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石屯 宝石屯的老师是谁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宝石屯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宝石屯的老师是谁和宝石屯的精彩内容哦。
宝石屯 宝石屯的老师是谁(一)
在吉林省大安境内,有个宝石屯,宝石屯东临嫩江,北靠宝石山,环境幽雅,山水秀丽,是个消暑度假的好地方。听老辈人讲,这地方原先并没有人家,也没有地名,关于宝石屯这名字的来历,还有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呢。
传说,那一年成吉思汗率兵到此,忽然一夜间很多将士都得了一种怪病,一个个口吐白沫昏迷不醒。军中大夫忙活了大半天也没弄出什么名堂来。把成吉思汗急得一宿头发就白了一半。小女儿玉珠格格看到父王焦虑的样子,非常心疼,但又没有办法帮助父王,只好坐在帐子里偷偷地流泪。
这天夜里,玉珠格格独自呆在帐子里寻思着心事,寻思寻思就又哭了起来。这时忽然红光一闪,走进来一个白胡子老头,老头笑呵呵地走到玉珠的跟前问道:“孩子,你遇到什么为难的事了,是不是为了帮不了你的父王才哭呀?”
玉珠连忙站了起来擦了擦眼睛问道:“老爷爷,您是谁呀,我怎么从来没有见过您?您又怎么知道我在想什么呢?”
“我是后梁山的山神,”老头和蔼地笑着说,“我不但知道你在想什么,还知道那些人怎么得的病呢。”
“山神爷爷,快告诉我他们是怎么得的病,又怎么治呀?”玉珠激动地抓住老头的手来回地摇晃着。
“孩子,别着急,爷爷就是为这事来的。”老头抽回手,坐到了椅子上接着说。
“这些呀,都是后山梁上那条千年蛇精作的怪,它已经修炼近千年了,再有几十年就要修成龙身能呼风唤雨了。唉,可惜近千年的修炼还没有修掉它的本性,又出来兴妖作怪了。孩子,要解救全军将士的生命,只有杀了它才行啊,但不知你有没有这个勇气。”说完,老头两眼紧瞅着玉珠。
“我有这个勇气!”玉珠说,“只是不知怎么才能杀死它呢。”
“要杀它可不容易,”老头说,“它现在已是半仙之体了,以前它伤害百姓,有不少庄户汉子想杀掉它,结果都被它吃了。孩子,你去杀它,没准还会被它吃了呢,你不害怕吗?”老头试探着问玉珠。
“不怕,只要能救将士我什么都不怕。”玉珠握紧了拳头。
老头怜惜地抚摸着玉珠的头发说:“好孩子,你的心地真善良,难得你有这么大的勇气。”说着从身上拿出一颗龙眼大的珠子,“这是火龙珠,只有吃了它才能不怕蛇精的妖法,才有力量杀死它,但最后你也会被火龙珠烧死的。”
“我不怕。”玉珠说着接过火龙珠。
老头轻轻地叹了口气,说:“那条青蛇精就在后山梁的石洞里,记住,你只有到了洞口才可以吃下珠子,否则可能不等你杀死蛇精就会被火龙珠烧死的。”说完又看了看玉珠,一转身就不见了。
玉珠对空拜了几拜,回身拿口宝剑就奔后山梁。
路上荆棘密布,怪事嶙峋,怪石嶙峋,玉珠费了好大的劲才爬上后山。就着月光玉珠离老远就看到了那个黑黑的蛇洞,洞外一堆堆白骨,昊气熏人。玉珠连忙吞下火龙珠,立刻感到一股热浪涌遍全身,浑身一下子都充满了力气。这时青蛇精也闻到了人的气味,带着一团黑雾冲出洞来,它的身子足有三丈多长,蛇头以下长满了金光闪闪的鳞甲,头高高的昂起,瞪着两只灯笼大的眼睛。嘴里吐着长长的信子,想要一口把玉珠吞进肚子。玉珠压根就没见过这么大的青蛇,心里不由得有些发毛,但一想到全军将士的安危,心头就充满了勇气,就在洞口同青蛇精打了起来。打着打着,玉珠发现青蛇精只有蛇头最怕砍,而其它地方长着鳞甲,宝剑根本砍不进去,于是就专对青蛇精的蛇头砍。因为玉珠吃了火龙珠,青蛇精的妖法就使不出来了,再加上玉珠总往它的头上砍,青蛇精就有点害怕了,想要溜回洞里。玉珠瞅准机会一剑刺进了青蛇精的左眼,青蛇精疼得在地上打了几个滚儿,“呼”地喷出一股毒雾,熏得玉珠一打趔趄,青蛇精就势猛窜上来向玉珠的腰咬去,玉珠连忙往旁一侧身,猛地一剑砍掉了青蛇精的脑袋,霎时一股黑血从青蛇精的脖腔里喷出,带着一股腥味直射到西边百里之外洮南境内的大水泡子里,把泡子里的水都染黑了,后来人们就把那个泡子叫黑水泡,直到现在黑水泡里的水还有些发黑呢。青蛇精脑袋掉后,身子又扑腾了好一阵子才不动了,这时玉珠也累得精疲力尽,再没力气走下山去,就倒下了。
第二天,昏迷的将士全都奇迹般地醒了过来,成吉思汗异常高兴,忽然想到小女儿还不知道这个消息呢,就命人去叫,可怎么也找不到她。后来将士们在后山梁发现玉珠和蛇精的尸体。成吉思汗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他异常悲痛,决定厚葬玉珠,就派人请了个风水先生,为格格看风水。他又命人用青蛇精的鳞甲为自己做了件战袍,后来这件战袍还为他立了不少功劳呢。风水先生转游了一整天,也没相中一块地方。成吉思汗大怒,刚要下令杀了他,忽然东北方向一片红光升起,风水先生大喜道:“天下吉兆,红光之下必是宝地。”再看东北,见一朵红云飘来,落下一块五彩宝石。风水先生说,落下宝石的地方,就是玉珠格格的葬地。成吉思汗大喜,慌忙命人整理好灵柩,拉起牛车便向东北走去。一直走了十天十夜,牛累得口干舌燥,眼睛鼻子直往外淌血水,忽然远远地看见一座碧山,若隐若现,一条白亮白亮的带子绕山而过,四条牛这时忽然来了劲头,加快步子向前冲去,走着走着前面出现一个大水泡子,四条牛奔到跟前,“咕嘟”,“咕嘟”几口就把水喝干了,这就是现在的饮牛坑。喝完水,几头牛又是仰头向天一声长吼,接着向前走去,来到山前一个岭上,四条牛象是走不动了,一齐跪了下去,“哞”“哞”地叫了几声,就把头低了下去,将士们非常惊异,不敢出声惊扰,以为这里便是宝石落下的地方,刚要挖坑造坟,可四头牛又忽地站了起来,翻过山岭向前面那座碧山走去。这时再看前面的那座山笼罩在一片霞雾之中,山上隐隐传来鼓乐声,山下碧波荡漾,一江春水缓缓流过。将士们被眼前的景色惊呆了,以为来到了世外仙山蓬莱岛了。正在他们站在那呆呆发愣的时候,忽然又见红光升起,一朵红云飘来,托起牛车飘上山顶,接着便听见鼓乐齐鸣,过了好一会儿,红光收敛,鼓乐声才消失。将士们向山上走去,只见山下有一处红光闪闪的地方,玉珠格格就葬在那里。过不久,附近的人都搬到山角下居住,逐渐形成了一个庄子,人们就把它叫宝石屯。
宝石屯 宝石屯的老师是谁(二)
很久很久以前,在七峰山的居民中间有一个可怜的姑娘。她既没有父母,又没有兄弟姐妹,一个人住在一间破烂的土房里,依靠辛勤的劳动维持着生活。她很美丽,就象月宫的嫦娥,又象那南海的观世音。她饲养一头出色的小羊羔作伴。每天早晨,当太阳刚刚照到七峰山顶的时候,她就上山去打柴。小单羔也就紧跟着她,嚼着山上的嫩草,吮着草上的露珠,“咩咩”地为她唱着清脆婉转的晨歌……远近的乡亲们,人人称赞这个姑娘,人人称赞这头羊羔,后来连同城里的王爷也知道了。
王爷是个凶暴阴脸的家伙,成天就想吃喝玩乐,苦害人民。他一听说这姑娘很美丽,姑娘养的羊羔很出色,立即动了坏念头:他要把姑娘抢来供他玩弄,要剥下羊羔的皮来给他做衣服。
冬至那一天,王爷带着一些人马来到了七峰山下,把姑娘住的土房子团团围住,冲进去就要抓人。可是房子里空空的,因为姑娘早带着她的羊羔上山打柴去了。
王爷见家里没人,立即带着人马追上山去。追呀追,追到一个山头上,眼看就要追上了,晴朗的天气突然变得北风怒吼,雪花乱舞,山上的泉水也绐冻住了。王爷和他的人马被风雪裹住,进退不得,一会儿就全被冻死了,尸体也被大雪掩埋了。
那个姑娘呢?当北风起,大雪飞的时候,她紧忙躲进附近一个山洞里,把她心爱的羊羔抱进怀里,用自己的心温暖着羊羔。谁知这只平日十分温驯的羊羔,忽然从她的怀抱挣扎出来,一直往黑黝黝的山洞深处跑去,转眼跑得无影无踪。
受到山野的风寒,姑娘本来够伤心的了,又失去了心爱蚓羊羔,她的心就更加碎了,她双手捂着脸,鸣呜地哭了起来。
忽然她听见一个又低沉又关切的声音说:“受惊了吧,受冻了吧?姑娘。”她抬头一看,见小羊羔领着白胡须老爷爷站在她的面前。她惊喜万分,一下就抱起小羊羔来,又是抚摸又是亲,嘴里还不停地说道:小咩咩,小咩咩,你跑到哪儿去了?
那个老爷爷在一边含笑地看着,说:“你真是个好姑娘!来,给你。”伸手就递给一件东西。姑娘从老爷爷手里接过那东西一看,是块黑色闪亮的石头。不想刚把石头拿在手里,立即感到全身暖烘烘的,不再发抖了。“这是个什么宝贝?姑娘惊吲起来。她想要问问老爷爷,但抬头一看,老爷爷不见了。
山洞外面,风雪已经停了。姑娘走了出来,带着羊羔,踏着厚厚的积雪回家去。她穿得很单薄,但在雪地里一点也不冷,因为身上有了那个黑色的宝贝。看到那满山的积雪,姑娘立刚想起了穷苦的乡亲们,他们既没有遮寒的衣服,又缺少生火的木柴,在这样的大雪天里,一定都冻得不行了。想到这里,也顾不得回家,就直往乡亲们的家里跑去。
到了第一家,只见大大小小蜷缩作一团,都快冻僵了,姑娘忙拿出老爷爷给她的黑石头,分下一块给这家,这家立即暖烘烘的,寒冷被赶跑了她又去了第二家,第三家……一直把老爷爷给她的那块黑石头分完了,一直把所有穷苦的乡亲们都从严寒中救出来了,她才回家。
打这以后,姑娘和穷苦乡亲们一遇到冷天,就进山洞去,向那老爷爷要黑石头取暖,这些人就是最早的矿工。那位白胡须老爷爷,据说就是煤窑神。
为了感谢这个好心姑娘,为了纪念这黑色宝贝的发现。矿工们就把冬至这天当作最隆重的节日。每年冬至,矿工们都要牵一头羊去祭奠姑娘。
宝石屯 宝石屯的老师是谁(三)
小朋友,每年,我们都要过很多很多的节日。那么,你听说过“端午节”这个节日吗?你知道端午节是在哪一天吗?
每年农历的五月五日是端午节,这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那一天,爸爸妈妈会买好吃的粽子给我们吃,还会带我们去看划龙舟比赛呢!
那么,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呢?
那是在很久很久以前——嗯,差不多是两千多年前,有一个叫作屈原的人。屈原是一位非常优秀的诗人,也是一位很爱国的大臣。但是,屈原不幸遭到坏人的陷害,被赶出了自己的国家。屈原非常伤心,写下了很多怀念祖国的诗歌。后来,屈原的祖国遭到其他国家的侵略,灭亡了。屈原听到这个消息后,就在农历五月五日那一天,来到汨罗江边,投江自尽了。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用自己的生命,表达出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屈原死后,很多老百姓来到江边祭奠他。渔夫们驾着小船,在江上来来回回地划着,希望能将屈原打捞上来。为了防止江里的鱼虾吃掉屈原的身体,大家还用苇叶把糯米包起来,煮熟后扔到水里喂鱼喂虾。后来,每一年的农历五月五日,大家都会包粽子、赛龙舟,以此纪念屈原。于是,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了。现在,你知道为什么要过端午节了吗?
宝石屯 宝石屯的老师是谁(四)
明朝的时候,青州有个铁帽子山,铁帽子山有个金刚岭,金刚岭遍生铁核桃树。用铁核桃树干烧制的金刚炭,因为火力刚猛,是青州城军械营中锻造兵器不可缺少的燃料。可是烧制金刚炭的技术很复杂,只有本地最大的炭窑窑主缪镇掌握了烧制秘诀。
这天一大早,缪镇让管家周福赶着一架马车,去金刚岭下的彘家。彘子楠是本地很有名的根雕匠人,他能将铁核桃树的树根雕刻成各种精美的器物,再用独家秘制的黑油浸一遍。油浸后的根雕,黝黑发亮,可以百年不腐。
彘子楠雕刻的根雕确实精美,每件根雕下面都配有底座,这些底座全都由核桃树干制成,底座下面还有四个铁核桃树的根瘤当底脚。
铁核桃树的根瘤异常坚硬,它生长在树根上,彘子楠根本就无法下刀雕刻。遇到此物,他都会把根瘤用锯截去,将其当作根雕底座的底脚,这也算废物利用了。
缪镇是彘家最大的客户,每年都要买上百件铁核桃的根雕。
他大量购买铁核桃根雕,自然是为了打点青州城中的大小官吏,不然他怎么能将价格昂贵的金刚炭顺利卖掉呢?
彘子楠帮周福将根雕装到车上后,把他带到一个僻静地方,然后偷偷将一个大金元宝塞到周福手中。周福有些莫名其妙,彘子楠悄悄地对他说:“你只要把金刚炭烧制的秘诀给我,我自有重谢!”周福不动声色地点了点头,然后鞭子一挥,赶着马车回了金刚岭的炭厂。
这个周福是个贪财的人,一年前就被彘子楠收买了。彘子楠一直垂涎缪镇家金刚炭的生意,早有取而代之的想法。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一边让周福当卧底,一边不惜重金在青州城的军械营中上下打点。一个月前,机会终于来了,青州军械营的老总管生病还乡,新总管李大眼上任。这个李大眼可是个贪官,他接过彘子楠送来的银票,信誓旦旦地说:“彘老板,用谁的炭不是用啊?只要你能烧得出金刚炭,我们军械营就用你的!”
周福被彘子楠收买以后,一直暗中留意缪镇的烧炭秘诀。可是缪镇怕烧制金刚炭的秘密外传,所以晾晒铁核桃木、烧制金刚炭的工匠都是他的心腹,而且在烧制金刚炭的时候,不允许闲杂人等在场,故此烧炭的秘诀周福一点也没有探到。
到了秋季,山上的铁核桃木长结实了,已经到了缪家大量烧制金刚炭的季节。周福知道,再不用些非常手段,就无法向彘子楠交差了。他将一撮蝙蝠屎研成的粉面,暗中下到了缪镇的茶壶里。蝙蝠屎是大寒之物,人一旦喝下,当天便会上吐下泻,重病不起。
缪镇吃罢晚饭,将周福送来的茶水喝了下去,果然当天夜里就病倒了。可炭厂烧炭在即,缪镇无奈之下,只得拉着周福的手说:“周管家,你来到我府中有十多年了吧,可谓忠心耿耿,这次秋季烧炭的事情,看样子要拜托你了!”
缪镇只有一个儿子叫缪乘风,缪乘风在京城中的生意做得很大,根本脱不开身,所以没法回来帮父亲,缪镇目前也只能依靠周福了。周福急忙跪倒在地,说:“老爷放心,我一定尽心尽力办好这件事儿!”
缪镇从枕头底下取出一张纸道:“烧炭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将铁核桃木完全晒干!”
周福拿着缪镇写给他的晾晒秘法直接来到缪家炭厂。炭厂的院内有一片铺就的黑石,这片黑石,就是晾晒铁核桃木的地方。
黑石吸热,将那些带着潮气的铁核桃木放在黑石上,只要经过两天的暴晒,就可以装到炭炉中,烧制金刚炭了。
周福得到了晾晒秘诀,又观察了黑石晒场,当天夜里就跑到彘家报信去了。
彘子楠这些天也没闲着,他雇了本地最好的烧炭工,也像模像样地在自家院内建了一个炭炉。他看罢周福得来的秘诀,欣喜地拿出二百两银票说:“老周,我觉得烧制金刚炭,绝非是一个晾晒的秘诀这么简单,你回去还要时时留心。我呢,就按你说的铺黑石晒场。”
周福怀揣银票又回到了缪家,从第二天开始,他就不错眼珠地看着炭工装窑。炭工先在窑底的干柴上,铺上了一层干透了的铁核桃木,接着再打开旁边的仓库,将仓库里面的小铁笼子取出来,然后一个个放到了那层铁核桃木上。
这种铁笼子上面铁筋重叠密布,根本看不清里面装着什么东西。周福纳闷地问:“烧金刚炭,为何要放这种铁笼子?”烧炭工左右一看,见四下无人,神秘地说:“周总管,这就是咱们家金刚炭最大的秘密!”
这种铁笼子能起到一种烟囱的作用,因为有它的支撑,金刚炭的炭层中呈现通透的状态,只有这种状态下的炭炉,热度才均衡,才可以烧出最上乘的金刚炭!
周福得到缪家烧制金刚炭的这个秘密后,一溜烟就跑到了彘家。彘子楠已经铺好了黑石晒场,随后也做了上百个铁筋笼子,铁笼子被放到了炭炉中,果然点火升炉后不久,一炉黝黑发亮、火力刚猛的金刚炭就烧制成功了。
缪镇被周福下毒,身体一直不好,彘子楠抢了他的生意,更是连憋气带窝火,没过几天便去世了。缪镇一死,缪乘风急忙赶回来给父亲操办丧事。丧事操办完毕,他将自家的老宅和炭厂全部卖给邻居,接了母亲离开青州,到京城去了。
彘子楠见缪镇已死,高兴极了。谁想到乐极生悲,就在当天半夜,一伙歹徒杀到了彘家,彘子楠一家老少三十几口都死于刀下,唯独周福有事未归,这才白捡了一条性命。
宝石屯 宝石屯的老师是谁(五)
不知是哪朝哪代,皇上派个大臣到河北大平原这个州里来当州官。大臣在京里享乐惯了,不愿意去。皇上就对他说:
“这个州土地肥,你在那里比在京师还要享福。你上任以后,可以这样办——”大臣听了皇上的话,就欢欢喜喜地上任去了。到任以后,他就到处贴了告示。告示上对黎民百姓说:从他上任三天以后起,每家要请他吃一天上等酒席。谁不请,就犯王法,就立刻抄家灭门。
州官已算计好:这州里有几万家,就要美美吃上几万天;吃完一遍,再出告示,再吃下去……三天过了,他就去吃了。开头,他一个人去吃;后来,算计着不合适,就把他的夫人、下司——连他的鸡狗都带去吃。
州官整整吃了一年,吃得又白又胖。老百姓被吃得叫苦连天。特别是穷人家,自己还吃不饱呢,哪管得起州官一天的酒席? —— 有的把儿女卖掉,给州官办酒席吃了;有的把仅有的一点产业卖掉,给州官办酒席吃了;有的办不起酒席,就被州官抄家灭门了。老百姓都咬牙含泪地说:
“州官不是咱们的‘父母官’,他是吃人肉、喝人血、嚼人骨头来的!”
这话传来传去的,传到一个偏僻的村子,传到“张大巴掌”的耳朵里去了。
张家媳妇织布纺线,丈夫种地打柴。丈夫生得膀宽腰粗,力气特别大,巴掌又大又宽——因此,人们都管他叫“张大巴掌”。
他一手拔树如拔葱,他巴掌一挥能把高墙打个秃平。他把州官的事打听清楚以后,就杀了一口猪,放进锅里,加上作料,让媳妇烧火炖肉,他就去找州官。
见到州官,张大巴掌说:“州官大人,你看我的长相,象有本领的不象?”
“ 呀—— 你这样出奇的巨人,我还头一回见过呢!你的本领准小不了!”
“对啦。我能上天抓凤,入海擒龙。听说州官大人挺爱吃好东西的,我特地擒了龙凤,炖了—大锅‘龙凤肉’,虽还没轮到我家侍候。提前请州官大人赏光吧!”
州官一听,这哪能不去!立即带着他的夫人、下司、鸡和狗,跟张大巴掌去了。
一进张大巴掌的门口,州官他们一边抽嗒鼻子,一边喊:“好香啊!好香啊!”
鸡馋得直拍翅膀,狗馋得直耷拉舌头。他们进屋来一看,媳妇还在灶门烧,龙凤肉还没熟。州官怒了,刚要责问张大巴掌,为什么不熟就把他请来,张大巴掌让媳妇闪在一边,把门一关,卷袖子、扬巴掌,指着州官一伙说:“你们把老百姓吃得好苦哇!这回算跑不了啦!今天让你们尝尝我的巴掌吧!”
张大巴掌狠狠抡起巴掌就要打,媳妇忙拦住说:“你别把他们打碎了!就把他们打在灶旁的墙上吧——他们生前爱吃老百姓,死后就让他们永远站在灶旁,瞪眼看着老百姓吃好东西吧!”
“好!”
张大巴掌扬起巴掌,只使了一点点劲头,“叭”——把州官、夫人、下司、鸡、狗一齐打在灶旁的墙上了!
大伙知道这事以后,纷纷跑来看,谁都拍手称快!有人提议说,州官他们生前爱到家家户户去吃,不如请个画匠把他们画下来,贴在每家灶旁墙上,让他们瞪眼看着家家户户做好东西、吃好东西吧!大伙听了很赞成,就这样办了。
不久,这事让皇上知道了。
他很生气,却又不敢找张大巴掌问罪——生怕张大巴掌也把他打在墙上。怎么办呢?他就写了假告示贴出去。告示上说:州官两口子生前是皇上的“御膳厨子”,侍候皇上有功,死后封他两口子为灶王爷、灶王奶奶,家家户户都要把他们画成灶王像,贴在灶旁墙上,以留芳千古。
从那时起,关于灶王爷的传说就有了两样—— 一样是说,灶王爷是被张大巴掌打在墙上的州官;一样是说,灶王爷是皇上的“御膳厨子”,死后受了“皇封”。
以上内容是关于宝石屯和宝石屯的老师是谁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