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故事之宝草帽读后感 民间故事宝葫芦的故事读后感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中国民间故事之宝草帽读后感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民间故事宝葫芦的故事读后感和中国民间故事之宝草帽读后感的精彩内容哦。
中国民间故事之宝草帽读后感 民间故事宝葫芦的故事读后感(一)
宝草帽
从前有个小伙子,他靠打柴过日子,大家都叫他“柴哥”。
这个柴哥呀,不管刮风、下雨、太阳晒,每天上山打柴去,卖了钱,再买米回家烧饭吃。
有一年夏天,天气特别热,太阳晒在身上就像火烤的一样。大家都坐在大树下面乘凉,可是柴哥还得打柴去,他穷得很,连一顶草帽也买不起。一天,两天,三天……他的头顶给太阳晒出个毒疮来,痛极了。他连一顶草帽也买不起,能看得起医生吗?没办法,他咬咬牙齿,又去打柴了。
这天,他走在路上,看见草丛里有个东西一闪一闪的,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只金耳环。他想,不知道是谁掉的,心里多难过啊。他捡起金耳环,在路边一坐,等人家来找。
等呀,等呀,太阳快下山了,他才看见来了个姑娘,低着头,一边走,一边在找什么东西。
“姑娘,你掉了什么了?”
“一只金耳环。”
柴哥仔细一看,真的,姑娘一只耳朵上有耳环,一只耳朵上没有,她耳朵上的耳环跟自己刚才捡的一模一样,就说:“姑娘,你的耳环在这儿呢!还给你。”
“你真是一个诚实的小伙子。”姑娘接过耳环,戴到耳朵上去,
“为了谢谢你,我要给你一样东西,金银财宝,你要什么,就说吧!”
柴哥什么也不要。姑娘就拿出一顶破草帽递给他,对他说:“你什么也不要,这顶破草帽一定得收下。”姑娘说完话,一闪就不见了。
柴哥拿着破草帽瞧了又瞧,心想,拿它遮太阳也好。他把破草帽往头上一戴,也真奇怪,头顶的毒疮马上好了。哦,这是一顶宝草帽呢。这时候天快黑了,来不及打柴了,就跑回家去。
村里有个财主,他从来没晒过太阳,可是头上也长了个毒疮,痛得整天哇哇叫。他听说柴哥有一顶宝草帽能医毒疮,就把柴哥的宝草帽抢走了。
财主回到家里,拿了宝草帽往头上一戴,哎呀,这宝草帽重得像块大石板,压得他直不起腰来。
“快把草帽摘下来!快把草帽摘下来!”
家里的人赶快给他摘草帽,可是草帽像长在财主的头上,怎么也搞不下来。
不一会儿,宝草帽把财主压倒在地上,这个坏财主呀,变成了一只乌龟。柴哥看见了,乐得哈哈笑。
我不会~~~但还是要微笑~~~:)
中国民间故事之宝草帽读后感 民间故事宝葫芦的故事读后感(二)
《列那狐的故事》:以动物讽喻现实,通过动物间的斗争来反映城市内部各阶层间的矛盾冲突。在动物故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列那狐是市民的化身,在它身上体现市民阶级的二重性: 一方面:与象征豪门权贵的狮、狼、熊、等大动物斗争,表现了市民阶级对封建统治阶级的反抗思想。 另一方面:它又欺凌和残害象征贫苦人民的麻雀、乌鸦、鸡、兔等小动物,表现了市民上层与下层之间的斗争。 诗中运用喜剧手法,通过动物的形象歌颂了市民阶级的机智讽刺和嘲弄了贵族、僧侣等统治阶级。 长篇故事诗代表作: 《玫瑰传奇》:(法国)整部作品运用象征、梦幻手法。 上部:宣扬骑士“典雅的爱情”的贵族文学作品。 下部:反映了主张个性解放,反对封建贵族特权,反对禁欲主义和蒙昧主义等市民阶层的思想感情。
中国民间故事之宝草帽读后感 民间故事宝葫芦的故事读后感(三)
覆巢无完卵 覆水难收 鹬蚌相争 濠上之乐 辩日远近 蹊田夺牛 螳臂当车 螳螂捕蝉 霜露之疾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戴罪图功 作壁上观 激浊扬清 燃糠自照 燃眉之急 磨砖作镜 磨穿铁砚 磨杵成针 鹤立鸡群 篝火狐鸣 雕虫小技 黔驴之技 噬脐莫及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燕雀处堂 璞玉浑金 霓裳羽衣 薏苡明珠 潘岳貌美 褒衣博带 熟能生巧 箭在弦上 墨突不黔 墨守成规 暴虐无道 嘲风咏月 醉翁之意不在酒 醇酒美人 横行霸道 臧仓小人 臧谷亡羊 漏网之鱼 精贯白日 旗亭画壁 寥若晨星 察察而明 察言观色 管宁割席 管窥蠡测 箕山之节 箪食壶浆 箪食瓢饮 黎丘丈人 锲而不舍 蝇营狗苟 瞎子摸象 蜻蜓点水 誓死不二 聚蚊成雷 聚米为山一发千钧 无亡之灾 神机妙算 救死扶伤 安如泰山造句 钟馗捉鬼 长袖善舞 兴高采烈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乱点鸳鸯 存而不论 摧枯拉朽 众叛亲离 豹死留皮, 人死留名 排难解纷 欲盖弥彰造句 点石成金 釜底抽薪 屠龙之技 杀鸡焉用牛刀 百发百中 见利忘义 以身试法 偃旗息鼓造句 惩羹吹齑 鸡犬升天 青云直上 连篇累牍 羿射九日造句 四海之内皆兄弟 闻一知十 礼顺人情 东张西望造句 怙恶不悛 箪食瓢饮 抛砖引玉 计功行赏 倒行逆施 人莫予毒 惩一儆百造句
好好听故事网,有各类成语故事,简单易懂,寓意深远。支持在线听
中国民间故事之宝草帽读后感 民间故事宝葫芦的故事读后感(四)
就一个吧!!!!!1
雅阳镇位于泰顺县东南部,毗邻苍南、福鼎、柘荣等经济发达县市,是浙江省136个中心镇之一,是浙江省旅游城镇、温州市现代化建设示范试点镇、泰顺县旅游中心和城镇体系次中心。全镇总面积68.6平方公里,总人口1.9万人。其腹地平坦开阔,多小山丘、小盆地,素有“雅阳三十六窟”之称。全镇辖15个行政村,105个自然村,人口4750户、2万人。全镇经济发展迅猛,2007年国民经济产值达1.38亿元,其中,农业产值3131万元,工业产值4524万元,第三产业产值6183万元,财政收入210万元。
雅阳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拥有闻名遐迩的温州市四大王牌景区之一的承天氡泉省级风景名胜区和省级自然保护区;而且拥有全县三大古刹之一的宋代宝林寺和明清时期建筑塔头底、百福岩古民居,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人文景观。雅阳交通便利,58省道穿境而过,距同三高速仅33公里,离泰顺、苍南、福鼎县(市)均约50公里,到温州仅需90分钟。雅阳集镇优势明显,通过多年的开发建设,建成区集聚人口上万人,建成区面积达3.4平方公里,城市化达47.5%,基础配套设施齐全,已经具备了较强的集聚和辐射能力。
雅阳镇是温州市现代化城镇示范试点镇,是泰顺县域城镇体系发展次中心。该镇坚持高标准、高起点、有特色的原则,邀请浙江大学编制了小城镇规划设计方案以及和平洋新区建设详细规划,通过几年的实施,和平洋新区兴建的一座座高楼鳞次栉比,并先后完成了和平洋下山脱贫小区、生活污水处理示范工程、泰顺七中高中部教学楼、慈善敬老院及文化中心广场等一批标志性工程建设,同时,旧村改造取得重点突破。他们以“千百工程”为抓手,全力实施城镇绿化、美化、亮化、净化、硬化工程,建成区面积已达1.9平方公里,人口近1万人,城镇化水平由1999年底的25%上升到50%。
雅阳镇是浙江省旅游城镇和泰顺县旅游中心,境内有分别被国家环保总局、温州市旅游局命名为“跨世纪绿色工程”、温州四大王牌旅游景区之一的承天氡泉和宋代古刹宝林寺、国宝普宾桥,以及被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药发木偶”和近千年历史的民间艺术“马灯舞”,塔头底古村落、百福岩古民居凭其独特风格被列为省历史文化街区村镇,上了中央电视台“旅游风向标”节目。
建成温州氡泉宾馆、香溢氡泉度假村两个准四星级宾馆,投资达2.5亿元的温州氡泉旅游文化休闲中心和高规格的塔头底“农家乐”正在筹建中。旅游产业带动了全县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2006年共接待游客2.6万人次,旅游收入达80万元,第三产业比1999年增长62%。
雅阳镇是泰顺名茶基地和产茶重镇,现有茶园面积达3172亩,年产量170吨,产值593.4万元。该镇努力实行无公害化生产,大力发展绿色、有机茶叶,境内的“承天雪龙”茶先后获得国际茶文化节名茶大奖和中国首届农业博览会银质奖。他们还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新发展安吉白茶800多亩,以实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同时,加大茶厂技改力度,有4家茶厂投资达500多万元并通过QS认证。
中国民间故事之宝草帽读后感 民间故事宝葫芦的故事读后感(五)
好景好水好故事 ——《西湖民间故事》读后感
西湖,是一首诗,一幅天然图画,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不论是多年居住在这里的人还是匆匆而过的旅人,无不为这天下无双的美景所倾倒。 阳春三月,莺飞草长。苏白两堤,桃柳夹岸。两边是水波潋滟,游船点点,远处是山色空蒙,青黛含翠西湖的美景不仅春天独有,夏日里接天莲碧的荷花,秋夜中浸透月光的三潭,冬雪后疏影横斜的红梅,更有那烟柳笼纱中的莺啼,细雨迷蒙中的楼台------无论你在何时来,都会领略到不同寻常的风采。但在这如明珠璀璨般的西湖里,若能再读上几个西湖传说,那更是一种享受。
爸爸趁着这次来杭州玩的机会,给我在当地的新华书店里买了一本在整个杭州都流传甚久的《西湖民间故事》,让我全面地了解了杭州西湖的风土人情和每一个普通的地方不普通的故事。看着看着,我就被书中所描绘的人物所投入,更为通俗生动的语言所吸引。就这样,暑假的这点时间,我陶醉在一种会意忘文的阅读境界,这也是我没想到的。以前,我去过几次杭州西湖,总觉得没有意思。但是看了这本书后,我觉得西湖到处充满着人文,到处都藏了快乐,这才让我深深着迷。
这本书有一篇故事特别吸引我,题目叫《石香炉》讲的是,有一年巧匠鲁班带他小妹来杭州收徒,一共180个。授教时,忽然刮起一阵黑风,原来是黑鱼精要鲁班小妹做他老婆,小妹为了全杭州人民的安危,答应了黑鱼精,但让黑鱼精给点时间让鲁班替她用山做个3个脚的石香炉,黑鱼精答应了。凿了七七四十九天后,做好了石香炉,就将水里的黑鱼精倒扣在石香炉里,只露出了3个脚。每年中秋节夜里,人们就在“香炉脚”三面透光的圆洞洞里点上烛火,烛光映在湖里,就出现了好几个月影,这就是“三潭印月”。
我读完这个故事,就被小妹的聪明才智所吸引,被鲁班的技术所佩服。他们为了百姓的安危斗志斗勇,为了斩妖除魔想尽办法,,小妹能在黑鱼精提出要求时面不改色,仍然沉着冷静,想出两全其美的好主意:第一,能让杭州的老百姓平安健康。第二,能让鲁班的小妹和鲁班一起做工教徒。他们这种兄妹相依,爱护老百姓的精神真是值得我们学习。
《西湖民间故事》的故事还有很多,如《宋嫂鱼》、《寻太阳》、《白娘子》……听爸爸说,这本书他10岁时就看过了,他觉得很好看,所以推荐给我。现在我也喜欢看这本书,真是“代代相传”啊!
《西湖民间故事》让我的心情好起来,让我的了旅途变得更愉快!
以上内容是关于中国民间故事之宝草帽读后感和民间故事宝葫芦的故事读后感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