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和人的感人故事 大象和人的感人故事的电影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大象和人的感人故事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大象和人的感人故事的电影和大象和人的感人故事的精彩内容哦。
大象和人的感人故事 大象和人的感人故事的电影(一)
海啸中动物帮人的灵性故事
.大象救孩子
在泰国普吉岛,有一头大象在大浪中背起许多孩子,并逃到了安全地方。英国游客芭妮特说,海啸发生当天,当巨浪直扑普吉岛的时候,一头在海滩供游客拍照的大象成了人们的救命英雄。因为大象主人在千钧一发之际,把许多小孩都抱到象背上,大象于是背着他们逃离危险的海滩,最终成功脱险。
.巨蛇引路救妇女
在印尼亚齐省省会班达亚齐,一名女子在一条大蛇的指引下,抵达安全地点。26岁女子丽扎说,2004年12月26日,她住的村落被巨浪淹没,慌乱中人们纷纷逃命。这时,一名女邻居因为受了重伤,请丽扎带自己的一对双胞胎逃生,她于是背起了双胞胎。
在与急流搏斗时,她看见一条大蛇从左侧顺着洪流游去,她就跟大蛇一直游,结果抵达了安全的地方。事后,丽扎说:"很奇怪,当时见到大蛇,我并不感到惊慌。"而且,大蛇也没有咬她们。
发生在动物身上的感人故事!
他是一个医务工作者,用一只母白鼠做肿瘤实验,他给那只白鼠移植了癌细胞,过了几天,肿瘤在关在笼子里的白鼠的身上越长越大,可他惊讶地发现一个异常的景象,那只白鼠焦躁不安,随后痛苦地用嘴撕咬身上的肿瘤,并将咬下来的一块块肿瘤吞噬下去,伤口上血迹斑斑,几乎露骨。
又过了两天,他又发现那只白鼠产下了一窝晶莹透亮的小白鼠,那只母白鼠奄奄一息地带着不堪目睹的伤口,躺在笼子里,嗷嗷待哺的小鼠崽喝着母亲的乳汁,一天天长大,白鼠母亲的身体日渐销售,拖着只剩下皮包骨头的身子,在癌细胞无情的肆虐下,用无与伦比的顽强和神奇的意志,用自己身体里所有的能量化为生命的乳汁,喂养着这一窝鼠崽,终于有一天,母鼠永远倒在笼子里,没有了一丝呼吸,一群被喂养长大的小白鼠把它围在中间……
他一直都在观察这个奇异的现象,母鼠在产下鼠崽后,整整活了二十一天,他心里惊呼道:“二十一天,恰好是白鼠平时正常的哺乳期,此后,小白鼠就可以脱离母亲而独立生存了,这只母鼠在正常情况下,因移植了癌细胞在身体内,早就应当死亡了啊!”面对此情此景,面对这种伟大而悲壮的动物的母爱!他潸然泪下……
参考资料:http://wenwen.sogou.com/z/q905345956.htm?si=2
青蛙没地方可去,终于有一天有一次青蛙掉进土里,刚好大象经过,时间长了,有了感情:“我也爱你” ,”大象对青蛙说、、,大象把他带回家,青蛙想把他的心里话告诉大象、、, 其实大象也和青蛙有感情了 。 青蛙对大象说:“我爱你,把青蛙就上来了
大象和人的感人故事 大象和人的感人故事的电影(二)
我曾经听到过一件震撼人心的事,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中。
那是2007年的冬天,中国部分地区下了一场50年难一遇的大雪。高速公路交通警察官姜军平与往日一样正在处理一场因雪至路滑而导致追尾的交通事故。正在这时,一辆现代牌小轿车想脱缰的野马向姜军平冲去,不偏不倚的撞在了这位交警身上,毫无防备的姜军平倒在了血泊之中……姜军平被送往医院,昏迷不醒。医生说:“姜军平车祸后患下了轻微的脑震荡。”而姜军平仅6.7岁的儿子不知情,在他的爸爸病床前对记者们说道:“爸爸摔了一跤,他累了,在睡觉。你们快出去。”
听了这则故事,我十分感动。我也很自豪,在雪灾的狞笑声中,中国的一位尽忠职守的人民交警。我祝愿:姜军平早日恢复健康。
“姜军平”的三个字永远留在我的脑海中,我不会忘记,2008年的那一场雪,发生在我们身边许多震撼人心的时刻。
大象和人的感人故事 大象和人的感人故事的电影(三)
南京大屠杀指1937至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国在南京保卫战中失利、首都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沦陷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数月的大规模屠杀。其中日军战争罪行包括抢掠、强奸、对大量平民及战俘进行屠杀等。屠杀的规模、死伤人数等没有世界共同认可的数字,但一般认为死亡人数超过30万。
在中国,南京大屠杀往往是民族主义的重要关注点。而在日本,公众对南京大屠杀的认识存在着广泛不同的情绪及观点,尤其是日本部份极右份子,认为南京大屠杀是被夸大、甚至是凭空捏造的反日本外交工具,也有人认为否认南京大屠杀是历史修正主义、否认主义的表现。由于日本人对南京大屠杀的意见着广泛的分歧,因此视乎讲话者的观点,南京大屠杀可能被称为“南京大虐杀”、“南京虐杀”、及“南京事件”等。对南京大屠杀的认识,是中日外交及人民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之一。
而在欧美等西方国家,南京大屠杀一般英译为Nanjing Massacre(南京屠杀)或Rape of Nanjing(南京的洗劫、南京的强奸)等字眼,但总体上人民对其的认知往往远不如对纳粹的种族灭绝过程的认知。
亲历和目睹“南京大屠杀”的中国人和日本人尚健在的已经不可多得了,能作见证的人亦即将与时俱逝。但是,这个中国历史上空前的惨案还悬而未决,让我们活着的,尤其是作为这段历史的见证人的一代,有责任把“南京大屠杀”这件在第二次中日战争中最突出的惨绝人寰的日军罪行,彻底澄清,以对祖先,以儆子孙,更为“南京大屠杀”中死难的34万同胞伸冤。
日期与地点:在南京审判(1946年1月至1948年11月)时,亲历“南京大屠杀” ,曾任“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委员”的梅奇牧师(返美后任耶鲁大学驻校牧师)、贝德士教授(金陵大学历史教授,后任该校副校长,返美后任纽约联合神学院教授)及南京红十字会副会长等出庭作证。贝德士说∶“南京失陷后在两礼拜半到三礼拜的期间恐怖达于极点,从第六礼拜到第七礼拜的期间恐怖是严重的。”另外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司库和秘书金陵大学社会学教授史迈士也对南京审判法庭说∶“在最初的六个礼拜中,曾每天提出两次抗议。”于是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才有“在日军占领后最初六个星期内,南京及其附近被屠杀的平民和俘虏,总数20万人以上” 的裁定。据此,学者及一般人多沿用“南京大屠杀”只为期六个星期。“南京大屠杀”不只是六个星期,虽然这六个星期的屠杀最为严重。
如果我们需要确切说明“南京大屠杀”的最严重阶段,那应该是从1937年12月13日 南京沦陷至1938年2月5日,新任日本南京守备司令官天谷直次郎到任。两天后,日本上海派遣军总司令松井石根曾下令恢复南京秩序。尽管有松井上将和天谷少将的允诺,日军在南京的屠杀、奸淫、掠夺、放火并没有显著的改善。当时纳粹德国驻华大使馆政务秘书乔治·罗森于1938年2月10日自南京发往柏林外交部的电报还说∶“日本人在南京的恐怖统治已达无以复加的程度。”他于3月4日的电报更清楚地分析日本人暴行的情形∶“二月份及本月近几天南京及其周围的形势已有些稳定……日本人的暴行在数量上已有减少,但在性质上没有变化。”罗森还提到直到他动笔写信那一天(3月4日),南京还看不到一家中国商店。史迈士教授在其1938年出版的《南京战祸写真》中说,南京市区在1938年3月份,有许多大门还是封着的。再有蒋介石的德国顾问团团长法尔肯豪森,当时留在南京在德国大使馆工作,其遗稿中记有“一个日本兵于三月十九日在美国教会院内强奸一女孩”。上述留在南京的西洋人所报道的南京二三月的恐怖情形完全符合很多留京的中 国人所作之记述。南京失陷后未及逃出的野战救护处处长金诵盘及其科长蒋公谷两位医生于1938年2月15日搭美侨李格斯的汽车作南京陷后对市区的首次巡示,蒋氏于其《陷京三月记》有如下之记载∶“出新街口,经太平路,夫子庙,转中山路,沿途房舍,百不存一,……行人除敌兵外,绝对看不到另外的人,一片荒凉凄惨的景象,令我们不忍再看。”
<五月八月>
大象和人的感人故事 大象和人的感人故事的电影(四)
半个世纪的守护
——记共产党员谢秀英无私照顾残疾邻居48年的感人事迹
在瑞金市叶坪乡脚陂村,提及48年如一日照顾邻居的谢秀英,都夸她心地善良,为人厚道;而提及因病致残、手脚变形、生活一直不能自理的杨龙南,人们在摇头叹惜之余,无不为他有一个好邻居而感到欣慰。48年就像一把带有刻度的尺子,标记着谢秀英日日夜夜的辛劳与苦楚,也丈量出这位女共产党员的爱心与善良。
一句“不忍心”引发的世纪守护
今年65岁的杨龙南有着一段不幸的遭遇。3岁时父亲病逝,15岁时,原本体格强壮的他手脚关节经常发麻、肿胀,多次医治无效,病情逐年加重。1962年,19岁的他下肢完全失去了知觉,双手关节也开始慢慢变形,从此躺在床上,生活无法自理。冷酷的现实使他想到了死,不顾母亲的苦苦哀求,接连三天三夜不喝一口水,不吃一粒饭,想以此了结自己的生命。
当时,住在他家隔壁的谢秀英听说杨龙南想绝食自杀的事,她急忙煮了碗香喷喷的鸡蛋挂面端到杨龙南床前,并一连几天陪着他,劝说他要坚强活下去:
“作为邻居,我不忍心看到你活活饿死呀!”、“每个人都会碰到困难,大家一起帮帮就过去了。”、“再难也得活着,活着就有希望”……
真情的开导,慢慢消融着杨龙南干涸求死的心,唤醒了他求生的渴望。从此,谢秀英也开始了日复一日的照顾生涯。屋漏偏逢连夜雨。杨龙南30岁时,母亲又因病去世,照顾杨龙南的重担一下子全落在了谢秀英的肩上。
一条坚定信念谱写的爱心颂歌
在常人看来,照顾残疾人是件又脏又累的事,亲人都不愿意做,更何况是一个跟自己非亲非故的人。谢秀英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村党员,用理想信念谱写了一曲爱心颂歌,竖起了一座人间丰碑。
为了避免杨龙南患上褥疮,谢秀英每隔几个小时就要帮他翻一次身,每两三天就要给他擦洗一次身体。天热时,杨龙南那双失去知觉的腿不时溃烂,会发出一股股恶臭,别人都躲得远远的,谢秀英却不怕,每天坚持给他清洗双腿,往往一洗就是一大把陈皮腐肉,她顾不上恶心,细心为他敷上药物。天冷时,谢秀英每天一早就到杨龙南家为他烧上火炉取暖,晚上还得常去查看,有好几个晚上杨龙南都滚落在地上冷得直打哆嗦,幸好谢秀英及时发现,避免了悲剧的发生。
为了不让杨龙南感到寂寞,谢秀英不辞辛劳先后从别人那借来他爱看的武侠章回小说500多部。同时为了方便杨龙南找自己,细心的谢秀英特意帮杨龙南在床头装了部电话,把自己的号码存在话机里,一遇到困难,他只要点电话上的重拨键就能找到她。
为了使杨龙南活得更有希望,2000年已经搬到圩镇住的谢秀英琢磨着在圩镇上租间房子给杨龙南找点事干。圩镇出租房子有很多,可一听说要给杨龙南住谁也不愿意,谢秀英急了,她说:“就是一条小猫小狗死在路上,大家都会难过,何况是一个人,你们就忍心看他砸死在自己的危房里,帮助杨龙南就是做善事,不要顾虑这么多。”功夫不负有心人,2002年,谢秀英如愿在圩镇上租了间屋子,赶紧把杨龙南接到了圩镇上居住,同时张罗着帮他开起了一间日常生活用品店,为杨龙南点亮了希望之火。
48年来,谢秀英尽心尽力,没有半句怨言地照顾着邻居,使整整卧床不起48年的杨龙南思维敏捷、情绪乐观。邻居们都说:“要不是谢秀英的照顾,杨龙南根本活不到现在!”
一个农村党员缔造的大爱神话
今年75岁的谢秀英是一个拥有52年党龄的老党员,从小就受到在革命队伍工作的叔父影响,经常帮叔父散发传单、转送文件、照料伤员。解放初期,谢秀英积极投身到新中国的建设中,1965年以前一直在原沙坪乡做农村基层工作,先后担任过乡村干部。如今,虽然在家务农,但她仍然坚守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信念,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党员先进性。
熟悉谢秀英的人都知道,她家里的生活也很艰难,最小的儿子因患脑炎落下了痴呆。48年来,她既要照顾小儿子,又要帮助杨龙南,还要操持家务,经常累得直不起腰。过度操劳严重损伤了她的身体,多次在照料杨龙南的过程中晕倒在地。亲戚朋友劝她先顾好自己再说,而她总说:“都是邻居,何况自己还是党员,再苦再累也得帮衬着他。”
献爱心一时容易,难能可贵的是一辈子献爱心。谢秀英的无言大爱感动着瑞金的每一个人,他们在为其执着精神感动的同时,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支持谢秀英的善举。市政府相关部门以最短时间给杨龙南办理了低保;住在对面的谢林生经常帮杨龙南到市里进货;隔壁的刘招娣每天一早就会为杨龙南送去一壶热开水;村民家里需要生活用品时都乐意到杨龙南店里购买;农闲时,附近乡邻常来陪杨龙南聊聊天、拉拉家常;几年来,先后有500多人为杨龙南捐款捐物……
脚陂村党支部书记杨福林说,有了谢秀英这个好典型,这一带的家风、民风都淳、都正,谢秀英就是一面镜子,照着大家的德行。当有人问及谢秀英48年来有什么感受时,她感慨地说:“作为一名党员,我永远不会后悔,只要杨龙南在,我就会一直守护下去。”
实实在在学习的老党员
黄兴珍同志是甘州区碱滩镇杨家庄村二社的一名老共产党员,今年73岁。2004年10月的一场车祸,使儿子截去了下肢,生活不能自理,儿媳因此弃子离家出走,家庭的重担压在了黄兴珍一个人的肩上,但他并没有被困难所压倒,依然积极参加支部组织的集中学习。
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之初,村支部考虑到他家里的实际情况,决定让村主任与他结对,帮助他学习。但他听说后,立即找到支部书记,谢绝了王书记的好意,要求与其他同志共同参加集中学习。并说:“我做为一名共产党员,是党组织在我困难的时候帮助了我,让我重新坚定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气,现在还能走得动,能参加支部的活动是我的光荣,我自己不识字,只有参加学习才能领会党的最新政策,还能看到一些非常好的片子(电教片)。况且现在从中央到地方都在认真地搞这一项活动,我不能在这件事上落伍,更不能因为我拉了支部的后腿……”几句朴实的话,体现了一位普通老共产党员的风采。
从学习开始后,黄兴珍每次都能按照支部安排的学习时间按时参加学习,从未因家里的事而耽误,尤其是看电教片《牛玉儒》、《任长霞》时,他热泪盈眶、自言自语地说:“党的好干部啊!”在他的带动下,全村党员积极投身到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大家都决心用实际行动来接受广大群众的检验。
我米有 我身边米有党员
扶人都要赔10万,吃不起饭的人给吃7000工作餐的捐款,你认为还有人去感动别人?自己编吧
大象和人的感人故事 大象和人的感人故事的电影(五)
一个非常甯静而美丽的小城,有一对非常恩爱的恋人,他们每天都去海边看日出,晚上去海边送夕阳,每个见过他们的人都向他们投来羡慕的目光。 可是有一天,在一场车祸中,女孩不幸受了重伤,她静静地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几天几夜都没有醒过来。白天,男孩就守在床前不停地呼唤毫无知觉的恋人;晚上,他就跑到小城的教堂裏向上帝祷告,他已经哭干了眼泪。 一个月过去了,女孩仍然昏睡著,而男孩早已憔悴不堪了,但他仍苦苦地支撑著。终于有一天,上帝被这个痴情的男孩感动了。于是他决定给这个执著的男孩一个例外。上帝问他:“你愿意用自己的生命作为交换吗?” 男孩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愿意!”上帝说:“那好吧,我可以让你的恋人很快醒过来,但你要答应化作三年的蜻蜓,你愿意吗?” 男孩听了,还是坚定地回答道:“我愿意!” 天亮了,男孩已经变成了一只漂亮的蜻蜓,他告别了上帝便匆匆地飞到了医院。女孩真的醒了,而且她还在跟身旁的一位医生交谈著什麽,可惜他听不到。几天后,女孩便康复出院了,但是她并不快乐。她四处打听著男孩的下落但没有人知道男孩究竟去了哪裏。女孩整天不停地寻找著,然而早已化身成蜻蜓的男孩却无时无刻不围绕在她身边,只是他不会呼喊,不会拥抱,他只能默默地承受著她的视而不见。夏天过去了,秋天的凉风吹落了树叶,蜻蜓不得不离开这裏去温暖的南方过冬。于是他最后一次飞落在女孩的肩上。他想用自己的翅膀抚摸她的脸,用细小的嘴来亲吻她的额头,然而他弱小的身体还是不足以被她发现。 转眼间,春天来了,蜻蜓迫不及待地飞回来寻找自己的恋人。然而,她那熟悉的身影旁站著一个高大而英俊的男人,那一刹那,蜻蜓几乎快从半空中坠落下来。人们讲起车祸后女孩病得多麽的严重,描述著那名男医生有多麽的善良,还描述著他们的爱情有多麽的理所当然,当然也描述了女孩已经快乐如从前。蜻蜓伤心极了,在接下来的几天中,他常常会看到那个男人带著自己的恋人在海边看日出,晚上又在海边看日落,而他自己除了偶尔能停落在她的肩上以外,什麽也做不了。蜻蜓才发现他是多余的~! 这一年的夏天特别长,蜻蜓每天痛苦地低飞著,他已经没有勇气接近自己昔日的恋人。她和那男人之间的喃喃细语,他和她快乐的笑声,都令他窒息。 第三年的夏天,蜻蜓已不再常常去看望自己的恋人了。她的肩被男医生轻拥著,脸被男医生轻轻地吻著,根本没有时间去留意一只伤心的蜻蜓,更没有心情去怀念过去。 上帝约定的三年期限很快就要到了。就在最后一天,蜻蜓昔日的恋人跟那个男医生举行了婚礼。 蜻蜓悄悄地飞进教堂,落在上帝的肩膀上,他听到下面的恋人对上帝发誓说:我愿意! 他看著那个男医生把戒指戴到昔日恋人的手上,然后看著他们甜蜜地亲吻著。 蜻蜓流下了伤心的泪水。 上帝叹息著:“你后悔了吗?”蜻蜓擦干了眼泪:“没有!”上帝又带著一 丝愉悦说:“那麽,明天你就可以变回你自己了。” 蜻蜓摇了摇头:“就让我做 一辈子蜻蜓吧……” 有些缘分是注定要失去的,有些缘分是永远不会有好结果的。爱一个人不一定要拥有,但拥有一个人就一定要好好去爱他。
高中就别谈了~~
你好!
《高二不能谈恋爱》
《天使街13号》
《一年三班恶男军团》
……………………
新浪读书网有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
以上内容是关于大象和人的感人故事和大象和人的感人故事的电影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