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姓始祖的族徽形象似凤凰鸟 凤姓的来历

国学综合

凤姓始祖的族徽形象似凤凰鸟 凤姓的来历

戒中城围观:℉更新时间:10-23 02:45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凤姓始祖的族徽形象似凤凰鸟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凤姓的来历和凤姓始祖的族徽形象似凤凰鸟的精彩内容哦。

凤姓始祖的族徽形象似凤凰鸟 凤姓的来历

凤姓始祖的族徽形象似凤凰鸟 凤姓的来历

解读百家姓凤姓。凤姓的来源之一,出自黄帝的曾孙帝喾之后。古书记载,帝喾。中国上古历史的“五帝”之一。凤氏后人奉帝喾为凤姓的得姓始祖。

源流一

源于高辛氏,出自黄帝的曾孙帝喾之后,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据史籍《左传》记载:“高辛氏时,凤鸟氏为历正。凤盍以官为氏。望出平阳、邰阳。”远古黄帝的曾孙帝喾(高辛氏)时,以凤鸟氏为历正官,就是专职掌管天文历法的大臣,以指导人们按照季节时令耕田种地和收获的官员。凤鸟氏,在官职称谓上又称凤历、历正。在凤鸟氏的后裔子孙中,便以其称号为姓氏,世代相传称为凤氏,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最古老的凤鸟氏祭坛在凤凰台,其遗址为今山东省济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那座凤凰台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早在商周时期这里即可见中华文明之光。据史书记载:“任、宿、须句、颛臾、凤姓也,实司太吴有济之祀。”济宁为古任城,是历史上四个凤姓古国之首,经近代考古专家认证,凤凰台即“太昊祭祀台”,是祭祀先皇始祖伏羲氏的地方。

据考古调查发现,济宁凤凰台有十几米高的土层堆积,蕴藏首丰厚的古代遗存,底层属“龙山文化”的遗迹,中层为商周文化遗址。凤凰台自宋、元、明、清以来经贸繁华。在明朝万历年间,由运河总河刘东星首倡,并集当地数村之力,在农历2月19日逢观音圣诞日在台上创建了观音堂。“凤凰台”庙会凭运河水运优势,集商贸文化为一体,南北商贾云集,东西贩运辐辏热闹非凡,一时成为鲁西南春会之首,繁荣景象达数百年不衰。凤凰台,也是天下历代凤氏族人祭奠祖先的地方。

曹姓的迁徙传播 曹姓主要活动在甘肃等地

解读百家姓曹姓。看曹姓的迁徙传播情况,曹姓主要活动在甘肃等地。曹姓,魏朝国姓,源自西周王族支系,为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在宋版《百家姓》中排第二十六,2022年排名第三十二。

先秦时,曹姓主要活动在甘肃、山东和江苏北部。秦汉时,曹姓已分布于长江以北各省和华东地区。唐初和唐末,中原有两次南下大移民,曹姓是其中进入福建的中原姓氏之一。唐末宋初,曹姓进入了两广。清初曹姓进入了台湾地区。

宋朝时期,曹姓大约有63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81%,排在第二十四位。曹姓第一大省是河北,约占全国曹姓总人口的41.4%。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北、河南,这两省曹姓大约占全国曹姓总人口的54%。其次分布于安徽、江西、浙江等省。全国呈现北部冀豫、东南皖赣浙两大曹姓聚集地区。

明朝时期,曹姓大约有61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65%,列为第三十位。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曹姓人口增长值为负值。明朝以前,曹姓的主体一直在中原和山东,宋元明时期北方连续不断的战争,曹姓人群自然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人口减少十分明显。明朝时期,江苏为曹姓第一大省,约占全国曹姓总人口的19.3%。

在全国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苏、山东、浙江三省,大约占全国曹姓总人口的44%。其次分布于江西、安徽等省。全国重新形成了鲁、苏、浙、赣、皖曹姓人口聚集大区。

凤姓的来源二 出自唐朝时期南诏国酆氏王族

解读百家姓凤姓。凤姓的来源之二,出自唐朝时期南诏国酆氏王族。古书记载,帝喾。中国上古历史的“五帝”之一。凤氏后人奉帝喾为凤姓的得姓始祖。

源于姬姓,出自唐朝时期南诏国酆氏王族阁罗凤氏之后,自改为凤氏。据史籍《通志·氏族略》上记载,凤氏远祖始于周王朝时期,出自周文王的第十七子受封于酆地(今湖南永兴),封为侯爵,称为酆侯。其子孙后代就世代以国号“酆”为氏。至唐朝时期,源出酆氏的后裔,在云南六诏时期成为白蛮大族,代表人物即为着名的阁罗凤(觉乐凤)。六诏时期,以乌蛮(东爨)蒙姓为国王,白蛮大姓(西爨)为辅佐,集合境内包括汉族在内的各民族共同组成的统一邦盟式政权组织,类似于国家。阁罗凤之父皮逻阁,出身白蛮大姓(西爨),后在唐王朝的扶持下统一了云南六诏(蒙嶲诏、越析诏、浪穹诏、邆赕诏、施浪诏、蒙舍诏),受唐玄宗李隆基敕封为云南王,史称南诏国。

唐天宝七年(公元748年),皮逻阁逝世,阁罗凤继位,袭封为神武王。阁罗凤,公元712~779年,亦称觉乐凤,南诏国第五代王,公元748~778年在位。在其父执政时期,阁罗凤已多次参与了削平六诏的活动,即位后,继续发展南诏势力,消灭了在东方的东爨、西爨,控制了整个滇东地区。阁罗凤在即位之初臣服于唐王朝,曾协助唐朝抗击吐蕃。后因唐朝的云南太守张虔陀无礼于阁罗凤,又大肆征求财物,于是在唐天宝九年(公元750年),阁罗凤发兵攻陷了姚州,杀了张虔陀。唐朝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发兵征讨,又为所败。

此后,阁罗凤遂依附于吐蕃王朝,吐蕃封阁罗凤为赞普锺,号东帝,南诏改国号为“赞普钟蒙国”。当时,杨国忠为唐朝宰相,又征兵全国,在唐天宝十年(公元751年)大举讨伐南诏过,反而为阁罗凤所败。战事结束后,阁罗凤认为“生虽祸之始,死乃怨之终”,下令各地收拾唐朝将士的死尸,就地祭祀埋葬。据民间传说与考古勘察,当年南诏收葬唐朝将士尸骨的墓冢,有的地方称为“万人冢”,有的称“万人堆”、“千人堆”,洱海周围的龙尾关、地石曲,苍山西坡丘迁和、洱源江尾大墓坪,洱海东岸的双廊、挖色、海东等地,都有分布,至今遗迹尚存。

不久的唐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唐朝爆发了长达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阁罗凤趁机扩大领土,控制区域达到今云南全境及四川西南、贵州西北部。之后,阁罗凤大力建立制度,修筑道路,设置城邑,积极吸收汉族中的先进文化。阁罗凤在位期间,使南诏成为中国西南地区强大的奴隶主政权,以汉文教贵族子弟,吸收汉族先进文化。由于南诏国与中原王朝已有百年臣属关系,因此阁罗凤几度试图与唐王朝和好。唐代宗李豫大历元年(公元766年),阁罗凤在都城太和城(今云南大理南太和村)竖立了着名的《南诏德化碑》,表明自己叛唐是出于不得已,愿与唐朝世代友好。到了公元778年,阁逻风逝世,其孙异牟寻嗣位。

在阁罗凤的后裔子孙及其国民中,有以先祖名字中的“凤”为姓氏者,称凤氏,是为今天白族、京族、苗族、傣族中的凤氏之源。

凤姓得姓始祖 后人奉帝喾为凤姓的得姓始祖

解读百家姓凤姓。凤姓得姓始祖及各支始祖介绍,后人奉帝喾为凤姓的得姓始祖。古书记载,帝喾。中国上古历史的“五帝”之一。

得姓始祖

帝喾。中国上古历史的“五帝”之一,姬姓,名俊,号高辛氏,黄帝长子玄嚣之孙,颛顼是其伯父。帝喾十五而佐颛顼,封于有辛(今河南省商丘),实住帝丘(今濮阳),三十得颛顼帝位,都于亳(今河南省偃师县西南),在位七十年,享寿百岁。葬于濮阳顿丘城南台阴野之秋山。许多古文献认为帝俊就是帝喾。

《山海经·大荒南经》记载帝俊有中容、晏龙、黑齿、季厘等子族,“生十日”,“生月十有二”。传说帝喾元妃姜原生弃,即后稷,为周之始祖;次妃简狄生契,为商之始祖;次妃庆都生尧;次妃常仪生挚。帝挚承喾的帝位,九年后禅让给帝尧。据《姓氏考略》上记载,凤姓的始祖是高辛氏(高辛氏即帝喾,距今4500年以前的人)时的凤鸟氏,当时任历正。他的子孙便以凤为姓,世代相传,称为凤氏。故凤氏后人奉帝喾为凤姓的得姓始祖。

各支始祖

凤祥卿:字玉昆,元至正十八年农历3月16日午时生,公自明初由江右吉水以懋迁来益盖犹流寓而往来两地也,但其子从父来益因择益十八里蒋子塅而居之,今凤家垅。寿六十九岁,明宣德元年丙午农历1月28日巳时没,葬蒋子塅娘娘山为上第一家卯山酉向碑存。元配:赵氏,元至正二十二年壬寅农历5月21日子时生,寿七十三岁,明宣德九年甲寅农历11月8日辰时没。葬蒋子塅娘娘山怀夫右合冢同向共碑。子三:凤添、凤隆、凤辅。

安徽凤姓起源 后汉高祖刘知远的后裔

解读百家姓凤姓。追溯安徽凤姓起源,为后汉高祖刘知远的后裔。古书记载,帝喾。中国上古历史的“五帝”之一。凤氏后人奉帝喾为凤姓的得姓始祖。

茂林凤姓(刘姓后裔,避世改姓,民间盛传凤不入朝)不多。

凤村的凤氏原姓刘,是后汉高祖刘知远的后裔,后汉灭亡,刘知远的后裔逃到了江南,北宋初到了泾县南乡茂林地区的阳山,听到凤鸟的鸣声,认为是祥瑞之兆,就改刘姓为凤姓定居了下来。北宋朝曾经派人来调查了解,见刘姓改凤姓,又都是安分守己的良民,便没有再追究。但是御批“凤姓不得入朝”,以防东山再起。

由于历史原因,凤姓谱牒非常复杂,现在看到的《凤树德堂支谱》、《邰阳谱系》两种手抄本,内容大同小异。包括“元序”和“明序”在内的凤氏手抄本,以均凤世杰为凤村凤姓的始祖。以凤村凤姓一世祖凤世杰为南宋人。

以上内容是关于凤姓始祖的族徽形象似凤凰鸟和凤姓的来历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

标签:凤姓的来历

标题:凤姓始祖的族徽形象似凤凰鸟 凤姓的来历

链接:http://m.zhaichaow.cn/z/1293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