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胡子的奶奶视频 长胡子的奶奶图片

国学素材成语故事

长胡子的奶奶视频 长胡子的奶奶图片

超品公子围观:℉更新时间:10-01 19:29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长胡子的奶奶视频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长胡子的奶奶图片和长胡子的奶奶视频的精彩内容哦。

长胡子的奶奶视频 长胡子的奶奶图片

长胡子的奶奶视频 长胡子的奶奶图片(一)

米琪的奶奶长出胡子了,你说新鲜不新鲜。

那天,乡下的奶奶来到城里,看望宝贝孙子米琪。米琪的妈妈皱着眉头说:“妈,你又来了。”米琪的奶奶说:“我想琪儿呀,三个月啦!”

“奶奶——”米琪接着奶奶的脖子,又蹦又跳。奶奶说:“琪儿,又长高喽。”

妈妈拉过米琪,把他拉到另一房间。妈妈压低声音说:“琪琪,咱们让奶奶回乡下去吧?”米琪生气了:“不不不,为什么呢?”妈妈说:“你奶奶吃东西的声音很难听,说话的腔调太土气,一点都不可爱,不漂亮。”米琪不高兴地说:“我爷爷也不可爱,不漂亮呀!”

妈妈说:“那就不同了,你爷爷的胡子里装满了学问。他的胡子,好可爱好漂亮哩!”

米琪不高兴了,简直一百个不高兴。他闷闷不乐地依偎在奶奶的怀里。米琪盯着奶奶的下巴说:“奶奶,您的胡子呢?”奶奶说:“奶奶不长胡子呀!”米琪说:“奶奶,我给您画个胡子吧!”奶奶说:“只要琪儿开心,干什么都成啊。”

米琪高高兴兴地拿来彩笔,给奶奶画开了胡子。画什么胡子呢?山羊胡子,八字胡子。米琪能见过能想到的胡子,他都想画上。

米琪给奶奶画的胡子,有绿色的,蓝色的,黑色的,红色的……画完之后,米琪站在远处看:“哇,奶奶也长胡子了,好漂亮呀!”

妈妈听见米琪兴奋的叫声,探出脑袋来看发生了什么事儿,突然,妈妈笑了,笑得弯下腰,淌下了眼泪。米琪把妈妈扶起来说:“妈妈,奶奶也长胡子了,就让她多住几天吧!”

妈妈脸红了,她不好意思地说:“行呀,那就让奶奶住咱这儿吧!”

米琪和奶奶玩得很开心。奶奶洗脸时,米琪就提醒她说:“奶奶,小心胡子,别把胡子洗掉了。”奶奶说:“不会,我小心着呢!”米琪害怕奶奶洗掉了胡子,奶奶会赶奶奶回乡下。

奶奶的胡子留了一个月,这时,她要回乡下去了。临走那天,米琪趴在奶奶耳边说:“奶奶,回去后赶快长出真胡子,这样,妈妈就不嫌弃您啦。”

奶奶用袖头擦擦眼睛,很轻很轻地答应了一声:“哎——”

长胡子的奶奶视频 长胡子的奶奶图片(二)

数字“0”是个淘气宝宝,他老是坐不住,总是跑这跑那的。

这天,“0”发现一件有趣的事情,连忙跑来告诉“1”:“外面有许多数字在吵架,走,我们看热闹去。”

“1”一听说有热闹看,连忙放下手中的棍子,拉着“0”的手就往外跑。

“喂喂喂,别吵了,最大的数在这里呢。”“6”指着刚跑来牵着手的“1”和“0”说。

原来这群数字宝贝在争当老大呢。

“哈,不算,他们两个合在一起呢。”“9”不服气。

“那你去跟别的数字合作啊。”“6”说。

“合作就合作!”“9”噘着嘴,找到“5”,说:“我站你前面,这样我们就大多了,比任何数都大。”

“5”说:“好吧。”于是他们俩组成了“95”。这下子,两数字可神气了。

“嘿,这算什么啊,”“3”、“4”、“2”手拉手站在了一起,“现在,有谁能敌得过我们?”

大家都睁大了眼睛,他们站在一起可就是“342”了,这数可非常大了。

“0”觉得太好玩了,于是甩开“1”的手,跑“3”前面一站。

“哈哈,你们什么都不是了。”“7”在一旁哈哈大笑。

“3”连忙把“0”推开,说:“你不能站在我前面,站在我前面就没人认得我们了。”

“0”有点伤心,又跑到“8”和“1”前面去,也被赶走了。

“0”急得“哇”的一声大哭起来。哭声引得数字公公前来,当他知道情况后,对大家说:“你们都不是最大的数。只有你们团结起来,按顺序排好,才能成为最大的。”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信。

愣了一会儿,“9”说:“我们来试试。”

于是一个个数字都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现在小朋友想想,他们排成了一个多了不起的数字了吗?恐怕我们谁都念不出来吧?

长胡子的奶奶视频 长胡子的奶奶图片(三)

红袋鼠、跳跳蛙,还有火帽子,来到郊外游玩,看到了伸向远方的铁轨。

“我考考你们,要是火车开来了,怎么能知道呢?”红袋鼠问。

跳跳蛙说:“看见火车向着你跑过来,就知道了呗!”

火帽子说:“听到火车‘呜呜’叫,就知道火车快来了!”

红袋鼠说:“不用看到火车来,也不用听到火车叫。趴到铁轨上,听到震动声,就知道火车快要开来了!不信,咱们马上试一试!”

火帽子趴到铁轨上,听呀听,听不到。

跳跳蛙趴到铁轨上,听呀听,听不到。

红袋鼠趴到铁轨上,听呀听,听到了。

“咚咚咚”,“咚咚咚”,像是有人在把铁轨敲。

红袋鼠,大声叫:“快来听,远方有火车开来了!”

跳跳蛙和火帽子,都趴到了铁轨上,听呀听,听到了。

“轰隆隆”,“轰隆隆”,像是有人在把铁轨摇。

听呀听,听呀听,他们一抬头,火车飞一样地冲过来了,像是一只大怪兽,带着风声叫:“嗷嗷嗷——嗷嗷嗷——三个小伙伴,已经吓傻了。不知应该留,还是应该跑。

大象爷爷看到了,急得汗珠掉:要是火车撞过来,三个小东西命难保。

大象爷爷冲上前,用长长的鼻子把三个小伙伴卷了起来,举得很高很高,向后一跳。

火车“嗖”地从他们身边飞了过去,一阵大风扫过,重重的大象爷爷,也差点摔一跤。

大象爷爷就这样紧紧地卷着他们。他们被举在空中,又难受,又心焦。

红袋鼠说:“快放下我们,我们好难受!”

跳跳蛙说:(“我们又不想在空中捉小鸟!”

火帽子说:“我会飞,放开我,让我飞一下你瞧瞧……”

大象爷爷说:“只要你们答应我,以后不在铁轨旁边玩,我就放你们下来。”

三个小伙伴齐声说:“我们答应,我们再也不在铁轨旁边玩了!”

大象爷爷刚刚把他们放到地上,他们“嗖嗖”地全跑了,远远地离开了铁轨:“在铁轨旁边玩太危险,不小心会把命丢掉!”

长胡子的奶奶视频 长胡子的奶奶图片(四)

一、树杈中间的望远镜

熊爸爸戴着眼镜,歪带着一顶破草帽,嘴里钓着一支烟斗。

他喊一声:“钓大鱼去了!”骑着自行车叮叮当当出发了。

熊爸爸从大街上穿过的时候,动物小镇的居民们都笑咪咪地冲熊爸爸招手。

他们知道,熊爸爸又去钓大鱼去了,可惜,从来都没有人见过他钓到什么大鱼,就连一只小虾都没有看到过。

太阳出来的时候,熊爸爸来到池塘边。池塘边有一株株大柳树,大柳树上有知了在呀呀呀叫着。

到了池塘边,熊爸爸把眼镜往树杈中间一挂,鱼杆往水里一甩,翘着二郎腿,抱着脑袋就睡觉去了。

青蛙大声提醒过他:“鱼来了,你不知道!”

熊爸爸说:“我的手里握着鱼杆哪。”

水中的鸭子说:“你不戴眼镜,看不见呀!”

熊爸爸说:“我的眼镜在树杈上嘛!再说,鱼上没上钩,我手里能感觉到的。”

可是,熊爸爸一睡着,什么都不知道了。他的手松开了,鱼杆丢在地上,胳膊和双腿大大地张开,像个大字,然后,就惊天动地打开了呼噜。

熊爸爸一打呼噜,那些麻雀们就一大群一大群飞来了。它们在树上唧唧喳喳,议论着熊爸爸。

一群小麻雀看见了熊爸爸的眼镜,眼镜在太阳下面闪闪发光。它们把眼镜当成了望远镜。有一只麻雀喊了一声:“快来看呀,望远镜,能看到池塘的那一边。走啊,看看去。”

轰隆隆,一群又一群的麻雀飞下来了。

它们围在树杈边。有的说,我来看。有的说,我要看。有的说,我先看。有的说,排队排队。麻雀们吵成了一片。

熊爸爸被吵醒了。他醒来时发现鱼杆不见了。他想扶扶眼镜腿儿,呀,眼镜也不见了。

什么什么,望远镜?熊爸爸听见麻雀们在喊。

熊爸爸大声吆喝:“你们都别看了,我要用用望远镜。我的眼镜和鱼杆都不见了,让我来找找。”

熊爸爸跌跌撞撞来到树杈前。

麻雀们吓坏了,轰隆隆,都飞到更高的树枝上了。

熊爸爸取下望远镜。咦,这个望远镜有点意思,不用手拿,可以架在鼻子上呀。

哈哈,这叫眼镜望远镜嘛。真好玩。

熊爸爸戴着眼镜,东看看,西看看,在找自己的眼镜和鱼杆。可是,他怎么也找不到。

虽然找不到自己的眼镜和鱼杆,但熊爸爸一点也不生气。因为他得到了一件更好玩的东西。

熊爸爸高兴地说:“麻雀们,对不起啦,这个好玩的东西嘛,我要送给我的孩子。”

麻雀们齐声喊道:“不行不行,我们还没玩,这是我们捡到的。”

熊爸爸说:“嘿,请原谅啦。熊孩子在家等着我呢。你们的爸爸也在等着你们哪,不要贪玩哦,小心丢东西哦,快回家哦。”

唧唧唧,喳喳喳,丢三拉四的熊爸爸。哈哈哈。麻雀们都笑了。

麻雀们知道,眼镜也好,望远镜也好,肯定是熊爸爸丢下的东西。除了熊爸爸,动物小镇的居民还没有人丢过东西哪。

熊爸爸一路上不停地摁着铃铛,高高兴兴地回家了。那一大群麻雀,紧紧地跟着熊爸爸,好像熊爸爸是他们的首领一样。

二、眼镜牌望远镜

每天钓鱼回到家里的时候,熊爸爸都要把自行车挂在门前的歪脖子树上。他的力气大得惊人。

有些麻雀站在自行车上,唧唧喳喳玩游戏。有的想转车轱辘,有的想摁铃铛,但它们太弱小了,只能快活地尖叫。

熊妈妈跑来忙问:“嘿,老熊,你的鱼杆妮?”

熊爸爸说:“被一条很大很大的鱼拉走了。”

麻雀们说:“撒谎,撒谎,骗人,骗人。”

熊孩子大叫:“爸爸,爸爸,我来啦,我的大鱼在哪儿?”

熊爸爸说:“大鱼回家看望鱼宝宝啦,它不和我玩。”

麻雀们说:“骗人,骗人,撒谎,撒谎。”

熊爸爸气呼呼地望着自行车上面的麻雀,一会儿瞪眼,一会儿竖眉。

熊孩子失望地说:“老爸,那你给我带回来什么了?”

熊爸爸高高地举起眼镜,说:“看,超级好玩,眼镜牌望远镜啊。”

熊孩子说:“这有什么好玩的,这不是你的眼镜吗?”

熊爸爸说:“错错错,这是我从树杈中间捡的!我的眼镜怎么可能挂在树杈上呢?”

麻雀们在树上喊:“就是就是,我们发现的,快还给我们。”

熊爸爸说:“是的,是的,我是抢来的,麻雀们可以证明;看呀,麻雀们都有意见了。”

麻雀们说:“有意见,有意见,快还给我们吧。”

熊爸爸故意装出很严肃的样子,像老师一样问熊孩子:“你知道眼镜和望远镜的区别吗?”

熊孩子说:“嘿,太幼稚的问题啦。眼镜夹在鼻子上,望远镜挂在脖子上。”

麻雀们说:“错错错,也有挂在树杈上的像眼镜一样的望远镜。”

这一句话好长,麻雀们唧唧喳喳的,熊爸爸和熊孩子根本听不清麻雀们在说什么。

熊爸爸激动地抱起熊孩子说:“耶,天才!我要找个绳子,帮你把眼镜牌望远镜挂在脖子上,这样你就像个神气的指挥官了。”

熊孩子开心地说:“我是指挥官,妈妈指挥我,我指挥你。”

熊爸爸说:“不可以,这是不可以的,在动物小镇,都是爸爸最指挥官的。孩子嘛,是小小指挥官。”

麻雀们说:“小小指挥官,对,我们是小小指挥官,熊孩子太大了。”

熊孩子把眼镜拿在手里转圈圈,越转越觉得这副眼镜好熟悉。他停止转动,把眼睛放在鼻尖下面,突然,他从眼镜腿上看到几个字:熊爸爸的眼镜。

啊,这不是妈妈刻上去的吗?熊妈妈怕熊爸爸丢了眼镜,特意在上面刻了几个字。

哈哈哈,果然是熊爸爸的眼镜。熊孩子大笑。

这时,两只麻雀趁熊孩子不注意,猛地从他手里抢走了眼镜,纷纷大喊:“耶耶耶,我们夺回属于自己的东西啦。”

两只麻雀一人衔着一条眼镜腿儿,把熊爸爸的眼镜抬走了。

熊爸爸从树上取下自行车,飞快地向麻雀们追去。他一边追,一边喊:“还给我,那是我的眼镜,上面有名字的呀。”

麻雀们说:“你那是熊字,我们不认识呀。我们只认识鸟字。”

听到这儿,熊爸爸就不追了。麻雀是鸟,怎么可能认识熊字?

熊孩子把这一切告诉熊妈妈的时候,熊妈妈一点也不相信。一只熊手里拿着眼镜,怎么可能让麻雀抢走呢?

麻雀们后来也说,是啊,鬼才相信呢,一只蚂蚁怎么可以能抢大象的东西。

三、熊孩子的火眼金睛

“熊爸爸的眼镜又丢了,你陪熊爸爸再买一副吧。”熊妈妈对熊孩子说。

熊孩子说:“买了,又丢;丢了,又买。干脆不买了,这样就不会再丢了。”

熊爸爸吹着口哨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去去去,来来来。你没听人家说过么,风里来,雨里去。那都是马大哈们的辛苦,嘿嘿,去商店的。”

熊妈妈说:“孩子,把钱装好哦,别像你爸爸丢三拉四的。”

好呀,熊孩子最喜欢保管钱了。因为这些钱有小费,有保管费,熊爸爸嘛,根本就不知道熊孩子到底花了多少钱。

熊爸爸从树上取下自行车,和熊孩子去眼镜店买眼镜。他们从街上穿过的时候,鸭子们哈哈大笑。

他们说:“呀呀呀,熊爸爸又丢东西啦。”

营业员孔雀穿着漂亮的裙子,她一见熊爸爸就笑了。孔雀小姐说:“噢,是熊爸爸呀,这是你买的第十八副眼镜了。可惜呀,现在只剩最后一副眼镜了。不过,我们的眼镜是免费送的,不卖。但是,如果你想得到它,就必须参加我们的一个游戏活动。”

熊爸爸说:“嘿,是不是表演节目啊?(你知道我最喜欢做演员了。有没有大力士的角色呀,你看我的肌肉多发达。如果缺少一个马大哈的角色,我也能胜任啦!”

熊爸爸弯起胳膊,做了一个健美的动作。

孔雀小姐开心地笑了,笑的美丽的裙子都飞扬起来了。

孔雀小姐说:“我们这个游戏啊,需要100个爸爸,100个孩子。爸爸们都穿一样衣服的衣服,还要带上面具。孩子们都来认自己的爸爸。”

熊爸爸一听,马上拉住熊孩子说:“好玩,走,我们去玩。”

熊孩子说:“我是主角,你是配角啊。记住了,你是陪玩,要听我们孩子的话。”

熊爸爸说:“我明白,我明白,游戏规则嘛,不遵守,游戏就玩不下去了。走走走!”

孔雀小姐说了好几遍活动的地点,可是熊爸爸就记不住。反正,这一次,是熊孩子骑着自行车带熊爸爸,他也不用费脑子记。

向左,向右,向左,向左,再向右,向右,最后向左就到了。就这么简单的行动路线,可熊爸爸死活都记不住。他还准备掏出本子来记呢,被熊孩子拉走了。

熊孩子骑着自行车,三拐两拐,就到了游戏活动的地点。熊爸爸一路上都在表扬熊孩子,聪明呀,脑子好使呀,把熊孩子表扬的脑袋晕忽忽的。熊孩子差点撞到树上。熊爸爸说,如果有孩子和爸爸们角色调换游戏,熊爸爸一定让熊孩子当熊爸爸,他呢,做熊孩子。

在森林的一块空地上,那块空地很大,听说以前是一个运动场。100个爸爸,100个孩子站在两边。空地的两边,还用白石灰画好了线。

大象说了一声“开始”,孩子们风一样跑过去开始认爸爸。

熊孩子跑得最快,他跑到最后一排,一下子就认出了熊爸爸。

熊爸爸摘掉面具,惊奇地说:“哇,你是火眼金睛啊,怎么认出我来的?”

熊孩子哈哈大笑说:“不告诉你。”

熊爸爸说:“你是不是有吸铁石?我口袋里装了铁钉呢。”

熊孩子说:“太小儿科啦。我是孙悟空,有火眼金睛的。嘿嘿。”

熊孩子获了冠军,大象让熊孩子介绍经验。熊孩子说:“我爸爸最好认啦。他和别人不一样嘛。别人立正,他稍息。别人稍息他敬礼。他的腿喜欢打弯,脚尖喜欢朝外。还有哪,他的袜子是反穿着的。他是超级马大哈嘛。”

哈哈哈,大家全笑了。熊爸爸一直冲熊孩子挤眼睛,意思是别让熊孩子继续说下去了,可是熊孩子假装没看见。

熊孩子的奖品是100副眼镜,100副眼镜挂在熊孩子的脖子上。

熊爸爸和熊孩子各打一个V形的手势,嘴里喊着“耶!”

熊爸爸说:“哇,你真伟大。我可以继续丢眼镜啦!”

长胡子的奶奶视频 长胡子的奶奶图片(五)

不知从哪儿飘来一个彩色的大气球,挂在棕榈树枝上。

日子一久,大气球渐渐地瘪掉了。

大气球给爬上树的一条鱼看见了。啊,鱼会爬树?是的,这是一种有趣的鱼,名字叫攀鲈。他能够从河里爬到岸上,靠着鳃盖上的刺爬上棕榈树。

攀鲈很想把大气球吹大,可是鱼只有鳃,没有肺,吹不出气来。

“呱、呱、呱!”小青蛙在树下看得笑了。当他还是个小蝌蚪的时候,是靠鳃呼吸的;可是自从变成青蛙上陆后,就用肺代替鳃了。

攀鲈说:“请你吹大它吧。”

小青蛙连忙摇摇头:“我的肺太小,吹不大呀。”

“我来吹!”一条大蛇突然出现在攀鲈身边,吓得攀鲈从树上掉了下来。

大蛇开始吹气球了。“呼—”吹得蛇眼都瞪了出来。唉,大气球还是瘪塌塌的。原来蛇的身体又细又长,只有一只肺呀。

一只肺自然气太少,吹不大呀,蛇悻悻地游走了。

这时候,飞来了一只漂亮的大喜鹊,唱着动听的歌:“喳喳,喳喳喳,喳喳……”她多么喜欢这只大气球啊,啧啧地赞美不已。她用翅膀抱住它,吹啊吹,气球只鼓起了一点儿。

虽然鸟类的呼吸道已经明显地分成喉、气管、支气管和肺了,比刚才讲的攀鲈(鱼类)、青蛙(两栖类)、蛇(爬行类)要完善得多,可是他们的肺还很小,吹不出多少气。

“我来吹吧!”嗬,金丝猴是哺乳类,肺更发达了。

金丝猴把气球摘了下来,用足了力气吹啊吹,吹红了脖子,吹胖了脸,唉,只吹大了一点点……

究竟谁能把气球吹起来呢?

棕榈树上的彩色气球还是瘪瘪的。

真巧,大狗熊“噗嗒、噗嗒”地走过来,一拍胸脯说:“我来吹!”

“呼—”嗬,气球大了,大了……

金丝猴喊着:“加油,加油!”

“噗”地一下,唉,气球又瘪了。原来大狗熊吹到后来,气不够了,嘴巴一松,气球里的气又跑掉了。

这时候,“嗒、嗒、嗒”地奔来一匹高大的枣红马,他还拖了满满的一车柴。枣红马擦了擦汗说:“熊哥,让我试试吧。”只见枣红马轻轻一吹,咦,气球马上吹大了!“加油,加油!”喜得金丝猴又蹦又跳。

气球越来越大,越来越大……

“停!停!停!快炸了!”吓得喜鹊忙用翅膀掩住耳朵—“啪”的一声,大气球炸破了!

哈,哈,哈!大伙儿笑得直不起腰。

大狗熊觉得真奇怪,越想越不服气。论力气我比马儿大,怎么他轻轻一吹,就吹大了?枣红马的嘴巴里一定有秘密呢!

大狗熊要枣红马张大嘴,让他瞧瞧。枣红马张大嘴巴笑着说:“瞧就瞧吧!”

大狗熊看了又看:“唉,嘴里没有打气筒啊!”

这傻话把大家逗得更乐了。

金丝猴就要求枣红马讲出这个秘密。枣红马指了指一大车柴:“这就是秘密。因为我经常劳动,长年累月地奔跑,所以我的肺特别发达,肺活量特别大!”

“不好了,不好了!大蛇要吞小青蛙啦!”喜鹊忽然在树上惊呼,用翅膀指着远方,“在那儿,在那儿。”

枣红马立即扬蹄飞奔,比风还快。

大狗熊也用力奔去救小青蛙。

枣红马越跑越快!大狗熊呢?唉,跑了一段就喘粗气了:“呼哈、呼哈……”金丝猴催他快跑,大狗熊摇着大脑瓜说:“不行了,不行了……”唉唉,你看他一屁股坐在地上啦!

幸亏枣红马及时赶到,猛力一脚,踢跑了大蛇,救了小青蛙。

小青蛙激动地谢了又谢。

枣红马的脸更红了,他谦虚地说:(“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

这时候,金丝猴和大狗熊才赶到。你瞧,大狗熊一停下,就“呼哈、呼哈”地直喘粗气呢!

“你怎么不气急呢?”金丝猴奇怪地问枣红马。

“我的肺活量大呵!”枣红马说。

“我的肺活量能变大吗?”大狗熊不好意思地问。

“能。”枣红马亲热地对他说,“你就天天跟我去劳动和长跑吧。”

金丝猴爱动脑筋,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为什么说劳动和长跑能增加肺活量呢?”

“因为长跑时,肺里进出的气体要比安静时增加几十倍!这样,你的呼吸肌肉会越来越强壮,胸膛会变得又宽又厚,肺的弹性会越来越好,你的肺活量自然越来越大了!”

“好,从明天早晨开始,我天天跟你去长跑。”大狗熊一跺脚,下定了决心。

金丝猴连忙摇了摇手:“不,从现在起就干!咱们帮助枣红马劳动吧!”

“好!”大狗熊和金丝猴推起了柴车,枣红马拉得更快了,一会儿,大车就看不见了。

大狗熊听不懂 “肺活量”这三个字,就要求枣红马再讲得详细一点儿。

枣红马想了想说:“简单地说,就是你尽量吸足气,再尽力呼出来,这些气的多少,就叫肺活量。谁的肺大,谁的肺活量就大。”

以上内容是关于长胡子的奶奶视频和长胡子的奶奶图片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

标签:长胡子的奶奶图片

标题:长胡子的奶奶视频 长胡子的奶奶图片

链接:http://m.zhaichaow.cn/sucai/gushi/1271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