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伍氏开宗始祖 岭南伍氏

国学综合

岭南伍氏开宗始祖 岭南伍氏

规则大师围观:℉更新时间:10-23 02:11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岭南伍氏开宗始祖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岭南伍氏和岭南伍氏开宗始祖的精彩内容哦。

岭南伍氏开宗始祖 岭南伍氏

岭南伍氏开宗始祖 岭南伍氏

解读百家姓伍姓。岭南伍氏发源地的介绍,主要聚居在大江、四九等地。伍姓,中文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芈姓、姬姓、姜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伍胥为得姓始祖。

伍姓文化之岭南伍氏

宋上柱国伍公,名氓,出生于北宋后期1097年,字毓圣,号国宾。河南汴梁(今河南开封),1121年春进士,获赐进士及第,注官入士,任殿前校尉,敕封为上柱国将军。1137年,随宋高宗于杭州祭祀时,因进《阴阳灾祥得失》论,被高宗视为逆旨,嫡岭南镇守南恩州。于南宋初期的1154年殉职于任上。享年58岁,奉旨葬于阳江象山。

岭南伍氏族谱记载:“岭南十三将宋上柱国公奉旨镇守南恩洲殉国,麦氏夫人避地,携二孤子朝佐、朝恺卜居新会之文章里而为斗洞之伍氏鼻祖也。”

“绿围世居”是为了纪念伍麦氏一品夫人而建,伍氏迁到斗洞这一段历史。在斗洞,还有伍氏“翰苑房”。据村中老人介绍,麦氏夫人是御封一品夫人,迁居斗洞时,还带来了伍氓的兄弟伍旅的儿子佳山。“伍氓、伍旅均是伍歆的儿子,台山伍氏都是伍歆的后人。”佳山到斗洞后,居住在现今的大江镇大巷一带,而后在立佳山伍公祠时,新兴的伍氏宗亲送来“翰苑流芳”的牌匾挂在祠堂门口,故他的后人称为“翰苑房”。

伍麦氏一品夫人迁居绿围时,以蚝壳为房,后来在旧屋村的大道上建了一个牌坊,牌匾上书“绿围世居”,两边的对联是:坎田山脚坑水长流千户晓,旧屋龙田红楼化雨万家沾。对联更是隐藏巧妙。“这里面涵盖了伍氏最先立起的六个村子,坎田、山脚、水坑头、旧屋(绿围)、龙田、红楼。当时柱国房人丁兴旺,繁衍得很快。”在旧屋村后有一口古井,靠村的一边井口已经磨平,井水仍能使用,不少村中老人仍习惯来这里打水。

斗洞有一条叫“斗水”的小河经过,河两岸有一大片田洞,土地肥沃,所以这里叫做“斗洞”。沿“斗水”河两岸是伍氏的聚居地,“斗洞伍氏始居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根据不完全统计,全台山伍氏有8万多人。主要聚居在大江、四九、冲蒌、斗山、端芬、海宴、深井等地,他们均是斗洞伍氏的后裔。大江伍氏有1.5万多人,分布在沙涌、山前、五星、联和、来安、梅边、大巷、石桥等8个村委会60多条自然村。随着人口的增多,斗洞伍氏不断向外衍生,然后落地生根。根据台山斗洞伍氏宗亲会的统计,绿围房伍氏人口已达到100多万,现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海南以及海外。

常见姓氏伍氏之岭南伍氏望族

解读百家姓伍姓。岭南伍氏望族,经营有方,慷慨重义传海外。伍姓,中文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芈姓、姬姓、姜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伍胥为得姓始祖。

伍姓文化之岭南伍氏

伍姓是我国常见姓氏之一。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中,伍氏人口居第121位,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11%。其中,超过八成的伍氏族人分布于长江流域与华南一带,尤以湖南、广东、四川三省多见。伍氏后人多奉黄帝之臣伍胥为得姓始祖。传至春秋时期,伍姓成为楚国望族,名人有楚庄王谋士伍参,春秋晚期军事家伍子胥为伍参之后。

伍氏家族与广东渊源颇深。岭南伍氏以广州客村秋官房伍希文为入粤始祖。北宋末年,上柱国、武进士伍氓受命镇守南恩州海防,不幸殉国,其妻麦氏夫人携二子至广东台山斗洞择地而居,遂成为台山等地伍氏始祖。如今,伍氏后人在岭南各地开枝散叶,包括秋官房、柱国房、翰苑房、莆田房、清湘房、荣贵房、天雄房,并称“七大房”。

岭南最显赫的伍氏望族,非清代十三行的“伍浩官”家族莫属。2001年,在美国《华尔街日报》评出千年来世界上最富有的50人中,伍秉鉴是唯一一位以商人身份跻身这份名单的中国人。凭借过人的商业远见与胆识,他经营的怡和行远近闻名。同时,作为文化活动的热心参与者和支持者,伍家还深刻影响了近代岭南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鸦片战争爆发后,正值家国危亡之际,新会伍氏门下走出了杰出的父子法学家、外交家——伍廷芳与伍朝枢。他们外争国权,内图法治,为民族独立不遗余力。在西风东渐的两百年间,两个伍氏家族恰好成为两个时代的象征:从闭关锁国到独立自强,国家完成了一个民族的现代化转型,至今耐人寻味。

富甲一方

经营有方,慷慨重义传海外

被珠江广州河段四面环绕的海珠区,旧称“河南地”。清代十三行富商“四大家族”中的伍、潘两家族人,曾以漱珠涌为界兴修宅第,毗邻而居。位于同福中路内街的伍家祠道,是过去伍家花园的一部分。罕有的暗红色麻石路面被行人磨得发亮,暗示着它的不凡身世。

“这或许是广州最后一条红砂岩路了。”伍家后人告诉记者,从前伍家花园规模宏大,中央大厅容得下数十桌筵席,位于溪峡大街一侧的漱珠涌直通珠江。如今,昔日的名庄别馆已成陈迹,一座洗尽铅华的“小姐楼”、一方小巧玲珑的“八角井”,可供人追忆伍家的繁华旧梦。

伍家花园的主人之一,是当年“全世界最有钱的商人”怡和行商伍秉鉴。19世纪前期,伍氏家族凭着“浩官”的商号在国际商场叱咤风云。1834年,伍秉鉴的个人资产达到2600万银元,相当于当时清政府半年的财政收入,富可敌国。

坐拥如此庞大的商业财富,这位“全世界最有钱的商人”却给世人留下不少神秘色彩。与传统肖像画不同,英国画家钱纳利笔下的伍秉鉴只露出脸部的四分之三:这位下巴尖削、双颊深凹的老者,神情严肃、内敛而拘谨,双腿交叠的坐姿,却传递出优雅的西式情调。它不仅是浩官的个人名片,更成为一个时代的缩影、一门望族的象征。

伍浩官家族祖籍福建泉州府晋江县安海乡,乃伍氓的兄弟、南宋文进士伍仕之后。浩官家族以种茶为业。明末,先祖伍典备入粤经商,籍隶南海,卜居西关。“安海伍氏”的名声在伍国莹一代始于岭南显扬。伍国莹曾任同文行潘家的账房先生,以作风稳健、诚实守信、办事效率高、应变能力强深得外商赞誉。1782年,伍国莹与侄子伍钊开办行商,取名源顺行。1792年,其次子伍秉钧创设怡和行。

1801年,伍秉钧病逝,由伍国莹的三子伍秉鉴接手业务后,伍家事业继续崛起。1813年,伍秉鉴成为十三行总商。凭借超前的经营理念,伍家与欧美各国的重要客户都建立起紧密的联系,与英、美商人每年贸易额高达数百万银元。伍秉鉴大胆地在美国进行铁路、证券交易和保险业务投资,并一度成为英国东印度公司广州商馆最大的债权人。伍秉鉴所供应的茶叶曾被英国公司鉴定为最好的茶叶。凡盖有伍家戳记的茶叶,都能在国际市场上卖出高价。据说,伍秉鉴深谙商标的重要性,他将自己的肖像附印在货物上。虽然一生没有离开过广州,他的肖像却随着货物走遍了美洲、英国和印度。

“可以说,伍秉鉴是当时不少美国商人家庭的恩人。”康涅狄格大学副教授罗伯特·福布斯介绍,他的高曾祖父早年曾为伍家学徒、后为伙伴,与之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大洋彼岸还流传着一则浩官慷慨重义的故事:一位美国商人因经营不善,欠下伍秉鉴7.2万元的债务,伍秉鉴得知此事,随即把借据撕碎,还送给对方50两银子,帮助他顺利回国。美国还有一艘商船被命名为“浩官号”,可见西方商人对他的敬仰。

雅有儒风

寄怀丹青,储书万签留才名

“安海伍氏”虽为商人起家,却有富而不俗、雅有儒风的一面。伍秉鉴之子伍崇曜喜结文人,轻财好客,“读等身之书,勤焠掌之业”。当时,岭南虽然经济繁荣,但书版绝少,坊间多售科场应用之书。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伍崇曜在广州城西白鹅潭畔兴建“粤雅堂”,“储书万签,贮酒千斛”。粤雅堂与康有为的万木草堂、潘仕成的海山仙馆、孔继勋的岳雪楼并称“粤省四家”。

伍崇曜“遍收四部图书,尤重此邦文献”。他整理、校刻、重印了大批广东地方文献,如《岭南遗书》《粤十三家集》《楚庭耆旧遗诗》等,其中以《粤雅堂丛书》最负盛名。由于着名学者、校勘家谭莹的加盟,伍崇曜辑刻各书错误、舛讹、脱落极少,质量颇高。据统计,伍崇曜一生共计刻书260种、2266卷。“其书终古不废,则刻书之人终古不泯。”晚清重臣张之洞称赞“可决其五百年中必不泯灭”。

伍家对粤剧中兴同样功不可没。1854年,粤剧艺人李文茂带领梨园子弟起兵抗清,清廷随即通令禁止粤剧演出。风头过后,伍氏家族却以“私宅演剧”为名避开禁令。粤剧艺人在伍家花园创办“庆上元”童子班,成为粤剧复兴的先声。在该班培养出来的武生邝新华的努力之下,八和会馆得以重建,官府也逐渐放松了对粤剧的禁令。

作为广州最早的一批戏院,河南“大观戏院”的兴建也有伍家的一分力。粤剧是富有革新精神的剧种,大观戏院则是粤剧革新的发源地之一。革命党人陈少白创办的“采南歌剧团”第一场演出,便在大观戏院举行。而杂用西洋乐器、添设布景、“全女班”的出现,也多在大观戏院率先尝试。

岭南画派的孕育也与伍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清代以来,商业繁荣的广州,本身就存在着一个很大的书画市场,伍氏家族就是这个市场的重要支撑者之一。”中山大学教授章文钦介绍,自伍国莹之子伍秉镛始,伍氏家族中诗人、画家代不乏人。直至近代,伍懿庄是着名岭南画家居廉的得意弟子。他的父亲伍延鎏、叔父伍金城、兄弟伍乐陶,皆能书画篆刻,各有成就。

伍懿庄好金石考古,精鉴书画,收藏宋、元画迹甚富。为了一睹伍家所藏名迹,家境贫寒的同门高剑父曾居留伍家临摹画作,并受伍家资助留日,奠定其日后开创岭南画派的艺术基础。伍懿庄的从侄孙女伍佩荣,曾师从高剑父,加入春睡画院,作品获得比利时万国博览会金牌奖,与张坤仪、郑淡然并称为“岭南画派三女杰”。

伍家也将部分财产用于地方公益事业。早在嘉庆年间,伍秉鉴等行商捐金数千,在十三行设“种牛痘局”,给饷钱奖励老百姓接种,救活婴儿甚众。1834年,美国传教士彼得·伯驾在广州开设第一间西医诊所,得到了浩官的支持。钦差大臣林则徐也曾经由伍秉鉴介绍,接受伯驾的西医治疗。伯驾为中国内地培养了最早一批西医人才。而他所开设的医局,成为今天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前身。一段中西交流的佳话,就此铭刻在十三行历史之中。

家国春秋

致力共和,法治卓识世流芳

鸦片战争爆发后,曾经富甲天下的十三行逐渐走向没落。1843年,《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下令行商偿还300万银元的外商债务,伍秉鉴一人承担了100万银元。同年,伍秉鉴病逝于广州。随着“五口通商”的实行,十三行不再享有特权。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十三行为进攻广州的英军所炮毁,曾经的繁华付之一炬。

在浩官家族走向衰落之际,历史的机缘却成就了岭南另一个伍氏家族的传奇。在越秀山中山纪念碑东侧山坡上,有一座风格别致的墓园:墓园中立一十字形墓亭,墓亭顶部为拱形;位于墓亭之侧的人物坐像,头戴瓜皮帽,身穿长衫马褂,端坐于沙发上,目光如炬,文质彬彬。他就是中国“自费留学第一人”、第一位法学博士、大律师伍廷芳。

伍廷芳祖籍侨乡新会,生于新加坡,亦是伍氓柱国房之后。为了让儿子更好地接受传统教育,伍父在伍廷芳3岁时举家迁到广州定居。不过,年少聪颖的伍廷芳却对科举兴趣索然。1856年,他前往香港圣保罗书院求学,走上与传统仕途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近代教育改变了伍廷芳的视野。1874年,他赴英攻读法学,毕业后回港担任律师,并成为香港第一位华人议员,为当地华人权益积极奔走。然而,伍廷芳心里始终没有忘记祖国,不久被李鸿章征为幕僚。此后14年间,几乎所有重要的内政外交活动都出现过伍廷芳的身影。他在自己拟定的民刑律草案中,提出废除酷刑和刑讯、实行陪审和律师制度等先进主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与浩官家族相似,伍廷芳的一生游走于东西方之间,辛亥革命也将两个伍家紧紧相连。”伍浩官家族后人伍凌立告诉记者,伍家花园是当时革命党人活跃的基地,而伍廷芳曾在武昌起义后,参与南北和谈,为共和积极奔走。在张勋复辟、第二次护法运动期间,伍廷芳对各方军阀一概拒不合作。弥留之际,他仍嘱咐儿子“护法本末,昭示国人”,“无一语及家事”。在为伍廷芳所写的墓志铭上,孙中山不禁发出“知公弥深,敬公弥笃”的肺腑之言。

伍廷芳之子伍朝枢子承父业,才气过人。西方法律专业科班出身的他,曾名列英国大律师考试榜首。在国民政府任职期间,他为中国收回关税自主权、废除“治外法权”不遗余力。深谙中国幅员辽阔、施治困难之弊,伍朝枢并未恋栈高位。他曾穷数年之功,对县镇规划建设进行深入研究,欲投身边区开发。可惜的是,正当伍朝枢静候时机,准备一展抱负之际,却因病猝逝于香港,年仅47岁。

伍朝枢逝世后,与其父伍廷芳合葬。建立司法独立、外交平等的现代法治国家,可谓二人毕生之夙愿。伍氏父子以独立自尊的人格精神、尽忠职守的职业道德,见证着一个民族从屈辱走向自强的历程。他们的理想与卓识,至今仍在焕发着不朽的光辉。

揭晓全国最大伍氏宗祠在何处?

解读百家姓伍姓。本期为您揭晓全国最大伍氏宗祠在何处?伍姓,中文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芈姓、姬姓、姜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伍胥为得姓始祖。

伍姓文化之全国最大伍氏宗祠

德传三百载八方寻根来

转动镜头寻访古建之美,捕捉光影传承荆楚文化。近日,“雪花纯生匠心营造”荆楚文化巡礼大型采访活动来到位于阳新县王英镇大田村的伍氏宗祠。虽历经3个世纪,古老的祠堂依旧保存完好,展示着独特的宗族世家礼仪和文化内涵。

系出名门子胥后人居于此

背靠绵延青山,面朝潺潺溪流,高大宏伟的伍氏宗祠就坐落在阳新县浮屠镇至咸宁市的省级公路边。据伍氏族谱记载,春秋末期吴国大夫伍子胥第40世孙伍纶备,在南唐时从楚岳州(湖南岳阳)行至阳新并落脚,兴建祠堂,繁衍生息。随后,伍式宗祠几度损毁又重建。1654年,族人在现址上再度重建,保存至今。

66岁的当地村民伍修利守护祠堂20多年。他介绍,祠堂占地2000多平方米,为前后三进的传统建筑格局,“第一进为门厅,紧贴门墙的是戏台;第二进为享堂,是处理本族事物的场所;第三进为寝殿,是供奉祖先的地方。”

因是伍子胥后人,享堂前还供奉着伍子胥金身塑像。享堂内,长达30余米的木雕月梁上,有人物故事连台本戏100余个。伍修利介绍,上世纪50年代,因村里条件困难,老祠堂还充当起学堂,“我就是在这读完小学的。”

伍氏家训子孙后代不仕官

据历史记载,伍子胥忠心辅佐吴王夫差,后因谏言激怒了夫差而被残忍杀害。伍修利告诉记者,正因如此,伍氏有家训“不仕官,忠报国,心为民”。虽然后世子孙有人走上仕途,但“忠报国,心为民”的家训仍被不少后人铭记于心。比如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伍修权的祖籍就在此地,其亲笔手书的“功着千秋”匾额仍悬于祠堂内。

大田村村支书彭方南告诉记者,近年来,伍氏宗祠每年秋天举行的祭祀大典吸引了湖南、江西、河南等地的数千位伍氏后人前来。中华伍氏网主要创始人之一伍千山2022年曾来阳新参加伍氏宗祠的秋祭大典。与国内大部分地区伍氏后人有联系的他说,据目前了解的情况,阳新伍氏宗祠是当前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伍氏宗祠。

日前,“雪花纯生中国古建筑摄影大赛·2022光影园林”湖北分赛区评片会结束。湖北赛区的评选颇为严格,雪花特邀《中国摄影》杂志主编陈仲元老师,领衔专家评委团层层筛选,最终从2000余幅参赛作品中评出各奖项,将于颁奖仪式上公布各奖项得主。

伍氏宗祠:位于湖北省阳新县王英镇大田村

解读百家姓伍姓。本期带您走进位于湖北省阳新县王英镇大田村的伍氏宗祠。伍姓,中文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芈姓、姬姓、姜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伍胥为得姓始祖。

伍姓文化之伍氏宗祠

伍氏宗祠位于湖北省阳新县王英镇大田村,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始建于1654年,距今有360年的历史,虽然历经三个半世纪,宗祠依然保存完好,并展示出独具魅力的宗祠文化。

阳新古祠群居多,而规模最大、保存较好的当属伍家祠。伍家祠,迎面是三开间的门楼,门楣上书“伍氏宗祠”的匾额,门楼类似寺庙的前殿。这种布局,在阳新众多的宗祠中堪称独一无二。门楼在文化大革命时被建成生产队的仓库,木石雕刻或毁或散。1999年重修时,部分文物寻回。穿过门楼便是一块战地数亩的庭院。

院中原貌正在恢复之中,祠堂的主体建筑―正屋就座落在庭院之北,三开间,阔24米;一进三重,深50米;有布瓦、青砖墙、石门框、木梁柱、花斗拱,古朴典雅,是明清时代鄂南赣北一带典型的民间建筑。前堂高大宽敞,天花彩绘,是族人集会之地。中间是过厅,过厅与前堂之间,雕花隔扇,工艺精巧。

再往后就是后堂,后堂正北是供奉祖先牌位之处,香炉、供桌、祭台俱是精美的石雕工艺品。后堂正南,与牌位相对的却是一座戏台。后堂两侧均有厢楼。此一布局又别出一格。因为阳新乃至赣北的乡间宗祠,戏台都一般设在前堂。伍家宗祠正屋两翼有厢房,西厢房尚存,东厢房已毁,原地建起了一座小学。

伍家祠雕梁画栋,图案精美。画中楼台亭阁,山水花鸟,人物故事,栩栩如生。虽年久失修,又遭文革破坏,然而仍保存木雕150余件,石雕数十件,皆堪称珍贵的古代艺术品。

每年八月初八阳新伍氏宗祠都要举行祭祀大典,今年的祭祀大典有来自香港、广东、安徽等全国各地近千余人参加。

余姓文化浅说之余秋雨语录赏析

解读百家姓余姓。余姓文化浅说之余秋雨语录赏析60则。余姓,是中国百家姓氏之一,中国余姓人口约469万,约占中国人口总数的0.40%,排名第51位。人口分布以南方省份居多,安徽为第一大省。

余姓文化之余秋雨语录

1、嫉妒是自己的敌人,也是他人的敌人。

2、曾经海枯石烂,抵不过好聚好散。

3、若爱,请深爱,如弃,请彻底,不要暧昧,伤人伤己。

4、衰世受困于谣言,乱世离不开谣言,盛世不在乎谣言。

5、文化人不要在地域上敏感。

6、有山脉相隔的遥远是一种绝望,由水道相通的遥远是一种忧伤。

7、永远也不要记恨一个男人,毕竟当初,他曾爱过你,疼过你,给过你幸福。永远不要说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好男人了,或许明天,你就会遇到爱你的那个男人,在你眼里,他再坏也是好。其实,分手之后没必要记恨,更没必要自暴自弃。

8、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这就是人类的大明智。

9、一路行走一路怀疑,一路怀疑一路行走,这就是我们的宿命。想起了我们遥远的先人,他们就是这样从森林和沼泽中走出来的,队伍中经常因风暴的去来、猛兽的出没、歧路的选择而议论纷纷,他们的领路人也会因谣言和非难而无辜牺牲,但他们终于走出来了,走到了文明的开阔地。

10、如果真的有一天,某个回不来的人消失了,某个离不开的人离开了,也没关系。时间会把最正确的人带到你的身边,在此之前,你所要做的,是好好的照顾自己。

11、可爱、高贵、魅力之类往往既构不成社会号召力也构不成自我卫护力,真正厉害的是邪恶、低贱、粗暴,它们几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所向无敌。

12、最疼的疼是原谅,最黑的黑是绝望。

13、别再为错过了什么而懊悔。你错过的人和事,别人才有机会遇见,别人错过了,你才有机会拥有。人人都会错过,人人都曾经错过,真正属于你的,永远不会错过。

14、如果被别人嫉妒的是你,那么,暗暗地把自我夸奖一次吧!如果被别人造假的是你,那么,再狠狠地自我陶醉一次吧!

15、假如你想要一件东西,就放它走。它若能回来找你,就永远属于你;它若不回来,那根本就不是你的。

16、如果坦白是一种伤害,我选择谎言。如果谎言也是伤害,我选择沉默。

17、爱情里,总有一个主角和一个配角,累的永远是主角,伤的永远是配角;

18、谣言的雪球不仅可以越滚越大,而且还会越滚越圆、越滚越险。这真是一个可怕的雪球。

19、喜欢一个人,在一起时会很开心;爱一个人,在一起时会莫名的失落。喜欢一个人,永远是欢乐;爱一个人,你会常常流泪。喜欢一个人,当你想起他会微微一笑;爱一个人,当你想起他会对着天空发呆。喜欢一个人,是看到了他的优点;爱一个人,是包容了他的缺点。------喜欢,是一种心情;爱,是一种感情。

20、有些事,明知是错的,也要去坚持,因为不甘心;有些人,明知是爱的,也要去放弃,因为没结局;有时候,明知没路了,却还在前行,因为习惯了。

21、常常会在不经意间想起曾经的某个人,不是忘不了,而是放不下。那些不愿再向任何人提起的牵挂,在黑暗的角落里潜滋暗长。总是在不懂爱的时候遇见了不该放弃的人,在懂得爱以后却又偏偏种下无意的伤害。遇见某个人才真正读懂了爱的含义;错过某个人,才真正体会到了心痛的感觉。

22、只要历史不阻断,时间不倒退,一切都会衰老。老就老了吧,安详地交给世界一副慈祥美。假饰天真是最残酷的自我糟蹋。

23、能够慢慢培养的不是爱情,而是习惯。能够随着时间得到的,不是感情而是感动。所以爱是一瞬间的礼物,有就有,没有就没有。但反过来说,爱和婚姻实际并不是一回事情,并不是所有的爱情都要结婚的,也不是所有婚姻都有爱情的。

24、怕被伤害的人,永远抓不到真正的幸福;怕伤害别人的人,永远都会被别人有意无意的伤害。

25、爱一个人,就是在漫长的时光里和他一起成长,在人生最后的岁月一同凋零。

26、小时候,希望自己快点长大,长大了,却发现遗失了童年;单身时,开始羡慕恋人的甜蜜,恋爱时,怀念单身时的自由。——很多事物,没有得到时总觉得美好,得到之后才开始明白:“我们得到的同时也在失去。”

27、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雪峰是伟大的,因为满坡掩埋着登山者的遗体;大海是伟大的,因为处处漂浮着船楫的残骸;登月是伟大的,因为有“挑战者号”的殒落;人生是伟大的,因为有白发,有诀别,有无可奈何的失落。

28、民众的良知在获得启蒙之前,他们恰恰是很多无耻暴行的参与者和欢呼者。

29、女人,你总是那么害怕离别,却总是假装坚强;女人,你总是那么害怕黑夜,却总是暗自躲藏;女人,你总是那么害怕独处,却总是孤单一人;女人,你总是那么容易付出,明知是痛苦,却还那么执着;女人,你总是那么容易受伤,明知是欺骗,却还自欺欺人;女人,你怎么总是那么傻,让人心疼。

30、真正爱你的人,一下子说不出真正爱你的理由,只知道自己顾不上注意别人;真正爱你的人,总是惹你生气,你却发觉不了他到底做错了什么;真正爱你的人,只会在你一个人面前流泪;真正爱你的人,会在你忘记回复他短信时狠狠地说你一顿;真正爱你的人,很少当面赞美你,可是心里肯定你是最棒的。

31、碎了一地的诺言,拼凑不回的昨天。

32、恶者播弄谣言,愚者享受谣言,勇者击退谣言,智者阻止谣言,仁者消解谣言。

33、是你苍白了我的等待,讽刺了我的执着。

34、痛过,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哭过,才知道心痛是什么感觉,傻过,才知道适时的坚持与放弃,爱过,才知道自己其实很脆弱。其实,生活并不需要这么些无谓的执着,没有什么就真的不能割舍。

35、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36、善良,这是一个最单纯的词汇,又是一个最复杂的词汇。它浅显到人人都能领会,又深奥到无人能够定义。它与人终生相伴,但人们却很少琢磨它、追问它。

37、小人用卑微的生命粘贴住一具高贵的生命,高贵的生命之所以高贵就在于受不得污辱,然而高贵的生命不想受污辱就得付出生命的代价,一旦付出代价后人们才发现生命的天平严重失衡。这种失衡又倒过来在社会上普及着新的恐惧:与小人较劲犯不着。

38、爱是平等的,可以付出更多,也可以爱他更多,但决不是妥协、将就、容忍。

39、我们的历史太长、权谋太深、兵法太多、黑箱太大、内幕太厚、口舌太贪、眼光太杂、预计太险,因此,对一切都‘构思过度’。

40、时间,让深的东西越来越深,让浅的东西越来越浅。看的淡一点,伤的就会少一点,时间过了,爱情淡了,也就散了。

41、不要总抱怨自己遇到的人都不靠谱,如果别人总这么对你,那么一定是你教会了别人用这样的方式对你。

42、因为有你,我认真过,我改变过,我努力过,我悲伤过…我傻,为你傻;我痛,为你痛;深夜里,你是我一种惯性的回忆…我不想在为过去而挣扎,(www.lz13.cn鼓励)我不想在为过去而努力,我不想在为思念而牵挂,可这些都只是不想,我、做不到。

43、现代,不仅仅是一截时间。现代是宽容,现代是气度,现代是辽阔,现代是浩翰。

44、生命中有一些人与我们擦肩了,却来不及遇见;遇见了,却来不及相识;相识了,却来不及熟悉;熟悉了,却还是要说再见。-----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遇见。

45、对待爱人最残忍的方式,不是爱恨交织,不是欺骗背叛,而是在极致的疼爱之后,逐渐淡漠的爱。

46、圣洁总会遇到卑劣,而卑劣又总是振振有词,千古皆然。

47、一个人会落泪,是因为痛;一个人之所以痛,是因为在乎;一个人之所以在乎,是因为有感觉;一个人之所以有感觉,仅因为你是一个人!所以,你有感觉,在乎,痛过,落泪了,说明你是完整不能再完整的一个人。难过的时候,原谅自己,只不过是一个人而已,没有必要把自己看的这么坚不可摧。

48、在我短暂的生命中,在许多生命中的某个瞬间,是那么轻微的一句言语,在多年后在来细细的咀嚼,我依然觉得是那么温心和甜蜜。

49、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真正可以对另一个人的伤痛感同身受。你万箭穿心,你痛不欲生,也仅仅是你一个人的事,别人也许会同情,也许会嗟叹,但永远不会清楚你伤口究竟溃烂到何种境地。

50、嫉妒的起点,是人们对自身脆弱的隐忧。

51、什么是雕塑?那就是在石料上去掉那些不要的东西。我们自身的雕塑,也要用力凿掉那些异己的、却以朋友名义贴附着的杂质。不凿掉,就没有一个像模像样的自己。

52、我们始终都在练习微笑,终于变成不敢哭的人。

53、鼓动人们为了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所谓观念上的疑点,毫无顾忌地告密、揭发、反咬、围攻、卖友。只要做了这样的恶事,不仅能自保,而且还能瓜分受害者的遗产;如果不肯这样做,则迟早灾难临头。这就以对生命最终威胁的方式培植起人性深处的恶,使之蔓延膨胀,颠覆全社会的人格系统。

54、人们在名誉的争夺中最容易降低自己的生命方位,降低到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

55、人们常常习惯于把那些对自己提出了不恰当批评的人看作小人,这其实是不对的。在很多时候,即便那些给我们带来毁损和灾难的人也未必是小人,因此,需要把对毁损的态度是一种特殊事件,小人是一种恒久存在。毁损针对个人,小人荼毒社会。

56、我怀念的不是你,而是你给的致命曾经。

57、文学一进入考场已经不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创作。

58、儒家学说没有设立人格神,却设立了人格理想,那就是君子。

59、与其被谣言压死,不如发出光亮把谣言驱逐;众人把怀疑的目光投向你,你把怀疑的目光投向谣言;传谣者都是可怜人,他们能接受谣言,也能接受光亮;光亮是什么?是那颗真正为众人负责的心。

60、我们一直觉得妥协一些、将就一些、容忍一些可以得到幸福,但当你的底线放得越低,你得到的就是更低的结果。

61、有了朋友,再大的灾害也会消去大半。有了朋友,再糟的环境也会风光顿生。

62、每个人都有一个死角,自己走不出来,别人也闯不进去。我把最深沉的秘密放在那里。你不懂我,我不怪你。每个人都有一道伤口,或深或浅,我把最殷红的鲜血涂在那里。你不懂我,我不怪你。每个人都有一行眼泪,喝下的冰冷的水,酝酿成的热泪。我把最心酸的委屈汇在那里。你不懂我,我不怪你。

63、如果我不在乎你,我不会在为你笑;不会变得这么脆弱;不会在意你做的每件事;不会静静的想着你发呆;不会记住你说的每句话;不会为你心痛;不会自己一人珍惜与你在一起的时刻;不会总是不由自主的想起你;不会这么轻易的让痛苦折磨自己;不会为了无关重要的小细节跟你争执;这一切只因为我在乎你。

以上内容是关于岭南伍氏开宗始祖和岭南伍氏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

标签:岭南伍氏

标题:岭南伍氏开宗始祖 岭南伍氏

链接:http://m.zhaichaow.cn/z/1293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