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拉特的金雕 穆拉特的金雕故事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穆拉特的金雕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穆拉特的金雕故事和穆拉特的金雕的精彩内容哦。
穆拉特的金雕 穆拉特的金雕故事(一)
一支商队,穿过茫茫戈壁,来到了苏联边境的一个小镇。镇上的年青猎人穆拉特,是个热情好客的人。他广交朋友,引得一些南来北往的商人,宁可不住舒适的旅馆,喜欢挤到他家小屋里住几天。这支商队的头人,进了小镇,熟门熟路,径直往穆拉特家走去。
穆拉特迎了出来。商队头人跳下骆驼说:“朋友,今天我不在这儿住。
我要继续赶路。”
穆拉特很生气:“怎么,嫌我招待不周?”
商队头人摆摆手:“不,不,亲爱的穆拉特,我欠你的情太多。我特地送件礼物给你——你来看!”
商队头人把穆拉特带到一只骆驼前。这骆驼驼峰上搭着一只笼子。笼子里关着一只幼小的金雕!
穆拉特惊喜得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迭给我?”
商队头人摘下笼子,递给穆拉特:“拿去,好好儿调教调教,它会成为你的亲儿子!”
穆拉特激动得两手哆嗦,盯着笼子里的金雕看个没完,以至商队走了也没发觉。
对猎人来说,一只好猎鸟比一群马还值钱,何况这是只幼小的金雕!
幼小的金雕,容易训练。穆拉特自己有一套训雕的方式,可他不满足。
他骑上马,到远离镇子的小村落,向老猎手们讨教,然后制定出完整的训雕方案,就连小雕的食谱,也详详细细地记在本子上。
穆拉特不管到哪儿,都带着小金雕。他总是亲自照料它。他不让任何人碰它,就连对它吹声口哨也不行。等小雕长大以后,他便缝了双皮手筒子,套在手臂上,以防被金雕的爪子抓伤。
一开始,他把小金雕带到草原上去训练,将一只瘸了腿的老兔子放出去,让小金雕将它赶回来。后来,又带它到山里去捕山鸡、水鸭……
小金雕一个月壮似一个月。过了一年多,它长成了一只大金雕。有一天,它捕获了一只金狐!这使穆拉特欣喜欲狂:这标志着,他的金雕成熟了,现在是只名副其实的猎雕了。
这年春天的一个早晨,穆拉特觉得自己的心情特别舒畅,浑身似乎有使不完的劲。他一心想出去打猎。他的老母亲却在一旁唠叨:“孩子,今儿我总心神不安,好像有什么不对劲的事儿——你别出去,呆在我身边,要不,我会为你担心的!”
穆拉特笑笑:“妈妈,你年纪大了,总会感到这儿不舒服,那儿不舒服的。这跟我去打猎有什么相干呢?——我有金雕,您什么也不用怕!”说罢,他跨上马,让金雕站在肩头上,到山里打猎去了。
山里凉风拂面,百鸟齐鸣,穆拉特真心旷神怡。
忽然,金雕的头左一侧,右一侧,它在静听着。还没等穆拉特抖动肩膀命令它出击,它已猝然将身子一抖,展翅腾空而去。穆拉特十分惊奇。他的这心肝宝贝从没这样自作主张过。他四周看看,除了几棵大树,一片草地,别的什么也没有。
当穆拉特仰头望着蓝天时,他才发现,天上有两只雕,在并排盘旋着。
这只雕从何而来?是雌雕,还是雄雕?难道是自己的这心肝宝贝看上了天上的雌雕?穆拉特心里很乱。他理不出个头绪来,便吹声口哨,要把它唤回来。
怪事儿,金雕拒绝从命,依然跟那只雕在天空盘旋着。对主人的口令充耳不闻。
这时,穆拉特感到事情不妙。这只野雕来者不善,它要引走他的心肝宝贝了。说不定他的心肝宝贝要弃他而去了。
人,常常以自己的心理去猜测动物的行为。此刻,穆拉特只猜对了一半,另一半则猜错了!
天上飞来的,是只雌雕。它是穆拉特家这只刚成年的金雕的亲生母亲。
穆拉特的金雕 穆拉特的金雕故事(二)
在牙买加蔚蓝色的近海里,到处可以见到美丽的珊瑚礁。海底岩石上,布满了蓝色的海贝,彩色的鹦鹉螺不紧不慢地蠕动,各种游鱼编织着流动的锦缎,一切都美极了。当然,珊瑚礁中有时也会隐蔽着一些危险的岩洞,洞里会突然伸出一条柔软的触须,把滁鱼或其它海洋生物卷进去,吃得连骨头也不剩,一那里住着的,是人们称之为恐怖之王的章鱼。
但是,章鱼罗恩却是个倒霉蛋,它不是住在自己的岩石洞里,而是被关在一个装有坚固铁栅门的岩洞里,而且,它在这里决不是作为一个嘉宾,而是一个标标准准的死囚。它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死,连把它关在这里的人也不清楚它的死期。
它是被富翁麦克花重金买来的。封在这个珊瑚礁的岩洞里,完全是为了供他寻找恐怖的刺激。麦克先生觉得花天酒地的生活还是显得大单调,而且无益于增加他的机敏和体魄。他每天戴着氧气面罩潜下水,鱼叉上挑着一大团鲜红的牛肉,到铁栅附近来逗弄章鱼,看它把触须伸出去向他乞讨食物。
伸出一条触须是不行的,绝对讨不到半点肉屑,两条也不行,伸出七条触须还是不行,只有当八条触须都伸出去,舞动得像个又穷又疯的女人的长发那样,麦克先生才有点儿高兴,他才让鱼叉上的牛肉靠近章鱼最长一条触须的前端。但当触须的吸盘迅速转向牛肉时,麦克先生的动作更快,他背上的喷射潜水装置一下子把他推得远远的,铁栅附近只留下令章鱼馋涎欲滴的牛肉气味。
但是,当章鱼罗恩失望得把触须都缩回岩洞时,麦克先生又飞快地把牛肉送过来挑逗它了。总之,非要麦克先生玩得精疲力尽,笑得氧气面罩都快掉下来时,他才会猛力一用,让牛肉掉到铁栅门附近。这时,章鱼罗恩几乎已经没有胃口吃那一大团牛肉了。然而不吃这团牛肉又能吃什么呢?它被关在岩洞里,几乎找不到任何东西来填饱肚子!
章鱼罗恩被买来时,身长五英尺,但它的触须最长有十五英尺,都长在光溜溜的头上,一副标准的头足动物的模样。触须里面有像半球圆盖样的二百五十个吸盘,吸盘一旦吸住东西,就卷着进入那张骨质的象鹦鹉嘴一样的巨口中。它骨质的舌头上有几排尖利的牙齿,像剃刀一样卷动起来,就能把到嘴的动物一下子消掉一大块。它到底有多少重,谁也说不准,据估计,至少有五吨。它的名字是麦克先生取的,据说,曾有一个叫罗恩的女人欺骗过他,他这才给章鱼起了这个名字。
章鱼罗恩这么个庞然大物,每天是要消耗许多食物的。但麦克先生声明,他要创造一项吉尼斯世界纪录,训练出一条章鱼来,一条有三颗心脏,五吨重的大章鱼来。
他采取的是饥饿训练法。他相信,世界上的人也好,动物也好,只有经过了彻底的饥饿,才会变得听话。这条大章鱼也不例外,它这么个大身躯,更经不起饥饿,说不定更容易训练。
当然,这种声明是表面文章,骨子里只是为了取乐,为了追求一种既危险又刺激的超级享受,也不乏为了发泄心头之恨。
章鱼罗恩被封在岩洞前,一位物理学家根据麦克先生的要求作了周密的设计,铁栅和岩洞完全经得起十吨重的章鱼的破坏。现在封在里面的是条五吨重的章鱼,只要麦克先生在行动上多加注意,一切都将是非常安全的。何况,每天只吃这么一团牛肉,章鱼有什么力气来搞破坏呢?
章鱼罗恩被封进来前,美美地饱餐了一顿,接着被投进这黑洞洞、无比窒闷的地方。它把触须向四周伸展出去,找不到一点儿出路。等到超级水泥将铁栅和岩洞完全凝连在一起后,厚重的铁板才被移开,露出了能让触须伸出去的铁栅栏,流进了新鲜的海水。封闭的感觉才一点一点消失。但是从这时开始,除了在铁栅上舞动八条触须外,它没有一点行动上的自由,连吃的自由也没有。
穆拉特的金雕 穆拉特的金雕故事(三)
提到老鼠,妇孺皆知。全世界约有 480 种老鼠,至于究竟有多少只老鼠,恐怕无法估量了,这 480 种老鼠,大部分生活在陆地,少数生活在树上,其中有很多种类是与人类伴生的。这些与人类伴生的棕褐色或灰褐色的老鼠,俗称家鼠。它们不仅栖居在住宅、仓库、阴沟、杂物和谷草堆中,而且也生活在野外的耕地。菜园、路旁及小河堤上。另外还生活在一些大型运输工具里。它们会乘着火车,轮船作长途旅行,到别的地方安家落户。
老鼠的牙齿很厉害。它什么都吃,什么都咬。它能咬穿铅管,啃烂砖头。
它们的生命力强,繁殖力也很强。据说,一对成年老鼠,一年内一代一代地繁殖,后代将有一万五千只,十年后就是四十八万只。
历史上曾闹过多次鼠灾,1971 年,美国有四万五千人被老鼠咬伤,损坏的财产达十亿美元。
1979 年秋,大约有三千万只老鼠侵入墨西哥城,闹得市民不得安宁。据估计,老鼠每年要毁掉全球五分之一的粮食,更不用说它传播疾病,危害牲畜等等罪行了。
人们想出各种办法来捕杀老鼠,一心要消灭它们。不是么,“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但老鼠很机灵,它们为了生存下去,积累了丰富的跟人作斗争的经验。要想制服一窝老鼠可不是容易的事,特别是对付那些颇有斗争经验的老鼠头儿,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也得跟它们智斗一番,才能取胜呢。
这里讲的,是人跟鼠斗智斗勇的故事。至于这故事是真是假,由你自己判断。不过,这里有个资料,可供参考,如若你你不信世间有此事,可查阅1989 年 9 月加拿大《蒙特利尔时报》星期天版上刊登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对此事作了详细报道。www.gushi51.com
蒙特利尔郊外有个小镇。这小镇紧靠一条高速公路。公路这边是市区。
过了公路,便是郊外了。小镇上有家饭馆,店老板名叫本格森。这是个大腹便便,留有两撇长长的八字胡子的老头儿。这老头心地善良,性情温和,烹调手艺也不错,所以在他的店堂里常常座无虚席。可最近一段日子,人们不敢光顾他的小店了。不知从哪儿来了一群老鼠,在本格森家的库房里和厨房里进进出出,它们不仅糟踏他家的面粉、肉类,还偷走了他家不少鸡蛋、豆油,花生。更可怕的是,它们竟敢在大白天到店堂里溜达,吓得几位正在进餐的女士失声大叫。许多人看到,有只大腹便便的老鼠,靠墙站立着,抖动着两撇长长的八字胡子,指挥个头儿比它小一半的老鼠们从库房里向外推土豆。那模样,那神气,就像本格森指挥店里的伙计们干活一样。于是,大家就称这只老鼠为鼠王本格森;而称店老板为店主本格森,以示区别。
鼠王本格森给店主本格森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店堂无人光顾,当地卫生防疫部门又派专人来调查,对他处以罚款,还作出决定:只有当他家消除鼠患,才许开业。
店主本格森,为了消灭鼠王本格森一伙,便贴出告示:凡能赶走鼠群者,奖金表一块。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有位自称是灭鼠专家的名叫欧西顿的小伙子前来应征了。他先对鼠群作了番侦察,然后制定了擒贼先擒王的战略。他采取原始方式和先进科学相结合的战术,引诱鼠王上钩。他知道,鼠王本格森,可不同于一般老鼠,这是个老谋深算的家伙,得慢慢儿引它上钧。
欧西顿在老鼠们的必经之路,放了一只捕鼠笼子。笼子里什么也没放。
笼子的门开着,他还将背后的铁丝剪断,这样,任何老鼠都可以从这笼子的前面进,后面出,如同一个铁丝过道。这铁丝笼放在老鼠们进入库房的洞口,它要想进去偷吃的,就必须从笼子里经过。
老鼠和狐狸一样,性多疑,对人类一直存有戒心。鼠王本格森,对欧西顿设置的这玩意儿嗤之以鼻。它身先士卒,爬到铁丝笼顶部看看,用鼻子嗅嗅,确信没有什么怪味,它便放心大胆地从铁丝笼顶部爬过去。它的肚子大,几乎是硬挤过去的。它能挤过去,别的老鼠们当然畅通无阻了。
穆拉特的金雕 穆拉特的金雕故事(四)
在一个天气闷热的夏夜,中国北方发生了一场大地震。
大地震使一条被囚禁的狼逃出了动物园。这是一条公狼,还很年轻,长得高大健壮,浑身充满了野性。
大地晃动了一下,又颤抖了一阵,随着惊天动地的雷鸣,天空这里那里闪烁着可怕的蓝光和紫光,接着又突然下起瓢泼大雨。城市处于一片混乱之中。
公狼乘着混乱,在大雨中乱冲乱撞,还真让它冲出了城。对狼来说,这些住着许许多多人的街巷是可怕的,它要远远离开城市,回到它的荒原野岭去。不过,这座城市地处大平原,在短时间里要找到一个土丘也是难上加难的,公狼拼命奔跑了半夜,展现在它眼前的依然是望不到边的庄稼地。公狼浑身精湿,心情沮丧而且又累又饿,再也跑不动了,就钻进一座废砖窑想躺着休息。
巧的是废砖窑里躲着一头避难的小猪。倒霉的小猪只来得及叫了一声就被这条凶残的饿狼咬断了脖子。
公狼吃饱之后就躺在窑洞口的草丛里休息。它要在这儿躺到天黑,然后再继续去寻找荒山野岭。狼基本上是夜行动物,不习惯在白天活动。
这时候,有一条狗走近了废砖窑。这条狗名叫阿克,主人是一个卡车司机。大地震发生时,那辆卡车从桥上掉到河里,使阿克和它的主人都受了伤。
阿克主人摔断了腿骨,趴在河滩上动弹不得,就叫阿克赶快跑回家去叫家人前去救援,阿克明白了主人的意思,不敢怠慢,急急往回跑。它的一条后腿也受了点伤,跑起路来一刺一刺的痛。
就这样,一条狼和一条狗在废砖窑相遇了。它们彼此发现对方时相距有四、五丈的样子。这个距离对它们来说只是二、三个纵跃的事。
阿克从小生长在人烟稠密的大平原,从来没有看到过狼。但是它还是一眼就认定了对方不是一条狗。狼的耳廓、尾巴、特别是眼神和狗有很大的区别。阿克明白自己受了伤,又跑得精疲力尽,根本不是这条高大健壮的独狼的对手,再说,自己正身负主人的重托,不能在中途横生枝节,耽误时间,得赶快摆脱才对。
阿克强忍伤痛,掩饰伤腿,装出没兴趣和对方纠缠的神态,悄悄地改变了奔跑的方向。当跑到砖窑挡住狼的视线的地方时,阿克来了个急转弯,拼命地向一片杂树林子冲去。它熟悉这一带的情况,杂树林那边有一座不小的轮窑,那儿有很多的人。
因为长期囚禁,公狼窝着一肚子的怨气。眼下吃饱了,喝足了,它正想找个对手厮杀呢!它猛地一蹬后腿,一个纵跃就是一丈多远,然后尾巴一扫,认准了方向,迳向阿克追去。
阿克跑近了轮窑,却发现没一个人在。因为地震,人都走光了,这下子阿克就着了慌,呼叫着逃进了一个虚掩着的屋子。狗在危难时,都懂得寻求人类的帮助和房子的庇护。
屋子里没有人,只有几个坛子。窗子上有铁栅栏,而狼已堵住了门。狼一时不敢进屋,原因是窗子的铁栅栏使它联想起动物园囚禁它的铁笼子。
阿克在无路可逃时,反而变得镇定了。它正对公狼,收拢后腿,奓开颈毛,露出牙齿,准备拼死一搏。
狗的挑衅反而使公狼抛开了疑虑,它尾巴一划,直向阿克扑去。
就在这一瞬间,余震发生了。这幢摇摇欲坠的房子轰隆一声倒塌,把狗和狼一齐埋在废墟里。
由于屋子里有不少空坛子,狼和狗并没有被砸死,只是被一起困在一个由水泥板和砖瓦组成的“洞穴”里。
阿克并未受伤。公狼的尾巴却被两块水泥板死死夹住,痛得不得了。阿克明白自己正处在双重的危险之中。它不顾一切地向各处冲突,有几次撞到了狼的身上。
穆拉特的金雕 穆拉特的金雕故事(五)
瓦特先生年轻的时候,对饲养各种珍禽异兽有特别的嗜好,他养过响尾蛇、小狼、刺猬等动物。
有一年春天,他买了一只刚会飞的小猫头鹰。他的父母也很喜欢这长着两只大眼睛的猫头鹰,认为它很安祥,不是瓦特以前养过的那些猛禽。但是,他们马上发现自己弄错了。猫头鹰长得很快,三个月以后,就长得有半米高,两翼展开时有一米多宽,爪尖有三厘米长,尖得像针一样,加上铁钩一样的鹰嘴,令人望而生畏。
瓦特给猫头鹰起了个名字叫喔呜,这名字很像它的叫声。
进入夏季以后,猫头鹰喔呜不肯住进为它盖的木板窝,喜欢呆在树上过夜。
瓦特常常为猫头鹰的安全担心。他们家乡经常有野猫出没。这些野猫十分凶猛,常常袭击一些家禽。一天黎明,瓦特听到一阵猫叫.那声音就像小孩在哭泣。他一骨碌爬下床,冲到外面,发现经常蹲在白杨树上的猫头鹰不见了。这一惊非同小可。他连忙满院子寻找。
突然,他发现猫头鹰静静地蹲在台阶上,眼睛半睁半闭,似乎睡意正浓。
他慢慢走近,突然又吃了一惊。原来,猫头鹰蹲在一只野猫背上,羽毛蓬松着。那只猫只有头部和尾巴露在外面,龇牙咧嘴地喘着气,看来,它受到了致命的猛击,现在只剩下游丝般一口气了。
可以想象,这只猫把猫头鹰当成了一般的家禽,以为只要一扑上前就唾手可得,结果吃了大亏。
猫头鹰喔呜除了会狠狠惩罚那些偷袭者外,它还喜欢搞点恶作剧开开心。瓦特家有条狗叫默特,尝够了它的滋味。每当盛夏的午后,默特喜欢在树荫下用爪子挖个坑,然后四处张望侦察一番,确信猫头鹰喔呜也在打瞌睡,才安稳放心地蜷缩在土坑里闭上眼睛,想美美地睡上一觉。
但是,默特哪里知道,猫头鹰是很少睡觉的。看起来,猫头鹰喔呜的黄色大眼睛似乎闭上了,实际上,它十分警觉地等待着,只要默特打个哈欠,懒洋洋地闭上眼睛,它就开始行动了。
它从树上像一片叶子似的飘下来,两爪一颠一颠跳过草地,愈走愈慢,就像参加葬礼一样,一步一步移到默特身后。它的双眼始终紧盯住毛茸茸的狗尾巴,等选好最佳位置后,它慢慢举起一只爪子,在狗尾巴上方前后移动,像在细细欣赏,然后,“啪”的一下,展开的爪子像铁钩一样狠狠地敲在狗尾巴上。默特疼得汪汪大叫,从土坑里跳起来。它正想报复,猫头鹰早已飞到树枝上,得意地发出“喔一呜一喔一呜”的叫声。
一年过后,猫头鹰喔呜与瓦特越混越熟,它特别喜欢飞到瓦特的肩上,用嘴轻轻地咬他的耳朵。有时它会用嘴“砰砰”地敲击玻璃窗,这时,瓦特得赶快打开窗户放它进来,否则,玻璃会被它啄得粉碎。因此,只要天气暖和,瓦特总是把客厅的窗户打开着,让它随心所欲地飞进飞出。
第二年夏天,瓦特家乡来了一位年轻的牧师。他初来乍到,例行对每一户人家进行拜访。一天下午,牧师来到瓦特家,和瓦特的父母坐在客厅里。
牧师讲了一会儿话,舒适地背对窗户,坐在沙发里品尝咖啡。这天下午,猫头鹰喔呜刚好痛痛快快地洗了个“蚂蚁浴”——它会用爪子扒开蚁穴,然后伏在细土堆里,拍打着翅膀,靠蓬松的羽毛把细土和乱作一团的蚂蚁搅在一起,洒得浑身都是。这是它一种奇特的嗜好,似乎是专门请蚂蚁为它搔痒痒的。它尽情享受了蚂蚁浴,像一片羽毛飞到窗台上,抖抖翅膀,一下子轻轻落到牧师背上,又一抖翅膀,洒下一些细土和活蚂蚁。这下,牧师吓得像触电一样,从沙发里弹立起来,围着桌子打转。猫头鹰站在不断晃动的肩上,为了保持平衡,两爪一阵又一阵痉挛,抓得更紧了。这位牧师发疯似地前俯后仰,想甩掉猫头鹰,却反而激怒了猫头鹰,它狠狠地揪住牧师的肩膀,尾巴一撅,在他黑色的外衣后面拉了一滩屎。
以上内容是关于穆拉特的金雕和穆拉特的金雕故事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