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诗歌包括了哪些 两汉诗歌都包括哪些

国学综合

两汉诗歌包括了哪些 两汉诗歌都包括哪些

大唐天子围观:℉更新时间:02-22 12:28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两汉诗歌包括了哪些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两汉诗歌都包括哪些和两汉诗歌包括了哪些的精彩内容哦。

两汉诗歌包括了哪些 两汉诗歌都包括哪些

两汉诗歌包括了哪些 两汉诗歌都包括哪些

两汉文学的主要形式、结构与特征

1. 赋

赋是汉代文学最具有代表性的样式,它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韵散兼行。它借鉴楚辞,、战过纵横之文主客问答的形式,铺张恣肆的文风,有吸取先秦史传文学的叙事手发,将诗歌融入其中。赋有传统的四言,又有新兴的五言和七言。它的文体来源广泛,是一种综合性文体。枚乘的《七发》标志着新体赋的形成。司马相如的作品代表最高成就。西汉后期新体赋的主要作家是扬雄,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两京赋》是东汉新体赋的两篇力作。张衡的《归田赋》开创了抒情小赋的先河。

2. 楚辞体作品

楚辞体作品在汉代没有新的发展,许多作品都是在摹仿《离搔》、《九章》。汉代盛行解读楚辞的风气,文人对屈原一往情深。楚辞重在咏物抒情。发展中慢慢与新体赋合流,总称为辞赋,楚辞被称为骚体赋。

3. 两汉叙事散文

两汉叙事散文在文体上有较大发展。《史记》创立了纪传体史书的新样式。《汉书》继承了它的体例,并使之完善。《吴越春秋》强化了史传作品的文学性,是历史演义小说的滥觞。东汉时期还出现了碑文,是品核人物风气推动下的新文体。马第伯的《封禅仪记》是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游记。汉代政论文承先秦诸子散文的余绪,在形式上没有大的突破。

4. 诗歌

四言诗在汉代继续沿用,但不在居于主导地位,汉代出现了五言诗。五言诗在西汉多见于歌谣和乐府诗,文人五言诗在东汉大量出现。东汉的五言诗已经成熟,叙事诗有《孔雀东南飞》,五言诗抒情诗的典范是《古诗十九首》。西汉已出现大量七言诗,附属于汉赋的七言诗通常是句句用韵,反映了早期七言诗的特点。

两汉文学主要形式、风格、特征

两汉文学的主要形式是散文、赋、楚辞体、乐府诗。

其中散文风格多样,有历史散文、政论散文。其特征为别为前者开辟了新的文体样式,以人物为中心来记叙历史。而政论散文则主要继承先秦散文的模式,但是却有所发展,散文结构更加严谨质实。

赋的风格是大赋、小赋、骚体赋相辅相成。特征是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韵散兼行,对诸种文体兼收并蓄,形成一种新体制。

乐府诗风格承载先秦诗歌样式,但又有其鲜明的特点,如有了新的诗歌样式—五言诗。楚辞体作品仅仅是模拟屈原的作品,在风格和特征上几乎没有变化,因此渐渐衰落。

两汉故事赋或讲述鸟兽故事,或敷演历史传说,或再现生活场景,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世俗民众的思想感情与审美情趣,其生成及传播方式都值得我们深入研究。这些赋作包孕着戏曲、小说等多种文学要素,其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人物形象的鲜明,语言的个性化与通俗化,都形成了汉代文学中特异的存在,从而对中国文学尤其是俗文学的发展演进有过不小的影响。

代表两汉诗歌的最高成就的是什么诗

《古诗十九首》之今日良宴会

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


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古诗十九首》

汉末较有成就的文人五言诗有秦嘉和徐淑夫妇的《赠答诗》、蔡邕的《翠鸟》、郦炎的《见志诗》、赵壹的《刺世讥邪诗》等。此外,还出现了以《古诗十九首》为代表的无名氏的作品,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

标志着中国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建立起完整体系的专著是南北朝时期刘勰撰写的《文心雕龙》。

《文心雕龙》为古代文学理论著作。作者刘勰。成书于南朝齐和帝中兴元、二年(501~502)间。它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体大而虑周”(章学诚《文史通义?诗话篇》)的文学理论专著。魏晋时期,中国的文学理论有了很大的发展。到南北朝,逐渐形成繁荣的局面。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在其历史发展中所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既为《文心雕龙》的出现准备了条件,也在《文心雕龙》中得到了反映。

先秦诗歌与两汉诗歌相比

《诗经》作为周朝以至春秋时期的诗歌收录总集,虽然分为风、雅、颂三部分,但其宗旨仍是一种民意的自然流露。

汉代的诗主要是民间的乐府诗或者是古诗十九首。

二者叙事上的特点在怨妇诗上即可见一般:古人对于怨的要求是——怨而不怒,哀而不伤。《诗经》中的怨妇向作品基本上遵循这个原则,即使心中无比痛苦,仍然不可以对于丈夫怀有愤怒之情。

如《谷风》中的弃妇,也只是在不停的怀念过去幸福而艰苦的日子,怨忿丈夫有了新欢便忘了旧爱的现实,说出自己对于这个家庭的贡献。但是这样的诉说对于一个心已经不在这个女子身上的男人而言,再多也是没有用处的。只是增加丈夫心中的喜悦和自满。最后即使怨恨的说出当年丈夫对自己的誓言和约定,但是这个有什么用处呢?

《氓》中的弃妇又是不同的。前面说氓看起来老实的求婚,已经中间的逼迫,说明两人自由恋爱的现实,中间以桑葚与鸠的事件与女子耽于爱情作比较,说明女子不可耽于爱情,必将受损伤。婚姻的现实也说明了这个,女子尽心尽力为了这个家庭,却招致丈夫的毒打,三年被休于家,见弃于夫。最后弃妇认清了男子的真面目,既然他无情,自己也不必挂念著无情之人,让这段爱情就这样结束。

汉朝:乐府诗中的《有所思》主要写的是怨女,因为并没有出嫁,但是仍然有一定的代表性。痴情女子为心爱郎君亲手制造礼物,但是闻听他有二心,激动之下把礼物毁坏,最后还是抵挡不住思念,心裏牵挂著对方。而且传说《上邪》也是该女所思所咏,更可见女子耽于爱情,不免神经混乱,思维痴迷。这样的女子,最终也是成为怨妇的准备品。

还有《上山采蘼芜》这篇,女子被休还家,下山遇到故夫,难免夫妻情深交谈一番,也是问问前夫所娶新妇状况,听闻前夫说自己比新妇好,也只能淡然的说一句:“新人从门入,故人从阁去。”

比较有名的就是相传是卓文君写给司马相如的《白头吟》。文君新寡,相如便上门以一曲《凤求凰》赢得美人芳心。多年仕途不达,文君一直不离不弃,便是爱才。但是一旦司马相如得势,便想左拥右抱,享齐人之福。作为卓文君的思想高度,便不是一般怨妇可比,决绝的态度面对过去的爱人,只因自己的爱情不容亵渎。男儿重义气,是啊,男人在这个世界上应该顶天立地的,抛弃旧妻另娶娇娘又何德何能立足于天地呢?

古诗十九首中的怨妇往往是由思念而产生的怨恨,游宦游学之风日盛,君子“学而优则仕”,就必须去远方游学游宦,想换取那么一身功名。可怜家乡娇妻独守空房,日夜盼望丈夫囬乡。“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君亮执高节,贱妾亦何为?”不管是多年的爱情苦苦守候还是新婚妻子的日夜思念,但是远方的游子却是一天天离自己远去,怨妇们有能怎样,明知“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但是也只能耐著心痛叮嘱一声“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这样可知,不管是先秦的怨妇,还是汉代的怨妇,她们的幸福都寄托在丈夫身上,一旦恩宠不在,便如灰飞烟灭。文君之所以可以决绝的告别,乃是因为她家经济实力雄厚,不怕养老问题,而其他依赖丈夫的女子,无一不是哀伤怨恨到老。因为那些怨妇不仅在思想上完全把幸福挂在丈夫身上,而且在经济地位上也不能独立。由此看来,一个女人,不要做成一个怨妇,就一定要有经济地位,而且,不能把幸福与否的条件限制在丈夫【爱人】身上,耽于爱情,终会被爱情所伤。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76109917.html

希望您能满意

先秦两汉诗歌研究试题

研究方向

01‘红学’与小说文化研究

02魏晋至唐文学研究

03先秦两汉文化与文学

04宋代文学研究

05元明清文学研究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607古代汉语与文学概论(各75分)

④810中国古代文学 古代文学作品研究 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

参考书目

考试科目 参考书 编著者 出版社 版次

607古代汉语与文学概论 《古代汉语》 王力主编 中华书局

607古代汉语与文学概论 《文学理论教程》 童庆炳 高等教育出版社 修订二版

810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文学史》 袁行霈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两汉诗歌以什么和什么为代表

两汉诗歌以乐府诗和五言诗成就最为显著。

代表两汉诗歌的最高成就为乐府诗。乐府,最先是指汉朝的音乐机关,主要任务是搜集歌辞,训练乐工。魏晋六朝将乐府所唱的诗叫“乐府”,于是乐府由官府名称演变成一种带音乐性诗体的名称。汉乐府最基本的艺术特色是叙事性。代表作《孔雀东南飞》。


汉乐府诗继承《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广泛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揭露封建统治者骄奢淫逸的生活和丑恶嘴脸,表现人民的反抗精神等,留下不少优秀作品。如《孔雀东南飞》《平陵东》《枯鱼过河泣》等。其内容的深刻性和艺术形式的完美性比以前的诗歌都有明显的进步。在汉乐府诗的影响下,在东汉末的动乱生活中,一批有成就的文人“古诗”出现了,其代表作是《古诗十九首》。这些诗作反精心的构思,情景交融的描写手法和平淡自然的语言融为一体,形成曲尽衷情、婉转动人的独特风格。

以上内容是关于两汉诗歌包括了哪些和两汉诗歌都包括哪些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

标签:两汉诗歌都包括哪些

标题:两汉诗歌包括了哪些 两汉诗歌都包括哪些

链接:http://m.zhaichaow.cn/z/1372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