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望堂号是什么 郡望堂号是什么意思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郡望堂号是什么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郡望堂号是什么意思和郡望堂号是什么的精彩内容哦。
郡望堂号是什么 郡望堂号是什么意思
或许我们小时候常常听长辈提起过家族的郡望堂号,而这些在小时候对于我们来说十分古怪的名字,长大后你是否了解这是什么含义了呢?
那么,本期中国姓氏一起来看看郡望堂号是什么意思?
历来每个姓氏、每个宗族、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的堂号。堂号的历史悠久,应用广泛,在中国宗法社会中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和作用。
郡望是指姓氏的发源和繁衍地,而堂号是指一个姓氏家族所共有的祠堂。都是属于寻根问祖的标记。郡望是很繁杂的,有的是姓氏起源的地域标志,有的则是表示某姓在当地的名望。有的一个郡望地有好几个姓,有的姓有好几个郡望地。
堂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堂号与姓氏的地望相关,或以其姓氏的发祥祖地,或以其声名显赫的郡望所在,作为堂号,亦称“郡号”或总堂号。狭义的堂号,也称自立堂号,在同一姓氏的不同家族之间,除广义的郡望之外,每个家族往往以先世之德望、功业、科第、文字或祥瑞典故,自立堂号,其形式多种多样,五花八门,不胜枚举。
中国人是世界上最有祖先崇拜传统的一个民族。在每个家族中,往往都有一个场所来供奉已去世的祖先的神主牌位,所以,旧时的每个家族都会有本家族的祠堂,并给它取一个堂号,目的是让子孙们每提起自家的堂号,就会知道本族的来源,记起祖先的功德。
俗话说,树大分杈。随着生命的传递、繁衍,家族就会不断扩大。扩大的结果是一些家族从祖居地迁居他处,另开基业,形成新的分支和新的宗族。这些新形成的宗族和分支,往往又会建立新的祠堂,来供奉最亲近的祖先。于是,由一个祠堂又会派生出许多新的祠堂来。因此,像族谱有总谱、支谱一样,祠堂也就有总祠、支祠、分祠之分,也就是民间所说的所谓大堂祠和小祠堂。
八十个堂号盘点,看你的姓氏在哪个堂
堂号存在的历史非常悠久,而不同的堂号则是用来区分不同的族群。堂号也并非是每个姓氏都有单独的一个,许多姓氏会有一个堂号郡名。
那么,本期中国姓氏一起来看你的姓氏在哪个堂。
下面是依据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邀请专家研究整理,查考整体得到的共有八十堂,二百六十七姓,各堂的代表姓氏及其居住地点如下:
1、陇西堂:李、牛、辛、时、彭、董。秦郡名,地当甘肃旧陇西、兰州、巩昌、秦州诸府。
2、济阳堂:丁、卞、江、柯、却、陶、庾、蔡。后汉设济阴国,晋改济阳郡,在山东定陶县地。
3、西河堂:卜、林、卓、宰、靳。汉时的郡名,今绥远鄂尔多斯地方,即山西离石县。
4、河南堂:于、山、方、毛、元、平、向、利、邱、俞、陆、褚、廉、种。今河南阳县。
5、东鲁堂:孔。孔子生于鲁,地因人而名,故叫东鲁。
6、雁门堂:文、田、童、农。战国时为赵地,汉为郡,地当山西旧代州,宁武以北及朔平、大同一带。
7、天水堂:尹、皮、艾、狄、桂、秦、庄、赵、严、上官。汉时郡名,在甘肃渭县境,即今伏羌地。
8、平阳堂:仇、汪、巫、来、常、凤、管、卫、欧、饶。三国魏郡名,在山西临汾县境。
9、吴兴堂:水、尤、沈、明、姚、施。三国吴郡名,今浙江省吴兴地。
10、太原堂:王、羊、祁、易、武、祝、宫、温、霍、阎、尉迟。太原、汾州二府及保德、平定、忻州各地。
11、高平堂:巴、范。汉时国名,今安徽省盱贻县境。
12、南阳堂:白、束、呼、姬、许、隆、叶、翟、韩、乐、邓。秦时郡名,泛指河南省南阳及湖北襄阳一带。
13、京兆堂:申、史、宋、别、冷、杜、车、宗、段、计、韦、晁、郜、浦、象、康、舒、雍、寿、酆、黎、皇、甫。汉三辅之一,地辖长安以东至华县一带。
14、渤海堂:甘、封、高、欧阳。汉郡名,地领河北省河间、沧县、安次各地,南至山东吴棣境。
15、汝南堂:左、言、汝、周、南、殷、商、梅、廖、袁、蓝。汉郡名,地辖河南旧汝宁、陈州二府及安徽颖州府。
16、武陵堂:冉、华、龙、龚、顾。汉时郡名,今湖南省常德县地。
17、上党堂:樊、包、尚、连、鲍。秦时郡名,在山西东南部,今长子县境。
18、陈留堂:伊、阮、虞、谢。汉时郡名,晋为国,今河南陈留县,后移至开封。
19、上谷堂:成、侯、冠、荣。秦郡名,地辖保定、易州、宣化、顺天诸府,均在河北省。
20、沛国堂:朱。汉时设郡,后汉改国,在安徽宿县境。
21、晋阳堂:匡、唐、景。秦汉时县名,今山西太原地。
22、新安堂:古。三国吴郡名,在浙江省淳安县。
23、武威堂:石、安、贾。汉武帝时郡名,即甘肃省武威县地。
24、乐安堂:任。南朝宋郡名,隋癈,在山东广饶县。
25、冯翊堂:吉、雷。汉时郡名,为左冯翊辖地,即陕西大荔县地。
26、中山堂:仲、汤、蔺。春秋时国名,属北狄鲜虞国地,今河北省正定县境。
27、西平堂:池。东汉郡,今甘肃西宁县。
28、安定堂:伍、胡、席、梁、程。汉时郡名,在甘肃旧平凉、固原、泾州境。
29、东海堂:有、茅、徐。汉时置郡,地当山东兖州东南,江苏邳县以东。
30、河东堂:旅、薛、裴、储、聂。秦时郡名,即山西西夏县地。
31、下邳堂:阙。后汉时国名,即江苏邳县地。
32、延陵堂:吴。春秋时吴邑,季札受封延陵,今将苏武进县地。
33、庐江堂:河。汉时郡名,在安徽庐江县境。
34、北海堂:邢、郎。汉郡名,东汉改国,地领山东益都以东至掖县一带。
35、平陵堂:孟。春秋时齐邑,今山东历城县境。
36、彭城堂:金、刘、钱。汉郡名,今江苏铜山县地。
37、清河堂:房、傅、张。汉时郡名,地当河北清河、故城、枣强、南宫诸县及山东清平、恩县、冠县、高唐、临清、武城一带。
38、东平堂:花。汉国名,即山东省东平县。
39、博陵堂:邵。晋国名,后改郡,今河北省安平县境。
40、山阳堂:岳。汉郡名,故城在河南修武县,曹丕篡汉,废献帝为山阳公。
41、荥阳堂:昌、潘、郑。战国时韩地,今河南省荥阳、成皋一带。
42、临海堂:屈。三国吴,分会稽东部置临海,在浙江省,旧称台州。
43、范阳堂:邹、简、燕。古郡名,即今河北省涿县地。
44、齐郡堂:查、晏、覃、富、谭。汉时郡名,后改为国,今山东临淄地。
45、高阳堂:纪、耿。汉时县名,今河北省高阳县地。
46、敦煌堂:洪。汉时郡名,今甘肃西部敦煌县。
47、魏郡堂:柏。春秋时国名,在山西芮城县境。
48、扶风堂:马、班、禄、万、鲁。隋时置郡名,今陕西省扶风、凤翔一带。
49、千乘堂:倪。汉时郡名,在山东地城、益都一带。
50、会稽堂:夏。秦郡名,地当江苏东部、浙江西部,即今绍兴。
51、河内堂:荀、司马。汉郡名,地当河南省黄河与太行山之间,今武陵、沁阳一带。
52、广陵堂:贡、盛。汉国名,后改郡,今江苏都县地。
53、薛郡堂:海。秦时郡名,地辖山东西南部、江苏东北部。
54、河间堂:凌章詹。汉国名,后魏改郡,在河北献县及河间一带。
55、南昌堂:涂。汉县名,在江西南昌地,洪州涂氏为豫章望族。
56、豫章堂:罗。汉郡名,在江西南昌县地。
57、颖川堂:陈、邬、赖、锺。秦郡名,地辖河南旧许州、陈州、汝宝、汝州诸府,盖指颖水流域。
58、护国堂:逢、边、戴、稽。春秋时陈焦邑,今安徽省毫县地。
59、余杭堂:隗。隋郡名,唐复为杭州,今浙江杭县。
60、汾阳堂:郭。汉地名,唐并入阳曲,在山西省,唐将郭子仪受封于此,因而名传。
61、琅瑜堂:符、云、诸葛。秦郡名,地辖旧山东兖、音、沂、莱四府,后汉为国,在临沂县境。
62、广平堂:游、贺、谈。汉郡名,后改为国,今河北鸡泽县地。
63、江夏堂:费、黄。汉郡名,在湖北云梦境。
64、辽西堂:项。秦郡名,地辖永平、承德、朝阳、锦州、新民一带,在辽宁与河北间。
65、平原堂:东方。汉郡名,在山东旧武定、济南二府之西,及乐陵、长清一带,即平原县地。
66、顿邱堂:葛、司空。春秋卫邑,在河南省浚县。
67、弘农堂:杨。汉时郡名,在济南省灵宝县境。
68、百济堂:福。春秋时国名,在今朝鲜半岛。
69、内黄堂:骆。汉时县名,今河南省内黄县地。
70、江陵堂:熊。春秋时楚郢都,汉置县,宋改都,今湖北江陵地。
71、巨鹿堂:魏。秦郡名,晋为国,今河北巨鹿、宁晋一带。
72、兰陵堂:兰。晋时郡名,在山东峄县,南朝宋移昌卢,在滕县境。
73、解梁堂:关。春秋时晋邑,地领山西解县、临晋、虞乡诸地,后汉关羽,即解人也。
74、燕山堂:窦。辽时燕京,宋改燕山府,地领河北省北部及东北部。
75、武功堂:苏。汉郡名,在陕西郿县境,今设武功县。
76、始平堂:翁、冯、庞。晋郡名,三国魏改始平,在咸阳附近。
77、梁国堂:墨、桥。汉时梁国,后魏改郡,唐改宋州,在河南商丘县境。
78、济南堂:伏、宁。汉初置郡名,即今山东历城县境。
79、平昌堂:红、孟、管、离。三国魏置郡名,治安丘,在今山东安丘县地。
80、濮阳堂:爰。汉县名,后魏改郡,即古帝丘,在河北濮阳县及山东濮县一带。
中国姓氏文化中,每一个姓氏背后,都有年深月久的历史和极其丰富的故事。
中国人是世界上最有祖先崇拜传统的一个民族。所以,祖先为了让子孙记起祖先的功德,寻根问祖,创造了标记。
二十四史有哪些?堪称二十四姓家谱
史书记载着不同时期发生的历史,是从古至今保留下来的古籍。然而史书大多则是记载着当代皇子一族身边发生的事物以及历史上的大事。
那么,本期中国姓氏了解二十四史有哪些?
梁启超在《中国史界革命案》中说:“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
三国时期社会上已有“三史”之称。“三史”通常是指《史记》、《汉书》和东汉刘珍等写的《东观汉记》。《后汉书》出现后,取代了《东观汉记》,列为“三史”之一。“三史”加上《三国志》,称为“前四史”。
历史上还有“十史”之称,它是记载三国、晋朝、南朝宋、南朝齐、南朝梁、南朝陈、北魏、北齐、北周、隋朝十个王朝的史书的合称。后来又出现了“十三代史”。“十三代史”包括了《史记》、《汉书》、《后汉书》和“十史”。
到了宋代,在“十三史”的基础上,加入《南史》、《北史》、《新唐书》、《新五代史》,形成了“十七史”。
明代又增以《宋史》、《辽史》、《金史》、《元史》,合称“二十一史”。
清朝乾隆初年,刊行《明史》,加先前各史,总名“二十二史”。后来又增加了《旧唐书》,成为“二十三史”。后来从《永乐大典》中辑录出来的《旧五代史》也被列入正史,经乾隆皇帝钦定,合称“钦定二十四史”。乾隆四年至四十九年武英殿刻印的《钦定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正史最完整的一次大规模汇刻。
因读音惨遭遗弃?操姓读什么音
姓氏文化源远流长,同样也是老祖宗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而有些姓氏虽然有幸流传至今,但却因为时代的改变思想改变惨遭人们遗弃。
那么,本期中国姓氏一起来看看操姓读什么音。
姓氏操的读音:cāo
我们的姓名永远都是姓氏在前,名字在后,这不同于西方国家,表达了我们对祖先最崇高的尊敬与感恩,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下中国最流氓的姓氏,这个姓氏就是~“操”姓氏,之所以说它是中国最流氓的姓氏,是因为人们一看到这个姓氏就会想到……男人们想到的女人只要一看到就会害羞。
讲到这里可能会有很多人说:“一个姓氏怎么就成了中国最流氓的姓氏了?”,“操”这个字与什么同音?那么这个姓氏再加上名字岂不就是……现如今的字面意思使得“操”姓氏成为了~中国最流氓的姓氏了,不过它的起源却是来自历史上的传奇!
“操”姓氏的起源在历史界有三种说法,但无论是哪一种说法,全部都是历史上的传奇,第一种说法:“操”姓氏起源于官位,是商朝君主盘庚给大夫所封官职,经过数代的繁衍生息,后世子孙便以此为姓氏了,属于帝王赐予的姓氏,第二种说法:源于周朝天子的姬姓氏,属于周武王姬发的后代,经过漫长的传递之后而形成的,第三种说法:操姓为曹操后裔,三国中的曹魏政权被取代后,曹氏子孙为了躲避仇家的追杀,不得已而隐姓埋名,便用了祖先魏武帝~曹操的名字为姓氏。
在官方史料中对于“操”姓氏的记载,最早的是隋朝,还是隋朝末年的诸路反王之一,这个历史上的传奇是农民起义领袖操师乞,《隋书》卷四,帝纪第四中这样记载:“大业十二年十二月癸未,鄱阳贼操师乞举兵反,自号元兴王,建元始兴,攻陷豫章郡,乙酉,以右翊卫大将军来护儿为开府义同三司、行左翊卫大将军,壬辰,鄱阳人林士弘自称皇帝,国号楚,建元太平,攻陷九江、庐陵郡。唐公破甄翟而于西河,虏男女数千口。”,这是“操”姓氏的历史人物在正史中最早的记录。
虽说“操”姓氏受到现代人的歪解,成了中国最流氓的姓氏,使女人们只要一看到就会害羞,却有着历史传奇般的起源,但这也并不影响该姓氏的后世子孙对于祖先的尊敬与感恩,他们现在集中分布在:江西鄱阳县金盘岭新义村、楼下村,银宝湖操家村,田畈街镇七甲操家村,谢家滩镇西山畈操家,响水滩乡达田畈操家,枧田街操家,江西乐平市塔前镇兰桥村、月湖村,安徽潜山、怀宁、芜湖市、安庆市,河南鹿邑县玄武镇操庄行政村,浙江嵊州市长乐镇、金华、开化县,湖北武汉新洲、鄂州、应城、蕲春、随州,江西进贤县文峰览溪,陕西汉中西乡县三花石,重庆长寿。
以上内容是关于郡望堂号是什么和郡望堂号是什么意思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