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儿童的诗句有哪些 描写儿童的诗句有哪些三年级

国学综合

描写儿童的诗句有哪些 描写儿童的诗句有哪些三年级

剑与王座围观:℉更新时间:04-20 08:06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描写儿童的诗句有哪些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描写儿童的诗句有哪些三年级和描写儿童的诗句有哪些的精彩内容哦。

描写儿童的诗句有哪些 描写儿童的诗句有哪些三年级

描写儿童的诗句有哪些 描写儿童的诗句有哪些三年级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____高鼎《村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____叶绍翁《夜书所见》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____袁枚《所见》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____胡令能《小儿垂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____白居易《池上》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____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十年种木,一年种谷,都付儿童。____元好问《人月圆·重冈已隔红尘断》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____杨万里《舟过安仁》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____贾岛《寻隐者不遇 / 孙革访羊尊师诗》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____雷震《村晚》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____李忱《吊白居易》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____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____杜牧《清明》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____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____胡令能《小儿垂钓》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____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____白居易《观游鱼》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____苏轼《花影》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____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____蒋士铨《岁暮到家》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买。____范成大《卖痴呆词》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____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____吕岩《牧童 / 令牧童答钟弱翁》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____杜甫《月夜》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____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六》

半夜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____颜仁郁《农家》

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____张籍《野老歌 / 山农词》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____苏轼《守岁》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____杨万里《稚子弄冰》

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____贯休《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

狎浪儿童,横江士女,笑指渔翁一叶轻。____吴伟业《沁园春·观潮》

先生醉也,童子扶者。____曹德《三棒鼓声频·题渊明醉归图》

雨余溪水掠堤平,闲看村童谢晚晴。____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怪见溪童出门望,雀声先我到山家。____刘因《山家·马蹄踏水乱明霞》

家童扫萝径,昨与故人期。____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____杜甫《小至》

芄兰之叶,童子佩韘。____佚名《芄兰》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____元好问《京都元夕》

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____黄庭坚《牧童诗》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____杨万里《桑茶坑道中》

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____韦庄《与小女》

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____杜甫《羌村三首·其三》

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____杜甫《百忧集行》

手携稚子夜归院,月冷空房不见人。____白居易《为薛台悼亡》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____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牛群食草莫相触,官家截尔头上角。____李涉《牧童词》

儿童漫相忆,行路岂知难。____元好问《倪庄中秋》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____崔道融《溪居即事》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____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四》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____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____王维《渭川田家》

爱向竹栏骑竹马,懒于金地聚金沙。____金地藏《送童子下山》

庭花蒙蒙水泠泠,小儿啼索树上莺。____贯休《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____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去日儿童皆长大,昔年亲友半凋零。____窦叔向《夏夜宿表兄话旧》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____杜甫《狂夫》

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____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____孟浩然《田家元日》

野童扶醉舞,山鸟助酣歌。____孟浩然《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 / 浮舟过滕逸人别业》

小男供饵妇搓丝,溢榼香醪倒接罹。____李郢《南池》

桑柘外秋千女儿,髻双鸦斜插花枝。____卢挚《蟾宫曲·寒食新野道中》

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____韦庄《与小女》

媪引浓妆女,儿扶烂醉翁。____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

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____殷尧藩《同州端午》


我国古代有很多描写儿童的诗,它们语言精炼,形象生动,塑造了儿童的种种神态。笔者从常见的《唐诗三百首》、《全唐诗》、《子家诗》等书中选得几首,以飨读者。 唐代诗人贺知章在《回乡偶书》中这样写道:“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全诗仅二十八个字,却给我们绘出了一幅美丽的画卷。作者久居客地,重返家园,故乡的儿童们却不认识他,就笑着问他是哪里来的客人。这些儿童稚气活泼,彬彬有礼,十分可爱。 同样是唐代的崔道融这么写:“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溪居即事》这首小诗描绘了春日渔村溪边的趣事。篱外不知谁家的小船,忘了系缆绳,被悠悠的春风吹进了钓鱼湾。正在水边垂钓的小童,不知实情,误以为有客相访,便急忙放下手中鱼竿,慌忙跑向家门报信,想打开柴门相迎,忙乱中却把门关上了。诗人把小童的一系列动作写入诗中,显得平易自然,却又栩栩如生,形象地描绘出了乡村儿童好客的天性。 乡村儿童不仅好客,还很勤劳。宋代诗人范成大在田园组诗《四时田园杂兴》中有一首这么写道:“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这里描写的是夏天农村紧张劳动时的情景。“村庄儿女”是指成年农民,“童孙”是儿童。农村的儿童虽还不会耕田织布,但看到大人除草搓麻线,便也在桑枝底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起瓜来。 儿童们不仅学种瓜,他们还学垂钓。唐代诗人胡令能在《小儿垂钓》中这样写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你看,这个“蓬头”“侧坐”的小家伙是多么顽皮可爱,怕鱼惊不咬钩,就连路人借问道路都不给回答,虽是“学垂纶”,可却满认真的!诗人信手写来,好似不费丝毫力气,其实功夫很深,诗味也很浓。 宋代诗人杨万里也是写儿童天真可爱的高手,他的《宿新市徐公店》里有这样的描绘:“篱落疏疏一径深,枝头花落末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诗人先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春末夏初的画面。接着从画面里跃出一个“急走追黄蝶”的儿童。那黄蝶被追急了,一下子隐没在菜花里。诗到这里就完了,但我们可以想见,那飞奔的儿童怎样一下子站住,又在菜花地里东张西望的神态。 由此可见,古代诗人不仅善于观察,还善于用笔,把一个平淡的场景记录下来,就赋予了神奇的力量。不仅写得新奇,还塑造了种种可爱的儿童形象

母亲牵挂孩子的诗句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燕诗示刘叟》选

白居易

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十五》

王安石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

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岁暮到家》

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 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 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 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 不敢叹风尘。

《忆父》

宋凌云

吴树燕云断尺书,迢迢两地恨何如?

梦魂不惮长安远,几度乘风问起居。

《思母》

舆恭

霜陨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

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忆母》

倪瑞璿

河广难航莫我过, 未知安否近如何。

暗中时滴思亲泪, 只恐思儿泪更多!


儿行千里母担忧 母行千里儿不愁

=======

京剧《三家店》里,秦琼的一段唱腔:

“将身儿来至在大街口,尊一声过往宾朋听从头。一不是响马并贼寇,二不是歹人把城偷。杨林与我来争斗,因此上发配到登州。舍不得太爷的恩情厚;舍不得衙役们众班头;实难舍街坊四邻与我的好朋友;舍不得老娘白了头。娘生儿,连心肉,儿行千里母担忧。儿想娘来难叩首,娘想儿来泪双流。眼见得红日坠落在西山后,叫一声解差把店投。”

=======

鹊华秋色图

分手已经三年,

寂寞又是一秋。

大雁飞过庭前柳,

儿行千里母担忧,

泪水洒九州。

九州景色依旧,

只是归思难收。

人间总有离别苦,

今宵又是月如钩,

此恨何时休?

=======

以上

呵呵 希望能帮到你~

中秋节的诗句古诗大全

中秋节古诗词大全【月下独酌】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八月十五夜月】杜甫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南斋玩月】王昌龄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中秋月】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6261696475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361323533。【中秋月】齐已空碧无云露湿衣,众星光外涌清规。东林莫碍渐高势,四海正看当路时。还许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关山月】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夜】刘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嫦娥】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月夜忆舍弟】杜甫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望月怀远】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霜月】李商隐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 王建 (唐) -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 杜甫 (唐) -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一》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 白居易 (唐) -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 辛弃疾 (宋) -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 - 陆龟蒙 (唐) - 《中秋待月》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 孟浩然 (唐) - 《秋宵月下有怀》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 李商隐 (唐) - 《霜月》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苏轼 (宋) - 《水调歌头》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 晏殊 (宋) - 《中秋月》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 王昌龄 (唐) -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2113。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 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5261夕。 —— 苏轼《念奴娇·中秋4102》

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 暮云收尽溢清寒。 —— 苏轼《阳关曲 》

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 —— 范成大《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1653 —— 晏殊《中秋月》

中秋谁与共孤光。 —— 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 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玉露泠泠,洗秋空银汉无波,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版— 张养浩《折桂令·中秋》

离别一何久,七权度过中秋。 —— 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 晏殊《中秋月》

关于端午的诗句古诗

1、《浣溪沙·端午》

[ 宋 ] 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译文

微微小汗湿透了碧色的细绢,明日端午节用芳兰草沐浴。流香酒般的浴水、油腻布满大晴的江面。

五彩花线轻轻地缠在红玉色手臂上,小小的符篆(或赤灵符)斜挂在耳下的黑色发髻上。与朝云同过端午节,天长地久,白头偕老。

2、《和端午》

[ 宋 ] 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译文

龙舟竞赛为的是深切悲念屈原的千古奇冤,忠烈之魂一去千载哪里还能回还啊?

国破身死现在还能有什么呢?唉!只留下千古绝唱之离骚在人世间了!

3、《端午三首》

[ 宋 ] 赵蕃

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

尝闻求福木居士,试向艾人成祝呵。

忠言不用竟沉死,留得文章星斗罗。

何意更觞昌歜酒,为君击节一长歌。

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

译文

都说作是为了赠汨罗江,作为当今的快乐又奈何。我曾经听说对木雕e5a48de588b6e799bee5baa631333365653932神像祈求幸福,试着向艾人祝福啊!

明明是忠言,却不被楚王采纳,最后落得个沉江而死的下场,但是留下的文章却像星星一样永垂不朽。再倒一杯昌歜酒?为屈原而击节歌唱吧!

每年端午节都会下雨刮风,像是为屈原喊冤陈情。我想要找人谈谈这些心事,去玩只有屋舍南北的鹁鸠。

4、《小重山·端午》

[ 元 ] 舒頔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译文

到处采撷艾蒿、蒲草繁忙,谁家的青年男女,准备过端午节?五色丝带缠绕着手臂唱歌跳舞。我内心惆怅,还有谁在端午节追悼屈原?

过去的事不要评论衡量,屈原忠义气节,可与日月相比。读完了《离骚》总能感到悲伤。没有人理解我的心情,只有在树荫底下乘凉。

5、《端午即事》

[ 宋 ] 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译文

五月五日是端午节,你赠与我了一枝艾草。死者却看不见,新结交的知己却在万里之外。

往日能够为国尽忠的人,现在已经白发苍苍。我想要从屈原那里得到希望,三湘相隔的比较远。


1、《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2、《竞渡歌》

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3、《七律·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4、《五丝》

唐·褚朝阳

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

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

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

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

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

把酒时伸奠,汨罗e5a48de588b6e799bee5baa6e997aee7ad9431333431353863空远而。

5、《端午日赐衣》

唐·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着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6、《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7、《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唐·李隆基

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

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

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

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

股肱良足咏,凤化可还淳。

8、《竞渡诗》

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9、《五月五日》

宋·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後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10、《和端午》

宋·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11、《浣溪沙》

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佳人相见一千年。

12、《齐天乐》

宋·杨无咎

疏疏数点黄梅雨。殊方又逢重五。

角黍包金,草蒲泛玉,

风物依然荆楚。

衫裁艾虎。

更钗凫朱符,臂缠红缕。

扑粉香绵,唤风绫扇小窗午。

沈湘人去已远,

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

慢啭莺喉,轻敲象板,

胜读离骚章句。荷香暗度。

渐引入陶陶,醉乡深处。

卧听江头,画船喧叠鼓。

13、《菩萨蛮》

宋·陈义

包中香黍分边角。彩丝剪就交绒索。

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

主人恩义重。对景承欢宠。

何日玩山家。葵蒿三四花。

14、《渔家傲》

宋·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

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

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

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

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15、《念奴娇》

宋·张榘

楚湘旧俗,记包黍沈流,缅怀忠节。

谁挽汨罗千丈雪,一洗些魂离别。

赢得儿童,红丝缠臂,佳话年年说。

龙舟争渡,搴旗捶鼓骄劣。

谁念词客风流,菖蒲桃柳,忆闺门铺设。

嚼徵含商陶雅兴,争似年时娱悦。

青杏园林,一樽煮酒,当为浇凄切。

南薰应解,把君愁袂吹裂。

16、《喜迁莺》

宋·黄裳

梅霖初歇。乍绛蕊海榴,争开时节。

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处玳筵罗列。

斗巧尽输少年,玉腕彩丝双结。

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

奇绝。难画处,激起浪花,飞作湖间雪。

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

望中水天日暮,犹见朱帘高揭。

归棹晚,载菏花十里,一钩新月。

17、《花心动》

宋·史浩

槐夏阴浓,笋成竿、红榴正堪攀折。

菖歜碎琼,角黍堆金,又赏一年佳节。

宝觥交劝殷勤愿,把玉腕、彩丝双结。

最好是,龙舟竞夺,锦标方彻。

此意凭谁向说。纷两岸,游人强生区别。

胜负既分,些个悲欢,过眼尽归休歇。

到头都是强阳气,初不悟、本无生灭。

见破底,何须更求指诀。

18、《已酉端午》

明·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19、《午日处州禁竞渡》

明·汤显祖

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20、《午日观竞渡》

明·边贡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21、《五日·选一》

明·陈子龙

吴天五月水悠悠,极目烟云静不收。

拾翠有人卢女艳,弄潮几部阿童游。

珠帘枕簟芙蓉浦,画桨琴筝笮艋舟。

拟向龙楼窥殿脚,可怜江北海西头。


1、《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2、《竞渡歌》

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3、《七律·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4、《五丝》

唐·褚朝阳

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

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

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

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

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

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5、《端午日赐衣》

唐·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着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6、《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7、《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唐·李隆基

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

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

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

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

股肱良足咏,凤化可还淳。

8、《竞渡诗》

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9、《五月五日》

宋·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後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10、《和端午》

宋·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11、《浣溪沙》

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佳人相见一千年。

12、《齐天乐》

宋·杨无咎

疏疏数点黄梅雨。殊方又逢重五。

角黍包金,草蒲泛玉,

风物依然荆楚。

衫裁艾虎。

更钗凫朱符,臂缠红缕。

扑粉香绵,唤风绫扇小窗午。

沈湘人去已远,

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

慢啭莺喉,轻敲象板,

胜读离骚章句。荷香暗度。

渐引入陶陶,醉乡深处。

卧听江头,画船喧叠鼓。

13、《菩萨蛮》

宋·陈义

包中香黍分边角。彩丝剪就交绒索。

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

主人恩义重。对景承欢宠。

何日玩山家。葵蒿三四花。

14、《渔家傲》

宋·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

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

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

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

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15、《念奴娇》

宋·张榘

楚湘旧俗,记包黍沈流,缅怀忠节。

谁挽汨罗千丈雪,一洗些魂离别。

赢得儿童,红丝缠臂,佳话年年说。

龙舟争渡,搴旗捶鼓骄劣。

谁念词客风流,菖蒲桃柳,忆闺门铺设。

嚼徵含商陶雅兴,争似年时娱悦。

青杏园林,一樽煮酒,当为浇凄切。

南薰应解,把君愁袂吹裂。

16、《喜迁莺》

宋·黄裳

梅霖初歇。乍绛蕊海榴,争开时节。

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处玳筵罗列。

斗巧尽输少年,玉腕彩丝双结。

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

奇绝。难画处,激起浪花,飞作湖间雪。

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

望中水天日暮,犹见朱帘高揭。

归棹晚,载菏花十里,一钩新月。

17、《花心动》

宋·史浩

槐夏阴浓,笋成竿、红榴正堪攀折。

菖歜碎琼,角黍堆金,又赏一年佳节。

宝觥交劝殷勤愿,把玉腕、彩丝双结。

最好是,龙舟竞夺,锦标方彻。

此意凭谁向说。纷两岸,游人强生区别。

胜负既分,些个悲欢,过眼尽归休歇。

到头都是强阳气,初不悟、本无生灭。

见破底,何须更求指诀。

18、《已酉端午》

明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78988e69d8331333363353766·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19、《午日处州禁竞渡》

明·汤显祖

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20、《午日观竞渡》

明·边贡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21、《五日·选一》

明·陈子龙

吴天五月水悠悠,极目烟云静不收。

拾翠有人卢女艳,弄潮几部阿童游。

珠帘枕簟芙蓉浦,画桨琴筝笮艋舟。

拟向龙楼窥殿脚,可怜江北海西头。


端午日赐衣

作者: 杜甫 (唐)百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度。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知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端午日

作者: 殷尧藩道 (唐)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内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容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1、《浣溪沙·端午》

[ 宋 ] 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译文

微微小汗湿透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1333365656563了碧色的细绢,明日端午节用芳兰草沐浴。流香酒般的浴水、油腻布满大晴的江面。

五彩花线轻轻地缠在红玉色手臂上,小小的符篆(或赤灵符)斜挂在耳下的黑色发髻上。与朝云同过端午节,天长地久,白头偕老。

2、《和端午》

[ 宋 ] 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译文

龙舟竞赛为的是深切悲念屈原的千古奇冤,忠烈之魂一去千载哪里还能回还啊?

国破身死现在还能有什么呢?唉!只留下千古绝唱之离骚在人世间了!

3、《端午三首》

[ 宋 ] 赵蕃

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

尝闻求福木居士,试向艾人成祝呵。

忠言不用竟沉死,留得文章星斗罗。

何意更觞昌歜酒,为君击节一长歌。

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

译文

都说作是为了赠汨罗江,作为当今的快乐又奈何。我曾经听说对木雕神像祈求幸福,试着向艾人祝福啊!

明明是忠言,却不被楚王采纳,最后落得个沉江而死的下场,但是留下的文章却像星星一样永垂不朽。再倒一杯昌歜酒?为屈原而击节歌唱吧!

每年端午节都会下雨刮风,像是为屈原喊冤陈情。我想要找人谈谈这些心事,去玩只有屋舍南北的鹁鸠。

4、《小重山·端午》

[ 元 ] 舒頔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译文

到处采撷艾蒿、蒲草繁忙,谁家的青年男女,准备过端午节?五色丝带缠绕着手臂唱歌跳舞。我内心惆怅,还有谁在端午节追悼屈原?

过去的事不要评论衡量,屈原忠义气节,可与日月相比。读完了《离骚》总能感到悲伤。没有人理解我的心情,只有在树荫底下乘凉。

5、《端午即事》

[ 宋 ] 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译文

五月五日是端午节,你赠与我了一枝艾草。死者却看不见,新结交的知己却在万里之外。

往日能够为国尽忠的人,现在已经白发苍苍。我想要从屈原那里得到希望,三湘相隔的比较远。

描写荷花荷叶的诗句

写荷花的诗

【江南】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采莲曲】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一剪梅】北宋.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荷花】 清. 石涛

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

《爱莲说》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繁。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青阳渡~晋·乐府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咏芙蓉~南朝·梁·沈约

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

◇采莲~南朝·梁·吴均

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

◇咏荷诗~江洪

泽陂有微草,能花复能实。碧叶喜翻风,红英宜照日。移居玉池上,托根庶非失。如何霜露交,应与飞蓬匹。

◇咏同心芙蓉~隋·杜公瞻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

◇采莲曲~隋·殷英童

荡舟无数伴,解缆自相催。汗粉无庸拭,风裙随意开。棹移浮荇乱,船进倚荷来。藕丝牵作缕,莲叶捧成杯。

◇古风(其二十六)~唐·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秀色粉绝世,馨香谁为传?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采莲曲~南朝梁·刘孝威

金桨木兰船,戏采江南莲。莲香隔浦渡,荷叶满江鲜。房垂易入手,柄曲自临盘。露花时湿钏,风茎乍拂钿。

◇折荷有赠~唐·李白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

◇荷花~李商隐

都无色可并,不奈此香何。瑶席乘凉设,金羁落晚过。回衾灯照绮,渡袜水沾罗。预想前秋别,离居梦棹歌。

◇莲花~温庭筠

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苹。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晚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钱氏池上芙蓉~文征明

九月江南花事休,芙蓉宛转在中洲。美人笑隔盈盈水,落日还生渺渺愁。

露洗玉盘金殿冷,风吹罗带锦城秋。相看未用伤迟暮,别有池塘一种幽。

◇一剪梅~北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苏幕遮~北宋·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鸟雀呼睛,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莲塘~明·黄琼

苍茫漠漠董家潭,绿树阴阴向水湾。十里锦香看不断,西风明月棹歌还。

◇采莲曲~李亚如

藕田成片傍湖边,隐约花红点点连。三五小船撑将去, 歌声嘹亮赋采莲。

◇芙蓉~清·郑板桥

最怜红粉几条痕,水外桥边小竹门。照影自惊还自惜,西施原住苎萝村。

◇藕乡随思~现代·暇文

晓别安宜古镇头,藕乡水泗荡轻舟;岸柳染绿清溪水,荷香沁沏金色秋。

异乡落泊伤穷乱,故里重归喜景稠;政通人和富由起,芙蓉仙子欣来游。

◇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无题·其二】~李商隐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夏日怀友~徐玑

流水阶除静,孤眠得自由。月生林欲晓,雨过夜如秋。远忆荷花浦,谁吟杜若洲?良宵恐无梦,有梦即俱游。

◇【浣溪沙】·薛昭蕴

倾国倾城恨有馀,几多红泪泣姑苏,倚风凝睇雪肌肤。吴主山河空落日,越王宫殿半平芜,藕花菱蔓满重湖。

◇【南乡子】·李珣

乘彩舫,过莲塘,棹歌惊起睡鸳鸯。游女带香偎伴笑,争窈窕,兢折团荷遮晚照。

◇【浣溪沙】·李璟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碧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无限恨,倚栏杆。

◇【思帝乡】·孙光宪

如何? 遗情情更多!永日水精帘下敛羞蛾。六幅罗裙地,微行曳碧波。看尽满地疏雨打团荷。

◇【忆余杭】·潘阆

长忆孤山,山在湖心如黛簇,僧房四面向湖开,清棹去还来。

芰荷香喷连云阁,阁上清声檐下铎。别来尘土污人衣,空役梦魂飞。

◇【采桑子】·欧阳修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临江仙】·欧阳修

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小楼西角断虹明。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

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凉波不动簟纹平。水精双枕,畔有堕钗横。

◇【甘草子】·柳永

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

池上凭阑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

◇【蝶恋花】·晏几道

初捻霜纨生怅望。隔叶莺声,似学秦娥唱。午睡醒来慵一晌,双纹翠簟铺寒浪。雨罢苹风吹碧涨。

脉脉荷花,泪脸红相向。斜贴绿云新月上,弯环正是愁眉样。

◇【生查子】·晏几道

长恨涉江遥,移近溪头住。闲荡木兰舟,误入双鸳浦。无端轻薄云,暗作廉纤雨。翠袖不胜寒,欲向荷花语。

◇【阮郎归·初夏】·苏东坡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洗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永遇乐】·苏东坡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满庭芳】·黄庭坚

修水浓清,新条淡绿,翠光交映虚亭。锦鸳霜鹭,荷径拾幽萍。香渡栏干屈曲红妆映、薄绮疏棂。

风清夜,横塘月满,水净见移星。堪听,微雨过,姗藻荇,便移转胡床,湘簟方屏。

练霭鳞云旋满,声不断、檐响风铃。重开宴,瑶池雪满,山露佛头青。

◇【黄莺儿】·晁补之

南园佳致偏宜暑。两两三三,修篁新笋出初齐,猗猗过檐侵户。

听乱芰荷风,细洒梧桐雨。午余帘影参差,远林蝉声,幽梦残处。

凝伫,既往尽成空,暂遇何曾住?算人间事,岂足追思,依依梦中情绪。

观数点茗浮花,一缕香萦炷。怪道人道:陶潜做得羲皇侣。

◇【南柯子】·《唐宋诸贤绝妙词选》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

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那年沽酒那人家?

◇【菩萨蛮】·魏夫人

红楼斜倚连溪曲,楼前溪水凝寒玉。荡漾木兰船,船中人少年。荷花娇欲语,笑入鸳鸯浦。波上暝烟低,菱歌月下归。

◇【苏幕遮】·周邦彦

燎沈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

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浣溪沙】·张元干

山绕平湖波撼城,湖光倒影浸山青,水晶楼下欲三更。雾柳暗时云度月,露荷翻处水流萤,萧萧散发到天明。

◇【临江仙】·叶梦得

不见跳鱼翻曲港,湖边特地经过。萧萧疏风乱雨荷。微云吹尽散,明月堕平波。白酒一杯还径醉,归来散发婆娑。

无人能唱采菱歌。小轩枕簟,檐影挂星河。

◇【念奴娇】·姜夔

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翠叶吹凉,玉容销酒,更洒菰蒲雨。嫣然摇动,

冷香飞上诗句。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风南浦。高柳垂阴,老鱼吹浪,

留我花间住。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

◇【燕归梁·风莲】·蒋捷

我梦唐宫春昼迟,正舞到,曳裾时。翠云队仗绛霞衣,漫腾腾,手双垂。忽然急鼓催将起,似彩凤,乱惊飞。

梦回不见万琼妃,见荷花,被风吹。

◇【水仙子·咏江南】·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爱煞江南


含笑伫立,娇羞欲语;嫩荷凝珠,盈盈欲滴.

红白莲花开共塘,两般颜色一般香。恰如汉殿三千女,半是浓妆半艳妆.

泉眼无声细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小池》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唐·王昌龄《采莲曲》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江南风景秀 最忆在碧莲 娥娜似仙子 清风送香远<忆莲>><访莲>>友人致电来, 邀我游苑址。

斜风雨数点, 新月柳几枝。

行到近春园, 立观荷花池。

莲花迎我至, 婀娜我自痴。

清塘引水下藕根 春风带露沾侬身

待到花开如满月 览胜谁记种莲人<种莲>>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关于荷花的古诗词

江南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采桑子

(晏几道)

白莲池上当时月, 今夜重圆。 曲水兰船,忆伴飞琼看月眠。

黄花绿酒分携后, 泪湿吟笺。 旧事年年,时节南湖又采莲。

莲花

(清·王文治)

长夏阴阴万绿棑,杖藜转过别峰来;

方塘水静无风动,一朵白莲随意开。

莲花

(清·张问陶)

新雨迎秋欲满塘,绿槐风过午阴凉;

水亭风日无人到,让与莲花自在香。

(清·费丹旭)

一棹西泠路,芰荷开绕塘;

歌声起何处,飞出两鸳鸯。

残荷

(齐石白)

山池八月污泥竭,犹有残荷几瓣红,

笑语牡丹无厚福,收场还不到秋风。

咏芙蓉

(南朝·梁·沈约)

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

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

青阳渡

(晋·乐府)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

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采莲

(南朝· 梁·吴均)

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

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

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

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

子夜吴歌(其二)

(唐·李 白)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采莲歌

(明·黄琼)

苍茫漠漠董家潭,绿树阴阴向水湾。

十里锦香看不断,西风明月棹歌还。

芙 蓉

(清·郑板桥)

最怜红粉几条痕,水外桥边小竹门。

照影自惊还自惜,西施原住苎萝村。

咏荷诗 (江 洪)

泽陂有微草,能花复能实。

碧叶喜翻风,红英宜照日。

移居玉池上,托根庶非失。

如何霜露交,应与飞蓬匹。

咏同心芙蓉

(隋·杜公瞻)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

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

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

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

古风(其二十六)

(唐·李 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秀色粉绝世,馨香谁为传?

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折荷有赠

(唐·李 白)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

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

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

赋得涉江采芙蓉

(南朝陈·祖孙登)

浮照满川涨,芙蓉承落光。

人来间花影,衣渡得荷香。

桂舟轼不定,菱歌引更长。

采采嗟离别,无暇缉为裳。

越 女 (唐·王昌龄)

越女作桂舟,还将桂为楫。

湖上水渺漫,清江不可涉。

摘取芙蓉花,莫摘芙蓉叶。

将归问夫婿,颜色何如妾。

黄莺儿

(宋·晃补之)

南园佳致偏宜暑。 两两三三,修篁新笋出初齐,猗猗过檐侵户。

听乱飐芰荷风,细洒梧桐雨。 午余帘影参差,远林蝉声,幽梦残处。

凝伫,既往尽成空,暂遇何曾住? 算人间事,岂足追思,依依梦中情绪。

观数点茗浮花,一缕香萦炷。 怪道人道:陶潜做得羲皇侣。

鹧鸪天·赏荷

(金·蔡松年)

秀樾横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静年芳。

胭脂雪瘦薰沉水,翡翠盘高走夜光。

山黛远,月波长。暮云秋影照潇湘。

醉魂应逐凌波梦,分付西风此夜凉。

回文·夜雨寄远 (不详)

风荷冷碧水,骤雨暮云浓。明月孤舟小,雁归阻远峰。

峰远阻归雁,小舟孤月明。浓云暮雨骤,水碧冷荷风。

悠游莲田 (不详)

春之莲:朝露映晨曦,鱼戏动新荷。夏之莲:莲叶何田田,小镇添新装。

秋之莲:轻风送凉意,莲池坠粉红。冬之莲:寒风枯土黄,残荷生藕红。

谒金门 (南唐·冯延己)

杨柳陌,宝马嘶空无迹。 新著荷衣人未识,年年江海客。

梦觉巫山春色,醉眼飞华狼籍。起舞不辞无气力,爱君吹玉笛。

渔家傲 (北宋·欧阳修)

花底忽闻敲两桨,逡巡女伴来寻访。

酒盏旋将荷叶当。莲舟荡,时时盏里生红浪。

花气酒香清厮酿,花腮酒面红相向。

醉倚绿阴眠一饷。惊起望,船头阁在沙滩上。

渔家傲 (北宋·欧阳修)

为爱莲房都一柄,双苞双蕊双红影。

雨势断来风色定。秋水静,仙郎彩女临鸾镜。

妾有容华君不省,花无恩爱犹相并。

花却有情人薄幸。心耿耿,因花又染相思病。

渔家傲 (北宋·欧阳修)

一夜越溪秋水满,荷花开过溪南岸。

贪采嫩香星眼慢。疏回眄,郎船不觉来身畔。

罢采金英收玉腕,回身急打船头转。

荷叶又浓波又浅。无方便,教人只得抬娇面。

渔家傲 (北宋·欧阳修)

荷叶田田青照水,孤舟挽在花阴底。

昨夜萧萧疏雨坠。愁不寐,朝来又觉西风起。

雨摆风摇金蕊碎。合欢枝上香房翠。

莲子与人常厮类。无好意,年年苦在中心里

采莲曲·古今乐录

和云:"采莲渚,窈窕舞佳人。" 游戏五湖采莲归,发花田叶芳袭衣。

为君侬歌世所希。 世所希,有如玉。 江南弄,采莲曲。

采莲曲·古今乐录

和云:“采莲归,渌水好沾衣。” 桂楫兰桡浮碧水,江花玉面两相似。

莲疏藕折香风起。 香风起,白日低,采莲曲,使君迷。

采莲曲 (唐·崔国辅)

玉溆花红发,金塘水碧流。 相逢畏相失,并著采莲舟。

采莲曲 (唐·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采莲曲 (南朝梁·刘孝威)

金桨木兰船,戏采江南莲。 莲香隔浦渡,荷叶满江鲜。

房垂易入手,柄曲自临盘。 露花时湿钏,风茎乍拂钿。

采莲曲 (梁·元帝)

碧玉小家女,来嫁汝南王。

莲花乱脸色,荷叶杂衣香。

因持荐君子,愿袭芙蓉裳。

采莲曲 (朱超)

艳色前后发,缓楫去来迟。 看妆碍荷影,洗手畏菱滋。

摘除莲上叶,拖出藕中丝。 湖里人无限,何日满船时。

采莲曲 (沈君攸)

平川映晓霞,莲舟泛浪华。衣香随岸远,荷影向流斜。

度手牵长柄,转楫避疏花。还船不畏满,归路讵嫌赊。

采莲曲二首 (梁·简文帝)

晚日照空矶,采莲承晚晖。风起湖难度,莲多摘未稀。棹动芙蓉落,船移白鹭飞。

荷丝傍绕腕,菱角远牵衣。常闻蕖可爱,采撷欲为裙。叶滑不留綖,心忙无假薰。

千春谁与乐,唯有妾随君。

采莲曲二首 (梁·吴均)

江南当夏清,桂楫逐流萦。

初疑京兆剑,复似汉冠名。

荷香带风远,莲影向根生。

叶卷珠难溜,花舒红易倾。

日暮凫舟满,归来渡锦城。

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

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

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

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

采莲曲 (梁·殷英童)

荡舟无数伴,解缆自相催。 汗粉无庸拭,风裾随意开。

棹移浮荇乱,船进倚荷来。 藕丝牵作缕,莲叶捧成杯。

采莲曲 (隋·卢思道)

曲浦戏妖姬,轻盈不自持。 擎荷爱圆水,折藕弄长丝。

佩动裙风入,妆销粉汗滋。 菱歌惜不唱,须待暝归时

采莲曲 (唐·李白)

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袖空中举。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

采莲曲 (徐彦伯)

妾家越水边,摇艇入江烟。 既觅同心侣,复采同心莲。

折藕丝能脆,开花叶正圆。 春歌弄明月,归棹落花前

采莲曲 (唐·贺知章)

稽山罢雾郁嵯峨, 镜水无风也自波。

莫言春度芳菲尽, 别有中流采芰荷。

采莲曲 (刘孝威)

金桨木兰船,戏采江南莲。 莲香隔蒲渡,荷叶满江鲜。

房垂易入手,柄曲自临盘。 露花时湿钏,风茎乍拂钿。

采莲曲 (李亚如)

藕田成片傍湖边, 隐约花红点点连。

三五小船撑将去, 歌声嘹亮赋采莲。

采莲曲 (梁·元帝

碧玉小家女,来嫁汝南王。

莲花乱脸色,荷叶杂衣香。

因持荐君子,愿袭芙蓉裳。

采莲曲 (陈·后主)

相催暗中起,妆前日已光。 随宜巧注口,薄落点花黄。

风住疑衫密,船小畏裾长。 波文散动楫,茭花拂度航。

低荷乱翠影,采袖新莲香。 归时会被唤,且试入兰房。

采莲曲二首 (鲍溶)

弄舟朅来南塘水,荷叶映身摘莲子。

暑衣清净鸳鸯喜,作浪舞花惊不起。

殷勤护惜纤纤指,水菱初熟多新刺。

采莲朅来水无风,莲潭如镜松如龙。

夏衫短袖交斜红,艳歌笑斗新芙蓉,戏鱼住听莲花东.

采莲曲 (唐·张籍)

秋江岸边莲子多,采莲女儿凭船歌。

青房圆实齐戢戢,争前竞折荡漾波。

试牵绿茎下寻藕,断处丝多刺伤手。

白练束腰袖半卷,不插玉钗妆梳浅。

船中未满度前洲,借问谁家家住远。

归时共待暮潮上,自弄芙蓉还荡桨。

采莲曲 (僧齐己)

越溪女,越江莲,齐菡萏,双婵娟。 嬉游向何处,采摘且同船。

浩唱发容与,清波生漪涟。时逢岛屿泊,几共鸳鸯眠。

襟袖既盈溢,馨香亦相传。薄暮归去来,苎罗生碧烟。

采莲曲 二首 (唐·王昌龄)

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

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采莲曲二首 (戎昱)

虽听采莲曲,讵识采莲心。 漾楫爱花远,回船愁良深。

烟生极浦色,日落半江阴。 同侣怜波静,看妆堕玉簪。

涔阳女儿花满头, 毵毵同泛木兰舟.

秋风日暮南湖里, 争唱菱歌不肯休。

采莲曲 (唐·储光羲)

浅渚荷花繁,深塘菱叶疏。 独往方自得,耻邀淇上姝。

广江无术阡,大泽绝方隅。 浪中海童语,流下鲛人居。

春雁时隐舟,新荷复满湖。 采采乘日暮,不思贤与愚。

咏江南 ·可采莲 (南朝梁·刘 缓)

春初北岸涸,夏月南湖通。

卷荷舒欲倚,芙蓉生即红。

楫小宜回径,船轻好入丛。

钗光逐影乱,衣香随逆风。

江南少许地,年年情不穷。

苏幕遮 (北宋·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 鸟鸟雀呼睛,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蝶恋花 (北宋·欧阳修)

越女采莲秋水畔, 窄袖轻罗,暗露双金钏。

照影摘花花似面, 芳心只共丝争乱。

鸂鶒滩头风浪晚, 露重烟轻,不见来时伴。

隐隐歌声归棹远, 离愁引著江南岸。

一剪梅 (北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秋池一株莲 (隋·弘执恭)

秋至皆空落,凌波独吐红。 托根方得所,未肯即从风。

夏 歌 (南朝梁·萧 衍)

江南莲花开,红花覆碧水。 色同心复同,藕异心无异。

荷花媚·荷花 (苏东坡)

霞包霓荷碧,天然地,别是风流标格。

重重青盖下,千娇照水,好红红白白。

每怅望,明月清风夜,甚低迷不语,妖邪无力。

终须放,船儿去,倩香深处住,看伊颜色。

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无题·其二 (李商隐)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浣溪沙 (薛昭蕴)

倾国倾城恨有馀, 几多红泪泣姑苏, 倚风凝睇雪肌肤。

吴主山河空落日, 越王宫殿半平芜, 藕花菱蔓满重湖。

南乡子 (李珣)

乘彩舫,过莲塘,棹歌惊起睡鸳鸯。

游女带香偎伴笑,争窈窕,兢折团荷遮晚照。

浣溪沙 (李璟)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碧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无限恨,倚栏杆。

忆余杭 (潘阆)

长忆孤山,山在湖心如黛簇,僧房四面向湖开,清棹去还来。

芰荷香喷连云阁,阁上清声檐下铎。别来尘土污人衣,空役梦魂飞。

临江仙 (欧阳修)

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

小楼西角断虹明。阑干倚处, 待得月华生。

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

凉波不动簟纹平。水精双枕, 畔有堕钗横。

甘草子 (柳永)

秋暮, 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

池上凭阑愁无侣, 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

蝶恋花 (晏几道)

初捻霜纨生怅望。 隔叶莺声, 似学秦娥唱。

午睡醒来慵一晌, 双纹翠簟铺寒浪。

雨罢苹风吹碧涨。 脉脉荷花, 泪脸红相向。

斜贴绿云新月上, 弯环正是愁眉样。

生查子 (晏几道)

长恨涉江遥, 移近溪头住。 闲荡木兰舟, 误入双鸳浦。

无端轻薄云, 暗作廉纤雨。 翠袖不胜寒, 欲向荷花语。

阮郎归·初夏 (苏东坡)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 碧纱窗下洗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 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夏日怀友 (徐玑)

流水阶除静,孤眠得自由。月生林欲晓,雨过夜如秋。

远忆荷花浦,谁吟杜若洲?良宵恐无梦,有梦即俱游。

菩萨蛮 (魏夫人)

红楼斜倚连溪曲, 楼前溪水凝寒玉。 荡漾木兰船, 船中人少年。

荷花娇欲语, 笑入鸳鸯浦。波上暝烟低, 菱歌月下归。

采桑子 (欧阳修)

荷花开后西湖好, 载酒来时 ,不用旌旗, 前后红幢绿盖随。

画船撑入花深处, 香泛金卮, 烟雨微微, 一片笙歌醉里归。

水仙子.咏江南 (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 两岸人家接画檐。

芰荷丛一段秋光淡, 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

画船儿天边至, 酒旗儿风外□, 爱煞江南。

浣溪沙 (张元干)

山绕平湖波撼城, 湖光倒影浸山青, 水晶楼下欲三更。

雾柳暗时云度月, 露荷翻处水流萤, 萧萧散发到天明。

临江仙 (叶梦得)

不见跳鱼翻曲港, 湖边特地经过。 萧萧疏风乱雨荷。 微云吹尽散, 明月堕平波。

白酒一杯还径醉, 归来散发婆娑。 无人能唱采菱歌。 小轩敧枕簟, 檐影挂星河。

燕归梁·风莲 (蒋捷)

我梦唐宫春昼迟, 正舞到, 曳裾时。 翠云队仗绛霞衣, 漫腾腾, 手双垂。

忽然急鼓催将起, 似彩凤, 乱惊飞。 梦回不见万琼妃, 见荷花, 被风吹。

东林寺白莲 (唐·白居易)

东林北塘水,湛湛见底青。中生白芙蓉,菡萏三百茎。

白日发光彩,清幽散芳馨。泄香银囊破,泻露玉盘倾。

我渐尘垢眼,见此琼瑶英。乃知红莲花,虚得清净名。

夏萼敷未歇,秋房结才成。夜深众僧寝,独起绕池行。

欲收一棵子,寄向长安城。但恐出山去,人间种不生。

京兆府栽莲 (唐·白居易)

污沟贮浊水,水上叶田田。我来一长叹,知是东溪莲。下有青污泥,馨香无复全。

上有红尘扑,颜色不得鲜。物性犹如此,人事亦宜然。托根非其所,不如遭弃捐。

昔在溪中日,花叶媚清涟。今年不得地,憔悴府门前。

念奴娇宋 (姜夔)

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

翠叶吹凉, 玉容销酒,更洒菰蒲雨。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

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 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风南浦。

高柳垂阴, 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

绘莲二首 (宋·白玉蟾)

笔底荷花水面浮,纤毫造化夺工夫;

为谁画出生绡上,泰华山头玉井图。

浓淡色中匀粉腻,深浅痕上著胭脂;

华堂展处南薰起,一似西湖六月时。

秋初夜坐 (元·赵雍)

夜深庭院寂无声,明月流空万影横。

坐对荷花两三朵,红衣落尽秋风生。

秋荷图 (元· 陈旅)

持衣寄所思,欲寄不得远; 水国风露凉,徘徊九秋晚。

莲藕花叶图 (元·吴师道)

玉雪窃玲珑,纷披绿映红;

生生无限意,只在苦心中。

莲房翠禽 (明·文徵明)

锦云零落楚江空,翡翠翎边夕照红;

愁绝开桡烟水外,秋香吹老一滩风。

荷花 (明·陈道复)

波面出仙妆,可望不可及;

薰风入座来,置我凝香域。

荷花 (明·陆治)

湛露蒙蒙湿未消,何如香汗染轻绡;

翩翩不尽风前态,掌上徊翔舞燕娇。

荷花 (明·徐渭)

镜湖八百里何长,中有荷花分外香;

蝴蝶正愁飞不过,鸳鸯拍水自双双。

荷花 (清·石涛)

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

题画墨荷 (清·石涛)

不见峰头十丈红,别将芳思写江风;

翠翘金钿明鸾镜,疑是湘妃出水中。

荷花 (清·李禅)

碧波心里露娇容,浓色何如淡色工;

漫道湖光全冷露,渔灯一点透微红。

摸鱼儿 (元好问)

问莲根,有丝多少,莲心知为谁苦?

双花脉脉娇相向,知是旧家儿女。

天已许,甚不教,白头生死鸳鸯浦。

夕阳无语。算谢客烟中,湘妃江上,未是断肠处。

香奁梦,好在灵芝瑞露。人间俯仰今古。

海枯石烂情缘在,幽恨不埋黄土。

相思树,流年渡,无端又被西风误。兰舟少住。

怕载酒重来,红衣半落,狼籍卧风雨

以上内容是关于描写儿童的诗句有哪些和描写儿童的诗句有哪些三年级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

标签:描写儿童的诗句有哪些三年级

标题:描写儿童的诗句有哪些 描写儿童的诗句有哪些三年级

链接:http://m.zhaichaow.cn/z/1538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