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诗人苏轼写的诗(宋朝诗人苏轼写的诗都有哪些)

国学素材现代诗词

宋朝诗人苏轼写的诗(宋朝诗人苏轼写的诗都有哪些)

天才杂役围观:℉更新时间:04-15 09:21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宋朝诗人苏轼写的诗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宋朝诗人苏轼写的诗都有哪些和宋朝诗人苏轼写的诗的精彩内容哦。

宋朝诗人苏轼写的诗(宋朝诗人苏轼写的诗都有哪些)

宋朝诗人苏轼写的诗经典无数,却也不少苏轼写的最污的诗流传后世!

在苏轼的生活当中,写过许多千古流传的美文和佳句,但是,却有一首诗,也是信手拈来,却成就了最污的诗。

北宋词人张先,80岁时,娶了一个18岁的小妾。苏轼和众朋友去拜访,问老先生得此美眷有何感想,张先随口念道:“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红颜我白发。与卿颠倒本同庚,只隔中间一花甲”.

这首诗道出了“老夫少妻”的生活。

风趣幽默的苏东坡,当即和诗一首,对老朋友进行调侃:“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一树梨花压海棠”,看着意境优美,很多人都以为,这是一句精美的写景抒情诗句。

其实,苏轼诗句中的“梨花”指的是白发的张先,“海棠”指的是18岁的小妾,一个“压”字,道尽“鸳鸯被里成双夜”中,无数未尽之语!真是一字尽得风流。

其实,它也 反映了当时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男女之情,老夫少妻,也即“老牛吃嫩草”的委婉的说法。

这一句,展现了苏轼的名仕风流,语言比喻巧妙,浑然天成。

让人遐想无限。

让人情何以堪,不忍直视呀!

宋朝诗人苏轼写的诗

1、《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惠崇春江晓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洒豚欲上时。

3、《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4、《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5、《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6、《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7、《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8、《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9、《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

凤凰山上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

一朵芙蓉,开过尚盈盈。

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

苦含情,遣谁听?

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

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10、《南乡子·送述古》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

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

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

今夜残灯斜照处,

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

11、《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12、《蝶恋花·密州上元》

灯火钱塘三五夜。

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

帐底吹笙香吐麝,此般风味应无价。

寂寞山城人老也。

击鼓吹箫,乍入农桑社。

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13、《蝶恋花》

记得画屏初会遇。

好梦惊回,望断高唐路。

燕子双飞来又去,纱窗几度春光暮。

那日绣帘相见处,

低眼佯行,笑整香云缕。

敛尽春山羞不语,人前深意难轻诉。

14、《渔家傲·送张元唐省亲秦州》

一曲阳关情几许,知君欲向秦川去。

白马皂貂留不住。

回首处,孤城不见天霖雾。

到日长安花似雨,故关杨柳初飞絮。

渐见靴刀迎夹路。

谁得似,风流膝上王文度。

15、《江城子·别徐州》

天涯流落思无穷。

既相逢,却匆匆。

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

为问东风余如许?春纵在,与谁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

背归鸿,去吴中。

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

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16、《行香子·过七里滩》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

水天清、影湛波平。

鱼翻藻鉴,鹭点烟汀。

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

算当年、虚老严陵。

君臣一梦,今古空名。

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17、《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18、《鹧鸪天》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19、《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

使君能得几回来?

便使尊前醉倒且徘徊。

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

夜阑风静欲归时,

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20、《满江红》

江汉西来,高楼下、葡萄深碧。

犹自带、岷峨云浪,锦江春色。

君是南山遗爱守,我为剑外思归客。

对此间、风物岂无情,殷勤说。

江表传,君休读。

狂处士,真堪惜。

空洲对鹦鹉,苇花萧瑟。

不独笑书生争底事,曹公黄祖俱飘忽。

愿使君、还赋谪仙诗,追黄鹤。

苏东坡的诗有哪些

1、《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3、《惠崇春江晓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洒豚欲上时。

4、《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5、《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6、《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7、《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8、《鹧鸪天》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9、《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

使君能得几回来?

便使尊前醉倒且徘徊。

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

夜阑风静欲归时,

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10、《醉落魄·离京口作》

轻云微月,二更酒醒船初发。

孤城回望苍烟合。

记得歌时,不记归时节。

巾偏扇坠藤床滑,觉来幽梦无人说。

此生飘荡何时歇。

家在西南,长作东南别。

11、《南乡子·送述古》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

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

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

今夜残灯斜照处,

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

12、《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13、《蝶恋花·密州上元》

灯火钱塘三五夜。

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

帐底吹笙香吐麝,此般风味应无价。

寂寞山城人老也。

击鼓吹箫,乍入农桑社。

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14、《蝶恋花》

记得画屏初会遇。

好梦惊回,望断高唐路。

燕子双飞来又去,纱窗几度春光暮。

那日绣帘相见处,

低眼佯行,笑整香云缕。

敛尽春山羞不语,人前深意难轻诉。

15、《渔家傲·送张元唐省亲秦州》

一曲阳关情几许,知君欲向秦川去。

白马皂貂留不住。

回首处,孤城不见天霖雾。

到日长安花似雨,故关杨柳初飞絮。

渐见靴刀迎夹路。

谁得似,风流膝上王文度。

16、《江城子·别徐州》

天涯流落思无穷。

既相逢,却匆匆。

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

为问东风余如许?春纵在,与谁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

背归鸿,去吴中。

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

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17、《行香子·过七里滩》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

水天清、影湛波平。

鱼翻藻鉴,鹭点烟汀。

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

算当年、虚老严陵。

君臣一梦,今古空名。

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18、《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宋朝诗人苏轼写的诗

苏轼年轻时所作的第一首诗,竟写出了他日后的英雄失路之悲

苏东坡一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苏轼的第一首诗,应该是《郭纶》。公元1059 年,苏轼与苏辙这两位大宋王朝的新科进士,回乡为母亲程夫人丁忧三年之后,在秋凉时节,带着两位年轻的媳妇,走水路返回汴京。过嘉州时,

苏东坡

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苏轼的第一首诗,应该是《郭纶》。

公元1059 年,苏轼与苏辙这两位大宋王朝的新科进士,回乡为母亲程夫人丁忧三年之后,在秋凉时节,带着两位年轻的媳妇,走水路返回汴京。过嘉州时,在落日苍茫的渡口,苏轼抬眼就看到了郭纶。

那时的郭纶逆光而坐,默数着河流中的船只。苏轼看到了他粗硬的轮廓,却想象不出蛰伏在那轮廓里的巨大能量,更不曾见过他身边那匹瘦弱的青白快马,曾像闪电一样驰过瀚海大漠。这位从前的英雄,曾在河西一带无人不识。那名声不是浪得的,定川寨一战,当西夏的军队自地平线上压过来时,人们看到郭纶迎着敌军的方向冲去,用手里的丈八蛇矛,在敌酋的脖子上戳出了一个血窟窿,让对手的满腔热血,喷溅成一片刺眼的血雾。这般的勇猛,没有在西域的流沙与尘埃中湮没,却被一心媾和的朝廷一再抹杀。宋仁宗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范仲淹写下著名的《岳阳楼记》那一年,宋夏签订和平协议,战争结束了,英雄失去了价值,郭纶于是骑上他的青白马,挎上曾经让敌军胆寒的弓箭,孤孤单单地踏上远行的路。他不知道自己是怎样走到四川来的,更不知道下一步要去哪里,只是在一个不经意的瞬间,与苏轼迎面相遇。

于是,年轻的苏轼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河西猛士无人识,

日暮津亭阅过船。

路人但觉骢马瘦,

不知铁槊大如椽。

因言西方久不战,

截发愿作万骑先。

我当凭轼与寓目,

看君飞矢集蛮毡。

几百年后,编修《四库全书》的纪晓岚读到这首诗,淡然一笑,说:“写出英雄失路之感。”

是美人,就会迟暮;是英雄,就有末路。这是世界的规律。

只是他(她)们还是美人或英雄的时候,都不会意识到这一点。年轻的苏轼在那一天就看到了自己的劫数,只不过那时的他,刚刚见识到这个世界的壮阔无边,他的内心深处,正风云激荡,还来不及收纳这般的苍凉与虚无,更不会意识到,郭纶的命运,并不只是他一个人的命运,而是所有人的命运。苏轼从故乡奔向帝国的中心,又被飞速旋转的政治甩向深不可知的荒野,王朝为他预置的命运,几乎与郭纶别无二致。他一生的主题,并不是如何报效他的朝廷,而是如何与自己的命运对抗。

夜色压下来,吞没了郭纶的身体。他的脸隐在黑暗中,滔滔的江水中,他听不见苏轼的窃窃私语。

公元1056 年,宋朝的春天,苏轼平生第一次离开自己生活了近二十年的故乡眉州,自阆中上终南山,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一起,走上褒斜谷迂回曲折、高悬天际的古栈道,经大散关进入关中,再向东进入河洛平原,前去汴京参加科考。

第二年,苏轼、苏辙参加了礼部初试,主考官的名字,叫欧阳修。

第一次听说欧阳修的名字,苏轼还是七八岁的孩子,刚刚开始入天庆观北极院的私塾读书。有一次,有一位先生从京师来,对范仲淹、欧阳修这些人的文学及品行大加赞赏,苏轼听了,就好奇地问:“你说的这些人是什么人?”先生不屑地说:“童子何用知之!”意思是小孩子知道这些干什么?没想到苏轼用稚嫩的声音反驳道:“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这样的睿智的语言,出自小儿之口,令在场的人惊愕不已。

那个参与修撰《新唐书》的欧阳修,当时是大宋帝国的礼部侍郎兼翰林侍读学士,也是北宋文坛的第二位领袖(对此,后面还会讲到)。今天的故宫博物院,还收藏着他的多帧墨稿,最有名的,就是《灼艾帖》了。这幅字,书法端庄劲秀,既露锋芒又顿挫有力,黄庭坚评价:“于笔中用力,乃是古人法。”

那时,北宋文坛的空虚造作、奇诡艰涩的文风已让欧阳修忍无可忍。在他看来,那些华丽而空洞的词藻,就像是一座装饰华美的坟墓,埋葬了文学的生机。刚好在这个时候,他读到了苏轼、苏辙的试卷,他们文风之质朴、立论之深邃刷新了欧阳修的目光,让他拍案叫绝。他自己看不够,还拿给同辈传看。只不过,欧阳修以为如此漂亮的文章,只有自己的学生曾巩才写得出来,出于避嫌的考虑,他把原本列入首卷的文章,改列为二卷。

苏轼因此名列第二。

接下来的殿试中,章衡第一,苏轼第二,曾巩第三,苏辙第五。

宋代开国之初,立志打造一个文治国家,世代君主,莫不好学,而执政大臣,也无一不是科第出身,以学问相尚,把宋朝锻造为一个文明烂熟的文化大帝国。

宋朝的科举,朝廷扩大了录取的名额,使它远远超过了唐代,平民阶层在社会阶层中上行的概率,也远远高于唐代。唐代“事前请托”,也就是考生把自己的诗文进呈给考官以自我推荐的做法也被杜绝了,代之以糊名制度,就是把考生所填写的姓名、籍贯等一切可能作弊的资料信息全部密封,使主考官和阅卷官无法得知每张卷子是谁的。这使得像苏轼这样没有家世背景的读书人能够更公平地为政府所用。如钱穆先生所说,“升入政治上层者,皆由白衣秀才平地拔起,更无古代封建贵族及门第传统的遗存”。苏轼、苏辙、张载、吕惠卿,都是在嘉祐二年(公元1057 年)由欧阳修主持的那次考试中及第的,但也造成了欧阳修的那次误会。

欧阳修就这样在试卷上认识了苏轼。很久以后,他对自己的儿子说:“记着我的话,三十年后,无人再谈论老夫。”还说:“老夫当退让此人,使之出人头地。”

苏氏兄弟的才华,挑动了欧阳修与张方平的爱才之心,使这两位朝廷上的死对头,步调一致地荐举这对年轻人。但他们掌控不了苏轼的命运,朝廷政治如同一个迅速转动的骰子,没有逻辑可言,而它的每一次停止,都会决定一个人的生死与荣辱。

有人说,苏轼的困境,来自小人的包围。

所以,苏轼要“突围”。

这固然不假,在苏轼的政治生涯里,从来没有摆脱过小人的围困。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残存的《文官图》泥质壁画上,宋代官僚的样貌,比戏曲舞台上更加真实。在历朝历代,官场都是培养小人的温床,不仅苏轼,像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这些中央领导,也都不能摆脱小人的纠缠。指望官员都是正人君子,未免太不切实际了,而将苏轼仕途的枯荣归因于他人的道德,不能算错,但至少是不完整的,甚至失之肤浅。

实际上,奠定了苏轼一生政治悲剧的,非但不是小人,相反是一位高士。

那就是他一生最大的政敌——王安石。

苏轼与王安石的冲突,似乎是命中注定。

他们谁也躲不开。

当时的宋朝,虽承平日久,外表华丽,但内部的溃烂,却早已成了定局。早在十多年前,王安石就曾写下长达万言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痛陈国家积弱积贫的现实:经济困窘、社会风气败坏、国防安全堪忧。正是这纸万言书,一举奠定了王安石后来的政治地位。

宋神宗赵顼是在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即位的,第二年改年号为熙宁元年。四月里的一个早晨,宋神宗召请王安石入朝。那个早上,汴京的宫殿像往常一样安静,46 岁的王安石踩着在夜里飘进宫墙的飞花,脚下发出窸窸窣窣的声响。我猜想,那时的王安石,表情沉静似水,内心一定波澜起伏,因为大宋王朝的命运,就将在这个早上发生转折。他尽可能维持着均匀的步点,穿越巨大的宫殿广场,走进垂拱殿时,额头已经漾起一层微汗。在空荡的大殿中站定,跪叩之后,仰头与宋神宗年轻清澈的目光相遇。那一年,宋神宗19 岁,庄严华丽的龙袍掩不住他身体里的欲望与冲动。他问王安石:“朕治理天下,要先从哪里入手?”王安石神色不乱,答曰:“选择治术为先。”宋神宗问:“卿以为唐太宗如何?”王安石答:“陛下当法尧舜,唐太宗又算得了什么呢?尧舜之道,至简而不烦,至要而不迂,至易而不难。只是后来的效法者不了解这些,以为高不可及罢了。”宋神宗说:“你是在责备朕了,不过,朕扪心自问,不愿辜负卿意,卿可全力辅佐朕,你我君臣同济此道。”

自那一天起,年轻的宋神宗就把所有的信任给了王安石,几乎罢免了所有的反对派,包括吕公著、程颢、杨绘、刘挚等。于是有了历史上著名的“王安石变法”,又称“熙宁变法”。

王安石是一位高调的理想主义者,日本讲坛社出版的《中国的历史》称他为“伟大的改革设计师”,并评价“王安石变法”是“滴水不漏的严密的制度设计”,认为“其基础是对于《周礼》等儒教经典的独到的深刻理解。在以相传为周代的各种政治制度和财政机构为模范的基础上,他结合宋代的社会现实构筑的各种新法,是唐宋变革期最为华丽的改革。”还说:“如果新法政策能够得到长久继承,那我们是否可以想象,中国社会也可能同西洋的历史一样,就那样顺势跨入近代社会。”

王安石的书法,在宋徽宗时代就入了宫廷收藏。《宣和书谱》形容他的书法“美而不夭饶,秀而不枯瘁,自是一世翰墨之英雄”。 这份自信与强健,正与他本人一样。他的字,今天所存甚少。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卷,叫《过从帖》(即《奏见帖》);上海博物馆也有一卷,叫《首楞严经旨要》,只不过写这字时,他已归隐钟山。

苏轼初出茅庐(官居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却站在反对王安石的行列里。他不是反对变法,而是反对王安石的急躁冒进和党同伐异。《宋史》说王安石“果于自用”。他的这份刚愎,不仅在于他不听反对意见,不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更在于他不屑于从“庆历新政”的失败中汲取教训,甚至范仲淹当年曾想办一所学校,以培养改革干部,这样的想法,王安石都没有,王安石的过度自信,由此可见。因此,他领导的改革,就注定不会比范仲淹领导的“庆历新政”有更好的结果。

苏轼知道,无论多么优美的纸上设计,在这块土地上都会变得丑陋不堪——惠及贫苦农民的“青苗法”,终于变成盘剥农民的手段,而募役法,本意是让百姓以赋税代兵役,使人民免受兵役之苦,但在实际操作中,又为各级官吏搜刮民财提供了堂皇的借口,每人每户出钱的多寡,根本没有客观的标准,而全凭地方官吏一句话。王安石心目中的美意良法,等于把血淋淋的割肉刀,递到各级贪官污吏的手中。

苏轼深知这变法带来的恶果。但此时的宋神宗,面对一个墨守成规、不思进取的朝局,急于做出改变,他对文彦博说:“天下敝事甚多,不可不革。”宋神宗的急切、王安石的独断,让关心政局的苏轼陷入深深的忧虑。

苏轼敏锐地意识到,目今正是一个危险而黑暗的时代。那时的他,纵然有宋神宗赏识,却毕竟人微言轻。他可以明哲保身,但他是个任性的人,明知是以卵击石,却仍忍不住要发声。熙宁三年(公元1070 年),天子御试,不考诗赋,专考策论,目的是广征言路。那次考试,苏轼是考官,吕惠卿是主考官。

然而当时的举子,别的没有学会,迎合上级却已是行家里手,他们知道当朝皇帝和宰相都是主张变法的,所以在考卷中,他们个个声言变法的伟大,以媚时君。最出格的,要数一个名叫叶祖洽的邵武考生,他在策略中说:“祖宗法度,苟且因循,陛下当与忠智豪杰之臣合谋而鼎新之。”苏轼、宋敏求两位考官都主张将此卷黜落,没想到主考官吕惠卿,将叶祖洽的马屁考卷擢为第一。

这让苏轼大为光火,上书警告皇上说:“自今以往,相师成风,虽直言之科,亦无敢以直言进者。风俗一变,不可复返,正人衰微,则国随之,非复诗赋策论迭兴迭废之比也。”

说过这些话,苏轼还没有过瘾,索性借用这一次的考题,写了一篇《拟进士对御试策》,一针见血地指出:

古之为医者,聆音察色,洞视五脏。则其治疾也,有剖胸决脾,洗濯胃肾之变。苟无其术,不敢行其事。今无知人之明,而欲立非常之功,解纵绳墨以慕古人,则是未能察脉而欲试华佗之方,其异于操刀而杀人者几希矣!

宋神宗声色不动,不满20 岁,就已经有了帝王的风范,沉稳而不骄矜。他把苏轼的策论交给王安石。王安石看了,说,苏轼才华很高,但路子不正,因为在官场上不能如意,才会发表这样的歪理邪说。

宋神宗还是有主见的。放下苏轼的上书,他决定立刻召见苏轼。

那是熙宁四年(公元1071 年)正月。

垂拱殿里,他第一次见到传说中的苏轼。

那一年,苏轼34 岁。

宋神宗说:“朝廷变法,得失安在?哪怕是朕个人的过失,你也可坦白指陈,无须避讳。”

苏轼深知自己人微言轻,但皇帝的此次召见,说明他的上疏正在发生作用,或许,这是扭转帝国危局的一次机会。所以,他丝毫没有准备闪躲。他说:“陛下有天纵之才,文武兼备,然而当下改革,不怕不明智,不怕不勤政,不怕不决断,只怕求治太急,听言太广,进人太锐。所以,还以从容一些、安静一些为好,观察效果之后,再作处置。”

宋神宗听后,陷入长久的沉默。

苏轼进一步说:“一切政治制度和法律的变革,都应该因应时势而逐渐推行。生活与风俗变化于先,法律制度革新于后。宛如江河流转,假如用强力来控制它,只能适得其反。”

那一次,面对神宗,苏轼说出了憋闷已久的话。他说得痛快,宋神宗静静地聆听着,一直没有打断他。等苏轼说完,宋神宗才略微沉吟了一下,表情温和地说:“卿之言论,朕当熟思之。凡在馆阁之官员,皆当为朕深思治乱,不要有所隐瞒。”

宋神宗的召见,让苏轼看到了希望。他难以抑制自己的兴奋。他把这件事说给朋友听。但他还是太年轻,太缺乏城府,如此重大的事件,怎能向他人述说?宋神宗召见苏轼,就这样被他自己走漏了风声,而且,这风声必然会传到王安石的耳朵里,让他有所警觉,有所准备。

召见苏轼后,宋神宗也的确感觉苏轼是个人才,有意起用他,作起居注官。那是一个几乎与皇帝朝夕相处的职位,对皇帝的影响,也会更大。但王安石早有准备,才阻此事成功,任命苏轼到开封府,做了推官,希望这些吃喝拉撒的行政事务,捆住苏轼的手脚。

但苏轼没有忘记帝国的危机。二月里, 苏轼写了长达三千四百余字的《上神宗皇帝书》。

苏轼后来对好友,也是欧阳修的门生晁端彦说:“我性不忍事,心里有话,如食中有蝇,非吐不可。”

他的命运,也因此急转直下。

以上内容是关于宋朝诗人苏轼写的诗和宋朝诗人苏轼写的诗都有哪些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

标签:宋朝诗人苏轼写的诗都有哪些

标题:宋朝诗人苏轼写的诗(宋朝诗人苏轼写的诗都有哪些)

链接:http://m.zhaichaow.cn/sucai/xiandai/679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