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新型肺炎感人简单故事 抗击新冠肺炎的感人故事作文600字

国学素材成语故事

抗击新型肺炎感人简单故事 抗击新冠肺炎的感人故事作文600字

全能农夫围观:℉更新时间:09-22 21:17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抗击新型肺炎感人简单故事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抗击新冠肺炎的感人故事作文600字和抗击新型肺炎感人简单故事的精彩内容哦。

抗击新型肺炎感人简单故事 抗击新冠肺炎的感人故事作文600字

抗击新型肺炎感人简单故事 抗击新冠肺炎的感人故事作文600字(一)

叶欣抗非典,护士长叶欣的事迹

在抗击非典型肺炎的战场上,广大医务工作者高扬白求恩精神的旗帜,无私无畏,冲锋在前,用生命谱写了救死扶伤的壮copy丽篇章。

在玉兰花开的bai时节,广东省中医院护士长叶欣永远离开了人世,她牺牲在抗击非典型肺炎的战场上。生前,她留下了一句令人刻骨铭心的话:这里危险,让我来。

每天早上,她提前半小时回科室,给大家准备预防药du物,派发到每位医生、护士、护工手里,连清洁工也不例外。有些预防药物有较强的副作用,叶欣一定要亲自监督大家用开水服下。

面对危重zhi传染病人,她身先士卒,有时dao甚至关起门来抢救,不让太多人介入

没有人能确定,叶护长是在哪一天、哪一次感染到非典型肺炎的。每次有疑似或者确诊病人送到科里,她和急诊科主任就身先士卒,承担起繁重的医护工作,有时甚至关起门来抢救,不让太多同事介入。


非典中的感人故事

邓练贤生前系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党委委员、党支部书记、传染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2003年2月1日,他连续工作15个小时,因抢救病人感染致病。2003年4月21日光荣殉职,终年53岁。

叶欣生前系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分院急诊科护士长。直到病倒前长达2个多月的时间里,她始终没有离开过岗位,没有回过一次家,在抢救患者的过程中不幸受到感染,经抢救无效,于3月24日光荣殉职,终年46岁。

梁世奎1970年8月到山西省人民医院内科工作。在不幸被感染非典型肺炎住院期间,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在身体极度虚弱的情况下,他心中想的还是别人。2003年4月24日上午,经医护人员全力抢救治疗无效,梁世奎同志光荣殉职,终年57岁。

陈洪光1987年从广东医学院毕业到广州市胸科医院工作,亲手组建了医院的重症监护室并担任主任。在一线抢救病人的70多个日日夜夜里,他亲自为 100多名危重病人插管上呼吸机,经常会被病人喷射出的痰液、分泌物污染得一身一脸。4月16日,陈洪光同志被确诊为非典型肺炎,虽经全力救治,终因病情 过重于5月7日凌晨不幸殉职,年仅39岁。

李晓红:以生命之躯迎击非典

2003年4月16日,武警北京总队医院内二科年仅28岁的主治医师李晓红,猝然倒在了抗击非典的战场上。她是第一个牺牲在救治非典患者第一线的军队医务工作者。作为一名身着“橄榄绿”的白衣天使,为挽救人民群众的生命,她以自己的生命之躯迎击肆虐的非典,给世间留下一曲悲壮的生命绝唱。

中央组织部追授她“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武警北京总队为她追记一等功,并批准她为革命烈士。

李晓红曾说过的话:现在治疗上是否找到新的办法,如需要试验,就拿我做试验吧。

梁世奎:用生命铭刻的丰碑

山西省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梁世奎,与那些为救治SARS病人而殉职的医务人员一样,2003年4月24日,他把生命的最后时光留在了他一生挚爱的手术台上。而就在梁世奎走了的那一天,他最后抢救的“非典”患者已完全康复,即将健康出院。

4月29日,中共山西省委作出向梁世奎同志学习的决定。一个抗击“非典”、实践“三个代表”、学习时代勇士的热潮,在三晋大地开展起来。

梁世奎曾说过的话:我是党培养的,关键时候我要为党分忧为民解愁

刘永和:用生命谱写忠诚

在举国上下如火如荼全面抗击非典时,山东省胶南市公安局大珠山派出所民警刘永和却离开了他曾经奋斗过的战线。

5月8日下午4时,本来是刘永和与同事们交班的时间。虽然已经紧张工作了近10个小时,多病的身体早已发出抗议,但是看着较往日增多的待检车辆和人员,刘永和实在放心不下。为了加快检疫速度,防止车辆阻塞,他毅然决定放弃按时换班,继续奋战在检疫点上。

正当刘永和站在路边对箱式货车进行例常登记的时候,一场意想不到的车祸让年仅39岁的鲜活生命就这样在刹那间陨落。

这是全国公安系统第一个牺牲在抗非一线的勇士,5月22日,公安部追授刘永和为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模称号。

刘永和曾说过的话:抗击‘非典’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危,是我们人民警察的责任,我一定要到第一线去。

额尔敦陶格陶:草原上不落的太阳

额尔敦陶格陶是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旗委常委、副旗长,旗牧区防控非典工作组组长。自今年4月22日内蒙出现第一例输入性非典疑似患者以来,他就开始夜以继日实施布控方案,带领卫生、防疫、畜牧、民政等单位的领导,深入牧区,将1.2万份蒙文宣传资料发放到牧户,部署春季生产及“围封转移”工作。终因过度劳累,脑溢血突发,5月7日倒在了防控非典的第一线。

年仅51岁的额尔敦陶格陶是目前在全国抗击非典战役中因公殉职的第一位副处级党政干部。

额尔敦陶格陶曾说过的话:人这一辈子光阴不多。要抓紧每一天、办好每件事。


邓练贤生前系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党委委员、党支部书记、传染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2003年2月1日,他连续工作15个小时,因抢救病人感染致病。2003年4月21日光荣殉职,终年53岁。


简短的抗击非典的感人故事 ,知道!!!!!!!!!!!!!!!!!!!!!!!!!!!!!!!!!

抗击新型肺炎感人简单故事 抗击新冠肺炎的感人故事作文600字(二)

将钱捐给需要的人——不知名的重症患者

疫情爆发后,有一家互联网公司成立了针对医务人员的救助基金,只要确诊感染便直接予以资金援助。为了方便核实信息,特意在湖北当地招募了志愿者,其中一位志愿者回忆在与确诊医务人员通电话时,感觉对方说话也已经有气无力,也就在几次沟通后,已经意识到自己病情进入重症阶段以后,便向志愿者要求将这份钱捐给医院,或者比自己更需要的人身上……

我们不知道这位重症的医务人员究竟有没有挺过来(希望能够挺过来),但这份精神却感动了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人。对于这次疫情,除了去世的人,我相信活着的人同样有很多指的铭记的地方。

白衣天使们的后勤员——快递员汪勇

在武汉封城以后,整个城市瞬间静了下来,但唯有一个地方始终灯火通明且“硝烟弥漫”,那就是与病毒战斗的第一线——医院。但由于封城下的武汉,不论是交通还是餐饮都几乎陷入停滞状态,奋斗在第一线的医护人员的衣食住行成了问题。

尤其是在交接班时,往往是在晚上,当时汪勇已经在家准备休息了,却无意间看到一条顺风车订单,地点位于金银潭医院,看到这个时间,不用说大概率是交接班的医生或护士,由于对疫情的担忧,竟然没有人回应,更也没有人敢接这个单。

一番思索后,汪勇跟家人撒了谎,前往金银潭医院,当天一共接送了30位医护人员,此后,为了不让医护人员步行几个小时才能回家,汪勇成了金银潭医院的“专职司机”。后来汪勇成为了金银滩医院志愿者的领头人,不但送回家,还送饭以及筹集各类医院急需的物资。

这位普普通通的快递员,俨然成了白衣天使们的后勤员,他用自己的行动感动了所有人,2月26日,邮政局发出嘉奖通知:授予汪勇“最美快递员”特别奖。

记录温暖的微博博主——外卖骑手吴辉

这期间他看到一线的医护人员们只能吃泡面,却依旧打起精神战斗在疫情一线。还遇到了给一线医护人员点外卖的热心市民。在送外卖的过程中,吴辉也通过自己行动为对抗疫情做出一份努力,比如鼓励在家自我隔离的女孩坚强起来,帮助老幼百姓买菜买肉买米买面买药等等。

吴辉的所作所为虽然更加平凡,但也正是无数类似他这样的普通人,通过一份份平凡的努力,为战胜疫情打下了坚实基础,用吴辉自己的话说:

骑手们的工作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外卖骑手成了维系城市正常运转的摆渡人。我相信只要我们都在,武汉就不会孤独!

历史上无数次大灾大难,都会有无数无名英雄挺身而出,带领大家众志成城,战胜灾患,这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民族传承的信仰,让我们再次向这些无名英雄致敬!


这些感染了新冠肺炎去世的普通人中,有即使是自己生了病,也要坚持帮助别人的人,虽然普普通通,都没有报道没有记录,但是他们却活在他们帮助过的人的心里。


很多感动的事情往往发生在日常生活中,比如有过一个换疫情的人,他知道清洁工人每天收拾垃圾,直接和最可能藏有病毒的东西直接接触。于是他主动承担了这个事情。


有一对老爷爷老奶奶,他们的病床连在了一起,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们一直握着彼此的手,或许这就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吧。

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那些普通人的故事,一般都发生在不起眼的小角落里,但是同样值得我们关注。有些普通人毅然去支援了湖北灾区,将灾难扼杀在摇篮里,同时自己也倒在了那里,虽然他们的姓名终究会被人们遗忘,但是其精神永久世间。

抗击新型肺炎感人简单故事 抗击新冠肺炎的感人故事作文600字(三)

大年初一是传染科的医护人员难以忘怀的一天。这天,先后传染了一个又一个医护人员的“毒王”被送到了他们医院。当时该病人处于高热状态,烦躁不安,剧烈咳嗽,呼吸困难,处于生死一线之间。

情况危急。邓练贤和同事们马上开始抢救。抗炎、吸氧、镇静、激素都用上了,但病人病情仍在加重。专家小组迅速作出决定,给病人进行气管插管、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体重足有80公斤的病人因为缺氧情绪极度不稳,在做气管插管时不断挣扎。随着病人剧烈咳嗽,含有大量病毒的痰液从插管处喷出。

与传染病打了30多年交道的邓练贤清楚地知道,自己和同事们正处在危险中。他和同事们来不及更换衣帽,继续抢救。在现场3个小时的抢救中,光给病人接痰的罐子就换了好几个。邓练贤和专家们严密监测病情变化。病人终于与死神擦肩而过。

接下来的几天,几位重症病人相继被送到中山三院。每天,邓练贤都要连续工作10多个小时,高度紧张的工作及大量的体力消耗,就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也难以支撑。回到家中,他难以入睡:经验和教训需要总结,下一步的工作亟需思考……初四早上,邓练贤突然感觉全身肌痛、乏力、头痛、高热,肺部出现炎症阴影,他染上了病毒,住进了自己工作的医院。

斯人已逝,在同事亲人们带泪的述说中,在一件件琐事中,一个具有高尚奉献精神的共产党员形象栩栩如生

“邓书记”,同事们总是这样称呼邓练贤。在传染科,大事小事大家都习惯找邓书记,因为他是支部书记,因为他为人特别有耐心、不怕麻烦。

从1977年担任传染科党支部副书记开始,邓练贤就从未忘记一个基层党务工作者的责任。在他的带领下,传染科党支部连续13年被评为医院先进党支部,他本人则连续13年被授予先进共产党员称号。在这次抗击非典的战斗中,传染科冲在前面的大部分人都是共产党员,他们用自己无私无畏的表现,再一次诠释了什么是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邓练贤30年的同事和老师姚集鲁教授说起邓练贤痛哭了。他对这位爱徒的评价是:“论起勤勤恳恳工作、老老实实做人,他在我的学生中是做得最好的。我不是共产党员,但什么是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我从他身上都看到了。”

和他在同一个病区工作的崇雨田副教授对邓书记充满敬重。在他的心中,邓练贤是一位工作中不掺和任何私人感情的领导,是那种说不出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是人们一遇到困难就会去找他的那种领导。

就在邓练贤病倒的前一天,同事们还看见他在给一位非典病人的家属做工作。科里每次有病人或者家属闹纠纷时,大家都会说找邓书记来。过不了一会儿,就会看到邓书记笑眯眯地说“搞定了”。为什么病人、家属都这么听邓书记的话,因为邓书记心里总有病人,病人想什么,家属想什么,他都能体会到。他的话都能说到别人心里,听了特别贴心,当然也就消气了。这么多年来,传染科医患关系一直比较融洽,没有一例投诉。 大年初一中午抢救完病孩出来,细心的邓书记已经给医生护士们订好了盒饭。护士长王乔凤说起这些事,眼泪直流:按理说这些并不是一个领导、专家必须做的事,而更让王乔凤唏嘘的是,身心俱疲的邓书记还给病孩的父母买了盒饭。

善待病人是邓练贤留给医生护士最深的印象。在大家的记忆中,邓练贤一直平等待人,病人也是亲人,没有贫富贵贱远近之分。以前大家经济都还不宽裕,邓练贤常常自己掏钱给病人买饭。看到邓书记这样做,他身边的很多年轻医生护士也都养成了这种助人为乐的习惯。有一阵,医院病人逃账的较多,有的同志收病人时有些犯嘀咕,每当这时邓练贤总是一句“先抢救”。 邓练贤对人好,也很讲原则,讲方法。医院曾经有一位年龄较大的进修医生,平常毛病比较多,在其他科室很难呆下去。邓练贤主动提出,“到我这里来。”为了帮他,邓练贤和病区负责人商量了一个“帮教”妙计,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邓练贤找来进修医生,连续问了许多问题,进修医生答不出来。邓书记把他一通好训,然后让其他人去安慰他、帮助他。不久,这位进修医生工作态度好了,医疗水平也有了提高,邓练贤由此成了医生的“医生”。

作为基层党支部书记,邓练贤在这个全院最大的科室默默地承担了大量行政事务。同事遇到业务上的难题,找他;年轻人工作受委屈,找他;夫妻吵架闹离婚,找他。他总是鼓励年轻同事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用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科里搞装修,他比自己家装修还上心,样样考虑周全。多少年来,他养成一个习惯,每天下班前要巡视重症患者病房,“婆婆妈妈”得连水电安全都要仔细查看……

无私的奉献中,邓练贤快乐而达观,从来没有觉得失去了什么。对他来说,这不过是一个共产党员的真情流露,是一个博爱医者善意的升华,是革命人道主义精神的自然弘扬。在奉献中,他收获了一个充实、愉悦、高尚的人生。 邓练贤倒下了,然而他所展现的“抗非典精神”深深地扎进了人们的心里


邓练贤生前系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党委委员、党支部书记、传染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2003年2月1日,他连续工作15个小时,因抢救病人感染致病。2003年4月21日光荣殉职,终年53岁。叶欣生前系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分院急诊科护士长。直到病倒前长达2个多月的时间里,她始终没有离开过岗位,没有回过一次家,在抢救患者的过程中不幸受到感染,经抢救无效,于3月24日光荣殉职,终年46岁。梁世奎1970年8月到山西省人民医院内科工作。在不幸被感染非典型肺炎住院期间,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在身体极度虚弱的情况下,他心中想的还是别人。2003年4月24日上午,经医护人员全力抢救治疗无效,梁世奎同志光荣殉职,终年57岁。陈洪光1987年从广东医学院毕业到广州市胸科医院工作,亲手组建了医院的重症监护室并担任主任。在一线抢救病人的70多个日日夜夜里,他亲自为100多名危重病人插管上呼吸机,经常会被病人喷射出的痰液、分泌物污染得一身一脸。4月16日,陈洪光同志被确诊为非典型肺炎,虽经全力救治,终因病情过重于5月 7日凌晨不幸殉职,年仅39岁。李晓红生前系武警北京总队医院内二科主治医师。在抗击非典型肺炎的战役中,她连续奋战6天,不幸被感染。4月16日凌晨,终因抢救无效,以身殉职,年仅29岁。


掉頭髮


噩耗定格在4月21日下午5点,病倒在抗击非典最前沿的又一位抗非英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传染科副主任、党支部书记邓练贤,永远地离开了他热爱的世界。

在他倒下的地方,矗立起一座抗非精神的丰碑。而在他生前战斗工作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在4月的羊城,人们含泪送别这位仁慈的医者、无畏的勇士,用各种方式,表达着他们的哀思和敬意。

抗击新型肺炎感人简单故事 抗击新冠肺炎的感人故事作文600字(四)

将钱捐给需要的人——不知名的重症患者

疫情爆发后,有一家互联网公司成立了针对医务人员的救助基金,只要确诊感染便直接予以资金援助。为了方便核实信息,特意在湖北当地招募了志愿者,其中一位志愿者回忆在与确诊医务人员通电话时,感觉对方说话也已经有气无力,也就在几次沟通后,已经意识到自己病情进入重症阶段以后,便向志愿者要求将这份钱捐给医院,或者比自己更需要的人身上……

我们不知道这位重症的医务人员究竟有没有挺过来(希望能够挺过来),但这份精神却感动了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人。对于这次疫情,除了去世的人,我相信活着的人同样有很多指的铭记的地方。

白衣天使们的后勤员——快递员汪勇

在武汉封城以后,整个城市瞬间静了下来,但唯有一个地方始终灯火通明且“硝烟弥漫”,那就是与病毒战斗的第一线——医院。但由于封城下的武汉,不论是交通还是餐饮都几乎陷入停滞状态,奋斗在第一线的医护人员的衣食住行成了问题。

尤其是在交接班时,往往是在晚上,当时汪勇已经在家准备休息了,却无意间看到一条顺风车订单,地点位于金银潭医院,看到这个时间,不用说大概率是交接班的医生或护士,由于对疫情的担忧,竟然没有人回应,更也没有人敢接这个单。

一番思索后,汪勇跟家人撒了谎,前往金银潭医院,当天一共接送了30位医护人员,此后,为了不让医护人员步行几个小时才能回家,汪勇成了金银潭医院的“专职司机”。后来汪勇成为了金银滩医院志愿者的领头人,不但送回家,还送饭以及筹集各类医院急需的物资。

这位普普通通的快递员,俨然成了白衣天使们的后勤员,他用自己的行动感动了所有人,2月26日,邮政局发出嘉奖通知:授予汪勇“最美快递员”特别奖。

记录温暖的微博博主——外卖骑手吴辉

这期间他看到一线的医护人员们只能吃泡面,却依旧打起精神战斗在疫情一线。还遇到了给一线医护人员点外卖的热心市民。在送外卖的过程中,吴辉也通过自己行动为对抗疫情做出一份努力,比如鼓励在家自我隔离的女孩坚强起来,帮助老幼百姓买菜买肉买米买面买药等等。

吴辉的所作所为虽然更加平凡,但也正是无数类似他这样的普通人,通过一份份平凡的努力,为战胜疫情打下了坚实基础,用吴辉自己的话说:

骑手们的工作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外卖骑手成了维系城市正常运转的摆渡人。我相信只要我们都在,武汉就不会孤独!

历史上无数次大灾大难,都会有无数无名英雄挺身而出,带领大家众志成城,战胜灾患,这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民族传承的信仰,让我们再次向这些无名英雄致敬!


这些感染了新冠肺炎去世的普通人中,有即使是自己生了病,也要坚持帮助别人的人,虽然普普通通,都没有报道没有记录,但是他们却活在他们帮助过的人的心里。


很多感动的事情往往发生在日常生活中,比如有过一个换疫情的人,他知道清洁工人每天收拾垃圾,直接和最可能藏有病毒的东西直接接触。于是他主动承担了这个事情。


有一对老爷爷老奶奶,他们的病床连在了一起,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们一直握着彼此的手,或许这就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吧。

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那些普通人的故事,一般都发生在不起眼的小角落里,但是同样值得我们关注。有些普通人毅然去支援了湖北灾区,将灾难扼杀在摇篮里,同时自己也倒在了那里,虽然他们的姓名终究会被人们遗忘,但是其精神永久世间。

抗击新型肺炎感人简单故事 抗击新冠肺炎的感人故事作文600字(五)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抗击“非典”,使中华民族又一次彰显出伟大的民族精神。

广东省非典型肺炎医疗救护专家指导小组组长钟南山说:“我们不冲上去谁上去?”这位66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专家在“非典”一线连续72小时不眠,率领专家组会诊、治疗,穿梭于最初出现疫情的广东省。

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分院急诊科护士长叶欣负责“非典”病人的接诊工作,她把病人检查、抢救、治疗和护理工作包揽起来,甚至有时把别的同事关在门外。她感染“非典”牺牲后,她的丈夫知道她深深热爱自己的职业,惟一要求就是让叶欣最后穿上一套护士服,让她生时为一名护士,死的时候也是一名护士。

这是一名54岁的老护士“态度强硬”的请战书。“我是沐浴着新中国阳光雨露成长起来的共和国同龄人,三年自然灾害时我尚年幼,1998年特大洪水我没有机会,这次在与21世纪首场全球性传染病——SARS的战斗中,我请求组织上批准我作为第一批‘战士’到抗击‘非典’的前线去…… ”

这位名叫郑祥瑞的老护士所在的河南省人民医院只有职工1994人,却有2371人报名参加抗击“非典”工作——在医院进修的外地医生、实习学生、临时工、招聘人员,纷纷踊跃报名,许多已经离退休的老专家再三要求去打这个硬仗。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无论是滔滔无边的洪水,还是无形的病毒,在坚韧不拔的民族面前只能望而却步。

在疫情最紧张的时刻,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亲临一线,向全国发出动员令。

医务人员冲上去了,他们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同病魔奋力搏击;

科技人员冲上去了,他们夜以继日、合力攻关,力图早日攻克病毒的关隘;

新闻记者冲上去了,他们忠于职守,传播党和政府的声音,报道“非典”疫情和无数感人的事迹……

危难时刻,亿万人民在民族精神的感召下,筑起了一座抗击“非典”的钢铁长城。


以上内容是关于抗击新型肺炎感人简单故事和抗击新冠肺炎的感人故事作文600字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

标签:抗击新冠肺炎的感人故事作文600字

标题:抗击新型肺炎感人简单故事 抗击新冠肺炎的感人故事作文600字

链接:http://m.zhaichaow.cn/sucai/gushi/1259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