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兰开黄花图片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石兰开黄花图片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和石兰开黄花图片的精彩内容哦。
牡丹花开《艳阳天》
——创作札记
■ 石 兰
牡丹在中国花鸟画中是最常见的题材,因为雍容华贵而被人喜欢,古往今来画她的人数不胜数,但要画得好,却挺有难度。
著名工笔花鸟画家于非闇先生特别会画牡丹,还为此写过一本专著,《我是怎样画工笔牡丹的》。于先生在书里说,他每年春天都会去天安门旁边的中山公园画牡丹,因为那里的牡丹花过去专供皇宫观赏,不但品种多,还颇有一些稀罕品种,是外面见不到的,物以稀为贵,在这里写生自然会有大收获。
于先生对牡丹观察得非常细致,他发现春天的花最美,夏天的叶子最有生命感,秋天的杆子最有韵味,他说他画牡丹时,会把这三种最美的状态集中在一起,所以于先生画的牡丹非同寻常,一扫世俗之媚态。
北京景山公园的牡丹也出自皇宫,郭怡孮先生画的大幅重彩写意牡丹富贵大气,郭先生说他是在景山公园写生的。那年我在北京辛庄学堂带学生去写生,恰逢花开盛期,那场景真是“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我画花卉因为一开始就看到这么美好的牡丹,其他花都难以入眼了。也正因为牡丹太美,更是难以下笔,正如何家英先生讲的,画女人不会找服装模特那样的。
画画人一辈子都在纠结这个问题:画什么?怎么画?“画什么”好解决,难的是“怎么画”。那年我去山东菏泽画牡丹写生,面对大量的写生稿,怎么完成自己独特感受的牡丹花创作,是我反复思考的问题。
那年春天去画牡丹写生,是因为6月份我已定了在安徽省博物馆举办个人画展,画展的大部分作品都已完成,独少了一幅喜庆的牡丹应景。
画牡丹的传统范本太多了,但我在学习了岩彩画的材料学后,搞创作就无法从构图开始入手,我首先要考虑的是对画材的选择使用:根据创作内容去选择用什么性质的纸、颜料,用什么技法绘制,什么样的肌理效果表现创作主题更为贴切?
这也是“怎么画”的思考延续。
四月是牡丹盛开的季节,我独自背着画板,带着创作思考来到了山东菏泽。菏泽古称曹州,曹州牡丹艳丽大气极富野性,不像宫廷花园里的花朵修剪得规规整整,她们泼泼辣辣地生长在田野里,枝杆有一人多高,盛开的花头在灿烂的春光中,壮美又坚实。据说曹州种牡丹很有历史,最老的树桩已有近三百年历史。这里花朵的颜色要比京城的沉着,叶瓣不似皇家牡丹飘逸轻盈,曹州牡丹花头饱满挺拔,蕴含着旺盛的生命力量。
写生是为创作做准备的,我们在生活中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简单把对象记录下来是不行的,写生第一步要解决的是观察问题,要用画家的眼光去发现美,发现具有绘画性的美感,并力求把自己需要的、最有表现力的绘画因素提炼出来。
比如用绘画的眼光看一棵树,树干走势可能做画面的骨架,果实的圆形与叶子的长形如何组合,天空的亮点用什么材质去表现,这都需要画家通过观察,在动手创作前就思考解决的。写生对象往往具备多种绘画元素,如何选择集化,把创作需要的元素提出来,就依赖于画家有修养的观察眼光。
所以说锻炼用绘画的眼光观察生活尤为重要,因为创作是从观察就已经开始了。
写生时的牡丹在我眼中已是一幅正在进行的画;盛开的花头、灿烂的春光,非鲜艳的辰砂不能表现其艳,非闪亮的银箔不能展现其质。画面要用红色主调,花头的形象要重点表现——我边画写生边想,提前进入了创作状态。
写生回来,我把粗纹的亚麻布绷上画框,将粗颗粒的矿物色辰砂系列摆成一排,青灰、蛤粉、银箔一一摆在眼睛能看到的地方,用色彩画出小构图,开始动手绘制这张现代重彩的牡丹图。
先在淡灰的底色上随意撒上碎银箔,然后按结构钩画花头的轮廓,前面的红花用辰砂红一遍遍分染,分染过程中有侧重点的地贴银箔,让银箔衬在红色下使花头更亮丽更发色,让花头的明亮感突出正午阳光的强烈。大片用笔松动自由,细部用笔精致讲究,叶子用较暗的色块组织,再用小色点处理肌理,既有别于花头的规整,又使叶子丰富而整体。最后用石青很单纯的统一,营造出画面的大走势,使其达到我所感受的曹州牡丹特有的壮美坚实形象。并解决着我“怎么画”牡丹的创作课题。
记得那年荷泽写生我一个人住在小招待所里,白天在地里画画时风吹日晒,明晃晃的太阳照的人睁不开眼,头上带着草帽,但一双手却没地方藏,几天过去手晒得像带了双深色手套,晚上回来到路边摊吃饭,卖水饺的大娘瞅着背包提画板的我说,姑娘,是师范生吧?学完了再别回来了,这穷死个地方,除了一年开这一茬花,剩下就落个太阳晒人了,瞧你这手晒的,咋还能见人呢想起这场面,才有了这幅牡丹创作的题目《艳阳天》。
在创作中为了让画面呈现出自己想要的效果,表达不同的情绪感受,我非常愿意反复折腾,并乐此不疲。倘若有人问我;这个世界上什么是你幸福感最强的事我会说那就是完成了一幅自己满意的作品;这就是画画人的艳阳天!
我愿意沿着现代重彩画创作这个方向不断完善着自己的艺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