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羿射日是民间故事吗 后羿射日民间故事缩写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后羿射日是民间故事吗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后羿射日民间故事缩写和后羿射日是民间故事吗的精彩内容哦。
后羿射日是民间故事吗 后羿射日民间故事缩写(一)
说中后羿和嫦娥都是尧时候的人,神话说,尧的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同时出现在天空,把土地烤焦了,庄稼都枯干了,人们热得喘不过气来,倒在地上昏迷不醒。因为天气酷热的缘故,一些怪禽猛兽,也都从干涸的江湖和火焰似的森林里跑出来,在各地残害人民。
人间的灾难惊动了天上的神,天帝常俊命令善于封射箭的后羿下到人间,协助尧除人民的苦难。后羿带着天帝赐给他的一张红色的弓,一口袋白色的箭,还带着他的美丽的妻子嫦娥一起来到人间。
后羿立即开始了射日的战斗。他从肩上除下那红色的弓,取出白色的箭,一支一支地向骄横的太阳射去,顷刻间十个太阳被射去了九个,只因为尧认为留下一个太阳对人民有用处,才拦阻了后羿的继续射击。这就是有名的后羿射日的故事。
但是后羿的丰功伟绩,却受到了其他天神的妒忌,他们到天帝那里去进谗言,使天帝终于疏远了后羿,最后把他永远贬斥到人间。受了委曲的后羿和妻子嫦娥只好隐居在人间,靠后羿打猎为生。
关于后羿之死,战国时思想家孟子(约公元前372椩记289年)所著《孟子》和西汉初年刘安(前179椙222)编成的《淮南子》都说他是被恩将仇报的徒弟逢蒙暗害的。暗害的手段记载各不一样,有的说是用桃木大棒打死的,有的说是用暗箭射死的。总之这位盖世的英雄死在阴谋家的手里
后羿射日是民间故事吗 后羿射日民间故事缩写(二)
国风土人情
交际习俗
注重服饰的华丽和式样的更新。妇女视化妆和美容为生活之必需。时间观念强,工作计划性强,奉行“女士第一”的原则。习惯行握手礼,有一定社会身份的人施吻手礼。少女常施屈膝礼。男女之间,女子之间及男子之间,还有亲吻面颊的习惯。社交中不愿他人过问个人私事。反感向妇女赠送香水及初次见面就送礼。
信仰禁忌
大多信仰天主教。忌“13”和“星期五”。忌黄色和墨绿色。忌孔雀和仙鹤。视菊花、杜鹃花与核桃等为不祥之物。喜爱艺术和娱乐活动。
饮食特点
法国人会吃,也讲究吃。法国菜风靡世界。法国人喜欢吃蜗牛和青蛙腿,最名贵的菜是鹅肝。喜欢喝酒。法国菜的特点是鲜嫩。法国人也非常喜欢中国菜。
服饰
法国时装在世界上享有盛誉,选料丰富、优异,设计大胆,制作技术高超,使法国时装一直引导世界时装潮流。在巴黎有2000家时装店,老板们的口号是:“时装不卖第二件”。而在大街上,几乎看不到两个妇女穿着一模一样的服装。目前高级时装最有名的有:“吉莱热”、“巴朗夏卡”、“吉旺熙”、“夏奈尔”、“狄奥尔”、“卡丹”和圣洛朗”。近年来,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巴黎女郎的裙子,其式样之多。款式之新,在别国很难见到。法国人是把收入的最小部分用于穿着的欧洲国家,法国人一般很注意服装方面的鉴赏力,也接受比较便宜的而不十分讲究的仿制品。
小动物
当今法国家庭,对小动物恩宠倍加,不惜耗费巨金收买哺养。有一半以上家庭饲养各种小动物,总头数在3000万只以上。1/3的家庭养狗,狗的数量已近4万条。各种狗医院、狗服装店屡见不鲜。动物不仅给法国人带来了乐趣,也造成一定灾难。法国每年发生狗伤人的事件50多万起。
礼仪
法国是一个讲文明礼貌的国家。对妇女谦恭礼貌是法国人引以自豪的传统。法国人见面打招呼,最常见的方式莫过于握手。不过握手时一是握时间不应过长,二是没有必要握住人家的手使劲晃动。一般是女子向男子先伸手,年长者向年幼者先伸手。上级向下级先伸手。
吻
法国是第一个公认以吻表示感情的国家。法国人的吻有严格的界限:他们在见到久别重逢的亲友、同事时,是贴贴脸或颊,长辈对小辈则是亲额头,只有在爱人和情侣之间,才亲嘴或接吻。
婚俗
结婚前先订婚,仪式简单,一般由女方的家长宴请男方的家长及兄弟姐妹,也可同时邀请其他亲戚、甚至一两名好友出席。婚礼也已逐渐简化,但仍不失为最隆重的家庭节日,带有庄严神圣的色彩。婚礼由市长或他的一名副手主持,习惯上是在周二、四、五、六早9时至下午5时之间。婚后大宴宾客。法国农村有的地方在婚前要签订财产婚约并办理公证。婚约中要写明未婚夫妇的全部财产、未婚妻的嫁妆和未婚夫的产业。婚龄纪念在民间已成为一种喜庆的风俗。女子守寡300天后,或宣布与丈夫分居300天后可以再嫁,男子则无时间上的限制。
圣灵节
每年11月1日圣灵节,相当于中国的清明节。法国人习惯上在这一天去墓地祭奠,缅怀为国捐躯的先烈。圣喀德琳娜节 巴黎“大龄女青年”的节日。每年11月25日这一天,年满25 岁而尚未婚配的姑娘们到喀德琳娜塑像前献一束鲜花,再到大时装店跳舞,饮酒狂欢,最后选出一位最美的姑娘作为节日的王后。
用餐习惯
法国人把烹调看成是一门艺术,法国菜也确实风糜全球。在法国一日三餐通常是这样安排的。 早餐:面包、咖啡、热巧克力; 午餐:午餐是法国人最重要的一餐,一般在下午一点左右, 晚餐则在九点以后。法国人社交的正餐一般要持续两小时以上,开始先是开胃菜,然后是鱼或意大利面条,再才是主菜,主菜还附带许多生菜、沙拉、奶酪,水果,有时还有甜点心,餐后咖啡也必不可少。
西班牙风土人情
西班牙基本概况
西班牙是一个集浪漫与激情于一身的国度,它的历史,它的艺术,还有它的气质不断地吸引着好奇的人们。斗牛、舞蹈、吉它。
① 地理环境:
西班牙位于欧洲西南部伊比利亚半岛大西洋(Mar Cantabrico)和地中海(Mar Mediterraneo)航道的咽喉处的多山(坎塔布、利牛斯、戈列多和瓜达拉马等山脉)、 多河流(埃布罗河R.Ebro、杜罗河R.Duero、塔霍河R.Taje、瓜达尔基维尔河R.Gualguivir)、高源国家。中部梅塞塔高源区约占全国面积的60%,为大陆性气候。北部和西北部沿海地带为海洋性温带气候。南部和东南部为地中海式亚热带气候。大部分地区降水量为500~1500毫米之间。南部几乎全年无霜冻。西班牙总面积为5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为3871万多。大部分是卡斯蒂利亚人Castilla,少数民族加泰罗尼亚人Catalu?a、巴斯克人Valencia和加利西亚人Galicia。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94%居民信封天主教。
后羿射日是民间故事吗 后羿射日民间故事缩写(三)
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3264623330常德花山的刘海砍樵。
刘海砍樵》
是湖南花鼓戏中的名篇。刘海故里为陕西西安户县阿姑泉欢乐谷, “刘海砍樵[1]”这段爱情传说在湖南可以说家喻户晓,而随着花鼓戏《刘海砍樵》的演绎和传唱,也为全国不少观众所熟悉。
编辑本段历史渊源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这个戏曲的发源地———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周新国先生《武陵藏珍》记载:“古城常德多古井,著名的有四眼井、丝瓜井、葵花井等。丝瓜井位于城内泮池街文条巷与丝瓜井巷交汇处。传说井水中有丝瓜影像,取井水置水桶和木盆等容器中同样现出丝瓜影像,因而得名。临井而观,井口直径五尺余,深约三丈多,上口小,下腹大,似缸倒置,井水清洌,冬暖夏凉,久旱不竭。丝瓜井历史悠久,具体建于哪个时代,无从考证。流传于常德民间的‘刘海戏金蟾’、‘刘海砍樵’源于刘海和胡秀英一段坚贞的爱情故事。
编辑本段神话传说
相传常德城内丝瓜井里有金蟾,经常在夜里从井口吐出一道白光,直冲云霄,有道之人乘此白光可升入天堂。住在井旁的青年刘海,家贫如洗,为人厚道,事母至孝;他经常到附近的山里砍柴,卖柴买米,与母亲相依为命。一天,山林中有只狐狸修炼成精,幻化成美丽俊俏的姑娘胡秀英,拦住刘海的归路,要求与之成亲。婚后,胡秀英欲济刘海登天,口吐一粒白珠,让刘海做饵子,垂钓于丝瓜井中。那金蟾咬钓而起,刘海乘势骑上蟾背,纵身一跃,羽化登仙而去。后人为纪念刘海行孝得道,在丝瓜井旁修建蟾泉寺,供有刘海神像。
编辑本段相关作品
唱遍祖国大江南北的湖南花鼓戏《刘海戏金蟾》《刘海砍樵》两个剧本,就是取材于这一典故。
编辑本段戏文
(女)我这里将海哥好有一比呀!刘海砍樵(7张) (男)胡大姐, (女)哎 (男)我的妻, (女)啊 (男)你把我比作什么人罗! (女)我把你比牛郎,不差毫分哪。 (男)那我就比不上罗! (女)你比他还有多咯, (男)胡大姐你是我的妻罗, (女)刘海哥你是我的夫哇。 (男)胡大姐你随着我来走罗, (女)海哥哥你带路往前行哪, (男)走罗嗬, (女)行罗嗬, (男)走罗嗬, (女)行罗嗬, (合)得儿来得儿来得儿来哎哎哎。 (男)我这里将大姐也有一比呀, (女)刘海哥, (男)哎 (女)我的夫, (男)啊 (女)你把我比作什么人, (男)我把你比织女,不差毫分哪, (女)那我就比不上哪! (男)我看你俨像着她罗。 (女)刘海哥你是我的夫哇, (男)胡大姐你是我的妻罗, (女)海哥哥你带路往前走哇, (男)我的妻你随着我来行哪, (女)走哇, (男)行罗, (女)走哇, (男)行罗, (合)得儿来得儿来得儿来哎哎哎。
还有德山的善卷先生。
常德一带还有这样一个关于善卷先生的神话传说。
在很久很久以前,德山附近有一对中年夫妇,男耕女织,格外勤劳,过着丰衣足食的日子。只可惜俩口子没有子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为这事急坏了俩口子。没办法,他们请了一个算命先生算一算。算命先生说,您俩口子命中无子。这下可把俩口子急傻了,这怎么得了呢!他们求算命先生无论如何要给化解化解。算命先生叹了一口气,给他们留下一句话,要想生子,多做善事。
从此以后,俩口子行善积德。叫化子要饭,给上一把米,遇上吃饭时留叫化子吃饭,傍晚来了叫化子还留宿一夜。一年两载之后,还是没有生仔的迹象,俩口子更加着急。
一天, 俩口子过江有事,看到渡船破得实在是不成话,渡船四眼漏穿,行船渡水非
常危险。俩口子一商量,倾其所有捐了一条渡船方便行人。
就在俩口子捐出渡船的第二天,家里来了一个老叫化子,蓬头垢面,饥饿难耐。俩口子热情招待饭菜,还帮他洗去身上的污垢,老叫化子感激涕零。老叫化子临走的时候,从他的一个竹篓里取出一条金色的鳝鱼作为报答,还特意嘱咐要把这条鳝鱼做给娘子吃,他说吃了这条鳝鱼发子发孙的。
十月之后,女主人生下一男娃,白白胖胖,就是头有点像鳝鱼,俩口子都说是吃了那条鳝鱼变的。男娃长大成人,是一位白面书生。因为头长得像鳝鱼的头,并且头发卷曲,加之他也和父母一样行善积德,因此,这个白面书生人们称他善卷先生。
善卷先生天姿聪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读书过目不忘。远近有不少人拜在他的门下受教。通过他的教化,把一个个蛮霸的“枉人”教成了文明人。受善卷的教化,德山方圆百里之内,人们知礼义、明廉耻,其乐融融,过着丰衣足食的太平日子。
然而,从东海来的一条恶龙破坏了这里的幸福生活。东海龙王的三太子喜欢游玩。一日,它沿着长江进入洞庭湖,玩了几日之后觉得索然无味,想返回长江继续向上游玩,不料误入歧途,进入了沅江。当它发觉这条江又浅又窄,才知道找错了路,它只好在沅江的一个深潭里暂时安身。这个深潭就是德山脚下的老龙潭。龙王三太子在潭里住了几日,还是找不着归路,发起躁来,在潭里不停的翻身。它这一翻身可不得了,翻起的巨浪排山倒海冲击两岸,如摧枯拉朽,造成江堤溃决,两岸一片汪洋,地势低洼处的百姓喂了鱼鳖。住在德山上的善卷先生望着山下的深潭,恨不能亲手捉住这条恶龙,将这条孽畜碎尸万段。手无缚鸡之力的善卷先生显然不是孽龙的对手,善卷先生只好望江兴叹。
这时,一位老叟来到他身边,这是善卷先生的邻居。老人说,先生,要制服这个畜牲不难,我这里有一把祖传的宝剑,可以斩妖屠龙。善卷先生一看,宝剑熠熠生辉,锋利无比。善卷先生拿起宝剑就想下江杀龙,被老人一把拉住。老人说,我这里有一点吃的东西,你吃饱了才有力气去杀龙。善卷先生吃了老人送给他的一个奇大的蛋,吃完之后才知道这是一个龙蛋。善卷先生顿觉自己力大无朋。
善卷操起宝剑杀入江中,与龙王三太子展开一场恶斗。经过三天三夜的较量,龙王三太子渐渐力乏,善卷先生却越斗越勇。善卷先生挥剑砍断四只龙爪,痛得龙王三太子满地打滚。善卷先生趁势一把按住龙头,手挥宝剑要剁下龙头之际,被云端里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劝住,观世音菩萨要善卷先生饶龙王三太子不死,让它悔过自新。善卷先生只好放过它。
观世音菩萨告戒龙王三太子,如再作恶定斩不赦,要龙王三太子在善德山下的潭中修身养性。这个潭就是现在的德山老龙潭。观世音菩萨给龙王三太子上了铁锁,把它锁在一个铁桩上。龙王三太子问观世音菩萨几时它才能翻身?观世音菩萨说,你要等到铁树开花水倒流之时。
到了宋代,一位朝廷高官来常德德山拜谒善卷先生的圣迹,由于爬山,累得满头大汗,顺手将自己的乌纱帽挂在德山的铁桩上,不料顿时满天乌云翻滚,沅江涌起大浪,吓得这位高官赶紧戴好帽子准备下山。非常奇怪的是,这位官员一戴好帽子就云开雾散,沅江也波浪不兴。原来是龙王三太子以为铁树开了花,它可以翻身了。
古时候人们乘船经过德山老龙潭,切记不能打鼓,以免惊动了龙王,它一翻身就不得了。现在常德人还用“心里在打德山鼓”来形容心里的紧张。
制服孽龙之后,善卷先生依然教书授徒,以德化民。善卷先生有功德于民,人们就把善卷先生居住的枉人山改叫善德山,简称德山。
桃花源
一千五百多年前,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写了一篇千古名文《桃花源记》(为其诗《桃花源》之序)。说是武陵地方的一个渔夫,沿着一条小溪航行,忽然看到山中有一个缺口,就丢下船从这缺口里走进去,发现了另外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土地平旷,房屋整齐,人民生活古朴而富裕,男女老少熙熙为乐,看到渔人大吃一惊,纷纷请他回家吃饭饮酒,自称祖先是为了逃避秦时的战乱,逃进桃花源来生活。这些人不知道秦以后有过汉朝,汉朝以后又有晋朝。渔人在这桃花源里住了好几天,想家了,就与他们告别。出了桃花源,以后再去寻找,就找不到了。
【桃源行】
作者: 王维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去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忽视人。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
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
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
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e5a48de588b6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264623263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
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
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曲到云林。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桃源行】
王安石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去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
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
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
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
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
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桃 花 溪】
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
后羿射日是民间故事吗 后羿射日民间故事缩写(四)
《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白蛇传》
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历史悠久的国家,在民间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其中,最具有中国特色的是著名的《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白蛇传》等四大民间传说。流传最广,影响最大。
牛郎织女的传说始于《诗经·大东》:“跂彼织女”、“睆彼牵牛”的记载。《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已称牛郎织女为夫妻。应劭《风俗通》逸文:“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相传七日鹊首无故皆髡,因为梁(注:桥)以渡织女也。”故事已初步形成,并与七夕习俗相结合。
孟姜女的传说起源于《左传》杞梁妻拒绝齐侯郊吊,遵守礼法的记载,后来加上《檀弓》的“齐庄公袭莒于夺(隧),杞良死焉。其妻迎其柩于路而哭之哀是故事的雏型。汉·刘向《列女传》(四)记:“齐杞梁殖战死,其妻哭于城下,十日而城崩。”又唐(佚名)《琱玉集》记“秦时有燕人杞良,娶孟超女仲姿为妻,因良被筑长城官吏所击杀,仲姿哭长城下,城即崩倒。”可知这个传说在唐代已盛行,但孟仲姿和杞良,在传说中已改名为孟姜女和范喜良。
梁祝的故事最早见于唐·梁载言的《十道四蕃志》,记载了梁、祝“二人尝同学”、“同冢”的故事。晚唐·张读的《宣宝志》有较详细的记载。到明代冯梦龙的《古今小说》,又增加了英台不解带,梁山伯生疑和化蝶的情节。
白蛇的故事形成最晚,起源:一说源于唐传奇《白蛇记》;一说源于《西湖三塔记》。到明代冯梦龙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警世通言》),故事已初步定型。
比如梁山伯与祝英台 、白蛇传 、牛郎织女、 孟姜女哭长城 等都是民间故事啊,《牛郎织女》的故事当然寄托了劳动人民一种美丽的希望, 牛郎织女的故事大约在东汉末年初步定型。汉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初步完成中央集权时期,统治阶级和劳动人民的矛盾日益尖锐,人民向往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生活,这便产生了牛郎织女婚后过着自由美满生活的描述;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的理想很难实现,而王母的思想行为正反映了封建势力的冷酷无情,对人民的压迫,这便产生了牛郎织女天各一方,只能一年相会一次的情节。故事歌颂了劳动人民反对封建压迫、争取自由幸福的叛逆精神,反映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传说 》、《白娘子与许仙的传说》 、《牛郎织女的传说》、 《孟姜女寻夫的传说》是我国的四大民间传说。歌颂了劳动人民反对封建压迫、争取自由幸福的叛逆精神,反映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
后羿射日是民间故事吗 后羿射日民间故事缩写(五)
1/3
【题 名】民间传说与历史记忆——以沈万三传说为例
【作 者】户华为
【刊 名】晋阳学刊.2004(5).-55-58
2/3
【题 名】虚构与真实——民间传说、历史记忆与社会史“知识考古”
【作 者】户华为
【刊 名】江苏社会科学.2004(6).-162-166
3/3
【题 名】“二程”黄陂历史遗迹及民间传说考
【作 者】魏益海 任凯
【刊 名】长江论坛.2003(1).-58-60
从古到今台湾香港澳门收割问题,谁说说啊!完整的,我中招时候要用的!从古到今的完整考试标准
以上内容是关于后羿射日是民间故事吗和后羿射日民间故事缩写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