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最思念的人情书 想念一个人的情书怎么写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写给最思念的人情书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想念一个人的情书怎么写和写给最思念的人情书的精彩内容哦。
写给最思念的人情书 想念一个人的情书怎么写
道一声,亲爱的,我好想你,这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包含了太多心酸与无奈,盈满了太多无助与期待……。
多想,让时光逆回经年,我和你还能重温初初相见的温柔与浪漫。
多想,还能够牵你之手,一同漫步于陌上春风里,静待花开得惊艳。
闭上眼,静静地感受和你一同沐浴清风的温柔,在意念中冥想和你相依花海间的浪漫,那种感觉,想想,都是人间销魂的痴醉。
可是,睁开眼,我却再也走不进你的世界,空留一颗无助的心,在阡陌红尘间守着往事,念你千遍百遍。
缘分的世界,总有太多无奈,隔着世俗,隔着人海,你就是我爱而不得的遗憾。
是你让我领略了爱情的甜蜜,是你让我体会到了相思的心酸,这份爱,无论是苦是甜,皆是我心甘情愿。
爱过一场,相思一世,一诺地久,一念天长。
有一种真爱,不敢联系,却做不到忘记
岁月,飞花叶落,辗转迁徙,一年一年的流光,早已沧桑了太多往事,可是你的记忆永远都是那么清晰。
明知过往时光再也回不去,可我还是舍不得将你忘记,旧时光中的相知相携,成了我记忆中永恒的美丽。
曾经深深爱过你,如今痴痴念着你,一份真爱,深深地典藏于心底,不敢联系,也做不到忘记,只能一个人在回忆的世界里汲取爱的温柔,慰藉薄凉的心扉。
亲爱的,我爱你!燃尽深情只为你,不能在晨钟暮鼓间与你相伴相依,就在脑海心间暖暖地想着你,用我的思念陪伴你,让我的祝福环绕你。
爱成往事,祝福永远,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一念天荒地老,一爱海枯石烂
有人说,山是水的故事,云是海的故事,在我心中,你就是我的故事。
故事的结局不尽圆满,故事的过程,却是我心中思之销魂的痴醉。
我不知道,你是否还记得我们的爱情故事,但我知道,这一生,无论你走多远,你都是我今生念念不忘的情牵。
一念天荒地老,一爱海枯石烂,我的心为你化作了心中恒远,我的爱为你变成了人间痴念。
这一生,我甘愿为你画地为牢,封心锁爱,困顿一生,相思一世。
写一封情书给亲爱的你:你是我远方最想念的人
有一种缘,散了,远了。
有一种念,痴着,深着。
身边少了你的陪伴,心中全是对你的想念。
想你,在每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
想你,在每一个月华如水的静夜。
想你,在读一本书的时候,在听一首曲的时候,在饮一盏茶的时候,在行一程路的时候。
想你,在山间,在水畔,在风中,在雨里。
想你,想你,想你,想你,想你……。
曾经不顾一切地爱过你,如今不顾一切地想着你,有一种痴念,是无法抑制的心动,有一种真心,是不能自已的情牵。
不管你知不知道,无论你懂不懂得,我都会在这一方土地上,将我对你的爱进行到底,因为,我真的割舍不下对你的痴迷。
执笔,写一封情书给亲爱的你,轻轻告诉你,你是我远方最想念的人,是我今生最值得的相遇。
形容衣服好看的句子(乡土散文丨儿时的补丁衣裳)
文图/江浙一兵
(图一来自网络)
出生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对穿补丁衣裳一定是记忆犹新,很多时候衣裳都是有补丁的,没有补丁反而显得有些不正常了。
在我们那个年代,吃不饱、穿不暖是常态,平时穿的都是破破烂烂的,只有过年和走亲戚时,才会舍得穿上没有补丁的新衣裳。"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那是农村人穿衣的真实写照。
儿时穿衣裳最容易破的是裤子后屁股底和褂子的袖口,尤其是小孩子屁股坐不住,磨来磨去的,时间久了裤子自然就破了。缝补衣裳也是一门技术活,农村妇女一个个心灵手巧,缝补浆洗样样在行。
儿时经常见到母亲在煤油灯下为我们缝补衣裳的场景,只见母亲扎着蓝布头巾,迎着暗淡的灯光,中指戴上一枚如同金戒指的顶针箍,找出一枚细长的小号缝衣针,扯下一根长长的棉线,把线头用十指和拇指轻轻拈一下,对着针眼小心奕奕的穿来穿去,有时还会用舌头将线头添一添,这样穿针更容易些。年轻时的母亲穿针几乎一次性通过,用剪刀裁一块衣裳破洞稍大一点的旧布,一针一线地缝起来,缝好后再上下左右瞧一瞧,周正了才会拿给我们穿。
小孩子都是要脸面的,刚开始时对穿补丁衣裳一百个不情愿,却也没办法,只好平时穿衣小心再小心些,尽可能不将衣裤磨破。过年穿的新衣裳视若珍宝,平时在家里帮父母干农活,一般都穿件旧衣裳,也不再那么讲究,心里自我安慰道,在家穿的不会有外人看到。
在我们那个年代,既穿过粗布衣裳,也穿过的确良、卡叽布的,的确良衬衫那是算好的,一般人家孩子穿不起。记得我大姐出嫁时,夫家只买了八对布料,最好的是华达昵的,那时的衣裳没有现成的,都是手工或裁缝师傅做的。
农村的孩子大冬天唯一御寒的衣物就是老棉袄,粗布棉花做的,内衣连件像样的毛线衫都没有,冬天的西北风刮起来,身上的老棉袄直透风,经常冻的瑟瑟发抖。一件老棉袄要穿好几年,常常是补丁摞补丁,有时棉絮都露出来了还舍不得扔。老棉袄也成了儿时一段难忘的记忆。
在农村即便穿破的衣裳也会派上用场,母亲会剪成一块块碎片,用面糊一层层糊好晾干,并可以帮我们纳千层底的布鞋了,每到过年时都能穿上母亲做的新布鞋,特舒适、特温暖、特幸福!
记得我们孩子小的时候,有一次大丫不小心在小公园玩耍,把裤子的膝盖处摔了个大洞,岳母知道后首先关心的是孩子摔伤了没有,另找了一块小熊模样的贴贴布,岳母帮其缝好,却成了一个漂亮的点缀,孩子特喜欢。
如今多少年过去了,我离开家乡也有36年了,再也没有穿过母亲缝补的衣裳,倒有几分怀念。想想现在的孩子真幸福,每天都是过年,每天都穿新衣裳,真正的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有些时尚的年轻人,还专挑衣裤有破洞的穿,上了年纪的老年人怎么也看不懂。
补丁衣裳那是一代人特有的记忆,也是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好传统的最好传承。人是衣服马是鞍,衣着光鲜固然重要,心灵美、思想美、行为美才是真的美!
完稿于2023年4月11日太湖之州南太湖新区弁山脚下。
描写中午太阳的句子(高中地理)
知识点
- 晨昏线
由于地球自转,并且地球既不发光也不透明,因此产生了昼夜交替。白昼与黑夜的分界线,叫做“晨昏线”。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①晨线:由黑夜进入白天的分界线,叫做晨线,晨线上的地点同时日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为6:00;
②昏线:由白天进入黑夜的分界线,叫做昏线,昏线上的地点同时日落,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为18:00。
图1 晨昏线示意图
例题
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远日点附近时,甲、乙两地分别于当地时间5:40和6:20同时看到日出,据此完成1~2题。
1、甲地位于乙地的( )
A.西北
B.东北
C.西南
D.东南
2、与乙地相比,甲地( )
A.日出更早
B.昼长更短
C.正午太阳高度角更小
D.纬度更低
答案:A、A
精讲精析:(1)分析甲地、乙地的位置。①由题干可知,此时为远日点附近,即此时为7月初,晨昏线倾斜,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②甲地、乙地同时看到日出,即两地都位于晨线上;③此时为7月,为北半球的夏季,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日出早于6:00(甲地);南半球昼短夜长,日出晚于6:00(乙地),即甲地位于乙地的北方;④如下图所示,两地同时位于晨线(图中红色两个点),且甲地位于乙地北侧,则甲地一定位于乙地的西北侧,选项A正确(如果同时位于昏线,则是图中蓝色的两个点)。
(2)分析甲地、乙地的自然地理现象。①甲地5:40日出,乙地6:20日出,两地的日出时间关于6:00对称,并且同时位于晨线,因此两地的纬度对称(纬度相等,甲地为北纬,乙地为南纬),因此选项D错误;②此时为7月初,太阳直射北半球,据此甲地更近,因此甲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更大,选项C错误;③此时为7月初,为北半球的夏季,因此北半球昼长夜短(昼长>12h),南半球昼短夜长(昼长<12h),甲地位于北半球,乙地位于南半球,因此甲地昼长更长,选项B错误;④日出时间=12-昼长/2,甲地的昼长更长,因此日出时间更早,选项A正确。
思路梳理
本节例题的难度很大,解题思路为:①根据地球所在的公转位置,分析此时的月份,进而分析南北半球的日出时间,判断甲地、乙地的纬度位置(南北方位),并根据两地同时看到日出,判断出两地都位于晨线,进而确定两地的东西方位;②根据两地的日出时间,分析两地的纬度(相等),并根据此时的季节,判断太阳直射点的位置,进而分析此时甲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昼长,并根据昼长分析日出时间的早晚(日出时间=12-昼长/2,昼长越长,日出越早)。
【每晚20:00,每日一题,学好地理】
古代描写男子俊美的句子(看到了开头)
童话总是在王子和公主结婚后戛然而止,可是人生不会。
历史上就有很多大咖,我们看到了他们的光鲜亮丽或者励志感人,却不曾料想到,他们的人生后半段竟走向了令人“大跌眼镜”的 “烂尾”。
今天,诗词君就为大家盘点几位妇孺皆知的历史大咖反转的人生。
古代第一美男潘安
很多人都爱看古装剧,男神因古装而格外俊逸。可是近来圈内却盛传“天下苦古装丑男久矣!”古装美男都去哪啦?!
回溯中国历史,西晋就有一个人毫无争议地占据了古装颜值的巅峰。他就是潘安。
潘安本名潘岳,字安仁,潘安这个名字其实是来源于杜甫的一句诗“恐是潘安县,堪留卫玠车。”
究竟有多好看?
从他贡献的第一个成语 “掷果盈车”我们可以想象一二。
据史书记载,年轻的潘帅“姿容既好,神情亦佳”。他不是一般的“佳”,他已经“佳”到了不敢轻易出门。
倘若他出门逛个街,势必增加交警和安保工作者们的负担。
古代的粉丝那也是相当狂热的一个群体。女孩们见了会尖叫,会忍不住奔过去手拉手围住他,凡他出现的地方,必会造成交通拥堵。
就连老妇人见了他,也会纷纷把好吃的水果,好看的鲜花扔给他。
于是潘帅只能“满载而归”。
后来人们凡称某位男子俊美,都会说“貌若潘安”。
世上美男并不少,但是像他这样把自己美成了形容词的唯此一人。
更难得的是,这人不仅美在皮囊,还美在内涵。
他文笔也美,人称“才华如江”。他可是魏晋第一流的文学家。《秋兴赋》《闲居赋》都是那个时代的顶峰之作。
喜欢他的女生不计其数,明明可以情史一大本,偏偏他还是个专情之人。
12岁时,他就与杨氏订婚,两人相亲相爱,相守三十多年。于是他又贡献了一个成语——潘杨之好。
公元298年杨氏早早离开人世,潘安含泪写下三首悼亡诗,乃是古代悼亡诗的先驱之一。
悼亡诗三首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
之子归穷泉,重壤永幽隔。
私怀谁克从,淹留亦何益。
僶俛恭朝命,回心反初役。
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
帏屏无髣髴,翰墨有馀迹。
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
怅恍如或存,回惶忡惊惕。
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
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
春风缘隙来,晨霤承檐滴。
寝息何时忘,沉忧日盈积。
庶几有时衰,庄缶犹可击。
皎皎窗中月,照我室南端。
清商应秋至,溽暑随节阑。
凛凛凉风升,始觉夏衾单。
岂曰无重纩,谁与同岁寒。
岁寒无与同,朗月何胧胧。
展转盻枕席,长簟竟床空。
床空委清尘,室虚来悲风。
独无李氏灵,髣髴覩尔容。
抚衿长叹息,不觉涕沾胸。
沾胸安能已,悲怀从中起。
寝兴目存形,遗音犹在耳。
上惭东门吴,下愧蒙庄子。
赋诗欲言志,此志难具纪。
命也可奈何,长戚自令鄙。
曜灵运天机,四节代迁逝。
凄凄朝露凝,烈烈夕风厉。
奈何悼淑俪,仪容永潜翳。
念此如昨日,谁知已卒岁。
改服从朝政,哀心寄私制。
茵帱张故房,朔望临尔祭。
尔祭讵几时,朔望忽复尽。
衾裳一毁撤,千载不复引。
亹亹朞月周,戚戚弥相愍。
悲怀感物来,泣涕应情陨。
驾言陟东阜,望坟思纡轸。
徘徊墟墓间,欲去复不忍。
徘徊不忍去,徙倚步踟蹰。
落叶委埏侧,枯荄带坟隅。
孤魂独茕茕,安知灵与无。
投心遵朝命,挥涕强就车。
谁谓帝宫远,路极悲有余。
而他,一生都没有再娶。
潘安还勤政爱民。
279年,潘安为河阳(今洛阳吉利区)县令。
为官期间,他积极带领百姓大力开展城市美化。到处种满桃树李树。
人民安居乐业,河阳春天成为打卡胜地,“河阳一县花”成为千古美谈。
大家先别着急被圈粉,就是这样一个有颜值有才华有情义的人间尤物,最终却走上了烂尾人生。
我是人工分割线。
西晋初年,老门阀才有出头之路。
多年遇冷的潘安越来越明白,长得再好也不能当饭吃,想活得好还得有权有势。
公元290年,傻皇帝晋惠帝上位。
一朝天子一朝臣。潘安觉得机会来了,为了能尽早进入晋朝权利中心,他选择了走趋炎附势的捷径。
这时,西晋真正的CEO是貌丑而善妒的皇后贾南风。
她有一个侄子叫贾谧,借着贾后的东风,贾谧也能呼风唤雨。
由于贾谧他也算半个文艺青年,他搞了个24友的集会,潘安由此攀上了比自己小几轮的贾谧。
每当贾谧出门,潘安竟然对车驾扬起的尘土相拜,直到车后面的尘土消散。
昔日昂首阔步的翩翩的少年已经沦为了俯首帖耳的阿谀小丑。而且,他捧的还是臭名昭著的贾氏集团。
公元300年初,太子因为莫须有的罪名被废。其中的导火索祷神文据说就是潘安受贾后指使所作。
有一种说法就是,潘安仁之所以被叫做潘安,还有一大原因就是,他后期的黑化令他再也配不上这个“仁”字。
风起云涌,只有三流政治头脑的他又岂能看清历史的走向。
四月,赵王司马伦发动政变,贾后等被诛杀。
冤家路窄。
潘安遇到了克星孙秀。
孙秀曾经当过潘安父亲的手下,如今却成为了司马伦的参谋长。
早年间,潘安因为看不惯孙秀讨好杨骏的谄媚嘴脸,就经常以主人的身份鞭打羞辱孙秀。
“嘿嘿嘿,当年的事,你都忘了吧?”
“不好意思,我从来都不敢忘!”
心存侥幸的潘帅最终没能躲过刑场。
孙秀送了他一个响当当的罪名——与石崇勾结淮南王司马允等叛乱。
于是潘安与昔日好友石崇被押上刑场,同时被杀,再美的皮囊最终落得惨不忍睹。而且他还被夷灭了三族。
古代第一悯农诗人李绅
你的第一首启蒙诗是什么?
除了《静夜诗》、《春晓》······相信《悯农》这首诗也一定名列前茅。
好多幼儿园开餐前,老师都会让娃娃先背一背。
这首诗的作者李绅堪当古今第一爱惜粮食大使。
唐代中期,安史之乱的爆发令社会动荡不安,民不聊生。
越来越重的赋税压得农民根本连腰都直不起来。
祖籍亳州(今安徽省亳州市)的李绅年幼丧父,跟着母亲迁居到江苏无锡。由于生活困苦,常年只能寄居在惠山寺庙里苦读。
早年的困苦和经书的滋养让青年李绅有一颗敏感且纯粹的心。
看到在田地里的农民顶着烈日,不停地劳作,结果连自己的温饱问题都不能解决。他不由得生起了同情心。
于是是愤然写下《悯农两首》:
其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其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两首诗浅白真挚,正切痛点,共情力极强。
尤其是第二首还相当具有实用的教化作用,于是流量飞涨,很快就成为了妇孺皆知的名句,并且流传千古。
能写出这句子的想必定是个体恤民间疾苦的大善人啊!
通过不懈努力,李绅终于在27岁就考中了进士 。初入仕途的他确实还算行为正派,体恤百姓。
然而,他很快就发现,倘若自己两袖清风,反而会被同僚疏远。想彻底摆脱当年的苦日子就得学会拉帮结派、拼命往更高处爬。
一个人最可怕的成长是什么?就是成为自己曾经最讨厌的那种人。
李绅就成了他亲笔讽刺过的暴虐之官,鱼肉百姓,贪赃枉法。
840年,任淮南节度使的李绅向当地百姓征收重税,又对百姓们施之于严刑峻法,导致不少百姓想抢渡淮河“逃难”。
下属急了,他却淡定地拿出了惊人麦子秕糠理论:你见过用手捧麦子吗?饱满的颗粒总是在下面,那些秕糠随风而去,这事不必报来。”
你能相信这就是那个写“粒粒皆辛苦”的人说出来的话吗?
从唐宪宗到唐宣宗,朋党之争争得火热。他作为李党的核心人物,一度当上了宰相,还在这个位置上坐了4年。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随着官位提升,这个人也越发“膨胀”,生活豪奢。
刘禹锡从和州刺史调入京城,李绅请他吃饭。
饭局上安排了一大堆美女助兴。刘禹锡半讽刺半恭维地赋诗一首:
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
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
这阵仗,李司空是见惯了的,可是我这小刺史简直要销魂断肠了啊!
此诗一出,李绅直接把歌姬赏给了他。
"司空见惯"这个成语正是来自于这个故事。
这个故事有多少夸张且不论,他醉生梦死的奢靡早已经在各种“摆谱”中被实锤。
凿壁偷光的勤学少年匡衡
接下来,我们要再讲一个故事,又是咱小时候的老熟人。
他就是全国中小学生们的勤学励志好榜样“匡衡”。
匡衡生于西汉末年的东海郡承县(今山东省枣庄)。
不同于很多文人祖上多多少少有过书香基因,他是地地道道农民的孩子,回溯好多代都是务农为生。
可是,到了匡衡这里,匡家的历史要改写了。
这个娃天生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同龄人都想着上树抓鸟下河摸鱼,他最大的爱好却是“搞学习”。
幸运的是,他跟着一个亲戚学认字,有了基本读书的能力。
可是他依然没钱买读书啊,于是他只能去有钱人家里做帮工,不要工钱,只求能借书给他来读。
随着年龄增长,他白天得做更多的活了,读书时间被挤压的他只能晚上再战。
可他家里连点灯的油也买不起,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邻居家灯火通明,于是就悄悄在墙壁上凿了个洞,晚上就借着这个洞透过来的灯光看书。
在他的刻苦努力下,他后来成了学富五车的经学大师。
这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励志故事“凿壁偷光”。
若是故事就到儒学大师这里该多好,可惜并没有。
匡衡步入仕途后,他以擅长经学的特长赢得了汉元帝的赏识,得到了高升的机会。
一个人倘若对权势太过执念,势必会在不知不觉中丢掉初心。
他发现,无底线迎合皇帝、权臣,更容易进入升迁快车道,于是他在往上爬的过程中逐渐抛弃了初心,而是任凭自己在黑暗的漩涡中沉沦,最终成了官场大混混——弄臣。
匡衡曾被安排代理丞相之职,还被封为安乐侯。
走上这个位置后,曾经的正义心已经成了他的身外之物。
他迅速同皇帝宠信的宦官石显勾结到一起,看谁不顺眼就整谁。
那个“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陈汤,屡屡为大汉扬威。
匡衡却一再给他泼脏水,说他“妄自兴兵,屡开边事,无功而有罪”,非要把陈汤免官下狱不可。
这只迂腐贪狼已经咬红了眼,毫无底线了。
“安乐候”是他的人生巅峰。也为他的跌落埋下了种子。
最终,被人弹劾免除了职位,贬为庶民,年事已高的他没过多久便病死于家乡。
黄粱一梦,一代励志表率终成变质典型。
网上有个段子:如果人生可能会烂尾,那么还有必要赢在起跑线吗?
歪话有正理儿,既然剧情反转随时都可能出现,光顾着抢跑有什么用。
正如知名文化节目《朗读者》曾经贡献过的这样一个金句: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永恒的选择题。以至于到最后,我们成为了什么样的人,可能不在于我们的能力,而在于我们的选择。”
面对名利地位,趋炎附势做谄媚小丑是潘安的选择;
人固有一死,重于泰山是司马迁的选择;
在官场大染缸,同流合污鱼肉百姓是李绅的选择;
同在染缸,一肚子不合时宜与民同乐却是苏轼的选择;
权势诱人,放纵沉沦是匡衡的选择;
面对仕途翻身的机会,山水有清音却是孟浩然的选择;
······
我们没法拒绝苦难、诱惑、干扰······但我们依然可以选择把握住人生的方向盘。
【版权声明】本文由诗词世界原创发布。
爱护花草树木的句子(写)
我们身边随处可见植物的身影,它微小如苔,亦生机勃勃;它春华秋实,亦笔直挺拔;它精致细腻,亦虬髯盘旋……它用一个名称组织万千品类,它的存在便是一幅春夏秋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写“植物”的优美文段吧!
写“植物”的20个文段
1、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却也像绯红的轻云。
2、都说梨花像雪,其实苹果花才像雪。雪是厚重的,不是透明的。梨花像什么呢?——梨花的瓣子是月亮做的。
3、有一天黄昏,我兀坐窗前,面对伴我岑寂的红叶,忽然想起那后园的红树,便信步走去,作即兴的拜访。谁知那如火如荼、盛极一时的树冠,已经凋零殆尽,只剩得空枝濯濯,横斜地对着沉闷的寒空。树根四周,都是萎黄的枯草,落叶已片影无存。只是近处有一堆雪白的寒灰,其中留着残红点点,是些未烬的碎叶。想是园丁把落叶扫到一处,点把火烧了,好待来年化作春泥,给那峥嵘的老红树添点肥料。
4、昆明木香花很多。有的小河沿岸都是木香。但是这样大的木香却不多见。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密匝匝的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涨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打得湿透了。
5、大朵菊黄色的菊花是龙须菊,它的花瓣嫩黄嫩黄的,边稍带着点卷儿,仿佛是理发师烫过的头发一样。还有盆球菊,它有两种颜色一种是黄色,另一种是白色的,黄色的菊花,朵朵花儿就像毛茸茸的鸡娃娃。白色菊花像一层层冰霜。
6、进了院子,我俩看了半天那两颗柿子树。秋风几乎把所有枯黄了的柿叶吹落下来,一院子树叶,竟把地上的砖都盖住了。树一落叶,便尽显柿子了,让人觉得满树都是柿子。那柿子长得很大,扁扁的,熟透了,橙红色,打了蜡一样光滑,那夕阳的余晖里,仿佛挂了两颗温馨的小灯笼。
7、枝叶近似槐树,抽条甚长,初夏开紫花,花似紫藤而颜色较紫藤深,花穗较小,瓣亦小。风摇紫穗,姗姗可爱。
8、玉兰开花时如玉片,蕊似黄鹅,一树光明。
9、中午时,太阳金光万道。葵花进入一天里的鼎盛状态,只见一只只花盘,迎着阳光,在向上挣扎,那一只只长颈似乎变得更长。一团团的火,烧在蓝天之下。四周是白色的芦花,那一团团火就被衬得越发生机勃勃。
10、每个枝条上都是花,无一空枝。而且长得很密,一朵挨着一朵,挤成了一串。这样大的四棵大腊梅,满树繁花,黄灿灿地吐向冬日的晴空,那样的热热闹闹,而又那样的安安静静,实在是一个不寻常的境界。
11、从未见过开得这样旺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12、故乡的四野,放眼望去,到处是各色各样的树,其中数量最多的要算是柳树了。田埂边,河堤旁,房屋的四周,几乎无处不可以生长。或整齐排列,或错落有致,或者干脆毫无秩序。树干有高有矮,枝条却都很茂盛。劲挺如壮士之豪情,低垂似夫子之谦逊;婀娜如裙裾漫舞,飘逸似长发随风。
13、不是人间种,移从月中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
14、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
15、紫薇花是六瓣的,但是花瓣皱缩,瓣边还有很多不规则的缺刻,所以根本分不清它是几瓣,只是碎碎叨叨的一球,当中还射出许多花须、花蕊。一个枝子上有很多朵花。一棵树上有数不清的枝子。真是乱。乱红成阵。乱成一团。简直像一群幼儿园的孩子放开了又高又脆的小嗓子一起乱嚷嚷。
16、木芙蓉有一特别处,红白相间。初开白色,渐渐一边变红,终至整个的花都是桃红色。花期长,掩映于手掌大的浓绿的叶丛中,欣然有生意。
17、车前子的样子很有趣。叶贴地而长,近卵形,有长柄。在自由伸向四面的叶丛中央抽出细长的花梗,顶端有穗形花序,直立着。穗不多,少的只有一穗……动画片中好像少不了它,不知道为什么,这东西有一种童话情趣。
18、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不是怀人,不是思乡。
19、一天早晨,我忽然发现月季茎上绽出四个小小的花蕾,花蕾穿着一件绿色的外衣。又过了几天,花蕾顶破了外衣,露出粉红的花瓣。一开始,由最外层的花瓣向外伸展,而里面的几层花瓣还紧紧地合拢在一起。渐渐地,层层舒展,整朵月季花终于绽开了。花是粉红色的,像一个穿着粉红色衣裙的少女。绿叶红花被晨光一照,又像一只粉蝴蝶在微风中扑扑翅膀,翩翩起舞。我把鼻子靠近花朵,扑鼻的清香迎面而来。再仔细一嗅,花香里还透着一股蜜一样的甜味。
20、桂花树的分枝像鹿角,枝上又分枝,越分越细分布的那么均匀,谁也不挤谁。
以上内容是关于写给最思念的人情书和想念一个人的情书怎么写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