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50字 人与动物之间感人小故事50字

国学素材成语故事

人与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50字 人与动物之间感人小故事50字

统御万界围观:℉更新时间:09-01 13:02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人与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50字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人与动物之间感人小故事50字和人与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50字的精彩内容哦。

人与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50字 人与动物之间感人小故事50字

人与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50字 人与动物之间感人小故事50字(一)

大象救孩子

在泰国普吉岛,有一头大象在大浪中背起许多孩子,并逃到了安全地方。英国游客芭妮特说,海啸发生当天,当巨浪直扑普吉岛的时候,一头在海滩供游客拍照的大象成了人们的救命英雄。因为大象主人在千钧一发之际,把许多小孩都抱到象背上,大象于是背着他们逃离危险的海滩,最终成功脱险。

.巨蛇引路救妇女

在印尼亚齐省省会班达亚齐,一名女子在一条大蛇的指引下,抵达安全地点。26岁女子丽扎说,2004年12月26日,她住的村落被巨浪淹没,慌乱中人们纷纷逃命。这时,一名女邻居因为受了重伤,请丽扎带自己的一对双胞胎逃生,她于是背起了双胞胎。

在与急流搏斗时,她看见一条大蛇从左侧顺着洪流游去,她就跟大蛇一直游,结果抵达了安全的地方。事后,丽扎说:"很奇怪,当时见到大蛇,我并不感到惊慌。"而且,大蛇也没有咬她们。


蜥蜴的故事

一所房子要拆迁了,这家房子的主人在一面已经拆除了一半的墙中发现了一只被钉子穿身而过的蜥蜴。主人记起来这个钉子是自己为了挂结婚照片于20年前亲手钉到墙上的,没有想到却将一只生命钉中。可是最令人吃惊的是这只蜥蜴慢慢地动了起来,它还活着。

主人很惊奇。他仔细地坐在旁边细细地观察,看为何这只蜥蜴可以钉在墙上20年不死。经过几天的观察,主人发现了秘密:原来这只蜥蜴的同伴不断从四处找来食物喂它,而且一喂就是二十年!!

后记:这只蜥蜴被钉住了以后,可以说已经决定它这辈子“碌碌无为”,它既不能“升官”,也不能“发财”。而那些同伴还是义无反顾地去照顾它二十年,换作是人类,多少人可以做到?

黄鳝的故事

一个家庭主妇一次准备油炸几条黄鳝鱼作为晚餐上面的一道菜。她将买来的大小几条黄鳝鱼都放到水里,撒上盐巴(可以使鱼将肚子里面的脏物吐出来,鱼被撒盐的淡水泡过以后浑身痉挛,会不断的将肚子里面的东西吐出来)。

过了一会,等这些鱼将肚子里面的脏物吐得差不多了。开始一条一条地放到油锅里面去炸,被炸的黄鳝总是在油锅里面痛苦地挣扎着直到死亡。当炸到一条大黄鳝的时候,这条黄鳝并没有象别的黄鳝一样不停地挣扎,而是头冲下,尾朝上的一下立了起来。

家庭主妇被眼前的景象镇住了,她捞出了大黄鳝,切开了它的肚子,发现里面还有一只活崩乱跳的小黄鳝。


他是一个徒步的旅行者,有一天,他漫步在深山丛林中,突然有一块森林着了火,在火势蔓延的草丛中,他发现有一团团黑色的物体从劈劈啪啪从火中滚出,他仔细一看,原来那一团团的黑色物体,竟然是一团团蚂蚁,那一团团蚂蚁越滚越小,外面一层的蚂蚁在火焰的吞噬下,一只只被烧死,一层层被剥落,可里面的蚂蚁在外层的保护下,得以幸存。他被这一幕情景惊呆了,蚂蚁为了保存它们的种群,需要有何等的智慧和何等的牺牲精神啊!


185576545348524553456148355325535832566998088900558545885257268085054582856密码,看出来了没

人与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50字 人与动物之间感人小故事50字(二)

1,达芬奇画鸡蛋

达芬奇是意大利的一位著名画家,他在小的时候,有一天,教师拿出一个鸡蛋说:“请你画出两个一模一样的鸡蛋,能做到吗?”说完就走了。达芬奇想:鸡蛋有什么好画的,这又有何难呢?达芬奇从这边看,那边看,鸡蛋还是鸡蛋,但他怎么也画不出两个一模一样的鸡蛋。于是,他去问老师,首先,老师表扬了他认真观察,并告诉他别小看这一个鸡蛋,其实他是千万个鸡蛋从不同的角度看是不同的鸡蛋。达芬奇记住了这句话,不仅用手去画,而且用心灵去画,几十年之后,他终于成为了一个大画家。

2,怀素练字

怀素小时候家里很穷,年少时就出家当了和尚,诵经坐禅等佛事之余,他对练字产生了兴趣。因为买不起纸张,就找来一块木板和圆盘,涂上白漆书写。后来,怀素觉得漆板光滑,不易着墨, 就又在寺院附近的一块荒地,种植了一万多株的芭蕉树。芭蕉长大后,他摘下芭叶,铺在桌上,临帖挥毫。

由于怀素没日没夜的练字,老芭蕉叶剥光了,小叶又舍不得摘,于是想了个办法,乾脆带了笔墨站在芭蕉树前,对着鲜叶书写,就算太阳照得他如煎似熬;刺骨的北风冻得他手肤迸裂,他还是在所不顾,继续坚持不懈地练字。他写完一处,再写另一处,从未间断。这就是有名的怀素芭蕉练字。

他勤学精研;又用漆盘、漆板代纸,写至再三,盘板都穿,秃笔成冢,以“狂草”出名。“运笔迅速,如骤雨旋风,飞动圆转,随手万变,而法度具备”。前人评其狂草继承张旭又有新的发展,谓“以狂继颠”,并称“颠张醉素”。对后世影响也很大。怀素晚年草书趋于平淡。

他存世草书墨迹很多,著名的有《东陵圣母帖》、《论书帖》,是含有章草笔意的优秀作品;《苦笋帖》、《千字文》和《自叙帖》,均为狂草,笔势狂怪怒张,神彩飞舞,可以说是着力的佳作。

3,王献之练字

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自幼聪明好学,在书法上专工草书隶书,也善画画儿。他七八岁时始学书法,师承父亲。有一次,王羲之看献之正聚精会神地练习书法,便悄悄走到背后,突然伸手去抽献之手中的毛笔,献之握笔很牢,没被抽掉。父亲很高兴,夸赞道:“此儿后当复有大名。”小献之听后心中沾沾自喜。还有一次,羲之的一位朋友让献之在扇子上写字,献之挥笔便写,突然笔落扇上,把字污染了,小献之灵机一动,一只小牛栩栩如生于扇面上。再加上众人对献之书法绘画赞不绝口,小献之滋长了骄傲情绪。献之的父母看此情景,若有所思……

一天,小献之问母亲郗氏:“我只要再写上三年就行了吧?”妈妈摇摇头。“五年总行了吧?”妈妈又摇摇头。献之急了,冲着妈妈说:“那您说究竟要多长时间?”“你要记住,写完院里这18缸水,你的字才会有筋有骨,有血有肉,才会站得直立得稳。”献之一回头,原来父亲站在了他的背后。王献之心中不服,啥都没说,一咬牙又练了5年,把一大堆写好的字给父亲看,希望听到几句表扬的话。谁知,王羲之一张张掀过,一个劲地摇头。掀到一个“大”字,父亲现出了较满意的表情,随手在“大”字下填了一个点,然后把字稿全部退还给献之。

小献之心中仍然不服,又将全部习字抱给母亲看,并说:“我又练了5 年,并且是完全按照父亲的字样练的。您仔细看看,我和父亲的字还有什么不同?”母亲果然认真地看了3天,最后指着王羲之在“大”字下加的那个点儿,叹了口气说:“吾儿磨尽三缸水,惟有一点似羲之。”

献之听后泄气了,有气无力地说:“难啊!这样下去,啥时候才能有好结果呢?”母亲见他的骄气已经消尽了,就鼓励他说:“孩子,只要功夫深,就没有过不去的河、翻不过的山。你只要像这几年一样坚持不懈地练下去,就一定会达到目的的!”

献之听完后深受感动,又锲而不舍地练下去。功夫不负有心人,献之练字用尽了18大缸水,在书法上突飞猛进。后来,王献之的字也到了力透纸背、炉火纯青的程度,他的字和王羲之的字并列,被人们称为“二王”。

4,贝多芬童年

贝多芬的祖父与父亲都是宫廷歌手。在大部分时间里,他的父亲都喝得大醉,没有对家庭和气过一点,甚至连家人们是否有足够的吃穿都从未过问。起初,善良的祖父还能使这个家庭免受太多的苦;反过来,他最大的孙子的音乐才能也使老人感到莫大的欣慰。但是当小贝多芬只有四岁时,祖父就去世了。贝多芬的父亲常把孩子拽到键盘前,让他在那里艰苦地练上许多小时,每当弹错的时候就打他的耳光。邻居们常常听见这个小孩子由于疲倦和疼痛而抽泣着睡去。不久,一个没什么水平的旅行音乐家法伊弗尔来到这个市镇,被带到贝多芬家里。他和老贝多芬常常在外面一个小酒馆里喝酒到半夜,然后回家把小路德维希拖下床开始上课,这一课有时要上到天亮才算完。为了使他看上去象一个神童,父亲谎报了他的年龄,在他八岁时,把他带出去当做六岁的孩子开音乐会。但是天下哪有后天培养出来的神童,尽管费了很多事,老贝多芬始终没有能够把他的儿子造就成另一个年轻的莫扎特。与莫扎特相比,贝多芬的童年太不幸了。莫扎特在童年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练功时间是愉快而安静的,有着一个慈爱的父亲和一个被钟爱的姐姐;而贝多芬则不然,虽然他的演奏赢得了家乡人的尊敬,但世界性的旅行演出却远未象莫扎特那样引起世人的惊叹。

人与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50字 人与动物之间感人小故事50字(三)

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的,透过那一堆废墟的的间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势,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有些 象古人行跪拜礼,只是身体被压的变形了,看上去有些诡异。救援人员从废墟的空隙伸手进去确认了她已经死亡,又在冲着废墟喊了几声,用撬棍在在砖头上敲了几下,里面没有任何 回应。当人群走到下一个建筑物的时候,救援队长忽然往回跑,边跑变喊“快过来”。他又来到她的尸体前,费力的把手伸进女人的身子底下摸索,他摸了几下高声的喊“有人,有个 孩子 ,还活着”。

经过一番努力,人们小心的把挡着她的废墟清理开,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包在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3、4个月大,因为母亲身体庇护着,他毫发未伤,抱出 来的时候,他还安静的睡着,他熟睡的脸让所有在场的人感到很温暖。随行的医生过来解开被子准备做些检查,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医生下意识的看了下手机屏幕,发现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 爱你”,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却在这一刻落泪了,手机传递着,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泪了。


关于我母亲的一切


日本的 mother 绝对好看

只有十集


你好!

世上只有妈妈好 电影

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人与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50字 人与动物之间感人小故事50字(四)

有一位普通的红军叫做谢益先,过草地时,他分到了四斤干粮。在行军过程中,战士们看到了饿慌了的母子三人,小谢就瞒着队友,把自己的干粮袋给了他们,而他自己每天就吃些野菜、凉水充饥,最终,因体力不支,就这样走了。直到那母子三人来还这一只印着“谢”字的干粮袋时,部队的同志才明白了事情的原委……看了这个故事,心中无比的沉重啊!谢益先明明知道,在茫茫草地上,哪怕是一小袋粮食,都是救命的“宝贝”,意味着一个人的生命!但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还是毅然把自己的粮食给了那位母亲;每天,自己在饥饿中煎熬,也不愿连累队友;甚至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在询问那母子三人的情况,在得知“他们很好”的回答后,嘴角才带着微笑,离开了人世……他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情谊,对战友的深厚情谊,都深深地震撼了我,让我看到了那世世代代都令我们铭记在心中的“长征精神”。长征,对于我们新世纪的一代,或许已经太遥远了。我们未曾经历过这样的艰难困苦、这样的惊心动魄,但这段历史,还是带给我们无数的深思。种种永垂不朽的“长征精神”,值得我们去揣摩,去学习。当然,在新世纪,在我们学生中,这些“长征精神”,需要在学习中发扬,在校园中发扬,在做人处事中发扬,在一点一滴的成长道路上发扬,在为祖国的建设中发扬。我们要将这些精神融入到自己的血液中,让这些瑰宝,成为生命中的一部分,使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接班者。


长征时期,发生了一个又一个动人、感人的故事,我较为了解的一个故事叫《一袋干粮》。它讲述了一个13岁的小红军小兰在随部队一起前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却在过一座桥时为照顾一位伤员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粮掉入河中冲走了。她为了大家有足够的干粮吃,坚持没告诉他们。为了装成没事发生一样,她拔了许多野菜塞入挎包,塞得鼓鼓的。不久她的身体就不行了,在护士长发现她吃野菜和挎包中“干粮”的事后,大家才知道事情的真相,于是大家每人分了一点干粮给她,让她体会到了家的温暖……故事虽小,内涵不小。这些点点滴滴的细节,小故事却能够反映红军战士们的优秀品质——不怕苦、坚强、无私、热心……小兰,她只是一个13岁的小女孩,却有男孩一样坚强的意志;却知道体谅他人。在她没有粮食之际,她大可伸出双手向战友们要一些,她没有这么做,她选择沉默,不告诉任何人,自己吃苦,此刻,她脑海里想的只有战友的利益,而忽略了自己的困难;而对伤势严重的伤员们,她大可丢下他们,让他们自生自灭,可她没这么做,她细心照料一个伤员,没有怨言,没有后悔。一个小兰尚且如此,可想而知,我伟大的红军整支队伍的品质了。

参考资料:http://www.changdedj.net/cddj/223209656531550208/20060810/143344.html

人与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50字 人与动物之间感人小故事50字(五)

卢熙明的家在一个偏僻的山村,父母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卢熙明有一个小卢熙明三岁的弟弟.有一次卢熙明为了买女孩子们都有的花手绢,偷偷拿了父亲抽屉里5毛钱.父亲当天就发现钱少了,就让卢熙明们跪在墙边,拿着一根竹竿,让卢熙明们承认到底是谁偷的.卢熙明被当时的情景吓傻了,低着头不敢说话.父亲见卢熙明们都不承认,说那两个一起挨打.说完就扬起手里的竹竿,忽然弟弟抓住父亲的手大声说,爸,是卢熙明偷的,不是姐干的,你打卢熙明吧!父亲手里的竹竿无情地落在弟弟的背上,肩上,父亲气得喘不过气来,打完了坐在炕上骂道:"你现在就知道偷家里的,将来长大了还了得?卢熙明打死你这个不争气的." 当天晚上,卢熙明和母亲搂着满身是伤痕的弟弟,弟弟一滴眼泪都没掉.半夜里,卢熙明突然号啕大哭,弟弟用小手捂住卢熙明的嘴说,姐,你别哭,反正卢熙明也挨完打了.

卢熙明一直在恨自己当时没有勇气承认,事过多年,弟弟为了卢熙明挡竹竿的样子卢熙明仍然记忆犹新.那一年,弟弟8岁,卢熙明11岁.

弟弟中学毕业那年,考上了县里的重点高中.同时卢熙明也接到了省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那天晚上,父亲蹲在院子里一袋一袋地抽着旱烟,嘴里还叨咕着,俩娃都这么争气,真争气.母亲偷偷地抹着眼泪说争气有啥用啊,拿啥供啊?弟弟走到父亲面前说,爸,卢熙明不想念了,反正也念够了.父亲一巴掌打在弟弟的脸上,说,你咋就这么没出息?卢熙明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把你们姐俩供出来.说完转身出去挨家借钱.卢熙明抚摸着弟弟红肿的脸说,你得念下去,男娃不念书就一辈子走不出这穷山沟了.弟弟看着卢熙明,点点头.当时卢熙明已经决定放弃上学的机会了.

没想到第二天天还没亮,弟弟就偷偷带着几件破衣服和几个干巴馒头走了,在卢熙明枕边留下一个纸条:姐,你别愁了,考上大学不容易,卢熙明出去打工供你.弟.

卢熙明握着那张字条,趴在炕上,失声痛哭.那一年,弟弟17岁,卢熙明20岁.

卢熙明用父亲满村子借的钱和弟弟在工地里搬水泥挣的钱终于读到了大三.一天卢熙明正在寝室里看书,同学跑进来喊卢熙明,梅子,有个老乡在找你.怎么会有老乡找卢熙明呢?卢熙明走出去,远远地看见弟弟,穿着满身是水泥和沙子的工作服等卢熙明.卢熙明说,你咋和卢熙明同学说你是卢熙明老乡啊?

他笑着说,你看卢熙明穿的这样,说是你弟,你同学还不笑话你?

卢熙明鼻子一酸,眼泪就落了下来.卢熙明给弟弟拍打身上的尘土,哽咽着说你本来就是卢熙明弟,这辈子不管穿成啥样,卢熙明都不怕别人笑话.

他从兜里小心翼翼地掏出一个用手绢包着的蝴蝶发夹,在卢熙明头上比量着,说卢熙明看城里的姑娘都戴这个,就给你也买一个.卢熙明再也没有忍住,在大街上就抱着弟弟哭起来.那一年,弟弟20岁,卢熙明23岁.

卢熙明第一次领男朋友回家,看到家里掉了多少年的玻璃安上了,屋子里也收拾得一尘不染.男朋友走了以后卢熙明向母亲撒娇,卢熙明说妈,咋把家收拾得这么干净啊?母亲老了,笑起来脸上像一朵菊花,说这是你弟提早回来收拾的,你看他手上的口子没?是安玻璃时划的.

卢熙明进弟弟的小屋里,看到弟弟日渐消瘦的脸,心里很难过.他还是笑着说,你第一次带朋友回家,还是城里的大学生,不能让人家笑话咱家.

卢熙明给他的伤口上药,问他,疼不?

他说,不疼.卢熙明在工地上,石头把脚砸得肿得穿不了鞋,还干活儿呢……说到一半就把嘴闭上不说了.

卢熙明把脸转过去,哭了出来.那一年,弟弟23岁,卢熙明26岁.

卢熙明结婚以后,住在城里,几次和丈夫要把父母接来一起住,他们都不肯,说离开那村子就不知道干啥了.弟弟也不同意,说姐,你就全心照顾姐夫的爸妈吧,咱爸妈有卢熙明呢.

丈夫升上厂里的厂长,卢熙明和他商量把弟弟调上来管理修理部,没想到弟弟不肯,执意做了一个修理工.

一次弟弟登梯子修理电线,让电击了住进医院.卢熙明和丈夫去看他.卢熙明抚着他打着石膏的腿埋怨他,早让你当干部你不干,现在,摔成这样,要是不当工人能让你去干那活儿吗?

他一脸严肃地说,你咋不为卢熙明姐夫着想着想呢?他刚上来,卢熙明又没文化,直接就当官,给他造成啥影响啊?

丈夫感动得热泪盈眶,卢熙明也哭着说,弟啊,你没文化都是姐给你耽误了.他拉过卢熙明的手说,都过去了,还提它干啥?

那一年,弟弟26岁,卢熙明29岁.

弟弟30岁那年,才和一个本分的农村姑娘结了婚.在婚礼上,主持人问他,你最敬爱的人是谁,他想都没想就回答,卢熙明姐.

弟弟讲起了一个卢熙明都记不得的故事:卢熙明刚上小学的时候,学校在邻村,每天卢熙明和卢熙明姐都得走上一个小时才到家.有一天,卢熙明的手套丢了一只,卢熙明姐就把她的给卢熙明一只,她自己就戴一只手套走了那么远的路.回家以后,卢熙明姐的那只手冻得都拿不起筷子了.从那时候,卢熙明就发誓卢熙明这辈子一定要对卢熙明姐好.

台下一片掌声,宾客们都把目光转向卢熙明.

卢熙明说,卢熙明这一辈子最感谢的人是卢熙明弟.在卢熙明最应该高兴的时刻,卢熙明却止不住泪流满面


看来你是在姐弟恋了,你能确定那是爱吗?不管你是姐姐还是弟弟只要你们真心相爱就可以了。


姐弟恋

呵呵

赞 加油

以上内容是关于人与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50字和人与动物之间感人小故事50字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

标签:人与动物之间感人小故事50字

标题:人与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50字 人与动物之间感人小故事50字

链接:http://m.zhaichaow.cn/sucai/gushi/1256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