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自己的事情不去管别人的事情 先把事情做对再把事情做正确

国学综合

做好自己的事情不去管别人的事情 先把事情做对再把事情做正确

崩仙逆道围观:℉更新时间:04-12 21:40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做好自己的事情不去管别人的事情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先把事情做对再把事情做正确和做好自己的事情不去管别人的事情的精彩内容哦。

做好自己的事情不去管别人的事情 先把事情做对再把事情做正确

做好自己的事情不去管别人的事情 先把事情做对再把事情做正确

致新人:先把事情做对,再把事情做好

文/张良计

今天的文章来自后台一位读者的提问:

我刚参加工作不久。当时面试进入这家公司很不容易,这家公司在行业内也蛮有名的。我被分配到一个项目组里,老大和同事人都不错,每天也有开始教我一些东西。公司定期会有培训,感觉自己要学习的东西特别多。我渐渐觉得压力很大,分配给我的工作我都尽量认真做好,想给大家留下一个好印象,但是总是不得要领,总犯低级错误。看到周围跟我同时期进来的人已经开始能够做一些小项目了,我还是原地踏步。我有时候觉得好急,可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我是不是太笨了?

首先我想说,你一心想把事情做好的这份心很值得赞赏。比起我见过的很多跟你差不多年龄却已经开始每天想着怎么在工作上偷懒混日子的人强多了。

其次,我猜你可能还没有掌握这份工作的要领,或者说,还没有熟悉你真正的岗位职责。

我说的岗位职责可不仅仅是招聘面试上写的那一段“岗位要求”的文字。

先说个身边的例子。我有个朋友,她的第一份工作是做助理。她的老板是一个典型雷厉风行的女强人。初进入这家杂志公司的时候,她每天都提心吊胆,生怕自己做错了什么事情。这个情景很像电影《穿Prada的恶魔》里的剧情。有一次老板的女儿过生日,安排她去订一个生日蛋糕,她顺手订了一个巧克力口味的。结果好巧不巧老板的女儿什么口味都能吃,唯独不喜欢吃巧克力口味的。她在订蛋糕之前并没有询问过口味的喜好,更不要说蛋糕尺寸的大小,蜡烛要几根,是否要加特殊的食材等等。最后的结果是蛋糕已经订好,生日Party也已经准备就绪,木已成舟只能“顺”水推舟。

那家公司在招聘面试上写的岗位职责,可绝不会写“帮老板订生日蛋糕”这种事情,但却实实在在发生了。而她犯的错误其实很多职场新人都容易犯:做事会按照自己以往的风格习惯来,而不是适应职场上的“新习惯”。我猜提问的这位读者,你在每天的实际工作中也经常碰到类似这样的问题。

想把事情做好没错,但是在做好之前有个大前提,叫“先把事情做对”。刚开始工作的头一两年,更多是需要熟悉自己的岗位,公司和同事之间的规则。这个规则有人情世故,有职能划分,有效果评定,有奖惩规章,还有公司文化等等。在完全掌握这些规则之前,尽量先让自己把事情做“对”,做到六七十分,再去想怎么做到九十分一百分甚至一百二十分。

一步登天青云直上的人有,但这就跟摸彩票一样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可模仿性很小。况且,人家背后所付出的艰辛也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虽然我不知道你具体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是怎样的困惑,但有一些“习惯”我觉得越早养成会越好。

1.把你过去不好的习惯全部清零

都说初入社会的新人是一张白纸,这个说法我觉得有待商权。如果说工作经验,确实是一张白纸;但是在为人处事上,就绝不是白纸了。许多在读书时期养成的习惯,会对以后工作和生活造成巨大影响。而有些不好的习惯,越早戒掉越好。

比如说,以前都是家长父母围着自己转,做事很少求过人。但在工作中,大家更多的还是凭实力说话,你过去的这些“优势”很可能在你入职的第一天就荡然无存。当你问旁边同事一个简单问题的时候,很可能对方鸟都不鸟你,这种落差带来的挫败感很可能让你觉得周围的环境和自己格格不入。

比如说,以前你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年年都是奖学金小能手。但是在实际工作上,你却发现连一份简单的Excel表做了十遍都达不到要求,这个时候你很可能会觉得是老板看你不爽,故意给你找茬儿。

再比如说,老是给你安排一些打杂的工作。就我所在的广告公司而言,很多刚来没多久的实习生新人,日常工作基本上都是:订一张机票,贴组里成员报销的发票,订一间会议室,发一封会议邀请通知,给到公司的客户买10杯星巴克的外卖等等。这个时候你很可能觉得一点成就感都没有,觉得自己大好的才华和抱负都被埋没了。

这些都是我曾经遇过或者听到过的故事,我自己也或多或少经历过。但是现在回头再来看,当时如果早点避免以上这些想法我应该会成长地更快。

除非你有出类拔萃的本领,能够解决大家都不能解决的问题,那么别人围着你转才说的过去;

一份Excel表格背后的学问大的很,它的用途,查看它的人群,背后的目的和用途,你是不是都了解清楚了,这可不只是纠结这一栏的数字应该放在左边还是右边,用红色还是紫色;

如果连一份打杂的事情都做不好,没有人敢把更重要的事情交给你。很多你现在仰望的大咖牛人,最初很可能都是从一份前台的工作开始做起;

把姿态放低一点,才会有人愿意教你。多学会一点隐忍,才会有厚积薄发的可能。无论在学校多么厉害,刚工作的时候大家的起跑线都是一样的。每个人都喜欢和谦虚的人一起工作,尤其是新人。

2.养成多问问题的习惯,并且一定要记下来

很多时候没人有义务主动去教你,但这不代表你就可以每天躺尸一样坐在位置上无所事事。

新人可能觉得自己问的问题很白痴而不好意思去问,比如“这个发票应该怎么贴?”,“这个文件应该怎么保存?”,“这台打印机应该怎么用?”。

但比起那些因为不知道怎么处理而造成工作中更多不必要的麻烦,你还是越早弄清楚越好。

大多数职场中的同事,都是很友善的。只要你不是摆着一张“我是女王””我是明星”的傲娇扑克脸,客气地去请教,大家都是愿意教你的。

这时候我强烈建议你随身带一个小本子,把对方说的答案记下来。这样做有两个好处:

1.口头的话语往往是零散不成系统的,当时说的东西很可能过一阵再想起来跟没说一样。拿一只笔按一二三点记下来,等对方说完之后再重新确认一遍,确保万无一失。

2.好记性永远不如烂笔头,这么做避免了以后遇到同样的问题再去询问对方。虽然大家都很友善,但同一个问题没有人喜欢一直回答。

我刚开始工作那阵,在办公桌上一直有一个小本子,每次做错事情都会记下来,做错的原因,以后怎么避免,再遇到类似的事情怎么处理等等。这本子我用了两年。

每个人都会犯错,但同样的错误不要再犯第二次。做到这一点,非常非常非常加分。

3.察言观色不是世故,而是情商

职场中的沟通技巧非常重要。对于新人来说,懂得观察和分析对方的言语,揣摩背后的情绪变化,是最先应该学会的。

我的一位同事,最近想招一个新人。面试的几个人中,有一个小朋友非常有“热情”。面试完毕后不断在微信上询问我同事觉得他怎么样,并且一再表示非常仰慕这家公司,希望能够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这里。

首先,他的诚意确实很足,任何公司都希望能有充满活力的新人加入。

但是,招聘并不是今天面试明天就能确定的。任何招过人的人都知道,这其中有用人部门的评估,应聘者的筛选和对比,向更上级的汇报等等。那些大的公司,招聘流程走一两个月是很正常的事情。这段时间,能够做的就是耐心等待,同时可以寻求其他的面试机会,多方对比。而不是隔三差五每天都在微信上“骚扰”招聘人。特别是在我同事已经三番五次明确表示“请耐心等待,公司流程会比较久一点”的时候,还一如既往地发大段的信息表明自己的“雄心壮志”,希望以此打动招聘人。

对不起,这样打动不了任何人,只会让人觉得厌烦。

如果最基本的察言观色都做不到,你连把一件事情“做对”的机会都没有。

最基本的察言观色包括:

1.对对方回复文字的情绪判断,如果每次都是简短的几个字回复,很有可能对方在忙。如果有比较复杂的事情要说,可以约个时间再聊,而不是噼里啪啦一段文字或者语音发过去。

2.当发现对方讲话的语气和平时有差别时,一定要多留心眼。很多人讲话都会有特定的习惯,比如喜欢使用某些语气助词,喜欢使用某些标点符号甚至表情。当你发现有一天突然对方和你沟通的话术里这些习惯都荡然无存的时候,一定要留心是发生了什么事情。无论和你有没有关系,都不要像以前那样随随便便说话。注意措辞,就事论事,不要妄加猜测和臆断。

3.不要随意打断正在讲话的人。即使你突然灵光一闪,即使你不同意对方的上一句话,也请等对方全部讲完再一一回复。这是基本礼貌。

4.当对方的答复和你所期望的回答背道而驰时,不要强加自己的思想给对方。可以采用迂回的策略去探究对方拒绝你的原因,而不是纠结“你为什么拒绝我”或者“求求你答应我吧”。这么做只会激化矛盾。从原因入手,从下至上逐条分析,找到反驳或者突破的点,有理有据地说服对方。

踏实是最快的成功方法。

4个故事说透职场成功法则

4个故事说透职场成功法则

文/常秀莉

故事一:会说话的销售专员

新入职的员工Amy开着车来上班,她是做销售的,特别会说话。看到HR的微信朋友圈去了云南,立刻说自己也去了那里,顿时两个人就有了共同话题。另一个行政专员看到Amy穿的裙子,惊讶的说:“和我的裙子一模一样啊!”Amy赶紧笑着应答:“是哦,今天早上才从你家衣柜里拿出来的。”一场尴尬就这样避免了,大家哈哈一笑而过。Amy看到销售总监助理的丸子头,大肆赞美:“莎莎的发型真不错哦,底下松松的,我就笨盘不成这样。”莎莎说:“底下松松的,是因为我扎不紧。”其余的人呵呵了。明显的恭维,突出的抬高别人,贬低自己,人际关系“高手”体现在会说话,说让对方高兴的话,哪怕是假话。可是,这种痕迹感,让那个被恭维的人其实也感觉到了,不是发自内心的赞美,怎么听,怎么觉得假。不过,在中国所谓情商高的人会告诉你,这样会有好人缘,这个世界就是宜假不宜真。不信,你试试,如果你总把真话挂嘴边,你的人际关系一定崩盘,因为好多愚昧的人就是喜欢人家虚情假意的恭维,却听不得别人指出他的缺点。

故事二:总把减肥挂嘴边的姑娘

很多年来,一直胖胖的Cindy,她总是说,我要减肥。可是,到超市买回薯片,饼干,奶油蛋糕,巧克力的时候,是毫不犹豫的。几次相亲,均因为男方嫌弃她胖而告吹,可是Cindy依旧吃着甜食,说着减肥。做一次运动,她大汗淋漓,可是过后了,她总能找出各种借口不再继续运动,今天身体不舒服,明天工作很忙很累……多年以来,Cindy一直把减肥挂在嘴边,却一直还是向更肥的方向发展。衣服不能穿了,买新的;裤子穿不进去了,买新的;男朋友没有,就单身。减肥?管不住嘴,迈不开腿。骨子里,是她不愿改变自己,贪吃,怕累,没有毅力。所以,做什么事情不成功是有道理的,因为骨子里的东西会通过外在体现出来,与日俱增的体重,没有耐心的态度,失败的恋爱,不成功的工作,这些都是没有毅力面对困难的表征。所以,如果你不能改变自己的体型,你也很难成功,不仅体现在生活上,也体现在事业上。

故事三:致电通知你自己升迁发财的旧同事

多年不联系的人,忽然联系了,他升迁了,他发财了。不要以为他惦记着你,是因为你们的交情足够好,其实,当初他曾在你面前很不成功,所以,今天,他扳回了这局,让你看看,笑到最后的他是什么样。所以,由此看来,多年以来,人家还对你耿耿于怀,做人要低调,不要在别人面前摆出优越感和清高。无形中,你给人家带来的是压力,而且是不友好的印象,为你树立隐形敌人无数。张扬个性,显露自我的那种作风,是年轻人的专利,因为初生牛犊不怕虎,所以,还不知收敛和隐藏锋芒。如果你人到中年还不知道敛锋芒,那么你的职场道路注定坎坷波折。如果你不赞同,可以试试。锋芒毕露未必就是能力强。相反,通常很有能力的人都虚怀若谷。

故事四:拖延症的根源

拖拉着不做事情,是为什么?是源于对未知的恐惧。下属不做工作的拖延症,是担心工作做不好,主管会责怪,却没有主动去寻找主管的帮助。辞职准备创业的人,迟迟拖延,是害怕一旦贸然投资会血本无归。拖着不做,无望中耗尽自己的信心,意志。不如放手一搏,哪怕失败,也算经历过。可是,很多人就是这样,宁愿错过,不愿做错。

每个人喜欢在朋友圈的订阅号看文章,看到一些文章,会产生共鸣,尤其是那说中了自己的那篇文章,有被戳中了软肋的感觉,对号入座。被戳中软肋的感觉是什么?心里痛,恐惧,透明存在感,自责……但愿,在你的软肋处,你穿上了铠甲,做好了防卫,或练就了刀枪不入的功夫。

远离让你感到自卑的人

远离让你感到自卑的人

文/林特特

1.

从前,我有个上司,能力很强。

他不主动带徒弟,但言传身教,耳濡目染,跟他的人总能学到许多。

他的履历金光闪闪,业界常有牛人表示与他相识于微时。

他的脾气和他的成就成正比,公司上下,无人不知,他急起来便拍桌子、瞪眼睛,句句话戳心窝。

他最宠爱的膀臂,见了他,腿都直不起来,更别说,那些小喽罗、刚入职的毕业生,“太差了”“窝囊废”,类似的话,总在他入木三分的业务点评后,做结束语。

一代新人换旧人,他的公司更新换代特别勤。

一个长发女生告诉我,有一天,她下了班,在停车场,迟迟没法启动车辆,一抬头,镜子里,长发裹着一张哭泣的脸,“他的每一句话,都让我觉得我很失败。”

更让她受不了的是,一次,她和外地来探亲的妈妈在街上偶遇了他。她介绍:“这是王总,这是我妈”,而作为老板的他,不知是否对长发女生的工作有意见,竟扬长而去,连头都没冲这对母女点。

长发女生羽翼一丰,就跳槽了。

那天的经历,让她难堪,“我像一个垃圾”,而从小到大,她都是妈妈的骄傲。

“跟着王总成长很快,但那成长伴随着……自卑、绝望,现在走过原公司,我还有生理反应:不喜欢自己。”

她挑选形容词时,斟酌半晌,我点点头,谁不是呢?

2.

从前,我有个女友,几乎完美。一百分的家世、成绩、婚姻,毕业经年,再见面,还有一百分的儿女。

她很努力。

在凌晨发布的照片常是空荡无人的街,“刚下班”;而六点,她又出现在晨跑的路上,与之相符的表情是一只胳膊,做加油状。

好几次聚会,大家喝咖啡,她的电话络绎不绝。

大家把孩子往游乐园一扔,在一旁闲话,她打开电脑,开始工作,晚上再看她的网络空间,正是以我们为背景,她在电脑前的自拍,下面赞声一片,都说她:“不浪费一点时间。”

是真不浪费。

终于,她放下电脑,在餐桌上,与我们对话。很快,我就在之后的某一天,看到她又联系了什么客户,结交了什么朋友,做了什么新选题,而这些创意、人脉、新鲜灵感,很大一部分是那次聚会中,我们无意讨论,她有心获悉的。

再见面,大家便有些不自在。

当她不在,终于爆发。

“她让我感觉,我不上进。”

“是啊,同样的机会,为什么我没抓住。”

“我的灵光一现,她竟做出了方案。”

“我说认识谁,第二天,就接到她的电话,求介绍……后来他们就单独联系。”

“我们是不是在嫉妒?”

善良的人都在心里为自己画了个叉。

可渐渐地,聚会便没有她,有时是她忙,有时是大家忘了——没刻意不通知,却也不再刻意通知。

直至,一个女友告诉我,已经屏蔽了她,

“我总被人说,你看张辉……”张辉即是她。

“你们不是闺蜜吗?为什么张辉能……而你……”

其实,我也屏蔽了她。

“而你太懒”“而你不积极”“而你同时认识的谁,你没把握好”……

她像电影院第一排站起来的人,在她身后的都不得不站起来;只要关注她,类似自卑、自责的情绪就会围绕我,可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为什么要被她左右,不喜欢自己?

3.

从前,我见过一对情侣。

非常般配,十年感情,即将迈入婚姻。

我参加过他俩主办的沙龙,大腕云集,女孩是主持人,男孩是主讲人。

沙龙快结束时,女孩致辞,提到男孩,满满爱意,“如果没有他,这件事就做不成”。

可男孩呢?

后来,我们开过一次会,他俩都在,女孩一发言,就被男孩拦下,“她说不清楚”“我来说”“你听我说”“是这样的”……

女孩终于什么也不说。

男孩的qq签名是“我爱老婆”,各种场合也没见他对女孩有二心。

他今天忽然找到我,原来,试婚纱时,女孩竟向他提分手。

他描述了当时场景——

打扮停当的女孩问:“好看吗?”他看了一眼,用一贯的口吻评价:“还成,反正颜值本来就不是你的强项。”

一石激起千层浪。或者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女孩当场脸色大变,将装修时,他对自己品位的怀疑,挑戒指时,他对自己要求的鄙夷,路边随便路过一个波大腿长的美女,他都会开玩笑“你看你就像一个矮冬瓜”,她心里微微泛起的苦的涟漪都全盘托出。

“想到未来几十年,都要忍耐你的语言暴力,想到你用一句‘只是笑话别介意’就可以解释,‘一点小事也要生气’指责我,我就没信心继续了。”这是女孩给他的最后一条短信。

“一点小事,也要生气?”他问。

我忽然想起从前的上司,从前的女友,并说给男孩听。

他们无一例外很优秀,某种程度上,人畜无害,甚至有益。

“一个人不喜欢你,可能只是因为,你传递给他的信息,让他自卑。天长日久,负面情绪累计,他与其不喜欢自己,不如不喜欢你。”

容易自卑的你、我、他,都有这种选择的权利。

你一定得了怕麻烦这种病

你一定得了怕麻烦这种病

文/王大纯

昨天在群里问了大家一个问题,说除了现在的工作,你还有没有第二个技能能养活自己。

有人说还有兼职在做,主要工作不做了,就做兼职。

但是有的人说,一点也没有,别说技能了,连自己喜欢什么都不知道。

几个大学没毕业的学弟学妹说,我竟然一点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每天除了上课,没事了就是在宿舍看看美剧,刷刷微博,我好像没有喜欢的事哎。

蔡康永说过,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

而你呢,你不是觉得难,也不是没兴趣,其实你只是怕麻烦。

从一开始就怕麻烦,连这种感觉难的机会都没有给自己。不知不觉,怕麻烦帮你拒绝了所有你可能喜欢的事。

怕麻烦真的是一种病。

朋友拉你去游泳健身,你说好麻烦呀,又要洗澡又要带一大包衣服长头发最后吹干好累。

同事说一起学跳舞吧,你说我最怕麻烦了,每天下班之后还要跑去舞蹈教室,不去了还要请假之类的。

于是,不怕麻烦的同学成了影评作者,不怕麻烦的朋友考了游泳教练证,不怕麻烦的同事变成了随时都能跳一段的舞者。

摄影法语长跑写字,你怕麻烦都拒绝了。

吉他设计编程旅行,你怕麻烦都拒绝了。

陶艺插花美甲搭配,你怕麻烦都拒绝了。

本来有很多发现自己喜欢什么的机会,但是因为怕麻烦,你都拒绝了。

最后还要抱怨说:“怎么有些人的人生看起来就那么顺风顺水呢?他们不仅能把自己的工作做得好,还能把自己喜欢的事情顺带都做好,我连件喜欢的事都没有。”

如果要羡慕,不仅要羡慕他们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事。其实最牛的是,最后他们的喜欢真的变成了自己的工作,靠自己喜欢的事情养活自己。

做陶瓷人偶的胡晏荧,中文系毕业,又专门出国学摄影,最后跑到景德镇做了一个陶瓷匠人。

最近很火的叫兽易小星,他在2023年到2023年还是一个土木工程师,白天做工程师,晚上做段子手录好玩儿的视频,最后开公司拍电影,专门靠段子维生。

维多利亚的秘密超模KK,走了那么多T台,发现自己其实最喜欢编程,报了编程班从头学起,又在纽约大学进入相关专业学习,已经为成为工程师做好准备。

我们不需要把这些喜欢像那些人一样做成专业,最起码可以让自己快乐。

那很多喜欢的事情,真的是从不怕麻烦开始的。

我表姐曾经真是一个怕麻烦的代表人物,她唯一觉得不麻烦的事情就是睡觉,跨过了怕麻烦的第一步学了古筝,现在有时间就要弹两首来助助兴。

好朋友也是一个典型的怕麻烦代言人,让她吃点好吃的都会因为怕麻烦拒绝,后来拽她去学钢管舞,发现钢管舞她驾驭自如,最后成了心头好。

如果我一开始怕麻烦,可能也不会在这个平台写字,也就不会慢慢发现写字带给我的快乐。

我们不需要把每一件喜欢的事情都做到极致,但是在这个浮躁的社会,有一件喜欢的事情是那么重要。你可以爱做饭,爱美甲,甚至爱收拾屋子,不管爱什么,烦躁的时候,你能用这件自己喜欢的事情安抚自己。

没有什么能比自己讨好自己更快乐了。

所以如果我们得了怕麻烦这种病,真的得治。

从第一份工作中学到的最深刻的经验是什么?

从第一份工作中学到的最深刻的经验是什么?

文/ZhangLeslie

1、工作是强调社会性而不是个性的地方,个性的一面,更多的留给自己和朋友就好;

2、工作要求你展现的必须素质和能力要努力培养,要尽快的培养和提升专业素质和能力,让自己对他人、对公司有用;

3、你不可能在工作中讨好所有人,工作中做好事始终是第一位的目标,而不是让所有人满意;

4、要苦干+巧干,认真负责的同时,掌握可以省力的工作技巧;

5、要在专业上突出,必须花费大量的业余时间,度过很多痛苦的夜晚;

6、你在公司的一举一动都被别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7、不要从自己的视界去理解公司同事的行为;

8、Social能力的重要性并不比专业能力逊色;

9、老话说,人上100,五毒俱全,学着和各色人等打交道;

10、总有恶心人,敬而远之;

11、少扯淡,多想事儿;

12、工作中学会自我保护;

13、处理好上下级关系;

14、有混社会的技巧,但也要有做人的底线;

15、不要过高估量自己;

16、公司里混,业务强是优势,但不足以形成胜势,做人很重要;

17、多看多学他人长处;

18、与同事做事,如果对某事有不同看法,对事不对人;

19、工作注意长幼有序、尊重领导,不要绕着领导走,多和领导沟通、交流;

20、工作中积极主动,但是要掌握度;

21、“塑造”自己在工作中的形象,而不是你在生活与朋友交往的形象。

以上内容是关于做好自己的事情不去管别人的事情和先把事情做对再把事情做正确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

标签:先把事情做对再把事情做正确

标题:做好自己的事情不去管别人的事情 先把事情做对再把事情做正确

链接:http://m.zhaichaow.cn/z/1511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