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黎明真人照片 张黎明全部视频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张黎明全部视频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张黎明真人照片和张黎明全部视频的精彩内容哦。
生 命 杂 咀
■张黎明
-01-
每天早晨,我都会在预定的时间里起床,洗漱完毕后来到户外的活动场,与东方初升的太阳相互凝望。那时候,沐浴在早晨的微风中,浑身所有的毛孔都似乎惬意地打开,心头总有一丝欢欣在轻轻荡漾。我禁不住默念道:啊,活着真好!
这个世界,因为有了生命而格外美丽;我们作为人,因为有了人生而幸运无比。是的,能到这个世界上来打卡,这样的机会绝对是偶然的,因此我们应该为获得生命而心怀感恩。既然自己的诞生是一个奇迹,那我们就需要对生命倍加珍惜,将这一生认真而完美地度过,绝不可将生命随意挥霍掉。
当我意识到活着是一个美妙的存在时,我恨不得让时间在眼前骤然停止,好让自己尽情地享受生命的快乐。也就在这样的时刻,我才深深地感受到,尽管人世间有那么多的艰难困苦,大约每一个人的一生都不会一帆风顺,但仍然值得我们去品尝活着的真实滋味,去追寻生命的基本意义。我们不光体验生命带给我们的欢乐,同时也坦然领受那与生俱来的痛苦,这一切都是生命给我们丰富的馈赠。是的,当我们终于懂得生命是那样地珍贵,这世间的一切都值得我们关注、探索和创造时,我们才会不断校正自己的生活态度,仔细体味人生中每一个细节,心中充满了生命的庄严和神圣感。
然而此刻,当我沉浸在对生命的留恋和喜悦中时,微信圈中突然跳出的一则新闻,打破了我心中的宁静和安逸:4名中国边防军人,为保卫祖国英勇献出了生命!那一瞬间我屏住了呼吸,心头如同发生了一场强烈的地震:我之所以如今还能安然地活着,并非是由于什么命运之神对我格外垂青,而是因为有一批人用血肉之躯组成铜墙铁壁,为我抵挡了骤然而至的凄风苦雨啊!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
只有看到了死亡,我们才会明白生命的真相,并非都是快乐和幸福,其实还有残酷和严峻的终极考验。
-02-
读到一篇文章,写的是作者给自己设计了许多浪漫的死法,说白了也就是自杀。我知道有许多名人,是以自杀给自己一生划上句号的,但这种超尘拔俗的“壮举”,我等平凡的人无论如何也学不来,这也许是我等平凡的人出不了名的缘故之一。
人生在世,有苦难也有幸福。只是两者相比,苦难几乎渗透到人生的每一个细节,而幸福却总是稍纵即逝。苦难并非人类的刻意追求,接受苦难也非我们的真正意愿。但苦难是一块磨石,它可以使我们的生命之剑更加锐利;它又是一座熔炉,可以使我们的意志更加坚定。生命只有通过苦难的洗礼才会变得圣洁纯净,灵魂只有通过苦难的磨炼才能达到高尚美好,一个人只有战胜诸多苦难才能进入人生的最高境界。正如一座高山对于我们的意义,就在于我们能够把它踩到脚下,苦难也因为我们的征服才使它具有了价值。遭遇苦难是我们的不幸,但有时苦难也会造就我们。因为同苦难抗争,无论是胜利还是失败,生命都因此而显得更加强劲有力,人生才显出迷人的风采。
倘若人世间没有苦难呢?这当然是我们梦寐以求的。然而问题是,当我们的经历中删除了凄风苦雨,心灵缺少了对苦难的真实体验,我们又怎能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呢?我们还会为幸福而付出巨大的努力吗?苦难毕竟是一种不幸,是对我们生命的一种戕害。我们并不欢迎苦难的光临,也不喜欢经常咂摸苦难的滋味,留恋苦难是一种精神变态,期待苦难无异于一种自虐。苦难磨炼了我们,乃是人性的胜利,并非苦难对我们的赏赐。我们憎恶苦难,然而也并不惧怕苦难,当苦难降临时我们只有奋起,才会使生命放射出灿烂的光辉。这就是苦难对于我们的全部意义。
因此,在我等平凡的人看来,“好死不如赖活着”,即使人世间有数不清的磨难和痛苦,悲惨的命运让一个人走投无路,自杀恐怕也仍然不是最好的结局。小时候看样板戏《白毛女》,觉得喜儿被黄世仁逼进深山,虽说饱受辛酸屈辱,一头黑发变成了白发,但也总比上吊或跳河死了强,给人一种莫大的温情和希望。况且喜儿最终迎来了解放,这个明亮的结局,让在艰难中度日的人们,对人生充满了信心和乐观的遐想。假如编导让喜儿自杀了呢?很多文学作品都这样安排,这样虽然增强了批判的力量,但是对于观众或读者的现实人生,并非就有多少积极的意义。可见,这个世界尽管有灾难在不停地发生着,然而人们还是向往美好的生活,希望即便是悲剧,也最好能长一个光明的尾巴。
诚然,一个人来到世间的目的,决不是为了自杀,自杀从来都不是体现生命价值的最好途径。尽管每个人总有一天都要死去,但正如他无法决定自己的出生一样,他也无权决定自己的死,更不应该随意把自己处死。他的生命并非只属于他自己,还属于他的亲人和朋友,以及与他相关的集体或组织。幸福也罢,痛苦也罢,他体味到的,其实都是生命最基本的滋味。倘若他只是为了逃避痛苦而自杀,那他就可能是一个懦夫;如果他是为了推卸人生的某种责任而自杀,那他就是一个没有担当的人。一个人没有完成人生的使命,便在中途躺倒不干了,他的姿势再优美、再浪漫,也是不足以称道的。
每一个真正历经人世间沧桑的人都深深明白,死,有时候其实很容易;而生,往往才是最艰难的。死的结果是一了百了,什么都不用再承担了;而生,却面临着数不清的未知和苦难。正是这种种磨难才构成了人生的壮丽,如同那晶莹的珍珠来自蚌壳痛苦的孕育。一个人与其过多地去设计如何去死,不如认真地思考如何才能活得有意义,这样才接近生命的本质。人生是短暂的,命运是无情的,但无情的命运也有可爱之处,那就是在你生命终止的时候,才向你展示人生的全部谜底。倘若你中途退席,岂不是要给自己也给世界,留一个遗憾的空白吗?
人世难逢开口笑,不如意事常八九,当我们身处逆境陷入迷惘之中时,还是对自己说一声:活着总是美丽的!
-03-
一个人的一生,究竟有多长呢?
一个人活70岁或80岁,平常我们总觉得似乎很漫长的,但如果将年龄换算成天数,你就会发现70岁或80岁,其实并没有多少天。简单地做一道算术题便会知道,如果你真能活到80岁,则会有29200天。只要查一下当代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便知道,绝大多数人其实都是活不过30000天的。一生只能活20000多天的时间,对于你究竟是长了还是短了?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才吓一跳!如果你从1开始数起,应该是数不了多久,20000多天就让你给一口气地数完了。知道一生只能活这么多天数,你还会觉得一辈子的时光很长吗?
而且,这20000来天还只是个毛数,如果掐头去尾,把正式进入职场之前的那些包括成长、上学的日子,以及退休后赋闲的时间都除掉,满打满算,你可以用来干一番事业的充足年头,一般也就是40年左右吧?如果再细究一下,你在40年当中用来工作的时间,也并非每天都是24小时,把睡觉、吃饭、会客、休假、生病等等时间除掉,每天按8小时有效工作时间来算,你真正又有多少实际可以充分利用的时间呢!而且,就在这平均每天8小时有效时间里,你是否都为了工作而珍惜了每一分每一秒?
可见,我们一生当中真正拥有的有效时间并不多,我们用来工作或花费在事业上的时间更不多!
本来,人生就十分短暂,而我们想做的事情偏偏又费时费力,然而我们当中的不少人却还是要把今天应该做的事推到明天,还要在工作中寻找各种借口能少干就少干,能不干就不干,总是想方设法地减少生命中的有效时间,这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不正是在千方百计地缩短我们自己的生命吗?
当人生有限的时光梦一般地从眼前逝去,面对衰朽之躯我们该有什么样的感慨呢?实打实地算一算人生究竟有多长,实在让我们为平日浪费时间而汗颜,同时也让我们对未来充满紧迫感。的确是岁月无情,因为留给我们做事的时间,实在是太少了。
-04-
一个人一生中要经历多少等待的时刻?当我们树立了某个奋斗的目标,或者为实现目标而寻找最佳机会时,漫长而磨人的等待便开始了。等待时机,等待成功,人生中无处不在等待,可以说日子便是由一系列的等待组成的。
毋庸讳言,等待在许多时候是一种懒惰,是不思进取和被动应付,中国古代寓言中“守株待兔”的故事,便是嘲讽等待者的保留典故。的确,那种等着馅饼从天上掉下来,将大好时光任意挥霍掉的等待,是一种消极的等待,这样的等待无异于是竹篮打水,乃至坐以待毙。但是,人生中另有一种等待,却是主动和积极的,这样的等待是一种生活的智慧,是对局面、节奏或时机的准确把握。好比你少年时身体还不够结实,前行时最多只能负重25而非52公斤,那就需要等你成年了再加码,否则只会把你压垮。又好比你参加马拉松比赛,需要等到一个绝佳的时刻才出击,如果你一开始就竭尽全力去冲刺,必定会过早地消耗完体力。
等待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如果你不能根据形势主动地等待,也许意味着你无法适应变幻莫测的现实,及时调整出应对未来的正确策略。等待不仅是把握时机、转换方针,同时也是坚定信念和积蓄力量,一旦合适的机会来到,等待者便会从蛰伏中一跃而起,像射向靶子的利箭一样直冲目标。人生并非像总像一首美妙的诗,我们所追求的事业也不会一帆风顺,当复杂多变的局面出现在眼前,而我们一时又看不清前进的目标,或者需要改变进攻的方式时,便可以暂时偃旗息鼓而静观形势,这样的等待便是一种睿智,是对等待者意志的一种考验。
一些在漫长的征途上艰难跋涉的人,当预想中的成功或荣誉没有出现时,便怀疑自己当初的志向和目标是否错了,或者对自己的潜力失去信心,于是苦闷彷徨耐不住寂寞,不是改弦更张放弃初衷,便是灰心丧气一蹶不振。孰不知,胜利往往就在令人焦灼乃至绝望的等待之后,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就是这样一种让人感到峰回路转的境界。
进取是一种境界,等待是另一种境界,如果说进取是力量的爆发,那么等待便是一种能量的积累。人生的智慧,在于如同聪明的击剑运动员,知道何时需要勇敢而一往无前地进攻,又知道何时需要睿智而巧妙地退守。不断进取固然值得称道,但适时等待也非常重要,某种程度上,等待比进取其实更需要智慧。历史上大凡取得不朽业绩的大家,比如姜子牙、诸葛亮、曾国藩等等,无一不是善于等待的高手。
等待和进取,对立又统一。当我们处于沉沉黑夜之中的时候,我们只能耐心地等待早晨的到来。在等待中,仔细审视进取中的每一个细节,从中总结出有益的经验和教训,同时缓解进取中常有的焦虑和紧张,冷静地思考面临的各种复杂问题,这样,当我们需要从静默中奋起时,我们才会更有力量、智慧和生气。而在我们经历了无数次等待之后,我们的人生也才会逐渐从幼稚走向成熟,从脆弱走向坚强,从平凡走向杰出。
学会等待,也就是学会有效地掌握生命的方式。
-05-
“宁静以致远”“每临大事有静气”等等格言,都强调一个“静”字。生命的基本形态,应该是有动有静有张有弛,静与动结合起来才叫好。不过,无论是动还是静,其实都讲究一个“度”,过“动”,则犹如紧绷的琴弦,于忙碌疲惫中损伤元气;过“静”,则又如一潭死水,于停滞僵硬中失去活力。时下市声喧嚣物欲滔滔,动似乎过剩,而静却显得稀少,并且动容易做到,静却不那么好把握。至于静中思动、以静致动以及从静中求得智慧等等,那更是难中加难,非一般人所能精准地把握。
动与静各有风骚,实在不能相互替代。动中所能体味到的,在静中便难以体会到;静中所能感受到的,同样在动中也难以有所领悟。例如,一个从来没有超前意识,因而总是顾此失彼的人,如何能体会到那个常常未雨绸缪的人,面对突发事件而显示出来的镇静自若呢?同样,一个一天到晚忙着拨拉自己那把小算盘的人,又怎能理解那个为大众奔忙的人那种宽阔的胸怀呢?最好的状态也许是,一个处于动中的人,有静中时的从容不迫举重若轻;而一个处于静中的人,又有动中时的激情澎湃运筹帷幄。静时不忘动,以防止生命的火花濒于熄灭;动时不忘静,以避免忙中出乱失足深渊。
动是一种风光,静是一种境界。动是金戈铁马东风浩荡一泻千里,静是山谷泉咏茅舍萧音闭目养神;动是行动上的突破,静是思想上的顿悟,静动互补相辅相成。静如处子,动若脱兔,动与静不光是一种生命形态,也是一种行为方式。于喧闹、纷扰、紧张之中思动,无异于打坐参禅以求得更大的回旋余地;于悠闲、幽静、松弛之中思动,犹如临高俯视以取得跃动之势。动中思静或静中思动,必定会看到平时不易看清的事物,悟到平常不易悟到的哲理,从而体验到平常不易体验到的人生。
动是发挥,静是积蓄,生命中的动和静相互消长,犹如日出日落阴阳交替。动是常态,静是异态,动是生命的根本属性,是生命之能量的激发;而静则是暂时的停滞,为了动得更有效而为其蓄势。更重要的,静还是一种过滤,它可以把你行动和思想中的杂质滤去,使你获得一种坦然明朗的心境,使你排除干扰专心致志地去实现自己的目的。不过,静需要一种领悟一种气度,需要一种对人生深邃的理解,要想获得静的境界必须换一种思维方式,因而并非停下来就都可以称为静。既然人生犹如舞台,那么动好比在台前表演,静则好比在台后准备,静动交错互为前提方可演好人生之戏,方可谋大事业成大气候。
-06-
近日读香港作家董桥的散文名篇《中年是下午茶》,文中有这样几句颇值得玩味:“中年是危险的年龄,不是脑子太忙、精子太闲;就是精子太忙,脑子太闲。”其实,何曾只是中年才有这样的“危险”呢,在我看来,忙与闲,是贯穿于人的整个一生的。渴望轻松自如、潇洒超然的生活,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心理倾向,但真正能完全轻闲一生的人几乎是没有的,因为人的生命本身就是一架高速运转的机器,要让它中途停下来,除非让射出的箭定格在半空中。
但闲下来的时候仍然是有的,只是如董桥所说的那样,一个闲下来的时候,另一个便忙了,譬如心灵失去负荷的时候,粗鄙的欲望便会活跃起来。平时我们总说:无事生非;西人蒙田也说:“闲暇使心灵飘忽”。综观远远近近大大小小的荒唐事,有多少就是在脑筋松弛下来时才干出来的啊!
生命就像一只漂浮在大海上的小船,必须要有压舱石才能避免被大浪掀翻。但人往往有很大的惰性,喜欢悠闲而厌恶繁忙,除非面临生活的压力,估计没有多少人愿意一直处于忙碌中。适当让自己享受一下轻松的时光,应该是天经地义也没什么害处,但因此而千方百计地逃避工作,尤其是不想履行应尽的责任和义务,那就十分有问题。我们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需要享用别人的劳动成果,同时也要贡献出自己的劳动成果供别人享用,这才是合情合理的事情。倘若我们只带着一张嘴来,而不想用自己的双手为别人做一些有益的事,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意义又在哪里呢!因而让自己忙起来,不光是避免让生命的时光浪费掉,同时也是为这个世界添砖加瓦。当我们挥洒了自己的汗水,为别人贡献了一丝力量时,我们才会以坦然的心境享受悠闲的时光,才觉得我们的生命是有价值的。
人对生命的多方面体验,以及有关人生的各种知识、智慧等等,大多数应该都是在繁忙中获得的,很难想象,一个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人,会有丰富以至传奇的人生经历,自然也不会对社会有多大的贡献。因而,一个人为了提高自己造就自己,同时也使自己的心田不会荒芜,就需要让自己忙起来,只有繁忙才能让自己过得充实,也才能取得人生所需要的全部东西。而且,忙与闲的关系是辩证的,一个人只有常常使自己忙起来,才会使生命享有美妙的清闲;倘若总是让自己处于松弛状态,便不会让心灵有真正的轻松时刻。要知道,事急抱佛脚或疲于奔命,往往就是由长时间的松懈或懒惰造成的。
-07-
世人常说这样的话:“让我下一辈子再报答你!”“如果有来生,我将珍惜每一分钟!”是啊,谁不想让时光倒转,重新度过一生呢!如果有来生,谁不想以百倍的热情千倍的努力来实现自己的梦想呢!可是,说一千道一万,有关来生的誓言、诺言到底还是空洞无力的,因为人的生命是一次性的。尽管许多人幻想有来生,但是谁也没有过来生,对于来生的向往,只能成为人们表达遗憾和悔意时的感叹。既然来生不会有,那我们对于来生的期求,又有什么实际的用处呢?
没有来生,人生也没有后悔药可吃!只要一切都已发生,结局便无法更改。因而我们只有紧紧抓住今生今世,认真过好每一天,努力去做自己应做的事情,除此之外别无选择。只要我们投入地去做,大胆地尝试,真正做到尽心尽力,即使我们所期望的目标没有达到,所预想的境界没有出现,我们也不必怨天尤人,自我谴责,我们的愿望与奋斗仍然是有价值的。
趁我们还拥有许多生命的好时光,毫不犹豫地去做自己该做的事;趁我们正当年轻还有雄心,义无反顾地去创造人生美好的境界,把所有的爱和恨都投入到今生今世!造物主赋予我们每个人一次生命,那我们就应该加倍珍惜这唯一的一次机会,别等到所有时光都随流水消逝了,我们才大梦初醒遗憾终生。还是抛弃关于来生的幻想,把所有的热情和努力,都倾注到今生今世吧!
没有来生,这是命运的苛刻安排,也是人生对我们的无情挑战。我们只有抓住今生今世这唯一的一次机会,才能无憾无悔于生存的这个世界。让有关来世的幻想随风飘散吧!
-08-
我常常为圆满舒适的生活而陷入莫明其妙的痛苦。坐在被所谓现代文明的成果,塞得连身子都转不过来的屋中,我总是感到一种难以填补的空虚。我质问自己,面前这些琳琅满目,精美入时的现代化用品及陈设,不就是我曾梦寐以求并为之奋斗才得来的么?为什么在这一切都握在手里的时候,我反倒没有了兴趣,觉得所有为此付出的努力都似乎失去了意义?
某一天去一家饭馆吃饭,临桌几位大汉不知是有意摆阔,还是胃口果真大得惊人,总之,那菜如流水般地上了足够30个人吃一顿的,酒也喝过七八瓶了,我担心他们再不住口肚子便会爆炸,然而他们还在相互劝着一个劲地吃着喝着。有一位烂醉如泥溜到桌下不省人事,我以为他肯定不会再吃喝了,谁知当听到同伴们的呼唤和呵骂,他竟然一跃而起,抓起半瓶酒玩命地灌下去,直看得我惊心动魄,目瞪口呆。他们为什么如此暴食暴饮,置身体的健康于不顾?难道吃喝对于生命来说,不是手段而是目的吗?
总觉得现代人在精神上出了点儿毛病,他们沉浸在物欲中,只是一味地你迫我赶,向一个虚幻的目标飞奔,等到有一天终于得到了想要的东西,却又陷入一种满足的尴尬之中。没有得到时有一种欠缺的痛苦,然而费尽心机好不容易得到时,又不知不觉地品尝到一种完满的痛苦。面对物质享受前所未有的丰裕,我此刻的心境便是如此。
静下心来时我总是想:人生的目的究竟是什么?一个人应该如何追寻生命的价值?有人说重要的不是目的而是过程,然而这漫长曲折的过程,却要耗费掉我们多少心血多少年华呀!当我们白发苍苍回首往事,并且数点自己一生的收获,却发现只剩下满脸皱纹一身疲惫,我们究竟应该畅怀大笑还是放声痛哭?的确,任何财富都比不上青春的宝贵,任何装饰都比不上纯真的美丽,如果可以用年轻换走成熟,我估计每一个人都宁愿停留在少年时代,保持那一份幼稚和单纯,也不愿使自己洞明世事练达人情。年轻所拥有的生命空间是广阔的,而成熟却只剩下凋谢在不远处等着你。
因而,我并不满足那种完满得让人找不出缺憾的生活,相反,我对扑天盖地而来的物质的享受,从内心深处感到极大的厌倦,总觉得过多的物欲会堵塞我们的心窍。于是,我拒绝所有的奢华和浪费,也鄙视那些没有灵魂的炫耀和张扬,只愿从声色犬马或醉生梦死的状态中抽出身,从此过一种简单而质朴的生活。其实,何必煞费苦心地去追逐时尚?又何必把自己置于欲望的漩涡?静下心来想一想,最惬意也最健康、最令人回味无穷的生活,其实就是那种淳朴自然、内心自在的生活,如果我们认真去感受、去思索,便会明白真正有益于人生的,并非什么奢华的享受或排场,还是那些平凡而朴素的东西。这也正是为什么中国古代那些风格恬淡的山水田园诗,至今仍然散发着永恒魅力的深层次原因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