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五十步笑百步(成语故事五十步笑百步的道理)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成语故事五十步笑百步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成语故事五十步笑百步的道理和成语故事五十步笑百步的精彩内容哦。
典故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受到梁惠王接见,聊起国政大事。梁惠王说:“我对这个国家,也算尽心尽力了吧。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灾民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转移到河内;河东遇到饥荒也是这样做。我也了解了一下邻国的政策,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可是,邻国的百姓不见减少,我的百姓不见增多,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那我就用战争做比喻吧。两军对阵,鼓声大作,开始交战,战败的一方,有不少人扔掉盔甲、拖曳着武器逃跑。有人逃了一百步才停下来,有的人逃了五十步就停了。后者因为自己只跑了五十步,就嘲笑前者逃跑了一百步。您觉得这话有理吗?”
梁惠王说:“当然没道理,他只不过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但也是逃跑啊。”
孟子说:“大王既然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在孟子看来,梁惠王的做法比邻国国君好一点,但也没有从根本上让百姓富足起来。因此,梁惠王的政策并不能吸引别国的百姓来投奔。梁惠王认为自己比其他国君更好,这样的认识和梁惠王自己所否定的五十步笑百步是很相似的。
释义
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或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可是却讥笑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