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湖寮蓝氏宗祠 福建蓝氏宗祠

国学综合

大埔湖寮蓝氏宗祠 福建蓝氏宗祠

绝世守护围观:℉更新时间:10-23 03:39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大埔湖寮蓝氏宗祠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福建蓝氏宗祠和大埔湖寮蓝氏宗祠的精彩内容哦。

大埔湖寮蓝氏宗祠 福建蓝氏宗祠

大埔湖寮蓝氏宗祠 福建蓝氏宗祠

解读百家姓蓝姓。带您走进蓝氏宗祠之漳浦县赤岭石椅村蓝氏宗祠。蓝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131位,据第六次户籍人口普查蓝姓人口排行第164位,总人口96万。蓝姓在广西各姓氏人口中排名32位,人口约45万人。

蓝姓文化之漳浦县赤岭石椅村蓝氏宗祠

福建省漳浦县赤岭乡(原苌坑)石椅村蓝氏宗祠,为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明嘉靖二年(1523年)始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由福建陆路提督蓝理重修。西南朝向,建筑面积540.96平方米,由门厅、正堂及两边耳房组成;堂前有大埕,埕下排列七星潭,祠后为小石山及状同日月的二口水潭。附属文物主要有门厅左侧墙中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修祖庙碑记”,记述了蓝理重修种玉堂的事迹,以及民国丁卯年“勒缘石碑”等。

种玉堂门联“由镇海而分支,木本水源思先德;卜苌溪以衍派,文经武纬振后昆”,表明“镇海”是明代镇海卫,为漳州海防重地,文臣武将从这里兴起。种玉堂是闽南畲族祖祠,几百年间,“种玉堂”蓝姓族人不但传衍整个赤岭畲族乡,而且分衍到其他地方及台湾东南亚各地,总人口达五万多。

在种玉堂的显要位置,悬挂着清康熙皇帝赠给蓝理“所向无前”匾、康熙皇帝赠给蓝廷珍“平台大将军”匾、雍正皇帝赠给蓝鼎元“公正廉明”匾。这三人均是平台、治台名宦。

蓝氏家训_先人指导后辈的行为准则

解读百家姓蓝姓。蓝氏家训,乃是先人指导后辈的行为准则。蓝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131位,据第六次户籍人口普查蓝姓人口排行第164位,总人口96万。蓝姓在广西各姓氏人口中排名32位,人口约45万人。

蓝姓文化之家训

举止行为

一。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此四语,当终身服膺。

二。举止要安和,毋急遽怠缓;言语要诚实,毋欺妄躁率。

三。见人之善扬之,见人之恶掩之。彼之于我,亦如是矣。

四。内外亲族,无论尊长同列,皆当以礼接之。毋得简傲笑谑,不恭不敬。

交友治家

五。交友,所以辅德也。须亲直谅、多闻者,远便僻、柔佞者。

六。治家之余,日取经史传记三五百言读之,以养德性,以长识见。毋博弈嬉戏,虚费时日。

七。作家,但得衣食、祭祀、宾客之费无缺,足矣。毋过求赢余,为世所讥。

八。凡邻里亲故,平昔善良,倘有婚姻丧疾应助者,即量力助之。毋慕豪侠之名,轻意肆志,贻忧父母。其无赖之人,当敬而远之,一与交游,为患不小。

九。人之生死,秉于有生之初。世俗愚昧,多倾家荡产听于巫祝,深可悯笑。神聪明正直,岂邀人祭祀,以为祸福?戒之戒之!

十。田亩差役,承事官府,必诚必信。如有所费量,于人户均取。毋损人利己,暴敛多科。本户钱粮,尤当蚤为完纳。

为人处事

十一。世之生事诈人者,亦必伺人有过,然后起衅。我若无缺,彼虽凶恶,岂敢凌我谨守礼法之人。

十二。不可习学吏事,为人写状害人,以干阴谴。

十三。饮酒随量,不可过度,以灭德丧仪。

十四。待奴仆小过,宜以理谴责,毋轻出恶言,非理挞辱。若有故犯,则重惩不恕。

十五。讨租讨债,宜善言催取。彼贫民岂无羞恶?遽出恶言,在我亦有所不忍。

十六。蚤起夜眠,闻犬吠声即起。有盗徐逐之,勿急追。

十七。日逐衣食及冠婚丧祭、亲故往来,量入为出,务从节俭。毋暗举债息,外示有余。

蓝氏宗祠之福州市郎官巷蓝氏宗祠

解读百家姓蓝姓。带您走进蓝氏宗祠之福州市郎官巷蓝氏宗祠。蓝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131位,据第六次户籍人口普查蓝姓人口排行第164位,总人口96万。蓝姓在广西各姓氏人口中排名32位,人口约45万人。

蓝姓文化之福州市郎官巷蓝氏宗祠

蓝氏宗祠是一处始建于明代中期的汉族祠堂建筑,属于汉民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宗祠是凝聚汉民族血缘和感情的纽带,一座座宗祠书写着各个姓氏的历史渊源,让人感受到他们变迁、发展的轨迹。

蓝氏宗祠,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郎官巷。堂号是“种玉堂”。蓝氏实有二源,一源为黄帝系统的嬴姓,战国梁惠王时封为蓝君,封地今名蓝田,蓝田产玉,蓝氏因而以“种玉堂”为堂号,表示蓝氏多出贤子弟。另一源为炎帝系统,炎帝神农八代孙榆罔之后,帝榆罔以植蓝瑞赐子姓。蓝是一种染料之瑞草,封郡汝南为受命。帝榆罔赐给儿子昌奇绣蓝一株。按《汝南蓝氏宗谱》记载,蓝氏以“盘瓠”为图腾,以汝南为郡望。蓝昌奇成了得姓始祖。这二源相混,因而炎帝这一系统也以“种玉堂”为堂号。

到唐天授元年(690年),蓝昌奇的后裔蓝明德任扬州节度使,生子蓝采和。蓝采和于开元元年(713年)中进士,因唐玄宗贪图酒色又宠信外戚,采和忠谏,得罪杨国忠,因而他便辞官隐居山林,修仙学道,最后成了传说中的“八仙”之一。

福建省“种玉堂”蓝氏,主要分布在闽南漳浦赤岭、湖西一带,而闽西则在上杭庐丰乡一带。郎官巷的祠堂则是庐丰乡族人,为在省城做生意,子弟在省城读书参加科举考试等提供方便,也为了在省城有祭祖之所而建立的。

“种玉堂”的蓝氏子孙,在明清及近现代都培育了一批对国家有贡献的名人。

漳浦方面的一些蓝氏名人,曾对康熙统一中国收复台湾、平定台湾、开发台湾、建设台湾作出了贡献,下面略举几人。

蓝理(1649—1720),漳浦张坑(今赤岭乡)人,字义甫,号文山,他曾随康亲王杰书平定耿藩之乱。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靖海将军施琅奉命收复台湾,施琅任命蓝理代理提标右营游击,领前队先锋。在澎湖的海战中,炮弹横飞,蓝理被炮弹击伤,肠子流了出来,包扎后,仍带伤血战。澎湖之役大胜。迫使郑克塽率众归顺,蓝理立了大功。战后,康熙连连擢升蓝理,并召蓝理,亲视伤口,大加抚慰,并昵称“破肚总兵”。蓝理晚年又参与了平定新疆准噶尔部的叛乱。

蓝廷珍(1663—1729),字荆璞,漳浦湖西人。他曾参与平定台湾朱一贵的起义。平台后,他曾任台湾镇总兵又任福建水师提督。在台期间,做了许多有利台湾百姓的事。台湾的开垦分为民间私营开垦和官方组织的开垦。蓝廷珍组织了清代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深远的官方开垦。

蓝廷珍组织的垦荒队伍以漳籍移民为多,与他所辖的官兵一起开进了台中盆地。这支垦荒大军同心携力,开发了包括今台中县太平乡、大雅乡、乌日乡的广大地区以及台中市的部分地区。人们为了纪念蓝廷珍的历史功绩,便将他开垦过的地方命名为“蓝兴堡”。

蓝鼎元(1680—1733),字玉霖,号鹿州。漳浦张坑(今赤岭乡)人。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他应巡抚张伯行之邀,到福州鳌峰书院与同乡大学士蔡世远等共同纂订先儒诸书。被伯行誉为“经世良材”。

康熙六十年(1721年)夏,他随族兄蓝廷珍赴台征战。为治理台湾出谋划策,他撰写了《平台纪略》。其中涉及“行垦田、复官庄、恤澎民、抚土番、招生番”等切合台湾实际的政策,为历来治台官吏所重视。蓝鼎元被称为“筹台宗匠”。他历官至暂理广州知府事务。蓝鼎元着述丰富,多为学术文化的重要着作。

上杭的“种玉堂”在近现代则出有蓝荣玉,他在1929年参加红军,为中国革命作出了贡献。新中国建立后,他历任福建省民政厅厅长,福建省副省长,为福建的建设及民族团结作出了贡献。

范氏宗族谱:湖北省应城市杨河镇

解读百家姓范姓。湖北省应城市杨河镇范氏宗族谱,包含其家谱序言及家谱字辈。范姓位居大姓行列,位列新百家姓第51位,约有468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0.36%。中国范姓一支迁居越南,现今范姓已是越南第四大姓,占越南总人口的7.5%,约678万。

基本情况

吾族始祖范什英,乃元末统兵大元帅。历经战乱,为保卫国家和扞卫民族尊严立下不朽战功。战后奉命解甲归田至范家村。在历次中华民族的战争中,其后裔子孙不忘祖宗教诲,不辱使命,为国为民做出了卓越贡献。 时至今日,先辈的精神更加激励范氏家族儿女,改造祖国大好河山,建立美好家园。手捧家族之志,愿范氏家族的有志儿女四海为家,为家族为祖国共同奋斗。为了在世界各地的范氏后裔不忘祖宗,我们续编了《范氏宗族谱》,以备查阅修订。 历经战乱,范氏宗祠毁坏,族谱失传。幸亏裔孙泽钧、云洪、泽义、泽民、泽良、长兵等历经千辛万苦传呈抄录,对编辑工作的鼎力支持,得以保存本谱,以此深表谢意! 望所有族人妥善保管《范氏宗族谱》并代代相传,时刻谨记祖宗教诲,发扬艰苦卓绝,奋斗不息的优良传统,为家族争光添彩,使本族长盛不衰、兴旺发达,有朝一日让世界人民知晓,我们是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大旺族!

家谱序言

吾族自晋士会食采於范,因以范为氏。迨后支派繁衍於绛州、河津一带,称圣族焉。 前明宏治年间,因楚北当时元末大乱之后,人民凋敝、地多空虚,户部上柬移民之议於朝廷,遂迁山西省、绛州府、河西之民以充实之。 我始祖——什英公是当时志仕遣为指挥使,遂奉命统率:樊仕占、赵得、赵克己、赵高远、李元咸、孙礼义、王仕忠、王温、胡仲良、杨仕能、乔兴、张秀、李从等十三军,自兼一军,共计14军,征灭逆贼之后,派迁於:湖北省,德安府,应城县,聚石团,塌湖村居住焉。

家谱字辈

儒仕家庭贵 新云泽远长 耀宗光祖德 万世继祯祥 积善崇高广 和平忠厚昌 文章锦绣久 福禄寿满堂

范氏家谱:以邑为氏,是晋国六卿之一

解读百家姓范姓。各地范氏家谱现被收藏的地址,身为范氏子孙的你,快来了解一下吧。范姓位居大姓行列,位列新百家姓第51位,约有468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0.36%。中国范姓一支迁居越南,现今范姓已是越南第四大姓,占越南总人口的7.5%,约678万。

安徽休宁范氏族谱九章,(明)范涞修,明万历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九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范氏宗谱十卷,首一卷,(清)范启照纂修,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后乐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江苏钓渚范氏宗谱十卷,首一卷,(清)范启照纂修,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891年)后乐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湖南长沙范氏族谱九卷,(清)范真直等修,清光绪甲午年(公元1894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范朱通谱不分卷,着者待考,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范氏家乘左编二十七卷、右编十九卷,(清)范端信等纂修,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十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湖南宁乡楚沩范氏续修族谱三十三卷,末五卷,(民国)范南陔主修,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湖南郴州汝城范氏族谱十八卷,(民国)范阳等纂修,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古虞金坛范氏宗谱二十五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范金相纂修,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芝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湖南浏阳范氏族谱,(民国)范神福元等修,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高平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以上内容是关于大埔湖寮蓝氏宗祠和福建蓝氏宗祠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

标签:福建蓝氏宗祠

标题:大埔湖寮蓝氏宗祠 福建蓝氏宗祠

链接:http://m.zhaichaow.cn/z/1293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