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诗歌名篇欣赏 清代女性诗歌创作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清代诗歌名篇欣赏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清代女性诗歌创作和清代诗歌名篇欣赏的精彩内容哦。
清代诗歌名篇欣赏 清代女性诗歌创作
①
葬花吟
林黛玉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え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
强于污淖陷渠沟。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葬花吟》是《红楼梦》一书中历来最为人所称道、艺术上最为成功的诗篇之一。下面我们就对这首词作一个主要的赏析。 《葬花吟》写在黛玉因担心宝玉被贾政叫去受罚,特往怡红院探视,结果却吃了小丫头们的闭门羹,一径自想自伤,恰次日乃四月二十六日交芒种节,尚古风俗凡交芒种的这日都要设摆各色礼物,祭饯花神,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众花皆谢,花神退位,须要饯行。春残花落,身世飘零,敏感易伤如黛玉者,又岂能不痛发悲歌一泄心中之感?这就奠定了《葬花吟》的情感基调——感春伤春,自怜自悲,凄苦凄凉,痛诉痛告。这首诗出自第27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实则道明全诗的主要内容:以葬花始,以感怀终。
全诗52句,共361字,大约可以分成三个部分。第一段从“花谢花飞花满天”始,至“却不道人去梁空巢已倾”止,抒发葬花人的春愁;“一三百六十日”至“知是花魂与鸟魂”止是第二段,叙写落花的飘泊葬花人被挑起的悲痛情绪;“花魂鸟魂总难留”到“花落人亡两不知”为末段,诗人以落花自喻,为自己的悲剧命运作谶语,写挽歌。
一首《葬花辞》,半部《红楼梦》,没到伤心处,难解其中苦。《葬花吟》是整部小说的神来之笔,忧愤绝唱,既是黛玉凄惨身世的感叹、风刀霜剑的境遇,也是曹雪芹本人愤慨之情的独白。短短五十二句的葬花辞,是《红楼梦》诗词中最绝妙,最有感染力、最具代表意义的诗篇之一。
②
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心人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词题说这是一首拟古之作,其所拟之《决绝词》本是古诗中的一种,是以女子的口吻控诉男子的薄情,从而表态与之决绝。如古辞《白头吟》、唐元稹《古决绝词三首》等。纳兰性德的这首拟作是借用汉唐典故而抒发“闺怨”之情。
这首词以一个女子的口吻,抒写了被丈夫抛弃的幽怨之情。词情哀怨凄婉,屈曲缠绵。“秋风悲画扇”即是悲叹自己遭弃的命运,“骊山”之语暗指原来浓情蜜意的时刻,“夜雨霖铃”写像唐玄宗和杨贵妃那样的亲密爱人也最终肠断马嵬坡,“比翼连枝”出自《长恨歌》诗句,写曾经的爱情誓言已成为遥远的过去。而这“闺怨”的背后,似乎更有着深层的痛楚,“闺怨”只是一种假托。故有人认为此篇别有隐情,词人是用男女间的爱情为喻,说明与朋友也应该始终如一,生死不渝。
③
题秋江独钓图
王士禛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题秋江独钓图》这是一首题画诗。王士禛应朋友邀请,为一幅古代名画《秋江独钓图》题诗。这首诗仿造画中的意境,描写秋江边渔人独钓的逍遥。
全诗描写了一个渔夫打扮的人,在江上垂钓的情形:一件蓑衣、一项斗笠、一叶轻舟、一支钓竿,垂钓者一面歌唱,一面饮酒,垂钓的潇洒被刻画得活灵活现。虽然独自钓起一江的秋意,但逍遥中不免深藏几许萧瑟和孤寂。
前两句近乎白描,后两旬却有着无穷意味。图中看似不可能的“一曲高歌一樽酒”在作者的想象中展现出来。而最后一句“一人独钓一江秋”似是回归原图,但此“钓”已非彼“钓”了,赏一江秋景,感一江秋色,联想开去,那是一种感怀,或者说,最后一句已是“虚实相映”了。
再观全诗,九个“一”巧妙嵌入其中,将诗与图的意境表现得分毫不差,实在精彩!细细品味,这些个“一”用得多么贴切又多么有情趣啊!最后一句“一人独钓一江秋”,渔人钓的是鱼?是秋?是潇洒自在的生活?是无拘无束的心情?在诗人看来,这样的秋江独钓者,也就是真正懂得生活乐趣的人。
古人说:“诗中有画。”读了这首诗,该深有体会,它是一幅美丽的《秋江独钓图》。
④
烛影摇红·癸卯晚春过黄公度人境庐话旧〔1903年〕
朱孝臧
春瞑钩帘,柳条西北轻云蔽。博劳千啭不成晴,烟约游丝坠。狼藉繁樱划地,傍楼
阴、东风又起。千红沈损,鹎鵊声中,残阳谁系?
容易消凝,楚兰多少伤心事。等闲寻到酒边来,滴滴沧洲泪。袖手危栏独倚,翠蓬
翻、冥冥海气。鱼龙风恶,半折芳馨,愁心难寄。
《烛影摇红·癸卯晚春过黄公度人境庐话旧》夏敬观《忍寒词序》论疆村词云:“侍郎词蕴情高致,含味醇厚,藻采芬溢,铸字造词,莫不有来历。”这首词表达了怀念黄公度,展现爱国情怀的含义。在《烛影摇红·癸卯晚春过黄公度人境庐话旧》中,这一对知交,促膝旧话,对维新变法不幸失败,爱国志士遭冤被杀,感伤痛惜不已。“博劳千啭不成晴,烟约游丝坠”用博劳鸟的空啼来暗示变法的失败。而“楚兰多少伤心事”,更将此事与屈原的遭谗受屈、国破人亡之事相联系,沟通时空,以古衬今,使这一悲剧色彩更加浓烈。词中再次抒写了对死难的爱国贤士的深切的悼念,对残酷杀戮志士的慈禧等顽固派的愤慨。
己亥杂诗(清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译文:
只有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气,然而朝野臣民噤口不语终究是一种悲哀。我奉劝天帝能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降下更多的有用之才。
赏析:
这是一首出色的政治诗。全诗层次清晰,共分三个层次:第一层,写了万马齐喑,朝野噤声的死气沉沉的现实社会。第二层,作者指出了要改变这种沉闷,腐朽的现状,就必须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暗喻必须经历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才能使中国变得生机勃勃。第三层,作者认为这样的力量来源于人才,而朝廷所应该做的就是破格荐用人才,只有这样,中国才有希望。诗中选用“九州”、“风雷”、“万马”、“天公”这样的具有壮伟特征的主观意象,寓意深刻,气势磅礴。
诗的前两句用了两个比喻,写出了诗人对当时中国形势的看法与批论。“万马齐喑”比喻在腐朽、残酷的反动统治下,思想被禁锢,人才被扼杀,到处是昏沉、庸俗、愚昧,一片死寂、令人窒息的现实状况。“风雷”比喻新兴的社会力量,比喻尖锐猛烈的改革。从大处着眼、整体着眼、大气磅礴、雄浑深邃的艺术境界。诗的后两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是传诵的名句。诗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现了他热烈的希望,他期待着优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势形成新的“风雷”、新的生机,一扫笼罩九州的沉闷和迟滞的局面,既揭露矛盾、批判现实,更憧憬未来、充满理想。它独辟奇境,别开生面,呼唤着变革,呼唤未来。
清代新疆旅行诗歌的特征
清代诗歌的两大特点:一是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深刻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黑暗和腐朽,表达了对被压迫人民的同情,高扬了爱国主义的旗帜。二是具有强烈的议论化倾向。清诗多言理,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使诗歌散文化。
先秦:民间流行集成《诗经》当然也有《楚辞》
秦:貌似没有。
两汉:《汉乐府》分旧和新。专属的官职制的,可唱。
两晋南北朝:山水田园诗,
唐:初唐出现五古,七古。前唐。绝句律诗,也有唐词(晚唐出现)
五代十国两宋:词的流传高峰,宋诗广泛
元:曲
明清:著作有《纳兰词》等等诗词写法新意
清代诗歌中描写耳钉的诗句
与戒指相关的诗句有:
捻指环,相思见环重相忆.愿君永持玩,循环无终极.——《全唐诗.与李章武赠答诗》
(王氏答李章武白玉指环)
哀筝两行雁,约指一勾银.——宋.文彦博
欲呈纤纤手,从郎索指环.——隋.丁六娘《十索诗》
何以道殷勤?约指一双银.——三国.繁钦《定情诗》
戒指异名“指环”,史书中称“约指”、“抠(左边应为“弓”)环”、‘手记”、“代指”等。最初,戒指是宫廷中后妃群妾用以避忌的一种特殊标记。当有了身孕或其它情况不能接近君王时,皆以金指环套在左手,以禁戒帝王的“御幸”,平时则用银指环,套在右手。后来,戒指传到民间,去其本义,以为美观,久之便留成风气。明代都邛《三余赘笔》记曰;“今世俗用金银为环,置于妇人指间,谓之戒指。”
与戒指相关的诗句有:
捻指环,相思见环重相忆。愿君永持玩,循环无终极。——《全唐诗.与李章武赠答诗》
(王氏答李章武白玉指环)
哀筝两行雁,约指一勾银。——宋。文彦博
欲呈纤纤手,从郎索指环。——隋。丁六娘《十索诗》
何以道殷勤?约指一双银。——三国。繁钦《定情诗》
清代重要的杜甫诗歌注本
翦伯赞 《杜甫研究》一方面认为“杜甫的诗是诗也是...这些论文都有意无意地不过多地触及杜诗中对?
萧涤非《人民诗人杜甫》
有名的就这么多。
答 宋 徽 宗 问
宋·彭天益
鸾山配凤岭,金水绕银坑;
金柑玉版笋,银杏水晶葱;
更有十万户,俱称是故家。
司 空 山
明·王 伟
一溪流水奏笙簧,万树鸣蝉送夕阳。
古庙尚存唐故事,断碑尤有宋文章。
司空羽化芳名在,野老登临秋思长。
坐对白云间出有,半生荣辱都已忘。
过 明 月 山
明·彭友信
他山岂无月?此山独得名。
我行风雨夕,亦觉诗肠清。
献 花 岩
明·刘习灌
仙踪何所见,止剩水云区。
为问岩前花,今朝得献无?
龟 峰 观 涛
清攸令 陈 溥
孤峰东抱大江迥,江上飞薨梵阁开。
风鼓鲸钟摇海岳,明月蛟窟见楼台。
千林晴霭薰吟屐,万壑流云泻酒杯。
最是桃花春涨好,惊涛吹作雪山来。
广 寒 寨
民国·丁德隆
扬鞭直指甘棠山,山在虚无缥渺间。
悄悄龙盘分两省,眈眈虎视逼三关。
举杯邀月嫦娥舞,腾雾驾云帝子还。
他日结庐娱晚景,佛经易理愿长参。
漕 溪 诸 洞
民国·贺壮予
果然猿鹤异虫沙,不泛仙槎泛汉槎。
白石无尘明善果,黄梁有梦悟昙花。
谁寻野鹿长生草,偶戏游龙浅水虾。
久客他乡乡梦密,漕溪深出是吾家。
无 题
易湘晴
邑以攸舆着,侯封汉武间。
金银含浚水,鸾凤擅名山。
清代诗坛重要的诗歌流派
明代:诗歌流派有公安派、竟陵派、台阁体等,代表人物不清楚。
绘画流派:浙派(吴伟、戴进)、吴派(沈周、文征明)
清代:诗歌流派有此期的诗歌流派:河朔诗派、岭南诗派、虞山诗派、娄东诗派等。
绘画流派:四王画派(王时敏、王原祁),四僧画派(八大山人、石涛),扬州画派(郑板桥),海派(任伯年、吴昌硕)等等
清代诗人龚自珍的诗歌比较有名,代表作《己亥杂诗》组诗;明代诗歌如于谦《咏石灰》。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
咏石灰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明清八大家”依次为明代刘基(明代开国文臣,道德文章第一)、归有光(唐宋派之旗帜,韩、欧阳之后继)、王世贞(后七子派巨子,饱学兼擅诗文),清代顾炎武(清代学术开山,古文雄厚无敌)、姚鼐(桐城文派代表,义理、考据、文章)、张惠言(阳湖文派领袖,经术辞赋俱工)、龚自珍(不立文派大家,震撼晚清文坛)、曾国藩(开创湘乡文派,拓宽桐城堂庑)。此八大家的散文创作代表了明清不同时期、不同文派的最高水平,亦反映了明清两代散文创作的主要成就。丛书汇集了明清文派的各体佳作,也展现了明清散文的多元风格,足以开阔读者的眼界。
以上内容是关于清代诗歌名篇欣赏和清代女性诗歌创作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