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低质量的忙碌 怎样可以避免低质量的忙碌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告别低质量的忙碌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怎样可以避免低质量的忙碌和告别低质量的忙碌的精彩内容哦。
告别低质量的忙碌 怎样可以避免低质量的忙碌
如何远离低质量的忙碌,开启高效率的人生?
文/谧娘
1
曾经,我在一家知名媒体实习。作为新人,我的任务是更新网站新闻。每一天,我需要从几百条新闻中找出几十条,放到网站的不同位置。
最开始,我发布一条新闻大概要3分钟。带我的老师不止一次严肃地对我说,你太慢了。
发一条新闻,最多1分钟。选新闻,取标题,只能用30秒;文字的发布,5秒钟;做图片,10秒钟;选择排序,选择推送页面,再加上等待后台刷新的时间,10秒钟。
实习的第一个月里,我怎么也达不到她的要求。她明明很焦急,却还是耐着性子一遍一遍地跟我解释,反复操作给我看。我看着她的神色,只觉得自己能力不够,特别抱歉。
那是我第一次意识到,这是一个争分夺秒的年代。
随着我逐渐熟悉工作,任务越来越多,忙的时候,可能要跟着五六个项目跑。只觉得太忙了,太焦虑了,要爆炸了。
很快我发现,这不是我一个人的状态,也不只是一个行业的状态。这个时代里,每个人都忙得像陀螺。
在银行的朋友抱怨她每天敲不完的章;在医院的朋友抱怨永远都照顾不完的病人;连我敬爱的老师,在高校里待了几十年的老教授,都不时感慨繁重的工作,使人变成了一台机器。
2
低质量的忙碌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一个人的大脑始终沿着惯性运转,没有停下来思考的空隙;意味着在身心的疲惫下,我们倾向于“做到”一件事情,而非“努力将它做好”;意味着为了尽快完成这些任务,我们倾向于套用过去的思维来解决问题,而未曾想过总结和改进的方法。
心理学者李松蔚老师说过,当你心里想着要赶快做这件事的时候,你的心就已经不在这件事上了。因为你只想着完成它,便永远无法专注于这件事情本身。
这就像是上个世纪90年代的旅游团,我们在各个景点之间机械地穿梭,上车睡觉,下车拍照,一日看遍长安花,归来只觉得做了一场梦,除了几张照片,什么都没得到。
我们用日复一日的低质量忙碌,为自己制造了一个努力的幻象,然后,心满意足地活在“年轻人就该吃苦”的海市蜃楼中。
我有个好朋友,特别气人。在学校的时候,别人熬夜准备考试,她一天学习四小时,还总考第一;毕了业进广告公司,别人加班天昏地暗,她到了点准时下班,绝不拖沓,偏偏她就能降得住客户。
其他二十来岁的年轻人,要么迷茫,要么疲惫,她倒过得充实,读书健身、美容旅游,居然一样不耽误。
我说她羡煞旁人,她却不置可否。“不加班,是因为我懒啊。懒的人,才不会无效地去死磕一件事,关键是要讲方法。”
3
于是,她跟我讲了她的心得。
第一,一定要有放空大脑的时间。
她常常不坐车,穿过若干个小公园步行回家。看一看这城市的万家灯火,品一品这个城市四季流转之间的鸟语花香。这个习惯,既锻炼了身体,也清空了大脑,让高压之下的身心喘一口气,头脑才能更灵活。
第二,用碎片化的时间思考。
压力越大,她越喜欢收拾房间、洗衣做饭。这些原本会耗掉很多时间的家务劳动,却变成了工作之余的另一种休息方式。
她说,手上在忙碌,脑子却一刻不停。和坐在办公室里的时候不同,这会儿最没人打扰,她最放松,思维也越活跃。“有很多超棒的想法,都是在我刷碗的时候冒出来的呢!”
第三,再用绝对安静的时间,整理和输出。
每天睡前,她会将脑子里冒出的念头稍作整理,写进记事本里。隔一段时间,她也会将前一段时间做过的事情、读过的书总结复盘。长此以往,不仅看得到自己一步一个脚印的成长轨迹,更能够在需要用到某部分知识的时候,迅速地调用它。
最后,她拍了拍我的肩膀:“时代太快,只有刻苦学习,不断进步,才能不被它落下。但如果连基本的思考都没有,如愚公一般,吭哧吭哧地搬完一座山,却始终看不到一旁的康庄大道,这便不叫努力,而只是在‘用努力的幻象自我欺骗’。”
她的一番话,让我想起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说过的一句话:工作可能仅仅是一种生计来源,也可能是一个人内心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远离低质量的忙碌,真正地提高效率,才能在工作中获得自己真正想要的成长。
很多时候,性格真的决定着命运
很多时候,性格真的决定着命运
文/红颜添乱
十几年前,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在那家公司,我认识了丁凡和徐磊,他们都是我的同事,和我一样,这份工作也是他们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
那个时候我们因为年龄一样又是职场新人,有着很多的共同语言,于是我们一起租住了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每人住一个卧室,房租均摊,也就是说,那个时候,我们三个人在这个城市里生活条件是一模一样的。
我们那批同时进公司的应届生中有四十多人,这四十多人中,高峰很快脱颖而出。说句公道话,高峰虽然和我们这些应届生都是同龄,但是,他有着我们所不具备的沉稳、勤奋以及谦虚、平和。那个时候,我们都是年轻气盛、头翘尾巴撅的,但是人家高峰就能做到夹着尾巴做人。因为工作勤奋业绩优良再加上做人谦逊热情、人缘好,老板以及绝大多数的员工对高峰评价都很好,半年后,高峰担任了我们公司一个部门的负责人,这对于刚入职场半年的新人来说,简直是奇迹,大家都很羡慕,只有丁凡非常不服气:“依我看,高峰真本事没有,厚黑学倒很精通,不但面对领导的时候像条哈巴狗一样把尾巴摇得很欢实,就是面对老员工的时候,那笑得简直像花一样,你没有见他现在已经笑得脸上的肌肉抽搐了,笑起来皮笑肉不笑的吗?”丁凡的这番话是回到我们租住的房子里说的,那时候我性格内向,很少说话,虽然觉得这话不中听,但是我没有吭声。徐磊听到这番话也很不乐意,他反驳道:“丁凡,我觉得人家高峰有很多优点,值得我们学习,近期我就在观察他,就在学习他的优点呢!”丁凡一听这话,激动地站了起来:“你要学习他?他有什么值得你学习的?呸,这个高峰真够会迷惑人心的!”然后怒冲冲地回到他的卧室去了,留下我和徐磊面面相觑。
从此后,徐磊以高峰为榜样,不断地学习高峰,几年后,居然超越了高峰:高峰还是那个部门的负责人,但是,跳槽去同行业同等规模一家公司的徐磊已经当上了副总。
这边再说下丁凡,自从高峰升职为公司中层领导之后,丁凡算是盯上高峰了,他的眼睛像是放大镜,高峰工作上一个小小的失误,都会被丁凡无限地放大然后在公司内部传播,并且很快会被丁凡匿名把“举报信”发到老总的邮箱里。丁凡居然阴损到如此的地步。
后来,为了避开丁凡,我跳槽到另外一家公司工作。
转眼间,十几年过去了,我们都从二十出头的毛头小伙子变成三十多岁的“准中年人”了。
世界有时候就显得那么地小。前天下午我去看望一个远房表弟,远房表弟与另外两人合租一套三居室,进了屋子后,我意外地见到了丁凡,他显得很热情地和我握手,然后带我去他的卧室里,这是他和妻子、儿子一家三口的“地盘”,只是妻子带着孩子出去玩了,家里暂时就丁凡一个人。
我们站在阳台上抽烟,丁凡一点都没有变,心胸还是如此的狭隘,他又开始喋喋不休地抨击人,不但抨击我认识的高峰,还抨击他现在新公司的几个人:“我就是看不惯这几个人的张狂劲,不就是工作干得好点吗?不就是工资挣得比我高点吗?等我有机会了我得使个绊子收拾收拾这帮小子……”说完这话,丁凡说道:“媳妇不在家,中午没有人做饭,我还没有吃午饭呢,我找点吃的去啊!”过了会儿,他从公用厨房里出来了,手里拿个凉馒头,边啃馒头边继续抨击人。我内心非常复杂,感觉丁凡是个可怜又可恨的人。来上海十多年了,我们那批同时参加工作的同事差不多都贷款买了房子,可丁凡一家三口仍和刚毕业的大学生合租在一起。工作了十多年,不但拿不出买房子的首付款就是连单独租个一室一厅的实力都没有,怎么还好意思边啃着凉馒头边琢磨使绊子呢?
徐磊,从来不琢磨使绊子,人家就是喜欢坦荡地、上进地追赶优秀的人,于是长期的追赶中,自己练就了“飞毛腿”,大大提高了自己的工作能力。
很多时候,性格真的决定着命运。
职场中,遇到比自己优秀的人,要使劲去追赶,千万不要琢磨着使绊子,把别人绊倒并不能让自己进步。遇到比自己优秀的职场人,扬起“飞毛腿”追赶吧,肯定能追赶出积极向上、欣欣向荣的职场人生。
你如何度过周末,就如何度过一生
你如何度过周末,就如何度过一生
文/夭夭
经营好周末的人,运气自然不会太差
度过一个异常忙碌的周末以后,今早醒来,我并没有像以往那样「每逢周一瘫成狗,闹钟响爆也不起床」。
反而在闹钟响起之前就睁开眼睛,一个鱼跃跳起来,还破天荒地有时间做了顿「讲究」的早餐。
这个状态连我自己都吃惊不已,毕竟我之前是「每逢周一火药桶」的,所以我就开始复盘这个不寻常的周末。
周末最好的休息方式,绝不是睡觉
这个周末,因为宝宝的早教课调整到了周六早上9点钟,老公又出差不在家,就只能逼着自己6:00起床,准备宝宝的早饭、上课要带的东西。
7:30分心急火燎带着宝宝出门,到学校后又要陪宝宝参与课程,还带他做了个手工。中午回家已经累爆了,史无前例地倒头就睡补了个午觉。
下午2点又出门去朋友工作室跟她商量一个市场活动方案,很久不接触这种活动,兴奋地讨论到晚上7点,还不嫌累。
周天一早把宝宝送到妈妈家,继续和朋友沟通方案,商量执行的细节。终于完工以后,晚上回家又整理了一个超长的采访文章。
可能是因为周末安排得异常充实,所以周一反而没有因为骤然从松到紧的那种不习惯和倦怠感,一下子就进入到工作状态。
我以前的周末一般是这样安排的:周五看电影、玩手机、逛淘宝到凌晨2:00钟,周六一般从13:00开始,醒来窝在床上继续玩手机,晚饭时候出去吃东西;周天重复一遍周六的节奏。
按理说这样的休息频率,周一应该可以「歇过来了」,但残酷的事实是,我每个周一早上醒来都感觉像是世界末日,起床气大到见人杀人见佛见佛。
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经常听到小伙伴们抱怨说「周末在床上瘫了两天,周一还是没精神,感觉疲沓,累死了~」
这个异常忙碌的周末,反而让我彻底歇过来了,周一早上醒来,精神特别饱满。
这也给了我一个灵感:也许周末最好的休息方式,并不是闷头大睡,在被窝里窝上两天。
而是继续保持平常的健康作息,同时让自己用不同于工作日的方式忙碌起来,激活大脑里的另一些细胞,换个脑回路来生活,给脑细胞也保保鲜。
如果工作日每天蹲在办公室里电脑瘫,周末的时候就跑出去,趁着春光正好在野外撒撒野、活动活动筋骨。
让紧张的大脑休息休息,闲置的四肢活动活动,也算是一种劳逸结合。
如果工作日是做一些文案工作,周末的时候可以参加个艺术坊,插插花做做陶土,放松放松脑子。
紧绷一周的大脑周末再用来思考也开不了花,不如让它彻底放松下来,给它个缓冲期。
工作日已经卖给boss了,周末就别那么拼了,把自己还给自己。
做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儿,学一门自己一直喜欢的技能,参加个自己感兴趣的club~一周有两天,替自己活,不浪费。
喜欢旅行的话,就趁周末的时候去另外一个城市放放风。
我有个朋友,几乎每个周末都会到其他城市旅行,从千篇一律的生活里跳出来,在陌生的城市里逛吃逛吃两天,周一又是一条好汉。
最最重要的是,一定要保持正常的作息,不要熬夜到天明再昏睡至黄昏。
昼夜颠倒,不是宠爱自己,而是作死。想要补觉的话,可以周五的晚上推掉一些局,泡个澡做个冥想关掉手机早早睡觉。
无论是为了颜值还是恢复精力,晚起5个小时都不如早睡1个小时来的划算。
经营好周末,不仅能让自己更有精力迎接周一,消除一周以来的倦怠感,一不小心还能让人生开个挂。
能经营好周末的人,生活也不会辜负她
仔细想想,我身边的牛人、优秀的姑娘们,都是经营周末的一把好手。从来不把周末当做补觉日,而是玩出各种花样。
微信通信录里那么多人,我最喜欢刷的就是MOON的朋友圈。
几乎每个周末,她的朋友圈里都是这样的画风:「丑的人还在被窝赖床,美的人已经跑完步吃完早餐煲完汤」。
配图是她的悦跑圈公里数、颜值高到炸的早餐、还有她的每周一花,偶尔还有周末美颜汤的食材。
这条朋友圈的发送时间一般是在早上8:00-8:30,接下来她就要去参加各种活动、沙龙了。
她的周末朋友圈,要么是去参加辩论赛,要么是学习做咖啡,要么是去参加茶艺社的.......
如果哪个周末她的朋友圈没有更新。那,一定是因为她还没有修好图~
MOON是一所大学的老师,虽然工资不是特别高,但她还趁着周末时间自费报名参加了一个专业设计课程,学习PS、PR等专业技能。
现在她除了正常的工作之外,还经常接一些设计工作,朋友圈也会晒她的新作品出来。她告诉我,兼职做设计的收入已经超过了本职收入,更是早早把学费赚了回来。
我从来没有从她的口中听过「迷茫」、「焦虑」、「无聊」这些所谓的年轻人流行病,也没有看到过她有什么抱怨。
想想也是,她连周末都不放过,都能经营地这么活色生香,她自然也能更好地安排自己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不会给「焦虑」、「无聊」乘虚而入的机会。
她那么擅长经营没有KPI考核、没有BOSS盯着的周末,生活也没好意思辜负她。
坚持早起、跑步、做营养早餐,让她的皮肤状态特别好,27岁的素颜照看起来也不过20岁;
坚持学习设计,开辟了她的第二收入来源不说,还让她成为设计圈小有名气的设计咖,有的作品还获了奖;
坚持参加各种活动,无形中扩展了人脉,她很多的兼职设计工作都是这些朋友介绍过来,让她的兼职收入源源不断。
哦,对了,你们不老说生活圈子小,遇不到合适的准男友人选吗,她的男朋友就是在周末参加的一个骑行活动里认识的,情趣相投不说,腹肌的手感也很好。
她的状态,真的是印证了那句话:能经营好周末空余时间的人,才是真正的人生赢家。
无论在社交圈立多少flag,做多少规划,表现得多么努力,在没有人监督没有量化考核的周末的生活状态,才是你真正的生活状态。
而你如何度过周末,在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你将如何度过一生。
- 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正是你度过周末的方式
- 成功人士周末都在干什么呢?
- 南方周末新年献词历年汇总
职场中做到这6条的人,最后都能成功
职场中做到这6条的人,最后都能成功
在职场中,做人,做事都是一门技巧。
一、不要一个人战斗
不管你有多么厉害,你应该要有一个团队。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在现今的社会中,团队的战斗力远远超过单人的战斗力。如果你是这个团队的领导,你需要有一些能挺你的成员,而不是每天总是拆你台的人。要有自己的威信!
二、做好自己
如果你的同事总是认为自己的资格老而刁难你,不要放在心上。你总有一天会超过他,他们的经验或许是多了点,但是这样的心胸也决定了他的路是走不远的。你要想办法提升自己,一直进步。获得老板的认可,他那种小喽啰算的了什么。
三、自信,执行
在职场中,自信是必不可少的,要想把事情做好,首先你要有自信。自信是向成功迈出的第一步。——爱因斯坦
执行力要强,看看现在成功的人,哪个不是执行力超强的。比如说,雷军,刚刚开始创业的时候,每天发两百篇帖子圈粉,每天工作到两点,坚持了两三年。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不要总是给自己找理由,马上去做,立刻马上!
四、给自己定位
找到自己的位置,不管做什么事要全力以赴,也要掂量掂量自己有几斤几两。根本完不成的任务你接了,没做好。捅刀子的就来了。清楚自己能干什么,做好就行了。这并不是让你按部就班的去做,你需要有自己的特点。
五、处理好同事之间的关系
在职场中,不缺乏小人,你需要做的就是跟他们多沟通,最好打成一片。这对于你的职场之路会有帮助的。
真正强大的人,从不抱怨
真正强大的人,从不抱怨
文/职场君
01
大家都知道祥林嫂。
就是那个丈夫死后,被婆婆卖到山里的可怜女人,小说里大部分人是觉得她讨厌的。
抛开封建与时代因素,她本人也的确是惹人讨厌的。
在没有被卖到山里之前,祥林嫂性格是倔强的,她不服输,通过各种手段让自己成为被大家接受的人。那时候的祥林嫂,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话少,是干活的好手,她提着一口劲要改变自己的地位,不做别人眼中不祥的人。
所以,虽然她是寡妇,但大家还是挺喜欢她,只要她不去碰寡妇不能碰的祭祀的东西,还是能很好的活下去的。
但是当她的儿子被狼叼走之后,祥林嫂就完全变了个人,她彻底蒙圈了,不再试图证明自己不是不详的人,她接受了命运,从心底里觉得自己是弱者。
然后,抱怨,成了她唯一喜欢做的事。这时,她才成了那个人见人厌的祥林嫂。
只有无能的人才爱抱怨,她本是个能干的人,后来变得人见人厌,便不能只怪封建时代了,祥林嫂自己也有责任。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一味抱怨的人,是放弃了改变的。
他们的身体歇了下来,不肯辛苦,但脑子却不接受蹉跎,要一直抱怨。这是典型的让身体闲着,把烦恼留给灵魂,这就是无能啊。
不满就去奋斗,祥林嫂还奋斗过呢,我们能比她阻力更大?阻挡她的是整个封建社会,而阻挡我们的,往往只是自己而已。
02
职场君曾有个同事,每天都在抱怨。
抱怨公司里人际关系复杂,自己的直属领导人渣一个,把下属的工作成果说成是自己的,拿去邀功。
抱怨工作索然无味,重复无聊,不知道这样下去还有没有前途。
说,好羡慕xxx,工作有意义,生活过得多丰富,而自己都要烂在这家公司了。
他愤世嫉俗,觉得全世界都欠自己的。
终于有一次,我打断他的抱怨,说,那你离职啊,这么糟糕的地方,你为什么愿意待着?
他愣了几秒,说,我怕找不到工作.......
一语点醒梦中人,是啊,怕找不到工作!
愿意改变的人会怕这个吗?
在我们现在这个社会,所谓的稳定,再也不是能傍上一个企业一辈子,因为越来越少有企业可以活人的一辈了。最近的创业公司,寿命能有十年,就算是相当不错了,很多都是两三年就完蛋,也就是把投资人的钱花完而已。
所以说,现在的稳定,是一个人在哪里都能活。他不依赖于一家公司,也不执着于一个地方。他们可以与时俱进,让自己永远有用,他们可以挑用人单位,有选择的权利,而不是必须在一个地方混吃等死,边不满边抱怨。
03
真正会付诸行动的人,是不屑于去抱怨的。
他们会首先想办法改变现状。
最近有个作家走红了,叫范雨素,哦,说作家好像也不合适,应该是读书写字的人。
她是农民工,在北京,做服务员和月嫂。是中国大地上再普通不过的穷苦农民。但是现在,她只用一篇文章,就火遍中国。当然,她的文章我就不去拔高文学价值了,文学毕竟也是有门槛的。只有一点,写的是非常能令人产生共鸣的。一般的写手都不一定能做到,这一点,她是相当不错的。
比起她的文笔,我更赞叹的,是她面对挫折的态度。她从不抱怨,只会用行动去改变。
她已经四十多岁了,这半生,她经历了数不尽的挫折,但却依旧成为一个有文学素养、有思想的人。
她十二岁时,因为读书太多,向往书中流浪的生活,所以她离家出走了。三个月后回来,父兄认为她是个伤风败俗的女孩,要把她赶出家门,因这“伤风败俗”,她再没机会上学。
没机会上学,又是女孩子,一般人就会这样认命了,顶多抱怨抱怨。
但是她不,她选择只身一人闯北京,没有学历,没有关系的她,干活的速度还没有别人快,她陷入穷困。这时候,她遇到了自己的丈夫,顺利即结了婚,婚后发现丈夫是个酒鬼,经常酗酒家暴。
她再一次果断做出选择,没有忍受,没有抱怨,而是果断离婚,带着两个女儿回娘家。
家里哥哥却不接受她,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她无家可归了。
但是她没有沮丧,立马带着孩子们就又去了北京,她来做小时工,养活两个孩子。
不管是遇到事业困境,婚姻挫折,还是养育孩子的艰难,她都没有摆出弱者的姿态,抱怨生活。她一次次的陷入绝境,又一次次的把自己捞出来。
她做的每一个选择,都能让自己摆脱之前的困境,逃离令自己不舒服的环境。她说自己内心很强大,无法改变的事,也不必抱怨。
04
逃离,是一种本事,没有本事的人,根本就没资格逃出。
有多少女人,宁愿忍受家暴也不离婚,她们口口声声说是为了孩子,其实只是自己不敢面对离婚之后,要独自抚养孩子的现实。她们已经很多年不工作了,甚至不敢走向大城市,面对陌生,满心的恐惧,这恐惧,比丈夫的毒打要恐怖多了,她们觉得自己无法生存。其实,哪有那么恐怖,去饭店洗碗都比家暴好受好吧?逢人就抱怨没有用,要用行动改变才行。
有多少公司的职员,每天都在抱怨公司,但是就是不走。因为他们无处可去啊,他们要是真有本事,就多的是想挖他们过去的公司,何苦这么纠结?
既没有资本走,又说服不了自己踏实的留。这种人是最无能的,而且无耻。公司得罪他了吗?公司可是大慈善家,收留了这样一个负能量,还没什么本事的员工,还按时付工资呢。
收起没用的抱怨,缺哪补哪儿,哪有问题改变哪儿,是你能力不行就提升能力,是公司不行就踹了公司,都做不到,那就接受。抱怨有什么用?除了证明自己的无能?
以上内容是关于告别低质量的忙碌和怎样可以避免低质量的忙碌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