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和耳朵写一则童话故事,眼睛和耳朵的童话故事怎么编写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眼睛和耳朵写一则童话故事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眼睛和耳朵的童话故事怎么编写和眼睛和耳朵写一则童话故事的精彩内容哦。
眼睛和耳朵的童话故事
印加河狸生活在林中弯弯曲曲的小河里。它自建的小房子很不错,有四壁,有房顶,那是它把啃下的木料拖到河里搭建而成的。河狸的皮袄也不错:冬天保暖,水浸不湿,风穿不透。
河狸的耳朵同样不错,小河里的鱼甩尾巴、林中的树叶落地之类的微小声响都听得见。可是它的眼睛就差劲了,跟瞎子差不多。它走出短短一百步的距离,原先停留处的东西就看不见了。
河狸的邻居是一只住在清澈的林中湖上的天鹅。这只美丽的天鹅傲气十足,不屑与别的动物交往,见面也只是极不情愿地打个招呼。河狸向它鞠躬,它只高昂着白色的脖颈,居高临下地瞥上一眼,微微点点头,就算还礼了。
有一次河狸在河岸上干活,用牙齿锯山杨树。刚锯到一半,刮来一阵大风,把树刮倒了。河狸把树干锯成几截,一截一截地往河里运。它把树段扛到背上,用一个爪子扶着一步一步地向前走,那样子活像负重而行的人,只是嘴里叼着烟斗。
突然河狸看见天鹅在沿着河道游泳,这时它已经离天鹅很近了。河狸停下脚步,把木头放了下来,很有礼貌地打招呼:“你好!”天鹅昂起脖颈,微微点点头回答道:“这么近了你才看到我!我远在河的拐弯处就瞧见你了。你的眼睛太差劲啦!”
接着天鹅又嘲笑起河狸来:“你这个睁眼瞎,猎人空手也能把你抓住到口袋里。”
河狸耐心地听完后说:“你说得没错,你的眼睛确实比我好。不过你的耳朵能听到小河第三个拐弯处那里的响声吗?”天鹅侧耳谛听了好一会儿后说:“你胡说什么,没有一点儿动静呀。林子里静悄悄的。”又等了一会儿,河狸又问:“现在听到了吗?”
“响声在哪儿?”天鹅问。
“在小河的第二个拐弯处的第二块林中空地上。”
“听不到,什么也听不到呀,”天鹅说,“林子里一片寂静。”河狸又等了一会,又问道:“听到了吗?”
“响声在哪儿呢?”
“就在林子楔角后边离这最近的那块空地上!”
“听不到,什么也听不到呀,”天鹅说,“林子里还是静得很。你又在胡说。”
“那就再见吧,”河狸说,“你就好好使用你的眼睛,我就好好使用我的耳朵吧。”
河狸一头扎进河里,不见了踪影。天鹅呢,昂起了白色的脖颈,傲气十足地扫视了一下四周。
它想,它的眼睛是很锐利的,总是能及时地发现险情,这就可以无忧无虑了。就在这时,从林子后面的河道上蹿出一只小船。船上坐着个猎人。猎人举起了枪,天鹅还没来得及张开翅膀,枪声就响了。天鹅那颗高傲的头栽进了河里。
这正应了林中居民汉特人的一句老话:“在森林生活中,占第一位的是耳朵,而眼睛只占第二位。”
?扩展资料:
童话故事常见的表现手法
夸张
夸张这种艺术手法也是一般文学作品所常用的艺术手法,但童话作品中的夸张又不同于其他艺术作品,它是从内容到形式的全方位的夸张。如果我们说幻想是童话的灵魂,那么夸张就是童话的血肉,它使童话故事更加的丰满。
“没有血肉,灵魂无以附丽;没有夸张,幻想则不能得到表现。在童话中,只有当夸张处于最能表现幻想的时候,它也才具有最大的存在价值。”
象征
象征手法是通过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于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象征体),从而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象征是将童话中的幻想与现实世界结合的中介之一,也是童话故事中塑造人物形象的常用方法。
拟人
拟人也就是把事物人格化,把本来不具备人的一些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的,使它们也具备人的基本特征。就如同童话故事中的动物、植物能说话,能大笑一样。
拟人是童话创作的常用手法之一,需要注意的就是拟人虽然是将不具备人的动作感情的食物变成和人一样的,但它们并不能脱离自身的本质属性,正是缘于这一点,使童话故事具有了亦真亦假,有虚有实的创作美感。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童话故事
一天晚上,明明睡着了,眼睛闭上了,耳朵也休息了,嘴巴也停止了一天的辛劳,微微的合上了,留下鼻子值班,瞧,只见它正在呼呼出气、努力工作呢!
夜静静的,鼻子越想越觉得不公平:“哼,凭什么它们都可以休息,而要我从早到晚一刻都不得安宁,明天说什么也得开一个公正大会,我也要休息休息!”
第二天晚上,月亮悄悄地爬上了枝头,夜很深了,明明又睡着了,这时,鼻子、眼睛、嘴巴和耳朵悄悄地从明明身上跳了下来,在椅子上聚在了一起,鼻子首先发言:“哎,我每天都要工作,一刻也不能休息,早上就不说了,到了晚上还要我一刻不停的工作,真想把我活活给累死啊!,”耳朵也不服气地说:“对呀,我每天都要早起床,准备听东西。”灵活的眼睛说:“既然大家这么辛苦,不如我们一起轮流休息吧!星期一,我休息。星期二,鼻子休息。星期三,耳朵休息。星期四,嘴巴休息。星期五、星期六和星期天就大家一起工作,怎么样?”大家都说好主意。
星期一到了,休息的是眼睛,其它伙伴都要工作。早上,明明要上学,因为眼睛在休息,所以明明看不见,走路歪歪扭扭、东倒西歪,差点儿被汽车撞了,还好听到车声跑开了,可逃过了这一劫,却又撞到另一劫,一不小心,“砰”的一声,撞在了电线杆上,鼻子被撞得流血了,鼻子可不高兴了,但又有苦难言,谁让鼻子没长眼睛呢。也因为看不见,来到学校,上课了,老师给同学们听写,结果,明明写得乱七八糟,没有一个对的,得了一个大鸭蛋,回家后,妈妈一看,气得火冒三丈,狠狠的揍了一顿,打得明明鼻青脸肿的,倒霉的鼻子差点给气歪了。这一天,大家可都真不好过啊!
星期二,轮到鼻子休息了,眼睛、嘴巴和耳朵要工作了。现在眼睛看得见了,再也不怕被撞到了,来到学校,看见满校的鲜花,明明想闻一闻花的香味,但是鼻子休息呀,所以明明什么也闻不到,真可惜啊!吃早餐的时候,明明看见饭菜香喷喷的,可是明明什么也闻不到呀,这有什么办法呢?还有因为鼻子休息,无法呼吸,只好请嘴巴帮忙,要不然,明明可能要被憋死了。这时明明想:“明明要是死了,我鼻子不是一块跟着完蛋?看来我真不敢休息了。”
星期三,是耳朵休息,上学的时间到了,明明还在睡懒觉,妈妈叫他,他也没听见,妈妈生气了,拿起一只筷子狠狠地打了他一下,明明“啊”的一声惊醒过来,牙也不刷、脸也不洗的上学了。来到学校,同学们都在叽叽喳喳的说话,而明明呢,只能一个人坐在座位上,突然不知是谁拍了一下明明的肩膀,回头一看呀,哦,原来是红红啊,红红说:“明明,我们一起去玩游戏吧!”可明明听不见,不断地问:“什么、什么……”红红以为明明在耍弄她,气得不理明明了。“铃铃铃”上课了,同学们回到了座位听老师讲课,明明一点都听不到,老师提了一个问题,请明明回答,明明却像傻瓜一样看着老师,老师生气了,来到明明面前,捏了一下明明的鼻子,明明问:“老师,您为什么捏我的鼻子呀?”大家听了,都哈哈大笑,可明明呢,还不知道大家为什么笑他呢,因为明明听不见呀!
星期四了,该轮到嘴巴休息了,一大清早,明明就起了床,明明这回可听到东西了,它来到学校,想对红红说“早上好”,可是明明找到了红红,刚想说话,可是嘴巴闭得紧紧的,无法发声,没办法,明明只好从书包里拿出纸和笔,在纸上写上了“早上好”三个字。上课了,老师又提出问题了,明明会回答,所以举发手,老师请了他,但他说不出话,于是,只好走上讲台,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出了答案,老师很奇怪,就问明明:“明明,你为什么不直接说出来而要写呢?”明明又在黑板上写了几个字“我不知道为什么说不了话。”这几天的表现,老师觉得很奇怪,便投诉了家长——明明的妈妈,她听后非常生气,回家后,她又狠狠地揍了他一顿,疼得明明泪流满面,回房生闷气呢。
星期五来了,这是鼻子、眼睛、嘴巴和耳朵一起工作的日子,这一天,谁也没受伤,谁也没被打,而且一点坏事儿也没有,真是好得透顶啊!这天晚上,明明睡了,鼻子、眼睛、嘴巴和耳朵又从明明身上跳出来,聚在椅子上,眼睛首先发言:“在这五天里,过得最好的是今天了,我宁愿不休息,不如这样,我们还是像从前一样吧!因为我们谁也离不开谁。”大伙都叫道:“好啊,好啊,我愿意,我愿意……”
从此以后,它们在一起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再也没人喊累,而且再也没人提出轮流休息的事儿了。
嘴、眼睛、鼻子、耳朵是一家人。但有一天他们为了谁的功劳大,正展开一场唇枪舌战呢!
嘴首先发言:“主人离不开我,没有我他能吃东西吗?没有我主人怎么说话,怎么表达感情呢?人们说的口齿伶俐就是形容我的。所以我的功劳大。”
“不见得吧!”眼睛打断嘴的话,嗡声嗡气的说:“没有我主人怎么认路,怎么看东西呢?怎么看到大好世界呢?我的功劳才最大呢。”
“岂有此理!”性急的鼻子早就按耐不住了,“怎么把我给忘了,我是主人的呼吸器官,没有了我,主人早就没有气了。人们还通过我可以闻出气味,只有靠我,他们才知道什么是香,什么是臭,我的功劳应该最大。”
“你们都说错了,真正的功劳应该属于我,主人靠我传递信息,没有了我,主人怎么知道音乐?什么是唱歌,什么是唱戏?只有通过我,主人才可以听报告、听讲课、听说话……”耳朵连忙说。
“不,是我的功劳!我的功劳最大!……”他们各执一词,谁也无法说服谁,就这样,它们闹翻了。
第二天,嘴也不肯吃东西、不肯说话了,耳朵不肯听声音了,眼睛也不肯认路了,鼻子也不肯闻味了。主人什么也看不见、听不见了,一头撞到墙上了,嘴的牙齿撞掉了,鼻子也流出了血,耳朵也摔破了皮,眼睛也撞得冒金花。大家都受了伤。
这时,心脏再也瞧不下去了,不紧不慢地说:“你们是一个集体,谁都很重要,离开了谁都不行,只有团结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你们说对吗?”
嘴、耳朵、鼻子和眼睛一听,觉得非常有道理,于是握手言和,各自开始履行各自的职责,主人又开始鲜活起来了。
以上内容是关于眼睛和耳朵写一则童话故事和眼睛和耳朵的童话故事怎么编写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