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妈妈与鼠儿子 猫妈妈和鼠妈妈

国学素材成语故事

猫妈妈与鼠儿子 猫妈妈和鼠妈妈

宇宙世主围观:℉更新时间:08-18 15:30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猫妈妈与鼠儿子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猫妈妈和鼠妈妈和猫妈妈与鼠儿子的精彩内容哦。

猫妈妈与鼠儿子 猫妈妈和鼠妈妈

猫妈妈与鼠儿子 猫妈妈和鼠妈妈(一)

苏联莫斯科电影制片厂,准备拍摄一部科教影片。在这部影片中,需要有猫和老鼠友好相处的镜头。导演找到了饲养动物的专家玛莎,希望她提供能友好相处的猫和鼠。

谁都知道,猫和老鼠是不共戴天的仇敌,很难将它们撮合到一起。但是,玛莎是饲养动物的专家,她不能跟一般人一样来看待这个问题,她在想,究竟能不能让它们变得和睦相处呢?

她很想试一试。

消息传出去后,一连几天,小朋友们都给她送猫来,但是都不合适:毛的颜色不是太浅,就是太深。最后,总算找到一只灰颜色的猫,身上有花斑,一双眼睛鲜绿鲜绿。导演一下子就看中了它,认为它最上镜头。可是,他未免高兴得太早:猫是一个小男孩送来的,而猫的女主人马上追来说,这猫刚养了一窝小猫,一定要把它带回去。

导演拿出十个卢布,说:“我们要拍猫和老鼠交朋友的镜头,您的猫颜色正合适,一拍完就还给您。”

女主人惊讶地说:“正因为它是一只捉老鼠的好猫,我才舍不得交给您。

它不光捉我家的老鼠,连邻居家的老鼠也捉。您想让它与老鼠交朋友,它非把那些老鼠吃光不可!”

玛莎也劝导演别固执己见了,但他坚持要留下这只猫,并把那一窝小猫也搬进了动物园。

同事们给这只猫取名“楚齐卡”,把它和那些小猫放在一个专门的笼子里。起初,楚齐卡十分不安,在笼子里跑来跑去,喵呜喵呜直叫,到处寻找可以钻出去的地方。但不久它安静地躺到小猫身边,开始给它们喂奶了。

几天后,玛莎从别处弄来一些还没睁开眼睛的小老鼠,它们长着一身细绒毛,尖嘴一吮一吮的,只想吸奶。

玛莎把小老鼠棒在手里,站在楚齐卡的笼子边,母猫马上闻到了老鼠的气味,从地上跳起来,不安地在她脚边打转转,甚至想爬到她手上去。玛莎见它对小老鼠十分注意,没敢立即把它们放下去。

她得另外想办法。

玛莎把母猫楚齐卡装到一只箱子里,搬到另一间屋子里,而把小老鼠和小猫混放在一起。她想:“老猫乳房膨胀后,一定会想小猫想得没命。这样一来,它就不大会注意小老鼠了。小老鼠和小猫放在一起,身上也会带点猫的气味。

事实证明,玛莎的想法是对的。几个小时后,楚齐卡开始喵呜喵呜大叫起来。叫到傍晚,母猫又改用爪子拼命抓箱子板,用牙齿啃木板,那一边小猫也饿得吱吱乱叫,小老鼠也在小猫中间爬来爬去,用尖尖的透明嘴巴寻找奶头。

玛莎这才把箱子里的母猫楚齐卡放了出来。它像疯了似的跑到小猫眼前,看也不看就躺了下来,竟没有发现身边的小老鼠。小猫们围着母猫吸奶,小老鼠也挤上去,找到母猫楚齐卡的奶头拼命吮吸。母猫楚齐卡伸直身子,舒舒服服躺着,美滋滋地打起呼噜来。

玛莎看准机会,轻轻地迅速将一只只正在吸奶的小猫抱开。又小心地把一只只小老鼠放上去。等母猫楚齐卡打完呼噜醒来。在它身边吸奶的小家伙已全都是小老鼠了。

玛莎将转移开的小猫交给另一位饲养员喂养。她发现,母猫醒来很温柔地舔了一遍身旁的小老鼠,从此就和它们一起和睦相处了。这个“捕鼠能手”照料小老鼠并不比照料自己的小猫差,它常常舔净它们的嘴脸,暖和它们的身子,遇到危险,还挺身而出保护它们。

有一天,在母猫楚齐卡和小老鼠拍电影的地方,闯进一只又黑又大的公猫,它的胡子很长,额上有道伤疤,看起来十分威武。

公猫的眼珠死死盯住那群围着母猫团团乱转的小老鼠,凶光毕露,还发出尖利的叫声,准备扑上去捕杀小老鼠。母猫楚齐卡没被它吓倒,勇敢地冲上前保护自己的“养子”。公猫还没弄清怎么回事,就遭到母猫又抓又咬的一连串打击。公猫楞了一下,避到一边,想对准一只吓得逃散的小老鼠扑过去,谁知母猫猛地扑上来和它厮打成一团。不多一会儿,公猫狼狈不堪地败下阵来逃走了,如果不是玛莎追了上去,母猫一定会追到动物园的外面去。

猫妈妈与鼠儿子 猫妈妈和鼠妈妈(二)

我讲的霹雷虎,是一只狗,可不是小老虎。这种又小又白的杂种狗,来自加拿大魁北克。看上去,它一点儿也不怎么起眼。这是我的一位朋友当作圣诞礼物送给我的。真是天晓得,我的这位朋友似乎知道我看不上这条狗,就再三关照我,千万别丢掉它,因为世界上再也找不到第二条像它这样勇敢无畏的狗了。所以他特地给这条小白狗取名为“霹雷虎”以表达他对这条狗的喜爱。据我的朋友说,若狗的世界里也像人类一样有文字、有字典的话,那么,对这条小白狗来说,在狗的字典里可找不到“害怕”两个字。

对朋友的吹嘘,我将信将疑。不过,我很快和这条小白狗建立了友谊。

也亲热地称它为霹雷虎了。因为我确实感到,这条小白狗好像根本没有恐惧心似的。我偶而带它上街蹓跶,路上碰到一只小狗,而这只小狗来到它的附近。它连瞟都不去瞟它一眼,压根儿就没把人家当回事儿。假如来的是只中等身材的,它就硬绷绷地翘起那条又短又粗的尾巴,围着人家兜圈子,用后腿轻蔑地抓着,两眼不是看天,就是瞧地,再不就望着远处或别的什么东西,可就是不朝人家看,只是用接连不断的尖声吠叫,来表示自己的存在。如果那只陌生狗不马上跑开,它就要跟人家打起来。结果呢,总是陌生狗飞快地跑开才完事。当然,有时候,霹雷虎也会吃败仗,可是,惨痛的教训,从没改变它的脾气。有一次,霹雷虎坐在我的马车里,看见路上有条大狗在那儿蹓跶。那只狗的身材引起了小家伙莫大的兴趣,它纵身从马车窗口里跳了下去,想跟对方较量一下,结果把自己的腿都弄折了,害得我费了好多的心血,才把它的腿治好。

唉,这小家伙压根儿就不知害怕是什么东西。它所懂得的只是一股不同寻常的猛劲儿,管它叫霹雷虎,真是名副其实啊。

这一年,我带着霹雷虎到加拿大北达科他州的草原上去买乳牛。草原上狼多成患。一到草原,打狼、捕狼,成了每日的话题。

跟我打交道的本罗夫兄弟也像大多数牧人们一样,放弃了用毒药和捕狼机逮狼的一切企图,正在试用各种各样的狗来捕捉狼群,想在必要的除害工作中,稍稍显露它们的用处。我刚跟他谈完买乳牛的事儿,他就要紧向我——介绍他养的一大群猎狗。我虽不是什么养狗专家,但见的多了,也颇在行。

据我的观察,在他所养的一大群狗类中,要数猎狐狗顶不中用了。它们战斗起来太软弱。丹麦种大狗过于笨重。别的猎狗呢?只有在看得清狼群的时候才能跟上去。每一种狗都有一些致命的缺陷。可是,收人们还想组织一支由各种狗组成的队伍,来达到自己的目的。那一天,我也被请去参加一场捕狼战斗。那些跟在我们后面的各式各样的狗,使我挺感兴趣,它们当中有混血狗,还有几只高级的纯种狗——特别是那几只俄国种狼狗,一定是非常值钱的。

本罗夫自称“驯狗大师”,为这几只俄国种狼狗感到无比的骄傲。他相信,它们准能干得很漂亮。于是,他让几只不出名的猎狗担任追赶敌人的任务,而让丹麦种大狗随后压阵,俄国种狼狗充当了战斗的主力。其中还有两三只猎狐狗,因为它们的嗅觉又灵又准确,所以在敌人跑不见了的时候,跟踪搜敌的任务就要依靠它们。

而我的霹雷虎,“他们说什么也不让我带去,要我把它关在铁笼子里。

说是带去了,反而会坏事儿,怕它见了狼会吓得大喊大叫地惊跑了狗,也怕它被狼一口吞了,不好向我交代。我尊重主人的意见,就把它关在笼子里,跟着他们出发了。

这是十月里的一天,我们骑着马在白德兰山间跑过的时候,看到了一片迷人的景色。四周的空气非常清新,虽然天色已经晚了,可是既未下雪,也没落霜。远处景色仍可看得清清楚楚。我们骑的那些马,匹匹都是生气勃勃的。有一两次,一只牧牛马乱蹦乱跳地竟把背上的人摔下地来。

猫妈妈与鼠儿子 猫妈妈和鼠妈妈(三)

这是几年前,发生在非洲丛林里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头大公象跑到水边,慢吞吞地喝着水。许多猴子在一旁等待着,尽管它们已经干渴得嗓子里冒烟,但都不敢上前与这丛林之王同时喝水。

公象磨磨蹭蹭喝足水后,又用鼻子在背上擦来擦去,突然,它拼命地摇动起长鼻子来。猴子们猜它可能水喝得太多了,要把多余的水甩掉,只得再耐心地等在一旁。

但是,大象还是不停地摇动着长长的鼻子,仿佛要甩掉旁人看不到的什么令它不舒服的东西。

接着,大公象又把长鼻子举起来,开始用力喷气,就像野人要把吹管里的堵塞物吹出来一样。它喷呀喷,喷得直喘粗气,好像受了伤的鳄鱼被拴住尾巴和爪子一样,全身痛苦地扭来扭去。

原来,它用鼻子搔背部的时候,一只大蚂蚁钻进了它的鼻子!

小动物见大象怒不可遏地甩鼻子蹬腿,都不敢靠近水边。蚂蚁死死叮在大象鼻子里一指多深的地方,它被强大的气流吹出来一点儿,但它马上使出绝招,螫了大象鼻子的内孔壁,更糟糕的是还狠狠放了毒。

这个丛林之王,巨大身躯最敏感的地方被挨上一螫,既痛苦不堪,又无能为力,只得哞哞大叫起来。它的叫声惊动了草原和森林里的飞禽走兽,它们被吓得远走高飞,就连跟大象较为友好的羚羊也尽往陡峭的悬崖上攀登。

这叫声实在太恐怖了,是什么可怕的动物在整治这丛林之王呢?

附近村庄上的人也听到了叫声,大家议论纷纷,有的说:“大公象恐怕在求偶了……这些天,咱们得当心农作物和房舍啊!”

他们用整棵树做的木桩加固篱笆,敲打木鼓,向远远近近的同伴传递这个可怕的消息。

大公象呆着的河边已经被踩成个烂泥潭,但狂怒解决不了问题。鼻子里还是十分难受。它走了出来,朝它发现的第一棵树狂奔过去,一鼻子狠狠打在树干上。

大树抖动起来,树枝上的叶子沙沙作响。但蚂蚁还是死命呆在大象粘糊糊的黑鼻孔里,那狠狠的一击,一点儿也伤不着它这个小东西。公象痛苦难当,大声地咆哮起来。它眼睛通红,瞪得又圆又大,开始大步迅跑,企图把折磨它而又看不见的怪物抖掉。作文:www.dxzw.com

怒气冲冲的大公象横冲直撞,树木被撞倒了,荆棘丛被踏出道路,一簇簇的绿竹东倒西歪,这样的怪事丛林里从未见过。

这头被当地人称为“大山”的公象与所有鲁莽行事的家伙一样胡来,它不是等待蚂蚁吃饱喝足或者窒息难忍后自己逃跑,而是拿一群无辜者出气。

它冲散那些对它并无恶意的羚羊,踩死一只惊魂未定的豪猪,把一群牛赶得四处逃窜。它们真不明白这只大笨象着了什么魔。

大公象给村庄也带来了灾难。傍晚时,它在两个村子里横冲直撞,毁掉了几座茅舍,妇女和孩子们只得四散逃命。

可是,黑蚂蚁仍然纹丝不动地呆在老地方,周围越是晃动,它越是紧紧趴在那里,轻轻地放出可怕的毒液,想让它的猎获物昏睡过去。

当然,一只黑蚂蚁的毒液不足以毒倒这头大公象,否则,它真想安安稳稳、舒舒服服地睡一觉。到了夜间,大公象更按捺不住了,它用前额往岩石上碰撞,鼻子在粗糙的石面上又磨又蹭,它已经完全丧失理智了。

这一夜,村民们惊恐万状,谁也不敢睡觉。

第二天清晨,当太阳在山岗和树林上升起来的时候,大公象拖着一只磨短了的血淋淋的鼻子,像疯子一样在四周走来走去。它现在只好用嘴巴呼吸了。黑蚂蚁还呆在象鼻子里,只是更靠里边钻了一点,它又吸饱了血,将血变成可怕的毒液,随时将大公象螫上一口。

猫妈妈与鼠儿子 猫妈妈和鼠妈妈(四)

在牙买加蔚蓝色的近海里,到处可以见到美丽的珊瑚礁。海底岩石上,布满了蓝色的海贝,彩色的鹦鹉螺不紧不慢地蠕动,各种游鱼编织着流动的锦缎,一切都美极了。当然,珊瑚礁中有时也会隐蔽着一些危险的岩洞,洞里会突然伸出一条柔软的触须,把滁鱼或其它海洋生物卷进去,吃得连骨头也不剩,一那里住着的,是人们称之为恐怖之王的章鱼。

但是,章鱼罗恩却是个倒霉蛋,它不是住在自己的岩石洞里,而是被关在一个装有坚固铁栅门的岩洞里,而且,它在这里决不是作为一个嘉宾,而是一个标标准准的死囚。它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死,连把它关在这里的人也不清楚它的死期。

它是被富翁麦克花重金买来的。封在这个珊瑚礁的岩洞里,完全是为了供他寻找恐怖的刺激。麦克先生觉得花天酒地的生活还是显得大单调,而且无益于增加他的机敏和体魄。他每天戴着氧气面罩潜下水,鱼叉上挑着一大团鲜红的牛肉,到铁栅附近来逗弄章鱼,看它把触须伸出去向他乞讨食物。

伸出一条触须是不行的,绝对讨不到半点肉屑,两条也不行,伸出七条触须还是不行,只有当八条触须都伸出去,舞动得像个又穷又疯的女人的长发那样,麦克先生才有点儿高兴,他才让鱼叉上的牛肉靠近章鱼最长一条触须的前端。但当触须的吸盘迅速转向牛肉时,麦克先生的动作更快,他背上的喷射潜水装置一下子把他推得远远的,铁栅附近只留下令章鱼馋涎欲滴的牛肉气味。

但是,当章鱼罗恩失望得把触须都缩回岩洞时,麦克先生又飞快地把牛肉送过来挑逗它了。总之,非要麦克先生玩得精疲力尽,笑得氧气面罩都快掉下来时,他才会猛力一用,让牛肉掉到铁栅门附近。这时,章鱼罗恩几乎已经没有胃口吃那一大团牛肉了。然而不吃这团牛肉又能吃什么呢?它被关在岩洞里,几乎找不到任何东西来填饱肚子!

章鱼罗恩被买来时,身长五英尺,但它的触须最长有十五英尺,都长在光溜溜的头上,一副标准的头足动物的模样。触须里面有像半球圆盖样的二百五十个吸盘,吸盘一旦吸住东西,就卷着进入那张骨质的象鹦鹉嘴一样的巨口中。它骨质的舌头上有几排尖利的牙齿,像剃刀一样卷动起来,就能把到嘴的动物一下子消掉一大块。它到底有多少重,谁也说不准,据估计,至少有五吨。它的名字是麦克先生取的,据说,曾有一个叫罗恩的女人欺骗过他,他这才给章鱼起了这个名字。

章鱼罗恩这么个庞然大物,每天是要消耗许多食物的。但麦克先生声明,他要创造一项吉尼斯世界纪录,训练出一条章鱼来,一条有三颗心脏,五吨重的大章鱼来。

他采取的是饥饿训练法。他相信,世界上的人也好,动物也好,只有经过了彻底的饥饿,才会变得听话。这条大章鱼也不例外,它这么个大身躯,更经不起饥饿,说不定更容易训练。

当然,这种声明是表面文章,骨子里只是为了取乐,为了追求一种既危险又刺激的超级享受,也不乏为了发泄心头之恨。

章鱼罗恩被封在岩洞前,一位物理学家根据麦克先生的要求作了周密的设计,铁栅和岩洞完全经得起十吨重的章鱼的破坏。现在封在里面的是条五吨重的章鱼,只要麦克先生在行动上多加注意,一切都将是非常安全的。何况,每天只吃这么一团牛肉,章鱼有什么力气来搞破坏呢?

章鱼罗恩被封进来前,美美地饱餐了一顿,接着被投进这黑洞洞、无比窒闷的地方。它把触须向四周伸展出去,找不到一点儿出路。等到超级水泥将铁栅和岩洞完全凝连在一起后,厚重的铁板才被移开,露出了能让触须伸出去的铁栅栏,流进了新鲜的海水。封闭的感觉才一点一点消失。但是从这时开始,除了在铁栅上舞动八条触须外,它没有一点行动上的自由,连吃的自由也没有。

猫妈妈与鼠儿子 猫妈妈和鼠妈妈(五)

一支商队,穿过茫茫戈壁,来到了苏联边境的一个小镇。镇上的年青猎人穆拉特,是个热情好客的人。他广交朋友,引得一些南来北往的商人,宁可不住舒适的旅馆,喜欢挤到他家小屋里住几天。这支商队的头人,进了小镇,熟门熟路,径直往穆拉特家走去。

穆拉特迎了出来。商队头人跳下骆驼说:“朋友,今天我不在这儿住。

我要继续赶路。”

穆拉特很生气:“怎么,嫌我招待不周?”

商队头人摆摆手:“不,不,亲爱的穆拉特,我欠你的情太多。我特地送件礼物给你——你来看!”

商队头人把穆拉特带到一只骆驼前。这骆驼驼峰上搭着一只笼子。笼子里关着一只幼小的金雕!

穆拉特惊喜得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迭给我?”

商队头人摘下笼子,递给穆拉特:“拿去,好好儿调教调教,它会成为你的亲儿子!”

穆拉特激动得两手哆嗦,盯着笼子里的金雕看个没完,以至商队走了也没发觉。

对猎人来说,一只好猎鸟比一群马还值钱,何况这是只幼小的金雕!

幼小的金雕,容易训练。穆拉特自己有一套训雕的方式,可他不满足。

他骑上马,到远离镇子的小村落,向老猎手们讨教,然后制定出完整的训雕方案,就连小雕的食谱,也详详细细地记在本子上。

穆拉特不管到哪儿,都带着小金雕。他总是亲自照料它。他不让任何人碰它,就连对它吹声口哨也不行。等小雕长大以后,他便缝了双皮手筒子,套在手臂上,以防被金雕的爪子抓伤。

一开始,他把小金雕带到草原上去训练,将一只瘸了腿的老兔子放出去,让小金雕将它赶回来。后来,又带它到山里去捕山鸡、水鸭……

小金雕一个月壮似一个月。过了一年多,它长成了一只大金雕。有一天,它捕获了一只金狐!这使穆拉特欣喜欲狂:这标志着,他的金雕成熟了,现在是只名副其实的猎雕了。

这年春天的一个早晨,穆拉特觉得自己的心情特别舒畅,浑身似乎有使不完的劲。他一心想出去打猎。他的老母亲却在一旁唠叨:“孩子,今儿我总心神不安,好像有什么不对劲的事儿——你别出去,呆在我身边,要不,我会为你担心的!”

穆拉特笑笑:“妈妈,你年纪大了,总会感到这儿不舒服,那儿不舒服的。这跟我去打猎有什么相干呢?——我有金雕,您什么也不用怕!”说罢,他跨上马,让金雕站在肩头上,到山里打猎去了。

山里凉风拂面,百鸟齐鸣,穆拉特真心旷神怡。

忽然,金雕的头左一侧,右一侧,它在静听着。还没等穆拉特抖动肩膀命令它出击,它已猝然将身子一抖,展翅腾空而去。穆拉特十分惊奇。他的这心肝宝贝从没这样自作主张过。他四周看看,除了几棵大树,一片草地,别的什么也没有。

当穆拉特仰头望着蓝天时,他才发现,天上有两只雕,在并排盘旋着。

这只雕从何而来?是雌雕,还是雄雕?难道是自己的这心肝宝贝看上了天上的雌雕?穆拉特心里很乱。他理不出个头绪来,便吹声口哨,要把它唤回来。

怪事儿,金雕拒绝从命,依然跟那只雕在天空盘旋着。对主人的口令充耳不闻。

这时,穆拉特感到事情不妙。这只野雕来者不善,它要引走他的心肝宝贝了。说不定他的心肝宝贝要弃他而去了。

人,常常以自己的心理去猜测动物的行为。此刻,穆拉特只猜对了一半,另一半则猜错了!

天上飞来的,是只雌雕。它是穆拉特家这只刚成年的金雕的亲生母亲。

以上内容是关于猫妈妈与鼠儿子和猫妈妈和鼠妈妈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

标签:猫妈妈和鼠妈妈

标题:猫妈妈与鼠儿子 猫妈妈和鼠妈妈

链接:http://m.zhaichaow.cn/sucai/gushi/1230463.html