马忽去横短策。

大雪书怀

〔宋〕范成大

天将奇赏发清欢,畴昔登临插羽翰。

梅下寻诗骑马滑,松梢索酒倚楼寒。

闭门老子愁无赖,返棹归来兴已阑。

聊掬玉尘添石鼎,自煎鱼眼破龙团。

车贺还内大雪

〔宋〕项安世

万乘回辕入未央,六花迎驾舞康庄。

都人失喜瞻天仗,旱俗相呼候岁穰。

百局桥山方暴露,两宫长信正凄凉。

去年群玉题诗处,独倚栏杆泪几行。

丁亥冬大雪

〔宋〕于石

顽云拨不开,阴风挟严威。

大雪止复作,细民已嘘嘻。

人言丰年瑞,可乐有反悲。

频年岂无雪,雪少寒不知。

谁为御寒计,茅屋曝晴曦。

今年雪大作,始信贫无衣。

地炉燎湿薪,僵坐缩如龟。

年丰固可乐,一饱远莫期。

但忧今日寒,未虑明年饥。

岂知纨绔子,重裘拥柔肌。

绣阁蔼春风,金帐环蛾眉。

惟恨雪不多,低唱饮羔儿。

且尽一己欢,宁为尔民思。

尔民毋子苦,会有年丰时。

鸡豚燕同社,玉粒香浮炊。

一饱有余乐,八珍亦奚为。

寄语纨绔子,此意知不知。

和仲巽荆州大雪

〔宋〕郑獬

黑云扑下一天雪,开帘正见花飘飖。

渌樽覆案不能饮,缅怀白发同心交。

拈毫竄纸聊自戏,不觉大语惊连鳌。

呼儿謄本寄之去,岂敢有意夸雄豪。

谚称抛砖引鸣玉,遂蒙老手来相嘲。

且言本出将家子,惯看飞云连沙起。

常骑快马臂苍鹰,走屠赤豹裂青兕。

燕山崛岉郁天起,玉关石壁俱天垒。

昔缨汉冠为汉民,今埋胡沙作胡鬼。

欲携熊虎十万师,独以一帚扫群螘。

左钤休屠批谷蠡,直出龙沙五千里。

呜呼君言岂不伟,单于闻之须怖死。

莫羞茜袖双鬓华,盘屈肺肝生叹嗟。

君不见东海老翁含两齿,投竿起载文壬车。

又不见荆州长史年七十,手提九鼎还唐家。

穷通变化不可测,蟠蛟宁久藏泥沙。

况君著意经营久,奇策峥嵘烂星斗。

殿前即日拜将军,缚取单于不引手。

我实读书枉用心,伊皋功名竟何有。

待君金甲破敌归,且作长歌倾贺酒。

永阳大雪

〔宋〕欧阳修

清流关前一尺雪,鸟飞不度人行绝。

冰连溪谷麋鹿死,风劲野田桑柘折。

江淮卑湿殊北地,岁不苦寒常疫疠。

老农自言身七十,曾见此雪才三四。

新阳渐动爱日辉,微和习习东风吹。

一尺雪,几尺泥,

泥深麦苗春始肥。老农尔岂知帝力,

听我歌此丰年诗。

南滁大雪歌 (明 )屠隆

昨日何日故人一尊虎丘月,今日何日马头十丈南滁雪。

昨日何日金陵管弦喧酒家,今日何日关山石裂穿寒沙。

从来雨雪多江北,回首江南泪沾臆。

所以古人惜河梁,昨日之尊那可得。

西风太有权,浊酒都无力。

冷如鬼手捉马鞭,狐裘蒙茸亦何益。

寒山日落牛羊眠,往往茅屋见人烟。

茅屋人家绝可怜,黄茅鹔出青松巅。

自住山上屋,还耕山下田。

童子捞鱼溪水边,女儿卖酒工数钱。

三家五家自来往,年深不问城市迁。

门前雪花大如手,万片琼瑶写枯柳。

火煨榾柮啖蹲鸱,藜羹麦饭地黄酒。

生游死葬寒山下,一生不向长安走。

而我胡为冰雪中,马蹄踏破行千峰。

繁华富贵转眼空,山中之人笑杀侬。

交代咏雪背景的句子(描写雪景的唯美古诗句)

↑↑↑ 关注【文学名句】温暖情怀的文学,动人心坎的名句 → 记得点赞


玉山亘野,琼林分道。

南朝宋·范泰《咏雪诗》

白雪覆盖下,大地一片苍茫。白玉似的大山横卧于原野之中,披雪的树林分立在宽阔的大道两边。诗句描绘出一幅异常寥廓的雪天景致。放眼于雪野,竟是这样一幅令人心旷神怡的画面:遥远处,玉山蜿蜒而卧,曲如白莽,使天空、雪野浑然一体。渐收视线,玉树琼枝如笼着白色的烟雾,一路漫肆着,直与远处的玉山相连接。两句诗近境与远景遥遥相接,自成一体,使人感到清幽淡远而绝不孤凄冷清。


素雪纷纷鹤委,清风飙飙入袖。

南朝宋·谢灵运《上留田行》

洁白的雪花纷纷扬扬地洒落到地面,形成银白色的一片光泽,就象一群群白鹤委下身子匍匐在地上。天气清寒,又有一阵阵清风呼呼地吹进人们的袍袖。诗句写冬季白雪纷飘,朔风劲吹的情景。诗人将落雪喻为白鹤委地,形象极为俊美,在喻雪的诗句中极为罕见,这样写,便把静态的雪写活了。而清风入袖的描状,可知冬时寒风无处不往、无隙不钻。这对进一步突出天气酷寒是有益的。诗句比喻精美,有极强的艺术魅力,使读者沉浸于高雅的艺术氛围中。


屯云闭星月,飞琼集庭院。

南朝宋·刘义恭《夜雪诗》

屯聚的云块遮住了星月的光辉,庭院中却是一片由白雪组成的洁银世界。诗句写夜间瑞雪满庭的景象。“屯”字写出云之厚重,可以想见到天空晦暗一片,大地幽黑不明的意境。然而,诗人转而将笔锋移向飞雪,它们象飘飞的玉屑在院中飞舞,将庭院装点得格外素洁。“集”字既写出了雪之密,又饱含了诗人对瑞雪的喜悦之情。


江渠合为陆,天野浩无涯。

南朝宋·鲍照《发长松遇雪诗》

冰雪覆盖,江河沟渠都变成陆地了,天空阔野白茫茫地连成无垠一片。诗句写雪后江渠成陆、天野无界的景象。诗句中,笼罩一切,包罗一切的是雪。江渠、陆地、天空、旷野都覆盖和弥漫着瑞雪,所以才“合为陆”、“浩无涯”。诗人运用夸张手法,极有气势地画出了雪大而密、浓而厚的情态,把水陆不分、上下苍茫一片的远景推到读者眼前。两句诗气象开宏,意境壮美,颇富浪漫色彩。



牛华抱白雪,阳条熙朔风。

南朝宋·鲍照《望孤石诗》

美丽的红花上裹着一层白雪,山南树木的枝条在北风中嬉舞。诗句写江南冬末的雪景。江南的冬末春初是美丽的,尤其是在难逢的雪天。山野之中,白雪红花相映,该是多么绮丽的景致。尽管朔风示威似地呼啸,可鲜活的朝阳枝条仍然生机勃勃地将寒风玩弄于枝头,因为这枝条已饱含着欲放的活力了。“抱”、“熙”两字,用得极富情趣,把花、枝拟成人态,更使画面中平添了几分生意。


氛氲发紫汉,杂沓被朱城。倏忽银台搆,俄顷玉树生。

梁·丘迟《望雪诗》

漫天的雪花从空中飘落降下,杂乱地给满是红墙的城镇披上一层银装。高台顿时变作一座银台,树丛立刻挂上了琼条。前句写空中雪花漫天飞舞,次句写雪裹朱城。三、四句写高台大树均为白雪笼罩,成为一片银白世界。诗句准确地描绘出诗人在降雪时所望见的高空与地面的远近景色。视域开阔,状景粗放和精细巧妙结合,尤其后两句的“银台”和“玉树”,更将雪景描绘得既雄浑,又剔透,煞是可爱。“倏忽”和“俄顷”又写出雪降速度之快,不一会便主宰一切了。


皎洁随处满,流乱逐风回。璧台如始构,琼树似新栽。

隋·王衡《玩雪诗》

皎洁的雪花随处飘落洒满大地,皑皑一片银白世界。这雪花漫天飞舞,随风回旋。雪花覆盖在高台上,洁白无瑕,象是刚刚建成的碧玉台。雪花裹缠在树技上,晶莹闪烁,似刚刚栽植的美玉树。这是描写大雪纷飞的景象。前面两句,一写雪落大地后的静景,一写雪舞空中的动态。后两句连用两个比喻描绘银装素裹的大千世界。二句皆含双重喻意,颇为新奇,“如始构”、“似新栽”已是比喻,而“璧台”、“琼树”也是运用比喻辞格而紧缩了的偏正词组,言简意赅。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旌危。

唐·祖咏《望蓟门》

蓟门边关,冬天破晓时分,北风裹着凛凛寒气侵人肌肤。连绵万里的积雪映现的寒光使人不冷自寒。放眼远眺,北疆边土都笼罩在朦胧的曙色中,边镇高悬的旗帜在晨风中猎猎飘扬。诗句写远道而来的客子对边塞的地形、气候和氛围的特有感受。两句诗气势宏阔,首句用一“万里”,便见积雪绵延不尽,次句着一“三边”,又写出边地的宽广辽远。诗人保家卫国豪放雄浑之气溢于言表。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唐·祖咏《终南望积雪》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站在长安城中向南眺望,只见终南山的阴面更显秀美挺拔,一座银白色的积雪山峰浮现在云层里。雪后初霁的阳光照在积有白雪的树梢上,反射出凛凛的寒光。日暮之时更觉城中冷气陡增。诗句语言准确、洗炼、典雅。首句用一个“阴”字,限定全篇格调。次句用一个“浮”字,山阴处积雪之高跃然纸上。第三句用一个“明”字,山岭的冷峻苍白自现。末句一个“增”字,又突出阴岭雪带来的逼人寒气。此诗不愧为唐代咏雪名作。


山雪云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

唐·岑参《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高高耸立的天山雪峰,云缠雾绕,终年不散,白雪皑皑,巍峨壮丽。诗句写天山阴霾重重、积雪层层的景象。皑皑雪峰,云雾缭绕,遮天蔽日。诗人仅用“常不开”三字,就恰到好处地点出了“雪云”的浓密稠实的程度。雪是白的,山是白的,云也是白的。白云锁雪峰,“雪”、“山”、“云”浑然一体,着笔全在“常不开”上。日照雪山是美景,而白云缭绕终年不散的景致更美,更富诗的意境。两句诗构成了一幅晶莹剔透的雪山白云图,令人再三惊叹诗人的造化神笔。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晶莹的雪花挂满了树枝,就象一夜之间吹来了春风,冰天雪地中千万棵梨树开满了雪白的梨花。这两句诗描写冬树挂雪不着俗笔,将春景比冬景,白雪如同梨花一般为“春风”吹绽,真是奇丽的幻想!又用“千树万树”重叠的修辞手法状眼前之雪景,可见雪之大,景之美。两句诗虚实并举,是雪还是花,几乎令人分不清楚。诗人在惊讶的语调中饱含着赞叹之情。境界极为开阔,真可谓是“妙手回春”之笔。


去年白帝雪在山,今年白帝雪在地。冻埋蛟龙南浦缩,寒刮肌肤北风利。

唐·杜甫《前苦寒行二首》其二

白帝城去年的雪尚在山上,今年却已铺了一地。冻得蛟龙缩在南浦不肯出来,锐利的北风残忍地刮在人的肌肤上。前两句写去年和今年的雪,可知连年不断,且一年比一年冷(雪线下降天转寒),天气十分寒冷。后两句更着意在一“寒”字上。“蛟龙南浦缩”是虚写,蛟龙尚怕冷,何况人?“寒刮肌肤”是实写,“利”字写出了人的寒冷难耐之状。诗句虚实结合,反复渲染,似有寒气袭人之感。



沙村白雪仍含冻,江县红梅已放春。

唐·杜甫《留别公安太易沙门》

沙村的白雪依然没开化,江县的红梅却已放出了一片春色。诗句写的是初春景象。“雪仍含冻”指冬天的气氛还很浓。“梅已放春”写梅花开放,带来了春天的气息。两句诗一抑一扬,写出了春天的希望。上句制造了一种肃杀的气氛,下句制造了一种艳丽的氛围,整体意念上强烈的对比突出了冬即去而春欲来的节气变化。


片山兼水绕,晴雪复漫漫。一径何人到,中林尽日看。

宋·林逋《孤山雪中写望》

一座孤山,被那浩渺的水流环绕着。大雪纷纷扬扬,飘飘洒洒。晴了又下,下了又停。诗人纵目远望,只见那山间的小径上不知何人正在独自徘徊、留连,他久久地伫立凝望着那密密的林间覆盖着的白色的雪花。诗句状写雪中之景。诗人雪中登山远望,心情是沉郁苍凉的,不禁对景伤情。诗人描绘的是幽远、孤寂的冬日雪景,这与诗人的心境是无法分开的。第三句中的“何人”,实则是诗人的化身,他正企望在观景中排遣忧愁呢。


山鸦瑟缩相依立,邑犬跳梁未肯归。

宋·王安石《和钱学士喜雪》

风雪中,山野里的鸦雀将身子紧缩成一团,相互依偎。城里的狗在雪地里欢腾跳跃,不肯回家。诗句描绘雪中的景象。诗人不是正面描绘雪景,也不是直抒其情,而是通过“山鸦”、“邑犬”在雪中的活动,从侧面来描写雪。特别是后一句,通过狗在雪地里的撒欢腾跃,写雪给人间带来的喜悦,形象而生动。


冻合玉楼寒起粟,光摇银海眩生花。

宋·苏轼《雪后书北台壁二首》其二

大雪飘落在北台上,北台银装素裹,犹如玉楼一样。雪后寒冷,人站在台上冻得浑身起鸡皮疙瘩。举目田野,白茫茫的大地好象银海一样。在阳光的照耀下,遍地发光,照得人目眩眼花。诗句写雪后天寒雪白之景。“起粟”写天气寒冷,“生花”写白雪皑皑耀人眼目,深契自然之理。“玉楼”、“银海”状摹雪后之景,更见韵味。



雪山万叠看不厌,雪尽山青又一奇。

宋·陆游《春日》其五

群山起伏,连绵不断,山上白雪皑皑,远远望去,好象变化莫测的白云在浮动,景色十分迷人,令人百看不厌。当温暖的春天到来之时,冰雪融化,万物复苏,群山又披上了一层美丽的绿装,山峦叠嶂,象绿色海洋中的波涛在汹涌,真乃人间又一奇观。诗句描写群山在不同季节的奇妙景观,语言朴实,色彩鲜明,平中见奇,宛如是一幅优雅淡美的山水画。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宋·杨万里《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

作者站立山头向远处望去,最令他留连忘返的是那座东山,它银装素裹,在浅红的晚霞中闪耀着洁白的光芒,这光芒又似乎在上下翻伏,如同雪白的浪花一般。诗句写雪山在霞光掩映下产生的视觉差错,原先的静景化作动景,色泽又鲜丽明艳,仿佛把人带入仙境之中。


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

元·黄庚《雪》

虽然不是夜晚,可是大江、高山都披着银辉,好象是明亮的月光千里普照,天地没有半点私心,使千家万户都变成了如玉似银的一片白色。这两句诗写雪后的景象。构思得很巧妙,前一句以白昼比喻雪夜,但写得很婉转,展露了人物心理变化的层次:看到白色先疑是月,又想到不是夜晚,然后得知是雪(当然在现实中人们并不会如此)。后一句更奇特,看到白雪无所不至无处不在,于是联想到天地的“无私”来,其实天地并不是人,哪里有“私”与“无私”的道德观念?这是诗人心理活动的显露。这两句写雪立意高,写法也很高明。


南方雪色由来少,江上今看积翠屏。觅路已惊双峡断,插天犹露一峰青。

清·梁佩兰《端州道中望峡口积雪》

在岭南很少看见雪景,如今在江上总算看到大雪覆压着的青山了。令人惊奇的是积雪封锁了峡口,出峡的通路断了,唯有一座孤峰高耸入雪端,还露出青青的颜色。这首诗写羚羊峡上的雪景。诗中把银装素裹的山恋比作翠色的屏风,生动而形象。“插”字写山峰的顶部由于地势过高而无白雪堆积,如此便突出了它的陡峭和高峻。“惊”字传神,极言雪大竟达到令人迷失方向的程度。

银沙万里无来迹,犬吠一声村落闲。

清·郑板桥《山中卧雪呈青崖老人》

如银沙般的大雪漫山遍野,遮住了行人的足迹。偶尔传来一声狗叫,村落显得愈加闲静。诗句写出山村降雪后的情景,描绘了一幅淡雅、幽静的雪景图画。诗句以“银沙”喻雪,描摹了大雪的洁白和松散,为历代诗家所少见。诗句又以动衬静,以有声状无声,相映得趣。


你喜欢上面的哪些诗句?有补充吗?留言说一说。

关注【文学名句】遇见动人语言是美妙的缘,总有贴心文字温暖着你我

↓↓↓记得点赞,喜欢就分享和收藏

交代咏雪背景的句子(七年级上册重点文言文)

一、文学常识

1.作品介绍

《世说新语》又称《世说》、《世说新书》,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世说新语》依内容可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先分上,中,下三卷),每类有若干则故事,全书共有一千二百多则,每则文字长短不一,有的数行,有的三言两语,由此可见笔记小说“随手而记”的诉求及特性。

2.作者介绍

刘义庆(公元403—公元444),字季伯,汉族,原籍彭城(今江苏徐州),世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南朝宋文学家。宋武帝刘裕之侄,长沙景王刘道怜次子,其叔父临川王刘道规无子,即以刘义庆为嗣,袭封临川王。著有《世说新语》,志怪小说《幽明录》。

二、知识点

【《咏雪》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一、古今异义:

1、儿女

古义:子侄辈,指家中的年轻一代人

今义:指子女

2、因

古义:趁,乘,凭借

今义:因为

3、文义

古义:诗文

今义:文章的意思

二、文言文特殊句式

1.省略句:谢太傅(于)寒雪日内集

2.倒装句:白雪纷纷何所似(宾语前置:白雪纷纷似所何)

3.判断句: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三、古今异义词

1、去

古意:离开

今意:到、往

古意:丢下、舍弃

今意:委屈、委托

古意:回头看

今意:照顾

通假字

1、尊君在不。“不”通“否”表示否定。相当于“吗?”

2、词类活用。友人惭。意动用法,感到惭愧

三、知识点

【《陈太丘与友期行》原文】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一、字词拼音

尊君在不(fǒu) 非人哉(zāi)

二、古今异义

1.去 古意:离开 ;今意:往、到。

2.委 古意:丢下、舍弃 ; 今意:委屈、委托。

3.顾 古意:回头看 ;今意:照顾

4儿女 古意:子侄辈 今意:儿子女儿

四、练习题

《世说新语》二则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下列词语。

① 骤 ②差 ③舍 ④顾

2把下列句子译成白话文。

未若柳絮因风起。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3“寒雪日、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友人心理变化的两个字是: , ,变化原因是: 。

5《陈太丘与友期行》这篇短文说明了什么?

【答案】

1急 ; 大致,差不多 ; 舍弃,抛弃 ; 回头看

2

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3①营造一种融洽、欢快、轻松、和谐的家庭氛围,②交代了咏雪的背景。

4怒、惭,小孩子都懂得讲诚信、讲礼貌,我还不如孩子。

5围绕信、礼的重要来说即可。

精忠报国的句子(中国历史上七大战神的七句话)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自古英雄豪杰数不胜数,他们的名字已经深深的烙印在我们民族的文化与血脉中。中国历史上,能称上“战神”的,也大有人在。下面我们就看看中国历史上的七大战神,已经他们说过的最具代表性的话,透过这些话,我们可以看到他们身上的故事与传奇。以下排名不分先后,以年代先后为准。

孙武(中国历史——春秋)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孙武,又被称作“孙子”、“兵圣”。吴楚之战爆发后,孙武率领三万吴军,以少胜多,大败实力强悍的楚国,在当时俨然有无敌于天下之感。若论战功,孙武也许不及下面的其他六位,但是有了百世兵家之祖的“兵圣”,后世武将们的战术指挥方面才能“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因为在兵法、军事理论方面,孙武可以称得上是这个星球上的鼻祖级人物。他所著的《孙子兵法》为后世两千多年的战争学术理论奠定了基础,并被翻译为多国语言流传世界。

白起(中国历史——战国)

武安君引剑将自刭,曰:“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良久,曰:“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阬之,是足以死。”遂自杀。

白起,个人认为白起位列战国四大名将之首。白起作为秦国最锋利的军刀,为秦国吞六合,扫八荒。大秦武安君征战一生,大小七十余战不曾一败。他是最善于打歼灭战的古代军事统帅。孙武提出“穷寇莫追”,而白起偏偏“硬追穷寇”,敌人越跑就越追着你打,跑到天边也要追杀干净。这等血性暴烈,千古只有白起一人。武安已逝千载,他称不上英雄,因为他未曾抵御外敌,在后世人眼中永远不可能比肩卫、霍。与其说他是战神,不如说他是来自炼狱的修罗。千古威名也好,千古骂名也罢,武安君白起,一个永远无法战败的杀神。

项羽(中国历史——秦汉)

天亡我也,非战之罪也。

项羽,西楚霸王,一代战神。项羽是秦汉时期最耀眼的一代战神,三尺剑起江东,横行天下,威震四海。项羽身上集合了中国文化中关于英雄的所有要素:长相威武,仪表堂堂;冲锋陷阵,武功绝代;英雄美人,泪别虞姬,还有最后自刎乌江的那股悍烈之气。楚霸王项羽也的确堪称一代枭雄,巨鹿之战大破秦军,大败秦将章邯,彭城之战以三万精锐大破刘邦几十万军队。

韩信(中国历史——汉)

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於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

秦末汉初,烽烟四起,群雄逐鹿天下,此时代最耀眼的战神,唯霸王项羽、兵仙韩信。韩信擒魏破代、败赵降燕、伐齐灭楚,垓下击败不可一世的霸王项羽,未曾一败;他一生拜将、入相、封侯、称王,国士无双。荣光万丈,千载悠悠,身不能至,心向往之。韩信年少得志,二十几岁便能统领千军万马,平四海,镇八荒。我们不知他这一身本领从何而来,师承何处,似乎只有“天才”与“传奇”这等字眼才能形容他。他的一生塑造了太多传说,但他作为一个臣子,情商似乎不高,从“多多益善”的典故中就能看出,兵仙不太会说话,傲气太盛。

霍去病(中国历史——汉)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元朔六年,年仅十七岁的霍去病请缨出战匈奴。霍去病率汉朝八百战骑,在茫茫大漠中奔驰数百里,斩杀匈奴单于祖父,俘匈奴单于叔父,斩敌两千余人。武帝封霍去病为“冠军侯”。河西之战中,霍去病孤军深入,率汉朝战骑,纵横匈奴境内两千余里,歼灭匈奴军四万余人,并且缴获了休屠王的祭天金人。漠北之战中,霍去病所率部队以一万人的损失,前后一共斩获胡虏七万余人。经此一役,“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封狼居胥,饮马瀚海,西归大河,列郡祁连,孤军纵横匈奴全境,这也成了后世无数兵家将士的梦想。落日长河,茫茫大漠,孤军纵横,是传奇,也是不朽。也许是上天不允许他老去,只好把他定格在最耀眼的时刻。

岳飞(中国历史——宋)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精忠报国”的岳王爷,一生为国为民征战天下,就连他的死敌金军都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这样的赞誉,可见岳飞实力之强悍。岳飞一生的功绩此处不再细谈,只想感叹一下“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绍兴十一年,金国久战不胜,感觉灭不了宋,就想与宋议和。而宋朝的皇帝此时心里居然想的是打压岳飞,先把岳飞的兵权夺了,再关入牢狱罗织罪名。据说在审讯岳飞时,岳飞露出背上“精忠报国”的文身,主判官大为感动,想定岳飞无罪,但被秦桧压下,更换主判官。最后,岳飞、岳云被杀,岳飞的供状上只留下八个绝笔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戚继光(中国历史——明)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是明朝开国百年后最杰出的将领,他的成功不仅仅在于军事上的杰出才能和成绩,更在于他的出现重新振奋了明朝当时的军力,为明朝能够延续多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戚继光不仅统军打仗才能一流,他著有《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等经典兵书,还改进了当时的火器、战船。戚继光一生征战无数,南征倭寇,北御鞑靼,他率领的戚家军可以代表当时亚洲甚至世界上的一流战力。看到韩国网民把他们的抗倭名将李舜臣捧到“亚洲第一战神”上的位置,我不禁无语。

以上内容是关于爱护鸟类句子和关于鸟类的保护的句子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

标签:关于鸟类的保护的句子

标题:爱护鸟类句子 关于鸟类的保护的句子

链接:http://m.zhaichaow.cn/z/1601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