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往上走能决定的事越少 越往上走越是没有道德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越往上走能决定的事越少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越往上走越是没有道德和越往上走能决定的事越少的精彩内容哦。
越往上走能决定的事越少 越往上走越是没有道德
越往上层走,做起事来就越“没人性”
会不会,每当公司临时有急事,你不得不加个班的时候,你就牢骚满腹,计较有没有加班费,或者给的加班费是否足够多?
又或者,加班的原因并非由于工作量太大,而是因为你平时一直拖拉懒散,不见棺材不掉泪,拖到了最后关口才慌了?然而,即便如此,你仍然对现在的加班感到不满?
与加一次班就“付出感”强烈相对应的是,平日里,一天的工作时间如果是8小时的话,你真正能有效利用的绝不会超过3小时,剩下的5个小时,你要么在干私活、要么在斗地主、上淘宝或浏览一些毫无意义的网络资讯,要么,干脆是在跟别人进行毫无意义的闲聊。
然而,当你为了一点加班费斤斤计较的时候,你丝毫不会觉得,在上班时间干私活的日子里、在每天的工作时间只被你有效利用3小时的日子里,你应该退还一部分“欠班费”给老板。
是的,你就是这么的不要脸。如果你自己不是这样的人,你身边也一定有这样的同事。如果你是企业高管,而不是普通员工的话,那你身边也一定有这样的下属。
这就是很多员工平时对待工作的态度。
然而,反观公司的高层,则完全是另外一幅样子。
他们的工作是责任制,或者,薪水是年薪制,没有加班费,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都不会把加班当成一种负担,他们觉得这是“义不容辞”的。甚至,在很多时候,为了把工作做得更好,他们还“吃饱了撑着”,自己给自己增加工作量——即使他们不这样干,也没有人说什么,但他们还是会“犯贱”地自我加压。
底层员工和中高层的差距,还在一个问题上特别明显:我见过很多普通员工,在需要花公款做一件事情时,明明会有成本更低、性价比更高的方案,然而,他们根本没有要节省成本的意识,“反正可以报销”是他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就是说,在他们看来,老板的钱=“可以尽情地浪费”。每次,听到“反正可以报销”这种混账话的时候,我都感到十分恶心。相比之下,中高层一般都不会有“花老板的钱,任性”这种低级的观念,他们会更多地为公司的利益着想。
要知道,在大多数中小企业里,高层和中层其实是没有股份或期权的。也就是说,他们那么卖力、那么“为老板考虑”,并不是为了追求物质上的报酬。唯一的解释是,他们之所以这么“没人性”,主要就是事业心在“作怪”。
我之所以要把认真工作、多为老板考虑说成“没人性”,乃是因为,职场上的现状是“混日子是本分,恪守敬业是情分”;缺乏敬业精神、缺乏职业道德,才符合正常的人性,而敬业精神、责任心是“反人性”的、是奢侈品。
诚然,对绝大多数普通员工来说,在需要付出的时候斤斤计较,把多做一点点都看成是“吃亏”,都是有一定正当理由的——因为工资低、职位低,缺乏成就感,缺乏“主人翁意识”。然而,如果你真是这么想的,把工资低和职位低作为自己不愿意为工作投入感情的理由的话,那么,你将永远都只能在最底层的岗位上挣扎,没有翻身的可能了。
中高层干起工作来更卖力,究竟是因为薪水高、职位高带来了足够的成就感,因而有了“主人翁”意识呢,还是在顺序上恰恰相反——即他们是因为从一开始就更有主人翁意识,做事更卖力,然后才得以爬到更高的职位上、取得更高的薪水?
这是一个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实际上,两种因果关系同时存在,并交互着发生作用。当然,逻辑链应该是这样的:大部分中高层在起初也都是普通员工,他们更卖力、更有敬业精神,所以很快脱颖而出,把其他的“普通员工”甩在后面;晋升进高层之后,由于从过去的努力中尝到了甜头,所以,他们更加有动力勤奋敬业了。这就形成了一个正向循环。
相反,很多底层员工则是从一开始就不努力,只知道混日子,继而,无法晋升、加薪,所以,就没有动力努力了;再然后,越不努力,越没可能晋升。进入一个恶性循环。
前几天,一个朋友向我吐槽说,常常觉得跟某些下属打交道太吃力,那些下属,主要不是能力的问题,关键是态度就很有问题。我说:“像咱们这种对自己要求很高,做事干练、责任心很强的人,跟那些做事拖拖拉拉的同事和下属相处,是一件特别抓狂的事情。甚至,你会完全觉得对方跟自己不在同一个层次上。”朋友表示严重同意。
态度消极的人是,哪怕做一件利己的事情,他也漫不经心;而态度积极的则人是,哪怕是一件纯粹利他的事情,他们也能干得有滋有味。
对普通员工来说,如果踏实肯干,不太计较眼前利益的得失,或许能够上升得更快。尤其是,当老板给你安排本职工作之外的事情的时候,你不要把这当成负担,然后一幅苦逼兮兮的样子;你如果是个聪明人的话,应该把这些“分外之事”当成机会、当成福利。态度消极的人跟态度积极的人的差距就表现在这里。
我自己是多次从这种“态度积极”上尝到了甜头,所以,才会在鸡汤中显得底气十足。
当然,有人会说:“我也知道努力的重要性,可我就是做不到啊。”这让我开始怀疑,努力、责任心这些东西,是不是一种天分、一种禀赋?对有些人来说,勤奋、敬业,做起来毫不费力,甚至就是一种享受,但对有些人来说,做高尚的事情就会让他感到苦逼。难道,消极、浑水摸鱼,是某些底层人民特有的一种属性?
我绝对没有看不起处在“底层岗位”上的人的意思,因为,大学毕业已经快十年了,我到现在也还只是一个“普通员工”,但我并没有因为岗位的普通就浑水摸鱼,让自己的工作状态也“普通” 啊。我在做一个有尊严的普通员工。
二三十岁的时候还在底层岗位上浑水摸鱼的人,到了四五十岁之后,可能也仍然在一个底层岗位上。并且,这个时候,他的工作态度比以往更加消极,混日子、等退休、等死,就成了他的常态。在没有改制成功的老国企里,存在一大帮这种“老不要脸”的废物,他们整天游手好闲,连自己的分内之事,也想办法推托给一些刚入职场的年轻人。
现在,民营企业在招聘普通员工的时候,之所以更喜欢招聘年轻人,有一个关键的原因就是:人有一种“越老越不要脸”的倾向,年轻时就浑水摸鱼的人,在变老之后,会变本加厉。这些老油条,往往没有是非观、没有羞耻心,别人说他们也没什么用。遗憾的是,万恶的劳动法,对这些废物的权益往往是过度保护的,结果,公司就成了他们的养老院。
与这些“老不要脸”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们看到,越往社会的上层走,人的青春期就越长。很多企业家、企业高管、学者在六七十岁的时候,还活力四射,不知疲倦地工作、亲力亲为地做公益。
如果你对上面的论述还有所怀疑的话,可以去做个调研。看看那些尸位素餐的,是不是大多数都是普通员工?而越往上层走,人是不是会越有激情,越会把干事业当成一种享乐?
很多人会想当然地说这是“屁股决定脑袋”,然而,我想说的是,更大的可能是“脑袋决定屁股”——即你的脑子里想的什么,你的工作态度,决定了你的屁股能坐在什么位置上。
PS:一个相类似的现象是:从绿皮火车到普通火车硬座、普通火车卧铺、高铁、飞机经济舱、飞机商务舱,噪音会越来越少。
为什么呢?越往上层走,人的时间价值就越高,因而,利用闲暇时间的方式也更文明——不喜欢用毫无意义的废话和吵杂来消磨时间。
换个角度说,也许是,利用闲暇时间的方式,决定了你的屁股能坐在绿皮火车上、普通车卧铺里、高铁上、飞机经济舱还是飞机商务舱里。
作者简介:苏清涛,1984年出生,金牛座,202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一个不务正业的记者,不会写诗的诗人,不懂艺术的艺术家,“尽管我毫无艺术细胞,但我自己就是个艺术品”。微信号/charitableman,公众号/扯淡不二·chedanbuer。
不是做什么有前途,是怎么做才有前途
不是做什么有前途,是怎么做才有前途
文/米格格
去年,应大学班主任邀请,跟几位学弟学妹们进行了一次毕业前的交流会。期间,有学妹问了一个特有代表性的问题:现在的社会上,做什么工作更有前途?
看着那一张初露成熟却尚未退却稚嫩的脸,置身于熟悉却又陌生的教室里,让我不由得想起自己十年前的样子。那时的我,也在思考着同样的问题。
记得那次,我接到了一家地产公司的面试通知,宿舍里的姐妹们就开始议论。当时跟我们同住的还有一位下届的学妹,她开口就说:“姐,地产行业有前途啊,听说那些卖房子的,开张能吃半年呢!”
学妹说得没错。我的一位初中同学,在北京的一家房地产公司做业务经理,前几年靠自己打拼,买了车和房。虽然也背着贷款,可白手起家的年轻人,能单枪匹马地凑够首付,在这个时代里也可以称之为英雄了。
我去那家公司面试的不是业务,是后勤助理,但工资也跟业绩挂钩。面试时,老板坦然告知,做这行压力大,尤其是业务员,做不出业绩的话,每个月就只能拿最少的底薪——1000块钱,能否生活下去都是个未知数。
最终,我没有选择房地产行业,而是去做了电子商务。那会儿,都说IT产业很赚钱,我们公司里拿高薪的人不少。我的两位部门主管,底薪和提成加起来每个月都有八九千,七八年前的这个工资,算是不低了。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供给他们高薪的,真不是那个主管头衔带来的职位工资,而是让人可望不可及的业绩。
就说我的主管潘sir吧,他负责的渠道,一个月能卖出700多台电脑。这样的大单,老板都不好意思用“提成”来给潘sir算,直接按利润的比例四六开,给了潘sir一个大头儿。当我听见新来的业务员窃窃私语抱怨钱少的时候,我都在默默摇头:只想要高薪,却不知道该用什么去换高薪的人,只有在原地羡慕别人的份儿。
可以说,我对工作和前途的认识,恰恰是从那时起开始转变的。
选择工作时,多数人都愿意挑那些体面点、薪资高的,觉着说出去有面子,看起来也更有前途。若是工作环境差点儿、公司规模小点儿,心思和兴趣就不大,好像这工作不如人,没发展。其实呢?工作哪儿有什么好与坏,真正有别的是我们的态度。
卖房子很辛苦,卖电脑也不易,特别是当稀少的底薪和每天联系客户的疲累不成正比的时候,多数人都觉着这差事没法做。可你也看到了,有些人在这件事上做得很用心,最终拿到了比底薪高出10倍的提成。你能说,卖房子、卖电脑没前途吗?
我要说,有没有前途,真不在于做什么,而在于你怎么做。
有学妹说,她是一个胆子特小的人,害怕面对挑战,就想求一份安稳的工作,问我有什么好的建议没有?这问题很难回答,我只能说,任何的安稳都是相对的。选择考公务员,进入机关事业单位工作,是一条很不错的出路,可这里有一个关键的问题:走进体制内以后,你打算怎么做?
朋友P毕业后进了电厂,工作很清闲,每天的工作任务有限,花两个小时就搞定了,剩余的时间随意安排,喝茶看报、上网聊天,没人刻意监督你。朋友P还是挺高兴的,轻轻松松就能拿工资,比起在私企里累死累活工作的兄弟,说自己幸福,一点儿也不为过。
前年,电厂效益不太好,裁掉了一批员工,P在办公室工作,虽然安全躲过了裁员的风暴,但工资却被降了。他曾以为光明无限的生活,顿时来了一场乌云压顶。P生活在三线城市,如今到手的工资不足3000元。P也是一个有才情的人,问我能否介绍一些编辑给他认识,也想试着在业余时间写写稿子。结果,稿子是接到了,却又告诉我,习惯了懒散的状态,突然有了压力,还真的有点不适应……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现在你问我,做什么工作有前途?我想说的是,做什么工作都有前途,关键看你怎么去做。私企打拼也好,体制内生存也罢,有一个事实是明摆着的,任何工作都不可能像看韩剧、吃爆米花一样美好,它单调与否、有前途与否,完全取决于你做它时的心境和态度。
日出日落,朝朝暮暮,你内心所秉持的态度,直接决定着你的思想是更开阔,还是更狭隘;你的人生会更出彩,还是一塌糊涂。一切,由你掌控。
10种方式在埋葬你的职业生涯
10种方式在埋葬你的职业生涯
你知道吗?很多人终其一生也没能发挥出他们真正潜能的1%。
提高一个人的专业能力与特长有许多方法,但是埋葬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只需要这10种。
1
旧事重提,活在过去
目光短浅
有些人总是活在过去的时光里。他们为时过境迁而悲伤;为曾经的辉煌而伤神;为未竟的事业而悔恨。
但无论我们用了多久来哀叹,过去的经历也不会有任何改变。浪费时间为了过去的事情而郁郁寡欢,会毁掉本来的你。在过去,有些时候我也会想如果我做了这件事而没做那件事,结果会怎样。可之后,我便会问自己:“这会做何改变呢?”
你想要什么样的未来?你想做些什么来得到这个理想生活?你从过去得到了什么教训可以助你一路前行?探索并实践这样的问题,就会帮助你延伸当下的一刻,你会向前并得到美好的生活。
2
纠缠于细枝末节
狭隘抹杀大局观
如果你是一个过度完美主义者,你会发觉自己经常在纠缠一些小细节。你不是一个人,我也如此。我会用许多时间在纠结基本的事实,然后所有的事情都会是完美无暇的,也会按我设想的那样呈现出来。
但终究我却意识到,我确实在这些小细节上十分用心,虽然细节也很重要,但我并没有最好地利用时间。根据80/20原则,80%的结果得益于20%的时间。
为了得到最后的20%结果,我们耗费了80%的努力,令人悲伤。
3
低估未来
产生懦弱情绪
有些时候我们也许会被一个伤人的言论所影响,或被一个小挫折而阻碍。虽然产生的情绪是正常的,可是在长远来看这些事情通常并不重要。
一种检验事情是否值得去想的方法就是问自己:“一年后我还会在意这个事情吗?三年后呢?五年后呢?甚至十年后和三十年后呢?”如果答案是否定的话,那这件事就很可能并不值得你的精力去思考。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些长远来看很重要的事情上吧。
4
推卸责任
自私伤害团队
在生活中有没有什么事情,你总是归咎于别人的问题?你是否会因没有理想的工作而责怪经济环境的不佳?责备你的父母给你遗传的“胖子”基因?指责你的上司给你的工作负担?或者谴责这个世界不给你多一些机会?还有这个宇宙没有为你营造一个梦想中的人生?
你有多大可能实现梦想,取决于你承担了人生中的多少责任。
当你责怪了别的人或者别的东西,你就在否认承担责任。当你为你的生命承担起100%的责任,无论是你的事业情况、健康状况、爱情、财务状况还是友情,那一刻你就在着手实现人生梦想了。
5
负能量过剩
情绪宣泄机
抱怨是一种发泄感情的方式,但是如果总是抱怨会让你成为一个负极磁场。无论何时只要你在抱怨,你就给这个世界注入了自己的负能量。
你用来抱怨的每一秒钟,都本应是用于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的。如果你可以为了改善生活而采取措施,而不是一味地抱怨。这样,你便向你的梦想跨进了一步。
6
事必躬亲
忽视合作&信任
你是一个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去做做看的人吗?我也是,但我发现这却让我失去很多。我去尝试做所有事情,比如一些基本的事实、不重要的细节。那都会意味着你不能做更重要的事情,比如你的最高目标和最好的梦想。
学会信任他人,这是个合作的世界,你没法在所有的事情上事必躬亲,这只会让你身心俱疲。学会把一些事情移除出你的计划,扩展自我到更重要的事情中去。你会发现你的成果会产生很大的变化。
7
追逐小目标
害怕失败就会失败
许多人喜欢设立小的目标,因为他们害怕失败。实际上,他们害怕的却是意识到他们有能力去做很多事情,而他们却浪费了这些时间和梦想。
你是有能力去做每一个你想做到的事情的。不要再设立小小的目标,而在今天把眼光放得更远大一些吧。这是你欠自己的一个目标!
8
封锁负面情绪
逃避总会付出代价
封锁情绪就好像在设置一个炸弹,它们迟早都会爆炸。
每一次你放进去一些情绪,你的行李就会沉重一些。处理情绪最好的方法,就是无论开心或者不开心,都要把它们公开或者表现在脸上。不要把你的问题藏起来。如果你这样做,就是让自己逃避问题。
我找到一个很好的方法去清除感情负担:练习用大脑去甩掉它们。这样你可以在10-15分钟内去除这些情绪。
9
臣妾做不到
自卑的世界没有未来
正如亨利福特所言:“无论你觉得你行不行,你都是对的。”世界上没有什么比我们的信念更加强大有力了。这些信念就是我们来聚焦这个世界的镜头。
如果我们觉得自己不具备这个能力,那大脑就会找到证据来证明这个想法。如果我们觉得自己有能力达到它,那同样地,我们的大脑也会自动地锁定一些证据来支持这个想法。
我们的极限和这个世界、社会、人类或者其他什么东西都无关,只和我们自己的信念有关。我个人的信条就是:有志者,事竟成。
10
拖延症重度患者
等来的只有廉价的孤独
拖延是埋葬你能力最好的方法。你想让你的目标永远不被实现么?如果你想,那你就尽情地拖延吧。
在生活里我从来都没见过一个快乐的拖延者。每一个我认识的爱拖延的人都背负着一个沉重的包袱。因为延缓了追逐目标的脚步,减慢了实现梦想的速度,所以不要拖延了。只要你在一开始确定了自己的兴趣所在,然后就努力去做。只要你在做你热爱的事情,你就永远都不会出问题。
混日子的人有什么资格说每天工作18小时的人挣钱容易?
混日子的人有什么资格说每天工作18小时的人挣钱容易?
文/特立独行的猫
前几天跟朋友吃饭,无意中聊起家人这个话题。朋友说自从自己来北京打拼,在老家的亲戚都觉得她一定特别有钱,而且赚钱特别容易。每次回家都有意无意的提到钱,或者每次付钱都等着她。就连用了一旧手机都被吐槽“挣那么多钱也不知道买个新的”。前几天,朋友的姨妈专门打电话来让她送个Iphone7,说自己一直没用过苹果手机,听说现在特别火。朋友刚买了一个小房子,自己都快吃土了,于是拒绝了。姨妈很生气的说:“你挣钱那么容易也不知道孝敬你姨,小时候真是白疼你了。”
朋友很伤心,感觉自从来了北京,来到了所谓的大城市打拼,自己跟老家里的家人关系越来越远,远到回家说话都困难。顺着他们说,别人觉得你特别假;按照自己的想法说,大家都听不懂或者觉得你假正经。自己的亲戚们,一辈子混大锅饭,下班就是吃饭看电视十点上床睡觉都觉得太晚了。而朋友在北京每天恨不得工作18小时,才能勉强完成给自己制定的目标和任务。当然,朋友这么拼,一来为了赚钱,来大城市打拼不就是为了赚更多的钱么?二来越是城市大,越觉得自己浅薄,学的越多,越觉得自己不懂的太多,所以拼了命的努力。
朋友的收入,在这个城市生活一点问题没有,但一到买房这种大事,挣钱再多的普通人也不敢说自己没一点压力。朋友刚在四环买了一所小房子,因为前业主精装修过,朋友直接拎包入住了。偶尔在房子里拍个美美的自拍找,再美图秀秀一下,让人看起来精妙绝伦的。而这一些发到朋友圈里,就被远在老家的亲戚们当做“挣了大钱”与“这么快就买房,一定挣钱很容易”的证据。可这个城市,挣的多,花的也多,并且挣钱的数量跟睡眠时间成反比,跟努力程度成正比。一辈子上班聊天,下班看电视,周末打牌的亲戚,可能从来没体验过这样的生活吧。因此每当朋友说自己很辛苦的时候,亲戚们总是说:“我们上下班日子过得也很辛苦啊,只是没有你那个好命罢了,你挣钱多容易啊。”
可什么是好命呢?什么是挣钱容易呢?就是一天工作18小时的拼命,比天天吃吃喝喝混日子的人挣钱多,就是好命和容易吗?
朋友接着说,她前段买房的时候,左拼右凑还借了钱才凑够了首付,已经是自己全部的积蓄了。嫂子听说了跟她说:“你可真有钱啊!你都在北京做什么啊,有没有我能做的,让我跟你干呗?”
朋友实在忍不住说:“我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没有节假日和周末的工作。从早晨起来到晚上躺下,中间都不休息不睡午觉。压力大,强度高,好几年没开过电视机了,这种日子你能过么?”
朋友觉得特别委屈。她好想说,上次中午跟家里打电话找嫂子要个电话号码,打了一中午三个小时都找不到人。后来接通才知道,全家都在睡午觉。朋友从幼儿园就没怎么睡过午觉,以前是觉少,现在是忙的舍不得时间睡觉。中午能睡三小时午觉的嫂子,怎么会知道自己赚钱的辛苦和不易呢?可这话又该怎么说出口?
其实我们大部分人都一样,看到别人挣钱多,自己会眼红,觉得自己也挺努力的,但就是没有别人钱多。到底为什么呢?肯定是因为别人有猫腻,比如有干爹,有投资人,有什么剂量,或者老公男友特有钱,肯定是这样,否则凭什么比我有钱呢?没人愿意想想别人可能付出的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甚至付出了超过你想象的程度。总觉得自己不可能做到的事,别人也一定不可能。看他们也天天晒吃喝玩乐,那么有钱,他们都干什么呢?咋挣钱那么容易呢?
每次看到昔日的老朋友今日都一个个闪耀着各种光芒,内心也会戚戚然。但也会记得,他们中有人中断工作去国外求学,所以今天回来当了副总裁;有人没日没夜的做视频,亲自出演,这份辛苦你下不了;有人能关照到身边的每一个人,给每一个帮助他的人发红包,谦虚的学习,你自我封闭觉得自己最好;有人上班做工程师,下班写小说好几年,而你下班都在看娱乐八卦篇;有人精通理财玩转金钱,可你连看本理财书的耐心都没有。说到底,都是自己做不到。既然做不到,那就只能眼红别人比自己得到的多,抱怨的时候想想自己都做过什么努力呢?别人做的再不好,但人下过这份辛苦,就比你强。
这世上没有容易挣的钱。比如我的朋友老高做代购,人人都觉得不就是买了卖,去邮局打个包么?出货量这么大,客户多的数不清,一定赚翻天了。实际呢?老高一个人做代购,做到一个大区的最大的代购商,买货卖货发货都一个人,还要处理各种极品售后问题。都说老高身材好,其实是累的。她跟我说:“我妈在国内给我买房,我把人生第一次自己赚到的20万给她贴补点,却发现20万还不够买个车位。那时候才知道,我从小生活的看似很优越的背后,我爸妈得有多辛苦。”
这世上没有容易赚的钱。那些生意人看似一票能赚几百万,但他们周旋在酒桌上喝到胃出血的时候你看到了吗?当年微博段子手们发一条微博十多万的时候,谁都不知道他们经常想一个创意头发都快揪光了。就连早晨的煎蛋灌饼摊儿,很多人说3块钱一个,一早晨卖1000个算,一天就能赚三千块哪。但你知道一个小灌饼摊儿,需要三点起床和面,四点出发,五点开始支起来棚子卖到上午十点吗?这个时间,我们都在做梦。别说他们下午可以睡觉休息啊。那你来,你行你上,不行别BB啊。
毕业一年走过的弯路
毕业一年走过的弯路
文/漫漫Chan
鉴于自己当年毕业时,对档案、户口、关系、五险一金等东西糊里糊涂,对职场、情场甚至房地产都缺乏正确认识,才多走了好些喊冤的路,如今想要给刚毕业和将要毕业的同学,飚洒一下我当时脑袋里进的水和我付出的血泪,让你们可以避免走这些弯路。
一、工作选择
漫漫我当初的工作,是经过亲戚介绍去的一家大集团新成立的公司,据说大集团特别看好该公司,似乎前途似锦。所谓新成立的公司,新到有多新呢?嗯,我去公司的第一天,被派去跟进办理公司名称预核准的事情,一个月后,我又跟进办理工商营业执照注册。当时,总经理对我说,漫漫啊,新的公司,很能锻炼人的,你算是跟我们一起建立公司的元老了!嗯,是很锻炼人,我什么都干,从点外卖泡茶到给政府机关写报告,从跟进装修到负责展会宣传,从商标注册到规范行政流程。一年下来,除了本专业,其他我什么都干过。作为一只菜鸟,做多当然错多,被批评也太正常了,不用多说。
可我想跟大家说的是,新公司,资金没到位,我大半年没工资,啃老啃得要哭。因为是亲戚介绍的,我还不好说走就走。而且,还未走上正轨的公司,难以预测发展状况,我们的筹备期,从预计的半年,延长到一年多,没有业绩,自然没什么奖金。
所以,毕业生们,找的第一份工作,最好是进入稳定成长期,或者已经是成熟期的公司,好的平台、一定的知名度、规范的办公流程,都非常有助于你对职场的适应、认识,已经寻找下一份工作。而且,任何只谈前景和给你画饼,而不谈薪资待遇福利的老板都是耍流氓。
二、档案、户口、党组织关系及五险一金
一般来说,大家找到工作后,就会由公司或者公司所在的人才服务中心接收档案,包括人才档案及党组织关系等,有些公司有条件接收办理集体户口。但是,漫漫我毕业去的那个公司,由于它“新”到没有专业的人资专员帮你签订劳动合同,更不要说转档案了,导致我直到接近一年后才将各种档案和关系落实好。这里也不得不说到去一家新成立的公司的弊端,那就是你不知道等多久它才能帮你把各项关系和档案走好流程。
谈到工资时,毕业生们请注意,五险一金非常重要,虽然有的公司缴纳比例低,有的公司缴纳比例高,但是一定要让公司交,而且扣的比例越高越好,比如,每个月扣你500缴纳公积金,那么公司也要出500,这样你的公积金账户一个月就有1000了,在有些城市,公积金缴纳达三个月,就可以提取出来交房租用。漫漫我自己痛心疾首的一点就是,新公司还未开立公积金缴纳账户,如果我辞职的话,公司只肯退还之前扣我的那部分公积金,而不会退还他们应该出的那部分公积金。Again,有些新公司,后怠无穷啊。
三、租房子
首先,在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尽可能地租离公司近的地方,哪怕地方小一些。相信我,这会为你省掉每天上下班路上的两三个小时时间。现在哪个城市不堵车,上下班堵车太!要!命!你可以把省下来的时间拿来看书,睡觉,做饭,钻研业务,怎么样都好。
其次,小心黑中介,多了解几家,弄清楚大致的租房市场是什么价格水平。一定要签好协议,如果资金紧张,可以试试跟房东争取能不能押一付一。现在很多地方可以找到租房信息。我就在豆瓣上遇到一个还不错的姐姐要找人合租。
四、朋友
如果你来到一个新城市,那么你的同事很可能会先成为你的朋友。但是,既然是同事,那么多多少少会涉及到职场利益和职业道德,要千万记得不能知无不言。有些同事,结交之后会成为玩得来的朋友,或者对你生活中有些助益,你们可以约着逛街,做指甲,互相推荐护肤品,或者男生打球,喝酒,吃肉。既不能完全推心置腹,也没必要一定井水不犯河水。
如果是生活其他方面遇到的朋友,首先不要过于信任,不要借钱给他/她,成人世界里,你很难知道对方经历过怎样的过去,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人,切记交浅言深,能玩到一起,已经就够了。
五、感情
如果父母有人脉为你介绍条件不错且人品靠谱的对象,不要过于排斥,可以接触后再说,当然,不乐意的话,就一定要跟人家说清楚。我自己呢,是蛮排斥相亲,但是渐渐地发现,像我这样白天工作,晚上看剧,周末宅吃宅喝,不去夜店不爱聚会没钱旅游的宅女神经,新认识一个人都不容易,要遇到Mr.right只能靠多烧香,再加上情感经历又少又单纯,我不骗人我还怕被人骗呢!
父母介绍的,那么说明他们已经初步满意了,起码两方家庭有一定的契合意向了,以后父母这块都能省事儿很多,再加上,如果正好就遇上对眼的,那真是太顺遂了。
走上社会了,老司机更多了,不管什么方式认识的男生,一定要经得住聊骚,沦陷太快的话回头是岸很困难啊。当然,我不是让你完全被动,优秀的男生行程表是很满的,他约你喝个咖啡,表示出想要多了解你的意向,那么也不要表现得太shy,也抓住机会对了解对方。
六、诱惑
我和朋友去某条街吃饭的时候,经常看到那里有很多精致漂亮的妹子。在我刚下班,灰头土脸满身倦容啃鸡腿的时候,她们带着一丝恣意和懒散,仿佛刚睡醒的花苞。正羡慕,朋友说,这一片,很多二奶小三。大款给她们在这里租了房子,或者买一套房子,每天不用朝九晚五上班,月给个几万零花钱,伺候大款一人就行了。挎着名牌包,穿着大牌衣服,画着电眼妆,开着著名XX牌XX型号的二奶车。
二十出头的年轻妹子,凭借自己的能力实现财务自由,能买房买车吃穿用大牌的并不多,其他的有的靠干爹,有的靠亲爹。我是靠不了亲爹了,虽然个人也超爱衣服鞋子好看的包包的,但是我为什么不想被包养呢,除了内心里接受不了,还因为深知同一个城市里,大款都在一个圈子里,圈子就那么大,万一哪个大款的优质儿子爱上本姑娘了,他爸一看,怎么这么眼熟,那就搞笑了。
记住,你傍了一个大款,那么这个城市的大款都有可能知道或者终究会知道,其中盘根错节的关系,我可不想有这种报应。
七、自己
公主的爹妈养的,女王是自己挣的,不要甘于穷困还安慰自己平淡是真,有手有脚有时间,想挣钱就多学习,想生活丰富多彩就养养花,做做饭,弹弹吉他,跳跳舞,底蕴是积累出来的。
二十多岁的姑娘,化妆是必备的生存手段,美是一辈子的事业。没事不要熬夜,一周做两次面膜,丢掉廉价化妆品,提升你那苍蝇腿般的刷睫毛膏技术,不要躺在被窝里养游泳圈,拒绝辣条薯片巧克力,拥抱五谷蔬菜,放弃淘宝爆款,找个与你气质相近,身材相似的明星当穿搭范本来研究,钱不多就记得买经典款......
另外,周末多参加活动,能认识很多朋友,学者做一个外向开朗明艳多彩的姑娘吧,娇弱林黛玉和十分被动的女孩已经不是那么流行了......
对于我回想了过去一年多来的经历,给大家写了这些接地气的建议,祝每个姑娘都越来越好,能少走一些弯路,事业有成,前程似锦。
以上内容是关于越往上走能决定的事越少和越往上走越是没有道德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