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整篇 广东民间故事改编的剧本

国学素材成语故事

民间故事整篇 广东民间故事改编的剧本

无仙围观:℉更新时间:08-20 07:36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民间故事整篇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广东民间故事改编的剧本和民间故事整篇的精彩内容哦。

民间故事整篇 广东民间故事改编的剧本

民间故事整篇 广东民间故事改编的剧本(一)

1、《灰姑娘》读后感

格林的童话《灰姑娘》,被改编成电影,被改编成戏剧,以多种艺术形式继续感动着人们,而且被感动的对象已经不仅仅是孩子们。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女孩》与之相比,就单薄了,不光是情节单薄,就其给予人们内涵的感受也是单薄的。灰姑娘的故事,更与潜藏在每一个人内心深处的美好愿望共鸣。因而更具魅力。

继母不懂得珍惜她,因为她还有自己的两个亲生的女儿需要珍惜。她是母亲,她有母爱,但是她的母爱过于自私了,全部的爱都在了亲生的女儿身上。

继母带来的两姐妹不懂得珍惜灰姑娘,也许她们的自私就是受了自私的母亲的影响。她们扒去了灰姑娘漂亮的衣裳,把她当女佣使用。

亲生的父亲不敢爱惜灰姑娘,他的懦弱助长着老妖婆和她的女儿对灰姑娘放肆地虐待。

灰姑娘没有得到爱心,但是灰姑娘珍惜着自己的爱心,没有因为别人不能够给予自己爱心就变得刻毒起来。她把自己的那爱心用在了对母亲的倾诉上,她把自己的爱心用在了对小鸟的交往上,用在了那株美丽的大榛树上……

更重要的是她并没有因为境遇而放弃对美好的追求。多少人会因为境遇而沉沦,没有了任何勇气去追求了。但是灰姑娘没有。当听到王子举办舞会的消息,她在小鸟们的帮助下,不顾继母的阻挠,参加了舞会,并且立即被王子注意……小鸟们帮助了她,大榛树帮助了她,如果没有灰姑娘先前对他们的爱心他们此时此刻会帮助灰姑娘吗?原来对别人施以爱心其实就是对自己施以爱心就是对自己的珍爱!

灰姑娘的故事感动着我们。灰姑娘的故事启迪了我们吗?

珍惜我们的爱心,别叫它死亡,别去管个别人如何地对待我们。珍惜我们的梦想,别去管我们此时此刻是多么地艰难。那么,你也会让自己完成一部新版的灰姑娘的故事的!


有一个古老的传说,铭刻在世世代代的信仰之中,被华夏儿女乐此不疲地传诵,筑起了无数人孩提时对神幻的向往,融入了岁月沧桑之后的深思熟虑。

“愚公移山”,大智若愚;河曲智叟,大愚若智。在太行王屋面前,嗤笑讥讽,尽烟消云散于他的一声长叹之中。

自开天辟地之时,太行王屋二山就坚持着他们亘古不变的傲气,阳光的刺痛,黑风的叫嚣,经千万年的沉淀成那俨然肃穆,返朴归真的灰色的山石。荡涤后的冷漠和孤寂,毫不客气地将黑暗和纡徐推给山那头的愚公的祖宗,压住了他们祖祖辈辈的野心和好战的本性。

平静了几千年,所有人都丢弃了对那个陌生世界的妄想,没有奢望的安静朝拜着面前的两座大山。

突然一天,愚公站起来了,挺着年近九旬的腰板。

他要移山。

移山?这远比他每天的出入迂回要艰难。高耸入云的太行王屋,其盛气凌人只是岂肯屈服于笨拙的斧锤之下?人生的八十余个春秋都被戏弄于他们的蔑视里,又何必大动干戈,以杯水车薪的资本来挑战这莽莽大山呢?知足则是福。

然而愚公想不通,他不甘把自己与生俱来的勇气乖乖交给随遇而安的苟且手上,他要证明人定胜天。

一锤一敲,挥汗如雨的拼搏,山的气势却毫无动摇,一年的往返,只想将自己的梦想一点一点地堆积于那渤海之边。日复一日,继而年复一年,山依旧面无表情的矗立在天的前面,他依旧是如此顽固,毫无遮掩的山石紧紧包裹着他的脆弱,或许,他拥有的只有阳光敲击下宠辱不惊的坚强。

烈日的炙热和讽刺,似乎是天帝在讥笑他的自讨苦吃,智叟的冷言冷语,不允许争论的否决了他的狂妄。

可愚公还是争了,他毫不承认自己正在为一个不切实际的梦浪费生命,因为她从没有怀疑过这些艰辛的汗水在滴入冰冷的山石的那一刻是否后悔过,是否会冲刷掉石头那顽固的外壳,粉碎他的残忍,刺痛他的记忆。他坚信,一切都是值得的,这是个终会胜利的梦。

愚笨的愚公从没说过什么真理,可这一开口却让他赢来了彪炳千秋的赞叹,永世不朽的流传。“我死了还有儿,儿死了还有孙,孙还会有儿,儿也还会有孙,孙孙,世世代代,永不会死,山,怎么会移不完呢?

智叟哑然,原来他只是这项大工程里的一个小小的角色。

人们终于明白,原来愚公是没有野心的,他用自己的晚年安宁来换取的是一个他永远无缘看到的世界,他的妄想,只是想让后人走上宽广的大道来怀想曾经的王屋太行,曾经有这么一个移山的愚公。

上帝命夸娥氏二背负着两座山圆了愚公的梦。他眼睁睁的看到了北山阻隔了千万年的柔和的阳光,跳跃着拥抱着这块北山压抑了太久的土地。一片开阔。原来山的那头有温润的泥土,有风中摇曳的安谧的小麦,荡着灿烂的满足。

原来世上最动人的事物都是熨贴着大地应运而生的。山太高了,于是使它不近人情。

故事当然不再以他玄妙的神话色彩使我们联想翩翩。但我们始终相信这个结局是真实的,完美的。愚公拿着斧锤向我们诠释了他的人定胜天,成熟给与的慧眼让我们剥析到了这传世神奇下所孕育的精神,那是我们成为万物之灵长的资本。

像山一样执着,坚韧,然后,向命运宣战。

相信落下的汗水终会滋润出一片绿荫,而摧毁山峰的人,只有我们自己。

因为,我们是千千万万个愚公


中国六大民间故事

1白蛇传(杭州)

2丽友桥(合肥)

3牛郎织女(产地不明)

4 梁山伯与祝英台(产地不明)

5 宝莲灯(陕西.西安)

6孟姜女(产地不明)


DFGJBHSDIRFHJGBKHCXKB HXCIOJBIOFJDIOHJNCFFVB

民间故事整篇 广东民间故事改编的剧本(二)

东北民间故事《老虎妈子》

很久以前,传说村里有位大嫂,虽然家庭贫困,却是个非常善良的女人,即使她已经没有了丈夫,可仍旧努力帮别人做活,独自养活着她三个尚且年幼的孩子,大嫂对母亲更是孝顺有加。

过两天大嫂的母亲过寿(生日),大嫂兴高采烈的做了很多包子、馒头准备为母亲上寿。大嫂的家离母亲家需要走一天路程,需要翻越2座大山。于是大嫂早早的就收拾好了行囊准备出发,并对三个孩子说:“笤扫噶达”、“筲数糜儿”、“门插和儿”,如果妈不在家,一定不能给陌生人开门。三个孩子点头说:“是”,大嫂才给孩子们留下了三天的食物,并嘱咐“笤扫噶达”、要照顾好两个弟弟。

大嫂平安的翻越第一座大山的时候已经是中午十分,她吃了口干粮、喝了口水便继续赶路。傍晚十分,路已经不是那么清楚,大嫂独自走在略黑的林间小路上,善良的大嫂还不知道,正有一双邪恶的眼神盯在她身上。大嫂正走着,突然身边多出了一个身材高大的人,只见那人身披条皮,脸上手上遍布毛绒,不是很能看清五官貌相,他就是老虎妈子。

老虎妈子慢慢的靠近大嫂身边,油嘴滑舌的对大嫂说:“大嫂大嫂你这是要去哪啊!”大嫂不安的回答:“我妈过寿,我要给她上寿去。”老虎妈子继续追问:“那大嫂一定准备了不少好吃的吧,大嫂包袱里都带了啥?那么鼓溜溜的”。包子、馒头,大嫂回答到。大嫂、大嫂,能不能给我一个吃,我赶了一天路,都没吃东西了。大嫂看它可怜,就给了它一个。老虎妈子,一口就把包子吃了,仍不断的央求大嫂再给它一个吃。大嫂实在耐不住他的央求,就这样,第二个,第三个。。。。。。包子、馒头陆续进了老虎妈子的肚子。这时候夜幕已经降临,不知不觉大嫂只剩下一个包子了,老虎妈子却仍在那里央求。大嫂觉得很是奇怪,便加快了脚步,老虎妈子仍旧纠缠不放,最后大嫂实在生气,就吧最后一个包子也给了它。可是老虎妈子仍旧不满足继续跟随大嫂一路问东,问西,善良的大嫂最后把家里的状况都一五一十的告诉了老虎妈子,这时候第二座已经山下了一半,老虎妈子摸了摸肚子,故作可怜的对大嫂说:我这肚子还是空荡荡的,饿着真难受。大嫂很疑惑,你都吃了那么多包子了怎么还饿啊?是啊,我也奇怪可就是吃不饱,你说怎么办啊?老虎妈子眼睛直直的瞪着大嫂。大嫂有谢害怕,像后退了几步说:“我已经没有包子了!”那你就让我把你吃了吧。说罢老虎妈子趁大嫂一个不留神,迅速将大嫂扑倒,并把大嫂吃掉了。可怜的大嫂,还没见到她思念已久的妈妈,家里还有3个尚未成年的孩子,就这样成为老虎妈子的盘中餐。老虎妈子舔净了嘴边的血迹,回过头来,朝大嫂来时的方向走去……从前有一家人,他们家只有妈妈没有爸爸,还有三个孩子,都是小女孩子。她们过着简单并且幸福的生活。

一天,妈妈要去姥姥家给姥姥过生日,留下三个小女孩在家,妈妈走之前告诉三个孩子,她会在三天以后回来(姥姥家在离女孩家很远的地方),要女孩子不管是谁叫门都不能给开,因为在她们家附近有个老虎妈子,会变成妈妈的样子进来吃掉她们的。三个女孩子愉快的答应了,并且保证绝对不给老虎妈子开门。就这样,妈妈上路了。

老虎妈子将一切都看见了,她打算在第二天就变成妈妈的样子,去吃掉三个女孩子。

第一天很快就平安的过去了。

第二天,老虎妈子就去敲小女孩家的门了……

‘当当当’

“谁呀?”大女孩问道

“是我啊,我是妈妈啊,快给我开门啊,大女儿!”

“不开门,你不是妈妈,妈妈说他三天后回来,”

老虎妈子想了一下说道:“你姥姥家的路修好了,我走得快,两天就回来了”大女孩没有信她的话,没有给她开门。

“二女儿给妈妈开门啊,妈妈给你带好吃的了”老虎妈子又喊道。

“不开门,你不是我妈妈,我妈妈的脸没有那么黑!”

老虎妈子找了一把面粉摸在了脸上,说道:“走在路上灰尘大,脸就变黑了,你看现在不是变白了吗?”二女儿没有相信她的话,也没有给她开门。

“三女儿给妈妈开门啊,妈妈想你了”老虎妈子继续喊道。

“不开门,你不是我妈妈,我妈妈身后面没有尾巴!”

老虎妈子一看,哎呦,原来变身的时候忘记了自己的尾巴了,她想了想说道:“那不是尾巴,那是姥姥给妈妈的裤腰带,妈妈现在就扎起来,你看。”

三女儿毕竟小,一看果然是妈妈,就给老虎妈子开了门。

晚饭的时候,老虎妈子给小女孩们做了很多好吃的,想让她们吃的饱饱的,早些睡觉还能多长肉,这样吃起来会更好吃的。

很快到了睡觉的时候,老虎妈子问谁要和她一起睡觉,大女儿和二女儿都说不要和她一起睡觉,只有三女儿和她一起睡觉。睡觉的时候三女儿问她“妈妈为什么你身上有毛啊?”老虎妈子说“那是姥姥给我做的毛线衣,穿着不冷。”大女儿和二女儿没说什么,关灯睡觉了。

半夜,大女儿趁着老虎妈子睡着的时候吧妹妹偷偷抱到了邻居家里,又在自家的菜窖里面拿了一个大萝卜,放在了老虎妈子被窝里,二女儿拿了鸭血摸在了萝卜上,她们就各自回被窝里去了。过了一会儿,老虎妈子醒了,感觉有点饿,她摸摸身边的小女儿,抓起来就咬了一口,。

两个大的孩子听到了老虎妈子吃萝卜的声音,就问道:“妈妈,你干什么呢?”

老虎马子回到道:“妈从你姥姥家带了萝卜回来,给你们也吃点!”说着就掰了一小块萝卜给大女儿和二女儿。

两个女儿知道老虎马子把萝卜当成了小三给吃掉了,她们等老虎妈子又睡着了以后,悄悄的拿了锅灰摸在了老虎妈子的头上,这样她们才一觉睡到天亮。

天亮了,姐妹俩问老虎马子小三哪里去了,老虎妈子说小三晚上出去上厕所,估计掉到井里去了。她以为自己吃的真是小三呢!姐妹俩知道小三现在正在邻居家呢。

这时,大女儿说:“妈妈,你头发脏了,来井边我给你洗洗吧!”说着就把老虎妈子扶到了井边,让她坐在井台上。给老虎妈子洗头的时候大女儿故意把肥皂水弄进了老虎妈子的眼睛里,趁着老虎妈子眼睛看不见的时候,迅速的把老虎妈子推进了井里面,老二拿来一块事先准备好的大石板,盖在了井上面。最后老虎妈子淹死了

民间故事整篇 广东民间故事改编的剧本(三)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四大爱情传奇故事之一。它与《孟姜女》、《牛郎织女》、《白蛇传》并称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在这四个故事中又以梁祝传说影响最大,无论是其文学价值还是艺术价值,梁祝都是同类民间传说之最,它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口头传承艺术,也是唯一一个在世界上享有声誉的作品之一。那么,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到底是怎么回事?它发生在什么时代,为何祝英台要女扮男装去求学呢?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发生在我国历史上的晋代。更具体一点,它发生在东晋时期。这里我们不探讨梁山伯和祝英台的爱情发展情况。我们来讲一讲为什么祝英台要女扮男装去读书。在我国封建社会,对女子的束缚是比较多的。在古人的观念里,他们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所以,祝英台的行为在父亲以及其他长辈眼中是不可思议的,是离经叛道的。所以,她的父母不同意她外出读书。她外出求学有这么几种猜测:

第一种可能是,祝英台生活的那个年代,比较流行选秀,朝廷会选拔一批文采样貌兼备的女子入宫。祝英台为了逃避选秀,所以想要外出求学。第二种可能是祝英台要逃避结婚。当时的祝英台年芳十六,在古代,这个年龄正是适婚年龄。但是,祝英台不想被家人安排相亲结婚。所以,她以读书为由,逃避结婚。第三种可能是,祝英台听说杭州有一位才华横溢的先生,他想要向先生求学。所以向父亲提出外出读书。

还有一种离奇的原因就是,祝英台的父母认为她不修女德,怕她以后嫁不出去。所以,主动送她去求学。至于为何穿男装,是因为女子出门在外不安全,还有就是书院都是男孩子,为了方便求学,所以她男扮女装去求学。


这个虚构,我听人家说都是虚构的。既然这个事发生在古代,我想古代应该都是重男轻女的,人家古人都说女子无才便是德,所以祝英台是女的,他想去求学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她一定要扮成男的才可以去读书识字!


这个故事是虚构的,梁山伯和祝英台其实根本就不是一个时代的人物,只是个爱情故事罢了。


传说据考最早始于晋代或南北朝时期,完整故事形成于唐,由艺人传唱或表演即在宋代了


once upon a time, there was a woman named zhu yingtai, in order to go to school, she had to dress like a man. three years of study, she fell in love with classmates and friends of liang shanbo, but liang shanbo always did not know zhu yingtai was a daughter. when she learned the truth, to wish home to propose, but by his father rebuffed. liang shanbo was heartbroken, grief and death, and zhu yingtai was forced to accept an arranged marriage home. wedding day, bridal sedan chair bridal sedan chair, bridal palanquin after liang's tomb, zhu yingtai car to the grave wail. all of a sudden gust of wind, lightning, liang shanbo graves will split, zhu yingtai took the opportunity to put into the grave. after a while, flying out of a pair of butterflies, both fly away i saw the grave.

望采纳,谢谢!!!

民间故事整篇 广东民间故事改编的剧本(四)

武夷山的大王峰玉女峰

厦门的鼓浪屿,老婆饼以及博饼活动

福清的光饼

这些都有着优美动人的民间故事


推荐一本书: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福建卷。根据书上自己改编成30字以内


力量

民间故事整篇 广东民间故事改编的剧本(五)

徐母育弯枣树

小时候,有一天晚上刚吃完晚饭就钻进被窝里帮外婆焐小脚,外婆给我讲了一个"徐母育弯枣树"的故事。

很久以前,淮河边上有个叫泊岗的村子,村上住着一对姓徐的中年夫妇,两口年近四十岁了,膝下仍无一个尿炕的,每天吃完饭老两口就大眼瞪小眼的,十分冷清。一天村里来了个跑买卖的小商人,告诉这对夫妻,说是太平集(今明光市)东约40里处的鲶鱼洼(今明光市分水岭水库)西岩有一棵九丫树,不生的媳妇带上黄布条系在朝向你家方向的枝桠上烧香求子,十分灵验。徐姓夫妻听后迫不及待地于第二天就起程前往求拜。老天爷还真的发了慈悲,就在当年徐家夫妇有了身孕,第二年春生了个大胖小子,老两口欢天喜地,给儿子取名叫徐四十,小名叫"拴住"。

老来得子,生活得更滋润了。老两口把儿子当成了"龙蛋",整天捧着。徐四十一天天长大了,能到邻居家串门子啦。一天徐四十在水塘边上拾了个鸭蛋回家,徐母抱过儿子又是亲又是称赞,夸儿子能干。又过几日徐四十又拾了只鸭子回来,徐母又是一阵亲吻和夸赞,然后把鸭子杀了,炖了一锅汤,一家三口高高兴兴地吃着喝着。徐四十心想:这样多好,父母亲又是夸奖,还有鸭子吃。从那以后,徐四十每次出门玩回家时准能带点什么回来。很多次都是故意到虽人家的鸡窝里、鸭圈里、菜地里去"拾"东西。一次邻居家少了一只老母鸡,找到了徐家,刚好看见徐母正在杀鸡,邻居气得吵了起来,徐母说:"我家拴住才十一岁,能偷你家的鸡吗?再说那鸡能跑会飞的,一个小孩子能捉住吗?我家那有只红公鸡你捉捉看,要是捉住了,我赔你十只。"邻居被堵得哑口无言心里闷气走了。徐四十高兴得直蹦。

春去秋来,光阴似箭,一晃又几年过去。徐四十长到了十六、七岁时,从外面"拾"回的东西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值钱,而徐四十也"拾"上瘾,每天出门不"拾"点东西回来,手就痒痒。一天他竟"拾"回了一头大牯牛,这次老俩口有点怕了,"拾"回了一头大牯牛,牛的主人肯定会找上门来。果然不错,第二天邻村就有人找上门来。开始一家三口伸头暴筋和人争辩,谁知那人到县衙将徐家告了。在大堂上那人把大牯牛的特征一一写在纸上,而徐四十却写不出来,最后只得说是"拾"的。县太爷赶到现场,查出现场还留有徐四十的脚印,这下徐四十哑巴了。县老爷依照当朝律法把徐四十判了个充军边关。

徐家老俩口子这时后悔莫及,但为时已晚。儿子徐四十被五花大绑带走了,徐父又急,又气,又心痛,病卧在床,不久就死了。徐母孤独一人,整日以泪洗面,沿村乞讨,度日如年。

一晃又是几年过去了。徐母已是满头银发面容憔悴,眼也不好使了,腰也挺不直了,才六十多岁,看上去仿佛有80岁了。一天她讨饭路上遇到一个骑大马的军官,后面还跟着两名跟班军士。那骑马军官一看讨饭婆子,先没在意。当讨饭婆子过去后,脑中一闪"哎呀,这难道是…"可能是母子心连心的原故,骑马之人猛然喊了声:"是徐母吗?是拴住的娘吗?"讨饭婆子正走着,忽听有人喊停住脚,慢慢转过头来:"是喊我吗?我是拴住的娘。"

骑马人不是别人,正是八年前被捉充军边关的徐四十。因徐四十犯的罪不重,且机警过人,聪明勇敢,在一次作战中舍身救元帅,后被提拔起来,几年后升到了统领。边关太平后徐四十又被调回任了泗 州驻军统领。此次回来就是要接父母进城享福的。谁知在他被绑起后父亲病故,母亲成了讨饭婆,徐四十眼泪夺眶而出,但他强忍着,平静地说:"老人家,我想找个佣人,你可愿随我去吗?"徐母一听,一百个同意。可心里又纳闷,心想:我一个老眼昏花的老婆子能干什么?这人怎么雇佣我?想不通,干脆就不想了,反正跟这人走不会吃亏。

徐四十找了辆独轮车,将母亲扶上车来到了泗州城,住进了统领的官邸。

徐四十安排人替母亲洗了澡,里外的衣服全换成新的。一日三餐端吃捧喝,还有两个丫头立在门边听唤。一连几天徐母心里不安,不知是怎回事儿。问丫头,丫头说:"听听大人说找来个'佣人',要我们精心服侍'佣人',其他的我们也不知道。"徐母心里有事,吃不香,睡不沉。一天徐四十又来看望母亲。徐母实在忍不住了道:"大人,我已来多日,不见你安排事给我做,每天还端吃捧喝的,实在担待不起。"徐四十说:"今天我不来给你安排事做。从明天起,你每天到院里去育那棵弯枣树,直到育直止。"徐母来到院中摸那弯枣树,有小碗那么粗,心想:我的老天爷,这么粗的弯枣树怎么能育直呢?

徐母也真够尽力的,每天围着弯枣树又是推,又是扳,一个月过去,树没一变变化,半年过去,树还是没变化,一年过去了,枣树仍然弯着。这天徐母收拾了东西要走,丫头慌忙去找来大人。徐母见大人来了,很惭愧地说:"大人,我还是去讨饭吧,这一年来我在你这是白吃白喝了。我知道那弯枣树我育不直,要是从小育那不难,这么粗了,没人能把育直了。"

徐四十"扑嗵"一声跪在地上:"娘!饶恕孩儿吧,我是你的拴住啊!"说完"咚咚咚"磕了三个响头。开始时把徐母吓了一跳,一听说是拴住,她忙将手指放在嘴里咬自言自语道:"我不是在做梦吧?"感觉疼痛,方知不是做梦,一把搂过儿子,痛哭流涕,一五一十叙述着分离后的苦难经历,徐四十也把被绑后的经过一一说与母亲听。母亲哭罢,猛地醒悟:"儿呀,育树要打从小育,育人也如此啊。"


你有病吧

以上内容是关于民间故事整篇和广东民间故事改编的剧本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

标签:广东民间故事改编的剧本

标题:民间故事整篇 广东民间故事改编的剧本

链接:http://m.zhaichaow.cn/sucai/gushi/1233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