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英雄豪杰的诗句 评价古时英雄豪杰的诗句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形容英雄豪杰的诗句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评价古时英雄豪杰的诗句和形容英雄豪杰的诗句的精彩内容哦。
形容英雄豪杰的诗句 评价古时英雄豪杰的诗句
汉代主要指春秋和战国时期,秦朝东汉和西汉。
先秦早于汉代,故此类诗词主要为先秦时代所作。
一、荆轲歌/渡易水歌先秦佚名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复还一作:复反)
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
(此句疑为后人补作)
二、秦风·无衣先秦佚名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
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
与子偕行!
赏析:这首诗意气风发,豪情满怀,确实反映了秦地人民的尚武精神。
在大敌当前、兵临城下之际,他们以大局为重,与周王室保持一致,一听“王于兴师”,他们就一呼百诺,紧跟出发,团结友爱,协同作战,表现出崇高无私的品质和英雄气概。
三、出车先秦佚名
我出我车,于彼牧矣。
自天子所,谓我来矣。
召彼仆夫,谓之载矣。
王事多难,维其棘矣。
我出我车,于彼郊矣。
设此旐矣,建彼旄矣。
彼旟旐斯,胡不旆旆?忧心悄悄,仆夫况瘁。
王命南仲,往城于方。
出车彭彭,旂旐央央。
天子命我,城彼朔方。
赫赫南仲,玁狁于襄。
昔我往矣,黍稷方华。
今我来思,雨雪载途。
王事多难,不遑启居。
岂不怀归?畏此简书。
喓々草虫,趯趯阜螽。
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既见君子,我心则降。
赫赫南仲,薄伐西戎。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
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执讯获丑,薄言还归。
赫赫南仲,玁狁于夷。
赏析:“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因而战争也就很自然地成为人们歌咏的对象。
《出车》一诗,正是通过对周宣王初年讨伐玁狁胜利的歌咏,满腔热情地颂扬了统帅南仲的英明和赫赫战功,表现了中兴君臣对建功立业的自信心。
四、常武先秦佚名
赫赫明明。
王命卿士,南仲大祖,大师皇父。
整我六师,以修我戎。
既敬既戒,惠此南国。
王谓尹氏,命程伯休父,左右陈行。
戒我师旅,率彼淮浦,省此徐土。
不留不处,三事就绪。
赫赫业业,有严天子。
王舒保作,匪绍匪游。
徐方绎骚,震惊徐方。
如雷如霆,徐方震惊。
王奋厥武,如震如怒。
进厥虎臣,阚如虓虎。
铺敦淮濆,仍执丑虏。
截彼淮浦,王师之所。
王旅啴々,如飞如翰。
如江如汉,如山之苞。
如川之流,绵绵翼翼。
不测不克,濯征徐国。
王犹允塞,徐方既来。
徐方既同,天子之功。
四方既平,徐方来庭。
徐方不回,王曰还归。
赏析:此诗赞美周宣王率兵亲征徐国,平定叛乱,取得重大的胜利。
中国古代叙事诗不很发达,但如《常武》一诗,尽管在细节的叙述上精详远不及古希腊罗马的史诗,却也神完气足,其叙事虚写与实写的巧妙结合,尤为一大特色,从诗歌艺术上说,即使与古希腊罗马史诗相比,似也不遑多让。
五、文王先秦佚名
文王在上,于昭于天。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有周不显,帝命不时。
文王陟降,在帝左右。
亹亹文王,令闻不已。
陈锡哉周,侯文王孙子。
文王孙子,本支百世,凡周之士,不显亦世。
世之不显,厥犹翼翼。
思皇多士,生此王国。
王国克生,维周之桢;济济多士,文王以宁。
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
假哉天命。
有商孙子。
商之孙子,其丽不亿。
上帝既命,侯于周服。
侯服于周,天命靡常。
殷士肤敏。
裸将于京。
厥作裸将,常服黼冔。
王之荩臣。
无念尔祖。
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
宜鉴于殷,骏命不易!
命之不易,无遏尔躬。
宣昭义问,有虞殷自天。
上天之载,无声无臭。
仪刑文王,万邦作孚。
赏析:《诗经》中有多篇歌颂文王的诗,而序次以此篇为首,因为它的作者是西周王朝的政治代表人物、被颂扬为“圣人”的周公,诗的内容表达了重大的政治主题,对西周统治阶级具有现实的和长远的重要政治意义。
中国诗歌在汉以前形成了怎样的传统 诗歌本
中国文学源远流长,早在远古时代,虽然文字还没有产生,但在人民中间已经流传着神话传说和民间歌谣等口头文学。
保留在古代典籍中的文献资料表明,《夸父逐日》、《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等神话故事,闪耀着中华民族文明智慧的光辉。
《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歌唱原始打猎的英武;《涂山氏女之歌》:“候人兮猗。
”记录了中国原始歌唱中第一首情歌。
甲骨文字的发现,使中国古典散文的源头可以追溯到甲骨卜辞。
殷商时期的《尚书》篇章,结构和表现手法相当成熟,理所当然成为中国古典散文之祖。
西周时期,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出现,是古代文学史上头一件大事。
《诗经》收集了西周初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多年间,三百零五篇诗。
它按音乐标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是周王朝京都之外的地方乐歌,“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乐歌,“颂”则是宗庙祭祀时的乐舞曲。
《诗经》的思想内容反映的社会生活非常广泛。
有的诗篇揭露了统治者的腐朽,喊出反剥削,反压迫的呼声,如《硕鼠》、《伐檀》;有的诗篇表达了对徭役兵役的憎恨,如《伯兮》、《君子于役》;有的诗篇歌颂了男女之间真挚的爱情,和对美好婚姻生活的向往,如《静女》、《蒹葭》;有的则表现了妇女婚姻的不幸,如《氓》。
总之,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及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都在《诗经》中得到了真切的反映。
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人民性。
在艺术上,《诗经》音调流畅,语言朴素,常用赋、比、兴的手法来表情达意。
赋的手法是直陈其事,比即打比方,兴是感物起兴,先咏它物来引发情意。
后世把《诗经》奉为学习的最高典范。
战国后期,在南方的楚国,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诗人,在学习楚民歌基础上,创造了具有楚文化独特光采的新体诗——楚辞。
楚辞体诗句式以六言、七言为主,长短参差,灵活多变,多用语气词“兮”字。
诗歌充满着神奇瑰丽的想象,洋溢着楚地特有的文化浪漫。
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运用这种诗歌形式,创作了古代文学史上第一抒情长诗《离骚》,优美动人的《九歌》十一篇,言志述怀诗《九章》九篇,以及《天问》等,共25篇楚辞作品。
屈原的后继者有宋玉、唐勒、景差等人。
《离骚》作为楚辞艺术的颠峰之作和代表,在文学史上与《诗经》并称“风骚”,垂范于后世。
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纷争,游说之士蜂起。
在百家争鸣的政治文化环境中,产生了一批政治家和思想家,写作了大量以说理透辟、逻辑严密、言辞锋利、善用比喻为特点的论说散文,又称诸子散文。
诸子散文各具特色:《论语》雍容和顺富有哲理性、《孟子》雄畅犀利富有鼓动性、《墨子》朴实谨严富有逻辑性、《荀子》淳厚富赡富有学术性、《韩非子》峻峭透辟富有政治性、《老子》玄妙精警富有思辨性、《庄子》汪洋谲怪富有浪漫性。
在诸子散文中,文学性最强当数《庄子》、《孟子》、《荀子》、《韩非子》。
与诸子散文辉映一时的,是以记言记事为主的历史散文。
《左传》、《国语》和《战国策》,或以年为序,或以国为别,多出于各国史官之手。
其中许多优秀篇章,情节曲折,人物生动,剪裁得体,有很高的艺术性,如《左传》中的《鞍之战》、《郑伯克段于鄢》,或叙述激烈的战争进程,或表现统治集团内部的争斗,在叙事写人方面均很出色。
《战国策》中的人物形象更有个性光彩,描写技巧愈加高明,是历史散文中文学价值最高的一部。
秦代实行文化专制政策,焚书坑儒,二世而亡,几乎无文学可言。
除留存下来少数歌颂秦皇功德的刻石文字外,李斯《谏逐客书》是这一时期少有的优秀散文篇章。
而汉代重视个体生命的时代氛围在中期逐渐形成,生命意识则不断得到强化并在诗歌中成为突出的主题。
古代诗歌的分类 诗歌的基本分类
古代诗歌的分类
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
1.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
①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
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
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
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②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③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
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
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
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
④曲,又称为词余、乐府。
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
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
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
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
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
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
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
2.从诗歌的题材可分为:
①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
古代有些诗人由于不满现实,常寄情于山水,通过描绘江湖风光、自然风景平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
这类诗常将要抒发的情感寄寓在后描写的景物之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寓情于景。
其风格清新自然。
②咏物言志诗,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
③即事感怀诗,因一事由而引发诗人的感慨,如怀亲、思乡、念友等。
④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
⑤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或抒发们乐观豪迈或相思离愁的情感,风格悲壮宏浑,笔势豪放。
除却《诗经》和《楚辞》之外现存最早的古代诗歌总集是 诗经和楚辞
《玉台新咏》它是继《诗经》、《楚辞》之后中国古代的第三部诗歌总集。
①《古诗源》是唐之前古诗最重要的选本,由清人沈德潜选编。
选辑了先秦至隋各个时代的诗歌,也包括一些民歌谣谚,共七百馀首,分十四卷。
其中古逸一卷,汉诗三卷,晋诗三卷,宋诗二卷,齐梁诗二卷,陈、北魏、北齐、北周、隋诗各一卷。
唐以前的诗歌中,比较著名的篇章(除《诗经》《楚辞》外)基本都已选录在内。
编者沈德潜(1673――1769),字确士,号归愚,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前清诗人,诗论家。
②《昭明文选》又称《文选》,是中国现存的最早一部诗文总集,由南朝梁武帝的长子萧统组织文人共同编选。
萧统死后谥“昭明”,所以他主编的这部文选称作《昭明文选》。
原三十卷,后李善作注时析为六十卷。
分为赋,诗,骚,七,诏,册,令,教,文,表,上书,启,弹事,笺,奏记,书,檄,移,对问,设论,辞,序,颂,赞,符命,史论,史述赞,论,连珠,箴,铭,诔,哀,碑文,墓志,行状,吊文,祭文38类。
所选多大家之作,时代愈近入选愈多。
其中以楚辞、汉赋和六朝骈文占有相当比重,诗歌则多选对偶严谨的颜延之、谢灵运等人作品,陶渊明等人平易自然之作则入选较少。
作品划分的类别,则能反映汉魏以来文学发展、文体增多的历史现象。
编者萧统(501-531)是南朝梁文学家。
字德施,南兰陵(今江苏武进西北)人。
武帝长子。
③《玉台新咏》它是继《诗经》、《楚辞》之后中国古代的第三部诗歌总集。
收录作品上至西汉、下迄南朝梁代的诗歌总集。
历来认为是南朝徐陵在梁中叶时所编。
收诗769篇﹐计有五言诗8卷﹐歌行1卷﹐五言四句诗1卷﹐共为10卷。
除第9卷中的《越人歌》相传作於春秋战国之间外﹐其馀都是自汉迄梁的作品。
《玉台新咏》在流传过程中﹐曾经一些人窜乱﹐所以有人怀疑此书非徐陵所编﹐而出于稍后的人之手。
但此说尚不足以成为定论。
据徐陵《玉台新咏序》说﹐本书编纂的宗旨是“选录艳歌”﹐即主要收男女闺情之作。
从内容的广泛性看﹐它不如成书略早的《文选》。
但它和“以文为本”作为收录标准的《文选》比较﹐也有独自的特色。
如它不如《文选》那样选录歌功颂德的庙堂诗。
入选各篇﹐皆取语言明白﹐而弃深奥典重者﹐所录汉时童谣歌﹐晋惠帝时童谣等﹐都属这一类。
又比较重视民间文学﹐如中国古代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就首见此书。
④《西昆酬唱集》中国西昆体诗集。
2卷,宋初杨亿编。
宋真宗景德二年(1005),杨亿等编纂《册府元龟》。
在修书之余,他们写诗唱和,并把这些诗编辑成集。
集中缀辑杨亿与刘筠、钱惟演等17人唱和诗248首,其中杨亿、刘筠、钱惟演3人的诗占4/5以上。
集中以五七律诗为主。
诗的内容有反映作者们流连光景、优游岁月的生活,如《别墅》、《夜讌》、《直夜》等;有咏前代帝王和宫廷故事的,如《始皇》、《汉宣》、《宣曲》等;有咏男女爱情的如《代意》、《无题》等;更多的是咏物诗如《鹤》、《梨》、《柳絮》、《萤》等。
一般题材狭窄,诗情贫乏,但在当时影响很大,学子纷纷效法,流行一时。
作者杨亿(974~1021)北宋文学家,诗歌作家。
“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
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属福建浦城县)人。
⑤《乐府诗集》是继《诗经·风》之后,一部总括我国古代乐府歌辞的著名诗歌总集,由宋代郭茂倩所编。
现存100卷,是现存收集乐府歌辞最完备的一部。
主要辑录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谣,共5000多首。
它搜集广泛,各类有总序,每曲有题解。
作者郭茂倩,字德粲(《宋诗纪事补遗》卷二四),郓州须城(今山东东平)人(《宋史》卷二九七《郭劝传》)。
劝孙,源明子。
神宗元丰七年(1084)时为河南府法曹参军(《苏魏公集》卷五九《郭君墓志铭》)。
编有《乐府诗集》百卷传世,以解题考据精博,因此为学术界所重视。
⑥《中州集》金诗总集。
金代元好问编。
10卷﹐辑录作家251人﹐作品2062首。
其中除“南冠”类收入忠於宋王朝的留金使节或官吏朱弁﹑滕茂实等5人的84首作品外﹐全系金人诗。
编选始於金亡前夕(1233)﹐金亡不久已有初稿﹐成书於蒙古海迷失二年(1250)。
其材料来源有二﹕一是编者凭记忆和旁搜远引所得﹔二是依据金人魏道明和商衡的金诗选──《国朝百家诗略》(元好问自序)。
由於金朝立国後长期据有中原﹐中州(今河南一带)是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当时人常以中州人物之盛自豪﹐故此集取名《翰苑英华中州集》﹐又名《中州鼓吹翰苑英华集》﹐通称《中州集》。
编者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
汉族,山西秀容(今山西忻州)人。
生于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年)七月初八。
作者徐陵(507~583年),字孝穆,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徐摛之子。
南朝梁陈间的诗人,文学家。
早年即以诗文闻名。
八岁能文,十二岁通《庄子》、《老子》。
长大后,博涉史籍,有口才。
今存《徐孝穆集》6卷和《玉台新咏》10卷。
由以上可以看出,①④⑤⑥从年代上皆晚于②③。
而②昭明文选的描述,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
作为一个门外汉也深知“诗文”和“诗歌”是不一样的。
诗歌shīgē[poemsandsongs;Poetry]中国古代称不合乐的为诗,合乐的称为歌,现代统称为诗歌诗文(詩文)shīwén(1).指诗歌。
《文选·刘桢<赠五官中郎将>诗之二》:“望慕结不解,貽尔新诗文。
”李周翰注:“新诗文,则此诗也。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词采》:“曲文之词采,与诗文之词采非但不同,且要判然相反。
”(2).指《诗经》的文字。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比兴》:“《诗》文弘奥,包韞六义。
”(3).诗和文。
唐韩愈《唐故国子司业窦公墓志铭》:“尚书於大历初名能为诗文,及公为文,亦最长於诗。
”明焦竑《玉堂丛语·任达》:“少孤力学,能诗文,好权略,每论事,輒倾其座人。
”《新华文摘》1983年第7期:“嫁一个会种田的男子汉,最好会弹唱,又会做诗文。
”可见诗歌就是诗歌,诗文是诗歌和文。
是散文?可能是。
也就是说诗文和诗歌不一样。
《昭通文选》里“对问,设论,辞,序,颂,赞,符命,史论,史述赞,论,连珠,箴,铭,诔,哀,碑文,墓志,行状,吊文,祭文”这些肯定不全是诗歌,所以这本书叫“诗文总集”。
最早的诗歌总集那就是《玉台新咏》了。
它收录了收录上至西汉、下迄南朝梁代的诗歌。
拜托看下古代诗歌按内容可以分为?有点急汉在线等了 诗歌从内容上可分为
即使你做梦,或者闭上眼睛
我不知道你如何处理
叶子沿着马路舞蹈
噢,但愿我也能身列其中!
难道我不能把机智当做长柄叉
在最虚弱的时候想起。
哈哈
以上内容是关于形容英雄豪杰的诗句和评价古时英雄豪杰的诗句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