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柴郎与玫瑰仙子故事 民间故事担柴郎与玫瑰仙子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砍柴郎与玫瑰仙子故事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民间故事担柴郎与玫瑰仙子和砍柴郎与玫瑰仙子故事的精彩内容哦。
砍柴郎与玫瑰仙子故事 民间故事担柴郎与玫瑰仙子(一)
在一座青山下,有一个十来岁就失去爹娘的小伙子,以担柴为生。一天中午,烈日当空。他担着柴正往回走,只听见背后传来女孩的声音:“担柴的哥哥,把我带回去吧。”他放下担子,往后边看去,却没有发现一个人影。当他担起柴正要起身时,身后又传来女孩的声音:“担柴的哥哥,把我带回去吧。”转身看去,还是没有发现一个人影。他侧耳静听,又顺着声音的方向望去,不远的路边有一朵刺玫花红艳艳的,格外耀眼。会不会是刺玫在呼唤?小伙子一愣。他小心翼翼地摘下那株刺玫,留了五六片绿叶,将刺玫花插在柴捆中间,接着赶路。
太阳愈来愈烈,天气越来越热,小伙子觉得担子比往天重得多。再看看那刺玫花也被晒焉了。他不禁将刺玫丢在路边,觉得担子轻了不少。这时,身后又传来女孩的声音:“担柴的哥哥,把我带回去吧。”小伙子放下担子,他转身看去,那刺玫花又变得格外鲜艳。他返身去拾起刺玫。又把刺玫插在柴捆中间,继续赶路。天气更热了,担子更重了,那朵刺玫花也更焉了。小伙子又把刺玫丢在路边。身后又传来女孩的声音:“担柴的哥哥,把我带回去吧。”小伙子放下担子,回过身来,他看见刺玫花开得更明艳了。他返身去拾起刺玫。又把刺玫插在柴捆中间,继续赶路。让他奇怪的是,花儿不再焉了,而是一直都很娇艳。他肩上的担子也非常轻,就像没有重量似的,脚下就像生了风似的。没有多久,他就到了集市,很快就把柴卖了,价钱也不错。他回家后,就把刺玫插进一个盛满水的瓦罐里。这时,他觉得刺玫花似乎长高了一截,花儿开得更大,更妖艳了。他好喜欢呀!目不转睛地盯着花发呆。
第二天,小伙子又去砍柴。他觉得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他今天柴砍得特别多,柴捆子绑的特别大,挑柴觉得就像肩上没有什么东西,走起路来,健步如飞。他竟然卖了两趟柴。小伙子高高兴兴地奔回家。他闻到香喷喷的饭菜味道从自家灶房里飘了过来。进了灶房,揭开锅盖,只见锅里摆着还几个盛着各种炒菜的盘子。取出一个个盘子,下面是大米蒸饭。小伙子惊呆了。他细细地品味有生一来最丰盛的一顿饭菜。他看见刺玫还是那样娇媚。他给瓦罐里换了清水。他晚上睡得很香。http://www.tonghuaba.cn/
天亮后,小伙子还去砍柴。他又轻轻松松地买了两趟柴,价钱不错。回家后,锅里会是摆满了饭菜。菜没有和昨天重复的。他美美地享用着。他看见刺玫还是那样娇艳地开着。他给瓦罐里换了清水。他晚上睡得很香。几天都是这样。小伙子很奇怪:谁会给自己做饭?他决定弄个清楚。他还是不忘给花换水,刺玫还是开得非常妩媚。
这天,小伙子照着往常的样子,把砍刀别在腰上,扛着扦担,往山路走去。走了一半路,他返身往回走。到了自家附近,他轻脚妙手地溜到灶房窗边,偷偷地往里瞅了一眼。灶房里可热闹了!小小的屋里,有几个姑娘在忙着,有洗菜的,有切菜的,有切肉的,有淘米的……姑娘们都很漂亮,有穿粉色衣服的,有穿紫色衣服的,有穿红色衣服的,有穿白色衣服的,有穿黄色衣服的……一个穿红色衣衫的姑娘在给她们安排着。小伙子悄悄地离开。到了往天吃饭的时间,他还是假装一无所知的样子,照常回家享用美餐。他又给刺玫换了清水。刺玫花还是开得妖娆娇媚。
他看了两三天,不禁怦然心动:自己也该有个家了!这天,他乘着几个姑娘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迅速蹿进灶房,猛地将那个穿红衫的姑娘紧紧地搂在怀里。另外几个姑娘竟化成几缕轻烟,消失得无影无踪。
姑娘见无法脱身,就把实情告诉了担柴郎:自己是刺玫仙子。她看见担柴郎勤劳善良,就有意考验他,觉得他心肠好,就私下凡尘,暗中给他助力,他担柴自然轻了。又帮他做饭。她没有意想到,自己会被担柴郎留住,她已丢失了许多仙气,不能再返回仙界。担柴郎请求仙子做他的妻子。刺玫姑娘被她的诚心感动,答应嫁给她。二人结为夫妻。
婚后,夫妻二人恩恩爱爱,担柴郎更加勤快了,一天能卖两三趟柴。每天她吃着妻子做的美食,不住地欣赏她的美貌,竟然常常发呆,他有点舍不得离开妻子了。后来,他买来笔墨颜料,给妻子画了一幅肖像。这下可好了。他砍柴累了,看看妻子画像,就觉得不累了。担柴的时候,把画像挂在柴捆上。看了还想看,越看越爱看。妻子太美了,他要永远把妻子记在心里。担柴郎每天都是这样享受着妻子的美貌和美食。他太快乐了。
这天,他担柴往回走。他还是边走边看妻子的画像,陶醉在幸福甜蜜之中。这时,一阵狂风刮来,画像被风刮走。他急忙放下担子,去抢画像。可是画像随风越飘越高,越飘越远。任凭他怎样拼命追赶,都无济于事。那画像居然再也看不见了。他不禁放声大哭。
回到家里,他一声不吭。妻子问他,他伤心地说,对不起妻子,把画像丢了。妻子不停地安慰他。他还是很伤心。
画像落在一个大户人家的院子里。有人把画像拿给少爷看,他马上惊呆了,这那是平凡女子,简直就是仙女。他有几天都茶饭不思。老财主不得不吩咐下人找来画匠,照着画像,画了好几幅画。教人按图四处巡访。几天后找到担柴郎家里。老财主要将刺玫姑娘娶回家,做少奶奶。
担柴郞大声痛哭,他苦苦哀求不要带走他的妻子。老财主提出一个条件,他要担柴郞在三天之内,将撒在三亩地里的一斗谷子,一斗芝麻捡干净,这才能证明你有养活媳妇的能力。三天后如果担柴郞做不到,他们就要来抢刺玫去做少奶奶。那帮人走后,担柴郞放声大哭,他怎么可能三天把那么多的芝麻捡干净。他简直要愁死了。刺玫叫他不要发愁。她要担柴郞买来了许多刀纸。她折了许多纸鸽子。等老财主撒了谷子、芝麻后,夜里他们把纸鸽子放到地里。奇妙的是,那些纸鸽子竟变成了活的,不住地啄食地里的谷子、芝麻。一会儿,那些鸽子肚子胀鼓鼓的,再也不动了。夫妻二人把纸鸽子装进竹筐里,带回家里,拆开纸鸽子,把谷子、芝麻倒进细筛子里用筛,这样就把谷子和芝麻分开了。三天后,老财主的抢亲队伍来到担柴郞家,吹吹打打,好不热闹。当他们看见两个斗里装满了谷子、芝麻,又查看那三亩地里没有一颗谷子,芝麻后,不得不灰溜溜地滚蛋了。
从那以后,担柴郞和刺玫仙子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砍柴郎与玫瑰仙子故事 民间故事担柴郎与玫瑰仙子(二)
有句歇后语叫:茅山的菩萨——照远不照近。这话怎么说起的?要讲,就得先说说茅山的来历。
从前,茅山并不叫茅山,叫句曲山。山上遍地长满药草,什么山药、何首乌、枸杞、明党参,满山满岭都是。
茅山脚下住着姓茅的弟兄三个,茅大、茅二和茅三。弟兄仨从小死了父母,家里穷得叮当响,三个人守着一间破草屋,两亩薄地,平时靠上山挖药草度日。
那辰光,挖了药材,要跑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卖。山上虎狼比人多,一个人出外怕有失闪,弟兄仁总是结伴去卖药草。
有一天,他们卖了药材回家,快到家门口时,看见一个瘦精精的老太婆昏倒在路旁。弟兄住心肠软,连忙上前把她救醒,谁知老太婆眼一睁,就号陶大哭起来。左问右问,老太婆才讲出苦处,原来她是外地人,家乡闹灾,逃荒到此,举目无亲,无依无靠,饿昏在这块的。
茅三听了,说:“老太也是受苦人,我们又没有上人,不如把她背回家,供养起来吧。”
茅大为难了,说:“我们弟兄三个年轻力壮,起早摸黑,还糊不住三张口,能再添一张吃闲饭的嘴吗?”
茅二望望哥哥,又望望弟弟,他觉得两人说得都在理,自己又没有主见,就不敢张口了。茅三心好,口直,见两个哥不吱声,便说。“我们弟兄仁从小死了娘,从来也没有孝敬过娘,此刻路上遇到这位受苦老人,比如她是我们娘,你们不养,我来孝敬!“说完,背起老太婆就往家里奔。
茅大、茅二听小弟弟说得在理,便依了老三,一起认了娘。从此后,老太婆就和弟兄仁过日子了。老太婆烧烧煮煮,缝缝补补,整天忙得手不停,脚不歇,弟兄仁也十分孝敬老人,对她吩咐的事,总是说一不二。一家人过得安安逸逸,比亲骨肉还亲。
转眼到了秋天。这年弟兄仁种的两亩稻子长势特别好,灌了浆,转了黄,一棵棵稻穗头像狗尾巴,低头耷拉在那块,再停十天八日就好开头镰了。这天晚上,老太婆把弟兄仁喊到跟前,说:“你们弟兄仁,听不听我的话?”
弟兄仁说:“娘,你说的话,我们哪句没听呀!”
老太婆说:“好,都听,你们明天早起把两亩田的稻子全部割回家。”
弟兄仨一听,全傻了眼。
茅大想:“今天娘莫非昏了头!稻子长势这么好,过几天割不是收成更好吗?“他忙说:“古人讲,麦要抢,稻要养,这稻万万割不得!”
茅二也觉得娘这事做得大蹊跷,他本来少主见,就放在肚里咕噜,又不吱声了。
茅三说:“常言道,不听老人言,吃苦在眼前。娘比我们岁数大,见识多,我们听娘的。”说着拿起镰刀,连奔带跑下了田。
茅大、茅二没有办法,只好也一起跟老三下田割稻子。第二天,稻子割好,堆得像座小山,老太婆又叫弟兄仁用泥巴把四周封起来,封得滴水不漏。第三天,天边忽然飞来黑压压的一大片蝗虫,见什么啃什么!不要说庄稼,连山坡上的青草、树木也给啃得光秃秃的,这下百姓可遭了殃。
茅三说:“亏得听娘的话吧!不然田里稻子长势再好,也要颗粒无收。”
茅二说:“是呀,我总觉得娘说的话,还是……还是有点道理的。”
茅大说:“娘,这回,我算是服贴你了。”
从此,弟兄仁对老太婆更加孝敬。又过了十天,老太婆又把弟兄仁喊到面前,说:“你们弟兄仁听不听我的话?”
弟兄仁忙说:“你老说的话,我们哪次没听呀?”
老太婆说:“听就好,你们替我赶快把粮食扒出来,装上船,往北开,那块的人正受灾,百姓没得吃,粮食比金子还金贵哩!”
这回,弟兄仁二话不说,七手八脚把粮食囤子扒开,扛的扛,背的背,连夜装上大船,驮着老太婆上船离了家。大船开到半路,忽然老天爷翻了脸,又是风,又是雨,大船装满粮食,江水齐了船帮,船在江里直晃,浪头越来越大,眼看大船经不住浪打了。
老太婆又把弟兄仨喊到眼前。说:“今年年成不好,又闹虫害又闹水灾,多少老百姓受苦受难,保住船上的一粒粮食,就能多救活一口人命。如今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减轻船上的重量,不然船就难保了。”说完,她就要往江中跳。
茅三一把抱住娘,说:“娘,你不能跳,救人要紧。“说完,他把娘一放,自己往浪尖一跳,大浪吞下了他,转眼不见了。茅大、茅二一看小弟弟为了救穷人,保粮食跳了大江,也就跟着“卜通、卜通”跳下了大江。
砍柴郎与玫瑰仙子故事 民间故事担柴郎与玫瑰仙子(三)
1941年夏末秋初的一天,湖南南部桂东县城里来了个走方郎中,六十多岁,瘦高的身材,双目炯炯有神,一身黑粗布旧长衫。人们不知道他姓甚名谁,来自何方,只知道他是苗家人,再加上他的膏药确有神效,不管再难治愈的疖疮痈疽,他只要一贴膏药上去,保证是药到病除,因此人们都叫他“苗一贴”。
有几个穷苦力路过这里,见人们把老先生说得如此神乎,便生出试试的念头。他们各自把患处裸露给“苗一贴”看。“苗一贴”仔细看了看,拣起几贴膏药夹在手指缝中,就着身边的盆炉烤了烤,便随手朝患处甩去,“啪!啪!啪!”三贴膏药就不偏不斜地分别贴在一人的脚后跟,一人的小腿弯,一人的脚踝子,围观的人群响起一片喝彩声!
一袋烟工夫,这三个人便觉得贴膏药处有一股凉丝丝的气儿直朝肉里钻,舒服极了。又过了一顿饭工夫,“苗一贴”伸手把他们的膏药一个个揭去,只见脓血流出,溃肉脱落,露出红鲜鲜的新肉来。
“苗一贴”捋捋胡须朝这三个人笑了笑,说:“诸位,贵恙已除,请尊便!”
三个人还满脸疑惑。其中那个矮个子性情粗犷,来时是瘸瘸拐拐的,一咬牙朝地上猛踢一脚,竟一点也没觉得痛,不禁咧开大嘴连声叫道:“神贴!真是神贴!”
这时,来了两个日本人,一个是日本宪兵队长,一个是日本高级医官。
日本医官说:“苗先生,神术大大的!你我的同行,请教大大的。”
宪兵队长也趋前一步:“请先生到宪兵队的干活!害怕的不要。”
围观的人都替这郎中捏把汗,宪兵队是虎狼窝呀!没想到这老头竟很快地笑着答应:“太君既然看重老朽的这点医术,烦请带路!”边说边收拾盆炉旁摆放着的膏药。
“苗一贴”被“请”到宪兵队,宪兵队长和医官恭恭敬敬地奉茶上点心,好吃好喝地招待了一番。“苗一贴”挺安然的,上茶就喝,摆席就吃。午宴后,他还香甜地睡了一觉。醒来后,正喝着茶时,宪兵队长和医官来访了。
宪兵队长笑眯眯地对“苗一贴”说:“苗先生,你我朋友的相交,可以?”
“苗一贴”乐呵呵地回答:“高攀!高攀!”
宪兵队长又说:“朋友的了,大大的好。”随手从衣兜里掏出一沓钞票放到“苗一贴”面前桌上,“钞票大大的给你,你的膏药的给我?”
“苗一贴”捋须大笑:“既然朋友了,你要几贴膏药还需钱买?”“苗一贴”推还钞票,又顺手递过装着膏药的破布袋,“就这些了,全给太君,朋友的相交!”
宪兵队长同医官相视一笑,提起膏药袋走了。之后的两天,宪兵队长和医官未曾露面。“苗一贴”照旧有人伺候吃喝。
砍柴郎与玫瑰仙子故事 民间故事担柴郎与玫瑰仙子(四)
民国时期,有一个叫谢德宝的人。这人在当地是出了名的懒鬼,能坐着绝不站着,能躺着绝不趴着,好吃懒做,经常把家里赚来的几个钱偷去,到外面吃香的喝辣的。可这个人却有个极为凶悍的老婆李凤,整天对谢德宝喊打喊杀。
一日,谢德宝又把家里的钱偷去喝小酒了,喝得爽滋滋回来,刚进门,却被眼前的情形给吓到了。只见李凤一手叉腰,一手拿着劈柴的长刀,长刀所指之处是一个不足三岁大的孩子,孩子坐在椅子上呼呼大睡。
“你这个窝囊废,今天要不然我先杀了你儿子,再杀你,再杀我自个。要不然你就自己男人一点,自行了断去,我保证养好你儿子。你自个选!”李凤拉开架势,气势逼人。
谢德宝知道自己的确是个什么也不会干也不想干的废人,他叹了一口气说:“好吧,你要我死也行,你满足我一个条件,我就自己找个没人的地方了断了自己。”
李凤也爽快,道:“你还有什么混账条件就说,我全都尽力满足你。”
“我想吃一顿红烧香卤猪脚,加上烧酒。”谢德宝也不客气。
李凤二话不说,上街把自己陪嫁的首饰当了,买了猪脚煮给谢德宝吃。
谢德宝慢悠悠地吃完香喷喷的猪脚,对用鄙视的眼光狠狠地盯着自己的李凤说:“我记得,家里好像还有一只老母鸡……”
“我炖给你吃!”李凤沉住气,一字一顿地说。
谢德宝似乎还吃上瘾了,咂巴咂巴地喝完鸡汤后,说:“咱家好像还晒着几根腊肠……”
吃完腊肠,谢德宝已经撑得不行了,他打了个饱嗝说:“好吧,我这辈子也算活够了,我也不在这碍你的眼了,也的确委屈你了,我这就去死了。”
谢德宝从家里晃悠悠地出来,一路寻思着怎么个死法好。用刀抹脖子吧,太疼,还是算了。上吊吧,窒息更难受。撞墙吧,还是不敢。咦,这路怎么晃悠悠的,原来自己走到木板桥上来了。看来上天已经指明我的死法了,也好,我只要这么一跳就解决了。
谢德宝也没怎么犹豫,就这么轻轻一蹦就跳了。可是当他掉进河里的那一瞬间,他就害怕了,条件反射地抓住了一根桥墩的木头,死死抓住不放手。
谢德宝在被河水冲刷了一个多小时后,终于爬了上来。谢德宝累得躺在桥上再也不想动弹。也好,就这样睡觉吧,等睡着了,转个身掉下河里就好了,这样死最好。谢德宝心想。
就这样谢德宝睡了过去。迷糊中听见有人在喊他:“谢德宝,谢德宝!”
“睡觉呢,睡觉呢,别吵!”谢德宝嘟囔道。
“你的贵人到了,还不快去,就在那边坐着呢,赶快醒来。”那个声音说。
砍柴郎与玫瑰仙子故事 民间故事担柴郎与玫瑰仙子(五)
西昌的火把节非常有趣,我可以与为你讲解讲解,因为我曾经参加过这样的一个火把节。
“火把节”庆祝一共三天,火把节第一天:
火把节第二天:
传火。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聚集在祭台圣火下,举行各式各样的传统节日活动。小伙们要效仿传说中的阿体拉巴,赛马、摔跤、唱歌、斗牛、斗羊、斗鸡。姑娘们则效仿传说中的阿什嫫,身着美丽的衣裳,撑起黄油伞,跳起“朵洛荷”、达体舞。在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莫过于彝家的选美了。年长的老人们要按照传说中阿体拉巴勤劳勇敢、英武神骏和阿什嫫善良聪慧、美丽大方的标准从小伙姑娘中选出一年一度的美男和美女。夜幕降临,一对对有情男女,在山间,在溪畔,在黄色的油伞下,拔动月琴,弹响口弦,互诉相思。故也有人将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称作是“东方的情人节”。
火把节第三天:
送火。这是整个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的高潮。这一天夜幕降临时,人人都会手持火把,竞相奔走。最后人们将手中的火把聚在一起,形成一堆堆巨大的篝火,欢乐的人们会聚在篝火四周尽情地歌唱、舞蹈,场面极其壮观。故也有“东方狂欢夜”之称。
火把节是彝、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民族的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蜚声海内外,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文/甜心IQ,QQ:1741384523)
知识链接:火把节的传说
1、很早以前,天上有个大力士叫斯惹阿比,地上有个大力士叫阿体拉巴,两人都有拔山的力气。有一天,斯惹阿比要和阿体拉巴比赛摔跤,可是阿体拉巴有急事要外出,临走时,他请母亲用一盘铁饼招待斯惹阿比。斯惹阿比认为阿体拉巴既然以铁饼为饭食,力气一定很大,便赶紧离开了。
阿体拉巴回来后,听母亲说斯惹阿比刚刚离去,便追了上去,要和他进行摔跤比赛,结果斯惹阿比被摔死了。天神恩梯古兹知道了此事,大为震怒,派了大批蝗虫、螟虫来吃地上的庄稼。阿体拉巴便在旧历六月二十四那一晚,砍来许多松树枝、野蒿枝扎成火把,率领人们点燃起来,到田里去烧虫。从此,彝族人民便把这天定为火把节。——凉山彝族《火把节的传说》
2、撒梅王与异族抗争,头被砍掉,待到星宿出现又长出一个头来与之奋战厮杀。最后,由于奸细的出卖,砍掉头用尖刀草扫过脖子后,撒梅王的头就再也长不出来了,死不复生。据说尖刀草上的红斑就是撒梅王的血染红的。后来撒梅人在每年的六月二十四、二十五都要打起火把纪念撒梅王,并寻找他的英灵。
3、火把节是四川凉山彝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届时家家饮酒、吃坨坨肉、并杀牲以祭祖先。人们穿新衣,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文体活动,男人们参加斗牛、羊、鸡、赛马、摔跤;妇女则唱歌,吹口弦,弹月琴。晚上把火把在房前屋后游转;第三天晚上成群结队地举着火把遍游山野,火光一片,然后又集中到一处点燃篝火,打着火把,喝酒、唱歌跳舞,一直玩到天亮。——彝族撒梅支系的《撒梅人的火把节》
4、善神阿番偷开天门,撒下五谷,使人间的幸福生活超过天上。天神见了大怒,派大力士到地上来出气。阿潘恨大力士霸道,与他摔跤,把大力士摔倒在地上,压出一个坑来,后来天雨把那个坑变成湛蓝的长湖(路南淡水湖)。人们为纪念这位人间英雄,于农历六月二十四进行斗牛、摔跤、宰羊、燃火把等活动,以示悼念之情。——彝族撒尼支系的《撒尼人的火把节》
5、奴隶主那迢迢把很多的穷弟兄关在牢狱中,穷人阿真等在羊角上绑上火把,冲向那迢迢的府第,烧死奴隶主,同时也烧掉了穷人手上的绳索。为纪念这次胜利,人们举火把游行,相沿成俗。——彝族阿细支系的《阿细人的火把节》
6、罗婺彝家有个漂亮能干的姑娘,与彝家小伙阿龙早就相爱了。但附近十二个部落的男子都纷纷前来提亲,其中有个土官老爷凶狠残暴地说,如果不答应,就要血洗山寨,让全寨遭殃。姑娘无奈,答应在六月二十四相亲。相亲期到,姑娘穿上雪白的衣服、黑色短褂,胸前系一块花围裙,烧起一大堆火。十二部的头人也赶来了。姑娘深深地看了阿龙一眼后,纵身跳入火堆中。阿龙和几个小伙子想拽住她,可只扯下了她的衣角。四面八方的人们赶来,可她已经以死殉情。为了纪念她,十二个小伙抬起大牛推向对方,以推倒为胜。之后,杀牛饮酒、唱歌跳舞。后来彝家就把六月二十四定为火把节,被阿龙扯下的衣角,成了彝家妇女的围腰带,那焚烧姑娘的青烟,化为山寨的晨雾。据说清晨喜鹊鸣叫的时分,彝山的远处就隐隐绰绰地显出姑娘的身影,因此人们称她为喜鹊姑娘。——彝族罗婺支系的《喜鹊姑娘》
7、天神子劳阿普嫉妒人间的幸福生活,派一位年老的天将到人间,要他把人间烧成一片火海。老天将来到人间,看到一个汉子将年纪稍大的孩子背在身上,年小的孩子反倒牵着走,他感到奇怪,细一问方知背着的孩子是侄子,牵着的孩子是儿子,因哥嫂已死,汉子认为应该好好照料侄子。老天将为这样的人间美德深受感动,想着人们的心地是如此善良,怎忍加害于他们,便将天神烧毁人间的消息告诉给那汉子,要他告诉人们于六月二十五那天事先在门口点燃火把,以此免去灾难。于是千家万户都在这天晚上点起了火把,天神以为人们早已在火海中灭亡,便沉沉地睡去,再也没有醒来。后来,纳西族人民就把这天定为火把节。——纳西族《火把节的传说》
8、山上住着一个善人和一个恶人,恶人专吃人眼。六月二十四这天,善人用蜂蜡裹在山羊角上,点燃蜂蜡后叫山羊去找恶人,恶人看到火花,以为人们拿火枪来打他,便急忙躲进山洞,并用石块堵住洞口,结果被洞里冒出来的水淹死了。从此人们就不再担心恶人来吃眼睛,可以安安稳稳地搞生产了。因此拉祜族人民就把这天定为火把节。——拉祜族《火把节的传说》
9、在白族、彝族的火把节传说中,还有著名的阿南(即曼阿喃)的传说、柏节夫人的传说和慈善夫人的传说,故事情节与女性人物传说《曼阿喃》和《火烧松明楼》大体一致,是人物传说与火把节传说交叉衍变的结果。
10、大理一带,则有阿南公主的传说:“汉元封间,叶榆(今大理)妇阿南者,为酋长曼阿娜之妻。娜为汉将郭世忠所杀,欲妻南,南曰,能从三事当许汝:一做幕以祭故夫;一焚故夫衣,易新衣;一令国人皆知我以礼嫁。忠如其言。明日,聚国人,张松幕祭其夫,下置火。南藏刀出,俟炽,焚夫衣,即引刀自断其颈,仆火中。时六月二十五日也,国人哀之,每岁以是日燃炬吊之,名为星回节。
11、唐初的云南境内本有六个部落,称为“六诏”。最南端的部落蒙舍诏也称为南诏。南诏日益强大,一日,南诏王皮逻阁邀约其他五诏首领聚会。邓赕诏首领的妻子慈善夫人认为皮逻阁居心不良,极力劝丈夫不要前往。但丈夫不听,临走时慈善夫人含泪在丈夫的手臂上套了一个铁环,以求护身。
此后,皮逻阁果然火烧了首领们聚集的松明楼,五诏首领均未幸免于难。面对松明楼灰烬,慈善夫人痛哭欲绝。她扑在灰烬中,扒出了丈夫佩带的铁环,这才认出了丈夫的尸体并将其运送回家。后来,皮逻阁听说了这个聪慧贤德的慈善夫人,想娶她为妻。但慈善夫人怎肯再嫁,礼葬其夫后,她就闭城自尽,追随亡夫而去,只留下这一段令人感慨万千的感人故事。
从此以后,云南的白族人民便过起火把节,以纪念“火烧松明楼”的历史故事和勇敢聪慧的慈善夫人。 ——南诏王火烧松明楼,慈善夫人忠义殉国
12、汉朝的副将郭世忠杀死了大理的曼阿那酋长,并发觉酋长的妻子阿南夫人长得很漂亮,便要娶她为妻。阿南夫人假意答应,但提出了祭奠亡夫的三个条件。然而,在祭夫时,阿南却点火烧着了灵堂,跃身跳入熊熊烈火中自焚而亡。阿南的忠贞勇敢,博得了人们的赞叹和钦佩。从此每年在阿南自尽的日子,白族同胞便点燃火把,串乡游寨,以示纪念。-------郭将军杀夫欲霸妻,贞烈夫人火海自焚
13、相传在远古的时候,有一个名叫十大力的恶魔,在人间破坏人们的幸福生活。人们发现后,纷纷上前质问。十大力蛮横地要人与他摔跤,还示威地把一头头壮牛翻倒(从此,火把节时首先要斗牛)。他的挑衅行为惹怒了一位叫包聪的彝族英雄。他走出人群,与十大力扭扯着摔了三天三夜仍不分胜负。于是人们弹着三弦,吹着短笛,拍手跺脚为包聪助威,终于击败了十大力。恶魔发怒,放出蝗虫等各种害虫来糟蹋人们辛辛苦苦种出的庄稼。于是,人们又集合起来,点燃一支支火把去烧害虫,最后终于烧死了所有的害虫,这一天正好是六月廿四日。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一胜利,每到这一天,都要杀牛宰羊,举行火把节的各种活动,它反映了彝族人民不畏强暴争取幸福生活的斗争精神。——勇士摔跤斗恶魔,众点火把烧天虫
14、很久以前,天上地下相通。有一年,天神思体古惹派思惹阿比到人间收税。由于人间闹灾害而歉收,人们交不起租税,人间一位能吃铜铁的大力士俄体拉巴便把收税人思惹阿比打死了。天神大怒,先发洪水想淹没地上的人类,但洪水被人们战胜了。天神又放出各种害虫到人间来吃百姓的庄稼,俄体拉巴和大伙儿围在火塘旁商量治虫的办法,无意中发现一只掉进火塘里的虫很快就被烧死了。于是,俄体拉巴就组织大伙儿举火把烧虫,最终战胜了虫害,夺得了丰收。久而久之相沿成俗,形成了彝族的火把节。——杀税使惹怒天神,燃火把群战害虫
以上内容是关于砍柴郎与玫瑰仙子故事和民间故事担柴郎与玫瑰仙子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