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错别字大全1000字 230个常见错别字

国学综合

常见错别字大全1000字 230个常见错别字

旷世凌云围观:℉更新时间:04-07 20:21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常见错别字大全1000字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230个常见错别字和常见错别字大全1000字的精彩内容哦。

常见错别字大全1000字 230个常见错别字

常见错别字大全1000字 230个常见错别字

201、授(受)与奖励

202、直截(接)了当

203、变本加厉(利)

204、再接再厉(励)

205、艰苦朴(扑)素

206、军事部署(暑)

207、情不自禁(尽)

208、厉(励)行节约

209、前仆(扑)后继

210、不辨菽(黍)麦

211、火中取栗(粟)

212、风尘仆仆(扑)

213、事过境(景)迁

214、肆(肄)无忌惮

215、循序渐进(近)

216、兢兢(竞)业业

217、劳动锻炼(练)

218、星罗棋(旗)布

219、辰巳(己)午未

230、即(既)使那样

231、荒诞不经(精)

232、山清(青)水秀

233、神态安详(祥)

234、怨天尤(忧)人

235、穿戴(带)整齐

236、不胫(颈)而走

237、军事训练(炼)

238、修葺(茸)一新

239、到处传诵(颂)

240、针灸(炙)疗法

241、一枕黄粱(梁)

242、感情融洽(恰)

243、毛骨悚(耸)然

244、赳赳(纠)武夫

245、恰(洽)如其分

246、卑躬屈(曲)膝

247、寥寥(廖)无儿

248、鬼鬼祟祟(崇)

249、突如其(奇)来

250、不偏不倚(依)

251、食(失)言而肥

252、水乳交融(溶)

253、泾(经)渭分明

254、前倨(踞)后恭

255、书写潦(了)草

256、乔(巧)装打扮

257、龙盘虎踞(据)

258、相距(矩)不远

259、浏(流)览一遍

260、提纲挈(携)领

261、蹚(淌)水过去

262、规规矩矩(距)

263、手榴(溜)弹

264、名门望(旺)族

265、狙(阻)击敌人

266、顷(倾)刻之间

267、最后通牒(碟)

268、蜂拥(涌)而上

269、融会(汇)贯通

270、铤(挺)而走险

271、随声附和(合)

272、列出提(题)纲

273、面面俱(具)到

274、惨遭屠戮(戳)

275、罄(磐)竹难书

276、恬(括)不知耻

277、不屑(宵)一顾

278、大学肄(肆)业

279、改弦易张(章)

280、睡眼惺(醒)松

281、绿树成荫(阴)

282、通货膨胀(涨)

283、绿草如茵(荫)

284、如火如荼(茶)

285、学识修(休)养

286、一望无垠(银)

287、动辄(辙)得咎

288、深为惋(婉)惜

289、气喘吁吁(嘘)

290、化学反应(映)

291、莫衷(中)一是

292、计划缜(慎)密

293、申酉戌(戍)亥

294、反映(应)意见

295、举世震(振)惊

296、伶牙俐(利)齿

297、眼花缭(了)乱

298、一副(幅)楹联

299、变本加厉(利)

300、英雄气概(慨)


301、痴心妄(忘)想

302、一切就绪(序)

303、式样新颖(颍)

304、枉(妄)费心机

305、栩栩(诩)如生

306、仗义执(直)言

307、优(忧)柔寡断

308、出奇制(致)胜

309、互相推诿(委)

310、寒暄(喧)客套

311、寻(循)根究底

312、良莠(秀)不齐

313、掷(抛)地有声

314、震撼(憾)人心

315、要言不烦(繁)

316、真知灼(卓)见

317、文(闻)过饰非

318、扬长(常)而去

319、喧(宣)宾夺主

320、记忆犹(尤)新

321、怨天尤(由)人

322、莫衷(中)一是

323、改邪(斜)归正

324、从中斡(干)旋

325、徇(殉)私舞弊

326、运筹帷幄(握)

327、循(寻)序渐进

328、手头宽裕(余)

329、满脸皱(绉)纹

330、滥竽(芋)充数

331、戊(戍)戌政变

332、揠(偃)苗助长

333、向隅(偶)而泣

334、招摇撞(装)骗

335、定期会晤(悟)

336、始终不渝(遇)

337、梳妆(装)打扮

338、偃(揠)旗息鼓

339、逾(渝)期作废

340、雨声淅(浙)沥

341、举行宴(晏)会

342、惴惴(揣)不安

343、月明星稀(希)

344、察言(颜)观色

345、湮(淹)没不闻

346、元(原)气大伤

347、缀(掇)句成文

348、条分缕析(拆)

349、孪挛)生姐妹

350、潜(迁)移默化

351、鼎力(立)相助

352、性格不合(和)

353、美轮(仑)美奂

354、此系赝(膺)品

355、世外桃源(园)

356、呱呱坠(堕)地

357、全家迁徙(徒)

358、敷衍(演)塞责

359、断壁颓垣(桓)

360、跋(爬)山涉水

361、抱(保)残守缺

362、拾人牙慧(惠)

363、一帆(番)风顺

364、唉(哀)声叹气

365、人情世(事)故

366、缘(沿)木求鱼

367、心劳日拙(绌)

368、瑕(暇)瑜互见

369、杳(沓)无音信

370、真知灼(卓)见

371、自顾不暇(遐)

372、销赃(脏)灭迹

373、名闻遐(暇)迩

374、专程谒(竭)见

375、恣(姿)意胡为

376、口干舌燥(躁)

377、故作姿(恣)态

378、向(想)往光明

379、异(一)口同声

380、心浮气躁(燥)

381、打躬作揖(辑)

382、鼓噪(躁)而进

383、恶意诅(咀)咒

384、骁(饶)勇善战

385、演绎(译)归纳

386、通宵(霄)不眠

387、不可思议(义)

388、读书札(扎)记

389、编纂(篡)字典

390、直上重霄(宵)

391、苦心孤诣(旨)

392、梳妆(装)打扮

393、不眨(贬)一眼

394、一劳永逸(易)

395、敲诈(榨)勒索

396、有所遵(尊)循

397、淹(湮)没无闻

398、争奇斗艳(妍)

399、人才辈(倍)出

*注:括号内为错字

高考语言基础字形易错1000字_3000字

高考语言基础字形易错1000字

001.爱带(戴) 002.白晰(皙) 003.爆乱(暴) 004.报筹(酬) 005.暴炸(爆) 006.卑却(怯) 007.辩析(辨) 008.恶耗(噩) 009.材华(才) 010.喝采(彩) 011.翱游(遨) 012.娘两(俩) 013.更叠(迭) 014.恰商(洽) 015.起迄(讫) 016.沾辱(玷) 017.中裁(仲) 018.雕彻(砌) 019.陷井(阱) 020.劈谣(辟) 021.明片(名) 022.梦餍(魇) 023.缈视(藐) 024募然(蓦) 025.蓦捐(募) 026.通辑(缉) 027.杂踏(沓) 028.奕棋(弈) 029.疏峻(浚) 030.吉详(祥)031.肖象(像) 032.开消(销) 033.撕杀(厮) 034.膺品(赝) 035.贮立(伫) 036.绉纹(皱) 037.躁热(燥) 038.肿涨(胀) 039.羁靡(縻) 040.描模(摹) 041.遨翔(翱) 042.振撼(震) 043.呕气(怄) 044.亵赎(渎) 045.恢谐(诙) 046.渲泄(宣) 047.宣染(渲) 048.延申(伸) 049.奢糜(靡) 050.毗临(邻) 051.骠悍(剽) 052.永决(诀) 053.欧打(殴) 054.座落(坐) 055.幅射(辐) 056.拥带(戴) 057.煤碳(炭) 058.编篡(纂) 059.按磨(摩) 060.爆躁(暴) 061.蜇居(蛰) 062.下功夫(工) 063.显象管(像) 064.爆发户(暴) 065.造事者(肇)

600个常见错别字(500-600)

401、贪赃(脏)枉法

402、瞠瞋)目结舌

403、步步为营(赢)

404、莫衷一是(事)

405、神采(彩)飞扬

406、辞(词)藻华丽

407、雕(凋)梁画栋

408、迭(叠)挫强敌

409、极(及)目四望

410、居心叵(巨)测

411、半途而废(费)

412、鱼目混(浑)珠

413、声嘶(厮)力竭

414、高屋建瓴(领)

415、积(集)铢累寸

416、珠宝首(手)饰

417、缴(徼)获毒品

418、宁缺毋滥(乱)

419、未解之谜(迷)

420、自怨自艾(哀)

421、泽(择)被后世

422、螳臂当(挡)车

423、围墙倒塌(蹋)

424、万象(像)更新

425、一泻(泄)千里

426、以儆效尤(犹)

427、北门锁钥(匙)

428、新闻曝(暴)光

429、缉(辑)拿烟贩

430、原形毕(必)露

431、金蝉(婵)脱壳

432、分道扬镳(镖)

433、心无旁骛(鹜)

434、无的(敌)放矢

435、噤(惊)若寒蝉

436、光风霁(齐)月

437、舐(舔)犊情深

438、瑕(暇)不掩瑜

439、焚膏继晷(咎)

440、别出心裁(材)

441、旁征(证)博引

442、歪风邪(斜)气

443、贻(遗)笑大方

444、压榨(诈)平民

445、高官厚禄(录)

446、遮天蔽(避)日

447、行踪诡(鬼)秘

448、貌合(和)神离

449、惨绝人寰(圜)

450、扑朔(溯)迷离

451、防患(范)未然

452、简(减)练为文

453、颗(棵)粒归仓

454、滥竽(芋)充数

455、奇闻逸(遗)事

456、擅(善)自改动

457、势(事)在必行

458、秉(禀)公处理

459、嬉(嘻)笑怒骂

460、谈笑风生(声)

461、珠联(连)璧合

462、喟(喂)然长叹

463、报效(孝)祖国

464、沧(苍)海一粟

465、中途变卦(挂)

466、呶(奴)呶不休

467、怅(伥)然若失

468、幡(蕃)然省悟

469、憧(撞)憬未来

470、亲密(蜜)无间

471、恪(格)守准则

472、生死抉(决)择

473、跻(济)身世界

474、蜕(脱)化变质

375、国家机密(秘)

476、精兵简(减)政

477、绚(炫)丽多姿

478、磕(瞌)头谢罪

479、配合默契(迄)

480、人性泯抿)灭

481、一丘之貉(豹)

482、书香门第(递)

483、平(凭)添春色

484、平(凭)心而论

485、伤病痊(全)愈

486、往来如梭(锁)

487、敲诈(榨)勒索

488、视察(查)民情

489、撒(撤)手归天

490、连篇累牍(读)

491、煊(炫)赫一时

492、设下陷阱(井)

493、敞开心扉(菲)

494、事情原(缘)委

495、装订(钉)书册

496、暴殄(珍)天物

497、钟(衷)爱一生

498、自夸自诩(栩)

499、风声鹤唳(戾)

500、贻(遗)误战机


501、贪赃(脏)枉法

502、瞠瞋)目结舌

503、步步为营(赢)

504、莫衷一是(事)

505、神采(彩)飞扬

506、辞(词)藻华丽

507、雕(凋)梁画栋

508、迭(叠)挫强敌

509、极(及)目四望

510、居心叵(巨)测

511、半途而废(费)

512、鱼目混(浑)珠

513、声嘶(厮)力竭

514、高屋建瓴(领)

515、积(集)铢累寸

516、珠宝首(手)饰

517、缴(徼)获毒品

518、宁缺毋滥(乱)

519、安(按)装

520、气概(慨)

521、不落窠(巢)臼

522、甘拜(败)下风

523、一鼓(股)作气

524、脍(烩)炙人口

525、自暴(抱)自弃

526、悬梁刺股(骨)

527、打蜡(腊)

528、针砭(贬)

529、粗犷(旷)

530、死皮赖(癞)脸

531、舶(泊)来品

532、食不果(裹)腹

533、蓝(兰)天白云

534、脉搏(博)

535、震撼(憾)

536、鼎力(立)相助

537、松弛(驰)

538、凑合(和)

539、再接再厉(励)

540、一筹(愁)莫展

541、候(侯)车室

542、老两(俩)口

543、川(穿)流不息

544、迫不及(急)待

545、黄粱(梁)美梦

546、精粹(萃)

547、即(既)使

548、了(了)望

549、重叠(迭)

550、一如既(继)往

551、水龙(笼)头

552、度(渡)假村

553、草菅(管)人命

554、杀戮(戳)

555、妨(防)碍

556、矫(娇)揉造作

557、痉挛(孪)

558、辐(幅)射

559、挖墙脚(角)

560、美轮(仑)美奂

561、一副(幅)对联

562、一诺千金(斤)

563、啰(罗)唆

564、天翻地覆(复)

565、不胫(径)而走

566、蛛丝马(蚂)迹

567、言简意赅(骇)

568、竣(峻)工

569、萎靡(糜)不振

570、沉湎(缅)

571、有恃(持)无恐

572、滥竽(芋)充数

573、明(名)信片

574、额手(首)称庆

575、世外桃源(园)

576、墨(默)守成规

577、追溯(朔)

578、赃(脏)款

579、大拇(姆)指

580、鬼鬼祟祟(崇崇)

581、蘸(醮)水

582、呕(沤)心沥血

583、金榜题(提)名

584、蛰(蜇)伏

585、平(凭)添

586、走投(头)无路

587、装帧(祯)

588、出其(奇)不意

589、趋之若鹜(骛)

590、饮鸩(鸠)止渴

591、修葺(茸)

592、迁徙(徒)

593、坐镇(阵)

594、青(亲)睐

595、洁白无瑕(暇)

596、旁征(证)博引

597、罄(磬)竹难书

598、九霄(宵)

599、炙(灸)手可热

600、谈笑风生(声)

*注:括号内为错字

古诗词常用典故汇总

1、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再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

2、月亮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碛,沙漠,茫茫大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

3、柳树以折柳表惜别。

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如1987年曾考过的《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汉代就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着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诗。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故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句。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说的是笛声中《折杨柳》的曲子倒是传播得很远,而杨柳青青的春色却从来不曾看见,以此来表达伤春叹别的感情。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说的是今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又有何人不引起思念故乡的感情呢?

4、蝉以蝉品行高洁。

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

由于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则其所喻之人品,自属于清高一型。骆宾王《在狱咏蝉》:“无人信高洁。”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我亦举家清”。王沂孙《齐天乐》:“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他们都是用蝉喻指高洁的人品。

5、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十分繁华的扬州路,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了。“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吴国的旧苑荒台上的杨柳又长出新枝(荒凉一片),遥想当年这里笙歌曼舞,那盛景比春光还美(不胜春:春光也不胜它)。这里是以杨柳的繁茂衬托荒凉。

“阶前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一代贤相及其业绩都已消失,如今只有映绿石阶的青草,年年自生春色(春光枉自明媚),黄鹂白白发出这婉转美妙的叫声,诗人慨叹往事空茫,深表惋惜。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桥边已长满杂草野花,乌衣巷已失去昔日的富丽堂皇,夕阳映照着破败凄凉的巷口。

6、南浦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的送边之所。

屈原《九哥·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范成大《横塘》:“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

7、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

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很显然,在中国古典诗歌里长亭已成为陆上的送别之所。

8、琴瑟(1)比喻夫妇感情和谐,亦作“瑟琴”。

《诗·周南·关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又《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琴瑟。”

(2)比喻兄弟朋友的情谊。

陈子昂《春夜别友人诗》:“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出川。”

9、螟蛉《诗·小雅·小宛》:“螟蛉有子,蜾赢负之。”蜾赢(一种蜂)捕螟蛉为食,并以产卵管刺入螟蛉体内,注射蜂毒使其麻痹,然后负之置于蜂巢内,作蜾赢幼虫的食料。古人错以为蜾赢养螟蛉为子,因把作为螟蛉养子的代称。

10、鸿雁

《汉书·苏轼传》载,匈奴单于欺骗汉使,称苏武已死,而汉使者故意说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北方飞来的鸿燕,脚上拴着帛书,是苏武写的。单于只好放了苏武。后来就用“鸿燕”、“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单讯。如晏殊《清平乐》:“生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不,惆怅此情难寄。”李清照词云:“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另一首词云:“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大雁在这里是传书的信使。

11、神器指帝位、政权。

《老子》:“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己。天下神器,不可为也。”

12、月老

传说唐朝韦固月夜里经过宋城,遇见一个老人坐着翻检书本。韦固前往窥视,一个字也不认得,向老人询问后,才知道老人是专官人间婚姻的神仙,翻检的书是婚姻簿子(见《续幽怪录·定婚店》)。后来因此称煤人为月下老人,或月老。

13、陶朱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的别号。

相传他帮助勾践灭吴后,离开越国到陶,善于经营生计,积累了很多财富,后世因此以“陶朱”或“陶朱公”来称富商。

14、祝融

传说中楚国君主的祖先,为高辛氏帝喾的火正(掌火之官),以光明四海而称为祝融,后世祀为火神;由此,火灾称为祝融之灾。

15、秋水秋水,喻指眼睛,形容盼望的迫切。《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损他淡淡春山。”春山,指眉。


16、连理枝、比翼鸟作恩爱夫妻的比喻。

连理枝指连生在一起的两棵树。比翼鸟,传说中的一种鸟,雌雄老在一起飞,古典诗歌里用作恩爱夫妻的比喻。相传旧中国时宋康王夺了随从官韩凭的妻子,囚禁了韩凭。韩自杀,他的妻子把身上的衣服弄腐,同康王登台游玩时自投台下,大家拉他衣服,结果撑是跌下去,死了,留下遗书说是与韩凭合葬,康王却把他们分葬两处。不久,两座坟上各生一棵梓树,十天就长得很粗大,两棵树的根和枝交错在一起,树上有鸳鸯一对,相向悲鸣。白居易的《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有了这些句子,难怪人们把结婚称为“喜结连理”。

17、孔方兄

因旧时的铜钱有方形的孔,所以人们把钱称为孔方兄(含诙谐兼含鄙视意)。

18、青梅竹马

出自李白的《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后来用“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的时候天真无邪,也指幼小时就相识的伴侣。

19、问鼎以问鼎比喻图谋帝王权位。

《左传·宣公三年》:“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三代以九鼎为传国宝,楚子问鼎,有凯觎周室之意。后遂以问鼎比喻图谋帝王权位。

20、见背背,离开。谓父母去世。

李密《陈情表》:“生孩六月,父母见背。”

21、逐鹿

《汉书·蒯通传》:“且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颜师古注引张晏曰:“以鹿喻帝位。”后来用逐鹿比喻群雄并起,争夺天下。魏征《述怀》:“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

22、三尺是法律的代名词。

三尺,也叫“三尺法”,是法律的代名词。古代把法律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所以称“三尺法”

23、杜康

《说文解字·巾部》:“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后即以杜康为酒的代称。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24、鸿鹄鸿鹄飞得很高,常用来比喻志气高远的人。

《史记·陈涉世家》:“陈涉太息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25、秦晋

春秋时,秦晋两国为婚姻,后因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倒赔家门,情愿与英雄结婚姻,成秦晋。”

26、彭祖

彭祖,传说故事人物,生于夏代,至殷末时已八百余岁,旧时把彭祖作为长寿的象征,以“寿如彭祖”来祝人长寿。

27、谢家唐宋诗词不达意处常用“谢家”之典,这些典故所指意义上主要有二:

(1)用谢安、谢玄家事,意指人有风度。《世说新语·言语》载,谢安曾问子侄:为什么人们总希望自己的子弟好?侄子谢玄回答说:“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阶庭耳。”这是说,谢安子弟讲究举止风度,其服饰端庄大方如芝兰玉树一般。故用其事指有风度的人。辛弃疾《泌园春·叠嶂西驰》:“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

(2)指山水诗人谢灵运之事。《宋书·谢灵运传》载:灵运于会稽山“修营别业,傍山带江,尽幽居之美”。后用此事指居家的幽美。

28、鸡肋

鸡的肋骨,“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比喻没有多大价值,没有多大意思的事情(见于《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29、婵娟

婵娟,姿态美好,多用于形容女子;因人们常喻月为美女,故称月亮婵娟。

30、献芹

《列子·杨朱》有一个故事说,从前有个人在乡里的豪绅面前大肆吹嘘芹菜如何好吃,豪绅尝了之后,竟“蜇于口,惨于腹”。后来就用“献芹”谦称赠人的礼品菲薄、或所提的建议浅陋。也说“芹献”。高适《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尚有献芹心,无因见明主。”

现在汉语中虚词的运用

现代汉语中,虚词帮助实词构成句子,能帮助句子表达意义,能表示动作的时间和说话的语气。虚词数量少,且无实在的词汇意义,但使用频率高,用法灵活。

虚词的使用应注意“四要”:

一、要弄清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特别是表达功能相近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如93年上海第6题:“参加研讨会的全体学者对汉语或英语都很精通。”句中的虚词“或”用错了,“或”是表选择关系的连词,而且“或”与“都”不能搭配,它应改为“和”。

二、要弄清虚词的正确搭配。

汉语中的虚词大多数是单独使用的,也有成对配合使用的。搭配有一定规矩,有的已形成固定格式,不能随意更改。否则就违背了语言习惯,影响语意表达。如96年第3题:依次填入下列横线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上千吨的轮船碰上这样大的风浪也得上下颠簸,这么一条小船。

②挖这样的井,占地多,不合算,井的四周都是沙土,很容易塌陷。

③改革后,产品质量提高了,款式新颖了,包装也精美了,因而更加受到群众欢迎。

A况且何况而且B况且而且况且

C何况而且何况D何况况且而且

“何况、而且、况且”三个都是表示递进关系的连词,但与他们搭配的虚词各不相同。“何况”有前后对比意,有反问语气,常与“尚且”“都”搭配:“而且”常与“不但”“不仅”搭配。再看③“产品质量提高了,款式新颖了,包装也精美了”,前两句是并列关系,与后一句构成递进关系,即“不但质量……款式……而且包装也精美了”。由此可排除B、C,再看A、D两项,“况且”有进一步说明理由的作用,故正确答案应选D.

三、要弄清虚词的正确位置。

使用虚词,要注意它们在句中的位置,如果位置恰当,句意就准确鲜明,否则,不仅会使句意不明。甚至会改变句子原意。这类考查点,常常出现在病句辨识或修改有语病的语段中,如99年第5题D句:“3月17日,6名委员因受贿丑闻被逐出国际奥委会。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都作了详细报道”。这句就犯了虚词“关于”位置不当的毛病。“关于……事件”这个介宾短语不能放在主语后面,如要保留这一短语,就应将它放在主语“世界各大报纸”前,或者将“关于”改成“对于”。再有,在复句中,如果前后两个分句的主语相同,关联词语可放在主语后边,如果不同,就应放在主语之前。

四、不要滥用虚词。

滥用虚词,会造成句子重复罗嗦,同样会造成句子语意不明,甚至造成逻辑上的错误。如97年第7题D:“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对种种不爱惜人民币的错误作法,以及随意将人民币放大后销售的违法行为,尚未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这句是单句,但结构较复杂。通过语法分析可知,此句的主语是“严重性”,谓语是“在于”,“在于的后边都是宾语。再分析宾语,它的主语,是”对……行为这个介宾短语,但介宾短语是不能作主语的,“对”的参入淹没了宾语的主语,造成了句子结构上是混乱,去掉“对”句意反而明确。由此可知,这句中的虚词“对”是滥用了。

以上内容是关于常见错别字大全1000字和230个常见错别字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

标签:230个常见错别字

标题:常见错别字大全1000字 230个常见错别字

链接:http://m.zhaichaow.cn/z/1489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