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王报恩 鼠王报恩完整版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鼠王报恩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鼠王报恩完整版和鼠王报恩的精彩内容哦。
鼠王报恩 鼠王报恩完整版(一)
好心救老者
从前,有个小小的镇子。镇子西边一条巷子里开着一家米铺,主人叫罗小三,祖祖辈辈住在这里。罗小三为人本分老实、心地善良,和妻子张氏一起守着米铺,勉强维持着生活。
罗小三隔壁是一家大户,姓贾,家里很有钱,是这个镇子上的第一大户。据说贾家有一个亲戚在朝廷里当大官,每年都要在贾家住上几天,然后带着许多礼物离开。每年这个亲戚来的时候,贾家就和当地的官员领着浩大的队伍,敲锣打鼓,趾高气扬地在镇子上来回走上几遍。随后,贾家就派出家丁,在镇子上到处搜寻,发现谁家有什么珍藏的宝贝,就出很低的价钱收购,如果谁家不愿意,当晚就会有土匪进入谁家,杀人放火过后,抢走那些宝贝。
镇子上的百姓去官府报案,官府却将案件压了下来,而且,第二天那家人就会遭到一伙土匪的报复。所以,镇子上的百姓是敢怒不敢言,实在忍受不了的,就纷纷搬出这个镇子。而贾家就强行占据那些逃难人家留下的房子,开着各种店铺,成了这里的土皇帝。
这天傍晚,罗小三看已经没人来买米了,就准备关门。突然听到从贾家大门口传来一阵呵斥声。他探头往那边一看,就看见几个家丁将一个老者从台阶上推倒在地,几只凶恶的狼狗狂叫着,龇牙咧嘴地扑向老者。老者手里的一只破碗掉到地上摔碎了,一根拐杖也被家丁甩出老远。只听一个家丁恶狠狠地说:“老东西,你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敢在这里讨饭,一身晦气。”
罗小三赶紧跑过去,拾起拐杖将狼狗吆喝开,扶起老者。家丁看着他,说道:“你不要多管闲事,小心有你好果子吃!”
罗小三不敢多言语,扶着老者进了自己店铺,叫妻子端来一碗米饭。老者伸出又脏又瘦的手,抓起碗里的米饭就往嘴里送,不一会儿就将一大碗米饭吃完了。罗小三又叫妻子端来一碗热汤,那老者喝下热汤,脸色才渐渐红润起来。
老者对罗小三夫妻感激不尽,最后说:“我是一个靠乞讨度日的叫花子,今天路过这里,又累又饿,本想前去要口饭吃,不想却被那些家丁轰了出来。幸好遇到你们,要不我这把老骨头不知道还挺得过今晚不。”
罗小三这时才看清楚,老者长得很瘦小,脸有点尖,留着几根胡须在两边脸颊上,朝两边伸着,眼睛又小又圆,耳朵也很小,身上穿着一件灰褐色的长衫,已经又破又旧。听了老者的诉说,罗小三道:“老人家,你干脆住在我这里,反正我铺子也需要一个人帮忙。”
老者闻言喜出望外,对罗小三连说感谢。
从此,老者就在米铺里帮着罗小三打理,罗小三夫妻对他也像对待自家老爹一样。但不久,罗小三就发现,老者经常会把一些米放在后院里,用泥土掩埋起来,他问老者,老者就说:“以前乞讨习惯了,现在我住在你这里有吃有喝,想着以前,就习惯性地把米藏起来。”
罗小三也就不再过问,反正那些米大多也是很陈旧的,有些还生虫了。
霸王欺上门
这天早晨,罗小三正在里屋记账,突然听到老者在外面惊叫起来,随即跑到桌子底下,全身颤抖。罗小三走到外面一看,原来有人来买米,那人怀里抱着一只猫,猫鼻子使劲抽动着,“喵呜喵呜”地叫,狂躁不安,忽地从主人怀里跳下来,冲进了里屋。只见老者跳着跑了出来,藏在罗小三身后,身子不停地抖着,满脸惊惧。
罗小三赶紧给那人称好米,那人一声呵斥,那只猫才跳到主人怀里走了。老者战战兢兢地从罗小三身后站了起来,罗小三感到很奇怪,问:“你很怕猫啊?”
老者惊魂未定地说:“有一次我实在饿慌了,溜进一家人的厨房,准备偷一点东西吃,不想突然从灶膛里蹿出一只猫,对我又抓又咬,吓得我病了好几天。”说着,他撩起左边的衣袖,罗小三看见,他左手腕上果然有几道已经结痂的爪印。
正说着,就听见隔壁传来阵阵鼓乐声,不一会儿,贾家的主人贾虎就带着一大帮人,出门去了。罗小三道:“看来贾家那个当大官的亲戚今天又来了,也不知这次谁家会遭殃。”
到了晌午,一大群人进了贾宅,老者说:“这家人来头不小啊。”
罗小三道:“不要太大声,被隔壁听到,会惹祸上身。”
到了吃午饭的时间,罗小三叫妻子摆好饭菜,正准备吃饭,就见贾虎领着一位身着华丽绸缎长衫的人来到米铺门前,身后跟着十多个家丁和一些身披铁甲、手执利器的武士。罗小三赶紧迎上前去,满脸堆笑,一个家丁大声对他说:“贾大人想到你家后院看看,还不快点请贾大人进去!”
罗小三看那个身着华丽的人,正是贾虎往年常来这个镇子的亲戚,他不敢怠慢,赶紧腾出一条道,将这伙人让进来。
那人径直来到罗小三的后院,抬头看着后院那株大树,又环顾了一下四周,不停点头,说:“太好了,这个地方太好了!贾虎,就在这里了!”
那株大树是罗小三祖祖辈辈留下的,据说已经有三四百年的历史了。那株大树枝繁叶茂,要十多个人才能合抱,常年翠绿,就是最冷的时节,也是绿叶泛青,还散发出阵阵清香。曾经,一位从京师来的商人,愿意出很高的价买下这棵神奇的大树,但罗家祖上传下的遗训是:无论遇到多大困难,都不能使这棵大树离开罗家后院,否则罗家会从此衰败。
贾虎就转身对罗小三说:“罗小三,我家二叔看上你家的后院,出十两银子,怎样?”
十两?连一间破草房都买不到,这不明摆着强要吗?罗小三听了,额头上冒出了汗珠。
豪宅变墓地
原来,贾虎二叔的老丈人得了重病,眼见没几天活头,就吩咐女婿给他找个好地方,必须要有一棵大树掩隐坟墓,这样才会让以后的子孙得到他的庇护,飞黄腾达。这个老丈人是朝廷的宰相,亲信遍布朝中要害部门。为了以后的前程,贾虎二叔就到处寻找老丈人的墓地。刚才在贾家后院喝茶,隔墙看到了这棵参天大树,就立刻赶来查看。
贾虎一听是这么回事,当时就拍着胸脯,对他二叔说道:“只要在这里修建坟墓,我把我的宅子也让出来。”
看着罗小三犹豫不决的样子,贾虎恶狠狠地说:“罗小三,你不是不知道,我二叔现在正在剿匪,手下可有几万大兵,倘若你不答应,二叔就给你安个土匪的名分,让你全家死无葬身之地。我们明天就过来接收整个院落,你准备准备。”
说着,掏出十两银子,往罗小三手里一塞,带着人和二叔走了出去。
罗小三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哭起来。老者走过来,安慰道:“搬走吧,胳臂扭不过大腿,不答应他们,我们会更惨。”
罗小三哭着说:“我们能够到哪里去啊?罗家祖祖辈辈老实本分,没整过谁,也没害过谁,没想到到了我这里,祖传的这点东西也要毁在我手里。”
老者说:“如今的世道,皇帝昏庸,奸臣当道,哪有我们百姓的生存之处?哎,走吧,把那些米拿着,走一步算一步。”
罗小三没法,只好含泪将铺里的东西收拾停当,暂时住在镇子里的一个客栈里。不久,罗家和贾家的房屋统统被拆毁了,那里开始修建巨大的墓地。
老者每晚都要出去,回来时都会给罗小三一些银两,问他怎么得到这些银子的,老者笑而不答,只是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看着吧,那贾虎和他二叔不会有好下场。”
群鼠惩凶徒
墓地很快就修了起来,贾虎和他二叔来到墓地前,看着宏伟的坟墓,在那棵大树的掩映之下,显得特别幽静。突然,那棵大树剧烈摇晃起来,树枝上的绿叶纷纷往下坠落,树身里面传来阵阵奇怪的声音。就在两人感到惊讶时,几个家丁急匆匆跑来,大声道:“少爷,不好了,家里出事了!”
贾虎连忙跟着家丁朝镇子的东街跑去,他来到刚刚修建起来的宅子里,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只见无数只老鼠正疯狂地到处窜动,见了木头就拼命地啃咬,家丁们拿着家伙到处追打。那些老鼠就跳到家丁身上,又叫又咬,不一会儿,那些家丁就只剩下一副白森森的骷髅。而许多老鼠正啃咬着房子的柱子,不一会儿就啃得房子摇摇欲坠起来。
贾虎吓呆了,命令剩下的家丁取出灯油,往那些老鼠身上倾倒,然后点起火把,扔向鼠群。片刻间,整个宅子到处是着了火的老鼠。它们四处乱窜,上蹿下跳,不一会儿,宅子就燃起熊熊大火,滚滚浓烟夹杂着刺鼻的焦臭味,充满了整个镇子。
贾虎吓得赶紧往外跑,那些没烧死的老鼠就跟着他跑。贾虎一路狂奔,每经过他在镇子上的店铺时,就狂叫着叫里面的人出来帮着追打老鼠。而老鼠就窜进贾家店铺,引燃了房子。整个镇子片刻处在一片火海之中。
贾虎跑到墓地前,发现那里爬着许多毒蛇,拼命吞噬着到处乱窜的老鼠。无数的老鼠,招引来无数的毒蛇,贾虎和他二叔想往镇子上跑,可还没跑出墓地,就被毒蛇咬伤,抽搐了一会儿,毒性发作,死了。
老者从树洞里走出来,看着满地的老鼠尸体和毒蛇,满脸泪痕。他蹲下身子,变成了一只硕大的老鼠,吱吱叫着,那些毒蛇见了如此肥硕的老鼠,就都向他爬过来。
很快,肥硕的老鼠就只剩下了皮毛,毒蛇四处搜寻了一阵,才慢慢消失了。而镇子上,所有贾家的店铺也被烧成了灰烬。
朝廷查清此事后,皇帝一声令下,将宰相革职,抄了他的家,将他流放边塞,可宰相还没走出京城就死了。皇帝还下令将镇子里的土地归还给原来的百姓,逃难的百姓也纷纷回到了镇子。
镇子上的百姓后来才得知,贾家因为四处抢占百姓的房地,翻修屋子,使原来在那些地方生活的老鼠失去了栖身之地,就纷纷跑到罗小三的米铺,藏到了那棵大树里。它们的首领就化作乞丐,四处寻找藏粮食的地方,那次准备进入贾家查看,不想被罗小三救下。首领就命令老鼠不许偷食罗小三家的米,他自己每天都藏一些陈米,勉强让鼠群生存。不想最后的栖身之所也被贾虎占据,鼠王决定报复贾家。
罗小三回到自己的后院,只见那里杂草丛生,那棵老树也已经成为一棵空心的大树。他走到树洞里,发现里面竟然非常宽敞,而且还有许多银子,看来是鼠王从贾家偷出来的。罗小三就用这些银子重新将米铺开了起来,每天他都要拿一些米到树洞里放着,第二天,那些米就会不见了。
后来,镇子上来买米的人经常看见,罗小三和一个身穿灰褐色长衫的老者在树洞里喝酒。那棵树,慢慢地又长得枝繁叶茂。
鼠王报恩 鼠王报恩完整版(二)
道光初年的一天,阳光普照着大地,川东大竹县城一座新修的关帝庙峻工了。这新庙宇圆门粗柱,朱颜翘角,那些金光闪闪的菩萨像,那国字红脸上一对丹凤眼,长长剑眉、长长胡须的关圣人塑得活生生,十分威严。新庙宇四处地面打扫得干干净净,来自各地朝拜的人们,扶老携幼,真是人山人海,十分热闹。
天下各处的名山、寺庙、游园……都会留有著名文人的文字佳作,让千千万万的人世世代代欣赏。圣洁而庄严的关帝庙宇竣工,庙门的门联待题待写。
县内名儒卓丙田老先生正为门联而日日夜夜思考着。这卓老先生饱读诗书,知识渊博,诗文俱佳。他思考了数日,觉得许许多多庙联表达的都是一些求神拜佛,消灾灭祸之类的意思,多庸俗啊!怎样才能走出这庸俗的区域,进入一个新的境界呢?能留下被世人赞扬的千古佳作,这样才能不负众望,不辱自己的堂堂大名。他征集了很多学士的许多作品,堆在书桌上,看了皱眉,暗自摇头而搁置在旁,庸作如山,佳作难求,难求佳作啊。时间一天一天临近了,这真是到了大年三十晚上的磨子再不能推辞,老先生心急如焚,告诉自己:“没有时间了,明天就是关帝庙竣工庙会了!”
这一天卓老先生穿着崭新长衫,带着几个儒友和学生,早早地来到了新建的关帝庙里。他们站在大殿四方桌前,接着又来回踱着步。学生们给老师展开纸,磨着墨,等待老师挥毫。卓老先生踱了许久的步,又回到桌前拿起毛笔,就是不落笔。他左手捏住下巴胡须,双眉紧锁,又低头沉思起来。
这时,一个十来岁的小孩子从人群里挤到卓老先生面前,向他行礼后问道:“老师,时间不早了,怎么还不写呢?”
卓老先生一看,是个小娃娃,再细看,这娃娃站得直立,生得方面大耳,白里透红的脸蛋,一对眼睛水灵灵的,心想多乖的一个娃娃呀。但卓老先生并无心和孩子闲聊,他认为这孩子毕竟是个幼小不懂事的娃娃,何况现在正忙碌着。卓老先生一心只思考着题庙联的事情。
“老师,让我来写写试一试。”小孩子说。
卓老先生又看了孩子几眼,心想这娃娃怕是说着好玩的。这又是谁家的孩子?父母不管住,在这个隆重的日子里来闹着玩呢?
这个小孩是诚心挤到老先生面前来题联写字的。他是本县童家乡盐井沟人,父亲江大溶,当地塾师,母亲邓氏,也略通诗文。这对夫妇晚年才得子,因此自是疼爱有加,悉心抚育,教导有方。孩子三岁就开始读三字经和唐诗三百首,四岁就学习写文章。
今天小孩子又向老先生请求题联挥毫,并走得更靠近桌子,又点头行礼:“老师,让我来试一试吧!”他说着话,拿住了毛笔。
卓老先生又看了看孩子,就是不见有大人出来管。他严肃地说:“现在不是好玩的,不像沙盘上写字,抹平又来,你还是个小孩童,多多读书,精心练习,你将来就会成为诗仙李白一样的大诗人,字就会入木三分。”
小孩放下手中的笔,笑着向老师说道:“老师,我就是真心想题联,我从山后赶到这里来好几十里地,翻山越岭,咋天出发,今天刚刚才来到这里。”
卓老先生听了后笑着说:“你是几十里路赶到这里来题联挥毫的?这不是闹着玩的哟。”他又看了看孩子,带着半信半疑的目光说,“那你就来试一试看吧。”
那孩子看见老先生许可了,高兴地笑着,脸蛋上现出一对幸福的酒涡。他不慌不忙,又向老先生敬礼,说:“我就在老师面前献丑了。我写后请老师点评、指教。”
他说完,用小手儿拿起笔,站在桌旁,可这四方桌面齐小孩下巴,这样怎么能写字呢?他放下笔,看见旁边有张小矮凳,端了过来,站在凳子上,拿起毛笔,蘸了墨汁,再提起笔来,一挥而就——一副正楷字体的对联跃然纸上。
倘若奸诈 任尔叩头亦枉然
只要诚心 见我不拜又何妨
老先生一看大惊,赞不绝口,心想这小孩子有如此手笔,非凡也,真是天上降下了一位神童来。挥毫完毕,小孩下了凳子。老先生拉住小孩的手,摸摸他的脸蛋,连连点头说:“你不但字写得极好,对联也很工整,意义新奇,不落俗套。真是天上掉下一个神童啊!”
围观的人中也有许多饱读诗书的人,心想自己多年读书习文,都不敢在此来显身手,一个小孩子竟有这样的胆识,这样的礼节,这样的文才。于是大家都把这孩子围住,有人把孩子抱起来,大家都伸出大拇指,露出惊奇的目光,看着小孩说:“啊!神童!神童!一个神童!”
这个孩子十五岁就以优秀成绩录入县学,十六岁又补博士弟子。孙东缶(益廷)知府时常对他赞赏有加,将他推荐到绥定(今四川达州市)府学去深造,并奖给他助学补贴。这个孩子学习十分勤奋,昼夜苦读,从不间歇。他曾经题联自勉:奋起精神,读落满天星斗;养成羽翼,冲破万里云烟。
这孩子后来很有出息。道光十一年(1831年)乡试中举。道光十八年(1838年)考中进士。殿试一甲第三(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钦点探花,时年仅二十八岁。他为官20余年,一生清廉,所到任上,一心关心人民疾苦,严惩贪官污吏。后被佞臣陷害,罢官归里,忧郁而死,终年四十八岁。
他就是江国霖(1811-1859),字雨农,号晓帆,孜孜不倦、学富五车的名儒文士和人品高洁、恤民爱民的能官廉吏。
鼠王报恩 鼠王报恩完整版(三)
(一)
听琴一家,从紫禁城来到江南,江南的天气就没有晴朗过。
父亲离开紫禁城以后,精神就开始惶恐,母亲也常常垂泪。父亲在前朝做官,两袖清风,听琴不知朝中发生了什么变故,才让他们一家走上漂泊的道路,听琴只想在逃离的日子里照顾好自己的父母,也算尽一点女儿的孝心。
灰色的云雾,笼罩着西湖岸边的城市,给心情与生活带来一些迷离。人们总是忙碌的身影,没有来注意听琴一家,只有一个人,那就是下江南散心的乾隆。乾隆到了选秀的日子,他不愿意自己的婚姻被束缚,可是,他又怎能抗拒传统的婚姻制度呢!他前脚走,后脚和珅一些人就跟来了。下面发生的事情,还真的与和珅有关。
这样的天气,对听琴的扇子生意有很大的影响。天气不太好,听琴的生意就不是很好,一整日卖不出去几把扇子。父亲晚上就没有酒喝,父亲这个人,要是没有酒喝,父亲就会失眠,父亲要是失眠,听琴心里就不是滋味,因为,她是一个孝顺的女儿,他父亲也是在最近才恋上酗酒。
听琴一家是做扇子生意的,与其说是做纸扇生意,还不如说,一家人在颠沛流离。为什么要这样颠沛流离,而不找个地方安定下来,父亲总是行走匆匆,好像不愿意有人了解他们。
听琴,只听过父亲说过前朝的事情,也是父亲在喝酒高兴的时候,说,康熙与雍正的事情。这些事情,已经成为云烟,就是嘱咐听琴,不能在今朝说,最好,没有人认识他们才好。
听琴一天都在卖扇子,只有,三三两两的顾客,这样微薄的收入,只能勉强维持一家住店的钱。
乾隆下到江南,只和听琴见了一面,只是一面之交,就永远记住了听琴。
那天,乾隆甩开和珅自己前往陕西一家客栈,想独自品尝这里的西凤白酒。听琴和父母也在这家客栈里落脚。
一大早,听琴就抱着一堆扇子到集市做生意。
乾隆是逃避选秀才出来的,旅居江南悠闲几日,在他认为,皇宫永远没有爱情,他认为他的妻子应该在民间寻找。可是,一群大臣不这样认为。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他的生母也不这样认为。
听琴的父母是前朝的人,雍正死后,他们就隐居下来,辗转漂泊,到处流浪,何时才是个头啊!何处是家啊!
听琴是个读书的女子。父亲不让她提祖上做官的事情,听琴也很低调,从来不提他们祖上做官的事情。只是在一路漂泊中,默默地做着纸扇子,养家糊口。
父母年迈了,在客栈休息。只有听琴一个人在集市忙碌。
听琴又买了一些宣纸和一些竹子,这些是做扇子的备料。她在客栈里做扇子,用刀雕刻竹子。用笔绘画宣纸。然后,用细小的铁丝固定。
听琴就这样,凭着做扇子的技艺,凭着一双巧手养活着父母。
这天在集市,听琴在西湖边卖扇子。听琴不仅扇子美丽,模样也端庄雅丽。乾隆经过这里,买了听琴的扇子。并且还帮着听琴卖扇子,这一天,听琴的生意很好,当然,乾隆并没有说他是皇帝,而是悄悄地见了西湖的官员,让做官的都去买扇子。只有两个时辰,听琴的扇子就全部卖光了。
听琴这天生意很好,还从没有过卖光了扇子的先例,他对乾隆十分感激。
扇子早早卖完了,为了答谢这个年轻人,听琴就答应了乾隆在西湖边散步。反正时间还早,反正听琴从心底也喜欢上这个男人。听琴并不知道,她喜欢的这个男人,就是当今皇上乾隆。
和珅在暗地里,把这一切看到了眼里,他也知道听琴的父亲就是刺杀过乾隆的人。他晚上找到听琴的父母,甩给了听琴的父母一笔钱,说,让他们离开南方,一定要到北方的北方去,不要和他家的少爷见面。听琴的父亲也是做过官的人,对和珅也是知晓的,听了和珅的话,非常惊恐。姑且不提前朝的事情,今日听琴的事,就不是一件小事。听琴是不能和乾隆在一起。
若是乾隆早晚知道自己谋杀过他,也会迁怒听琴,杀了听琴啊!为了一家人的性命,还是早早离开是非之地。
听琴的父母,知道和珅的大名与淫威,又怎能不听从呢,就雇了马车,连夜带着听琴逃离到一个北方的北方,他们一家再也不能流浪了,因为再也无处可去了,若是流浪,再招惹一些是非,那后果就不堪设想,听琴也大了,也需要嫁人,听琴嫁了人,也了却了父母的一桩心事。
经过两个月的奔波,听琴一家最后在北方的沛关安置下来。
鼠王报恩 鼠王报恩完整版(四)
黑龙江省西部有个小山村,叫东北沟村。东北沟的北沟里有个小沟岔子,叫狼洞沟。狼洞沟的沟口有个用石头堆成的坟,叫“狼坟”,“狼坟”在当地有个很动人的传说……
故事发生在解放前的一个冬天。
那时候北大荒的的冬天嘎巴嘎巴的冷,刚入冬,漫山遍野就被白雪盖的严严实实。
落雪的时候,就是山里人打猎的好季节。
李三爷扛着猎枪向山里走去……
一上午的时间,就打了一只兔子,一只野鸡。这在当时那个“棒打狍子,瓢舀鱼”的北大荒,就是最少的收获。
李三爷觉得这点收获实在太少,又在山里转悠半天。
山里的野物肯定是知道这个百发百中的“神枪手”进山了,都已经躲起来,不愿意出来见他。
李三爷知道自己不受欢迎,知趣的向山下走去。
在一个山洼,一只叼着东西的狼走入了李三爷的视线。
李三爷不喜欢吃狼肉,平时他很少打狼。今天不一样,因为他没有像样的收获。
李三爷举起了手中的猎枪……
啪!随着一声枪响,狼拼命的奔跑。
没打着?怎么可能的!他是神枪手啊!
李三爷发愣的时候,狼已经不见了。
李三爷来到狼出现的地方,地上有血迹,狼中枪了。李三爷满意的点点头,沿着血迹向前寻找这个跑不了多远的狼。
狼真的没有跑出去多远。
在几百米处的一个岩石下找到了它。
狼痛苦的眯缝着眼睛看着李三爷。
李三爷看清了,狼嘴里叼着的是个刚出生的狼崽子。这会儿还往老狼的怀里钻要吃奶呢!
李三爷心软了,他用脚踩住已经无力抬起的狼头,用刀将打进老狼后腰上的铁砂取出来。解下缠在裤腿上的“绑腿带子”,给狼包好。扔下兔子和野鸡,转身离开了。
李三爷打猎以来,第一次空手回到家中。
夜晚,天又下起了大雪,鹅毛般的大雪铺天盖地的,像是要淹没整个世界。寒风中的李三爷想起了山里的那只受伤的老狼。他拿起一个破棉被向山里走去……
老狼没死,在李三爷搭建的小窝棚里坚强的活了下来。只是,成了一只瘸狼。
老狼的伤口恢复的很快,三个多月的时间,已经能满山的奔跑,可以扑捉小动物吃了。打那以后,李三爷没再给它们送去“野味儿。”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了,北大荒又迎来了春暖花开。这里的人们又开始了“苦夏”生活。北大荒人之所以把夏季称之为“苦夏”,是因为那个年月的北大荒,都是在入冬以后才会杀猪宰羊,一到夏天就很难吃到肉了。这个季节活儿累,还见不到“荤腥”,所以人们就称之为“苦夏。”
这个夏天,李三爷家没苦着。隔三差五的就能在家门口捡到死兔子,死野鸡什么的小动物,都是流着血的新鲜“野味儿。”屯子里的人羡慕不已,经常有人来家里蹭饭,大家还以为是李三爷这个神枪手,在夏季也能打到猎物呢!
李三爷知道是怎么回事。
署去秋来,一年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大雪又一次把北大荒盖得严严实实。
第一场雪后的早晨,李三爷迫不及待的扛着猎枪,带着猎狗进山打猎去了。
第一场雪,许多动物还没有清楚的认识到危险的到来。李三爷这次收获很大,两个狍子,一头野猪,六只兔子,还有两只野鸡。
收获很好。可是,这出乎意料的收获让李三爷为难了。这么多的猎物怎么能带回去呢?
李三爷只好空着手下山。
日头快落山的时候,李三爷赶着马车来到了存放猎物的山洼。
在存放猎物的山洼里,李三爷遇到了狼群。
几十只狼正在享受着李三爷摆好的野味儿“美餐”!
李三爷是个老猎手,他知道狼群的可怕。想调转马头逃跑。谁知,这两匹马是一对儿“孬种”,见到狼群就傻了。任凭李三爷怎么打,这两匹马就是不动。连拉屎带尿尿的,身子直哆嗦。
狼群是世界上最凶残,最可怕的“东西”!
狼群发现了李三爷,很快就围住了马车。
李三爷真傻了!来的时候走的急,不用说猎枪没带,就连个赶车用的马鞭子都没有,赤手空拳,怎么办吧!
面对这群“饿狼”,李三爷终于害怕了。后背嗖嗖的直冒凉风,两条腿也软了,汗从鬓角流下来……
一声凄厉的狼嚎响彻山谷!狼群突然停止了对马车的围攻。
一只瘸狼围着马车转着圈儿,不时的仰起头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嚎叫……
李三爷跳下马车,强行拖着吓得抬不起腿的两个“孬种”,拉着车向山外走去。身后一只凶悍的公狼扑向马车,被瘸狼拦住……
第二天早上,李三爷提着猎枪来到遭遇狼群的山洼,那只瘸狼静静的倒在地上,周围的白雪被狼血染红了……
李三爷从山上搬来许多石头,在这里修了一座狼坟……
鼠王报恩 鼠王报恩完整版(五)
“水磨涧,窝锣圈,走不到,看不见。”这是对黄同水库南岸水磨涧村真实的写照,四面环山的小山村孤零零地蜗居在山坳里,有关壁子湾的传说就出在这里。
壁子湾又名鳖湾,在靠近黄同水库大坝的西岸,有一座小山,山的西北面是有名的石龙头,山的正下面就是有名的壁子湾。据说,很早很早以前,壁子湾就有了,这里面有许多甲鱼,年久了,甲鱼成精,引发了一系列的传奇故事。
在黄同水库的下游有一个南黄同村。传说在很早很早以前发生了这么一件稀奇的事情,这个村有一家办喜事,正在为人多办酒席所用的碗筷盆碟发愁,谁曾想第二天早上,忽然发现天井里,出现了许多碟子,这是怎么回事?后来人们猜测,这就是壁子湾的鳖精所为,因为这家人心眼好,处处做善事,所以好人有好报,也就不足为奇了。后来人们一旦有丧亡喜事,便到壁子湾烧纸祷告,第二天,准有成堆的碟子碗,放在岸边。据说,即便你不小心打破了,只要将瓷片捡好送回就行。再后来一些财迷心窍的人们只借不还,也就破坏了这个规矩,从此没有人能借得到。
据说,有一天,莱西市院里镇的两位农民到黄同水库捉鱼,来到壁子湾前,见到一个黄盖小鳖,正在晒盖。其中一个人想拿鱼叉抓它,另一人极力劝阻,说黄盖小鳖动不得,可他偏不信,一叉下去,甲鱼没叉着,人却掉到了水中,不见了踪影。岸上的人们急忙找人打捞,发现这人正跪在鳖洞门口。这家人非常气愤,这是一个大户人家,非报此仇不可。因此到处买石灰,雇了许多辆马车,要运石灰烧死壁子湾里的鳖。这可吓坏了鳖王,连夜托梦给北黄同村的会长,让其求情,并答应每年给该村送上两条大鱼,在会长的撮合下此事才不了了之。此后,每年北黄同村的人在汛期总能捡到数量不等的大鲤鱼,直到现在还不时有人有此口福,据说这就是鳖王在兑现诺言。
在黄同水库的南岸有一个村子叫沙埠村,这一个村有个小猪市,人们都把小猪推到这里来卖。有一天,天还没有亮发生了一件令人费解的事情,小猪竟然不翼而飞了。事后,人们猜测这可能也是壁子湾的鳖精所为,它们群策群力挖洞到这里,偷走了小猪,这当然不可相信。不过下面的一件事却是千真万确。有一天,北黄同村的两位中年妇女到地里翻地瓜蔓,临近中午,她俩拿着地瓜蔓来到水库边,天气炎热,想洗洗脸,于是便走下去,看到水边有一蒲萝大小的黑石头,便双双走上去,在洗脸的过程中跟来的一只小狗,始终朝着这块石头发出惊恐的叫声,并不时的狂吠,妯娌俩并未在意,等到回到岸上,回头一看,原来这块黑石头是一只大甲鱼,正在缓缓地游回到水中。妯娌俩不禁倒吸了口冷气。回到村中,便把这事传开了。
壁子湾是神秘的,壁子湾的传说是层出不穷的,希望在寒冷的冬天,这些传说会给你带来春天般的温暖。
以上内容是关于鼠王报恩和鼠王报恩完整版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