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传说故事 讲羌族的传统故事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羌族传说故事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讲羌族的传统故事和羌族传说故事的精彩内容哦。
羌族传说故事 讲羌族的传统故事(一)
羌族的民间文学,《羌戈大战》与《木姐珠与斗安珠》。
羌族民间还有神话传说《洪水潮天》、《九顶山的来历》、《人的由来》(《雅呷确呷·丹巴协惹》)、《蒙格西送火》、《大地的形状为什么不同》、《白石神》(与《猎人海力布》情节很相似)、《粮食的来历和丢失》、《山沟和平坝的形成》等,寓言故事《小鸡报仇》、《荞子和麦子》等,人物传说《黑虎将军》、《打蟒英雄苏蟒达》、《阿巴格基》等,幻想故事《普格错降雨》、《咩咩格兜吉物》、《木巴奈何不得五兄弟》等,地方传说《萝卜寨的传说》、《禹背岭》等,动植物传说《豹子出世》、《若摆求婚》等,民间工艺传说《口弦的传说》、《羌笛的来历》等,风俗传说《尕尔补洞》、《羌族碉房为什么修三层》等,宗教传说《端公戏道士》、《释比成仙》等,民间降妖故事《牟和热》等,此外,羌族还有诸如《萨朗姐》、《玉花姑娘》、《木依和格基》、《“衍经足”和“眼睛足”》、《后悔的火鸡》等民间传说故事。
希望能帮助到你
吃草鞋 黑虎羌寨的黑虎将军不但足智多谋、英勇善战、善于调兵遣将,而且十分好胜幽默,爱开玩笑。据说这里还有这样一个故事流传在黑虎羌寨的群众中。 说的是黑虎将军有一次进城,去馆子里吃饭,馆子里的“吆师”(跑堂官儿兼厨师)见他是一个从高山上下来的羌民,以为老实,可以取取乐,便玩笑着:“老弟,你今天来迟了,老大没得了,只有老二(剩饭剩菜)陪客!” 黑虎将军听见只有陈饭菜,他并没有生气,而是心平气和地说:“随便弄一点就可以了!管他老大老二?” “吆师”故意跟他开玩笑,没有给他热陈饭菜,而是把肩膀上的抹布用刀切碎,装在碗里,给他端来,并且大声吆喝着:“随便来了!” 黑虎将军看见“吆师”端来的东西黑糊糊,看不清楚真面目,不知道是什么?仔细一看,傻了眼,净是布巾巾,哪里是能够吃的东西呢?本来想发火,但是看见吆师笑吟吟的样子。常言道:“伸手不打笑脸的人,”于是黑虎将军忍着火说:“哎呀,我是请师傅给热一点吃的就可以了。你咋把这个给端来了?” “吆师”笑着说:“你不是说要随便吗?只有这个东西一天到晚跟随着我,使用起来很方便。不知是你说错了,还是我听错了?对不起,对不起,我马上弄,马上弄。” 黑虎将军回到寨里后,想起曾经被吆师玩笑过,便决定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同样跟他开个玩笑。 黑虎将军让聪明贤惠的妻子用高山上的六棱葱(一尺左右长,六个棱子,有家葱的气味,是可以吃的野葱。)晒干后打一双草鞋,然后同样用马莲草打几双草鞋。 有一天,黑虎将军肩膀上搭着几双草鞋来到那个馆子。 同样是那个吆师接待他,吆师一看见他的来到,非常高兴地吆喝着:“来了!老弟,今天吃点啥子?老大老二都有!” 黑虎将军笑着说:“哎呀!我今天没有带钱,吃不起馆子,请你帮我把这双草鞋切了炒熟来吃。” “吆师”觉得非常奇怪,他从来没有见过草鞋可以炒着吃,不相信地走到黑虎将军面前,仔仔细细的看他肩膀上的那些草鞋,他看来看去,一点也没有看出什么破绽,它们与平常的草鞋没什么两样。他想:“既然遇着了怪人,就不妨开开玩笑。炒就炒,看你怎么把草鞋吞下去?吃不下去,看你怎样交代?”于是笑嘻嘻地说:“我保证炒熟,但是,老弟,你必须把它吃下去哦!” 黑虎将军高兴的点头说:“保证吃完,麻烦你给多放一点油盐。”于是把六棱葱草鞋递给了“吆师”。 “吆师”乐呵呵的非常麻利地就把那双草鞋炒熟端到黑虎将军面前。 黑虎将军要了二两酒,慢慢品着,并且吃得津津有味。 “吆师”见黑虎将军吃得津津有味,看得目瞪口呆不相信的说:“真的那么香?” 黑虎将军非常认真地说:“来来来,拿双筷子来,亲自尝一口,看是不是很香?保证你吃了头口,想吃二口。” “吆师”想弄个明白,便拿了筷子,夹了一根碗里快要吃完的六棱葱送到嘴里,一尝,果然清香爽口,非常好吃。 黑虎将军望着他高兴地说:“怎么样,我没有哄你吧?好吃不?” “吆师”眉开眼笑地说:“硬是好吃,你这草鞋是啥子草做的?嗨!长了这么大从来没有听说过草鞋还可以吃,这回硬是大开眼界,一饱口福。”他本来想再吃一筷子,但是碗里早已没有了。 黑虎将军见“吆师”终于上当,骗他说:“我们寨子里的这种草鞋,自古以来就是这样的,如果脚上没有鞋穿,可以当鞋,如果肚子饿了,还可以当饭菜。” “吆师”听见后不时地盯着黑虎将军肩膀上另外几双草鞋,一是想再看个究竟,二是希望能够再尝尝这草鞋的味道。 黑虎将军见火候到了说:“这样吧,我今天身上没的钱了,干脆我把这些草鞋便宜点卖给你。” “吆师”有些高兴,但是又怕价钱太高犹豫着说:“便宜,那你说多少呢?” 黑虎将军本来只希望跟他开开玩笑于是笑着爽快地说:“既然我们是朋友,也不是一天两天的熟人了。你说,随便你给多少都行。” “吆师”想:既然这么香、这么好吃,如果炒熟拿来卖钱肯定有客人爱吃。也非常爽快地拿出一些钱买下了黑虎将军肩膀上的草鞋。 等黑虎将军离开后,“吆师”迫不及待地弄了一双草鞋洗净、切碎、炒熟,结果马莲草草鞋哪里能够吃?不但嚼不动,而且有些苦涩味儿。 “吆师”端出来交给别人尝,别人看了后笑话他说:“变牛了,怎么会吃草?” “吆师”才知道上了当,同时明白黑虎将军暗中不但骂他是牛,而且暗示他聪明反被聪明误。从此以后,“吆师”再也不敢耍弄黑虎将军,同时也不敢任意捉弄人。因为“吆师”更加明白了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的道理。
神话包括了开天辟地神话、人类起源神话、自然及其变化神话、动植物神话、洪水和干旱神话、文化起源神话、神性英雄神话等内容,著名的有《开天辟地》、《夏禹王治水》、《蒙格瑟送火》、《黑虎将军》、《苏蟒达》、《汪特的故事》等。羌族民间故事包括幻想故事、反帝故事、动植物故事、生活故事、机智人物故事、反抗、斗争争取自由、和平、幸福等故事。主要有《仙女下凡配孝子》、《咩咩格兜吉》、《撂官岩》、《金砖岩》、《金鸭子》、《等鬼的涉古》、《毒药王》、《小号兵》、《参加红军》、《找红军》、《比黄连还苦的药夫子》、《羌寨怒火》等。羌族长篇叙事诗大多是“释比”诵唱的经典,有120多部,1000多种类。最著名的有《木姐珠与斗安珠》、《羌戈大战》等。
你们猜“玉皇大帝”和“观世音菩萨”,谁贵谁轻呢?答:观世音菩萨贵。因玉皇大帝(也叫天帝,即是天,还在六道轮回之内,尚未跳脱三界),而观世音菩萨(很至高无上的果位,是在六道轮回之外,已超越三界的)所以观世音菩萨更贵,是天帝(天人道的帝释天,与基督教上帝在同一个级别上,即是玉皇大帝)的上级。天帝见观世音菩萨,皆要诚心礼拜,叩头顶礼。(你不信的话,去找阴律无情书上查,可是写得清楚楚的)。要知道天帝(即是天,天乃六道轮回内)虽是三界之内的王帝,三界之内的老大。但终究尚未跳脱三界,也有堕入无间地狱的可能性。因地藏经记载,无间地狱之所以叫做无间地狱,之四原因:无伦男女、种族、年龄、贵贱、或龙、或神、或天(天指的是玉皇大帝,也叫天帝)、或鬼,一旦堕入这地狱,都是同样的受苦,所以叫做无间。你仔细看,有说过佛、菩萨也堕入无间地狱的可能性吗?因佛、菩萨是很至高无上的果位,在三界之外,命亦是极贵无比,又不会造作任何罪业,即永不打入无间地狱的。要知道不但观世音菩萨比天帝命贵的,连三界之外的一切佛、一切菩萨,皆都比天帝命贵的。如:观世音、文殊、普贤、地藏菩萨及其他所有佛,所有菩萨,皆都比天帝大的,知道吗?
女娲造人、女娲补天、神农尝百草、哪吒闹海、西游记、精卫填海。
羌族传说故事 讲羌族的传统故事(二)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古老的黄河是一匹很难驯服的野马,它任意奔流,好像一个龇牙咧嘴的怪物,日夜怒吼,滔滔不息,吞噬着万顷良田。咬啮着千万重山,黄河两岸的回汉人民只能在山尖、沟底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 那时候,宁夏不是一马平川的塞上平原,而是青山重叠,沟壑纵横,没有一块平坦坦的田地,也没有一块田能灌上黄河水。 传说,牛首山上住着几户回回和汉人,他们人老几辈在山底挑水,在山头上种地。老老小小忙个不停,却吃不饱,穿不暧,天长日久,谁也 受不了这种折磨。 有一年,一个七十开外的老回回,名叫尔德,在山上开了一个瓜果园,种了些黄瓜。他每天起早贪黑,到黄河里去挑水浇黄瓜,肩膀压肿了,脚底起皮了,精心地务育着黄瓜,黄长得又嫩又甜。 这一天尔德老汉累了,躺在菜园门上睡着了。 他刚睡熟,就梦见天空飘来一朵白云,渐渐地,那白云变成了一个白胡子阿訇,抖动着银色的胡须,对尔德老说:“今天有两场大风,你要注意。中午是一场黄风,能把黄瓜吹蔫;后晌有一场黑风,能使黄瓜蒂落。不管有多大的风,你都不要把黄瓜摘下来。 尔德老汉惊醒一看,不见了白胡子阿訇,却见北面黄风弥天盖地,霎时刮到牛首山来了。尔德老汉细细瞅着黄瓜,果然一个个蔫了,他心里非常难过,一年的血汗白费了,可一想起白胡子阿訇的话,就没有动。 到了后晌,一股黑风过,吹得山摇地动,树叶落下一层又一层。尔德老汉一看,黄瓜快要落地,他气得摘掉了一个又蔫又小的黄瓜使劲扔进了黄河。黄河马上断了一条线。像神仙用刀切过一样,清清楚楚地看见了河底,尔德老汉往下猛扑时,河水“哗”地一下又并拢了。老汉又累又饿,坐在河岸上,眨眨眼睛,金花乱舞,晕晕昏昏啥也不知道了。 这时,尔德老汉又听见那位白胡子阿訇说“这黄瓜就是征服黄河的钥匙,它可以叫黄河断流,也可叫黄河听人的话。可现在黄河叫黄风和黑风这两个伊比利斯折腾苦了。你不能心急,要耐心,要下更大的工夫。明年,你再种一园子黄瓜,黄瓜熟了的时候,你拣最大的一个扔进黄河里。那时,你走进河底洞里,珠宝由你挑,粮种由你拿,还有一把宝剑可以斩龙杀妖,驯服黄河,你指哪里,黄河水就流向哪里。” 第二年,勤劳的尔德老汉又种了一园子黄瓜,他不怕路远,不惜流汗,从黄河里挑水浇瓜。工夫不负苦心人,最后,园子里结了一个三尺长的黄瓜,长得像一把钥匙。老汉高兴地日夜睡在瓜园里,一直等到瓜熟。 这一天,天气晴得没一点子云彩。尔德老汉把那三尺长的黄瓜摘下来,念了个“太斯米”,扔进黄河里。这时只听黄河一声咆哮,裂开了一条长缝河底的石头都看得清清楚楚。尔德老汉下到河底,见靠着河岸有个洞,洞里珍珠玛瑙应有尽有。老汉拿了些,刚往出走时,听得一阵暴风狂吼,一时河面上波涛滚滚,一浪高过一浪。尔德老汉拿起宝剑向那黑旋风和黄旋风左右猛劈几十剑。一会儿,黑风和黄风吹出天边去了。 这时,黄河的断缝渐渐地合严。尔德老汉想起白胡子阿訇的嘱咐,这宝剑可以征服黄河,他心里豁亮了,心想:我要叫黄河填满沟壕,淤平山梁。老汉手持两把宝剑,向黄河猛劈下去,黄河的水马上不流了,好像前面堵了一道长城,只是节节升高,远远地看去真怕人。 三天以后,南至六盘山,西至贺兰山,到处都是水,只留下几个山尖尖。尔德老汉这才抽出宝剑,叫黄河水向前流去。 从此以后,山大沟深的宁夏,变成了一马平川,居住在黄河两岸的回汉人民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开渠造田,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传说河伯是鱼尾人身,头发是银白色的,眼睛和鳞片是流光溢彩的琉璃色。虽然他是男性,但是长得却异常俊美,身上有淡淡的水香,看上去只有不到20岁(据查,上古神看起来的年龄都不超过30岁)。
所有的神都是伏羲和女娲造的,而且据说伏羲对“冯夷”这件作品还是很满意的。后来,冯夷在黄河中寂寞,忽然听到美妙的琴声,就循声而去,到了洛水,看到了被洛阳风景吸引而来的宓妃。冯夷觉得她长得异常漂亮,便看得入神。半晌,琴声戛然而止,有一男神到了宓妃身旁,宓妃很厌恶他。(那个男神就是帝俊最小的儿子九隆,因为伏羲的每个女儿都嫁给了帝俊的儿子,所以宓妃嫁给九隆被认为是理所应当的,但是却不知什么原因,宓妃很讨厌他)宓妃刚才的好心情有被九隆给搅了,她转身就跑,九隆紧追不舍。冯夷见状发动大水,九隆和宓妃就一起掉进水里了。九隆抓着宓妃,不停地问:“这就是你想要的吗?”宓妃只觉得很喜欢这洪水,似乎想把这人淹死。冯夷把宓妃从九隆手里抢了出来,带到了河底的住所。
到了河底,宓妃虽然暂时不会再被九隆烦了,但是被冯夷带到这河底不让出去,也煞是无聊,便在终日拨琴派遣愁闷。冯夷自然是很高兴,对宓妃也很好,总想逗她开心。可是宓妃觉得,总呆在河底也太无聊了,出去又有烦人的九隆,所以一时心情不会好转。一段时间(要按人间的时间算的话大概是几百年)过去了,宓妃已经有些喜欢冯夷了,觉得他就象哥哥一样。一天,宓妃与冯夷开玩笑,说要结为夫妻,笑过后又觉得这主意不错,这样九隆就再也不会烦宓妃了。
伏羲知道冯夷和宓妃结为夫妻的事后,并不高兴,不满自己最爱的女儿嫁给一个地位比帝俊儿子低一些的冯夷,尽管这样,伏羲还是很宠宓妃,但是对冯夷的态度就不只是“一件满意的作品”了……
又过了很长的一段时间,他与宓妃总是更像兄妹而不是夫妻,冯夷总是被其它的漂亮女神吸引,总留下宓妃一个人。宓妃渐渐又觉得愁闷寂寞了。
一天,宓妃见到了大羿(传说是帝俊自己造的儿子,后羿是大羿的后裔),虽然大羿是半神,但也长得风流倜傥。宓妃便一见倾心,跟着大羿去玩了。冯夷发现后,非常生气,立刻化做狂龙,追了过去。追上他们后又化做人形,冷笑着向大羿挑衅。大羿拿出帝俊送给他的神弓,射向冯夷,射到了冯夷的左眼,冯夷的左眼立即变浅了。冯夷依旧冷笑着,一步一步走远了。宓妃责备大羿不该伤他伤那么重,随后就化做流水顺着黄河走了。
表面上冯夷在冷笑,但左眼上的灵气散掉了一些,再加上宓妃的缘故,心里留下了伤痛。脾气变得有些暴躁。使得宓妃也不敢轻易靠近他了。从此,黄河流域洪水泛滥不断。
由于河水淹没了太多村庄,伏羲要处置冯夷,宓妃的姐姐们劝冯夷无效后,也劝宓妃放弃他。不过不知是什么原因,宓妃不想放弃他,表面上两人在一起已经没有太多的笑容,但内心深处还是牵挂着对方的。由于自己女儿的关系、还有椒图有代价的求情(椒图是帝俊的四皇子)、还有和帝俊打的赌,伏羲把水玉(上古神器,若与之相通则能控制所有的水灵)给了冯夷,让他去治水。如果冯夷不能和水玉相通,时间一久,冯夷自会被毁灭。冯夷去问女娲与水玉相通的办法,女娲告诉他需要河图和洛书。
在宓妃的帮助下,冯夷找到了河图,宓妃找到了洛书(——“河伯献河图,宓妃献洛书”)河伯很快就与水玉相通了,就好象是自己的一部分。神的力量也不是万能的,冯夷把河图给大禹看,并和他一起治水,泛滥的洪水很快就得到了平息。冯夷从此就成为了中华的水神。
大禹治理黄河时有三件宝,一是河图;二是开山斧;三是避水剑。传说河图是黄河水神河伯授给大禹的
羌族传说故事 讲羌族的传统故事(三)
岂止3个,白蛇传,修行的白蛇,要死要活的嫁给穷书生许仙。天上各条件无比优越的织女,偏偏看上了放牛的穷小子,从此被银河隔开,一年只能相会一次。员外门第的小姐祝英台,偏偏喜欢上了老实巴交的梁山泊,祝英台女扮男装,与梁山泊寒窗十载他居然不知道,可见他的老实,要是换作我,啍啍,我不出一个月就晓得了。广寒宫上有嫦娥,有玉兔,可吴刚又在那伐桂,要是我是嫦娥的话,月亮上的桂许你伐!赶快滚回凡间去。…,…,…。
中国的四大民间故事是指: 牛郎织女 孟姜女 白蛇传 梁山伯与祝英台 中国四大民间故事一:梁山伯与祝英台 从前有个姓祝的地主,人称祝员外,他的女儿祝英台不仅美丽大方,而且非常的聪明好学。但由于古时候女子不能进学堂读书,祝英台只好日日倚在窗栏上,望着大街上身背着书箱来来往往的读书人,心里羡慕极了!难道女子只能在家里绣花吗?为什么我不能去上学?她突然反问自己:对啊!我为什么就不能上学呢? 想到这儿,祝英台赶紧回到房间,鼓起勇气向父母要求:“爹,娘,我要到杭州去读书。我可以穿男人的衣服,扮成男人的样子,一定不让别人认出来,你们就答应我吧!”祝员外夫妇开始不同意,但经不住英台撒娇哀求,只好答应了。 第二天一清早,天刚蒙蒙亮,祝英台就和丫鬟扮成男装,辞别父母,带着书箱,兴高采烈地出发去杭州了。 到了学堂的第一天,祝英台遇见了一个叫梁山伯的男同学,学问出众,人品也十分优秀。她想:这么好的人,要是能天天在一起,一定会学到很多东西,也一定会很开心的。而梁山伯也觉得与她很投缘,有一种一见如故的感觉。于是,他们常常一起诗呀文呀谈得情投意合,冷呀热呀相互关心体贴,促膝并肩,两小无猜。后来,两人结拜为兄弟,更是时时刻刻,形影不离。 春去秋来,一晃三年过去了,学年期满,该是打点行装、拜别老师、返回家乡的时候了。同窗共烛整三载,祝英台已经深深爱上了她的梁兄,而梁山伯虽不知祝英台是女生,但也对她十分倾慕。他俩恋恋不舍地分了手,回到家后,都日夜思念着对方。几个月后,梁山伯前往祝家拜访,结果令他又惊又喜。原来这时,他见到的祝英台,已不再是那个清秀的小书生,而是一位年轻美貌的大姑娘。再见的那一刻,他们都明白了彼此之间的感情,早已是心心相印。 此后,梁山伯请人到祝家去求亲。可祝员外哪会看得上这穷书生呢,他早已把女儿许配给了有钱人家的少爷马公子。梁山伯顿觉万念俱灰,一病不起,没多久就死去了。 听到梁山伯去世的消息,一直在与父母抗争以反对包办婚姻的祝英台反而突然变得异常镇静。她套上红衣红裙,走进了迎亲的花轿。迎亲的队伍一路敲锣打鼓,好不热闹!路过梁山伯的坟前时,忽然间飞沙走石,花轿不得不停了下来。只见祝英台走出轿来,脱去红装,一身素服,缓缓地走到坟前,跪下来放声大哭,霎时间风雨飘摇,雷声大作,“轰”的一声,坟墓裂开了,祝英台似乎又见到了她的梁兄那温柔的面庞,她微笑着纵身跳了进去。接着又是一声巨响,坟墓合上了。这时风消云散,雨过天晴,各种野花在风中轻柔地摇曳,一对美丽的蝴蝶从坟头飞出来,在阳光下自由地翩翩起舞 中国四大民间故事二:白蛇传 清明时分,西湖岸边花红柳绿,断桥上面游人如梭,真是好一幅春光明媚的美丽画面。突然,从西湖底悄悄升上来两个如花似玉的姑娘,怎么回事?人怎么会从水里升出来呢?原来,她们是两条修炼成了人形的蛇精,虽然如此,但她们并无害人之心,只因羡慕世间的多彩人生,才一个化名叫白素贞,一个化名叫小青,来到西湖边游玩。 偏偏老天爷忽然发起脾气来,霎时间下起了倾盆大雨,白素贞和小青被淋得无处藏身,正发愁呢,突然只觉头顶多了一把伞,转身一看,只见一位温文尔雅、白净秀气的年轻书生撑着伞在为她们遮雨。白素贞和这小书生四目相交,都不约而同地红了红脸,相互产生了爱慕之情。小青看在眼里,忙说:“多谢!请问客官尊姓大名。”那小书生道:“我叫许仙,就住在这断桥边。”白素贞和小青也赶忙作了自我介绍。从此,他们三人常常见面,白素贞和许仙的感情越来越好,过了不久,他们就结为夫妻,并开了一间“保和堂”药店,小日子过得可美了! 由于“保和堂”治好了很多很多疑难病症,而且给穷人看病配药还分文不收,所以药店的生意越来越红火,远近来找白素贞治病的人越来越多,人们将白素贞亲切地称为白娘子。可是,“保和堂”的兴隆、许仙和白娘子的幸福生活却惹恼了一个人,谁呢?那就是金山寺的法海和尚。因为人们的病都被白娘子治好了,到金山寺烧香求菩萨的人就少多了,香火不旺,法海和尚自然就高兴不起来了。这天,他又来到“保和堂”前,看到白娘子正在给人治病,不禁心内妒火中烧,再定睛一瞧,哎呀!原来这白娘子不是凡人,而是条白蛇变的! 法海虽有点小法术,但他的心术却不正。看出了白娘子的身份后,他就整日想拆散许仙白娘子夫妇、搞垮“保和堂”。于是,他偷偷把许仙叫到寺中,对他说:“你娘子是蛇精变的,你快点和她分手吧,不然,她会吃掉你的!”许仙一听,非常气愤,他想:我娘子心地善良,对我的情意比海还深。就算她是蛇精,也不会害我,何况她如今已有了身孕,我怎能离弃她呢!法海见许仙不上他的当,恼羞成怒,便把许仙关在了寺里。 “保和堂”里,白娘子正焦急地等待许仙回来。一天、两天,左等、右等,白娘子心急如焚。终于打听到原来许仙被金山寺的法海和尚给“留”住了,白娘子赶紧带着小青来到金山寺,苦苦哀求,请法海放回许仙。法海见了白娘子,一阵冷笑,说道:“大胆妖蛇,我劝你还是快点离开人间,否则别怪我不客气了!”白娘子见法海拒不放人,无奈,只得拔下头上的金钗,迎风一摇,掀起滔滔大浪,向金山寺直逼过去。法海眼见水漫金山寺,连忙脱下袈裟,变成一道长堤,拦在寺门外。大水涨一尺,长堤就高一尺,大水涨一丈,长堤就高一丈,任凭波浪再大,也漫不过去。再加上白娘子有孕在身,实在斗不过法海,后来,法海使出欺诈的手法,将白娘子收进金钵,压在了雷峰塔下,把许仙和白娘子这对恩爱夫妻活生生地拆散了。 小青逃离金山寺后,数十载深山练功,最终打败了法海,将他逼进了螃蟹腹中,救出了白娘子,从此,她和许仙以及他们的孩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再也不分离了。 中国四大民间故事三:牛郎织女 牛郎只有一头老牛、一张犁,他每天刚亮就下地耕田,回家后还要自己做饭洗衣,日子过得十分辛苦。谁料有一天,奇迹发生了!牛郎干完活回到家,一进家门,就看见屋子里被打扫得干干净净,衣服被洗得清清爽爽,桌子上还摆着热腾腾、香喷喷的饭菜。牛郎吃惊得瞪大了眼睛,心想:这是怎么回事?神仙下凡了吗?不管了,先吃饭吧。 此后,一连几天,天天如此,牛郎耐不住性子了,他一定要弄个水落石出。这天,牛郎象往常一样,一大早就出了门,其实,他走了几步就转身回来了,没进家门,而是找了个隐蔽的地方躲了起来,偷偷地观察着。果然,没过多久,来了一位美若天仙的姑娘,一进门就忙着收拾屋子、做饭,甭提多勤劳了!牛郎实在忍不住了,站了出来道:“姑娘,请问你为什么要来帮我做家务呢?”那姑娘吃了一惊,脸红了,小声说道:“我叫织女,看你日子过得辛苦,就来帮帮你。”牛郎听得心花怒放,赶忙接着说:“那你就留下来吧,我们同甘共苦,一起用双手建设幸福的生活!”织女红着脸点了点头,他们就此结为夫妻,男耕女织,生活得很美满。 过了几年,他们生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一家人过得开心极了。一天,突然间天空乌云密布,狂风大作,雷电交加,织女不见了,两个孩子哭个不停,牛郎急得不知如何是好。正着急时,乌云又突然全散了,天气又变得风和日丽,织女也回到了家中,但她的脸上却满是愁云。只见她轻轻地拉住牛郎,又把两个孩子揽入怀中,说道:“其实我不是凡人,而是王母娘娘的外孙女,现在,天宫来人要把我接回去了,你们自己多多保重!”说罢,泪如雨下,腾云而去。 牛郎搂着两个年幼的孩子,欲哭无泪,呆呆地站了半天。不行,我不能让妻子就这样离我而去,我不能让孩子就这样失去母亲,我要去找她,我一定要把织女找回来!这时,那头老牛突然开口了:“别难过!你把我杀了,把我的皮披上,再编两个箩筐装着两个孩子,就可以上天宫去找织女了。”牛郎说什么也不愿意这样对待这个陪伴了自己数十年的伙伴,但拗不过它,又没有别的办法,只得忍着痛、含着泪照它的话去做了。 到了天宫,王母娘娘不愿认牛郎这个人间的外孙女婿,不让织女出来见他,而是找来七个蒙着面、高矮胖瘦一模一样的女子,对牛郎说:“你认吧,认对了就让你们见面。”牛郎一看傻了眼,怀中两个孩子却欢蹦乱跳地奔向自己的妈妈,原来,母子之间的血亲是什么也无法阻隔的! 王母娘娘没办法了,但她还是不甘心织女再回到人间,于是就下令把织女带走。牛郎急了,牵着两个孩子赶紧追上去。他们跑着跑着,累了也不肯停歇,跌倒了再爬起来,眼看着就快追上了,王母娘娘情急之下拔出头上的金簪一划,在他们中间划出了一道宽宽的银河。从此,牛郎和织女只能站在银河的两端,遥遥相望。而到了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回有成千上万的喜鹊飞来,在银河上架起一座长长的鹊桥,让牛郎织女一家再次团聚。 中国四大民间故事四:孟姜女哭长城 秦朝时候,有个善良美丽的女子,名叫孟姜女。一天,她正在自家的院子里做家务,突然发现葡萄架下藏了一个人,吓了她一大跳,正要叫喊,只见那个人连连摆手,恳求道:“别喊别喊,救救我吧!我叫范喜良,是来逃难的。”原来这时秦始皇为了造长城,正到处抓人做劳工,已经饿死、累死了不知多少人!孟姜女把范喜良救了下来,见他知书达理,眉清目秀,对他产生了爱慕之情,而范喜良也喜欢上了孟姜女。他俩儿心心相印,征得了父母的同意后,就准备结为夫妻。 成亲那天,孟家张灯结彩,宾客满堂,一派喜气洋洋的情景。眼看天快黑了,喝喜酒的人也都渐渐散了,新郎新娘正要入洞房,忽然只听见鸡飞狗叫,随后闯进来一队恶狠狠的官兵,不容分说,用铁链一锁,硬把范喜良抓到长城去做工了。好端端的喜事变成了一场空,孟姜女悲愤交加,日夜思念着丈夫。她想:我与其坐在家里干着急,还不如自己到长城去找他。对!就这么办!孟姜女立刻收拾收拾行装,上路了。 一路上,也不知经历了多少风霜雨雪,跋涉过多少险山恶水,孟姜女没有喊过一声苦,没有掉过一滴泪,终于,凭着顽强的毅力,凭着对丈夫深深的爱,她到达了长城。这时的长城已经是由一个个工地组成的一道很长很长的城墙了,孟姜女一个工地一个工地地找过来,却始终不见丈夫的踪影。最后,她鼓起勇气,向一队正要上工的民工询问:“你们这儿有个范喜良吗?”民工说:“有这么个人,新来的。”孟姜女一听,甭提多开心了!她连忙再问:“他在哪儿呢?”民工说:“已经死了,尸首都已经填了城脚了!” 猛地听到这个噩耗,真好似晴天霹雳一般,孟姜女只觉眼前一黑,一阵心酸,大哭起来。整整哭了三天三夜,哭得天昏地暗,连天地都感动了。天越来越阴沉,风越来越猛烈,只听“哗啦”一声,一段长城被哭倒了,露出来的正是范喜良的尸首,孟姜女的眼泪滴在了他血肉模糊的脸上。她终于见到了自己心爱的丈夫,但他却再也看不到她了,因为他已经被残暴的秦始皇害死了。
羌族传说故事 讲羌族的传统故事(四)
好景好水好故事 ——《西湖民间故事》读后感
西湖,是一首诗,一幅天然图画,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不论是多年居住在这里的人还是匆匆而过的旅人,无不为这天下无双的美景所倾倒。 阳春三月,莺飞草长。苏白两堤,桃柳夹岸。两边是水波潋滟,游船点点,远处是山色空蒙,青黛含翠西湖的美景不仅春天独有,夏日里接天莲碧的荷花,秋夜中浸透月光的三潭,冬雪后疏影横斜的红梅,更有那烟柳笼纱中的莺啼,细雨迷蒙中的楼台------无论你在何时来,都会领略到不同寻常的风采。但在这如明珠璀璨般的西湖里,若能再读上几个西湖传说,那更是一种享受。
爸爸趁着这次来杭州玩的机会,给我在当地的新华书店里买了一本在整个杭州都流传甚久的《西湖民间故事》,让我全面地了解了杭州西湖的风土人情和每一个普通的地方不普通的故事。看着看着,我就被书中所描绘的人物所投入,更为通俗生动的语言所吸引。就这样,暑假的这点时间,我陶醉在一种会意忘文的阅读境界,这也是我没想到的。以前,我去过几次杭州西湖,总觉得没有意思。但是看了这本书后,我觉得西湖到处充满着人文,到处都藏了快乐,这才让我深深着迷。
这本书有一篇故事特别吸引我,题目叫《石香炉》讲的是,有一年巧匠鲁班带他小妹来杭州收徒,一共180个。授教时,忽然刮起一阵黑风,原来是黑鱼精要鲁班小妹做他老婆,小妹为了全杭州人民的安危,答应了黑鱼精,但让黑鱼精给点时间让鲁班替她用山做个3个脚的石香炉,黑鱼精答应了。凿了七七四十九天后,做好了石香炉,就将水里的黑鱼精倒扣在石香炉里,只露出了3个脚。每年中秋节夜里,人们就在“香炉脚”三面透光的圆洞洞里点上烛火,烛光映在湖里,就出现了好几个月影,这就是“三潭印月”。
我读完这个故事,就被小妹的聪明才智所吸引,被鲁班的技术所佩服。他们为了百姓的安危斗志斗勇,为了斩妖除魔想尽办法,,小妹能在黑鱼精提出要求时面不改色,仍然沉着冷静,想出两全其美的好主意:第一,能让杭州的老百姓平安健康。第二,能让鲁班的小妹和鲁班一起做工教徒。他们这种兄妹相依,爱护老百姓的精神真是值得我们学习。
《西湖民间故事》的故事还有很多,如《宋嫂鱼》、《寻太阳》、《白娘子》……听爸爸说,这本书他10岁时就看过了,他觉得很好看,所以推荐给我。现在我也喜欢看这本书,真是“代代相传”啊!
《西湖民间故事》让我的心情好起来,让我的了旅途变得更愉快!
羌族传说故事 讲羌族的传统故事(五)
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屈原投河、牛郎织女--民间传说故事 ...八仙过海,哪吒...可祝员外哪会看得上这穷书生呢,他早已把女儿许配给了有钱人家的少爷马公...
看看《河童》在日本很有名的民间传说,就是咱老百姓说的水猴子。
没有,但有一个很勤奋的青年。
以上内容是关于羌族传说故事和讲羌族的传统故事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