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感悟人生的诗词 深山修行的禅诗

国学综合

修行感悟人生的诗词 深山修行的禅诗

死怖游戏围观:℉更新时间:05-15 12:01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修行感悟人生的诗词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深山修行的禅诗和修行感悟人生的诗词的精彩内容哦。

修行感悟人生的诗词 深山修行的禅诗

修行感悟人生的诗词 深山修行的禅诗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修行偈颂》

【宋代】神秀大师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神秀是北宗禅的创始人。他将人的身心比做菩提树与明镜台。人身本是佛身,心性也本来清净。只是由于执着,生起了相对间识,以致于经常为尘垢所染。

因此,要保持心的澄明清净,就必须“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即通过坚韧不拨的修习,才能渐次领悟到佛理而成为佛。

神秀的诗偈,形象地浓缩了佛家修持过程的三个阶段:戒、定、慧,这三个阶段体现着佛教基本世界观。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终南别业》

【唐代】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王维的诗与画极富禅机禅意,文学史上尊他为「诗佛」。「水穷处」指的是什么?登山时溯流而上,走到最后溪流不见了。登山者索性坐下来,看见山岭上云朵涌起。原来水上了天了,变成了云,云又可以变成雨,到时山涧又会有水了,何必绝望?

人生境界也是如此。从水穷到云起到下雨的过程,正如一个人在修行过程中遇到很大的困难,有身体的障碍,有心理的障碍,还有环境的障碍。如果因此而退心,就要把念头回到初发心的观点上。初发心时什么也没有,但回溯当时的情形再看看目前,不是已经走了相当长的路了吗?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颂平常心是道》

【宋代】慧开禅师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这几句诗有着高山流水的味道,天生有些人一看就能明白。禅宗讲究顿悟,这首诗在某种程度上也给未开悟者呈现了以手指月的姿势。闲事,也即烦心之事。关键在于是否能在任何环境中都找到通往风花雪月的境界之路。

春天有百花,夏天有凉风,秋天有明月,冬天有白雪,风、花、雪、月这些在不同时刻都能象征着令人心境豁达之意的事物,便是开悟的人能够保持淡定从容的绵绵无绝之力。说白了就是:若心境豁达,淡定从容,不为琐事所扰,那每一天每一季都是好时节。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临江仙·送钱穆父》

【北宋】苏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

依然一笑作春温。

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

樽前不用翠眉颦。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人生如寄,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云:“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既然人人都是天地间的过客,又何必计较眼前聚散和江南江北呢?以对友人的慰勉和开释胸怀总收全词,既动之以情,又揭示出得失两忘、万物齐一的人生态度。

苏轼一生虽积极入世,具有鲜明的政治理想和政治主张,但另一方面又受老庄及佛家思想影响颇深,每当官场失意、处境艰难时,他总能“游于物之外”,“无所往而不乐”,以一种恬淡自安、闲雅自适的态度来应对外界的纷纷扰扰,表现出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旷达、洒脱情怀。

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

《妙色王求法偈》

一切恩爱会,无常难得久。

生世多畏惧,命危于晨露。

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

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大多数的男男女女,世间纠葛,总难离爱恨二字。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讲的是佛道修行,讲的是人的七情六欲,贪嗔痴念。

佛教修行更多的讲究反查自身,通过禅达到悟的境界。什么是禅?大概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身的“禅”,从现代人的观念出发,禅更具有广泛的含义,一花一木是禅,吃喝拉撒亦是禅,世间万物,莫不有禅,莫不有佛性真如。

禅是梵文“禅那”的音译,在梵文中的本意是“静虑”,通过瑜珈禅坐的方式澄心静虑,返观自身,去除爱恨纠葛,截断贪嗔痴念,从而消除一切外界加诸的影响,以人的本心去悟到世间万物的真理,去掌握无处不在的佛性真如。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饮酒·其五》

【晋代】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世人多熟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而有人则更喜欢“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那天然、如璞玉一般的诗词直抒胸臆,没有一点矫揉造作的成分。“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种意境更是每一个现代人毕生追求但却永远无法达到。

其实,有时候,我们应该让我们收拢身心,远离一些名利、物质、世俗的追求,心情自然会变得宁静起来,渐渐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将会更加真率,更为自然!

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桃花庵歌》节选

【明代】唐伯虎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花酒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车尘马足”只是富贵者的趣味,而花和酒注定与贫者结缘。如果用金钱和物质来衡量,这两种人两种生活自然有着天壤之别,但换个角度去理解,那些富贵者须得时刻绷紧神经,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地过活,而所谓贫者,却能多几分闲情,多几分逸趣,反而活得更加自然、真实,更加轻松和快乐。

然而此中真义并非人人悟得,君不见“别人笑我忒疯癫”?而“我”,却不以为然:“我笑他人看不穿。”难道你们没有看到,昔日叱咤风云富贵至极的君王将相,如今又如何呢?不但身已没,势已落,连花和酒这些在他们生前不屑一顾的东西都无法奢望了,甚至连坟茔都不保。

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

《西游记》乌巢禅师偈子

【宋代】吴承恩

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

人人有座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

正法合道,也就是正法和道原本就是一体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没有道,舍本逐末的四处寻访也是白搭。

慧能大师在《六祖坛经》里面说: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心外无佛,自己纯真的本性就是佛。把心治好,有清净正直的思惟,有善良的言行,有知足常乐的心态,我们的生活自然就能安稳祥和、幸福快乐。

心底清静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退步》

【五代后梁】布袋和尚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心底清静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不可否认,世界存在着不公平。有时候我们的退步,可能会让一些人得寸进尺,但小人得志,是永远笑不到最后的。人,任何事都容易学,而最难学会的就是宽容。人与人相互间碰撞的时机很多,有很多事都是在有意或无意间发生的。所以,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当然,宽容绝不是听之任之,也不是怯懦、放纵的代名词。忍让并不是不要尊严,而是成熟、冷静、理智、心胸豁达的表现。有句老话说的好:吃亏者长在,能忍者自安。所谓忍,不是忍气吞声,而是一种大度;退,不是怕而退,而是谦让宽容。

菩提何来有证果,今日方知我是我

《水浒传》鲁智深偈子

施耐庵

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

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

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佛家有人生三重境界之说,即: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菩提何来有证果,今日方知我是我。即一旦放下种种执着,包括“放下”这一念也不生起,这时我们本有的清净自性或说佛心、如来藏,就得以显发。

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此为做人与处世。在人生历程中,三个阶段交互错杂,时而看山是山,时而看山不是山,时而又看山还是山,反思过来,终于明白原来人生就是熬,需要更多历练,更多感悟。

英语简单句子(365句常用英文口语)

365句常用英文口语,背下这些句子,基本的口语交流没问题

柘利老师为初学者定制的《和老外交流最常用的1000句口语》就能为初学者尽快开口说英语起到非常强的促进作用。

总共100节课,每节课10句,讲解+教读+复习三大优势,学完你肯定会读会说!

刚刚发布,就已经有240多人人购买学习,彰显了该课程的教学实力和成果!

春夏秋冬句子(四季轮回的哲理句子唯美句子短句_春夏秋冬表达人生感悟)

推荐四季轮回的哲理句子

1、陌生人分两种,不认识的和假装不认识的。

2、悲伤,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沉溺在其中,直至窒息。

3、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4、一味忍让不可取

5、一个人总要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风景,听陌生的歌。最后你会发现,原本费尽心机想要忘记的事情真的就那么忘记了明明说着看开了,放下了,每次却总是不自觉的想起那个给与温暖的人;每每又总是在微笑沉醉时看到了现实,想到了伤痛,然后,冷的感觉再也暖和不起来了,如此反复,心,终于累了,现实就是这样。我曾经醉过,却又最终醒来,我正在行走,却找不到方向。

6、不要活在自己的定于世界里不然你会失去很多

7、由于这改变了的环境,这充满希望的新天地,我的各种官能都复活了,变得异常活跃。但它们究竟期望着什么,我一时也说不清楚,反正是某种令人愉快的东西,也许那东西不是降临在这一天,或是这个月,而是在不确定的未来。

8、对待生活我很乐观,所以我的生活过得很快乐。

9、爱情里所谓的生不逢时,就是:君恨我生晚,我恨君生早,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10、人之所以不快乐,就是计较的太多;不是我们拥有的太少,而是我们计较的太多。不要看到别人过得幸福,自己就有种失落和压抑感,其实你只看到了别人的表面现象,或许他过的还不如你快乐。人之所以会烦恼,就是记性太好,该记的,不该记的都会留在记忆里。学会放下,别让自己活得太累。(四季轮回的哲理句子 句子大全)

11、人的行为出于下列七因之机会、本性、强制、习惯、理性、希望、热情。

12、岁月若水,宁静则美。生活不是演戏,不可能每个镜头都有精彩。每一寸光阴,都由我们自己去慢慢体验,无法倒带,也不能快进。倘若艰难,需要忍耐,以平和的心态,一寸一寸将它磨平;如果得意,切莫忘形,以淡然的心态,慢慢享受她带来的愉悦。让每一段岁月,似宁静的湖水,为生命营造祥和与美丽。

13、俗话说: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可俗话又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14、美人三分钟就腻了,丑八怪却永久不灭。

15、建立和巩固家庭的力量是爱情,是父亲和母亲、父亲和孩子、母亲和孩子相互之间的忠诚的、纯真的爱情。

修养的句子(道德经)

《道德经》:待人温和,是一种修养。

人生最好的状态,就是“待人温和”。

待人温和的人内心没有戾气,抛开那一份偏激,即便身边出现风雨雷电一般的嘈杂与繁复,自己只能保持一份镇定,这也叫做自然之道。

《道德经》中说: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这句智慧就是说:“善于做事的人不崇尚武力,善于打斗人的人不会轻易被人激怒,善于战胜对方的人不与对方正面争斗,善于用人的人叫做对人谦下。

这就是人生最好的心态和举止,让自己的心性有一份温和的道理,待人温和,秉持的是一份不怒不争,这样的人可谓是大修养,大格局之人。

一个人如果在生活中情绪过于激进,不懂待人温和,就如同小孩子一般,有情绪就哭闹,这样的人成不了大事。

即便是“伪装”出来一副温和谦下的姿态,对于别人来说,都会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这在为人处事之中,会让你占据非常有利的位置。

当年陈仲弓的儿子陈纪,在11岁的时候去拜访袁公,袁公就问他:“令尊在太丘县为官的时候远近闻名,很多人都赞扬他,他做了什么事?”

陈纪就说:“家父在太丘,对于强者用德行安抚,对于弱者用仁慈体恤,让他们安居乐业,时间久了自然受到尊敬。”

袁公说:“我以前也任过县令,做的也是这样的事情,不知道是令尊学我,还是我学令尊呢?”

陈纪从容的回答:“周公和孔子也是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他们相隔甚远,但是为官处世的态度却是一样的,周公也没有学孔子,孔子也没有学周公。”

当时陈纪年龄虽小,只有11岁,但是他听得出袁公的话里有话,袁公想用言语诱导陈纪评自己和他的父亲。

这个问题其实很让人难回答,稍微有不慎自己的家父不仅颜面丢失,而且还会得罪袁公,袁公并不是想知道谁学了谁,而是有意的为难陈纪。

但是陈纪这个时候却能镇定的说:“周公和孔子不是一个时代的人,为官和处事却是一样的。”

他在这里巧妙的用周公和孔子比喻了自己的父亲和袁公,既照顾了对方的尊严,又保存了自己父亲的体面,袁公听了这个回答,想必也非常佩服。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很多人学习的都是以强硬的姿态来对待对方。但是殊不知,人生最好的状态是一种温和与谦下。

《道德经》中说“强梁者不得好死”。

以强硬姿态为人处事的人,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埋下的也是一个祸患,难以保全自己,也会惹致灾祸。

《孙子兵法》中说:“用强硬的手段驱除士兵攻城,是最下等的策略,只有不战而胜方为大胜。”

在日常生活中友善和睦,待人温和,不要挑起争端,否则杀敌一万自损三千,又有什么样的意义呢?

待人温和并不是一味的懦弱,而是选择退一步,在看似成全对方的基础之上,成全的是自己的人生。

这是一种良好的素质和修养,老子说“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是道德经不争的核心智慧。

以不争的姿态,来成全我们自己更好的人生。

当你不与天下去争的时候,天下自然没有人能与你争夺,放下眼前短暂的利益之争,目的就是为了维护自己长久的人生。

本文由国学书舍原创,看了这一篇章的智慧,您有什么不一样的感悟呢?

修养的句子(提高个人修养的六字真言)

提高个人修养的六字真言

一.静

少说话,多倾听。因为爱说话的人,本就失去了一分宁静的美。而且,言多必失。有句话是,三思而后行,三思而后言。即使是网络这个靠语言交流的平台,多言也会让人讨厌的。想说话了,就对自己说,不要对别人说,因为现在几乎没有人愿意听。

二.缓

有句训诫是,讷于言而敏于行,而我认为,在某种情况和某种环境下,应该是,讷于言而缓于行。我已经尝过“缓于行”的甜头了。做事,你太快了,有时候,你刚做好,领导认为不需要做了。而且,你太热心,一种微妙的心理,他又会不那么舒服,以为里面是不是有什么特别之处。缓,还有个好处,就是可以在别人失败的基础上,走成功的捷径。反正不是做生意,不需要抢市场。关键是太能干的人,会成为嫉妒和防备的对象。

三.忍

面对不公,别气愤,别宣泄。一来气愤伤身体,二来气愤不解决问题。“有肚量去容忍那些不能改变的事,有勇气去改变那些可能改变的事,有智能去区别上述两类事。”这是成功者要具备的三个素质。既然有些事情不是个人能力所能作为的,何不冷眼旁观呢?宣泄不满,只会让旁人看戏。

四.让

大是大非,不能退让,但小事情,尽量听别人的意见。能按别人的意见办的,就不坚持己见。退一步,海阔天空。而且如果是按别人的意见办的,错误也就有所分担。

五.淡

一切都看淡些。对名利,对金钱,对感情。没有什么是离开了就不能活了的东西。得失也是辩证的,你在这方面损失了,你的心灵会得到释放,会有机会去尝试别的选择。越是看得淡,就越是心灵平静,就越能体会平凡的幸福。

六.平

是平凡,是平淡,是平衡。有棱角的坏处,就是让别人咬起你来很容易下口。思想是存在于工作之外的。如果一个人,能把思想和行为统一在工作之中,那是有决定权力的领导。有句针对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的网络时髦语言:“思想有多远,你就滚多远。”在事业单位,你的思想仅可以存在于你有权利作决定的范围内。尽管平凡的人,没有什么色彩,但往往生存的时间最长。人要活得精彩,首先是要能活下去,而不被踢出局。有朋友说“对工作,要信奉唯物主义;对生活,要信奉唯心主义。”因此,我们需要有亲密的朋友,要有自己展露思想的安全空间。在那里,我们就可以显示我们的不平凡了。

以上内容是关于修行感悟人生的诗词和深山修行的禅诗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

标签:深山修行的禅诗

标题:修行感悟人生的诗词 深山修行的禅诗

链接:http://m.zhaichaow.cn/z/1587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