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房产经纪人死后和上帝的对话 致敬房产经纪人语录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一个房产经纪人死后和上帝的对话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致敬房产经纪人语录和一个房产经纪人死后和上帝的对话的精彩内容哦。
一个房产经纪人死后和上帝的对话 致敬房产经纪人语录
一个房产经纪人死后和上帝的对话
一个房产经纪人死后,和上帝喝茶。
上帝认为他太能说了,会打扰天堂的幽静,于是就把他打入了地狱。
刚过了一个星期,阎王就满头大汗找上门来说:“上帝呀,赶紧把他弄走吧!”
上帝问:“怎么回事?”
阎王说:“地狱的小鬼们都被他激活了,天天开晨会,讲梦想,谈发展规划,跳团队舞,弄满意度。我说话都没人听,他还要我做组织架构,工作流程,目标设定,薪酬设计,绩效考核,地下工作者也要注重形象,提高服务技能,让所有人满意。
上帝大怒:“让他上天堂,看我怎么收拾他”。
一个月后,阎王遇见上帝,
问:“上帝,那个搞房产经纪的人被您收拾得怎么样了?”
上帝停住脚步,回答说:“你犯了三个错误,第一,你应该叫我经理!第二,这个世界根本就没有上帝,只有客户才是上帝!第三,我没有时间和你闲扯,我要去发房源了。”
“早到五分钟”是门学问
“早到五分钟”是门学问
文/蔡源霞
那年,我在一家公司做业务员。作为新人,我很勤奋,每天马不停蹄地奔波在各个客户之间,可业绩却差得可怜。左思右想,我盯上了部门业绩第一的老陈,据说老陈不过初中毕业,但业务做得这么好,肯定是很有几把刷子的。
好不容易通过各种途径和老陈混熟了,那天大清早,老陈打来电话,让我不要去公司了,直接到某单位去见一位客户,问我需要多长时间能到。我看了看时钟,然后说,二十分钟后。说完,我赶紧洗漱,紧赶慢赶,到了约定地点,超了五分钟,我看到老陈正在客户楼下的大厅等我。
“你怎么才来?”老陈紧锁着眉头问我,我一愣,下意识地再看看表,不过才迟到了五分钟嘛。“你要记住,宁可早到不要晚到!”老陈郑重其事地对我说,我赶紧点头,但还是认为老陈有些倚老卖老似的小题大做。
“走吧!”老陈招呼我上楼,我小声说:“已经超过约定时间了吧?”老陈哼了一下,说:“我约的是九点过一刻!”我瞟了一眼大厅的时钟,现在才九点过五分。
到了客户的办公室,客户见了老陈非常开心地说:“老陈啊,我见过这么多业务员,你是最真诚的,从来都不让我等你!”接下来,一切顺利。
从客户办公室出来,老陈问我今天学到了什么,我说见识到了老陈谈判时的睿智和机敏,老陈却说:“确保早到很重要,这是你对这个业务的态度。”又问我怎样保证时间充裕,我说我会早些出门,尽量不走拥挤的街道等等,老陈笑了,说:“其实你可以把见面的时间往后约一下!”
我听了,顿时有醍醐灌顶之感。我总是害怕客人不愿意等我,于是明明需要半个小时,我总是二十分钟能到,可事实上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有可能需要三十五分钟,而在这相差的十五分钟内,客户心中的无名火早就燃起来了。我以为可以稳住客户,实际上,是把客户往外推,也使自己成了一个言而无信的人,谁愿意和一个言而无信的人谈合作呢?
此后,我总是将时间往后约一下,因此,不论是见客户还是见朋友,我总能早到五分钟。这使我有了一个良好的声誉,业务也慢慢好转,最重要的是我和客户之间关系良好,工作轻松而愉快。
几年后,我也成了老手,不少新进公司的新人们向我讨教经验,我也总是那句:早到五分钟!这不仅是一句话,更是一门做人的学问!
要学会拒绝,我们不做职场烂好人
要学会拒绝,我们不做职场烂好人
文/修行的猫
我有个朋友小A,她在一家知名网络公司上班,主要负责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带了一个五个人左右的小团队,接房产,汽车等行业的公众号,运营其内容,每天忙忙碌碌的倒也充实。
因为一直以来不间断的努力创新,口碑也越来越好,所以近两个月,客户猛增。前几天与小A见面,她说,最近客户越来越多了。
我说,客户多,是好事儿啊,你的提成就多,收入节节高升嘛。
是啊,但最近我却尤其苦恼,每天都被工作的事情搞得身心俱疲,小A愁容满面。
为什么啊?你的工作强度也不大啊?
恩,但是客户的问题很多,每天除了解决好应有的工作以外,还要处理客户自己对新媒体,O2O及个人公众平台运营等等的问题。
比如,亚希地产的张总,自己还经营着个幼儿园,让我帮忙给申请个微信公众号,我想申请公众号简单啊,只要资料齐全就OK,可这个张总,每天很忙,打电话找不着人,但每次开会遇到时,张总就问,公众号申请好了么?我说,没有呢,你把你的身份证复印件及营业执照等资料发我吧?
用你的身份证就行,我不需要加V认证,所以开个个人号就行,这事就这样哈,我着急用,你是专家,抓紧时间给办理了吧。
小A无语,其实她的身份证已经帮五六个人开过了微信公众号,早就超出了开通权限,但张总丝毫没给她解释的机会。无奈,小A用了自己男朋友的身份证号帮张总开通了微信账号。
那么问题来了,张总前几天又打电话说,他姑姑经营了个水果店,还有他朋友开了小超市,让小A帮忙给开通两个微信账号。
虽然开通微信账号本身是个小事情,但也耐不住接二连三的来啊。
还有之华房产的李经理,自己跟几个朋友准备做韩国护肤品的微商,约我和他们一起吃饭,让我帮忙想想该怎么运用O2O的模式?怎么打开市场?怎么成功的营销?
这个我真心不太在行,我就简单的给建议了做微信服务号,采用多媒体拉页,互动游戏及图文推送等模式进行前期的推广。
之后李经理的朋友就一直打电话发微信让我帮忙写写微信前期的文案。
我主要是做销售的,文案技术这些活儿我做不来,他朋友就说,没关系,你见的多,总比我写的好吧,帮帮忙嘛,小A尽管心里很着急,嘴上也没说什么。
还有日化公司的齐主管,办了个午托班,让我帮忙推荐一些午托班微信运营的内容……
所以我每天的自由时间,总会被很多客户的求帮忙的事情给占满,我最近感觉生活品质下降,睡眠也不足,精神状态十分不好。
小A是一个很注重生活品质的姑娘,之前每天下班后就是去健身,看书,看电影或约朋友吃饭,唱K,看演出,最近确实是销声匿迹了一阵子,给我打电话的次数都少了好多。
我说,这种事情你可以一分为二的看,第一,占用了你的时间,而且也不在你的工作职责之内,所以你可以拒绝的。第二,客户找你,说明他们信任你,有事情找你帮忙,但有业务也一定会给你介绍。
小A笑了笑说,我很感谢大家对我的信任,当然他们有业务的话也像我推荐了,但现在让我烦恼的问题就是,业务越多,这些所谓的人情的帮助也就越多。
而我的精力有限,实在顾不上来这么多事情,但是呢,我又不能直接拒绝,他们都是我的大客户,而且关系也很不错,我们每个月合作的公众号运营评估都在他们手上,他们评了高分,公司才能收到足额的月费,我们团队才有提成拿。
我要是拒绝了,情面上也过不去,而且万一他们不太高兴,给我们评分低了,那我们整个团队就跟着遭罪。
我现在每天都要做这些不属于我工作范畴之内的事情,整得我现在接客户电话都有些忐忑……
看着小A苦恼的样子,我想起我刚毕业时,在一家地产公司做策划专员,也就是负责简单的案场活动,及媒体渠道的对接。
其中有一项工作就是,每个月给营销部这些合作单位走账,正常的营销阶段,一个月需要指出三四百万的营销费用,每家单位的发票开来后都要按照公司的格式给粘贴好,在本部门走完签字后,送到财务审发票和资金计划,财务签了字就能付款了。
记得我第一次把几十张贴好的发票送下去时,财务的孙会计就说,我现在很忙,你回去把这些发票都查一查看是否正常,查完的一并截图发邮件给我,这样就可以节省我签字的时间了。
我就拿了回去,把事情告诉了我们经理,经理就说,查发票审核发票这些是财务的本职工作,但是呢,现在咱们部门着急付款,所以你如果不太忙的话,就帮忙他们查查吧,多做点也没什么。
我就用了半个多小时,查完了那些发票,但从此之后,我拿过去的所有发票孙会计都让我查好给她。有时候,我会很忙,没空查发票,送下去的单子三天都不给签的,但我也不知道该向谁说去。
本来就是个小事情,而我作为一名没有工作经验的新人,因为我没有查发票而延误了付款时间,我们经理肯定是要骂我的,但这个发票必须是由我来查么?
后来我的负责的事情也越来越多,很多时候根本顾不上去查那一摞一摞的发票,所以总是晚上加班查发票,第二天早上给送过去。
我默默无闻的查了半年多的发票,给孙会计邮箱发了上百封的发票真伪截图,之后,我们换了个经理,她一次看到我在查发票,就很不解,我跟她聊起了这件事情。
她很严肃的告诉我,墨,职场上多做一些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你必须能明确自己的目标,找好平衡点,你是一名策划师,就要多做一些策划相关的工作,比如加班时,可以写方案,写软宣,或修改活动流程,审设计稿等等。
而不是一张一张的查发票真伪。不要光想着做好人,光顾着别人的面子,一定要学会适时的拒绝和说“不”,拒绝时,务必要让对方了解你的苦衷,但你要态度明确,语言要温和。
于是,第二天,我看似不经意的找孙会计聊了聊工作和生活,并说到了自己目前负责的工作很多,时间安排的也很满,所以之后的发票还要麻烦孙会计自己查一查。她也表示能理解,所以也就接受了。
我现在很能理解小A这种心情,因为我们都是中庸的人,习惯充当着烂好人的角色,特别是在工作中,很少拒绝上司或领导提出的要求,也不懂拒绝,害怕拒绝后,得罪了人还给彼此的相处造成难堪,所以就一再降低自己的标准和原则去迎合别人的需求。
所以学会拒绝是很关键的。
第一,我们必须明确自己的目标,想清楚自己在职场中的需求和发展方向。如果是本职工作上的帮助而精力能兼顾的条件下,适时的帮助,多积累一些工作经验,对自己自身的发展也是有好处的。
第二,学会沟通,工作中遇到问题,不要闷闷不乐的自己去解决,要想办法去沟通去反馈,如果这个问题已经影响到了自己的生活。
一定要开诚布公的去找对方沟通,你不直接明确的说出来,他们就以为这些事情对你来说很简单的,他们不明白你的苦衷。
要多多沟通,沟通时,先倾听再表达,明确自己的立场和目的,让对方了解你的苦衷,并注意语气和态度,尊重对方。相信,沟通会让工作更顺畅。
第三,心态放正,千万不要一味迎合别人的需求降低自己的标准和原则,不要害怕得罪人。做好自己的工作,坚持自己的原则。努力做事,用心做人,拿成果来讲话。
陆琪说过,大家都以为,帮人才有力量,而实际上,拒绝是一件更有力量的事情。你在职场里学会拒绝,人们才知道你的底线,才明白,哪里是可以欺负你的,哪里不可以。
你不会拒绝,那么所有事情都是你应当做的,这就是人们的心理状态。
无原则的接受他人的请求不是友好而是烂忠厚,找出自己该拒绝的理由,是一种明智之举,也是对人对己负责任的表现。
学会拒绝,不做烂好人,这是积极,乐观,努力,向上的我们,修炼成为个内心强大的人所必须经历的过程。前路漫漫,继续修行。
实习一年,所有的收获都在这8句话里
实习一年,所有的收获都在这8句话里
文/互联网的一些事
去年7月到今年毕业前,几乎都在实习。现在也正式入职网易了,产品岗。
来来回回去了几个单位。但是感觉成长最快的还是去年暑假在聚美优品实习的那段实习,也是我第一份实习。
作为没有任何经验的人进公司,有一位产品总监带,现在想想简直奢侈。当然了,这可能主要是因为他是我清华工业工程系的亲师兄。
感谢范老师,百忙之中教了我不少东西。
学到的东西也都是一些职场上必须的东西,有些话是让我茅塞顿开的话,这里就用他的话作为答案线索吧。
给领导方案而不是问题
“我没有那么多时间去给你找数据,或者去帮你想怎么做,你不能让你的领导去做你的事情”入职之后,范老师交给我了一个任务,我说我想要一些数据,他问,你要什么数据。我说,这个功能相关的数据都给我吧。然后他就说,“你想清楚了再来跟所说,你要什么数据,为什么要,拿到这个数据能得到什么结论。”接着就说了上面这句话。
总的来说,那也是我开始感觉到,职场上,需要给领导的是清晰的方案,领导需要做的事情就是确认、拍板、提意见。而不是给领导一堆的问题。
提出的方案要有依据,依据要能讲清楚
“你说要这么改,但是要牵扯很多地方,你拿什么说服我”最后方案定下来了,然后基本上是我拍脑袋的一个想法,当时什么都不懂,方案直接牵扯到了整个产品库的基础数据更新,现在想想根本不可能去做。范老师就给了上面这句话。简直太客气了。
事情形成方案的时候需要给依据,“我觉得”,这是谁都不能接受的说法。
主动沟通而不是等问题解决
“你不要光坐在椅子上,你需要沟通、跟进、碰需求,别一直坐着”刚去的时候我还比较茫然,就坐在自己的椅子上,写PRD,画图,然后看竞品,翻翻书什么的,开产品迭代到哪一步了我也不管。然后范老师就跟我说了这句话。然后我就动起来了。设计,研发,测试,运营,来回跑,沟通效率也确实提高了。和大家熟了之后,事情推起来也就方便很多了。
产品可以有问题,但是不能生来平庸
“你这个东西没有错,但是太平庸了。不要怕出错,错了我们可以事后改,但是平庸就直接没救了”某一次的需要做一个东西,我做完了跟范老师确认,他看了下就说了上面的话。确实,当时想着的不是怎么抓住用户眼球,而是参考了下竞品和现有情况,出了个平庸的方案。
总的来说,就是产品在思考的时候,标准就应该是卓越,而不是担心出错。
做好向上管理,才能做好自己的事情
“我手上不止你现在做的事情,你的事情有时间点,如果需要我确认的,你得不停的催我。不然你发个文件,我没看,事情没完成,责任还在你。”哎,范老师事情太多太忙,记性差,我负责的事情还基本上都得他确认拍板,所以,真的得追着问啊。让我也知道了向上管理确实是完成工作很重要的一部分。
事情要讲优先级和性价比
“大公司做事情都是讲性价比和优先级的,需求来了先别想着做,先权衡。”不是所有的有提升的改进都必须去做,同样的资源,可能还有更多更有价值的事情要去做,所以在想方案或者考虑是否做某个事情的时候,一定得考虑成本问题。优先级和性价比。
为自己的工作负责
“你是产品经理,你都不为自己的产品去争取资源,你怎么要求你的产品能做好”那天要去和另一个总监要更好的广告位,他出差了,我就很为难,给他打电话说“我级别不够,这种话不好说吧,你给他打电话吧”,他就跟我说了上面的话,虽然后面也很体贴的跟了一句――“你搞不定再给我打电话,我再跟他说”。当然了,问题解决了,就是我当时觉得有点怵。
主动去学习和补充知识
“事情得做,你自己还是也得提高吧,我那边有两本书,你有空翻一下。”有空看看书,也是挺重要的,嗯,后来看了不少书,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吧。
不要忙着挤进别人的圈子
不要忙着挤进别人的圈子
文/三月弯钩
表妹今年刚毕业,进入职场刚刚一个月。昨天给我发信息说,姐,职场的人际关系那么难吗?为什么我怎么努力,都没法跟她们亲近,总是像是在排斥我一样。然后发了一个哭的表情过来。
在我的印象里,一直是乖乖女的表妹,顺从听话,性格也活泼开朗,虽说不是人见人爱,但至少不会惹人厌。所以我听到她提到同事对她排斥觉得有点奇怪。我当下就打了个电话给她,问她怎么回事。
表妹的声音有点疲惫,跟我讲了事情的经过。
刚上班的表妹,找很多机会跟大家相处,希望跟大家尽快的打成一片。同事去茶水间,就跟着一起去,希望能听听大家聊天,能插上话就更好。实际情况是,大部分时间只能跟在旁边呵呵呵,偶尔插一句话,别人随便瞄她一眼,又继续自己的话题了。
中午吃饭时,也跟着两个同事去吃饭,打好了饭,喜滋滋跟在她们后面的,这时,她们看见了熟人,直接就走了过去,那个桌子只剩2个位置,也就是,表妹只能一个人吃饭了。这样的事情发生好几次。于是表妹觉得很委屈,感觉别人都在忽视她。
听完表妹的话,好似场景再现一般,我想起了自己刚毕业的时候。
第一次参加工作的我,自然是不敢怠慢,使出全身的力气,想要做好每一件工作,想要讨好每一个我接触的同事。
那时候,有两个同事负责带我这个实习生。8点上班,我总是7点半就到了,帮她们倒好水,擦好桌子。吃饭时,等着跟她们一起吃,坐在桌子的最边边听她们聊天。她们工作有需要跑腿的,我也是随叫随到。下班了,也是等着她们一起去做班车。
两个月,在我觉得我跟她们相处的还不错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
我们公司的台湾领导5岁女儿过生日。给我们营销部大办公室拿来了一个蛋糕。当时在办公室加班,一共9个人,我们小组有3个,A,B和我。 领导的秘书在前面的桌子分蛋糕,大家一哄而上去吃。
但是蛋糕只有8块,最后有一个人没有吃到,没错,那个人是我。
我没有一起过去凑热闹,是因为当时正帮A做一份报表,她说这个报表很急,要立刻做好。我听到她们一边吃蛋糕,一边嬉笑的声音。心情却像是抛物线一样,从刚开始的翘首企盼到心里隐隐不爽到最后的失望。
是的,她们把我忘了。别的小组同事也就算了,平时在一起的我们小组的A和B居然也忘了,而且当时情况是,我正帮A做一份她说很急的报表。一块蛋糕并没有多么了不起,但那时对我来说,那至少意味着一种认可。
蛋糕吃完后,她们走到我位置,A夸张又惊讶的说,哎呀你怎么还在这,我还以为你走了呢。B顺势接上,一脸笑意望着我:“哎呀,不好意思,蛋糕都吃完了,你怎么不说一声呢。”
我努力压抑心中翻江倒海的愤怒转化而成的难过,故作轻松的说,没事,你们吃就好啦。
那天,我不知道我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做完了表格,又是怎么把表格给了A。但是那天我头一次没有等她们,东西一收,就先回去了。
那次先走,却让我遇到我职场上第一个需要感激的人—隔壁部门的主管Y。
Y来自内蒙古,性格泼辣,直言直语,工作雷厉风行,做事严谨细致,骂起下属来毫不留情,谁都不敢得罪她。带我的两个同事,在背后说了她很多坏话,什么爱在领导面前表现,性格太坏,容易得罪人之类的。开始我听了以后,信以为真,平常几乎不敢惹她。
那天晚上她正巧也在办公室,目睹了整件事。回家的路上,我因为有点怕她不敢乱说话,加上心情不好也不想说话。她也一路沉默,我们就这样尴尬的步行了5分钟。
分叉路口,她突然叫住我,轻描淡写的跟我说了一句话。事实上,后来她跟我说过很多如今想起来仍然很有道理的话,可是那天晚上的那句话,就像漆黑幽暗的夜空瞬间划过一颗闪耀的流星,就像大海中迷失方向的夜航船,忽然发现一座灯塔。
她说,“不要为了挤进别人的圈子,忘记自己工作的目的。”
尽管这句话,现在看来有鸡汤的嫌疑。但是对于当时伤心失望的我来说,无疑给我了莫大的勇气,让我能重新鼓起士气,继续前进和战斗。
第二天,我一如既往热情的跟A和B打招呼,然而心里却下定了决心,要以不同的面貌面对我的工作。
不再特意去打水,擦桌子,做着这些她们自己也能做的事;不再特意凑到茶水间聊天,笑着那些我根本听不懂的笑话;不再硬是跟她们坐在一起,做永远被忘记的边角料;不再特意等她们一起下班,做那个唯唯诺诺的小跟班。
后来的日子里,我尽量把关注点放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上,工作数据分析需要做大量的EXCEL表格,那么,我就想办法把表格做到比一般人要好。接下的几个月里,我学到了EXCEL处理数据很多函数。其中有Y的功劳,她是EXCEL高手。我也开始跟Y学着写职业化的工作邮件,尽量做到每次邮件标题明确直观,内容条理清晰。公司经常会有一些英文邮件往来,所以闲下来的时候,我就看一些英语学习资料。
A和B自然也看到了我的变化,也经常会我耳边冷嘲热讽。我看书的时候,不冷不热的说:“哟,看什么书啊”, “哦,英语,哎哟,你还挺认真的啊。” “哎呀,公司给你钱,是让你来学习的吗?”… …我向Y求教回自己座位后,A满脸“诚恳”的跟我说,”你现在跟她走的很近嘛,你当心点哦。她跟我们的经理关系不好。” B斜了A一眼,“你跟她说这些干嘛,让她去嘛。” 我发邮件仔细核对数据的时候,她们会说“哎呀,快点发出去吧,看这么仔细干嘛,赶紧发出去。”
如果以前,听到这样的话,我必然是惶恐不已。我会隐隐的害怕因为看英语,或是跟Y关系好,就融不进她们的小圈子了。之前的我会为了迎合她们的口味,回去看他们喜欢的电视剧,为的是跟她们有共同的话题;研究她们聊天中提到的品牌,以便有天她们聊到时,能插上话;远离她们不喜欢的人和事,希望得到她们的认可。
但是那天我并没有原先惶恐的心情了,当我专注自己的工作时,那些之前因为害怕一句话或一件事就惹别人生气的忐忑不安的心情突然不见了。
因为我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想要什么,什么是重要的,哪些又是可以忽略的。
后来,我跟Y越走越近,经常向她讨教做表格遇到的问题,工作中的一些处理方案也会请她帮忙参考。
有一天,Y向我们的副理推荐我做呆滞物料分析报表,发给美国的总公司。我花了一个晚上的时间斟词酌句,加班到10点,完成了那封对我来说特别重要的邮件。第二天我的邮件就受到了副理的夸奖,我部门主管也过来当众表扬了我。
B到我位置上,对我说了一句,“哎哟,没想到你英文还挺好的嘛。”
让我感到诧异的是,当天中午,她们主动叫我去一起去饭堂吃午饭。过了几天,还问我要不要跟他们一起K歌。
这段经历,让我突然就明白了,职场中你之所以会无底线的讨好别人,不是因为你懦弱,也不是因为你善良,而是因为你根本不重要。
因为你不重要,所以你更渴望存在感,你竭尽全力明白别人笑话的“梗”,却不知道人家已经有了新的笑料。
因为你不重要,所以你更希望获得认同,你回去恶补他们所说的电视剧,殊不知一转眼,他们已经嫌弃这个剧。
因为你不重要,所以你更期望有归属感,你迎合她们口味学着八卦和吐槽,甚至不知道也许有一天你说的话会给自己带来灾祸。
因为你不重要,所以你不敢拒绝,害怕她们再也不理你,你日复一日在卑微的惶恐中战战兢兢的活着。
因为你不重要,所以你不敢特别,甚至连学习也会变成她们用来嘲弄你的理由,上进则变成她们眼中的要被批斗游街的异类。
职场的圈子有很多种,有的是化妆打扮八卦聊天的,有的是勾心斗角派系斗争的,有的是不惹是非秉持中庸的,有的是努力积极专业钻研的。
在你还不够重要,需要向圈内人学习知识之前,首先要明白自己要挤的是哪一个圈子。别一股脑儿扎入耗费自己精力,最后让自己没有任何成长的圈子。别让你的讨好变得没有任何的用处。别被无形的力量把你拖入平庸无聊的漩涡。
如果真的要讨好,也要去讨好那些对自己工作技能有帮助的同事,或是跟自己三观一致的同事。那时候,讨好也变成了发自内心的真诚,少了很多卑微的迁就。
但是记住,永远专注自己的工作,不卑不亢,让自己逐渐变得重要才是真正要紧的事。因为只有你自己发光,才能驱赶黑暗。只有你自己发光,才能被人发现。
昨天晚上,我把Y当年跟我说的话,原封不动的送给我表妹。
“不要为了挤进别人的圈子,忘记自己工作的目的。”
以上内容是关于一个房产经纪人死后和上帝的对话和致敬房产经纪人语录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