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身边的感人故事 党员感人故事大全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党员身边的感人故事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党员感人故事大全和党员身边的感人故事的精彩内容哦。
党员身边的感人故事 党员感人故事大全(一)
半个世纪的守护
——记共产党员谢秀英无私照顾残疾邻居48年的感人事迹
在瑞金市叶坪乡脚陂村,提及48年如一日照顾邻居的谢秀英,都夸她心地善良,为人厚道;而提及因病致残、手脚变形、生活一直不能自理的杨龙南,人们在摇头叹惜之余,无不为他有一个好邻居而感到欣慰。48年就像一把带有刻度的尺子,标记着谢秀英日日夜夜的辛劳与苦楚,也丈量出这位女共产党员的爱心与善良。
一句“不忍心”引发的世纪守护
今年65岁的杨龙南有着一段不幸的遭遇。3岁时父亲病逝,15岁时,原本体格强壮的他手脚关节经常发麻、肿胀,多次医治无效,病情逐年加重。1962年,19岁的他下肢完全失去了知觉,双手关节也开始慢慢变形,从此躺在床上,生活无法自理。冷酷的现实使他想到了死,不顾母亲的苦苦哀求,接连三天三夜不喝一口水,不吃一粒饭,想以此了结自己的生命。
当时,住在他家隔壁的谢秀英听说杨龙南想绝食自杀的事,她急忙煮了碗香喷喷的鸡蛋挂面端到杨龙南床前,并一连几天陪着他,劝说他要坚强活下去:
“作为邻居,我不忍心看到你活活饿死呀!”、“每个人都会碰到困难,大家一起帮帮就过去了。”、“再难也得活着,活着就有希望”……
真情的开导,慢慢消融着杨龙南干涸求死的心,唤醒了他求生的渴望。从此,谢秀英也开始了日复一日的照顾生涯。屋漏偏逢连夜雨。杨龙南30岁时,母亲又因病去世,照顾杨龙南的重担一下子全落在了谢秀英的肩上。
一条坚定信念谱写的爱心颂歌
在常人看来,照顾残疾人是件又脏又累的事,亲人都不愿意做,更何况是一个跟自己非亲非故的人。谢秀英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村党员,用理想信念谱写了一曲爱心颂歌,竖起了一座人间丰碑。
为了避免杨龙南患上褥疮,谢秀英每隔几个小时就要帮他翻一次身,每两三天就要给他擦洗一次身体。天热时,杨龙南那双失去知觉的腿不时溃烂,会发出一股股恶臭,别人都躲得远远的,谢秀英却不怕,每天坚持给他清洗双腿,往往一洗就是一大把陈皮腐肉,她顾不上恶心,细心为他敷上药物。天冷时,谢秀英每天一早就到杨龙南家为他烧上火炉取暖,晚上还得常去查看,有好几个晚上杨龙南都滚落在地上冷得直打哆嗦,幸好谢秀英及时发现,避免了悲剧的发生。
为了不让杨龙南感到寂寞,谢秀英不辞辛劳先后从别人那借来他爱看的武侠章回小说500多部。同时为了方便杨龙南找自己,细心的谢秀英特意帮杨龙南在床头装了部电话,把自己的号码存在话机里,一遇到困难,他只要点电话上的重拨键就能找到她。
为了使杨龙南活得更有希望,2000年已经搬到圩镇住的谢秀英琢磨着在圩镇上租间房子给杨龙南找点事干。圩镇出租房子有很多,可一听说要给杨龙南住谁也不愿意,谢秀英急了,她说:“就是一条小猫小狗死在路上,大家都会难过,何况是一个人,你们就忍心看他砸死在自己的危房里,帮助杨龙南就是做善事,不要顾虑这么多。”功夫不负有心人,2002年,谢秀英如愿在圩镇上租了间屋子,赶紧把杨龙南接到了圩镇上居住,同时张罗着帮他开起了一间日常生活用品店,为杨龙南点亮了希望之火。
48年来,谢秀英尽心尽力,没有半句怨言地照顾着邻居,使整整卧床不起48年的杨龙南思维敏捷、情绪乐观。邻居们都说:“要不是谢秀英的照顾,杨龙南根本活不到现在!”
一个农村党员缔造的大爱神话
今年75岁的谢秀英是一个拥有52年党龄的老党员,从小就受到在革命队伍工作的叔父影响,经常帮叔父散发传单、转送文件、照料伤员。解放初期,谢秀英积极投身到新中国的建设中,1965年以前一直在原沙坪乡做农村基层工作,先后担任过乡村干部。如今,虽然在家务农,但她仍然坚守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信念,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党员先进性。
熟悉谢秀英的人都知道,她家里的生活也很艰难,最小的儿子因患脑炎落下了痴呆。48年来,她既要照顾小儿子,又要帮助杨龙南,还要操持家务,经常累得直不起腰。过度操劳严重损伤了她的身体,多次在照料杨龙南的过程中晕倒在地。亲戚朋友劝她先顾好自己再说,而她总说:“都是邻居,何况自己还是党员,再苦再累也得帮衬着他。”
献爱心一时容易,难能可贵的是一辈子献爱心。谢秀英的无言大爱感动着瑞金的每一个人,他们在为其执着精神感动的同时,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支持谢秀英的善举。市政府相关部门以最短时间给杨龙南办理了低保;住在对面的谢林生经常帮杨龙南到市里进货;隔壁的刘招娣每天一早就会为杨龙南送去一壶热开水;村民家里需要生活用品时都乐意到杨龙南店里购买;农闲时,附近乡邻常来陪杨龙南聊聊天、拉拉家常;几年来,先后有500多人为杨龙南捐款捐物……
脚陂村党支部书记杨福林说,有了谢秀英这个好典型,这一带的家风、民风都淳、都正,谢秀英就是一面镜子,照着大家的德行。当有人问及谢秀英48年来有什么感受时,她感慨地说:“作为一名党员,我永远不会后悔,只要杨龙南在,我就会一直守护下去。”
实实在在学习的老党员
黄兴珍同志是甘州区碱滩镇杨家庄村二社的一名老共产党员,今年73岁。2004年10月的一场车祸,使儿子截去了下肢,生活不能自理,儿媳因此弃子离家出走,家庭的重担压在了黄兴珍一个人的肩上,但他并没有被困难所压倒,依然积极参加支部组织的集中学习。
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之初,村支部考虑到他家里的实际情况,决定让村主任与他结对,帮助他学习。但他听说后,立即找到支部书记,谢绝了王书记的好意,要求与其他同志共同参加集中学习。并说:“我做为一名共产党员,是党组织在我困难的时候帮助了我,让我重新坚定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气,现在还能走得动,能参加支部的活动是我的光荣,我自己不识字,只有参加学习才能领会党的最新政策,还能看到一些非常好的片子(电教片)。况且现在从中央到地方都在认真地搞这一项活动,我不能在这件事上落伍,更不能因为我拉了支部的后腿……”几句朴实的话,体现了一位普通老共产党员的风采。
从学习开始后,黄兴珍每次都能按照支部安排的学习时间按时参加学习,从未因家里的事而耽误,尤其是看电教片《牛玉儒》、《任长霞》时,他热泪盈眶、自言自语地说:“党的好干部啊!”在他的带动下,全村党员积极投身到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大家都决心用实际行动来接受广大群众的检验。
我米有 我身边米有党员
扶人都要赔10万,吃不起饭的人给吃7000工作餐的捐款,你认为还有人去感动别人?自己编吧
党员身边的感人故事 党员感人故事大全(二)
党员身边的感人故事 党员感人故事大全(三)
生活中,难免会有令自己感动的事,但是,其中有一件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息……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上街去买东西,突然看见两个大人在一旁争吵。突然,那个叔叔的身边走来了一个小偷,那小偷贼眉鼠眼的,一看就知道他一定会干什么坏事情。果不其然,那个小偷偷走了那个叔叔身上的钱包。那个叔叔并没有察觉到自己的钱包被偷了,只是和那个阿姨一味地争吵着。一个梳着长发的只有五六岁的小女孩突然扑了上去,对那个正要溜走的小偷说:“叔叔,你怎么能偷别人的东西呀?”那个小偷推开了她,吼道:“走开点!小孩子别来烦我!”说着就要溜走,但是大人们围住了他,有人报警了。小女孩被他推到了一块利石旁,她的腿被利石划伤了,鲜血涌了出来。
一位大婶看见了,急忙跑过去,问小女孩:“小孩,你没事吧?”小女孩说:“我没事儿,阿姨。不要让叔叔的钱包丢失啊!”多么天真无知有多么善良可爱的小女孩啊!小偷偷了别人的东西逃还来不及呢,怎么会还给失主呢?这时候,警察来了,抓住了那个小偷,小偷只好乖乖地交出了钱包。小女孩接过钱包,还给了那个叔叔,并说:“叔叔,阿姨,以后不要吵了!”那个叔叔脸红了,不好意思地说:“嗯,谢谢你!”“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小女孩说完,消失在了街头。
望着那远去的身影,我的心触动了一下。啊,感动重临于我的心头。
刘奶奶是我的邻居,她是一位环卫工人。她虽然年纪很大了,但还是对工作尽心尽力、认真负责,不管冬天多么寒冷,她都是一如既往的工作。
记得有一次,我出去买完东西,走在回家的路上。天气非常寒冷,我虽然穿着厚厚的羽绒服,但一阵风吹过,还是让我感觉到了刺骨的寒冷。树叶已经掉光了,风一吹,吹得树响起来。地上的垃圾袋,被风一吹,飞到了天上去,在天上跳起了舞。我想:天这么冷,刘奶奶应该不会再出来工作了吧?可我一看路边,看到了一个人,她正是刘奶奶。她穿着工作服,拿着扫把,盯着地上的垃圾,把垃圾扫成一堆一堆的。风很大,吹在刘奶奶身上、脸上,她好像不知道似的,依旧认真的工作着,寒冷的天气丝毫没有阻挡她的工作。我走到刘奶奶身边,对她说:“刘奶奶,天很冷,你不要再工作了,回家休息吧。可刘奶奶却说:“孩子,风很大,你快回家吧,我一会儿就回去休息。”说完,刘奶奶又继续认真的打扫卫生,直到把所有垃圾扫干净为止。
正因为我们身边有这么多像刘奶奶一样认真负责的环卫工人,才使我们的城市变得这么干净、美丽。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要爱护环境,尊重环卫工人的劳动成果,才能使我们的城市变得更加美好。
党员身边的感人故事 党员感人故事大全(四)
中 国 梦 想 秀 栏 目 咨 询 热 线:〇 ⒈ 〇 ━ ⒌ 6 7 0 ━ 5 1 0 3
一。申办公证须知公民、
法人申请公证,应向公证处提出,并填
写公证申请表,申请人应向公证处提交下列材料。
二、代理人代为申请的代理人须提交委托人
的授权委托书证书,其他代理人须提交有代理权资格的证明(如监护人证明)。
三、需公证的文书(合同、章程、声明书、毕业证书等)。
四、与公证事项有关财产所有权证明(房产证、土地使用权证、发票等)。
五、与公证事项有关的其它证明材料 。!!!
这些东西通过加工是肯定,但前提是你也得有两把刷子,比如你能唱能跳,当然也要能登上台面,不然你光有故事没才艺,或者狗肉上不得宴席,就把你直接给PASS了,像达人秀卓君就是有真实背景,才艺还可以(不管是否有些作品是抄袭)毕竟背景是真的,能做到那种程度也算不错,当然就值得他们去包装设计。。。。还有好声音,就是背景再怎么怎么地,不能唱也一样PASS。梦想秀的的确确我看过后觉得里面包装后的成分很重,狠明显就能看出来。。。。。。。比如参赛人员的那些背景故事,真的让人很感动,但它的真实性却不那么有说服力。不想国外,国外的是真正有精彩的表演,现在中国梦想秀讲背景感人的元素太多了。。。。。。。
的确,电视节目这东东,就是为了收视率,为了钱,电视台大神们的超能力,会让假的变成真的,真的变成绝对的。!~!~
笑笑就行。开心就好。。对秀这个东西要保持良好的心态!~~!
看你本身是咋看的了~~ 越真的可能越假,但是真实的也大有人在。
是真的,你会为了录一期节目锯掉双腿吗?至于加工,你是吃面包还是吃面粉呢?干嘛不直接吃面粉,那是没加工过的
党员身边的感人故事 党员感人故事大全(五)
我爱你妈妈
中国有句古话:“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
小时候我听过一个故事名字叫“母爱如粥”,这篇文章里有这样一位母亲,她儿子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变成了植物人。从此母亲养成了一个习惯,她每天总是会利用一大部分时间来给儿子熬粥。她总是拣那种最长最大、颗粒饱满、质地晶莹、略带些翠青色的米粒,一颗一颗精心挑选。熬一罐粥,通常要花费两个半小时。她总是小心翼翼地把粥倒进一只花瓷碗里,一边摆着脑袋,一边对着粥吹气,吹到自己呼吸困难为止。粥凉了。她微笑着用汤匙喂给儿子吃。可是儿子闭着眼睛,漠然地拒绝了她。她并不生气,微笑如昔。二天,继续拣米——熬粥——吹冷;并且微笑着接受儿子的拒绝。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的手指已经变得粗糙而迟钝,她摇晃着的脑袋已经白发丛生,她的气力也大不如从前,往往是粥冷到一半时便已经上气不接下气。必须借助蒲扇来完成下一半的降温。可是她依然很小心地做好每个细节,精致而虔诚。可是这一切,儿子并没领情,依然以冷漠拒绝着她。她一直微笑着,始终没有落下一滴眼泪。种热情与冷漠的对峙,持续了八年零七十三天,在第八年零七十四天时,儿子突然睁开眼睛,不太清晰地说了声:“妈妈,我要喝粥。”她顿时泪如雨下——这是自从那次车祸,医生宣布他脑死亡之后,开口说的第一句话。医生曾对她说过,像他这种情况,只有十万分之一的机会。儿子那天喝到了久违了的母亲熬的粥。粥并不像他以前喝到的那么美味,由于火候没有控制好,粥有微微的糊味,而且还有咸咸的眼泪味道。可想而知,母亲是多么不平静。事到这里并没有结束。3个月之后,就在儿子完全可以生活自理之时,母亲突然昏迷。临走时,她握着儿子的手,笑容安详而从容。儿子清理遗物的时候,发现了一本母亲的病历,其实早在七年多以前,在儿子昏睡一年之后,不幸又一次降临了这个家庭——母亲被确诊为肝癌晚期。是什么信念可以支撑一位肝癌晚期的女人与病魔对抗了七年?医生说这是个奇迹。儿子深知,创造这些奇迹的正是——那可怜而尊贵、平凡却伟大的母爱!?
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无数次感动,下面再讲讲我和我妈妈的故事吧!
今天是“三八”节,是妇女的节日。我准备做一件让妈妈感动的事情,当礼物送给她。
下午,我们学校放假半天,我首先自觉完成了作业,妈妈回到家一看,我作业完成的好,高兴的说:“今天你表现的真好!”我默默的说:“还有更好的呢!”吃完晚饭,我端了一盆温水,放到妈妈的脚下,说:“妈妈你累了,让我帮你洗洗脚吧!”妈妈吃惊的不知说什么好,傻傻的坐在沙发上。我就像妈妈平时给我洗脚那样,认认真真的给妈妈洗完了脚,然后,我站起来对妈妈说:“这就是我送给你的节日礼物!妈妈感动的抱起我说:“这才是最珍贵的礼物!”
有一种爱,是世间最无私的爱;有一种付出,是世间最真诚的付出;有一种关怀,是世间最永久的关怀,那么这一定是母爱。
母爱像一首田园诗,幽远纯净,和雅清淡。?母爱像是一幅山水画,洗去铅华雕饰,留下清新自然。母爱象一首深情的歌,婉转悠扬,轻吟浅唱。?母爱是一阵和煦的风,吹去朔雪纷飞,带来春光无限。友情也许会褪色,誓言也许被遗忘,但亲情将永存人间。朝朝暮暮,春去秋来,我们的每一点进步,哪一个不是母亲心血的结晶?母爱是如此深厚、纯净,如越久越纯的美酒,让我们陶醉其中,而我们却浑然不知这是千年的佳酿。如果母亲的恩情今生今世是无以为报的话,如果冥冥中注定母亲必须要为儿女倾尽一生的爱,那么作为儿女的我们又该怎样做呢?我们无需作出惊天动地的事,哪怕就是一句温馨的问候;真诚的祝福;爱的眼神就能令他们心满意足。所以让我们常怀感恩之心,来回报我们伟大的母爱吧!?
什么故事啊?
亲人间最感人的,就是无私奉献。就算你们争吵,依旧会忍着气,为对方着想。
感人肺腑的母爱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这是个特困家庭。儿子刚上小学时,父亲去世了。娘儿俩相互搀扶着,用一堆黄土轻轻送走了父亲。
母亲没改嫁,含辛茹苦地拉扯着儿子。那时村里没通电,儿子每晚在油灯下书声朗朗、写写画画,母亲拿着针线,轻轻、细细地将母爱密密缝进儿子的衣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当一张张奖状覆盖了两面斑驳陆离的土墙时,儿子也像春天的翠竹,噌噌地往上长。望着高出自己半头的儿子,母亲眼角的皱纹张满了笑意。
当满山的树木泛出秋意时,儿子考上了县重点一中。母亲却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病,干不了农活,有时连饭都吃不饱。那时的一中,学生每月都得带30斤米交给食堂。儿知道母亲拿不出,便说:“娘,我要退学,帮你干农活。”母亲摸着儿的头,疼爱地说:“你有这份心,娘打心眼儿里高兴,但书是非读不可。放心,娘生你,就有法子养你。你先到学校报名,我随后就送米去。”儿固执地说不,母亲说快去,儿还是说不,母亲挥起粗糙的巴掌,结实地甩在儿脸上,这是16岁的儿第一次挨打……
儿终于上学去了,望着他远去的背影,母亲在默默沉思。
没多久,县一中的大食堂迎来了姗姗来迟的母亲,她一瘸一拐地挪进门,气喘吁吁地从肩上卸下一袋米。负责掌秤登记的熊师傅打开袋口,抓起一把米看了看,眉头就锁紧了,说:“你们这些做家长的,总喜欢占点小便宜。你看看,这里有早稻、中稻、晚稻,还有细米,简直把我们食堂当杂米桶了。”这位母亲臊红了脸,连说对不起。熊师傅见状,没再说什么,收了。母亲又掏出一个小布包,说:“大师傅,这是5元钱,我儿子这个月的生活费,麻烦您转给他。”熊师傅接过去,摇了摇,里面的硬币丁丁当当。他开玩笑说:“怎么,你在街上卖茶叶蛋?”母亲的脸又红了,支吾着道个谢,一瘸一拐地走了。
又一个月初,这位母亲背着一袋米走进食堂。熊师傅照例开袋看米,眉头又锁紧,还是杂色米。他想,是不是上次没给这位母亲交待清楚,便一字一顿地对她说:“不管什么米,我们都收。但品种要分开,千万不能混在一起,否则没法煮,煮出的饭也是夹生的。下次还这样,我就不收了。”母亲有些惶恐地请求道:“大师傅,我家的米都是这样的,怎么办?”熊师傅哭笑不得,反问道:“你家一亩田能种出百样米?真好笑。”遭此抢白,母亲不敢吱声,熊师傅也不再理她。
第三个月初,母亲又来了,熊师傅一看米,勃然大怒,用几乎失去理智的语气,毛辣辣地呵斥:“哎,我说你这个做妈的,怎么顽固不化呀?咋还是杂色米呢?你呀,今天是怎么背来的,还是怎样背回去!”
母亲似乎早有预料,双膝一弯,跪在熊师傅面前,两行热泪顺着凹陷无神的眼眶涌出:“大师傅,我跟您实说了吧,这米是我讨……讨饭得来的啊!”熊师傅大吃一惊,眼睛瞪得溜圆,半晌说不出话。
母亲坐在地上,挽起裤腿,露出一双僵硬变形的腿,肿大成梭形……母亲抹了一把泪,说:“我得了晚期风湿病,连走路都困难,更甭说种田了。儿子懂事,要退学帮我,被我一巴掌打到了学校……”
她又向熊师傅解释,她一直瞒着乡亲,更怕儿知道伤了他的自尊心。每天天蒙蒙亮,她就揣着空米袋,拄着棍子悄悄到十多里外的村子去讨饭,然后挨到天黑后才偷偷摸进村。她将讨来的米聚在一起,月初送到学校……母亲絮絮叨叨地说着,熊师傅早已潸然泪下。他扶起母亲,说:“好妈妈啊,我马上去告诉校长,要学校给你家捐款。”母亲慌不迭地摇着手,说:“别、别,如果儿子知道娘讨饭供他上学,就毁了他的自尊心。影响他读书可不好。大师傅的好意我领了,求你为我保密,切记切记!”
母亲走了,一瘸一拐。
校长最终知道了这件事,不动声色,以特困生的名义减免了儿子三年的学费与生活费。三年后,儿子以627分的成绩考进了清华大学。欢送毕业生那天,县一中锣鼓喧天,校长特意将母亲的儿子请上主席台,此生纳闷:考了高分的同学有好几个,为什么单单请我上台呢?更令人奇怪的是,台上还堆着三只鼓囊囊的蛇皮袋。此时,熊师傅上台讲了母亲讨米供儿上学的故事,台下鸦雀无声。校长指着三只蛇皮袋,情绪激昂地说:“这就是故事中的母亲讨得的三袋米,这是世上用金钱买不到的粮食。下面有请这位伟大的母亲上台。”
儿子疑惑地往后看,只见熊师傅扶着母亲正一步一步往台上挪。我们不知儿子那一刻在想什么,相信给他的那份震动绝不亚于惊涛骇浪。于是,人间最温暖的一幕亲情上演了,母子俩对视着,母亲的目光暖暖的、柔柔的,一绺儿有些花白的头发散乱地搭在额前,儿子猛扑上前,搂住她,嚎啕大哭:“娘啊,我的娘啊……”
就把妈妈对你的关心写出来啊,别人提供的就不真实啊。
以上内容是关于党员身边的感人故事和党员感人故事大全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