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民间故事全集 500个民间故事全集完整版长篇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世界民间故事全集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500个民间故事全集完整版长篇和世界民间故事全集的精彩内容哦。
世界民间故事全集 500个民间故事全集完整版长篇(一)
民间故事:世界上最好的表
老王近来心情不错,儿子移民美国已经两年多了,这天下午,老王刚从超市回来,手里拎了几袋食品,急匆匆往家走。老王有个习惯,喜欢低头走路,这天刚下完雨,地面很泥泞,老王小心地迈着小碎步,怕弄脏了老伴新给他买的皮鞋,突然,他发现路边树坑中有一个亮闪闪的东西,弯下腰仔细一看,是一块亮晶晶的手表,老王看了看周围,行人稀少,没人在找东西,他把表捡起来用手绢擦了擦,掂在手里挺沉,黄澄澄的,表盘上镶满了钻石,老王用手绢包起来,放在裤兜里,拎着菜继续往家走。
老两口吃完晚饭,老王拿出那块手表,老伴看了看,“这东西看样子挺值钱,明天送到派出所吧,失主肯定着急”,老王点点头,老两口一生默契,相敬如宾,当晚无话。第二天一早,老王来到派出所,片警小李是个表迷,光有关钟表的杂志集了好几打,小李里里外外看了半天,用十分坚定的语气对老王说,“王大爷,你捡的这块是瑞士名表,爱彼表,你听说过吧,这款是爱彼表皇家橡树离岸型玫瑰金限量版,全球共发售1000块,都有编号,您这是第168号”,老王看小李激动的神情,接过手表仔细看了看,“小李子,这块表值多少钱”,“少说也得十来万吧”,小李皱起眉头,抠抠脑门,装起了行家。
“噢,那你快登招领启示啊,失主丢了这么精贵的东西,多着急呀”,“王大爷,不趁个千八百万,谁敢碰这表,说实话,这块表我只在北京的名表城里见过,咱这这小破县城,谁能买得起,说不定是偷的或是行贿的赃物,您呀还是拿回去自己个戴吧”,老王笑了笑,这帮年轻人和他随便惯了,他不会当真,办理了相关手续,起身回家。
老王这趟美国之行将近两个月,老伴要等签证快过期时才回来,老王吃不惯黄油,吃不惯韩国儿媳做的烤肉,先行回国。这天正和老哥们、老街坊们聊天,派出所长大周急匆匆的走来,“下午市消防队来派出所宣传防火自救常识,你们各居委会组织居民都来听听,在小会议室,”李大妈抢先问,“几点”,大周抬起手来“下午两点”,老王的眼被晃了一下,好熟悉的金表,“王大爷出国回来啦,见到大孙子了吗”,大周亲切的问。
看着老王直勾勾的望着这表,大周得意的炫耀“这是世界名表,是世界上最好的表,要在咱这买得好几万呢,小李子托他的亲戚从香港给我带的,才两千多块钱,人家香港就是发达,这么好的表,不值几个钱,要不咋说是购物天堂呢。”老王从大周手里摘下来细细的看了看,表还是那块表,号还是那个号,可咋才这么两天这世界上最好的表就贬值这么多呢
你说呢...
世界民间故事全集 500个民间故事全集完整版长篇(二)
盘古开天辟地
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开天辟地,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厚,盘古极长。故天去地九万里。
——摘自《太平御览》卷二引《三五历纪》
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凤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理,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玉,精髓为珠石,汗流为雨泽。
——摘自《绎史》卷一引《五运历年纪》
先儒说盘古泣为江河,气为风,声为雷,目瞳为电。古说盘古氏喜为晴,怒为阴。 ——摘自《述异记》
世界民间故事全集 500个民间故事全集完整版长篇(三)
诗,李白居多:举头望明月;
对联:月照纱窗 个个孔明诸葛亮
风送幽香 郁郁畹华梅兰芳
传说:嫦娥奔月
民间故事:天狗食月
音乐:白月光——张信哲
绘画:《西厢待月》——陈逸飞
民间风俗:八月十五,赏月,吃月饼
诗:《静夜思》 对联:月照纱窗 个个孔明诸葛梗担盾杆墉访堕诗乏涧亮 风送幽香 郁郁畹华梅兰芳
传说:嫦娥奔月 民间故事:天狗食月 音乐:白月光——张信哲 绘画:《西厢待月》——陈逸飞 民间风俗:八月十五,赏月,吃月饼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我忘了~~
诗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对联: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除夕年尾初一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神话:嫦娥奔月、天狗食月
音乐:十五的月亮
绘画作品:貂婵拜月
民间风俗:正月十五(元宵节)、八月十五(仲秋节)
诗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对联: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除夕年尾初一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神话:嫦娥奔月、天狗食月
音乐:十五的月亮
世界民间故事全集 500个民间故事全集完整版长篇(四)
自古来重庆人梦想着繁荣与财富,老做着黄金美梦,从来掌故传说中有“金牛过江“金马寺”、“金鸭巷”、“金竹寺金扁担”的种种神奇的故事。
巴渝之地物华天宝,作为重庆人语言天赋体现的“言子儿”,以能将“下课”、“雄起”等词语推向全国而深感自豪,同样,由重庆出版社编辑的《重庆风情幽默画卷》系列读图书,以能将重庆的风土风物、传说掌故介绍给全国读者,尤其是远道来渝观光的旅游者,感到荣幸与欣慰。
巴渝风情甲天下。
重庆传说——望龙门
公元前2006年,恭州坝(即今天的重庆)已经连续高温天气45度达300多天,四处没有一丁点绿色,随处可见被太阳炙烤得燃烧的花草树木。
恭州坝上有个柳叶湾,生活着两母子,毛大娘和她的儿子毛欣。母子俩勤劳善良,日出而作,日暮而息,依旧艰难困苦。
这天,毛欣外出打牛草。他背着背篓翻了一山又一山,走了半天也没有见到绿色植物,到了下午背篓里面一根草也没有。一大早起来到现在还没有进一粒米,毛欣又饥又渴,过度的劳累使他的眼睛布满了血丝。看着血色一般的天空,真想停下来休息一会儿,可是家中的老牛还要吃草、庄稼还要牛儿来耕种、老娘好长时间没有吃上香喷喷的大米了……毛欣还是步履蹒跚向前面的山岗走去。站在平岗山顶(今沙坪坝平顶山)向下张望,突然看见山腰有一点绿色分外惹眼,走进一看是一大片绿油油的青草,顿时欣喜万分,也不觉得疲累,也没感到饥渴,马上精神倍增,不停地割草。割着割着就发现其中一颗草格外碧绿肥大,青草被连根拔起后,只见土坑里面有一颗圆圆的珠子发出五彩斑斓的光芒,毛欣把珠子轻轻放在怀里,背着一背草高高兴兴地回家了。回家以后,毛欣把珠子拿给老娘看,毛大娘看着亮闪闪的珠子也很高兴。他们怕珠子摔坏了,就把珠子放在无比金贵的米缸里面。
第二天早上,毛欣起来做早饭,只见昨天还只有几颗米的米缸,今天却是满满的一缸大米!他以为是眼睛看花了,揉揉眼一看,还是不敢相信是真的,又把手放在嘴里使劲一咬,疼得要命,这才相信。毛欣急忙叫娘过来,毛大娘见了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两母子平生第一回见到这么多的大米,高兴地留下了眼泪。于是毛欣生平第一次打了满满的一大碗米来做早饭,做好饭以后母子俩第一次吃了个饱。
这天晚上,柳叶湾来了一帮强盗,毛欣怕宝珠被贼人抢了去,就把宝珠含在嘴里。强盗撞开房门搜了半天,也没搜到一件看得上眼的财物,就问毛欣有什么值钱的东西没有?毛欣把头摇得象拨浪鼓一样。强盗问怎么不开口说话,毛欣刚一开口说“没——”,珠子就顺着喉咙滑到了肚子里面。强盗看什么都没有就悻悻地离开了。
刚一走,毛欣就不停的咳嗽,没过多久就开始发烧,直到第二天早上,还在发烧,而且口渴得不行。毛大娘就在水缸里舀了一瓢水给他喝,毛欣接过水瓢一饮而尽,还是口渴,连喝三瓢水都不解渴。毛大娘就说:“儿呀,你这样口渴,就到水缸那边去喝吧。”毛欣来到水缸边,头伸向缸里,一张口,缸中的水就全喝干了,还是觉得渴。毛大娘看着心疼,流着眼泪焦急地说 :“儿啊,你干脆到河边去喝吧。”
于是,毛大娘就颤巍巍地扶着毛欣急急忙忙地来到河边。刚到河边,毛欣急忙把头伸向河里,才一开口河水就浅了三尺,同时头上冒出两只角,还是不解渴,就把头伸到水里,又一开口,水又浅了三尺,同时头上的角更粗、更长了一些,颈项边、身上沾了水的地方又长出了一些鳞片。毛大娘忽然发现毛欣的头隐隐约约像龙头,逐渐清晰明显,顿感天旋地转,叫着:“欣儿呀,我的儿呀,你怎么这么命苦呀!”
毛欣把头和身体伏向水里,一开口,河水又浅了三尺。这时他只有把身体浸泡在水里才觉得舒服点,索性就下到水里。此时他的身上都长出了龙的鳞片,头已经变成了龙头,手也变成了龙爪,他知道自己已经彻头彻尾变成了一条龙,已经不属于陆地了,应该属于大海。
毛欣在水里听到娘的呼喊,一回头,不禁肝肠寸断,两眼朦胧,眼泪簌簌地流下来,这时眼前突然冒出了一个滩头,毛大娘泪眼婆娑,艰难地爬上滩头,伏下身用手爱怜地抚摩着毛欣的头。
毛欣向母亲身边挪动了一下,身边的水浅了一些,只觉得身体又开始发烧,只有向深水游去,可他又怎么舍得他至亲至爱的亲娘呢?!再一回头,又看见一个滩头冒了出来。
毛大娘步履蹒跚爬上第二个滩头,喊着:“儿啊!我的儿啊!你怎么舍得你的娘啊!”
这可是他亲娘撕心裂肺地哭喊啊!毛欣难受得说不出话来,只有低声呻吟,这一呻吟宛若龙吟,说不尽的哀伤,道不尽的凄凉。毛欣又一回头,眼前又冒出了一个滩头,这时天空顿时电闪雷鸣,狂风大作。毛大娘摔倒在第三个滩头,望着渐渐远去的儿子,凄厉地叫了一声:“儿啊——”这时一口血从毛大娘嘴里喷出。毛欣不禁厉声长啸,这一声仿如晴天霹雳,天地也为之动容,仿佛太多的悲伤欲说还休,欲罢不能,即使老天也难以承受这凄凉,倾盆大雨刹那间从天而降。
重庆城位于长江、嘉陵江两江交汇处,形成一丘脊舌状半岛。全城依山而构,临江而筑,市内坡峭路陡,楼房重叠错落,山和城融为一体,故曰山城。
辛亥革命后,全国废府存县,只有巴县,治于县城(解放后的市中区),但人们相沿成习,仍叫重庆城。此时的重庆城有名无实,而巴县城则有实无名。抗战时,国民政府迁至重庆市区,巴县迁出重庆城,先后迁至人和场、巴王坪、南泉。1954年最后定在鱼洞溪。重庆自此名副其实,巴县城则有名无实了。1994年撤销巴县设巴南区,巴县便不复存在了。
老重庆实际上就是指九开八闭十七个城门之内的老城区,老街、老巷、老房子主要集中于此。老重庆们习惯将这十七座城门以朝天门开始顺时针数起:朝天门(开)、翠微门(闭)、东水门(开)、太安门(闭)、太平门(开)、人和门(闭)、储奇门(开)、金紫门(开)、凤凰门(闭)、南纪门(开)、金汤门(闭)、通远门(开)、定远门(闭)、临江门(开)、洪岩门(闭)、千厮门(开)、西水门(闭)。其中,金汤门、通远门、定远门联陆,临江门、洪岩门、千厮门、西水门临嘉陵江,其余十座城门都是临长江。 离朝天门仅1公里远的地方就是东水门, 城楼早已不在,只留下斑驳的石壁和城门在讲述着当年——沉重的1937的故事:就是这道门,它在这一年迎接了来自上海的第一个难民。随着上海等地相继沦陷,数以百万计的下江人被迫离开他们的家乡迁往大后方重庆,形成了中国近代史上最大的一次民族大迁徙。其中很大一部分穿过了这道门,来到当时重庆的中心大街林森路。
重庆失去了宝藏,因为在两亿多年前,一次末日里。。。。。。
重庆长寿湖哈不错
世界民间故事全集 500个民间故事全集完整版长篇(五)
与黄河有关的民间故事: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古老的黄河是一匹很难驯服的野马,它任意奔流,好像一个龇牙咧嘴的怪物,日夜怒吼,滔滔不息,吞噬着万顷良田。咬啮着千万重山,黄河两岸的回汉人民只能在山尖、沟底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
那时候,宁夏不是一马平川的塞上平原,而是青山重叠,沟壑纵横,没有一块平坦坦的田地,也没有一块田能灌上黄河水。
传说,牛首山上住着几户回回和汉人,他们人老几辈在山底挑水,在山头上种地。老老小小忙个不停,却吃不饱,穿不暧,天长日久,谁也 受不了这种折磨。
有一年,一个七十开外的老回回,名叫尔德,在山上开了一个瓜果园,种了些黄瓜。他每天起早贪黑,到黄河里去挑水浇黄瓜,肩膀压肿了,脚底起皮了,精心地务育着黄瓜,黄长得又嫩又甜。
这一天尔德老汉累了,躺在菜园门上睡着了。
他刚睡熟,就梦见天空飘来一朵白云,渐渐地,那白云变成了一个白胡子阿訇,抖动着银色的胡须,对尔德老说:“今天有两场大风,你要注意。中午是一场黄风,能把黄瓜吹蔫;后晌有一场黑风,能使黄瓜蒂落。不管有多大的风,你都不要把黄瓜摘下来。
尔德老汉惊醒一看,不见了白胡子阿訇,却见北面黄风弥天盖地,霎时刮到牛首山来了。尔德老汉细细瞅着黄瓜,果然一个个蔫了,他心里非常难过,一年的血汗白费了,可一想起白胡子阿訇的话,就没有动。
到了后晌,一股黑风过,吹得山摇地动,树叶落下一层又一层。尔德老汉一看,黄瓜快要落地,他气得摘掉了一个又蔫又小的黄瓜使劲扔进了黄河。黄河马上断了一条线。像神仙用刀切过一样,清清楚楚地看见了河底,尔德老汉往下猛扑时,河水“哗”地一下又并拢了。老汉又累又饿,坐在河岸上,眨眨眼睛,金花乱舞,晕晕昏昏啥也不知道了。
这时,尔德老汉又听见那位白胡子阿訇说“这黄瓜就是征服黄河的钥匙,它可以叫黄河断流,也可叫黄河听人的话。可现在黄河叫黄风和黑风这两个伊比利斯折腾苦了。你不能心急,要耐心,要下更大的工夫。明年,你再种一园子黄瓜,黄瓜熟了的时候,你拣最大的一个扔进黄河里。那时,你走进河底洞里,珠宝由你挑,粮种由你拿,还有一把宝剑可以斩龙杀妖,驯服黄河,你指哪里,黄河水就流向哪里。”
第二年,勤劳的尔德老汉又种了一园子黄瓜,他不怕路远,不惜流汗,从黄河里挑水浇瓜。工夫不负苦心人,最后,园子里结了一个三尺长的黄瓜,长得像一把钥匙。老汉高兴地日夜睡在瓜园里,一直等到瓜熟。
这一天,天气晴得没一点子云彩。尔德老汉把那三尺长的黄瓜摘下来,念了个“太斯米”,扔进黄河里。这时只听黄河一声咆哮,裂开了一条长缝河底的石头都看得清清楚楚。尔德老汉下到河底,见靠着河岸有个洞,洞里珍珠玛瑙应有尽有。老汉拿了些,刚往出走时,听得一阵暴风狂吼,一时河面上波涛滚滚,一浪高过一浪。尔德老汉拿起宝剑向那黑旋风和黄旋风左右猛劈几十剑。一会儿,黑风和黄风吹出天边去了。
这时,黄河的断缝渐渐地合严。尔德老汉想起白胡子阿訇的嘱咐,这宝剑可以征服黄河,他心里豁亮了,心想:我要叫黄河填满沟壕,淤平山梁。老汉手持两把宝剑,向黄河猛劈下去,黄河的水马上不流了,好像前面堵了一道长城,只是节节升高,远远地看去真怕人。
三天以后,南至六盘山,西至贺兰山,到处都是水,只留下几个山尖尖。尔德老汉这才抽出宝剑,叫黄河水向前流去。
从此以后,山大沟深的宁夏,变成了一马平川,居住在黄河两岸的回汉人民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开渠造田,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神话传说:
大禹治理黄河时有三件宝,一是河图;二是开山斧;三是避水剑。传说河图是黄河水神河伯授给大禹的。
古时候,在华阴潼乡有个叫冯夷的人,不安心耕种,一心想成仙。他听说人喝上一百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化为仙体。于是就到处找水仙花。
大禹治理黄河之前,黄河流到中原,没有固定的河道,到处漫流,经常泛滥成灾。地面上七股八道,沟沟汊汊全是黄河水。冯夷东奔西跑找水仙花,就常渡黄河、跨黄河、过黄河,常和黄河打交道。转眼过了九十九天,再找上一棵水仙花,吮吸一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成仙了。冯夷很得意,又过黄河去一个小村庄找水仙花。这里的水不深,冯夷趟水过河,到了河中间,突然河水涨了。他一慌,脚下打滑,跌倒在黄河中,活活被淹死。
冯夷死后,一肚子冤屈怨气,咬牙切齿地恨透了黄河,就到玉帝那里去告黄河的状。玉帝听说黄河没人管教,到处横流撒野,危害百姓,也很恼火。他见冯夷已吮吸了九十九天水仙花的汁液,也该成仙了,就问冯夷愿不愿意去当黄河水神,治理黄河。冯夷喜出望外。满口答应。这一来可了却自己成仙的心愿,二来可报被淹死之仇。
冯夷当了黄河水神,人称河伯。他从来没有挨过治水的事儿,一下子担起治理黄河的大任,束手无策,发了愁。咋办呢?自己道行浅,又没什么法宝仙术,只好又去向玉帝讨教办法。玉帝告诉他,要治理好黄河,先要摸清黄河的水情,画个河图,有黄河的水情河图为依据,治理黄河就省事多啦。
河伯按着玉帝的指点,一心要画个河图,他先到了自己的老家,想找乡亲们帮帮忙。乡亲们都讨厌他好逸恶劳,没人答理他。他找到村里的后老汉,讲了他治理黄河的大志。后老汉见他如今成了仙,要给百姓们办点好事,就答应帮帮他。从此,河伯和后老汉风里来雨里去,跋山涉水,察看黄河水情。两个人一跑就是好几年,硬是把后老汉累病了。后老汉只有回去,剩下河伯继续沿黄河察看水情。分手时,后老汉再三嘱咐河伯,干事要干到底,不要中途而废,画好图就动手治理黄河,人手不够,他说服乡亲们帮忙。
查水情,画河图,是个苦差事。等河伯把河图画好,已年老体弱了。河伯看着河图,黄河哪里深,哪里浅;哪里好冲堤,哪里易决口;哪里该挖,哪里该堵;哪里能断水,哪里可排洪,画得一清二楚。只可叹自己没有气力去照图治理黄河了,很伤心。河伯想想,总有一天会有能人来治理黄河的,那时,把河图授给他,也算自己没有白操心。
河伯从此就在黄河底下安度晚年,再没有露面。不料,黄河连连涨水,屡屡泛滥。百姓们知道玉帝派河伯来治水,却不见他的面,都骂河伯不尽职尽责,不管百姓死活。
后老汉在病床上天天盼河伯,一晃好些年不见面。他对治理黄河的事不放心,要去找河伯。他儿子叫羿,射箭百发百中。无论后老汉如何讲,羿不让他去找河伯。后老汉不听儿子劝阻,结果遇上黄河决口,被冲走淹死,连尸体都没找到。后羿非常恨河伯,咬着牙说,早晚要把河伯射死。
后来,到了大禹出来治水的时候,河伯决定把黄河河图授给他。
这一天,河伯听说大禹带着开山斧、避水剑来到黄河边,他就带着河图从水底出来,寻找大禹。河伯和大禹没见过面,谁也不认谁。河伯走了半天,累得正想歇一歇,看见河对岸走着一个年轻人。这年轻人英武雄伟,想必是大禹,河伯就喊着问起来:“喂,你是谁?”
对岸的年轻人不是大禹,是后羿。他抬头一看,河对岸一个仙风道骨的老人在喊,就问道:“你是谁?”
河伯高声说:“我是河伯。你是大禹吗?”
后羿一听是河伯,顿时怒冲心头,冷笑一声,说:“我就是大禹。”说着张弓搭箭,不问青红皂白,“嗖”地一箭,射中河伯左眼。河伯拔箭捂眼,疼得直流虚汗。心里骂道:“混帐大禹,好不讲道理!”他越想越气,就去撕那幅水情图。正在这时,猛地传来一声大喊:“河伯!不要撕图。”河伯忍痛用右眼一看,对岸一个头戴斗笠的人,拦住了后羿。这个人就是大禹,他知道河伯画了幅黄河河图,正要找河伯求教呢。后羿推开大禹,又要搭箭张弓。大禹死死拽住他,把河伯画图的艰辛讲了,后羿才后悔自己冒失莽撞,射瞎了河伯的左眼。
后羿随大禹一同趟过河。后羿向河伯承认了过错。河伯知道了后羿是后老汉的儿子,也没多怪罪。大禹对河伯说:“我是大禹,特地来找你求教治理黄河的办法哩。”
河伯说:“我的心血和治河办法都在这张图上,现在授给你吧。”
大禹展图一看,图上密密麻麻,圈圈点点,把黄河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的水情画得一清二楚。大禹高兴极啦。他要谢谢河伯,一抬头,河伯跃进黄河早没影了。
大禹得了黄河水情图,日夜不停,根据图上的指点,终于治住了黄河。
《牛郎织女》、《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和《孟姜女》。
有吗?没见呀~是哪个?
阿凡提
以上内容是关于世界民间故事全集和500个民间故事全集完整版长篇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