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 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和习俗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和习俗和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的精彩内容哦。
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 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和习俗(一)
农历二月初二,我国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谚语,表示春季来临,万物复苏,蛰龙开始活动,预示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在北方,二月二又叫龙抬头日,亦称春龙节。在南方叫踏青节,古称挑菜节。大约从唐朝开始,中国人就有过“二月二”的习俗。据资料记载,这句话的来历与古代天文学对星辰运行的认识和农业节气有关。
中国民间认为,龙是吉祥之物,主管云雨,而农历“二月二”这天是龙欲升天的日子。从节气上说,农历二月初,正处在“雨水”、“惊蛰”和“春分”之间,我国很多地方已开始进入雨季。这是自然规律,但古人认为这是“龙”的功劳。而且,龙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极高的地位,不仅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风化雨的主宰。因此,便有了“二月二,龙抬头”之说。
其实,所谓“龙抬头”指的是经过冬眠,百虫开始苏醒。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都露头”之说。
“二月二,龙抬头”还有古代天文学方面的解释,但往往被人忽略。中国古代用二十八宿来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和判断季节。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座,其中角宿恰似龙的角。每到二月春风以后,黄昏时“龙角星(即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这时整个苍龙的身子还隐没在地平线以下,只是角宿初露,故称“龙抬头”。
天上“龙抬头”的同时,春天也慢慢来到了人间。此时节,大地返青,春耕从南到北陆续开始。因此,二月二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汉族民间传统节日。
作为一个吉祥喜庆的日子,为取吉利,二月二这一天民间饮食多以“龙”为名,如吃水饺叫“吃龙耳”,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眼”,吃面条叫“扶龙须”,蒸饼也在面上做出龙鳞状来,称“龙鳞饼”。这些习俗寄托了人们祈龙赐福、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
那么,为什么不是“二月一”或“二月三”呢?这和我们民俗中喜欢双数有关。
在中国古代,尤其是秦汉及其以前,凡像一月一、二月二、三月三之类的“重日”多被认为是天地交感、天人相通的日子。因而,在这样的日子里人们就需多做祈福、祭祀或是纪念活动,以求得幸福、安康和吉祥。
天文专家解析“二月二、龙抬头”
“二月二、龙抬头”,象征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那么,“龙”在哪里?它是怎样“抬头”的?天文专家对此进行了解释。
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说,与古代西方天文学不同,中国把恒星划分成为“三垣”和“四象”七大星区。
所谓“垣”就是“城墙”的意思。“三垣”是“紫微垣”,象征皇宫;“太微垣”象征行政机构;“天市垣”象征繁华街市。这三垣环绕着北极星呈三角状排列。在“三垣”外围分布着“四象”:东苍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也就是说,东方的星象如一条龙,西方的星象如一只虎,南方的星象如一只大鸟,北方的星象如龟和蛇。由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天空的星象也随着季节转换。每到冬春之交的傍晚,苍龙显现;春夏之交,玄武升起;夏秋之交,白虎露头;秋冬之交,朱雀上升。
苍龙头部“角宿”上有两颗星:角宿一和角宿二,代表苍龙头上的两只犄角。“角宿”之后的四颗星是“亢宿”,亢是龙的咽喉,在咽喉下面有四颗星排列成一个簸箕的形状是“氐宿”,代表着龙爪。龙爪后面的房宿、心宿、尾宿和箕宿分别代表了龙的心脏和尾巴。
“二月二剃龙头”
俗话说“龙不抬头,天不下雨”,龙是祥瑞之物,又是和风化雨的主宰。农历二月二,人们祈望龙抬头兴云作雨、滋润万物,素有“二月二剃龙头”的说法。中国民间普遍认为在这一天剃头,会使人红运当头、福星高照,因此,民谚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每逢二月二这一天,家家理发店都是顾客盈门,生意兴隆。
另外,在我国民间流传着“正月剪头死舅舅”的说法,所以很多人在腊月理完发后,一个月都不再去光顾理发店,直到“二月二”才解禁。不过,这一民间禁忌近年来已经逐渐淡薄。
二月二是蛰龙升天的日子,而中国人素以龙为图腾,这一天“剃龙头”,体现出人们祈求神龙赐福的美好愿望。
二月二的民间习俗
在春龙节这一天,我国古代民间都要焚香设供祭祀龙神,其目的是祈求雨水普降,消除虫害,五谷丰登。
我国山东等地区过春龙节,用灶烟在地面上画一条龙,俗称引钱龙。俗信引龙有两种目的:一是请龙回来,兴云布雨,祈求农业丰收,二是龙为百虫之神,龙来了,百虫就躲起来,这对人体健康、农作物生长都是有益的。江苏南通民间有用面粉制作寿桃、牲畜,蒸熟后插在竹签上,晚上再插在田间,认为这是供百虫之神和祭祀祖先的食品,祈求祖先驱赶虫灾,也希望百虫之神不要危害庄稼。
是日,各地普遍把食品名称加上“龙”的头衔。吃水饺叫吃“龙耳”,吃春饼叫吃“龙鳞”,吃面条叫食“龙须”,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眼”等。
妇女们在这一天不能做针线活,因为苍龙在这一天要抬头观望天下,使用针会刺伤龙的眼睛。妇女起床前,先念“二月二,龙抬头,龙不抬头我抬头”。起床后还要打着灯笼照房梁,边照边念“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有的地方妇女停止洗衣服,怕伤了龙皮,等等。
二月初三为文昌(主宰功名之神)诞辰日,该日文人雅士敬奉文昌,求科举登第。旧俗,儿童在二月二这天行开笔礼,表明开始正式学习。过去,读书人要行四个礼,即开笔礼、进阶礼、感恩礼和状元礼,其中,开笔礼是人生的第一次大礼。开笔就是开始写文章,仪式主要有拜孔子像、讲授人生最基本的道理,赠文房四宝等内容。
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 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和习俗(二)
黄山脚下有个村庄叫皇后村,村民世世代代以种田为生。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村上住着十几户人家。有一户人家老两口,三个孩子,大儿子长得很英俊,二姐长得很水灵,轮到三姑娘,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
这位三姑娘长的头上光秃秃的没几根头发。眼睛天天长满厚厚的眼屎,怎么都擦不干净。鼻子下面两条又稠又黄的鼻涕淌到上唇边上。形象谁见谁恶心。
由于三姑娘长的太邋遢,父母,哥哥姐姐都不喜欢她。村上的大人孩子更是不喜欢她。所以三姑娘常常躲开众人一个人在山坡上放牛。她放牛的时候总喜欢歌唱,一直唱着:“青叶青,黄叶黄,皇帝封我是娘娘。”听到她歌声的人都嘲笑她,三姑娘从不管别人的嘲笑,只是一如既往的反复哼唱。
转眼三姑娘已经十六岁了。还没有人给她说婆家。哥哥已经娶了媳妇。姐姐也嫁人了。新嫂子更是嫌弃三姑娘了。
这一年,老皇帝驾崩,太子登基,不过祖上有规矩,先立皇后才能登基。新皇帝虽然成年,可还没有找到八字相符的姑娘。这可把太子和一帮大臣急坏了,四处派人去找。朝中有位大学士,上通天文,下知地理,能掐会算,她算出和新皇帝八字相符的姑娘就在黄山脚下皇后村一带。
新皇帝派大学士亲自带人去找,十日之内务必找到真命皇后。大学士不敢耽误,立即带人来到黄山脚下一村一村的开始找。
一周过去了,还没有找到,大学士也着急了。这天来到皇后村,这是这一带最后一个村子了。大学士同往常一样,让乡绅把村上适合婚嫁的姑娘都叫来,一个一个的查。到天快黑的时候姑娘们也都排查完了,还没有结果,大学士更着急了。大学士问乡绅:“你们村上的姑娘都叫来了吗?”
乡绅连忙点头称:“是!”
这时其中一个姑娘说:“我们村里还有一位姑娘没有来。”
大学士听完,精神一振,忙问道:“还有一位?怎么没有带来?”
另一们姑娘说:“没来的一位是我们这里最丑,最邋遢的姑娘,她怎么会选上皇后!”
大学士:“不管人怎么样,先带来看看吧!”
有人慌慌张张的去把三姑娘叫来了,大学士一看也大失所望,不过看看这么多天也没找到要找的人,也只好耐着心问一下了。一问姑娘的生辰八字,大吃一惊,原来正是自己要找的人。大学士即高兴又担忧。可又一想,这也许就是天意吧,天意不违呀!还是先带回京城再说吧!
大学士命人叫来三姑娘的父母,吩咐他们回去好好和女儿聚聚,三姑娘是真命皇后,明天就带她回京了,再想见就难了。
三姑娘父母怎么也想不到女儿竟然是皇后,千恩万谢了大学士就领三姑娘回家去了。
三姑娘一家走后,人群里就炸了锅,人们议论纷纷,说什么的都有,人们都不相信三姑娘真能当上皇后。
三姑娘回家后,一家人一下对她亲热起来。吃完晚饭,三姑娘悄悄回到了自己的小屋躺下,她反反复复也睡不着,到了半夜迷迷糊糊的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位慈眉善目的老人站在床前对她说:“孩子,你就是真命皇后,你现在的样子是伪装,是为了保护你的安全。明天早上你只要揭掉你头上的疮痂,哭几滴泪,哼掉鼻涕就好了。”老头说完就不见了。三姑娘幽幽醒来,看看外面天色也不早了,就叫了母亲和嫂嫂来帮她梳洗。三姑娘站在床前按老人所说,朝头上一掀,头上竟然掀下一只金碗,露出一对乌黑的秀发。又用力哼了一下鼻子,又哼出两根金条。三姑娘想离开这个家,以后可能再也没机会见到母亲,不由得鼻子一酸,眼圈一红,挤出了两颗金豆,她娘和嫂子看的目瞪口呆。三姑娘让娘把东西收拾好,也算是报答了爹娘的养育之恩。
三姑娘梳洗完毕,由大学士带来的丫环帮她戴上凤冠,披上霞披,穿戴完毕,天也大亮了。只听见外面有人高喊:“吉时已到,请皇后娘娘起驾。”
三姑娘被人搀扶着缓缓从屋里走出来。这时大学士等人早已在外等候,外面还有七乡八堡的人都来看热闹,都想看一看如此邋遢的姑娘怎么能当上皇后。
当个们听到喊声齐齐向门口望去的时候,嘈杂的人们瞬间鸦雀无声。人们震惊了:“这是那个秃头烂眼,流着鼻涕的三姑娘吗?”只见眼前凤冠霞披的女子,乌黑油亮的秀发象瀑布一样直垂腰间,明目秋波,粉面桃腮。真是个艳若牡丹,贵若幽兰,世间再也找不到比她更美丽,更富贵的女子了。
三姑娘在众多丫环的搀扶下拜别亲人,坐上凤撵:“起驾。”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向京城而去,直到消失在山那边。人们还在张望,还没有回过神来。
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 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和习俗(三)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噶尔丹不听康熙劝谕,带领精骑20000自呼伦池南下,杀进内蒙,前锋直抵距北京不到千里的乌珠沁部落。康熙皇帝一方面谕令噶尔丹罢兵息战,归还喀尔喀蒙古故地,同时也加强了口外兵力,准备武装平叛。经派人调查和喀尔喀诸部的反映,他明白噶尔丹的崛起和对蒙诸部的杀戮吞并,严重地威胁着西北边疆各族人民的生存与发展;其投靠沙俄、引狼入室也严重威胁中俄西段边界的稳定和西北边疆的主权。总之,噶尔丹不除,大清的江山社稷就永无宁日。所以,康熙皇帝否决了廷臣中王者不治夷狄对,噶尔丹所为听之任之的妥协倾向,毅然决定跨马亲征。
首战·略有遗憾
康熙二十九年七月,清朝大军兵分三路:第一路,抚远大将军裕亲王福全与皇子胤率左翼军出古北口;第二路,安北大将军常宁率右翼军出喜峰口迎击叛军;第三路,阿尔尼率部与盛京、吉林满兵及科尔沁蒙兵出击乌尔会河口,是为侧翼。计划三路大军会师乌珠穆沁草原,康熙自率亲军驻扎博洛河屯地,节制调度诸军。左翼军出师不利,噶尔丹乘胜渡过西拉木伦河,进占乌兰布通(今辽宁省照乌达盟克什克腾旗南境,距北京350公里)。康熙皇帝当机立断,将右翼军改由康亲王杰书统率,令其驻守归化,截住噶尔丹退路。八月初,常宁会阿尔尼清军将噶尔丹包围在乌兰布通与之决战。噶尔丹依山面水布下驼城(即将骆驼缚蹄卧地,驼背堆放箱垛,上蒙湿布,叛军士卒可在垛隙向外施放弩矢火铳),满以为驼城易守难攻,坚不可摧,清军隔河列阵,火铳齐发,大炮怒吼,自午后至日暮,猛烈的炮火摧毁了驼城,死伤的骆驼反而成为叛军奔逃的障碍,清军大队精骑掩杀而进,叛军横尸遍野,溃散鼠窜。噶尔丹带领残兵败将,在夜幕掩护下突出重围,第二天一早派人向清军阵前求和乞降,但不等回报即爬越大碛山北遁,所过皆烧荒以绝追骑。康熙不许噶尔丹乞和之请,谕令进兵围追堵截残敌,而昏庸懦弱的福全未接到谕令,竟擅自同意叛军之请,撤回军队,放出噶尔丹北逃归路。当他接到康熙进击手令时已是噶尔丹逸窜之后的第6天,派出的追兵一路马无草食,脚力不济,无功而返,错过全歼残敌之机。时康熙身染重病,不能继续驻跸风沙怒号的塞外继续指挥战争,只得班师回朝。对此,他痛心疾首,声泪俱下地说:“朕此次亲征,原欲剿灭叛逆,以靖边陲,不料身染沉疴,未能消灭此贼,实在可恨!”但是,玄烨不愧为一国之君,他不是激化矛盾,而是控制自己的感情,理智地处理了善后事宜。当有人奏劾裕亲王福全不乘胜追剿残敌,竟擅自议和,且檄止常宁进兵,致敌逸窜,康熙以福全率大军有乌兰布通之役,功过相抵,仅薄罚其俸,不再问追;又有人举报科尔沁土谢图亲王通敌,玄烨为稳定内外蒙古部落,也不予追查;他又重赏常宁以下奋勇杀敌的将官兵卒,最终以赏罚分明结束了善后工作。接着,敕谕噶尔丹不得再兴兵犯乱,然后徐徐班师。
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 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和习俗(四)
有一只老虎走到小鸟跟前,看见小鸟正在树上尽情歌舞,心里很不服气。
“你这个细手细脚的丑东西,你叫些什么!跳些什么!你敢来和我比赛吗!”老虎斜着眼睛对小鸟说道。
“你为什么随便讥笑人!”小鸟气愤地说道,“那好吧,我们就来比赛在笔藤上跳舞吧。”
“这有什么了不起。跳就跳吧"”老虎回答说。
小鸟利用它灵活而小巧的身体,在笔藤上跳起舞来了。
老虎微笑着捋了一下胡子,爬到树上,一跃身向笔藤上跳去———老虎哪能抓得住呢,“扑咚”一声,便四脚朝天地摔到石头上面去了,摔得哇哇地直叫。
老虎离开了森林来到田间,看见一只鼹鼠正躺在田埂上晒太阳。
“哎哟"世间会有这样的东西,连脚都没有啊"”老虎嘲笑鼹鼠说。“你不要欺人太甚。”鼹鼠说,“那我们来比赛,从人丛中间跑过去,看谁不挨打,好吗!”
鼹鼠说着向人丛中跑去,人们都争先恐后地放下包裹来抓它。鼹鼠很快地就从人们的脚下溜跑了。
接着老虎也从人丛中跑过去,人们用棒子来迎接它,老虎挨了一顿饱打,要不是跑得快,早被打死了。
老虎垂头丧气地拖着尾巴,一拐一跛地去追鼹鼠。
好容易才赶上了鼹鼠。它指着鼹鼠的脚问道:“那是什么!”
“你不是说我没有脚吗!”鼹鼠回答道,“你有脚怎么会被打成这个样子!”
老虎被鼹鼠嘲笑得恼羞成怒,想把鼹鼠吃了,可是鼹鼠很快就溜开了。
老虎非常狼狈地躺在烂泥塘边喘息。当它看到泥塘里的螺蛳时,竟忘记了前两次的教训。“我的妈呀"世界上比你丑的再也找不出第二个来了。想给你吃东西吧,你又没有嘴。给你骑马吧,你又没有脚。你说你能做什么!”
螺蛳说:“虎大哥,那就请你下来与我比赛过泥塘吧"”
老虎想:我只要两下就跳过去了,看你怎么能赢了我。于是老虎不以为然地说:“当然可以啊"”
比赛开始了。
螺蛳稳稳地向前移动着。
老虎好胜心切,它用尽全身力量向泥塘跳去,结果四只脚都被陷住了。它越想爬起来,反而陷得越深。眼看螺蛳已经赶过它了,它一急,向上一跃,结果陷得更深,最后只露出一个头在外面了。
螺蛳到了对岸,回过头来看老虎时,泥水上除了冒着一些水泡外,已经不见老虎的影子了。
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 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和习俗(五)
从前,有一头毛驴。它身强力壮的时候,主人一点也不怜惜它,每天叫它干活。后来,它的背脊压断了,脚也跛了两只,满身上下,都是碗口大的伤疤,眼看就要断气了。狠心的主人用一根胳膊粗的木棍,把它赶到连人影子也看不到的荒野上。毛驴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唉,这就是我辛苦劳动的收获!”
正在它悲叹自己命运的时候,一条大灰狼领着狐狸和豺狗,窜到毛驴身边。大灰狼张开大嘴,流着口水说:“哈哈!昨天晚上,老狼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吃着热烘烘的肉,喝着红通通的血,真灵验呀!”老狼说完,狐狸和豺狗龇牙咧嘴,就要动手。毛驴很谦逊地说:“唉!我这头苦命的牲畜,被主人丢在荒野里。与其这样倒霉地活着,不如给诸位饱餐一顿死了安逸。不过,我实在太瘦了,身上除了骨头就是皮,诸位好心来吃我,我实在不好意思送给诸位吃,弄不好还刺伤诸位的嘴。是不是等到明年夏天,我吃些青草,肉肥了,油厚了,各位再来吃。”
狐狸听了,不断地摇动长尾巴,表示反对。它对大灰狼说:“狼老爷,都说毛驴蠢,那是不对的。它常常到城里驮运东西,跟人学的可聪明呢!就说它刚才讲的话吧,等到明年夏天,它跑了怎么办”毛驴马上回答道:“狐狸姐姐,请不要多心。我这断了腿的驴,能往哪里逃呢再说,这大草原都是狼老爷的天下,我想跑也跑不了呀!”狐狸又自作聪明地说;“哼!那这大半年的时间,天塌了怎么办地陷了怎么办尘土把你埋掉了怎么办”毛驴没有办法,只好访几户邻居当保人。兔子担保天不塌,所以直到现在眼睛总是望着天;野猪担保地不陷,所以直到现在总是哼哼唧唧盯着地;旋风担保草原不积尘土,所以直到现在还是不停地把地面清扫……
冬天过去,春天来了;春天过去,夏天来了。毛驴经过足够的休息,吃了丰盛的青草,它的伤口愈合了,腿脚灵便了,皮毛闪闪发光,满身有使不完的气力。
这一天,大灰狼领着两个伙伴狐狸和豺狗,专门来吃毛驴。它们看见毛驴膘肥肉厚,一个个馋得口水直流,争着向毛驴扑过来。毛驴连忙用蹄子挡住,说:“诸位,请慢动手。你们既然要吃我,我想就要舒舒服服地吃。现在,我身体壮实了,力气大得可怕。你们咬我的时候,我就会痛;痛的时候,我就会嚎叫,就会踢蹬,就会逃跑!那可怎么办呢”大灰狼和狐狸、豺狗,看见毛驴这样强壮,也有点发愁。毛驴想了想,说:“诸位,这样吧!你们各找一根牛毛绳,一头套在自己的脖子上,一头拴在我的腰上。到那时,我毛驴就是有大象的气力,也没有办法反抗了。”三个觉得有理,狐狸还很得意地说:“看,我早讲过,毛驴并不蠢嘛!”
就这样,大灰狼、狐狸和豺狗,各自找了一根绳子,一头拴在毛驴身上,一头套在自己的脖子上。绳子刚刚挂好,毛驴便不要命地奔跑,拉着三只凶恶的野兽,翻过一座山岗,又翻过一座山岗。狐狸早就被勒死了,豺狗的皮被石头割破,翻了过来;只有大灰狼还有一口气,冲着狐狸骂道;“你这个泼妇,躺在地上耍什么赖看豺狗弟弟多么卖力气,连皮袍子也脱下来了!”大灰狼还没说完,毛驴又使劲奔跑,它也被活活勒死了。
从此,毛驴在荒野上,自由自在地生活了好多年。
以上内容是关于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和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和习俗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