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怜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上层

国学综合

绝怜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上层

紫荆玄动围观:℉更新时间:03-20 14:20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绝怜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上层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和绝怜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上层的精彩内容哦。

绝怜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上层

绝怜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上层

不知十月江寒重,陡觉三更布被轻

出处

清?查慎行《寒夜次潘岷原韵》

原文

一片西风作楚声,卧闻落叶打窗鸣。不知十月江寒重,陡觉三更布被轻。

霜压啼鸟惊月上,夜骄饥鼠瞰灯明。还家梦绕三湖阔,薄醉醒来句忽成。

注释

江寒重:江边寒意浓重。

陡:突然。

赏析

诗句意思是:已经是十月了,还不知道江边竟变得如此寒意沉重;夜晚睡到三更,才突然感觉到布被是那样的轻。这二句诗描写十月天气初寒时候,原本厚重的布被一到深夜,就觉得不够暖和了。

无意怀人偏入梦,有心看月未当圆

无意怀人偏入梦,有心看月未当圆

出处

清?方贞观《断句?见随园诗话》

原文

原文只录此二句。

注释

怀人:怀念人,想念人。

赏析

诗句意思是:不曾有意去怀念伊人,伊人却偏偏进入我的梦境里;有心想要去欣赏明月,明月却始终不肯圆满。

这两句诗是感叹人事多不顺心如意,含有一种“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惆怅意味。

不恨年华去也,只恐少年心事,强半为销磨

不恨年华去也,只恐少年心事,强半为销磨

出处

民国?梁启超《水调歌头》

?

原文

拍碎双玉斗,慷慨一何多!满腔都是血泪,无处是悲歌。三百年来王气,满目山河依旧,人事竟如何?

百户尚牛酒,四塞已干戈。千金剑,万言策,两蹉跎。醉中呵壁自语,醒后一滂沱。不恨年华去也,只恐少年心事,强半为销磨。愿替众生病,稽首礼维摩。

注释

强半:大多数,大半部分。

赏析

词句意思是,我不怨恨年华的逝去,只是担心年轻时候树下的雄心壮志,大半都被无情的岁月消磨殆尽。诗人的豪情壮志无时无刻不在为天下苍生着想,是以对岁月的流逝可能带来的懈怠保持着高度的自我警戒。诗句充分展现出诗人的忧国情怀。

不逢大匠材难用,肯住深山寿更长

不逢大匠材难用,肯住深山寿更长

出处

清?袁枚《大树》

原文

繁枝高拂九宵霜,荫屋常生夏日凉。叶落每横千亩雪,花开曾作六朝香。

不逢大匠材难用,肯住深山寿更长。奇树有人问名字,为言南国老甘棠。

?

注释

逢:碰上。

赏析

诗句意思是,那些有卓越才能的人,如果碰不上伯乐一样有远见卓识的人,就不容易受到重视,就像大树一样,若遇不着大师傅,是不会物尽其用的;诚如此,留在大山深处或许还能多长寿一些年月。诗句言简意赅,深切地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感叹。

不曾识面早相知

不曾识面早相知

出处

清?赵翼《西湖晤袁子才喜赠》

原文

见“一个西湖真才子。”

注释

识面:见面。

相知:知道。

赏析

赵翼、袁子才都是清代有名的诗人。赵翼表示自己对袁子才是“久仰大名”,虽然还未曾见过袁子才,却早已听过他的大名。对一些久闻其名却不曾亲见的人,也可以用“不曾识面早相知”这句诗来形容。

以上内容是关于绝怜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上层和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

标题:绝怜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上层

链接:http://m.zhaichaow.cn/z/1427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