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城市技术学院古志华 太原市古志华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太原市古志华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柳州城市技术学院古志华和太原市古志华的精彩内容哦。
我与"同步"结缘二周年
■古志华
逐梦青春老师在同步作家总群中提醒,又到了《同步悦读》微刊创立五周年的生日。而我,从在此刊发表第一篇文章起,正好也是五月,三个年头,整整两岁。"梅子酸溜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五月,真好!
那时候,我还不太懂得微信功能,分段、空格、标点符号等等都不准确,更不用说插图。还是婷婷老师慧眼识狗熊,哈哈哈,她私加了我,并说可以推介我的那篇文章,即《姑父印象》。文章推出后,居然还有文友老师们的点评打赏,令我难忘。我有时在梦里都要开心得醒来: 自己爱上写作三十多年,没有一篇文章变成过铅字,却赶上这样的好时代,小文竟上了网络,传播更快捷。查百度,欣然还有我骄傲的真名真姓,哈哈哈!
同步微刊就像我的《初恋》情人,一朝遇见,终生牵绊。当第一篇文章推出后,我写作的热情一下被点燃,烈焰高涨,有时连发几篇给婷婷编辑留存,毕竟我以前藏有大量的生活笔记,轻车熟路,整理起来也比较的容易。同步编辑老师们也是用心良苦,为了不让全球悦读者们对同一作者的作品产生阅读疲倦感,特意隔上十天半月的再推新作。字斟句酌,也让写作者有充裕的时间去修改稿子。两年来,我估摸着共推出了三十几篇拙作,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吧!
我随兴写这点感想,就像每每在同步作家群见到自己第二天将推出的新作一样,分外的激动与高兴,写点文字于扉页,或留言于文章后。于是,我凑合着收录一点当时的心情,也算交份作业。虽有些零乱,却是真实心情。
随意选录一些:
(一)
写作三十载,正经无半篇。
幸逢悦读友,将续墨香缘。
文有功名意,心无自在篇。
重刊遥祝我,醉了朋友圈。
一一《姑父印象》
(二)
以前写日记,如今发朋友圈,记录生活,充实自我。那些曾随意而写的文字,稍作打磨,皆可悦读。
回头一看,原来我正一步一步,朝着梦想的方向奔去。
(三)
这仍是一篇旧作,所谓温故而知新,回首有味是清欢。
国家领导人的全民号召是:不忘初心,砥砺奋进。我们普通人当然只唱自己的《凡人歌》,便是不忘初恋,且行且珍惜!哈哈…
旧文不厌百回读,
唯喜留言新意出。
初悲枝上花开早,
转觉肩头责任多。
一一《初恋》
(四)
两个月来,顶着炎炎烈日,终于将葡萄园里的鲜果一鼓作气地卖完了。
凉爽的金秋,且一如既往的晴好。大好的时光却无所事事,闲在家里。
初回老家的几日里总有些不太适应,老是睡不觉,听屋畔秋虫嘶嘶地鸣唱,两只小狗偶尔也热闹的吠着。
看书,练字,写笔记,过一种近似退休式的闲散,在这不惑也不当的年纪。
面朝黄土背朝天,
辛苦半年闲半年。
常念初心书旧事,
虽多寂寞算悠然。
(五)
我推介这篇文章,何尝不是借他人的酒杯,浇自己的块垒。尽管写得有点零乱,却像命题作文一样,在短时间内一气呵成。虽是读后感,又是自传吧。
少年时的梦想,有时源于一本书的启示,几十载的坚持,执著之情溶于平淡的字里行间。
一一《读﹤心河流淌>有感》
(六)
生活是艺术作品的土壤,
我不过是个勤耕者。
无论是丰是歉,
我都留连温存的时光而自在。
(七)
原来普通人的世界里,似乎只有些这鸡毛蒜皮的小事可写。
我们也曾有过理想如天边彩虹,追求过幸福又有怎么样的结果,一样的还是贪恋着世上的功名利禄,如此等等。唯有守住良知与底线,感悟"平常心是道"后,生活或可过得舒心踏实一点。一旦生命的本体不复存在了,一切都是空幻,这是我们在漫漫人生中常应感到的危机吧。
人到中年,便懂培养好一个孩子才是一生中最为困难的事情。
一一《孩子王》
(八)
写作不是我的人生的全部,
但坚持一定是写作的全部。
我不敢说自己已写得如何,
我相信这样的年复一年,
随时随地的去记录生活,
对写作一定有好的帮助。
(九)
明天将去学校参加孩子的家长会,班主任提前打了招呼,要我写点什么。我仓促写了这篇小文,出于虚荣,交给了《同步悦读》网络平台,白夜主编答应即日推出。
一般来说,网上投稿,即使稿件能够审核通过,推出的时间也是有安排的,大多在十天半月或更后的时间内。我的这篇文章算是开了后门的,因为时间点要切合。非常感谢《同步悦读》平台的编辑们了,谢谢!此时此刻,我想及以前听抗美援朝过的老人家讲起的故事,说士兵在战场上,生死攸关之时,他们是可以"火线入党"的,激发士气,特殊对待。此文也有这层意思,哈哈哈!
素质教育一直是全社会最为关注的话题,不是谁三言两语就能够写透彻,而是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屈子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只是简单地写了一点个人感想,其意有二:一是多陪伴孩子,以便共情去温暖孩子的心灵;一是多引导孩子去阅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特别感谢美女编辑婷婷帮我改了这篇文章的题目。
一一《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云》
(十)
同学给我发来邮票的图片让我感慨良多。
00后的孩子还会写书信吗?还会知道邮票的作用吗?就像我们不懂当年粮票布票所承载的意义,如今他们将其遗忘的更要严重。
学校老师要求孩子们读名著读纸质书,孩子们却热衷于网络游戏,看抖音,看搞笑动漫等等快餐式的文化消费。电子时代带给人们便捷的生活方式,然而精神上越来越单一贫瘠,匆忙而无所适从的慌乱。我不知道,他们的未来所感知的幸福是什么?人类精神食粮因科技飞速发展逐渐地物化,使得寸心日益的空虚浮躁,即使物质生活丰富多了,人们的内心反而更焦虑。
我又能怎样呢?除了回味,偶尔感叹!人类精神将何去何从?谁又能逆转呢,我仿佛只在杞人忧天吧!
一一《从邮票聊起来》
(十一)
写作也是一种生活,想到什么就写点什么。
(十二)
每每有新的作品推出,我总会随兴写点什么。三十多岁才结婚,在那时的农村中算是相对比较迟的。因为家境的缘故,也因为自己的倨傲。于是那段青春期仿佛被故意拉得很长很长,这样好呀!有益于写诗了。人们常说:艺术家应以艺术为妻。我不是。
我的这些十四行诗刚好出现在我婚前的十年中,后来因柴米油盐而荒芜了。评论家将毕加索的画,分为童年时期,蓝色时期,玫瑰时期,立体主义时期等等。而我这十年呢,现在想起来,倒也可定为忧郁时期。青春不羁之心与寂寞无助的惆怅交织一起,岁月因诗化而凝重。
历来,一首好诗往往牵涉着某一个人,没有故事的诗歌似乎没有了灵魂,像普希金写给凯恩的著名诗篇:《我记得那美妙的瞬间》。我摘抄的这几首只是冰山一角,恰恰表明我在那十年之间,个人情感所留下的印迹,如此真切。现在看来十分的可笑,却温暖了我当年多少个不眠之夜,回顾起来,别是一般滋味。
怎样写成这样的诗来?我说它是纯粹的日记,一点也不假。应该说一首诗总还是有个诗眼的吧,像投入平静池塘里的一块碎石,水花溅处,彀纹泛起。我努力将一点一点的情绪捕捉,有时满草稿纸上都是乱七八糟的句子。然后排列组合,或者添油加醋,让其成为十四行的样子。意大利著名诗人彼特拉克(应该说他是十四行诗的开山鼻祖)的韵脚是我模仿最多的,如ABBA BCCB DED EDE。步韵容易限制自己的想像,但也有约束后的自由快慰。一段时间后,拼凑一首诗来也会得心应手了。
在这篇小作推出前夕,编辑老师曾微信与我商榷,看能否给每首诗取个标题,有名无姓似不完整。我一时懵然,有着无以言对的愧疚。这些诗是日记,是情绪,是图案,是些镜花水月的幻影,单单一个题旨怎么轻易概括了事呢!那就叫《无题》吧,李商隐有过,莎士比亚有过,还有卡夫卡的许多随笔断章。题旨可有提纲挈领的作用,无题的想像空间也许更大,何必一定非让读者一目了然呢!又在强词夺理,哈哈哈!
最让我感慨的是,我曾经用心良苦的这些诗作,光阴荏苒,二十五年过后,还有人仍记得,轻轻的提示着我,至此说声谢谢。
试问:还有谁珍藏么?
一一《十四行诗》
(十三)
我曾在那篇《写作杂感》中说了我的写作习惯,边生活边记录生活。
这辑诗便是如此,编整起来还是相对轻松一点。因为诗歌可以独立成篇,只稍稍修改,便行。其它的小文章呢,往往要反复推敲,甚至几则组合起来,让自己满意为止。
点滴生活,汇流成河,我将沿着自己设定的目标,坚持走下去。
一一《生活拾趣》
(十四)
《同步》像位当年的老师,每隔十天半月,我就要交一篇作文一样,总有一份紧迫感。
我写点什么呢?日复一日,还不是干着现事,走着平凡之路。我看过一段笑话,说老师要小学生写日记,日记日记,天天要记,每天上学放学,哪有什么新鲜事呢!有回这小学生写到小狗,实在凑不了那么多字数,只好给小狗取上个名字,然后不停地唤它名字,不停地唤。
我家小孩写家庭作业的作文时也常常问我,她那一篇作文大约写了多少字,才符合要求呢?我说那重要吗?关健是她写了什么有趣味的。
我又想到巴尔扎克写作的故事,有压力,或许才有写作的意图和冲动,有种使命感吧!
我燃尽爱一样的热情来写自己生活的笔记,欢乐过后又不免流露一点人生的失望来。
我感觉有点"黔驴技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