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羁旅诗100首 一首经典羁旅诗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最好的羁旅诗100首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一首经典羁旅诗和最好的羁旅诗100首的精彩内容哦。
最好的羁旅诗100首 一首经典羁旅诗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
每每说起晚唐诗坛的代表诗人,我们大多都第一时间想起号称“小李杜”的李商隐和杜牧。但在文学史上还有另外一种说法认为:晚唐时代的代表诗人,无疑是温庭筠与李商隐,其余诸家,除杜牧等若干人外,殆皆依附于他们二人的左右者。
温庭筠是与李商隐齐名的晚唐诗人,二人合称“温李”。人说李商隐是“小李白”,但诗家认为“温飞卿(温庭筠),晚唐之李青莲(李白)也”!如此评价,可见其才华不下于李商隐和杜牧。
晚唐诗坛,李商隐以七律独绝、杜牧以七绝称最,而温庭筠以乐府诗、五律和曲子词冠绝晚唐。世人公认温庭筠的乐府诗远胜李商隐,而作词方面更是晚唐最多、影响最大,至于他的五言律诗,则几近盛唐,警句佳联层出不穷。
打开百度APP看高清图片
下面这首《商山早行》就是温庭筠最经典的五言律诗之一:
商山早行
唐·温庭钧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关于这首《商山早行》,还有两个个很有趣的题外故事:据说北宋大文豪欧阳修特别喜爱诗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一联,还曾效仿作诗一联“鸟声茅店雨,野色板桥春”,却远远不如原诗意境。
还有一次,梅尧臣与欧阳修讨论唐诗,梅尧臣说道:“最好的诗,应该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请他举例,梅尧臣脱口举出贾岛的羁旅诗句“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欧阳修听罢摇头道:不若温飞卿“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梅尧臣听后深以为然!
这首《商山早行》是温庭筠从长安前往隋县赴任县尉时途径商山所作,从标题便可想象,诗人一路跋涉,投宿旅舍,大早又上路奔波。首联所说的便是:“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大早晨起就响起车马铎铃之声,准备出行上路,而诗人的心情是去国怀乡之悲。
颔联便是欧阳修和梅尧臣讨论的名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梅尧臣说好诗的特点是: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明代诗论家李东阳也曾好诗的特点:不用一二闲字,止提掇紧关物色字样。
这一联“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正符合梅尧臣和李东阳的好诗评价标准。仅仅十个字就描绘出十种景物: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而其中“鸡声”、“茅店”、“人迹”、“板桥”又由此组合而来。且全用名词砌就,没有一个动词,可谓无一字“闲字”,便表现出“月”之色、“迹”之形、“鸡”之声、“霜”之寒、“茅店板桥”之荒,还有联想中鸡鸣人醒的动作。有静有动、有声有色,描绘出一幅商旅早行图!情景宛如就在眼前,眼可见、耳可闻、体表可感,而羁旅愁绪、游子思乡之情也蕴藉其中,实在是完美的佳句!也难怪欧阳修、梅尧臣这等大文豪都对这两句推崇备至,甚至苏东坡都赞叹为绝唱。
颈联“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转而描绘上路后一路上的景色:槲树枯叶,飘落山,枳树白花,映亮驿站墙。一派令人触景生情的秋季清晨之景。结尾一联诗人便借此抒情收尾:“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温庭筠虽是山西人,但久居杜陵(长安),已视之为故乡。诗人看山路秋光,触景生情,想起昨夜梦回长安的梦境,正是“凫雁满回塘”的春光盎然,与眼前的羁旅秋景形成鲜明的对比,愈发凸显出诗人的羁旅之愁、怀乡之情!
这首《商山早行》通篇抓住一个“早”字展开,以写景来抒情,情景交融,含蓄有致,字里行间都流露出游子在外的羁旅去国之苦和怀乡之情,是晚唐诗坛那只整个唐代写羁旅之情的经典之作。自此诗后,世间再无能超越他的羁旅诗了,尤其是这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可谓是后无来者。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
花间集
¥1.99
购买
千古绝句最美句子(国破家毁夫亡之后)
《声声慢·寻寻觅觅》是宋代才女李清照的代表作,少年时代曾学过这一首词,但是并不能领会词中的含义。只记得当时老师说,“叠词”用得很好。
至于那些悲悲戚戚的东西,囿于个人的经历,并没有什么深切的体会。年龄再大一点儿,经历过了离合悲欢之后,才能勉强读出其中的一些哽咽与悲凉。
那么,这一首词到底讲的是什么呢?学者有人称它是一篇小型的悲秋赋”,也有人说它是在为国家的命运哀叹。
还有人觉得它在写丧偶之痛,甚至有人认为这首词描写的是,李清照得知丈夫纳妾之后的不满。每一个人的经历与见解不同,感受也大相径庭。
一、《声声慢·寻寻觅觅》赏析
《声声慢·寻寻觅觅》——宋·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晓)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注:李清照这首词有两个版本,区别在于“晚来风急”和“晓来风急”,引用原文时已将两个字都引用进来,不过本文赏析是采用吴小如先生的看法,用“晓”字,至于原因下面会解释)。
词作意译:
寻觅啊寻觅,反复在回忆里面上上下下搜寻。周围依旧冷冷清清,内心无比凄凉、愁惨、忧惧。天气是一阵子暖,一阵子寒,这种时候最难养生。
想饮上几杯,又嫌酒味儿太淡了,抵不过早上的寒气。旧时相识的大雁,已经南归了;旧时身畔的人,却再也不会回来。
庭园中的黄花开了满地,它们也全都带着损伤,满脸的憔悴。因为失去了他,所以再无“折花之人”。一个人守在窗边,独自发呆。心想着,这天怎么还不黑!
梧桐树外,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一直下到了黄昏时候。这样的光景,不是一个“愁”字就能够形容得出来的。
李清词这一首慢词,有几个比较鲜明的艺术特色。其中一个是全词押“仄”声韵,而另一个就是“叠词双声”的运用。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从字面上很好理解,不过让人费解的是,一开始我们并不知道作者在寻找什么。事实上,她是在过去的回忆里寻找从前温馨的记忆。
这里“怎敌他、晓来风急”,不用“晚”的原因是,假如用“晚”,就和后面的“黄昏”重复了,不能表达出她从白天一直熬到傍晚,等待的时间之长。
词中的“梧桐细雨”,是一个表达丧偶的传统意象。白居易曾在《长恨歌》中用“秋雨梧桐叶落时”表现唐明皇对杨贵妃的思念,李清照在这里是用来怀念丈夫赵明诚。
词中“雁过也,正伤心”,是因为李清照看到了雁,想起了当年赵明诚出门办事,她独守闺房时看到的那一只传情鸿雁。
从前赵明诚出远门的时候,李清照感觉无聊,就“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到湖上去游玩。然后看到一排大雁在天空飞翔,她联想到鸿雁传书的故事,写出了“云中谁寄锦书来”的千古名句。大雁的身上,寄托着她对赵明诚归家的思念。
下面与“黄花”相关的句子,是采用了“移情”的手法,把自己因思念造成的憔悴,移情至黄花身上,并借用杜秋娘《金缕曲》中“有花堪折”的句子。因为失去了赵明诚,就失去了那个“折花惜花的人”。
二、《声声慢·寻寻觅觅》是表达对赵明诚纳妾的怨恨吗?
提起李清照,平时和朋友们聊得最多的还是关于她婚姻爱情方面的八卦。假如只阅读正经的词学研究文章,一般我们会得出李清照和赵明诚夫妇十分恩爱的结论。
但是假如只阅读网上的那些八卦野史,会发现赵明诚是一个标准的金石书呆子。因此有人怀疑,他们的爱情也许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样美好。
甚至有人提出一个看法,说赵明诚大概是因为李清照不孕,所以娶了一个小妾。而《李清照评传》作者陈祖美先生,通过《声声慢》中的一些细节,说这首词写的是她为丈夫纳妾之事烦恼。
陈祖美先生认为这首词里的梧桐,并没有像《长恨歌》里的梧桐树一样落叶子。只是在梧桐外写了下雨,表明她丈夫没有事,只是遇到了感情上的麻烦。
大概还因为词中提到了“风”的意象,联想到了《诗经·终风》里庄姜被始乱终弃的故事,于是就推导出一个结论,说这首词是李清照在赵明诚纳妾后的反应。
不过这种说法,却遭到了多数学者的反对。因为《声声慢·寻寻觅觅》比起李清照那些在青年时代以前创作的作品,感情显得比较节制,在创作技巧上也更加圆熟,更加高明。
正如吴小说先生讲的那样,这首词虽然描写极尽悲惨之能事。但是语言风格却是明快的,音韵上也是急促的,还有一些诗歌风格,并不算婉约。
除了“叠词”的运用以外,个人认为最精彩的当数“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李清照在这里用了一个“移情”的技巧,将自己因国破家亡,爱人逝世造成的形容憔悴,身体消瘦,“移情”至黄花身上,这在唐诗里比较常见。当然,这一句也有很多不同解读。
借“三杯两盏”来叙愁情烦事,只借着大雁秋风怀恋爱人,并不涉及婉约词常见的那些“鸳鸯失伴”、“相恋依依”的词语,更没有香囊、罗帏之类的字眼。
到了下半阙,也只是独对着窗前听细雨点点滴滴打着梧桐。主题鲜明,不枝不蔓,写得很是干脆。而那种极致的悲伤,却全都表达出来了。
所以,这首词应当是南渡后的李清照才写得出来的。
结语
因为陈祖美先生提到了《诗经·终风》,所以我又找了《诗经·终风》来读了一下。那阵风是从头刮到了尾,每一句开头都是“终风”二字。
但是,李清照这首《声声慢·寻寻觅觅》中的风却只刮了一次,远不如《诗经·终风》里面的风来得那么猛烈。
赵明诚有没有纳妾不得而知,只知道他“无嗣”,一般理解成无后。不过也有人说“无嗣”只是表示没有儿子,不代表没有女儿。所以,这个就无从考证了。
李清照是女中丈夫,她的性格中有一些男子气。在宋代,男人纳妾本来就是平常事,想必不会对她造成太大的打击,甚至让她束手无策,坐困愁城。
想当初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私奔,司马相如变了心,卓文君写了一首《白头吟》表示要与他一刀两断。没有道理说,李清照还不如卓文君的性格洒脱。
至于王力群先生说的“大概是因为司马相如,其实是个‘骗钱骗色’的小人”,那就是另外一回事情了。
千古绝句最美句子(每首都含两个以上千古名句)
这些经典古诗词虽然短小,却都不止一个千古名句,你知道吗?
中华诗词,浩如烟海,《全唐诗》就有5万首,《全宋词》也有2万首,而全宋诗则多达27万首。后面元、明、清三朝,更是不可计数。诗词文化确实是中华文化瑰宝。
这些瑰宝之中,有些是精品之精品,仅一篇之中,短短数句,就有二三千古名句。你知道哪些呢?
1.集杭州俗语诗
清代/黄增
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里出西施。
有缘千里来相会,三笑徒然当一痴。
清人黄增这首绝句,竟连有三个名句,其中两个更是成为口头俗语。估计谁都不会想到出自一个无名诗人黄增。可惜诗人黄增,写出如此好诗,不但诗不红,人也不红。这个也太亏了。
2.锦瑟
李商隐
清代大诗人王士祯论诗尝言:一篇《锦瑟》解人难。李商隐诗词中最耐人寻味的作品非此莫属,迷离恍惚,极尽含蓄,历来众说纷纭,却又吸引着一代代人去求解讨论。其朦胧风格,也对后世,特别是现代朦胧诗派,产生一定影响。
有人认为是悼亡诗,怀念妻子,有人认为是对坎坷命运的自我感伤,又有人说是写给某个难忘女子的情诗,又说是哀叹唐帝国江河日下的挽歌,还有人说你们都想多了,这就是一首正儿八经的咏物诗,题目不就是“锦瑟”吗,哪那么多事?
中国古典诗词到锦瑟,可以说将诗歌恍惚中的伤感唯美,表现到了一个新高度。此诗后6句皆为名句。
【名家点评】
叶矫然《龙性堂诗话》:“晓梦”、“春心”、“月”、“明”、“日暖”,俱是形容其风流摇荡。细味此诗,起句说“无端”,结句说“惘然”,分明是义山自悔其少年场中,风流摇荡,到今始知其有情皆幻,有色皆空也。次句说“思华年”,懊悔之意毕露矣。
这样一解释,颇有点“逝水年华”的意思。
3.《临江仙》
明·杨慎
明代诗词,极少在今天广为人知的,盖彼时早已不是诗词的时代,中国文学进入小说为王的天下。明代诗词数量虽众,却比元、清还没有存在感。
不是《三国演义》小说和影视剧,这首词不会这么知名。这首词可以说是明代传播最广的诗词作品了。第一句虽然化用苏轼“大江东去”和辛弃疾“不尽长江滚滚流”,却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具有自我风神的整合,是令人有新鲜感的名句。“青山”两句,景中含理,余味无穷。
此词首二句,和四、五两句,以及最后两句都是千古名句。
【名家点评】
清人丁绍仪《听秋声馆词话》只写两字:清空。
4.《菩萨蛮 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
辛弃疾
这首词有些地方显得夸张,比如白头之愁,就很不写实,作词时,词人不过34岁,哪里就白头了呢?这里老辛夸张得有些失真了。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七老八十。这个年纪,正是踏马疆场的奔放之年。
辛弃疾有不少类似这样的词,明明四十不到的年纪,却常常显得老气横秋,不是愁白,就是“老夫”。这个在读诗词的时候要注意。
此词首二句和最后两句皆为名句。
【名家点评】
明·卓人月《古今词统》卷五:趣语解颐。
5.《失调名》
犹将歌扇向人遮。水晶山枕象牙床。
彩云易散月长亏。几多深恨断人肠。
罗衣消尽恁[nèn]时香。闲愁也似月明多。直送凄凉到画屏。
恁[nèn],此时。
易安集诗词仅数十首,这一首相信很多人未必见过。而且词牌名很奇怪,其实是原调散佚不知,故名《失调名》。李清照这一首,算得名篇。
“彩云易散月长亏”化用白居易“彩云易散琉璃碎”。但较原句更多诗意,意象的关联性也更为和谐。诗词风格还是清新明畅,于浅语中道出一二佳句。而且佳句还在结尾,这似乎是李清照的专长。挺好的一首词。
此词第三句和最后两句是为名句。
6.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宋代:苏轼
縠[hú],皱纹。
偶有所感,超逸旷达,文人性情,苏轼表现得淋漓尽致。前一名句化用庄子《知北游》句,“汝身非汝有也”,后一名句,多少人心向往之而不得。
就连苏轼本人,也只是在诗词里写写,他自己也是做不到的。不过诗词流露出的放纵江湖的洒脱劲儿,还是惊动了郡守。可见东坡其人,平时就给人这样的气质。
除了这6首,你还知道哪些诗词,一篇之中不止一个千古名句?
更多精彩古诗文丨同名公众号:诗词桃花源
挺过去熬过去霸气句子(有尊严)
狮子座
对于狮子座的人来说,这世上真的没有比面子更重要的东西了。在他们眼里,丢面子就等于丢了一切,狮子座的人真的极好面子。没错,他们是个反面的典型。
哪怕遇到天大的困难,狮子座也不会放下身段去请求别人的帮助,他们只会自己死磕着。扛不住了也要死扛,他们觉得低声下气去求别人很丢脸,所以他们绝不会低头弯腰。
而且有时候明明是他们犯了错,他们也不会主动低头认错。那颗高傲的头颅怎么能低下来呢?狮子座从小到大霸道惯了,有时甚至会很蛮横,他们就是为了守住自己那了不起的自尊心。
与其说狮子座的人有骨气,不如说他们说死要面子活受罪。他们不希望自己会被人看扁,所以总是硬撑着,再难也不吭声,其实这样的狮子座也是很矛盾的。
摩羯座
摩羯座的人天生就很独立自主,他们独自生存的本领很强,而且从小就比同龄人要成熟,智商和情商也很高。摩羯向来喜欢靠自己的努力,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他们不喜欢依赖别人。
这样的摩羯座是非常有骨气的,他们想要什么就靠自己拼搏。并且,他们对自己的未来很有规划,条理清晰,哪怕遇到再大的困难也不慌张,他们总有对策去应付好一切。
就算天快要塌下来了,摩羯座也不会轻易向任何人低头,他们一定会咬紧牙关,扛到底。摩羯座的人早已习惯了一个人去解决问题,遇事喜欢自己扛,不喜欢告诉别人。
摩羯是很有尊严的,他们觉得自己能解决的事,那就不叫事,犯不着去麻烦别人。哪怕自己很辛苦也没关系,困难只是一时的,总会熬过去的。
金牛座
金牛座的人虽然老是给人一种憨憨的感觉,有时还会让人觉得他们很老实、好欺负,其实他们内心是非常坚毅、踏实、沉稳的。金牛座的人很有骨气,他们也很努力,肯吃苦。
他们深知“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道理,所以他们总是比其他人更加努力。金牛座可能是天生傲骨,就喜欢迎难而上,而且他们很不屑于乞求别人的帮助。
他们很有尊严,也很有原则,宁可自己艰难困苦,也不会低声下气去求别人,更不会为了达成自己的目的,而去迎合讨好他人。他们向来最看不起这种人,也绝不允许自己成为这种人。
困难再大,金牛座的人也会选择自己扛着,他们本身就很吃苦耐劳,一点艰辛他们觉得算不了什么。在金牛座的眼里,丢什么都不能丢了做人的骨气,所以金牛座的人也更容易走向成功。
挺过去熬过去霸气句子(《原来你还在这里)
很多年前,我第一次读辛夷坞的小说《原来你还在这里》,被程铮对爱情的执着和坚持打动了。后来,这本书被改编成同名电视剧,由杨子姗、韩东君主演。
爱情是没有道理可言的。《原来你也在这里》里的程铮和苏韵锦家庭背景相差甚远,性格也差异很大。他活泼开朗、骄傲清高,她孤僻沉默、敏感自卑。可他偏偏自17岁那一年第一眼看到她,就再也放不下了。
他身边的人都不看好他和苏韵锦,没想到他却异常执着。两人兜兜转转十一年,各自经历了不少世事,最终还是走到了一起。
一、苏韵锦:“程铮,如果我哪里得罪了你,不管是因为什么,我道歉行不行?”
程铮:“苏韵锦,我……我喜欢你,就是这样!”
程铮来自城市,父亲是设计院院长,母亲经商,家境富裕。他“学习运动拔尖,长相出众”,被父母宠得有些骄横。
胡先煦 饰演程铮(少年)
苏韵锦来自小县城,高二时转到程铮所在的重点中学。父亲是老师,母亲下岗后就做了全职主妇。她斯文内向,“外表沉默,内心实则敏感倔强”。
李兰迪 饰演苏韵锦(少年)
没有人知道为什么程铮会喜欢上默默无闻、成绩中下游的苏韵锦,就连程铮自己也不知道。
他只知道自己高二时在走廊上看到她,便被她那双漂亮的眼睛吸引住了。只此一眼,他便再也忘不掉。
高三文理分科后,苏韵锦和程铮分在一个班,坐在程铮前面的座位。程铮为了吸引苏韵锦的注意,总是故意找她的碴,结果惹得苏韵锦讨厌他。
后来,他知道苏韵锦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就想方设法帮她。“买面包、故意掉钱、偷偷往她课桌里塞饭菜票”,都被她拒绝了。
理科是他的强项。他每次看她做题半天都做不出来,心中十分着急,终于有一次他忍不住主动上前给她讲解题目。虽然他说话依旧不好听,但解题思路却是简单明了。苏韵锦接受了他的帮助。两人关系有所改善。
可惜过了没多久,程铮就发现自从学校组织他们给苏韵锦家捐款(苏父肝癌晚期,家里为了给他治病债台高筑)以后,她对他又变得疏离冷淡了,让他不知所措。
“她把他的世界烧得烈火燎原,自己却波澜不惊。”
在一天夜里,他终于鼓起勇气问她为什么高二时,他们明明在走廊上撞见过,后来她却装作不认识他。苏韵锦却说自己在分班以前根本没有见过他。
原来那一场美丽的初遇只是他一厢情愿的美梦。
苏韵锦被程铮纠缠得很是无可奈何,问他怎样才能放过她。看着那双朝思暮想的眼睛,程铮情不自禁地吻上了上去,还有她的唇……她既震惊又尴尬,踢了他一脚,然后掉头就走。他在后面喊: “苏韵锦,我……我喜欢你,就是这样!”
这一吻让程铮豁然开朗,明白自己之前做那么多傻事,不过是因为喜欢她。他打算第二天再找她问清楚。
但后来苏韵锦的父亲去世了。程铮好不容易找到机会跟她表白,告诉她自己喜欢她,问她为什么躲着他。苏韵锦说自己现在没有心情说这些,以后再说。他就追问以后是什么时候,她只能敷衍地说高考以后。
他以为她给了他承诺,就开始安心学习。他没有再纠缠她,她也松了口气,全心准备高考。
高考结束,程铮告诉她自己会报北京的大学,期望她也能报那里的大学,跟他在一起。他看她没有回答,就着急地问她要一个结果,一个她当初答应高考后给他的结果。
也许在大家看来,像程铮这样一个优秀的男生喜欢她这样一个灰姑娘,那是天大的幸运。但是她清醒地认识到两人之间的差距。她只想要一份平等的爱情,而程铮看到过她最卑微最难堪的一面。这些都注定了他们之间不可能平等,她不愿意踮着脚尖去爱他,那样的爱太卑微、太令人疲惫了。
说她过于敏感也好,自尊心太强也罢,他的爱,她要不起,也不敢要。
在夜晚的街道上,她轻轻吻了他一下:“这是我还你的。”这是她给他的告别,而他却以为这是她的承诺。
二、大二的时候,程铮千里迢迢跑去找苏韵锦,却发现她有了男朋友。
程铮:“之前我骗自己说,你只是还没学会去爱一个人,原来你只是不爱我。”
“那天你说什么‘这是我还你的’,我告诉你,你开了个头,就还不完!”
程铮考上国内工科最高学府Q大的土木工程专业,却发现苏韵锦竟然去了G市的学校,与他相隔千里,不由得十分生气、失望。
他打听到苏韵锦家的地址,拿练车当借口,去找她。他知道她家的情况,知道她上大学需要钱,所以特意去给她送钱,希望能帮到她。
苏韵锦的确需要钱。虽然即将入读的大学可以让她缓缴学费,等助学贷款批下来再补缴,但她还得挣生活费和路费。
但她不愿意在一个喜欢自己,或许自己也有点喜欢他的人面前那么卑微,所以不肯要他的钱。他只好气呼呼地走了。
上大学后,苏韵锦从大一开始就勤工俭学挣生活费——在系办打杂,在外面做家教。
杨子姗 饰演苏韵锦
“苏韵锦有一张白皙清秀的面庞,额头光洁饱满,眉目清秀,虽然衣着朴素,但身材窈窕,气质沉静”。在大学里,她“告别了卑怯,不再总是低头敛眉”,“开始慢慢绽放出自己的光彩,并不夺目,但自有动人之处”。
大一那年暑期,高中同学聚会,苏韵锦也去了。程铮因为还在生她的气,故意无视她。
大二开学以后,他抑制不住思念,不时打电话到苏韵锦寝室,等她接了电话,他又不说话,但苏韵锦猜到打电话的人是他。
大二那年的五一假期,程铮“好不容易下定决心不再跟自己作对,千里迢迢跨过大半个中国来找一个朝思暮想的人”,然后痛苦地发现苏韵锦竟然有了男朋友。
苏韵锦的男朋友是正在读大四的沈居安。苏韵锦喜欢沈居安那种淡定、温柔。和沈居安在一起,她想到天荒地老这个词,而和程铮在一起,她只想到天崩地裂。
程铮知道沈居安是她的男朋友之后,还以高中同学的身份跟着他们一起去了大悲寺。
他的爱太热烈,灼伤了自己,却始终得不到她的回应,这让他心里很难过。当他找到单独相处的机会就开始质问她,为什么高三暑假亲了他之后就不要他,还不管不顾地在菩萨面前强吻了她。
苏韵锦挣不开力气很大的他,只好咬他的唇,逼他放手,一边骂他不可理喻一边走开,留下颓然失望的他。
程铮说自己明天就要回北京了,三人一起吃饭当做给他践行。程铮心里还在怨苏韵锦,故意逼她喝了一杯酒。她酒量浅,喝完一杯就醉了。
苏韵锦喝醉了以后喊的那一声“程铮”,给了程铮希望,也让沈居安决定和她分手。
苏韵锦因为沈居安要和她分手很生气,去找程铮算账,打了他一个耳光,还胖揍了他一顿,仿佛要把高中时期被他欺负的帐一起清算完。
两人纠缠在一起,程铮不由得有些意乱情迷,差点与她发生点什么,是她的泪水抑制住了他的渴望。
旖 旎的气氛持续不了多久,两人又开始吵架。她说他不懂得尊重别人,从来不考虑别人的感受,说他的脾气太坏,让他以后不要再去找她。他也生气地说她这个人口是心非,叫她走。
后来,程铮给苏韵锦打电话,问她如果他愿意改掉坏脾气,她会不会承认自己其实是喜欢他的,回答他的只有沉默。
“也许在爱情当中,比较在乎的那个人永远是输家。”
韩东君 饰演程铮
三、程铮:“我不要你踮起脚尖看我,而是要你在我身边一起分享……你爱自己多一些也没关系,你继续爱自己,我爱你……这样不是更划算吗? ”
“那就在一起吧,抛开所有的顾虑,即使这样的决定是错,即使今后相互折磨,明天的事留给明天去后悔。”
大二的暑假,程铮再次没有打招呼就跑到苏韵锦家去找她,刚好碰上苏韵锦的母亲再嫁。
苏韵锦和他坦白,说自己虽然不讨厌他,但也不敢爱他。他们之间差距太大,在一起不合适,还劝他去找一个和他相配的人。她的一番话让程铮很生气。大三整整一年,他都没有再去找她。
大四那一年,非 典来袭,苏韵锦的学校有学生确诊被感染以后,全校陷入恐 慌之中。苏韵锦联系不上她的妈妈,感觉自己像被遗弃了一样,焦虑不安。
此时,一年多没联系的程铮给她打电话。她情绪上来,忍不住哭了,然后信号不好,电话断线了。
第二天,坐了一夜火车、风尘仆仆的程铮出现在苏韵锦的面前,让她大为感动。
后来,苏韵锦发现程铮竟然跟患病者同乘过一列客车,而且他现在低烧,不由得十分担心,拉着他去看医生。医生要求程铮至少住院观察7天。
在他住院期间,她每天都在思考“跟失去他的可怕相比,两个人之间的差距是否真的那么重要”?终于,“所有的防备却在一朝瓦解,她只是决定对自己诚实一次”。
她拒绝了他那么多年,两人竟然还是走到今天这一步,也许这就是缘分,躲不开,忘不了。“那就在一起吧,抛开所有的顾虑,即使今后相互折磨,明天的事留给明天去后悔。”
四、相爱容易相处难
程铮出院那一夜,耍了点小计谋让苏韵锦不得不留宿在他那里,又连哄带骗,骗得苏韵锦放松防备,于是两人有了第一次情 事。
程铮成为苏韵锦的男朋友后,既霸道又黏人。他们一南一北,只要他一有空闲,就会坐飞机来找她,害她心疼交通费。
毕业找工作,程铮决定留在北京发展,让苏韵锦也到北京找工作。但苏韵锦对于未来有很多顾虑,觉得自己没有勇气为了他而只身到那么遥远的城市从零开始。
她瞒着他签了一家G市的公司,做客户服务。程铮知道以后,很生气,她也有点后悔。但程铮太爱她了,选择了妥协。她不愿意去北京,那他就去G市和她在一起。
大四那一年的春节,是他们在一起过的第一个春节,一个既简单又甜蜜的春节。他们把程铮在G市的小公寓布置了一番,除夕夜她给他做饭,都是他爱吃的菜,他吃得津津有味。
后来,程铮签了位于G市的西南区域最大的建筑设计院。
毕业以后,两人过了一段十分甜蜜的日子。但俗话说得好:相爱容易相处难。性格、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的差异在两人一起生活后逐渐引起了各种矛盾和争吵。
程铮喜动,苏韵锦喜静,兴趣爱好不一样。协调不了后,两人决定分开玩。
苏韵锦每天下班回来又要做饭,又要搞清洁,而程铮只是打游戏,什么家务都不干。苏韵锦和他沟通,他就说请钟点工,她不愿意。于是她也尝试过什么都不干,最后还是忍不住,被他的懒惰打败了,拿他没办法,只好自己干。
那时候的她在客户服务部工作,还算清闲,可家里家外两边操持也挺累的,于是两人小吵不断。所幸,热恋中的男女,吵完以后也很容易和好。
五、程铮:“这么多年了,你终究还是不爱我。”“我们分手吧。”
大学毕业第一年的春节,他们一起回老家过年,两家人见面。程家父母是很识大体的人,得知苏韵锦的继父失业后就给他介绍了一份待遇颇佳的工作。
大家都怕苏韵锦对此事有想法所以瞒着她。但是苏韵锦还是从继父谦卑的行为看出了端倪。这让她想到大学时拿着捐款箱接受大家捐赠的自己……
程铮二十三岁生日,他的父母送了他一辆价值五六十万的悍马H2深蓝的限量版,他又花了十五万进行了改装。
看着他的生日礼物,正为了筹十一万四千元给继父填补亏空的苏韵锦心中百感交集。她母亲得了宫颈癌,但是瞒着她。继父为了帮母亲看病挪用了工程款,现在公司查账查得紧,他实在没办法,只能来找她。
苏韵锦才工作不久,没有那么多钱。她想过问程铮借,但那时候就不得不告诉他继父挪用公款的事。继父的工作是程家介绍的,现在出了这样的事,他们一家如何在程家面前抬得起头?她又如何在程铮面前抬得起头?
于是,她瞒着程铮向沈居安借了八万,只是程铮很快就知道了,大发脾气,说她有事竟然不是第一时间找他这个男朋友帮忙,而去找以前的男朋友。他拿出八万还给了沈居安。
苏韵锦和程铮在一起,只希望两个人能够平等地相爱。但事实让她很沮丧,不管主动还是被动,她和她的家人“总是处在需要他援助的角色里”—继父的工作、填补亏空的钱、苏母住院治疗宫颈癌的费用等。
她欠程铮越来越多了,她只能通过尽心尽力照顾程铮来找回一些心理上的平衡。
工作两年后,苏韵锦转到市场部,工作忙碌多了,经常加班、应酬。这让已经习惯她围着他转的程铮很不满,两人为此经常小吵不断。
后来苏韵锦因为应酬客户,没接到程铮的电话,害得腿伤还未痊愈而且没带钥匙的他带着她喜欢吃的大闸蟹在外面等了她2个小时。
苏韵锦自知理亏,但是程铮脾气火爆,两人终于爆发了一次大争吵,差点就分手了。此后,两人的关系变得如履薄冰。
苏韵锦觉得程铮的爱“像疾风骤雨一样让人难以喘息”,而且他对他们家的“施舍”让她觉得很有心理压力,不止一次想过要舍弃这段感情,却还是忍住了。此时,她发现自己怀孕了,更觉得进退两难。
程铮很爱苏韵锦,付出很多的感情,他只期望得到她同等感情的回报,但是苏韵锦总是云淡风轻,让他很没有安全感,认为这些年来所谓的爱情,不过是自己的独角戏。
于是在一次激烈的争吵中,他绝望地提出了分手,而她一言不发地接受了,甚至没有告诉他自己怀孕的事就走了。
六、程铮:“苏韵锦,我恨死你,我更恨我自己一边鄙视你,一边忘不了你!”
“韵锦,凭什么只能是我去找你,而你就不可以来找我?四年了,我一直还在这里,可是你在哪里?”
苏韵锦离开程铮以后不久,孩子被发现是宫外孕,没了,而她以后可能很难受孕。分手的痛、失去孩子的痛,这些她都一个人熬过去了。
出院以后,她被派到偏僻的分公司,一待就是三年。
分手后两年,她就把欠程铮的钱打到他的账户上。而程铮收到这笔钱心里很不好受,他把这些钱都拿去给她继父开饭店了。
凭着一股拼劲,苏韵锦在29岁那一年做到了总部的企划科副科长。
她以前的上司徐致衡如今已经成了公司的一把手,和妻子处于分居阶段。徐致衡对她有知遇之恩,从三年前就喜欢她。他自身条件很好,对她也颇为关照。他追求她,她也动摇过,是徐太太一杯酒泼醒了她。
高圣远 饰演徐致衡
苏韵锦和程铮分手四年多,在孟雪的婚礼上重逢。程铮带着已经怀孕的女朋友来参加喜宴,苏韵锦看了只觉心中苦涩不已。自己爱过的人和别人在一起,很快就要当爸爸了,而自己因为那次宫外孕,以后甚至很难怀孕。
巧合的是,程铮的女朋友竟然和苏韵锦住在同一栋楼。也因为这样,苏韵锦和程铮有过几次“偶遇”。
苏韵锦很了解程铮,知道虽然他嘴里不说,但其实还在爱着她。不过他已经有了身怀六甲的女朋友,她不可能接受这样的他。
她避开他,他就半夜找上门,让她给他做一碗面。她不肯开门,他就大声叫喊,逼得她不得不让他进去,给他做了一碗面,把他打发掉。
自那以后,他就经常晚上到她家蹭面吃,还顺便打发了她觉得还不错的追求者吴医生。
被逼急了的她把曾经和他有过一个孩子又没了的伤心往事告诉了他,他伤心地哭了。看着他的泪水,她发现自己的痛原来是有人可以分担的。
苏韵锦后来才知道郑晓彤是程铮的前女友,怀的是别人的孩子,他只是负责帮忙照顾而已,然后顺便拿前女友当挡箭牌来刺激她。
他求复合,她犹豫了。“她怕这一次激情耗尽之后再度回到无休无止的冷战和争吵中。她已经没有心力和资本将过去的剧本重演一遍了。”
后来,苏韵锦的母亲癌症复发,程铮暗中帮忙给苏母找到单间的病房,让她能好好休息,还在苏母病逝后照顾发烧的她。
“四年前的一场分离让他们学会了审视自己”。程铮知道苏韵锦不喜欢他“急脾气,性格强硬,嘴巴坏”,所以努力尝试着去改。而苏韵锦“也尝试着学会豁达和宽容,不那么较真,不那么敏感,试着在值得的人面前卸下心防。”
她曾经因为“无谓的骄傲”,认为他对她好是在施舍她,所以他对她越好,她就越有压力。但如今的她明白了,他是因为爱她才对她好,并非居高临下的施舍,而是情真意切的关爱。这么多年,她终于学会了释然。
程铮说:“我从来没有后悔过跟你分开,因为不管走得多远,我总相信有一天我会把你找回来。苏韵锦,我终于还是找回了你。”
七、结语
《原来你还在这里》这个故事让我有以下两点的感慨:
1、爱情,不过是求仁得仁。
在这个故事里,程铮无疑是爱得比较深的那个人。他一直在追、她一直在逃。每次她让他生气,他就回去等自己气消了,又去找她,而且这场追赶断断续续持续了十一年,可谓非常执着。
苏韵锦不是不爱程铮,只是她性子比较凉薄,不像程铮那样热烈。他们两个的性子,一个如火,一个如水,在一起着实需要很多的磨合。
程铮名牌大学毕业,前程似锦,相貌出众,家境富裕。按理说,他找一个比苏韵锦更好的女子是很容易的事。可是真正的爱情不是通过比较衡量得来的,是心动的感觉。那么多人,他偏偏对她心动了。
即使外人并不看好他们这一对,他从来没有真正放弃过这段感情。因为她是他第一个爱的人,也是他唯一爱过的人,和她在一起,他就感到幸福。这种幸福,不是和所谓身份地位相配的人在一起就能得到的。
爱情,不过是求仁得仁。个中滋味,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最明了,不是吗?
2、“两个想对彼此好的人在一起为什么会这么累?”
莫文蔚《电台情歌》里说:“我们一直忘了要搭一座桥/到对方的心底瞧一瞧/体会彼此什么才最需要/别再寂寞的拥抱”。
为什么程铮付出了那么多的爱,苏韵锦会觉得很累、很想逃呢?因为他们只是凭着一腔热情去爱,去付出,却并不了解对方需要什么,可谓爱而不得法。
每个人成长的环境不一样,性格有差异,兴趣爱好有差异,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金钱观都可能有很大的差异。
有差异不可怕,既然爱上了,就要尽可能去了解对方,看看什么才是对方最需要的,互相协调、磨合。而了解对方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沟通。
坦诚地和对方谈话,了解对方,也让对方了解自己。虽然谈话不会消除所有分歧,但是至少可以减少弯路,减少越爱越累的可能性。
(本文根据辛夷坞《原来你也在这里》小说原著(出书版)写成,与该小说的网络版、同名电视剧情节有所出入。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以上内容是关于最好的羁旅诗100首和一首经典羁旅诗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